山西h70黄铜带,最稀有的三大铜币?
1 桥足半釿布:战国时期铸币。系从空首布演化而来,因其钱文多铸有货币单位“釿”字而得名。产生于战国早期,主要流通于魏国地区。基本形制为首部平实、圆肩(或平肩)、圆裆、方足。钱文纪地、纪值,一般分二釿、一釿和半釿三等。除此之外,当时楚国地区也曾铸行过钱文分别是“殊布当釿”和“四布当釿”的长足釿布。
2:三孔布:圆足布之一种。因其首部和两足部各有一小孔而得名。这种布币发现极少,所见面文有二十余种,背文纪值,分“两”和“十二朱”等。
3 :博山刀:齐明刀之一种。燕昭王二十八年至齐襄王五年(前284-前279),燕国攻占齐大片领土时铸。清代嘉庆年间山东省博山香峪村出土,字样特殊,习称“博山刀”,传世极少。背面铸有三字或四字,一般开头两字都是“莒冶”。1979年,山东莒县故城遗址曾出土有这种刀币的钱范。
4 晋阳匕:即圆首刀,战国时期铸币,又称直刀、赵刀。形体轻薄,钱文有“甘丹化”、“甘丹”、“白人化”、“白人”、“白化”、“王化”、“城”等十几种,多出于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成白”又释作“成帛”,河北灵寿战国中山故都城址曾出土这种刀币的钱范,可证其铸地。
5 齐六字刀:齐刀,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返邦长大化”、“齐大化”、“齐之大化”、“即墨之大化”、“即墨大化”、“安阳之大化”等刀币的总称。除此之外,一般将“莒邦”等残刀亦归入齐刀范围。
6 东周、西周(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7 共屯赤金(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8 壮泉四十:新莽钱,始建国二年(10)铸。“六泉”指规则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十布”指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弟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其中规则直一在始建国元年(9)已铸,大泉五十则在西汉居摄二年(7)已铸,始建国元年(9)又铸。
9 国宝金匮直万:新莽时铸钱。上部方孔圆形,有直读“国宝金匮”;下部方形,“直万”两字直书于两竖纹之间。传世仅两枚。
10 大泉五千:三国吴钱,史志无载。
11 太夏、真兴: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419-475)铸钱。钱文隶书,面重郭,存世极少。
12 永光:南朝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铸钱。形制薄小,重二铢,存世极少。
13 景和: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铸钱。重二铢,钱形薄小,存世极少。
14 咸通玄宝:唐钱。咸通十一年(870)桂阳监钱官王彤所铸,寻即废止,存世极罕。
15 开平通宝、元宝:梁钱。开平是五代梁朱温年号(907-911),存世仅通宝、元宝大铜钱各一枚,对其真伪钱币界看法不同。另有开平元宝铅质小钱,系南汉刘隐奉梁正朔而铸。
16 天成元宝:五代后唐钱。天成年间(926-930)铸。
17 永平元宝:前蜀钱。永平年间(911-915)铸,存世极罕。
18 天德重宝:闽钱。天德年间铸,有铜、铁两种,当百使用,背穿上“殷”字,以纪国号。
19 天策府宝:楚钱。马殷受梁封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于乾化元年(911)铸天策府宝,有铜、铁两种。据《十国纪年》载,当时城中行用铁钱,城外使用铜钱。其所指城中城外可能是指境内境外。铜钱又有背龙及鎏金等品。
20 乾封泉宝(楚):楚马殷所铸大钱。有铜、铁二种,背有天、策、天府、天策、策府等字,铜钱数量少于铁钱,钱文隶书,与唐高宗乾封泉宝不同。
21 广政通宝:后蜀钱。孟昶广政年间(938-965)铸,有铜、铁、铅三种平钱。
22 大蜀通宝:后蜀钱。钱文形制与广政通宝接近。存世极罕。
23保大元宝(背天):南唐钱。李璟保大年间(943-957)铸,背上“天”字,形制厚重,存世极少。
24 永通泉货:南唐钱。显德五年(958),李璟铸永通泉货大钱,以一当十,钱文有篆、隶两种,篆书者较薄小,为后期的减重钱。
25 大齐通宝:南唐钱。此钱真品仅发现二枚,因其文字形制与大唐通宝接近,所以定为南唐开国者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建国号大齐时所铸。一说为南唐后期铸大唐通宝时所铸。
26建炎元宝: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铸。“建炎元宝”铸造量极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同时期高宗尚铸造有“建炎通宝”,“建炎重宝”,皆罕见,为古钱大珍。
27至宁元宝:P金代卫绍王至宁元年(公元1213)铸造。存世仅有一枚折五型铜钱孤品,书体与北宋崇宁小平楷书相似。珍罕无定价。
28大宋通宝(当拾):南宋大钱 大宋通宝当拾 直径一般:52MM.厚:3MM
29贞佑通宝、元宝:铸期:宣宗贞佑年间(1213-1216年)特征通宝,小平,钱文真书顺读。元宝小平,钱文真书旋读。 贞佑元宝,早年流入日本(日本平岛春水藏) 国内仅发现此一枚。
30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俗称“垮牌”),是一种独特的品种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系南宋末年宋理宗淳衤右年间(1241—1252年)所铸。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在北宋时,称为余杭郡,高宗南渡后建都于此,改称临安府。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就是由当时的临安府铸行的。其面额分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三等。“准”为“平”的意思,“省”为“省佰”,即以七十七文充当一百文铜钱。该铜质钱牌呈狭窄长方形,上端有一圆孔,四周及圆孔有廓;长度和宽度因面额大小而异,“准贰佰文省”长6.2厘米、宽1.9厘米,“准伍佰文省”小型的长7.3厘米、宽2.3厘米,大型的长7.9厘米、宽2.7厘米;面文均为“临安府行用”五个字,背面标明币值,分别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书,且制作精美。
31大朝通宝: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 存世极少,铜质更罕见。属中国古泉五十名珍。
32乾亨通宝:五代十国时期南汉 刘龚政权乾亨元年(公元917)铸造。一般制作不精,文字内多流铜,极少见。另有“乾亨重宝”铜钱。
33天显通宝:天显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辽太宗天显年间铸,据内蒙出土:径2.38厘米,重2.7克。文字自然,颇具辽钱风韵,隶书体旋读,传世甚罕。太宗天显年间(947-950年)铸,仅发现1枚孤品,该钱已流入日本。
34中统元宝: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铸行。钱文楷、篆二体,直或旋读。背可见星纹,平钱。
35永安一十、五百、一千:,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造,永安一十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永安五百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仅孤品,古钱之大珍。铁钱存世也已屈指可数,价格颇高。此外“永安五百”面文形制独特,按照右左上下顺序读,永安一千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为古钱珍品。铁钱存世量也已不多,能得善价。
36应历通宝:辽国穆宗皇帝应历年间铸造(公元951~969),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辽代应历通宝,直径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37大元国宝: 元朝 元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文字形制极为精美,有以孤品背龙纹者尤其精致,疑为开炉试铸样钱。另有铅钱孤品,系雕母。
38建国通宝:北宋 宋徽宗 赵佶有 建中靖国 年号,但建国通宝仅有篆书,楷书 小平 对钱各一,其中篆书钱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据说出土于苏北,曾被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先生以400银元购得。也有人认为此钱太过离奇,怀疑是建炎通宝改刻而成,但据考证,建国通宝是取建中靖国年号的首尾二字组合而成铸造的货币,却因赵佶的建中靖国年号中的“建中”二字与唐代某年号重复,所以此币刚刚铸成就马上废止,而改铸非年号的“圣宋通宝”、“圣宋元宝”。因此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不超过10枚,无法估价,称建国通宝为北宋第一珍稀币并不为过。楷书建国通宝早在清末,民国时期曾被发现,可惜皆已流失,1956年锦州博物馆在发掘清代范子和墓时,曾经出土一枚隶书“建中靖国”钱,铜质厌白,属于夹锡钱一类,实属仅见。 请大家欣赏国家博物馆所藏名珍篆书体建国通宝。根据实物考证篆书体建国通宝的版别有三种,均属试铸。
39保宁通宝:辽代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的铸币,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存世量极少,版式有大字、小字、宽缘、细缘、狭穿、广穿、背月纹等区别。其钱文右旋读,书体隶兼八分,浑厚朴拙,古意盎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可谓影响了整个辽一代钱风。根据相关资料、图谱及所见所闻,保宁通宝平钱的统计存量大约在数十枚之内,是辽钱中的稀见品之一。
40至正之宝: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铸造.均为大钱,用以代表交钞与纸币并行。钱体厚重,制作精良。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几型。面文“至正之宝”为端丽楷书,直读。背穿上“古”系记江西吉安道监制;穿右“权钞”二字可作权当银钞解。穿右为币值银重,所见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及“伍钱”五种。“伍钱”即值银钞半两、铜钱五百文,为“权钞钱”之最大者;径达8厘米,重120克左右,系有史以来出现之最大行用方孔圆钱。以铜钱权钞行使,又称“至正权钞”。钱文书体特别俊秀流畅,与“至正通宝”一类书法相同。这类铜钱均比较罕见,价格极高。
41圣宋通宝:直径2.4厘米,穿0.65厘米,厚0.1厘米。钱币完整,未见拼接、挖补、改刻的痕迹,应当是一枚真品古钱。“圣宋通宝”行书旋读,字体与行书圣宋元宝相同,只是“元”作“通”。背右下角现一斜月,左侧边郭有一个直径0.1厘米的圆形深孔,形态较规则,似乎是用作定位用。
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二年(1103年)铸圣宋通宝,行、篆二体,以一当五,崇宁三年(1104年)乃止。圣宋通宝钱行世只有8个月,世间所见甚少。
42贞观宝钱(西夏文):西夏崇庆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3年)铸造,形制为小平钱,直径2.5CM。钱形较大存世仅有一枚,极其珍贵。
43天启通宝:背面有字的天启通宝是明代的,明光宗未铸钱,因其在位仅数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此钱为小平钱,真书直读,铜色淡红,也有黄铜钱,版本不多,有背月,背星钱,还有钱径达2.9厘米,大如折二钱的宽郭大样钱;也有钱径2.3-2.4厘米的小钱。明熹宗铸泰昌通宝钱只一年,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所铸钱币主要用于军需,军队的铸钱炉只保留西北三镇,东南的一律取消,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乱政,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天启五年,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其大钱铸期不过三年;天启钱钱重原定一钱三分,千钱重八斤八两,但后来由于官铸过于滥恶,小钱仅重七分,千钱仅重四斤八两,含铜量不足三成。此外有一种用日本铅锡销熔入铜所铸的铜呈折色的“折沙钱”就是此时所铸。天启小平钱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大类,背文比万历钱复杂,背铸有星月纹的种类多;背有文分记重,记事,记局、记地。背记事为“奉旨”二字,是当时宦官、大臣奉旨办事造钱的意思。“天启通宝”小平钱不仅背文多,其它如字文大小,文字水平,轮郭宽窄,钱文结构也有诸多不同,很复杂多变。“天启通宝”当十钱也分背无文和背有文两类,折二钱则大都背无文,存世也较少。这两种钱皆较少见。
元末南方起义军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公元1358年铸“天启通宝钱”,该币质地为紫铜,就式样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三种,钱文有楷书和篆书两种,由于从发行到停铸仅经历了一年,因此元天启通宝比较珍稀,尤其是篆书折三天启钱为一级品,为可遇而不可求之神品;而明天启钱则版式较多,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折五钱、折十钱多种,质地也为黄铜,但钱文却均为楷书。元天启钱光背,而明天启钱背丰富多彩,背字有:日、月、工、户、浙、京、新等多种,纪值有二、十、十一两等,当然还是以光背为常见。
44靖康通宝:“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北宋 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
45天国通宝:天国背通宝当十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第一批试铸的通用钱币,因不久即改铸太平天国圣宝钱而属临时过渡性的钱币,因此铸额有限而十分罕见.
46应运元宝:"应运元宝"铜钱,系北宋淳化年间李顺起义所铸起义军钱,
47皇统元宝:金代钱币,皇统年间(1141-1149年)铸造,制作极为精美。存世不多枚皇统元宝篆书孤品。
48应感通宝:北宋时,李顺于994年发动农民起义,攻克成都,建元应运。曾铸应运元宝。李顺死后,部下又铸应感通宝,存世皆罕。
49崇庆元宝、通宝:崇庆元宝为金卫绍王崇庆年间(公元1212年)所铸,由青铜铸造。有元宝、通宝两种。元宝为篆书当五大钱(即折五,直径为3.5厘米);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钱文仿瘦金体所制。崇庆元宝传世极少,有书籍称其为“孤品”,实际上据了解全国保存有五六枚真品。
崇庆元宝史志不载。唯辽中出土一枚孤品,大如折五,形制与文字近似泰和重宝。“崇庆元宝”四字作玉筋篆,旋读,光背无文。钱体铜色青白,制作精整,文字秀美,仿崇宁钱制,然仔细推敲仍不免匠气。近代京沪诸多泉家皆审为赝品,而钱币学家郑家相以为当属金泉。
50元德重宝: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铸造。版式为折二型钱。钱文楷书,直径一般为2.7厘米。今存世仅有两三枚,珍罕无定价。崇宗皇帝朝另铸造有“元德通宝”钱。
您可听说过吗?
特种稻米具有天然色素和营养丰富两大特点
一、特种稻米的概念特种稻米是指具有特定遗传性状和特殊用途的稻米,主要是针对其用途的特殊性,借以区别普通稻米。
特种稻米一般包括色稻米、香稻米和专用稻米三类。虽然其品种数量仅占水稻种质资源的10%左右,但由于其特殊的营养、保健和加工利用的特点,故受到内外的广泛重视。最早阐述特种稻米的概念是我国学者赵则胜,1989年他在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农学部做学术报告《特种米在优质主食和食品结构中的作用》时,首次提出特种稻是指具有特殊性状的水稻,而且这些性状是可以遗传的,以它碾成的米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一概念在1992年“首届中国特种稻学术研讨会”上经与会专家的广泛讨论得到认可。1995年由赵则胜等主编的《中国特种稻》专著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特种稻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
二、特种稻米的类型及特点:
1、色稻米色稻米是指糙米(颖果)带有色泽的稻米。由于花青素在果皮、种皮内大量积累,从而使糙米出现绿色、黄褐色、褐色、咖啡色、红色、红褐色、紫红色、紫黑色、乌黑色等颜色。通常,红米的红棕色素集积在种皮内,紫米和黑米的紫色素、黑色素集积在果皮内。目前色米以红米和黑米占绝大多数,但迄今未发现胚乳有色泽的品种。色米可供直接食用、熬粥、制糕、做饼、酿酒以及用于食疗、药疗,也可以从中提取出自然色素等,用于食品工业。
(1)黑米和紫米黑米及紫米是一种特殊的稻种资源类型,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陕西、四川、福建、湖南、江苏等省,米质多为糯米类型。米粒表皮为黑色、紫色或褐色,胚乳为白色。黑米、紫米通常以糙米进食,营养价值极高。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云南、贵州省的某些黑糯、紫米除滋补强身外,还兼有接骨生肌的药效。广西的东兰墨米,其黑米色素含量高,又溶于水,具有提高肌体免疫的功能。黑米、紫米品种由于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差异甚大,因而形成品种的多样性,类型上有籼、粳、水、陆、糯之分,但多数为黑糯或紫糯。著名的品种有陕西洋县黑米、云南省西双黑糯、临沧黑糯、德宏紫米、丽江紫米、保山紫米、石屏紫米、墨江接骨糯;贵州省的惠水黑糯、屯里黑糯、高子黑糯;广西容县黑糯、隆村黑糯、东兰墨米;福建的云霄紫米;广东韶关黑糯;湖南湘西黑糯;江苏常熟鸭血糯等。
(2)红米。我国河南、云南、贵州、广西、江西、江苏、福建、湖南、陕西、山西等省传统品种中有一些红米品种,籼、粳、粘、糯均有。著名的品种有云南的红云当,山西的红香稻、红香米,陕西的平利三粒寸,江西的矮化柳条红等。其中陕西的平利三粒寸,米色粉红,糯性,米粒特长,有香气,是安康地区的名贵品种,主要种植区域在平利、字康县一带,还包括长安柳叶米、宝鸡红稻子、镇安红谷子、旬阳三粒寸等。红米作为特用商品米有较大的价值,也可作酿酒、红色素和香型饮料原料米。红米米质以半玻璃质的品种占多数。
(3)绿米及黄米。我国丰富的稻种资源中蕴藏着一些绿米、黄米品种,但国内研究报道极少,这里仅就陕西绿米、黄米品种加以介绍。如商南县的红壳稻,米色成熟后为浅绿色,粘性,米粒大都半透明,米质优良。此类品种有商南县白秆子、岗泉冷水谷等;黄米以洋县香米为代表,米色浅黄,鲜亮无垩白,半透明,米质优良,有香气,此类品种较少。绿米所具的色素极不稳定,往往在贮藏过程中褪色。
2、香稻米香稻米是指米粒含有香味的稻米。香稻的谷粒、糙米和精米具有芬芳的香气,使人感到舒适,米饭清香可口。不少香稻品种的茎秆、叶片也会散发强烈的香气,顺风吹之,十里皆香。香稻中香报导的主要成分是2-乙酰-1-吡咯啉,属羰酰基化合物,易挥发分解。香米蒸饭、煮粥,清香满屋,令人食欲大增。也可在普通大米中加入少量香米,制成混合香米,功效相同。香米以其香气浓馥,米粒晶莹,米饭芬芳而深为人们所喜爱,其经济价值高,含丰富的蛋质、多种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某种滋补和药用效果。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香米能“润心肺、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用香米制作的元宵、米糕、米酒,其味极佳。而历朝均把香米留作贡米,专供后天室和达官贵人享用。我国香稻米既有籼、粳、粘、糯之别,果皮还有白、赤、褐、紫、黑之分,产地遍布地北15个省区。著名品种有陕西的洋县香谷、寸米、寸香米和汉中黑香糯;云南景洪县的大香糯、毫达哥、香紫糯;贵州省白毛香谷、红香谷;广东省的罗浮香稻;江西省的龙南香禾、吉水香糯;江苏省的苏御糯;浙江省的香粳糯;上海市青浦县和松江县的香粳和香粳糯;安徽省宿县的夹沟香稻;山东省的曲阜香稻、临沂大香稻和白壳香稻;河南省的辉县香糯、息县香稻;四川省的凉山稻和天全县十八道香米、泸县香谷等。
3.专用稻米专用稻米是指专门用于食品工业加用的稻米,诸如酒米、软米、蒸谷米、糕点米、罐头米、巨胚米、饲料米等。
(1)酒米酒米是专门用于酿酒的稻米,可分为两类,即粳酒米和糯酒米,我国的酒米通常为糯米,而日本的酒米则为粳米,酒米的特征是: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高,直链淀粉含量低于2g/100g,收蛋白质含量5~6g/100g,脂肪含量少,精米籽粒大,多呈圆形,通体乳白色,有光泽,吸水力强,淀粉粒易酶解。
(2)软米是云南省物有的一种籼型优质米,米质介于糯性与粘米之间,其米饭质软而爽口,次序后不变硬、不回生,食用时冷热皆宜,故而得名。软米饭吃后耐饥,做米线不易折断。有的品种具有香味,品种多样,有红白之分,还有透明、半透明和粉白色的品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州和保山地区的部分县以及临沧地区的耿马、云县、双江、永德等地,多集中在海拔800~1000m之间。软米品种在异地种植后,往往难以保持其原有的优良品质。软米品种主要是由少数民族的食用习惯及特殊的自然条件相互作用形成的,它的植物学特征与一般的籼稻品种不同,产量较低。近来广东、湖南等地区根据市场需要相继培育了一些产量较高的软米新品种。
坚持喝一个月会有什么好处?
每天坚持喝枸杞水,坚持喝一个月会有什么好处?
都想知道坚持吃枸杞有什么好处,有没有人想过坚持吃枸杞的坏处呢?
枸杞,不只中国人喜欢吃,没想到连外国人对它也很着迷。但枸杞不是人人吃得,更不是人人吃了都有好处。可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枸杞。
外国人眼中的枸杞2017年底,美国纽约时代广场Westin酒店推出了一款“千金面包”。
这款面包叫贝果(Bagel),也叫百吉圈,长得像甜甜圈。
什么材料,让一个普通的面包卖出了天价?
原来是昂贵的白松露芝士奶油+金铝箔叶+雷司令葡萄酒果冻。
当你一层一层剥开它的“心”,你会发现,雷司令葡萄酒果冻里包裹着的竟然是枸杞!
枸杞原本有个英文名,“chinese wolberry”。然而,这些年,枸杞在国外大火,还专门给它起了个专属“昵称”——“goji berry”。
他们吃枸杞的创造力非常丰富,早餐加枸杞,沙拉放枸杞,蛋糕里撒枸杞,点心里得有枸杞,做成枸杞酱可以抹点心,夏天的饮料里要配枸杞,做成枸杞巧克力,枸杞还能炒饭……
枸杞的用途不只停留在吃,他们还开发出了枸杞面霜、枸杞眼霜、枸杞身体乳、枸杞香水、枸杞面膜,口红的色号也要枸杞色。
要说“沉迷”枸杞的益处,外国人可不亚于我们。亚马逊上,枸杞干的售价可不低,1磅就要大约人民币175元,还有各种枸杞保健品。
我们在追捧进口蔓越莓时,外国人却在追捧枸杞。
中国人眼中的枸杞枸杞全身都是宝。古人“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各有不同。
我们最熟悉的枸杞子,甘平而润,能滋肾润肺,生精益气。
枸杞的根也很常用,即地骨皮,是清下焦虚热的常用药材。
我们广西当地,春天流行吃枸杞菜,其实就是枸杞的嫩叶。
我记得小时候,一到春天,妈妈经常摘回一些枸杞菜,煮汤喝。枸杞叶味微苦,小时候的我自然是不喜欢的,但妈妈总会劝我多吃些。
30多年后,我的大侄女也有与我类似的境遇。她上幼儿园时,我问她,幼儿园里的饭菜好不好吃,她高兴地回答,好吃!但是有一种菜不喜欢吃,一到周五经常有这种菜煮的汤,苦苦的,不好吃。我问她,那怎么办呢?她答,不喜欢吃也要坚强地咽下去!不能浪费粮食。哈哈。这种需要“坚强地咽下去”的菜,就是枸杞菜。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曾作枸杞诗: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甃,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坚持吃一个月枸杞有什么好处?中国人对枸杞有不少误解,经常不分情况就用枸杞进补,自以为是的“养生”。
从中医上说,枸杞主要是滋肝肾之阴,阴虚血虚的人适合吃,而阳虚的人未必适合。
从营养学上分析,枸杞子中胡萝卜素的含量丰富,胡萝卜素在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是维持暗视力的主要营养素,如果缺乏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夜盲症”。
枸杞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确实有一些好处,但也千万别把它当“灵丹妙药”。
所以,坚持吃枸杞有什么好处,首先得你适合吃枸杞。而且不要过量,对普通人而言,每天大约10g枸杞子足矣,最多不超过20g。
哪些人不适合吃枸杞?1、痰湿体质常听人说,一吃枸杞就上火。但枸杞子性味甘平,并不是温热之物,怎么会上火呢?
这不能怪枸杞,得“自我检讨”。这样的人,多数是脾胃虚弱的。
枸杞子毕竟是滋补之物,而且味甜滋腻,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差,枸杞的能量无法正常运转,都郁在中焦,便郁而化火了。这也是老百姓常说的“虚不受补”,虚的是脾胃,把脾胃调好了,自然不“虚”。
2、外感时外感未清时不要吃枸杞。如感冒、发烧、急性腹泻、痢疾等,邪气在身体里,需要留个通道把它们“赶”出去。如果着急进补,补品就把邪气疏散的道路“堵”住了,反而不利于康复。
所以,外感未清前,一般是不建议进补的,枸杞子也不例外。
枸杞怎样吃更好?大多数人吃枸杞,都是泡茶或煲汤。近年来,又有不少专家说,这样吃枸杞太浪费,最好是直接塞嘴里嚼。
这都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要学会根据自身需要,搭配起来吃,才能发挥枸杞更好的作用。
枸杞葛根玫瑰花茶材料:枸杞6g,野生葛根9g,云南金边玫瑰花苞15朵。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于养生壶内,用清水冲洗一遍,加水约800ml,选择“花茶”键即可。
不需要加任何调料,如果味道不适应,可以加1小块红糖调味。
杞菊地黄茶材料:枸杞9g,熟地9g,生地6g,菊花3g。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养生壶中,简单清洗一遍,加水约800ml,选择“花茶”键即可。
熟地、生地的作用类似,只是熟地性温,生地性凉,如果体质偏热,可以全部用生地;如果体质偏寒,可以全部用熟地。
菊花的品种太多,推荐大家选用杭白菊中的胎菊,或黄山贡菊,物美价廉。
五子养元茶材料:枸杞子、桑椹子、女贞子、覆盆子、菟丝子各3g。
做法:将上述材料装入茶袋中,用清水冲洗,再将茶袋放入养生壶中,加水500-800ml,选择“花茶”键即可。
植物的种子大多都很有营养,而且这“五子”的性质有凉有温,有阴有阳,搭配起来更平和、更全面。
结语枸杞虽好,但不是人人吃得,也不是多多益善。无论吃什么,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
任何食物都不完美,没有好与不好,只有合不合适。
吃枸杞,最好把它和其它材料搭配起来,才能发挥枸杞更好的作用。
八路军一般用什么子弹?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一般的小伙伴瞅了这个题目,一准会说:“三八大盖那子弹!”
咋说呢?您这答案并不全对,抗战那会八路军的子弹,五花八门多了去了。
其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一开头的时候,八路军您别说子弹了,枪械还都是五花八门的,什么老套筒,汉阳造,甚至比较先进的中正式也有。
老套筒那是多会的老物件了?清朝末年1895年,汉阳兵工厂造的老物件。
当年八路军初创的时候,还是1937年的事了,您自己个算算这中间搁了多少年?都快半个世纪了。
而且老套筒算是咱使用无烟火药造枪的第一批枪械,仿的还是德国产的第一支使用无烟火药击发的1888式委员会步枪。
至于汉阳造,其实说道根子上就是把老套筒那筒子去掉之后的枪,所以这两款枪使用的都是7.92毫米圆弹头。
至于中正式,使用的是7.92毫米尖头型毛瑟步枪弹。
说道这里,咱插一句嘴,这款中正式步枪,其实说道根子上,是国民党为了统一军队使用制式步枪造的一款枪。
咋说呢?张学良东北易帜之后,国民党虽然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但在内部还是山头林立,外边的旧军阀被消灭了,但国民党内部的新军阀还有不少。
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相互之间攻击的事也不少,这也造成了派系不同,这部队使用的枪械也不同,杂七杂八的有够乱的。
而日本人又发动九一八事变,眼瞅着就要有对外战争了,那么为了增加战斗力,这才仿造了德国毛瑟二四式步枪,弄出了中正式步枪。
这款枪最初的时候,就是为了装备德械师使用的,当年预计要弄出六十个德械师,但日本侵华速度很快,没来得急完全建设出来,就装备了四个师。
其他几个调整师也就是凑活着以中正式步枪为主,汉阳造为辅的样子。
而且这中正式在初期也就造了十二万条,不多的,大多数还都在正面战场上和日本人激战中消耗掉了。
所以国民党都不多,您就更加别说八路军手头的中正式,更少!
您以为当年八路军初创的时候,武器就这三款吗?这就是一个主要的,其他什么土枪,别人不要老掉牙的枪械也不少。
别的不说,听过独橛子吗?就这玩意掰开了就能塞一发子弹,再想掰开塞一发子弹,您还得拿棍挑出那废弹壳才成,一发打完,想要上子弹,别想了,有那功夫敌人能给咱来一梭子,这就是机会就一次的土枪。
但凡历史上在中国出现的老枪老炮,保不齐您就能在八路军的部队里头能找到。
那会八路军啥都缺,老话说得好,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只要能打死敌人,这就是好东西。
您要说万国造他也不过分。
您看枪械都这样了,那就更加不用说弹药了。
接下来咱就捋一捋,打红军开始到八路军,这个弹药情况。话说,红军最开始的时候,使用的枪械大多都是以老套筒为主,如果枪械不够了,也有拿冷兵器的。
这不后来红军壮大,根据地扩大了,蒋介石派军队进行围剿。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缴获了不少汉阳造,也算是鸟枪换炮,老套筒被逐渐的替换掉了,这汉阳造就成为了主流。
再往后,红军进入长征,这一路上缺食少穿的,一路打过来,红军的队伍少了,这好家伙也遗失了不少。
当部队到达陕北根据地之后,国民党还是没有放弃对红军的围堵,至于在眼跟前,在中国国土上蹿下跳的日本人国民党就没有放太多的注意力。
这个期间又和国民党交手几次,东北军,胡宗南,阎锡山在这个时间点上都和红军打过。
这不后来,西安事变之后,迫使蒋介石同意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
红军当时就被整编成了八路军,下辖三个师,115师,120师以及129师。
按理说整编完成之后,国民党要给八路军进行补给和补存战场消耗的。
但您也知道,蒋介石那是把共产党当做心腹之患来看待的,补给啥的,他不可扣这都不可能。
所以当时八路军领取的军饷也就够个吃喝,至于领取的补给最多的也就是军装而已,至于枪械,别想了,不会给你发一支的。
当然作为合作,你不发一点是不可能的,走个过场也得走不是?所以国民党发给的通常是弹药。
也就是说,一开始八路军弹药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从国民党政府这里领取的,当然这个领取,也有间断性的变化。
您比方说,刚一开始国共合作,1937年的时候,八路军刚刚组建,国民党政府当时就拨给了七九步枪弹三十万发,七九机枪弹二十万发,驳壳弹二十万发,手榴弹一万两千枚,甚至于大方的给了六百二十枚迫击炮弹。
给发炮弹可不多见,以后这玩意金贵的和枪械一样,很少在见到了,毕竟这是刚开始合作1937年的事了。
您如果翻阅《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里面记录过1937年九月十九号,周恩来给毛主席的致电,内容就提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放五十万发步枪弹,后加二十万发的内容。
您要对照当年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领取的统计表,就知道了这后来加的二十万发是驳壳弹。
说道这里不得不说上一句,有些小伙伴会认为,一发不是二十万就是五十万,这挺多的啊!
多啥呢多!您自己个平均一下,五十万发一个师按照一万五的计算,三个师就是四万五千人,一个人也就是十一发多一点的量,所以看着数挺大的,真心不多,打场战斗基本上也就没了。
那么这个时期不仅国民政府会给八路军发子弹,就连那些个军阀也会给八路军发子弹。
您别以为这些个军阀好心,大多那是有事相求。
咱别的不说,就说阎锡山。日本人打进山西了,阎锡山有点慌了,他招架不住日本人的进攻,这就求援,国民政府的中央军腾不开手,这不就找到八路军了。
当时八路军刚刚改编完不久,接到阎锡山的请求,这就开赴到山西的战场打日本人了。
当时阎锡山为了表示一下,让八路军尽快,赶快,马上进入山西,给八路军发了七九子弹五十万发,中正式子弹五十万。
后来还给了二百挺冲锋枪,这算是大手笔了。国民党给八路军发枪,这可是有数的几回。
看起来似乎阎锡山挺大方的,其实您压根就不知道,之前八路军可是向阎锡山提出补充军械的要求。
您知道阎锡山的答复是啥吗?小钢炮,刺刀,水壶,十字镐,七九子弹恐难办到,言外之意就是没门,就是不给。
阎锡山可是有自己的军工厂,最鼎盛的时候,阎锡山兵工厂的员工就有两万多人,您别说步枪了,机枪,冲锋枪,各种小钢炮大钢炮这都能生产,各种型号的子弹只要你说就成。
阎锡山的军火生产能力,搁在当时那都是名列前茅的。咱别的不说,每当阎锡山感觉需要拉拢一下对方的时候,少不得就会送对方几挺冲锋枪,这都成标配了。
这也是为嘛日本人步步紧逼之下,阎锡山慌了神,给八路军送上二百挺冲锋枪的原因,老规矩都习惯了。
后来太原失守,阎锡山的晋绥军囤积在仓库里头的物资太多了,多的光他自己都拉不走,但他又不想把这些东西白白的便宜了日本人,又送给八路军不少。
说真格的这里边的东西,还真多,步枪机枪火炮也有,军大衣之类,居然还有防毒面具。
这里边最典型的就是阎锡山,其他的也有,您比方说新疆的盛世才,这人就有点抠门了,四挺高射机枪还成吧,子弹就只送了两万发。
不管怎么说吧,这头一年八路军受到的国民政府和第二战区发放的各类型号的子弹,也有个五百四十六万发,手榴弹七万多枚,迫击炮也有个九千多枚。
这就算是国民党这块发放的最肥的一年了。
转脸到了1938年七月份,国民党就开始挑起矛盾了,甚至于在1939年的一月份,国民党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中就明确了“防共、限共、溶共”的政策。
所以打这里开始,国民党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发给八路军的弹药就开始减少了。
列个数据,您就知道了,在抗战进入第二年的时候,八路军得到国民党政府发放的子弹就已经变成了三百三十万发,手榴弹六万发。
您自己对比一下,都有了明显的减少,尤其是子弹。
事情到了1939年的下半年,国民党在陕甘宁根据地搞摩擦,最终导致国民党停发了八路军的子弹补给。
究其原因,您要是翻阅《叶剑英年谱》就可以得到答案。
当初陕甘宁边区是国民党搞摩擦的一个重点地区,八路军三五九旅回援陕北,而国民党借着这个事发挥,说什么不听调令啥的,最终就停发了弹药。
为了这,蒋介石还在1939年专门批示了《天水行营主任程潜呈复核发朱德部弹药情形电》,在这里头就着重强调了不要给八路军发放弹药的事。
其实这事就是国民党没事找事,后来皖南事变中,国民党那前后表现是啥样子的?最终九千多人的新四军,被国民党八万多人围攻,打了七天七夜,突围出来新四军就剩下两千多人。
这说的远了,咱接着聊。咋说呢?停发是在1939年底,那么这一年国民党也发放了一批弹药,各种类型的弹药也就是一百八十二万发,手榴弹两万颗,炮弹给了两千五百发。
您别忘了,这里头还有卫立煌作为第一战区司令,给发放的五十五万发子弹,和二千颗迫击炮弹。
您都不知道,这是卫立煌去了延安之后,很有感慨,才拨出去的,但就这,要不是八路军提前一步运走了,这要是慢上一会,就会被国民党另一道停发的手令给截回去。
1940年的时候,左权向中央军委做过汇报,三年的抗战时间里头,各种型号的子弹,消耗了三千多万发,这里头有各种步枪弹,手枪弹以及机枪弹,手榴弹消耗了三十多万枚。
您看这消耗,就光国民党发的那点,压根就不够的。
所以当时八路军的枪弹还有其他的来源。
那么剩下的一种来源就是依靠缴获。咱就拿129师做个例子给大家伙说道说道。
话说战场缴获,这就比较费事了,毕竟战场您还要有一个消耗,而且想要缴获,您必须得把敌人完全消灭了,这才能趁着打扫战场的功夫得到缴获。
而八路军129师,枪四年的战场消耗和缴获比中,只有第二年,战场消耗比缴获小,达到了1:4.
其他三年战场消耗和缴获差距都是巨大的,最大的一年是抗战第三年居然达到了8:1.
在这种消耗下,战场上的缴获压根就抵消不了消耗。
小编给您列个数据,抗战第六年,也就是1942年五月份到1943年四月底,129师缴获了二十七万发子弹,炮弹二百九十五枚,这里头还有地雷化学弹,这些相对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了。
那么这一年的消耗有多少呢?各种子弹大概有五十八万多发子弹,炮弹消耗了六百一十枚,相对忽略不计的地雷就消耗了一千五百六十六颗。
这一年还算好的了,缴获和消耗的占比接近了1:2.
咋说呢?129师这数据算是好的了,其他部队的消耗和缴获比差距更加大。
总的来说,抗战一开始的时候,消耗和缴获的占比还成,越往后这种消耗和缴获的占比差距就越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抗战爆发之后,日本人的主力搁到了正面战场,留在后方的兵力就是一部分,这个时间点上,八路军虽然装备差点,但依靠伏击战,袭击战,可以对日本人的部队进行成建制的毁灭性的打击,甚至是消灭,在他们还来不及把弹药消耗就打死了他们。
所以这个占比就会好点,顺道咱还开辟出不少的抗日根据地,比较出名的有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等等。
那么1940年之后,日本人在正面战场上打成僵局,这重点就开始转移到了后方,各种针对八路军的法子就来了。
大家伙看到的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等等,到处的修碉堡,这就限制了八路军大规模用兵的可能。
最大规模也就压缩到了营级单位进行作战,所以这种消耗和缴获占比就会变大。
这就得依靠另一种手段了,那就是咱场所的边区造。边区造子弹很困难,一般都是通过修复子弹壳,重新装填火药来实行生产子弹的,俗称复装弹。
那会八路军的复装弹还主要依靠手工来制作的,后来在1940年以后,有了设备这才提高了生产效率。
大家伙都知道,八路军的战士想要领取子弹,就得用子弹壳换,听着很好,一个子弹壳换一发子弹。
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是有问题的,您比方夜战和战斗紧急的情况下,回收弹壳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通常情况下,一场战斗下来,能收集一半消耗的子弹壳就不错了。
而收集上来的子弹壳,并不是全部可以用来复装子弹的,大约只有24%可以用来复装。
后来在1942年的时候晋察冀精炼黄铜的技术突破,无烟火药也能够稳定生产了,咱自己造子弹这才上了正路。
到了1944年的时候,根据资料显示,晋察冀军区每个月能造一万九千发七九子弹,一万一千发六五子弹。
而复装弹,七九弹有一万发,六五弹有三万发,捷克机枪用的子弹一万发。
其实这些方法依然不够战场使用的,八路军还进行了收集弹药弹药的工作。
您比方说收缴一些民间弹药,还有散兵游勇,甚至是土匪武装的弹药。
再有就是用钱去购买,当然还有一些爱国人士赠送的弹药。
用钱就购买弹药,很不划算,有的地方步枪弹一元一发,有的地方过分到了十元一发的地步,而中央下拨的款项,预计是几毛一发,这差距那是相当悬殊的。
总之那会那是想法子弄子弹。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顺治通宝背面有原字的值多少钱?
根据我个人的收藏经验,就你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供广大喜欢收藏的朋友们参考、批评、指正。
一、关于顺治通宝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是清朝入关后正式铸行的第一种制钱,多为黄铜质,有极少数为青铜。早期顺治钱保留了明朝制钱工艺,使其版式具有明显的明朝钱币特征,而后期彻底从明朝制钱体系中脱离出来,建立了独有的清代制钱风格。顺治通宝主要为小平钱,少数折二、折十大钱,按背文变化和铸行阶段可分为五式。
二、关于顺治通宝背原
顺治十七年(1660年)山西省太原府局被提准复开;改铸顺治背满汉文“原”新钱。制作精美,直径在所有满汉文顺治中是最大的一类,行用钱面文版使用山西省太原府特有面文版式。顺治通宝背原分为两种,一种是上原或者右原,为早期顺治通宝太原局的版式,一般普品多在300元上下,品相极美的、特殊版本的价值较高。另外一种是满汉原,此类一般普品多在100元左右,美品超过200元,存世量较大。
顺治通宝满汉原,铸造较好,个头较大,美品接近200元。
顺治通宝背上原,较少,铸造品相一般不太好。好品价格300元左右。
END———————————————
【作者“收藏学府”,考古学硕士,多年收藏经验,专注“石泉酒玉瓷画”等收藏与投资。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将持续输出收藏类好文,与您一起“收天下宝藏,藏人生百趣”!】
如何分辨建盏的真伪?
因为建盏在学术上的身份是铁系结晶釉的建窑黑瓷,所以我个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建盏必须是:铁胎、铁釉、一次上釉、一次烧制。
什么是铁胎,就是选用建阳当地含铁量比较高的黄泥做坯胎,就是铁胎,但不能全部黄泥,全部黄泥塑性差,难做难烧,所以要混入高岭土及黏土,黄泥比例越高的越是难烧,容易干口起泡。(烧黑底银斑和兔毫或柴烧除外),这也正是铁胎的价值体现。
我们来说说如何识别铁胎:
用强磁铁吸胎底,看是否能挂住。
如果是用古老的工艺,高温强还原的话,只要有三成以上黄泥的胎,都能挂住强磁铁。这样的胎底是黑色的。
如图:
如果没有二道还原,或者第一道还原温度不够高时,必须要四五成以上的黄泥,坯胎才能挂住磁铁。这样的胎底略黄。
如图:
如果烧不到1200度的话,就算七成黄泥,也挂不住磁铁,这样的胎是比较红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没烧熟。如果黄泥少,就程黄白色或橙黄色。
如图:
没烧熟的铁胎也算建盏,但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些花色也没有技术含量。
那假建盏或者说创新建盏胎色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图:
我们尤其要擦亮眼睛,有些厚颜无耻的传承人都会把胎底涂个颜色来造假,糊弄消费者,假柴窑的更喜欢这样做。举个例子,底部红黑,敲开全白,如图:
说明一下,古代建盏也有黄胎的,那是技术不成熟的早期或非建阳窑口的,例如遇林窑,东张窑,尤其是仿建窑的山西窑和吉州窑。
说完铁胎说铁釉,
铁釉主要看结晶,铁结晶的形态大家可以网上搜李达老师的一篇《建盏揭秘》的文章来看。
对于是否纯正,当下挑战比较大的是锌铁结晶或铁锌镁结晶,尤其是烧黑底银斑的,如图:
上图一个锌铁结晶,一个铁锌镁结晶,算不算建盏呢?我个人认为还是算的,毕竟是铁胎并且烧制方法是标准的二道还原。虽然加了锌降低了烧制温度,但也在1250度以上,我们说:“文化重要,进化更重要”。更加不能忽视和抹灭的是这样的结晶釉用建阳当地原矿石是过半的。
至于建阳釉水和化工釉水的区分三言两语太难讲的清楚了,除非看到花色就比较好说,但稍稍玩盏比较多的人还是很容易鉴别的。
现在来说说一次上釉吧,这里又要聊到传承人的悲哀了,当下建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因为烧不出好的东西,但名头名气在那里,没东西出货压力太大,烧正宗的建盏又干不过认真上进的年轻人,于是造假或贴牌来赚钱,如图:
这种拙劣的二次上釉或者说点釉画釉当纯正建盏来卖就太离谱了,不少传承人干这种事,消费者还是自己擦亮眼睛吧,不要被虚假的名气给蒙骗了。
接下来说说一次性烧制吧,还是按图举例:
这些红红紫紫都是经过二次烘烤才出来的效果,这些算不算建盏呢?大家自己看吧,如果原矿釉还算好。有不少人为了颜色惊艳,加锌加钛也难免,好在锌钛对人体也没有什么坏处。
至于如下图这些天目或木叶盏等,就跟建盏挂不上钩了,
前面举了许多造假的例子,纯正建盏的图片发的不多,所谓去伪存真嘛,真建盏花色太多了,一下子不知道发什么样的比较好,以后慢慢交流吧! 话又说回来,其实真正在建阳烧盏的,大部分人都在沿用纯正的当地原矿釉在烧建盏,只是纯正的比较难烧,特别好看的花色不是特别多。大家可以实地考察一下。
顺便发几种纯正建盏图片上来参照一下:
兔毫:
油滴:
乌金:
曜变:
杂色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