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小零件战舰,亚特兰蒂斯的文明有多辉煌?
亚特兰蒂斯神话,被夸张了。不过,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存在过。
希腊柏拉图讲的版本,太简陋。凯尔特神话讲的,才叫详细。因为真正的亚特兰蒂斯族,就在爱尔兰对岸的飞盘岛。
500年前大航海时代,船员说飞盘岛,落潮时冒尖、涨潮时淹没,就像会飞的盘子。不过在1万年前,飞盘岛都是一整片陆地。那是亚特兰蒂斯族的大渔场。
2003年,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序完毕之后,分子人类学大显神通,pj了亚特兰蒂斯的谜题。6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一部分走陆地打猎,血统为E、F;一部分沿海岸打鱼,血统为C、D。渔夫C血统,大部分向东迁徙,C5留在印度、C2巴布亚岛、C4澳大利亚、C3满洲蒙古、C1日本熊本。不过,其中一小拨C1,就是亚特兰蒂斯族。他们没有向东迁徙,而是向北迁徙,先在红海打鱼,后来又到地中海,再后来闯出直布罗陀海峡,到达大西洋,分散到非洲、欧洲沿海打鱼。
整个大西洋,最大的渔场,在飞盘岛。4万年前,赶到飞盘岛大渔场的亚特兰蒂斯族,过上了大鱼大肉的生活。由于纷争,部分族人登上陆地打猎。比利时哥耶洞Q116古尸,距今3.5万年,父系血统C1、母系M1,乃是纯正的亚特兰蒂斯族猎手。
迁徙沿路,都留下了M1母系血统,因为跟周边部族通婚。核心队伍,在飞盘岛打鱼打了3万年。直到2万年前冰川融化、1万年前即将淹没。亚特兰蒂斯族,眼看飞盘岛即将淹没,所以抢滩登陆对岸的爱尔兰。不巧,凯尔特族R1b血统,刚好也登陆爱尔兰。拉锯战打了几千年。
在决战中,凯尔特族的德鲁伊女巫师长臂罗芙,举起一根魔杖,魔杖顶端,镶嵌着1块水晶石六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七彩光谱,就像牛顿那样,闪瞎了敌军的钛合金狗眼。凯尔特酋长,趁机用投石索,摔下了敌军统帅的眼睛。
决战失败,亚特兰蒂斯族,只能回到老家,坐等海水淹没飞盘岛,就这样葬身鱼腹。在淹没前,亚特兰蒂斯族,仿造了1块水晶石六棱镜,也就是传说中的「磁欧石」。催眠师埃德加-凯西说,磁欧石是整个岛的太阳能供应核心,这当然不能当真。由于2族之间一直有通婚,所以,现代欧美人,还有5‰的亚特兰蒂斯族C1血统。至于说那些夸张的神话科幻,咱怎么能轻易当真呢?还是血统学/分子人类学,来的比较可信。
二战时成为了一名战列舰前主炮的炮手?
听力肯定受损(一般炮兵都这样),我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时听过打炮(纪念二战),只有152多毫米火炮,我离的还有段距离,一声响震耳欲聋!(小时候放过二踢脚吗)这还是开放式的。更别说战列舰主炮了…你说战列舰三四百毫米口径射击,那声音得多大?而且舰炮是密闭空间,声音和室温肯定也更高!
不过在战列舰工作,生活几率,存活机率要高不少,肯定高于潜艇,鱼雷轰炸机(好多飞行员有去无回),水平轰炸机一类的。战列舰是二战时装甲最厚的舰种,而主炮又是战列舰装甲最厚的地方!安全性肯定高!就是需要体力好,虽然是机械化运送弹头,但是药包要人工填装,而且里面温度高,呆久了确实难受!单也比去外面露天炮位对空射击好啊!命要紧!
炮手就每天机械的听从命令和重复训练即可。射击准备,扬弹机通过提弹井将一吨多重的穿甲弹弹体提升至主炮塔内,炮长随即指挥炮组成员将炮弹弹体送入炮膛;大口径舰炮的弹药是分离的,丝绸或黄铜包裹的发射药根据需要放置在弹体后部,关上炮门,拧紧炮闩(滑楔或螺纹闩),射击指挥控制室解算射击诸元,随后发送至各炮塔。齐射指令响起,各炮长随即指挥击发(当然是会戴耳麦的)。“轰”!
有人说炮手舒服些还是轮机舱的好些?我觉得炮手好些吧而且轮机舱的人太累了,至于死活如果交战的话人家肯定先打主炮和船身核心区,炮手没机会逃死的几率大一些…但是要是船沉了那谁也逃不走,轮机舱的爬上来坐逃生艇也是最慢的。
SKC34中哪款主炮性能更优?
额出了一点小小的技术问题,在悟空问答app打开这篇文章,很有可能是看不到图的,小编已经联系平台方面处理。烦请各位在悟空问答上看不到图的读者老爷移步到今日头条app阅读本文,在那里是能够正常看到图片的。
本来小编一般都是周末才发文章的,但上周末写的一篇问答《二战德国的袖珍战列舰相比于大型战列舰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评论区里实在是太热闹了。
读者群体中还是还是藏龙卧虎的,各路大神纷纷对于斯佩伯爵号的覆灭、二战英德的潜艇战术以及反潜战术,乃至是二战德国海军的整体战略,都发表了许多非同凡响的见解。其中一位读者老爷在评论区提出了英国传家宝381mm舰炮与俾斯麦的SKC34型380mm主炮孰优孰劣的问题,也激起了小编的写作热情。
今天就应这位读者老爷的要求,专门写一篇二战英德15寸炮的对比。
↑首先感谢一下这位叫做“克里勒”的读者老爷(看头像目测是名世3玩家【滑稽】),没有读者们这种热爱知识、尊重知识、探索知识的精神,以及敢想、敢问、敢驳的作风,我们这些写文章的人也会缺少写作必要的动力和激情。
这是上周问答的链接,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不妨点开看看: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68086424408949003/
好的,正文开始,前方长文预警,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
一战双雄:英国MK1型L/45 15英寸(381mm)舰炮和德国SK/L45型380mm舰炮↑在1912年,英国提出了基于现有13.5英寸(343mm)L/45舰炮研发的下一代15英寸舰炮计划。为了新火炮能够及时装舰,15寸炮的试制工作和批量生产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所幸新火炮性能良好,在试装过程中没有出什么意外。1915年1月,第一门15英寸MK1型舰炮走下阿姆斯特朗工厂的生产线,并装在了伊丽莎白女王级一号舰的前主炮塔中。
图为阿姆斯特朗工厂中正在为阿波克隆比号(HMS Abercrombie)浅水重炮舰建造的MK1/N型双联装炮塔,摄于1942年12月。
↑1916年5月的日德兰海战中,伊丽莎白女王级除一号舰在港维修,其余的厌战、巴勒姆、马来亚、勇士,共四艘该级舰一并被编入了第5战列舰分队(其中巴勒姆号充当旗舰),经历了实战的洗礼。1916年11月,伊丽莎白女王号接替铁公爵号,成为英国海军大舰队(Grand Fleet)的旗舰。
图为伊丽莎白女王级勇士号(HMS Valiant),摄于1930年代初。留意B炮塔和X炮塔上新安装的测距仪以及她舰尾的水上飞机弹射器。
↑而同时期的德国海军最大只有12英寸(305mm)舰炮,面对英国主力舰上大量装备的13.5英寸舰炮已经力不从心,更毋论新研发的15英寸炮。因此,德国海军部早在1911年7月便责成克虏伯公司开始进行350mm舰炮的可行性研究。经过漫长的论证工作,到了1913年,新式380mm舰炮的研发工作被提上日程,以装备下一代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图为巴伐利亚号(SMS Bayern)在波罗的海海域高速试航,摄于1916年。留意其露出了一段水线以下的两舷水下装甲带。
↑1916年,380mm炮的研发工作完成,随后开始试生产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巴伐利亚级一号舰巴伐利亚号(Bayern)于1915年10月13日就已下水,二号舰巴登号(Baden)也于1915年10月30日下水,两舰却双双等到1917年3月14日才正式服役,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迁就这门380mm主炮的研制工作。当然,二舰也因此没有赶上1916年5月发生的日德兰大海战。
图为巴伐利亚号,摄于1918年5月的威廉港,这里也是很多一二战德国名舰的母港。
↑1919年6月21日,德国战败投降后,巴伐利亚号和巴登号随大部分德国公海舰队的大型水面舰只在“彩虹行动”中于斯卡帕湾集体自沉。图为彩虹行动中,舰上大部分设备已被舰员破坏、准备自沉的巴伐利亚号。
既然是同一时期英德两国军备竞赛的产物,既生瑜何生亮,在拿英国15寸炮和二战德国15寸炮进行对比之前,我们不妨先把它和一战的德国15寸炮做一番简单的比较。
↑巴伐利亚的的380mm炮发射750kg重的Pzgr.L35被帽风帽穿甲弹,采用277kg重的RPC12发射药,炮口初速800m/s,工作膛压3150kg/cm²。在10000m的距离上,一战380mm炮能击穿垂直放置的390mm厚均质钢装甲板;在20000m距离上,则可以击穿265mm厚垂直均质钢装甲板。
↑Mark1型381mm舰炮发射871kg重的Mk1a型被帽风帽穿甲弹,在一战时只有重194kg的MD45发射药,炮口初速752m/s,工作膛压3150kg/cm²。在7980m的距离上,MK1能够击穿406mm厚的垂直均质钢装甲板;在13582m距离上,这一数据为305mm;在21702m距离上,这一数据则为229mm。
从数据上看的话,MK1由于炮口初速略低、弹丸质量大,弹道比德国380mm炮更为弯曲。故此在那个战列舰主炮只有15°-20°最大俯角的年代,即便在较近距离上MK1的穿深数据和380mm炮不相上下;而当距离超过15km,MK1较重的炮弹就会由于弹道下坠,导致对敌舰垂直侧甲的侵彻能力下降。
总体而言,只看数据的话,一战时的德国380mm炮性能是要略优于英国15寸炮的。不过这个优势并不明显,若是要将实战中的诸多变数考虑在内,我们可以说二者的实力是旗鼓相当的。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一战德国380mm炮的膛内容积仅有270dm³,几乎只有MK1型502.3dm³的一半。在工作膛压和身管倍径相同的前提下,德国380mm炮的炮管壁相对MK1非常的薄,看上去也显得更为细长,可见在当时德国的造炮技术还是比英国略胜一筹的。图为巴登号的后主炮塔,可见炮管壁是比英15寸炮薄不少的,图片摄于1919年的斯卡帕湾。
↑当然,一战380mm炮的这些特性在俾斯麦的SCK34上也得到了继承。(SCK34的膛内容积也只有319dm³)
图为提尔皮茨号的后主炮塔,可见她的炮管壁也相当薄,图片摄于1942年。
冤家路窄:英国15寸炮对巴登号的射击实验值得一提的是,在1921年,英国海军将巴伐利亚级二号舰巴登号从斯卡帕湾中打捞出水,由英国海军炮术学校的专家对全舰进行了详细研究后,将巴登号拖至开阔水域作为靶舰。
装单装381mm炮的两艘浅水重炮舰恐怖号(Terror)和艾瑞布斯(Erebus)号,抵近至距离巴登号不到1000m的位置进行射击实验。
↑为了模拟远距离炮战时的命中效果,两艘浅水重炮舰通过调整发射药量来调节炮弹接触目标时的速度。在此次实验中,主要采用了两个弹着速度进行测试:为模拟14170m距离上的命中,采用了472m/s的弹着速度;为模拟19930m距离上的命中,采用了421m/s的弹着速度。
在472m/s的测试中,381mm炮弹以18.5°的落角,击穿了巴登号350mm厚的主炮塔正面装甲;以11°落角击穿了同为350mm厚的炮塔座圈装甲。在射击250mm厚的舷侧装甲时,472m/s的弹丸有良好的击穿效率。
然而,当472m/s的381mm炮弹以较大的30°落角击中同样是350mm厚的指挥塔正面装甲时,却没有构成击穿。另外五枚向炮塔顶部100mm装甲射击的472m/s的被帽风帽穿甲弹,由于炮弹着弹角过大,仅有一枚击穿。
而421m/s的381mm炮弹,能够较为有效地击穿巴登号250mm的舷侧装甲带,但难以击穿350mm的主炮塔正面装甲和指挥塔装甲。
↑测试表明,在面对巴伐利亚级时,伊丽莎白女王级的381mmMK1炮有着较好的杀伤效能,能够在大多数交战距离中贯穿巴伐利亚级250mm厚的舷侧装甲,只是在较远距离难以击穿防护水平较好的主炮塔正面装甲以及指挥塔部位。图为巴伐利亚号,摄于1917年的威廉港。
↑在实验过程中,也暴露出早期15寸炮的一些问题,例如引信在侵彻过程中会过早起爆或是起爆失败。与此同时,英军研究人员也意识到,以现有15寸炮的穿透力,可能难以在远距离上对即将出现的下一代战列舰的装甲构成有力威胁。
图为皇家橡树号战列舰,上面安装的是最早的MK1型炮塔。
媳妇熬成婆:英国传家宝和德国新秀SCK/34型L/50舰炮在1921年的射击实验后,英国人便着手改进现有的15寸炮。对于炮本身,能改的并不多,实质性的改进计划便就集中在了弹药和炮塔设计上。在1938年,英国推出了最大仰角可达30°的MK1/N型炮塔,以及和新炮塔中装填、扬弹机构对应的新弹药。
↑1938年的这批381mm弹药,在尺寸上和之前的弹药就有所不同:1912-1918年研发的MK1a、3a、5a弹丸长度在138.4cm-142.0cm,而1938后推出的MK7a、8a、17b、22b弹丸,长度为140.0cm-165.1cm,比旧款的弹药要长出一截。
↑同时,新弹药的发射药也换成了196kg的SC280以及222.2kg的SC300超量发射药,弹丸的炮口初速也从旧弹药的752m/s提升到了最大804m/s(这里的最大指的是使用超量装药,下同),火炮的工作膛压也随之从3150kg/cm²提升到最大3620kg/cm²。
↑新弹药能够在9144m距离上,击穿422mm的垂直均质钢装甲板,或是32mm水平装甲(弹着角过大导致数据低下,下同);在13176m距离上,能击穿353mm的垂直装甲或是50mm水平装甲;即便在27432m的远距离上,新弹药依然能够击穿229mm的垂直装甲或是145mm水平装甲。图为声望号战列巡洋舰舰艏的MK1/N型新炮塔,图片摄于二战期间。
相对一战的老弹药,1938年的这批新弹药至少在纸面穿深数据上,就有了跨代的性能提升。至少在较近的距离上,能够击穿15英寸(381mm)厚的装甲板了。换句话说,新381mm弹药理论上有着在较近距离上击穿当时德意两国主力舰俾斯麦级320mm、维内托级360mm厚的舷侧主装甲带的能力。在后文的比较里,我们一律取新弹药的数据。
当然在这里多说一句,新弹药以及配套的新炮塔,只有前卫、胡德、声望以及经过现代化改装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上才有装备。
说到俾斯麦级,总算该请出本文的另一主角了——SKC34型50倍径380mm炮。(好吧,出来得是有点太晚了,不过该做的铺垫还是不能偷懒)需要强调的是,俾斯麦的这款新380mm炮是全新设计的,除了口径相同之外,和巴伐利亚的那款一战380mm炮没有任何直接的继承关系。
↑SKC34发射800kg重的Psgr.L/44被帽风帽穿甲弹,使用212kg重的发射药,炮口初速820m/s,工作膛压3200kg/㎡。其工作膛压比使用常规装药的英15寸炮略低,又比超量装药的英15寸炮低。炮口初速方面,SKC34比常规装药的英15寸炮高10%,比超量装药的英15寸炮也要高出2%,膛压却依然能够维持在相对不高的水平上。
↑值得一提的是,SKC34的发射药包是分为两部分的:99.5kg重、由厚布料包裹的前发射药包,以及112.5kg重、由黄铜包覆的主装药筒。二者在装填时,需先后装进炮膛并压紧后,火炮才能开火。这样的设计虽然影响了射速,但也能有效提升发射药爆燃的工作效率。上面两张图片分别是前发射药包和主装药筒。
↑在4542m距离上,SKC34的800kg被帽风帽穿甲弹能够击穿厚达616mm的垂直装甲或19.3mm的水平装甲;在10000m距离上,能击穿510mm垂直装甲(水平装甲数据缺失);在18000mm距离上,能够击穿419mm的垂直装甲或是75mm水平装甲;在27000m距离上,可以击穿304mm垂直装甲或是126mm水平装甲。
这样看来,SKC34的穿深数据在大部分距离上,比英15寸炮都要高出一截。英15寸炮唯有在20km外的远距离,能够凭借较大的弹丸质量,在攻击敌舰甲板水平装甲时获得比SKC34更好的穿甲效果。
↑在实战中,一两百个毫米的穿深数据差距可能就意味着我打得穿你,你却打不动我,从而导致火炮性能较弱一方面临一边倒的战术劣势。
当然,拿早在1912年就立项研发的MK1型381mm炮和1934年才开始研发工作、1939年才最终实装服役的SKC34炮进行对比,的确是有些为难这款老骥伏枥的英15寸炮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穿深数据之外的软实力比较两款舰炮,仅仅比较火炮的性能是不够的。在瞬息万变的实战中,炮塔的旋转速度、装填扬弹机构的工作效率,即舰炮系统整体的反应速度,对于高效发扬火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这一点上,SKC34型380mm炮相对于MK1型381mm炮,又有着天然的后发优势。
↑一座双联装SKC34战列舰炮塔的全重为1052吨,俯仰角在-5.5°-30°,俯仰速度为6°/秒,旋转速度为5°秒。SKC34采用定角装填,即每发射一轮后,主炮须复位到2.5°位置进行装填。当然,俾斯麦装备了在当时来说较为先进高效的装填、扬弹系统,整个弹药输送装填系统完全由电力驱动。
↑有资料表明,俾斯麦的主炮有可能是有史以来射速最快的大口径舰炮:根据德国于1941年5月发表的“Artillerieversuchskommando”(直译过来,大意是“舰船炮术测试”),俾斯麦号在当年的炮术演习中,四座共八门主炮打出了总共23-25发/分的射速,均分到每门主炮中,即是3发/分,或是每20秒发射一发炮弹。上图为提尔皮茨号在一次炮术演习后,甲板上堆放的铜制主装药筒(使用后剩下的空壳)。
当然,这个数据是通过较小的4°仰角射击得到的,可以节约大量主炮俯仰瞄准的时间,而且以过高的射速持续射击会使得炮管迅速过热,导致主炮精度下降,乃至诱发炸膛等严重事故。若是以实战中更为常用的较大仰角射击,根据小编的估算,俾斯麦级上单门SKC34主炮的实际射速应在54-86秒/发左右。
↑英国的MK1型381mm炮有多种型号的炮塔,在这里我们取胡德号上MK2型双联装炮塔的数据。MK2型双联装381mm炮塔全重894吨,俯仰角-5°-30°,俯仰速度5°/秒,但炮塔旋转速度就只有2°/秒。图为胡德号,摄于1931年,留意胡德的每座主炮塔上都配备了测距仪。
不过,英15寸炮没有采用定角装填,在-5°-20°的任意角度,均可进行装填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英15寸炮装填机构相对落后带来的射速劣势。根据当时的英军教令,胡德号上的一个主炮射击循环仅有32秒。在长时间的实战中,这一数据应为60秒左右,与俾斯麦不相上下。
↑但英15寸炮的炮塔旋转速度仅有2°/秒,仅有俾斯麦SCK34炮5°/秒的一半不到。换句话说,如果在实战中,俾斯麦与胡德同时将主炮从指向舰艏正前方转到指向舷侧90°的位置,俾斯麦只需要18秒,而胡德要45秒。这也是1941年5月24日5时35分胡德号在丹麦海峡发现俾斯麦号时,英舰上的霍兰德海军中将没有选择转向瞄准德舰的原因之一。
图为俾斯麦号前主炮,摄于1940年。留意A炮塔上的测距仪,在1941年将被拆除。
当然了,如果看射速和旋转、俯仰的数据,英15寸炮也并不比SCK34差很多,甚至在射速上还能略胜一筹。
值得一提的是,战列舰主炮的备弹数量实际上都很少,胡德的每门主炮只储备了120发炮弹,俾斯麦的每门主炮也只有108发炮弹。
传家宝后传:MK1型381mm舰炮本只是一款基于现有舰炮改造的应急产物,却无心插柳柳成荫,成为了史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大口径舰炮。
↑伊丽莎白女王号舰艏的15寸炮,摄于1915年初的达达尼尔海峡,该年的达达尼尔战役也是15寸炮首次投入实战。这是15寸炮的少年。
↑胡德号上的15寸炮,摄于1932年,这是15寸炮的壮年。
↑前卫号上的15寸炮,摄于1952年9月,这是15寸炮的老年。前卫号于1954年退役。
英国15寸炮的性能嘛,只能说是一战先进水平。即便是更换了新弹药之后,在更新锐的16寸炮和维内托、俾斯麦的下一代15寸炮面前,它依然显得力不从心。但它同时也目睹了从1915年到1954年,从一战到二战再到冷战的风风雨雨,这是世上任何一款舰炮不曾经历的。
在这跨越两次世界大战的39年间,15寸炮一直是皇家海军的主力大口径舰炮,可以说是从当家花旦,一直做到了垂垂老生,可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传奇舰炮。
嘛其实这两天本来不应该写文章的,昨天忙活了一天,今天一大早在高铁上七手八脚才把这篇文章搞完的。不过呢,很多时候写文章的乐趣就在于此吧。
哪怕累一点,只要写出来的文章读者老爷们爱看,小编心里就高兴,这一切也就值得。
你玩LOL多长时间了?
LOL陪伴我的不仅仅是6年时间
我是S2开始接触这个游戏,我还记得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用的英雄是寒冰,打人机打到20级,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打野,都是212我跟朋友德玛寒冰走上路,第一次德玛超神我记得打完之后整个手都在抖
刚开始只敢玩肉那时候有一件德玛专属武器阿塔玛之戟越肉伤害越高
中单出门都是3红3蓝
还能开盒子YY皮肤
蛮子还是7秒真男人
那时候还是上分制1200分的我觉得自己牛皮死了最后定在白银
武器刀妹1V5都不是问题 努努草丛原子弹
后来出现AP剑圣一个Q五杀,AP蛮王单带扛着塔推
曾经的奶妈还是可以上单的Q的CD短还能无限减魔抗
中路出了冥火的妖姬出塔就秒你
最容易拿五杀的英雄还是卡特
文森特的德莱文出了杀人书直接越塔虐
WE还是那个时候的信仰曾经的路人王草莓,大鼻子的落地金身
一群人在寝室挤着看直播 泉水指挥官 战地记者 仿佛自己比职业队员更厉害
我最爱的英雄是一直人人喊打的提莫君 猥琐的满地图种蘑菇
S5的时候靠着豹女一波上了大师
跟着朋友双排他玩星妈6级后就放ADC自由跟着我满地图抓人
现在打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有时间却依然会跟朋友们一起开黑,哪怕技术不如从前,网吧五连坐从没来赢过,那怕别人都说这个游戏凉了我也会依然坚持这是一代人的青春,一代年轻人的电竞梦。
送上一张我喜欢这个游戏的理由~
火炮炮管为什么会有一截粗的地方?
不得不佩服人类在战争武器上的聪明才智,这从一个小小的坦克炮管上就能看出来。
记得二战时的坦克炮管大多是光溜溜的,最多在炮口前端安装制退器。
▲光溜溜的T-34/85炮管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主战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炮管上冒出来很多凸起的物件,显得神秘又有范儿。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呢?
最显眼的凸起是炮管中间的抽烟装置,感觉像一个套筒将前后两根炮管连接在一起。
我们知道,火药燃烧后产生很多有毒气体。仅仅过年玩的烟花爆竹,那硝烟味也够呛人的。
那么大一个炮弹,产生的有毒气体更是多多,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三氧化二氮等等。这些气体在炮闩开启的一瞬间就会涌进车里,使坦克乘员窒息眩晕,丧失战斗力,甚至有生命危险。
相比之下,在露天环境中使用的牵引式火炮,和早期炮塔开放式的自行火炮就好多了。虽然硝烟依旧呛人,但至少能迅速消散,对人体的影响小很多。
为了解决问题,二战的坦克用换气扇将烟雾吹出去,平时开开舱门通风换气。现代的坦克就惨了,要三防,要防核防化防生物,对密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内外换气全靠滤毒通风设备。再加上坦克炮口径越来越大,发射药能量越来越猛,有毒烟雾的问题一定要解决。
于是工程师发明了炮管抽烟装置。这种装置最早出现在二战末期的美国T26A1“潘兴”坦克上,被戏称为坦克“抽油烟机”。
它的原理真的跟抽油烟机差不多,只是没有旋转的叶轮。
它在坦克炮管上钻小孔,安装闭气装置和喷嘴,然后用一个套筒箍住。套筒和炮管形成了一个密封的蓄气室。开炮时,高压燃气顺着小孔冲进储气罐,闭气装置将其封闭在内。
等弹丸飞出,炮管内气压迅速下降,蓄气室里的高压燃气再从喷嘴喷出,形成一个负压,将残余气体和火药残渣抽出去,顺带将炮塔内的部分气体抽出,从而确保人员安全。
这抽气装置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坚硬的炮筒上钻孔就像在太岁头上动土一样困难危险,还会影响炮管的极限承压能力,所以对炮管的材质性能要求非常高。
理论上抽烟装置越靠近炮管根部,气体压力越高,抽烟效果也越好。但早期的加工技术差,干不了这个活,所以经常将孔开在管壁较薄的前端。现在工艺提高了,抽气装置挪到了中后部。
▲红圈内就是喷嘴,下面是拆下来的抽烟装置和热护套
除了抽烟,也有吹烟的。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使用高压气从炮尾将残余烟雾吹出去,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很多舰炮也是用吹气设备将残留气体和残渣从炮口吹出去的,比如美国的MK45型舰炮。
坦克炮管上凸起的不光有抽烟装置,还有热护套,看起来好像一节一节的竹子。热护套是一种均温隔热的附件,有整体的,有分体的。
在雨雪日晒环境下,炮管表面温度上下不一,热胀冷缩炮管变形,影响精度。根据实验显示,105毫米坦克炮身管上下温差5℃时,炮管变形导致的误差有1.3密位,也就是1000米距离上偏差1.3米。
有了热护套,就能将热量均匀的传导到炮管四周,减小变形,射击精度自然提高。热护套有绝热型、均热型、复合型,一般用薄铝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材料制成。
炮管最前端,就是大名鼎鼎的制退器了。它们有的像胡椒瓶,有的像喇叭口,对坦克至关重要。
▲胡椒瓶(反冲式制退器)
坦克炮跟普通火炮不一样,它在狭小的空间里运动,后座距离被限制在300~600毫米之间,大大低于普通火炮的后座距离。没有制退器和缓冲机构,很多大后座的强力火炮根本装不上去。
制退器有冲击式、反冲式、复合式。冲击式让燃气在内径较大的制退室内迅速膨胀,冲击反射面产生制退力;反冲式则让燃气从两边侧孔喷出,获得向前的制退力;复合式是二者组合使用。制退器的效果非常明显,最大能降低70%的后坐力。
这些大大小小的凸起附件,让坦克炮的威力大大提高,也让坦克更强大。相信它们不但能保家卫国,也能转化到民用市场上大展身手,为人们的生活造福。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一起了解有趣的知识。
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在装备上的差距有多大?
发生在清道光年间即公历1840年6月~1842年8月年的鸦片战争一直是国人心中的一块隐痛,因为从此时起,清朝的国门被列强轰开,清政府逐渐沦为洋人统治中华的工具,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许人们都有这样一个疑问萦绕在心头百思而不得其解:清朝在当时拥有军队数量达八十万之众,为什么会惨败于一支数量先后不超过两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呢?武器装备到底差距有多大呢?
作战舰体差距在当时,中国没有海军这个军种,只有水师,船只体型较小,开不到外洋去,所以在这一点上都不用想,自然就和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差了十万八千里。
陆军随身武器装备差距在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清军的枪支还没有完全普及到每个士兵,有一半的军士装备的还是弓箭、长矛、大刀一类的原始作战武器。而这些兵器只有在作战双方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的时候才能发挥功效。按理来说这些武器虽然落后,但是双方要是真一对一拼杀的话,它们使用起来还是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可惜在实战中清军才发现这些武器简直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因为英国人利用他们武器先进射程远的优势,自始至终就没有给过清军近距离交战的机会,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配备着这些武器的士兵,在中英交战的过程中几乎成了摆设,没有创下半点战功,取得任何战果。
那么还有另外一半装备了枪支的清军士兵怎么样呢?他们的境况应该要好的多吧!答案依旧是否定的。别以为拿上了枪就有多么先进了,相比英军手里的先进武器依旧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其实这些士兵装备的枪支名唤“鸟枪”,还是明朝末年的时候从西方引进来的,它在技术水平上比英军当时配备的滑膛枪要落后将近二百年。鸟枪每射击一次都得经过装药、装弹、点火等一系列繁琐的操作;清军当时的点火方式也非常落后,只能靠打火石来一下下地撞击生火,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受限颇多,在刮风下雨天、月黑风高夜都不方便使用;在每次射击之后枪膛冷却之前不能再次装填火药,避免枪管炸膛,所以射速非常低,杀伤力自然也就差;而且因为铸造工艺过时许久,这些鸟枪甚至连膛线都没有,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射出去的子弹弹道不稳定,命中率差;火药配方上也不科学,经常点不着火,等等。
所有的这一切就导致清军的鸟枪在精度、射速、射程、射击效率方面与英国的滑膛枪比起来相差两倍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三名清军的火枪手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才可能与一名英军枪手相当。
火炮等重型武器差距在火炮方面,由于清朝在平定三藩之后百余年间都处在和平状态,所以火炮的铸造也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水陆军火炮依旧在用实心弹,也就是说炮弹接触到敌舰之后不会爆炸,只能够靠惯性冲击来打击目标,使用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清军在鸦片战争期间使用的火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清初火炮,但由于长时间露天的存放,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使之早已接近报废,即便勉强使用,其威力也是个未知数;另外一个火炮来源便是战争前不久临时赶造出来的,这些火炮的质量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筹海初集》中就有记载:“臣等谨新铸大炮五十九位,昨裂至十位之多。” 这也就是说在新铸造的五十九门大炮中,试放的时候就崩裂了十门,由此可见这批火炮基本也就是些滥竽充数的残次品。
综上,清军的武器在作战舰体、士兵随身武器、火炮等重型设备上差距与英军都是十分巨大,称之为云泥之别也丝毫不为过,再加上清军落后的战术、政府的腐朽、国家机器运转效能的低下,又凭什么指望鸦片战争他们能取得胜利呢?所谓落后就要挨打,这便是前人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