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黄铜唢呐一千元,多用于民间婚丧嫁娶的民族乐器是什么?
民间办丧事所用的乐器有,唢呐,笙,钹,锣,碰钟等。1,唢呐2,笙笙,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3,钹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
4,锣锣是一种属于金属类的打击乐器。锣是用铜冶炼而成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锣身呈一个圆形的弧面,四周是以锣身的边框固定,演奏者用木棰敲击锣身正面的中央部分,产生振动而发音。
5,碰钟碰钟又称碰铃,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在古代称“号”,两只为一副。碰铃用黄铜制作,音色清脆、悦耳,如银铃一般。演奏时,利用穿过小孔的绳子左右手各执一只,相互碰击发音。
主要由哪些乐器组成?
河北吹歌,是一种独具风采的民族民间器乐演奏形式,这种流传很广的传统民间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吹歌的乐器多以唢呐为主,配以管子、笙、笛、板胡伴奏乐器以及锣、鼓、钗等打击乐器。在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喜庆之日,吹歌演奏者便大显身手。 是唢呐和管子 管子为主 河北吹歌是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乐器管子一种双簧吹管乐器,历史非常悠久。管子起源于古代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在中国古代它曾称为"筚篥"或"芦管"。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管子已经成为中国新疆一带通用的乐器,后来,管子传入中原,经过变化发展,它的演奏技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现在,管子广泛地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 管子的音量较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管子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管子的用途很广,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尤其在中国北方的一些乐种里,管子是非常重要的吹管乐器。管子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除了一般经常运用的颤音、滑音、溜音、吐音和花舌音外,还有特殊的打音、跨音、涮音和齿音等。除手指的技巧外,哨子含在嘴里的深浅也决定着管子发音的高低,吹奏时,利用口形的变化,还能模拟出人声和各种动物的叫声。运用循环换气法可不间歇地奏出长时值音型。 管子,古称筚篥、觱篥、笳管。古代曾有一种称为“管”的吹奏乐器。《诗经·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尔雅·释乐》:“大管谓之簥”。《说文解字》:“管如箎,六孔”。《宋书·乐志》:“……蔡邕章句曰‘管者,形长尺围寸,有孔无底’。其器今亡”。此种管久已失传。现代管子原为古龟兹乐器,西汉时期流行于新疆库车一带,大约公元四世纪传入内地。北魏以来开凿的云岗石窟中有吹管形象。《旧唐书·音乐志》:“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隋开皇初年(581年左右)在宫廷乐队中使用,后在隋唐九、十部乐中应用颇广,有大筚篥、小筚篥、双筚篥、桃皮筚篥等形制。管子在宋代教坊大乐中自成一部,有头管之称。早期管为竹制。唐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南山截竹为筚篥”。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歌》:“剪削乾芦插寒竹”。宋《乐书》:“觱篥,……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元史·礼乐志》:“燕乐之器,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七窍”。至明代,管身改用木制,《明会典·大乐制度》:“头管,以木为之……,两末以牙管束,以芦为哨”。木制管的音色更为淳厚。明清两代,管子广泛流行于民间。 现代管子由哨、侵子和管身组成。小管哨芦苇制,一端用细钢丝扎住,另一端烙扁,直接插入管身上端,发音较高;大管哨芦竹制,插入侵子里。侵子铜制、锥形,插入管身上端。管身用长茎竹或红木制作,呈圆柱形,上开八孔(前七后一)或九孔(后二孔)外表涂漆侵腊,两端套金属圈防裂。 管子有大、中、小三种。管身长18—24厘米,内径0.9—1.2厘米。小管又称高音管,是乐队中有特色的领奏乐器。中管比小管低八度。大管又称低音管,比中管低八度,在乐队中担任低音或作节奏型强拍演奏。音域:小管a1—c4,中管a—d3,大管A—d2。 管子用于河北吹歌、冀东吵子会、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等民间器乐合奏、民族乐队、戏曲乐队和宗教音乐中。河北吹歌使用大管和小管,小管音色高亢明亮,宜表现活泼、热烈的旋律;大管音色深沉、浑厚、略带凄怆,长于抒情性描绘。各种管可更换不同的哨子升降音高。 传统乐曲有《万年欢》、《雁落沙滩》、《茉莉花》、《放风筝》、《柳青娘》、《放驴》等。 单簧管又名竖笛、黑管或洋萧,为圆柱形管体,上端是形状特殊的吹口,上附单簧片,底部则有喇叭口的扩音管。一般以黑檀木、塑胶、金属为材质。他也是唯一高低音域音色有明显不同的木管乐器,乐器的表现力突出,因此使单簧管又有“管弦乐团演说家”的称号。根据德国巴伐利亚乐器工艺博物馆记载,近代的单簧管的前身为夏鲁摩(Chaulumeau)。这是一种无键的圆柱管乐器。是由德国乐器制造家邓纳(Johann Christoph Denner)发明。他在1689年将一种状似直笛的单簧管乐器加以改良,并于吹口下方加上了两个键,使乐器音域可超吹到第三泛音。在当时还有一种两键的单簧乐器,它和夏鲁摩在音色上有显著的不同;这种被称为Clarino的乐器声音明亮尖锐,由于代替巴洛克小号来演奏高音旋律,据说也Clarinet一字的字源。当时的演奏者通常是依乐曲音域的要求,来交互使用这两种乐器,之后就把单簧管的高音域称为Clarino,而低音则为Chalumeau。 到了巴洛克时期,乐器大多以黄杨木或黑檀木制造。外型有分两或三节,吹头的设计不一,但以邓纳的设计较宽大,约有40mm到50mm之间。 演奏方式也与今日习惯将簧片和上唇接触的方式不同,这种吹法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音量,但是却无法控制声音的质感;所以这时期的单簧管只能算是乐团中,强奏时使用的效果乐器。到1730至1740年之间,单簧管出现了第三键,为了奏出这个低音,于是出现了加上喇叭口的单簧管。这项改良为使原来只能超吹降B的乐器,可以和新增的B音连接在一起,而让Chalumeau与Clarino两种音域的单簧管结合成为一种乐器。这时期的乐器形式上仍带有许多实验色彩,因为工艺水准的因素,使乐器的管径、吹口、簧片尺寸都较现代单簧管大,音质略嫌粗糙,一般常见D与C调两种乐器。在1750年时出现了五键的单簧管,这第四、五键,分别为左手和右手音;这四个键已能让单簧管勉强的吹出半音阶。在同一时期法国人罗特(G.Lot)发明了低音单簧管(Bass Clarinet),它具有浑厚的音质,及特殊的诙谐感。较特别的是,这是首次出现运用右手大拇指的机械装置,来控制额外的最低音。1770到7180年之间在英国出现吹嘴及乐器中间的调音管,同时演奏者已开始如今日的吹奏者一样,使用一个吹口来交替吹奏其他音调乐器的方式。 到1791年巴黎竖笛家雷菲佛为竖笛加上了第六键,其他的演奏者也开始效仿。这个时期乐器的制作日趋精良,例如:黄铜的按键、象牙的吹口、精确的音孔与内管的制造,已经可吹出令人满意的音色。1806年德国人米勒开始构思,如何增加乐器运动性的问题。将原有的半圆球形音孔垫,改良为皮革绷制圆饼状,这使音孔的气密度变得更好。另外他还在乐器上加了右手拇指扣环,这是一项极具巧思的装置,自此以后演奏者不用再使用不牢靠的方式演奏,而米勒式单簧管也逐渐成为德式单簧管的原形。而在这时期一些德国演奏者,已开始尝试用簧片与下唇接触的方法吹奏,并成为现代演奏者的标准方式。1832年德国人波姆(Theobald Boehm)发明了长轴连杆并用在改良长笛上。1837年法国人包菲(August Buffet)发明乐器用的弹簧针。之后法国竖笛家克劳斯与包菲运用上述发明,合力开发出“克劳斯·包菲单簧管”。这款乐器有一项米勒单簧管所没有的环键装置,这项发明让手指运指按住音孔时,能同时借波姆长轴连杆去控制其他音孔这样一来使乐器在指法上变的更合乎逻辑了。克劳斯·包菲竖笛用在机械构造上非常复杂,他们共使用了十七个按键与六个环键,而到了1870年这型乐器已成为法式乐器的标准型,并在美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大为风行。 紧接下来,西班牙人古梅兹在1885年伦敦发表全波姆式单簧管,他在“克劳斯·包菲”系统上加上第七个按键,改善右手的颤音外,又加上左手与上管的机械装置。之后法式单簧管不论在转调、半音阶、颤音等方面,都已经符合各方面的要求了。1860年德国著名单簧管家贝尔曼(Carl Baermann)开始构思,如何改善米勒单簧管上诸多不合理的运指法。于是和乐器制造家欧坦斯谭纳合作,将环键与长轴连杆的优点运用在乐器上。之后这款单簧管就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初。虽然他的运指法比起波姆式略显不便,但因在管身上的开孔数较少,也使得音质较为干净。就浪漫后期以前的乐曲,米勒与波姆式单簧管的性能,是不分轩轾的。但浪漫后期的音乐,米勒单簧管的音量张力上与操作性方面,则略显不足。在1900年欧德开始针对这两项缺点开始开发新的系统,他在尽量保持原德式传统的音色外,也希望解决操作性的不便,而在1920年研发出欧德式系统,一共有27个按键和5个环键。这个款单簧管在音准上比起法式乐器更为优秀(法式单簧管通常有低音太低,高音太高的音准问题),在指法的便利性也与法式相当,但是有些音孔的距离较远,对于某些手掌太小的人则有演奏上的限制。
唢呐别称?
明清时期,我国有20多个民族流行唢呐,流行地区不同,称呼也不相同,汉族现有“唢呐”、“大笛”、“海笛”、“喇叭”、“叽呐”、“乌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种名称。
维吾尔族称“苏奈尔”、黎族称”“抹轰”、“拜来”、“宰乃”、“沙喇”等,蒙古族称“荜什库尔”、“那仁荜篥格”等。
我国正在消失的传统手工艺?
直击:中国正在消失的30类老匠人,你见过几个?
老手艺是什么?
准确讲应该是“曾经的生活”。
大多是与我们或长辈们小时候
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东西。
在老手艺这个宝库中,
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当那一声声吆喝声响起,
唤起的是儿时美好的记忆。
如今时代变了,
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
一大批手艺人也逐渐消失了。
1、割匠
割匠不同于一般的伐木工,
只有在砍重要的树才会请割匠。
割匠在割树之前,
会做一些严肃的仪式,
类似于祭拜。
2、蒸米面匠
图片上晒的白色的东西,
不是毛巾,是面,米做的面。
磨粉,打浆,然后摊在蒸盘里蒸熟,
切丝,再晾干。
如今已做成了安徽的一个品牌。
3、钉秤匠
做秤是个精细活儿,
在这“斤斤计较”之间,
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
精工细作,毫厘必究,
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
4、捏面人
面粉,刮子,竹篓,梳子,
剪刀是捏面人的基本行当,
捏出了一辆五彩疯癫的世界。
5、吹糖匠
融化成100°C高温的麦芽糖,
经吹糖艺人收口并用,
五颜六色的糖料变成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如今该民间工艺将濒临失传。
6、铜匠
从水上的铜匠船,
到走街窜巷的铜匠担,修铜锁配铜把手等。
锤敲、炉熔、锉平、雕刻、下钻,
铜香炉和铜酒壶的龙、凤等就这样出现了。
7、绞脸匠
一根细线、一双巧手,
靠手、口配合,
为妇女绞去脸部的汗毛、汙物等,
使其脸部整洁、容光焕发!
8、磨刀匠
在老街深巷,
“嚓、嚓、嚓”一路“惊街”,
一声吆喝-“磨剪子嘞,锵,菜刀。
家庭主妇们纷纷找出刀剪子循声而去。
9、爆米花匠
一个老头挑着担子,
一头放着一颗葫芦状的“炮弹”,
另一头防着火炉和风箱走街窜巷。
时而,“砰”地一声,
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
10、修笔匠
在物资缺乏的年代,
只有修笔匠用简单的配件,
让一只钢笔能像原先一样书写。
修笔匠对使用者来说就是“装备保障”。
11、麦秸编织匠
先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用麦秸编织草帽遮阳,
编织草扇纳凉,编织手提包,
提篮及装盛五谷的器皿作生活用品,
已成为我国早期文明发展象征。
12、纳鞋匠
依着一双巧手剪出的纸样,
蜡线在锥针的引导下,
锥针以额为磨石,
鞋身木托支撑定形,
一双融合手艺、智美的鞋就出现了。
13、剃头匠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
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运动,
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
半个小时后,由长变短,
面目一新,耳鼻舒畅。
14、修表匠
放大镜、酒精灯、镊子,
还有灵巧的手是他们的兵器,
他们让凝固的时间行走,
而他们却仿佛停留在时光之外。
15、蒲编匠
一把把散发着清香而又有弹性的蒲草,
在匠人的手中来回穿梭。
一个个小巧玲珑而又实用的
蒲包、蒲草篮子等展现在面前。
16、砖雕匠
砖雕这门复杂、古老的手工艺,
钻子、刨子、锯子等在匠人手中
好像大师的画笔,
让人物、花鸟、山水在砖上复活。
17、老扎匠
粗细不一的藤柳在扎匠手中来回穿梭,
如乐手在调琴弦,
就在这简单又诗意的劳作中,
一件件精巧实用的藤制品孕育而生。
18、油炸馓子
和面、发面、搓条、油浸。
将面搓捏成各种形状,
放入滚热的油锅中煎炸,
炸成金黄、喷香、美味可口的馓子。
19、老银匠
火熔是制作华彩金银工艺品的
传统工艺的一道关键工序。
借助一个弯管,
用嘴吹气来控制火苗、温度,
充满童趣的动作,
却是在千“吹”百练之后。
20、补锅匠
补锅匠支起小火炉,拉起风箱,化上铁水,
将锅的洞清理,手托着一块垫布,
布上放些木屑对着锅的小洞,
从背面把溶化的铁水倒到洞上,
布棍一顶,片刻时间就补好了!
21、篾匠
一把简单的刀,
砍、锯、切、拉、撬、编、织、削、磨,
可都是技术活。
篾匠用一双巧手装扮了我们绿色的生活。
22、铁匠
一张铁砧,几杆铁锤,几把夹剪,
风箱、火炉是打铁人的基本家当,
将锻打的铁块,烧红放在铁砧上,
大锤、小锤轮番对打,
一件件生活工具便出来了!
23、装裱匠
看似简单画页裱底排刷来回、轻宛的上板,
无不渗透出装裱者艺术素养和美的追求。
装裱是国画的支持,是幕后英雄,
是“译制片的配音演员”。
24、木雕匠
木雕的品种繁多,
浅浮雕,深浮雕,娄雕,空雕。
原本扑拙的木头在工匠的手中有生命力。
25、镞花边
用钢锯条磨制的锉刀,
用羊脂香灰聚制的垫板,
制模、下刀、转腕、剔、削,
镞出了现实人间的生活万象!
26、锡匠
专门制作各种锡器,
以手工制作为主,工艺简单;
以流动挑子为主。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
锡匠行业即将消亡。
27、剪花样
这通常是女性的“专利”,
纸张折叠,剪刀蛇形。
与剪纸最大区别是:
剪花样一般仅限与花,
是为绣花提供榜样。
28、刻章匠
将章胚打平,写上字,
固定在小小的夹床上,用刀刻。
至于阴字阳字、隶书行书,
全都按照客户的要求,
尖口刀和平口刀如何交替使用,
全在于师傅指力的控制。
29、弹棉花匠
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
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
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
生意应接不暇。
30、锔碗匠
把瓷器、陶器、器皿等破裂处锔合一起,
这门手艺已有上千年历史。
过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
而是找个锔碗的修起来继续使用。
老人,老手艺,老传统……活着,
在呢,却在飘摇中渐渐逝去……
那些我们未曾在意的,却是多么宝贵的。
如今还有多少老手艺
“隐匿于城市中,埋藏在记忆里”?
世界上第一支军乐队?
1289年,安纳托利亚塞尔柱国王GyasettinMesut二世向奥斯曼帝国的缔造者奥斯曼加兹(Osman Gazi)派遣了一支特殊的小号队。这个日子被视为梅赫特尔乐队(Mehter Band)的首创日。
梅赫特尔乐队真正意义上的成立是在1299年。当时塞尔柱苏丹封奥斯曼.加奇(OSMAN GAZI)为“贝伊”并赐他定音鼓和羽饰,象征等级和统治权。之后梅赫特尔乐队一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象征,直到马哈茂德二世于1826年废除了禁卫军连队并解散了乐队。
19世纪初有过重组乐队的尝试,但很快便夭折了。
1953年梅赫特尔乐队被确定以历史和旅游之名胜古迹机构的形式在伊斯坦布尔军事博物馆中重现。
如今,在历史禁卫军连队的配合下,乐队每周要在博物馆内表演好几次,包括节日和其他一些正式庆典等活动。他们标志性的戏服、乐器和极有影响力的音乐使人们联想起了辉煌、壮丽、雄伟的奥斯曼帝国。

历史上,梅赫特尔军乐队一直陪同奥斯曼军队出征沙场。为奥斯曼军人注入自信、力量和勇气,鼓舞着战场上奥斯曼帝国战士的爱国雄心,同时也震慑着敌军,使敌人丧失勇气。用演员的话来说,阵阵鼓点和嘹亮的尖声管声是要营造“云层雷鸣,鼓声齐鸣”的效果,鼓舞将士们奋力拔出武器。在和平时期,也会根据苏丹的命令为公众演奏,用他们振奋人心的音乐鼓舞国民。
梅赫特尔的音乐采用土耳其民族乐器,以鼓和尖声管(一种类似双簧管的管乐器,声调高而尖)为主,象征着主权和独立。
乐队的组成中,军旗是军队荣誉的象征。红旗代表国家,绿旗代表伊斯兰教,而白旗则代表独立。“旗杆”(Tugh)是用黄铜制成,高约2.5米。顶部的两边有马尾流苏。旗杆还可以象征诸如伊斯兰教君主地位及维齐尔(伊斯兰高官)的军事职责。演奏由zurna(芦笛)、boru(号角)、nakkare(铜鼓)、zil(钹)、davul(鼓)及ks (大鼓)6种乐器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