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黄铜短刀,倚天屠龙记中范遥和杨逍合称逍遥二仙?
范遥的功夫实为郭襄所传,当年郭襄创建峨眉派以后,带着弟子风陵师太,在江湖上寻找屠龙刀下落,找了二十年都没找到,之后她将峨眉派掌门之位传给风陵师太,独自在江湖上寻找屠龙刀。
又过了五年,郭襄追踪屠龙刀到江西龙虎山,不想在这里遇到一大帮争夺屠龙刀的人,其中有个武林高手,叫江南一剑范震天,带着妻子和六岁的儿子范遥,也来争抢屠龙刀,结果范震天夫妇被百损道人害死。
郭襄打死百损道人,救了范遥一命,抚养范遥长大,传授范遥几十种自己的武功,范遥十六岁时,郭襄突然仙逝,范遥独自闯荡江湖,两年后遭关中八龙围攻,为明教教主阳顶天所救,范遥加入明教,之后成为明教的光明右使。
郭襄开创峨眉派以后,收了一个徒弟,法号风陵师太,郭襄又带着徒弟风陵师太,在江湖上寻找屠龙刀。
这时候,江湖上突然传出一个句名言,说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还说这屠龙刀有一个天大的秘密,pj之后可以号令天下,一时之间,江湖上的各路人马,都在争抢屠龙刀。
然而江湖上争抢屠龙刀的人太多了,往往前一个人刚拿到手里,就被后一个人害死抢走,所以屠龙刀十几年来,在江湖上流转极为迅速。也许今天还在山东,过了半个月就跑到了浙江,又过了十天又跑到了江西。
所以郭襄虽然武功高强,已经学得觉远禅师的九阳神功,又手提锋利无比的倚天剑,却追不上屠龙刀的流转之快。
直到郭襄六十岁之时,她将峨眉派掌门之位,传给了徒弟风陵师太,并将倚天剑和一个玄铁指环同时传给了风陵师太,这玄铁指环就成了峨眉派掌门的信物,后来风陵师太将之传给了灭绝师太,灭绝师太又传给了周芷若。
郭襄将峨眉派掌门传给风陵师太之时,还将这屠龙刀和倚天剑的秘密,同时告诉了风陵师太,此后关于屠龙刀和倚天剑的秘密,只有峨眉掌门才知道。
之后,郭襄便独自飘然下山,继续寻找屠龙刀的下落,风陵师太对外宣称,峨眉派开山祖师郭襄女侠已经仙逝。
有一天,郭襄听说屠龙刀出现在云南大理天龙寺,谁知等她赶到之时,发现大理天龙寺死伤惨重,据说被一个叫百损道人的,以玄冥神掌挑了,这屠龙刀也不知去向,郭襄又一次铩羽而归。
五年之后,江南一些丐帮、海沙派的弟子传言,这屠龙刀出现在了江西的龙虎山,在一个叫百损道人的恶道手里,江湖上各门各派正在召集高手,去江西龙虎山围攻百损道人,抢夺屠龙刀。
原来,这百损道人,是一个叫玄冥子的高手的徒弟,玄冥子是赵志敬的小徒弟,赵志敬卖国求荣,被老顽童周伯通以蜜蜂蜇死,玄冥子曾经跟赵志敬狼狈为奸,也被全真七子马钰丘处机等人逐出了全真教。
之后,玄冥子躲藏在终南山,伺机报复全真教,不想他却无意中得到林朝英制作寒玉冰床,剩下的一大块寒玉,依靠这块寒玉,玄冥子练成了阴毒无比的玄冥神掌,襄阳城破之时,就是他害死了郭破虏,抢走了屠龙刀,并献给了蒙古人。
玄冥子收了一个徒弟,叫百损道人,传授他玄冥神掌,这百损道人野心极大,对这屠龙刀觊觎已久,他师父玄冥子死后,百损道人离开元朝朝廷,也到江湖上抢夺屠龙刀。
这一天,百损道人听说屠龙刀在云南大理天龙寺出现,便自恃玄冥神掌厉害,去大理天龙寺夺取,谁知道天龙寺里有不少高手,都学得了段氏绝学一阳指,百损道人以阴毒无比的玄冥神掌,打死了数位天龙寺高手,抢到了屠龙刀。
百损道人也身受重伤,逃到了江西龙虎山,他不敢在江湖上露面,便收了两个小道童为徒弟,传授了几招功夫,就是后来的玄冥二老鹿杖客和鹤笔翁。
玄冥二老拜百损道人为师的时候,只有六七岁,五年之后,也就十一二岁年纪,百损道人传授了他们玄冥神掌的基本口诀,二人武功已经不弱于一般的江湖人士,之后百损道人让他们下山采办食物。
玄冥二老年纪幼小,自然不懂得江湖上的事儿,嘴也不够严实,他们在米店买米的时候,还在讨论武功,说什么这玄冥神掌的第二招,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被米店门口要饭的丐帮弟子听到。
丐帮弟子便将此事告诉了当地的分舵舵主赵二奎,赵二奎听说之后,派人传消息给帮主耶律齐,结果这送信的丐帮弟子,又被海沙派在长江边上抓到,得知了百损道人藏在龙虎山。
海沙派人多口杂,不久之后,百损道人躲藏在江西龙虎山的消息,就传遍整个江湖,五年之前,百损道人一个人挑了大理天龙寺,天下皆知,这屠龙刀自然是在百损道人手上,江湖上的很多门派,便召集高手,准备去江西龙虎山围攻百损道人。
郭襄听到消息以后,也跟踪了丐帮和海沙派,从他们的弟子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她也赶赴龙虎山而来。
谁知道,早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在安徽敬亭山,有一个外号江南一剑的范震天,带着妻子和儿子,正好在鄱阳湖游玩,于是早于其他人上了龙虎山。
这范震天是安徽敬亭山太白剑派的人,当初唐朝大诗人李白,曾经跟朋友在敬亭山游玩,酒酣耳热之后,李白拿起手中宝剑,在月下狂舞,传下来一套剑法,被他的朋友记下。
这个李白的朋友,就是范震天的先祖,他后来开创了自己剑派,由于李白字太白,他便给自己的剑派命名为太白剑派,这套剑法,自然也叫太白剑法。
等到范震天出生,他的父亲发现他是个学武奇才,将太白剑法倾囊相授。
范震天后来又将太白剑法进一步提炼,其中有一式,将内力灌注于宝剑之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化作十剑,刺向敌人,令敌人不知道防守哪一剑。
范震天给这一式取名十步一杀,是太白剑法最精妙的一招,江湖上因此称范震天为江南第一剑。
范震天此时带着妻子和六岁的儿子范遥,在鄱阳湖游玩,他听说以后,也对这屠龙刀极为眼热,便带着妻儿来到龙虎山脚下,范震天将妻儿安顿在客店,便上了龙虎山。
谁知道,范震天的太白剑法虽然厉害,也只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水平,或许还不如当年的全真七子,他跟百损道人一交手,就自知不敌,被百损道人一掌玄冥神掌打在肩膀上。
范震天想起还有妻儿在客店里,不肯送命在这龙虎山上,便忍痛逃命,百损道人担心范震天将屠龙刀在自己手上的消息泄露,穷追不舍,他哪里知道,自己藏在龙虎山的事儿,早已经被自己两个徒儿传遍江湖了。
百损道人也不管玄冥二老是否跟上,一个人就追下山来,一直追到了客店中。
范震天的妻子一看丈夫身受重伤,赶紧过来扶住,谁知道她一碰到丈夫的手臂,只感觉一股寒气直透自己的全身和五脏六腑,想撒开手也撒不开了,这玄冥神掌阴寒如此。
此时范遥只有六岁,还什么都不懂,看到父母瘫倒在地,只是哇哇地大哭。
百损道人追到市镇上,循着范遥哭声,找到了范震天一家,他一掌便将范震天夫妇毙于掌下,正想了结了范遥,突然旁边伸出一只手臂,将他的胳膊给隔开了。
百损道人这一惊非同小可,数年之前,他凭借着自己的玄冥神掌,纵横江湖,罕逢敌手,连全真教掌教李志常和大理天龙寺数位高僧都不是自己对手,哪里来的人,竟然一招就隔开了自己的右手,此人武功之高,令人匪夷所思。
百损道人打眼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年尼姑,看起来六十来岁年纪,一副愁容,眼光暗淡,百损道人实在想不出,江湖上有武功如此高强的尼姑。
他只听说当年大侠郭靖有个二女儿郭襄,号称小东邪,苦追神雕大侠杨过不能,出家为尼,开创峨眉派,可郭襄已经于五年前仙逝了,现在峨眉派的掌门是风陵师太,年纪也就四十岁左右,绝没有这么老。
百损道人哪里知道,郭襄并没有死,仙逝云云,是郭襄故意让风陵师太传言江湖的。
百损道人也管不了这么多了,他的踪迹已经泄露,非杀了这老尼姑不可,于是他展开玄冥神掌,就向郭襄攻去,谁知砰的一声,老尼姑也出掌相迎,跟百损道人对了一掌,而且好似自己玄冥神掌的克星一般。
百损道人又哪里知道,郭襄四十多年前,从张三丰的师父觉远大师哪里,学了三四成的九阳神功,这些年来勤加苦练,内功之深厚,仅次于张三丰一人而已,这九阳神功,又是玄冥神掌的克星,百损道人便不是郭襄的对手。
二百多招以后,郭襄终于以九阳神功破掉了百损道人的玄冥神掌,百损道人不服输,再次蹂身而上,郭襄长叹一声说,贫尼本来想饶你一命,可惜你为祸武林多年,连小孩子也不放过,贫尼今天就替佛祖降妖除魔了,郭襄运起十成功力,一掌将百损道人毙于掌下。
之后,郭襄带着范遥埋葬了他的父母,并上龙虎山寻找屠龙刀,百损道人平时都把屠龙刀藏在一个隐秘的地方,这次匆忙追赶范震天,没来得及把屠龙刀带在身边。
当郭襄带着范遥上山以后,找遍整个龙虎山,都没有找到屠龙刀,最后不得不作罢。
原来,海沙派早就派人埋伏在了这里,百损道人追赶范震天下山以后,他们围攻玄冥二老,玄冥二老虽然学了玄冥神掌的口诀,此时毕竟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早吓得逃跑了,海沙派便取走了屠龙刀。
据说,后来又有无数江湖豪杰抢夺,将屠龙刀从海沙派手中抢走,直到二十多年后,海沙派再次抢回,却被白眉鹰王殷天正的天鹰教抢走,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带领天鹰教的人,在王盘山召开扬刀大会,又被金毛狮王谢逊上了岛来,将屠龙刀夺走。
郭襄救了六岁的范遥以后,便收养了范遥,范遥年纪还小,对以前的事儿慢慢就忘记了,郭襄收范遥为徒,传授了范遥几十门武功。
这些武功,不但有桃花岛的基本武学,江南七怪的武学,郭靖的武学,丐帮的武学,少林寺的武学,还有史家五兄弟,西山一窟鬼,圣因师太、百草仙、人厨子、张一氓等一些江湖邪道的武学。
郭襄唯一没教的,就是峨眉派的武学,什么峨眉九阳功,峨眉剑法等,她怕江湖上的人认出范遥的武功出自峨眉,郭襄更是从来不向范遥透漏自己的真实身份。
无论如何,范遥一生自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武功正邪兼修,渊博无比,剑法神奇。
可惜的是,十年后,郭襄突然仙逝,范遥只能独自闯荡江湖了,这时候,江湖上突然崛起一个大高手,名叫阳顶天,是明教教主,范遥在汉中追查屠龙刀下落的时候,被关中八龙围攻,身受重伤,得阳顶天相救。
阳顶天邀请范遥加入明教,范遥感激阳顶天救命之恩,自然没有二话,后来范遥又升任明教的光明右使,跟光明左使杨逍,合称逍遥二仙,二人都是年纪轻轻便武功高强,他们又都英俊潇洒,江湖上便送给二人这个称号。
水浒传李俊出海后怎样了?
李俊隐居于太湖后,因不堪贪官、渔霸压迫,与梁山昔日兄弟扬帆出海,先是占据暹罗国附属清水澳,休养生息,后又攻占金鳌岛,并自称征东大元帅。后来,暹罗国发生内乱,暹罗国国主驾崩,又无世子,李俊兴兵报仇,戡平内乱,被拥戴为暹罗国主。
却说那混江龙李俊本是浔阳江上的渔户,不通文墨,征方腊回来后,不愿为官,与童威、童猛弟兄一起居住于水泊,终日饮酒作乐,快活非凡。
李俊觉得,在这水庄居住,虽然僻静,终是地面潮湿,胸襟不畅,寻个高爽的地方,建造房屋,才是长久之计,于是,众人买下湖边一平阳之地,盖起一二十间前堂后厦,择日搬进新房,置办酒席,款待乡邻,尽皆欢喜。李俊又与众兄弟商量,打造四只大渔船,租给渔户经营,打鱼吃息。
乡宦丁自燮,进士出身,曾拜蔡京门下,为人奸狡贪财,丁忧在家,与新任太守吕志球,臭味相投,一同营私舞弊,共同贪赃枉法。
丁自燮想在渔船上寻些油水,颁下告示,说湖面乃是官府放生湖,不许渔民捕鱼,如有违抗,送官究治。自此,偌大的一个太湖竟成了丁自燮家的鱼池。
消息传开,李俊不平,于是与七个兄弟上了大船,来到湖边,对丁自燮守港的小船一起动手,小船抵挡不住,翻了三只,十来人落水。
丁自燮和那吕志球商量,李俊乃多年盗首,必多金银珠宝,如能抓住,省得零星去取。于是定下计策,要让李俊上钩。
元宵佳节,城内放花灯,与民同乐,十分繁盛,李俊与众兄弟随乡村男女老幼一哄入城。看了许久,李俊等人转到一座酒楼,开始吃喝。忽然,三五十个公差手拿短棒,蜂拥上楼,只有李俊一人措手不及,被绳索绑住,押进监牢。
童威等人溜出城去,派人打探虚实,谁知那吕志球竟要三千两纹银才肯放人。众兄弟翻箱倒柜,才凑够二千两,童威无奈,只好重操旧业,开始做那没本钱的买卖,不想竟遇到了回乡省亲的铁叫子乐和。
乐和听及前因后果,气愤至极,沉思一会,想出了一条妙计。第二日,乐和请花荣之子花逢春扮作建康府王宣慰的弟弟,自己充做虞侯,其余兄弟扮作家丁、随从,各藏兵器,雇一乘大轿,花逢春华服坐上,往吕太守而来。
乐和手执双红全帖,叫门上听事说话,吕太守知道,连忙出来见礼送座。吕太守看那花逢春丰姿俊雅,粉雕玉琢,礼数优闲,一看便是那贵胄子弟。
花逢春称自己随母去天竺进香,乘船路过此地,听闻吕太守乃是名公之裔,斗山文望,于是特备薄礼,前来拜谒。一番客气话,说的吕太守心花怒放,一定要回拜太夫人。
花逢春起身告辞,吕太守送出府门,执意要到码头拜访太夫人。吕太守携着花逢春的手,登上船来,不想童威兄弟捱到太守身边,将其领口封住,拔出短刀,明晃晃的驾在他的脖颈之上。
太守吓得魂消胆丧,战战兢兢,乐和叫其交出李俊,太守为了保命,不敢不从。半顿饭功夫,李俊送到。乐和叫吕太守拿出纹银三千,来补偿兄弟,太守应允,随从快到府上,尽数拿来。
乐和觉得不能便宜丁自燮,于是自己扮做衙役,兄弟们扮做随从,让太守带大家前往丁自燮府上。这日正是丁自燮生日,宾客满堂,丁自燮见太守来拜寿,忙迎入厅堂,揖拜坐下,哪知李俊就在身后,忽然上前扭住,丁自燮顿时吓的魂不附体。乐和要他答应三件事,方能饶他不死。丁自燮自是依他。
其一,丁自燮需代百姓缴纳当年全郡税粮,书吏书写,太守用印签押,颁布告示,各处张挂。其二,将从居民佃户收刮来的三千多斗米谷分还给他们,其三,以后不准霸占太湖。二人一一承诺,磕头道谢。
回到李俊庄上,李俊惋惜没杀丁自燮,乐和说那种人最为贪财,把他东西分光,胜如将他千刀万剐。
乐和转瞬想到,丁自燮和吕志球吃此大亏,必定报复,中原难有容身之地,不如远走海外。此举正中李俊之意,海中多有荒岛,而且兄弟们又多识水性,出海而去,也省下受那班小人之气。众人齐声赞同。
说走就走,众人将四条大船装满,烧了庄子,杨帆出海。行了数日,来到暹罗国界内的清水澳,李俊等人上岸观看,但见山峦环绕,林木畅茂,中间广有田地,居民零星散住,简直别有世界。
众人问得当地居民,得知此岛无人管辖,只是最近金鳌岛岛主沙龙,常来骚扰,因其暴虐不仁,贪婪无厌,当地居民已是忍无可忍。
李俊与众人商议,选高敞地面,筑成石基,搭起营房,安顿家眷,招集强壮岛民,造起战船,建立旗号,日日操练兵士,不消半年已有两千余人。
这日,忽听远处炮声连连,李俊命令四面埋伏,自己披了衣甲同花逢春、乐和领兵一千,到澳边把守。
只见五只大船靠拢岸口,那金鳌岛岛主沙龙,例卷赤须,黄毛遍体,手持大斧扑将而来。李俊挺枪迎敌,斗了十来回合,不分胜负。正在这时,花逢春弯弓一箭射中沙龙右肩,扑倒在地,蛮兵救起,回身就走。
众人挺枪追去,四面伏兵接应,砍杀了二百多蛮兵,抢了三只海船,沙龙乘剩下的二只海船,狼狈逃回。大家乘沙龙喘息不定,箭疮未愈,领兵杀向金鳌岛。
不消半日,到了金鳌岛,李俊催众人上前,子母炮齐发,箭如飞蝗射去,岛上房子本竹笆居多,一时间火光冲天,城内人声鼎沸。沙龙见城里火起,心慌不已,蛮兵也是四处逃窜。
李俊等人先跳上岸,沙龙因有箭疮,拿不起大斧,回身就走,李俊一枪搠倒,童威割下他首级,蛮兵随即投降。
众人来到沙龙宫内,但见金银珠宝不计其数,仓内米谷如山,战马百匹,牛羊成群。李俊大喜,当下大摆筵席庆贺。
次日,李俊自称征东大元帅,用大宋宣和年号,出榜安抚居民。众好汉也各司其职,乐和专管钱粮,商量军务,童威兄弟把守隘口,操练士兵。
暹罗国国主马赛真,乃是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承国统已历三世了,为人宽仁柔懦。马赛真得知金鳌岛被宋军攻占,又杀了沙龙,大吃一惊,于是命丞相共涛与将军吞珪率兵三千,杀奔金鳌岛而来。
船到岛边,乐和看出将军面有骄色,兵无纪律,心中便生出一计。这时,共涛催兵杀将过来,李俊挺枪接住,厮杀一会,李俊假装不敌,传令将船退至外洋。共涛大喜,急令兵船开进隘口,靠近城边,开始攻城。
岂料,城墙光滑,蛮兵那里能爬的上去?忽然城上火箭齐发,蛮兵死伤无数,接着炮声震天,李俊从外边杀进,内外夹击,蛮兵进退无计,上岸被砍死,入水则淹死,吞珪被枪戳进海中,因其身穿着铁甲而沉到海底,只剩共涛独自逃走。
共涛逃回禀告吞珪已死,全军覆没,正在惊恐之时,又闻李俊兵临城下,因各岛援兵不到,无人敢领兵出战。马赛真忧愁不已,于是与王妃商议,欲开门纳款,以此来保全性命。
那王妃姓萧,原是东京人氏,后全家被奸臣陷害,逃到暹罗。萧氏嫁与马赛真为妻后,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尚小,女儿名叫玉芝,父母爱如珍宝。
萧妃与玉芝听闻国主要开门投降,决意要上城墙看上一看,或许有退敌之计。二人上得城墙,向下望去,但见旗帜鲜明,兵强马壮,众将士个个如天神一般,威风凛凛。
尤其一少年将官,银甲锦袍,面如傅粉,唇若涂朱,手执方天画戟,胯下金鞍紫骝马,萧妃与公主一时间竟看呆了。
回到宫中,萧妃对国主说那少年将官,仪容俊雅,武艺超群,若未完姻,可招为驸马,一则可保全疆土,二则完了孩儿终身大事,这样不动干戈,便可退兵,岂非两全其美。
国主欢喜,急命内待传话李俊,有话亲自面议。乐和自告奋勇,选十名彪形大汉,昂然而入。来到殿前,国主相迎,讲过礼节,分宾主坐定,茶罢开谈。
国主自言暹罗国僻处海外,并不得罪天朝,不知为何来此远涉?乐和答到,大宋内外一统,历世已久,暹罗国不肯朝贡,故而才率兵特来问罪。
国主说自己生性仁慈,不忍害民,如今两军对垒,厮杀起来,总有死伤,可否想个两全之策?公主玉芝,一心要招中华士人为婿,刚才城上,见一少年将军轩昂英俊,气度不凡,愿招驸马,两军息战,自此暹罗国甘做藩臣。
乐和知道所说为花荣之子花逢春,于是便说自己要回去禀报大元帅,再作答复,于是告辞出城。大家商议一番,觉得利多害少,于是应允了和亲之事,随即双方说定,选定了良辰吉日。
那玉芝公主本就说的一口京话,而且天姿国色,聪慧幽闲,善通文墨,二人成婚后,夫妻琴瑟和鸣,如胶似漆,驸马也是极尽半子之礼,国主、王妃更是欢喜。
自此,李俊虎踞金鳌岛,外邦不敢来犯,暹罗国国泰民安。
那丞相共涛,奸邪狡猾,专权罔上,早有夺位之心。这日朝罢回来,共涛见一西番来的妖僧,手摇铃铛,口中念念有词,引得街坊成群,随着各处乱闯。共涛看了,心想这个异僧必有异术,何不试他一试,于是将他请到府中。
这妖僧名唤萨头陀,使两把戒刀,又有驱神役鬼,魔魇人性命之妖法,共涛尽情满足其需求,不久二人便成为莫逆之交。一日,共涛将自己心愿向萨头陀详述一番,萨头陀说这倒也不难,随即二人推心置腹,共商诡计。
这年端午正是李俊四十整寿,花逢春携国主各色礼物前往金鳌岛去拜寿,萨头陀自觉时机成熟,于是在共涛府中行魔魇之法,一连三日,李俊、花逢春等人安然无恙,国主得病,而且七岁世子也无疾而亡。共涛以为魔法生效,便与萨头陀又商恶计。
共涛怕夜长梦多,主张趁花逢春在金鳌岛,端午设宴将国主骗来,酒席之中将其毒死,共涛登位,萨头陀统兵,再议后事。
端午这天,国主亲排銮驾,两员裨将带三百御林军,四位官员相随,浩浩荡荡来到共涛府。酒过三巡,共涛离席启奏,说有一圣僧欲来朝见。
萨头陀从后堂走出,跳舞而拜。国主起身回礼,赐其坐下。萨头陀说自己乃天竺国达摩祖师第三十八代嗣孙,有炼丹之术,在在灵鹫山中曾炼就九转灵丹。
听这一说,国主急想一见,萨头陀便从腰边葫芦内倾倒出一粒丸药,如龙眼大小,隐隐有宝色金光。可怜那马赛真还在思量延年得子,轻信狂言,以酒化药,一口吞下。不消半刻,马赛真肚疼不止,霎时九窍流血而死。
萨头陀卸去袈裟,抽出戒刀,筵前拼命,将两员稗将杀死,门外羽林军也被共涛伏兵杀的四散逃命。
次日五更,鸣钟伐鼓,共涛戴了冲天冠,穿山赭黄袍,升金銮殿宝座登基为帝。那些官员为了保命,只好前来朝贺。
再说花逢春贺寿结束,正从金鳌岛返回,离海岸还有三十余里,便见一小船飞快划拉,不一会便靠上大船。船上太监将国内变故和盘托出,花逢春哭的死去活来。
花逢春重回金鳌岛,将国主被害,共涛登基之事向李俊哭诉一番,请求叔伯进兵报仇。当下,李俊顾不得力量悬殊,点兵一千,三十号战船,花逢春、童威、童猛等二十员将士,杀奔暹罗城来。
行到半路,见对面有百多号战船,刀枪密布,旌旗闪动,衣冠济楚,人物轩昂,全然不是蛮人模样。童威带了几个兵丁,划只小船前去问个明白,不想对方竟也是梁山好汉。
原来,扑天雕李应等人重聚登云山后,因金兵南侵,迫于形势,不得已扬帆出海,投奔李俊而来。
李俊与李应、栾廷玉、王进、关胜、呼延灼、公孙胜、燕青、凌振等众兄弟重聚,大喜过望,当下同往暹罗城。李俊传令,将战船摆开,擂鼓索战。萨头陀不知好歹,整顿船只迎战,不想凌振架起子母炮放去,一炮便将两船打的粉碎,兵士皆死于海中。
萨头陀祭出妖术,然而已是不灵,公孙胜早已施法将之破去。李应这边众好汉,各施所长,各显其能,蛮兵战船起火,将领先后丧命,萨头陀见势不妙,夺路而逃。
众好汉进城,开怀畅饮,各述心曲。
那萨头陀败回城中,共涛早已魂不附体,祈求萨头陀快拿手段,就在这时,花逢春带领兵将一拥而入,萨头陀欲举刀迎战,才跳起来,但早已被关胜一刀砍断右臂,军士们冲上前去,用绳索将二人绑了,押回元帅府在做处置。
李俊见逮住了萨头陀与共涛,大喜过望,于是命人将萨头陀琵琶骨用铁索穿上,和共涛一起囚禁水牢,等候发落。国葬完毕,凭吊结束,李俊吩咐将萨头陀与共涛押附法场,就地正法,百姓手持香烛,观看的有数万人之多。
第二日,李俊与中原诸将奉萧妃懿旨进殿,萧妃浑身缟素,坐在上面,本国各官先后朝拜。萧妃说出,国主晏驾,又无世子,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众人可有何高见?
暹罗国大僚已被共涛所杀,剩下的皆是小官,没人敢拿主意,愿听国母裁处。国母问询李俊可有何意见,李俊说国为马氏之国,本姓既绝,而那花逢春有半子之谊,理应承宗接位。
国母未语,花逢春却哭谢至诚,说他母子得乐和相救,承李俊擎来海外,才有今天,况且自己年幼无知,岂堪大任。只有李俊早践国位,才能让邻邦免去窥伺。
看着这个情形,燕青、王进等人也都相劝,叫李俊不要违逆天理,应顺应人心。见此状况,李俊也不好再辞,只能应允。
黄道吉日,李俊登基为帝,为暹罗国王,凡境内之事,皆从其令旨。自此暹罗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