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制成生产线 最受欢迎的武器是什么

抗日战争时期怎样对付那些拿着上了刺刀的三八步枪,绝对是抗日战场上最受我军欢迎的武器。莫过于日式三八大盖步枪、掷弹筒,若无大量外援这些弹药消耗如打开了水闸放水似的自动武器,国军步枪一般不用三八大盖。为何八路军最爱三八式步枪。...

黄铜制成生产线,最受欢迎的武器是什么?

抗日战争时期

怎样对付那些拿着上了刺刀的三八步枪,在中国横行霸道、无恶作恶的鬼子?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用缴获的三八步枪一枪毙敌,干掉了这鬼子,然后再夺了他的三八枪。

日军的三八大盖步枪,绝对是抗日战场上最受我军欢迎的武器。

如果可能,那么一发入魂的原子弹与航空母舰,肯定也是大受我们欢迎的。但是这不现实,因为没人会给我们这些东西。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民,最现实的、用的最得心应手的,莫过于日式三八大盖步枪、掷弹筒,以捷克式轻机枪与盒子炮了。这四种轻武器也是最受欢迎的,因为相对易得到,也符合中国战场实际;由此形容其为“抗战轻兵器中最受欢迎的四大天王”,也是毫不为过的。

当然了,要论杀伤威力与性能,超出这四种武器的,那多了去!但是,不易得到,你就算再欢迎也没用!

比如美式野马战斗轰炸机、重型榴弹炮,架着勃郎宁重机枪的美式吉普等等,火力与机动性皆优,谁不喜欢?

但是,国力所限,装备不起,喜欢也没用。

还有用来打日式薄皮坦克一发一毁反坦克炮,以及那门意大利小山炮等等,

炮都是好炮,但是也不怎么用得起。全因炮弹金贵,且没有空中与地火力体系优势情况下,地面火炮的战场生存力很差。

又如美式M1半自动步枪、卡宾枪,汤姆逊、司登冲锋枪,马克沁重机枪,这些枪械无论近战远射、连发时弹如泼雨,全是好货。

但是对军工业薄弱的中国军队而言,若无大量外援这些弹药消耗如打开了水闸放水似的自动武器,真的用不起。

后期的“国军”因为有美援,所以装备了大量美制自动武器。

而对八路军与新四军以及游击队来说,如果有一支连队清一色配全了三八大盖、掷弹筒,捷克式轻机枪与盒子炮。那么,这支步兵连绝对是主力中的主力了!

三八大盖。

国军步枪一般不用三八大盖,是因为国军有自己军工生产体系,老蒋嫡系中央军,更是装备了全新仿制毛瑟枪的中正式。

但是八路军与新四军的主力连队,步枪主要就是三八式。

日式三八步枪,毫无疑问是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最爱。

说来别不信,某日,曾有一学生很幼稚、很好奇的问道:“八路军是与日军打仗的,却为何还要用日军的三八枪?还有,八路军又哪来那么多的三八步枪?”

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了“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缺失现象,很令人无奈。

那么,为何八路军最爱三八式步枪?

是因为“拥有着兵工厂可以大量生产枪支的国军”始终在打压八路军,更不可能提供给八路军武器。

八路军要枪,主要办法就是在战斗中用英勇无畏、灵活机动的战术去消灭日寇,然后缴获日寇的武器,壮大自己。

所以敌人手中的三八枪,就是八路军最主要的枪械来源。

而八路军大量装备的三八步枪,也是八路军战斗力的象征!

因为每一支三八式,都是消灭了敌人然后夺过来的,而不是买来的、或别人赠送的!

三八步枪性能如何,与国军的中正式步枪孰优孰劣?

有这样两个传说称:

(1)“中正式”步枪性能优于三八式。

这说法,是夸大的!因为中正式与三八式,都是毛瑟98步枪的仿制品,而日本工业制造工艺远胜当年的民国。

这样,“中正式”或许某些性能略占优势。但在整体上,三八步枪的综合性能应该是强过中正式的。

(2)又称三八式枪弹初速过高,空腔杀伤效应不足,子弹打入体内后不翻滚、直接穿过。中枪后,一枪两洞,养上俩月,照样生龙活虎。

这个说法,只是有一定道理。

然而更重要的是,就算三八步枪在一定距离上命中目标后“一弹两洞”,从而只要是打中非要害部位,则伤害不大。

但是必须强调:伤害不大,也是伤害。

挨上一枪,哪怕不死,也照样倒下,立即失去战斗力,且二个月内不能参加战斗。

由此看,三八步枪这个毛病,并不是大毛病。相反,综合性能出色的三八步枪,凭着射击精度,就足以赢得一场步兵攻防对战。

掷弹筒。

八路军主力部队,装备着数量不少的掷弹筒。与三八枪一样,主要来自于战斗缴获。

但是,掷弹筒结构简单可靠,有利于仿制。

掷弹筒用起来有多得心应手?

一直到朝鲜战争早期,仍是我军参战部队中步兵连的主要重火力。

掷弹筒的特点,是携行轻便、反应快、打得准,在战斗中犹如轻装徒步步兵手中的杀敌神器。

最有特点的是,掷弹筒的小榴弹,必要时完全可以当手榴弹使用。

捷克式轻机枪与盒子炮。

这是两款为中国抗战立下了赫赫之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轻武器。

(1)捷克式轻机枪。

使用20发弹匣供弹的捷克式轻机枪,操作简便、可靠,综合性能完胜日军的歪把子。

要说机枪,马克沁重机枪火力当然更凶猛。但马克沁的重量,没办法扛着它穿山沟、登绝壁。

对于战斗在广阔的敌后游击战场上抗日军民而言,最爱、最受欢迎的,肯定是这挺可以单人完成射击、换弹匣、行进中抵腰射击,扛在肩上登高山如履平地的捷克式轻机枪。

重机枪扫射,对于缺弹药的八路军而言是奢侈的。一个训练有素的老八路轻机枪手,只用一个弹匣,20发弹,以2~3发点射操控捷克式射击,就能完成一次攻防战斗。

至于机枪性能参数,那就无须多说了。

(2)盒子炮。

这款毛瑟公司潜心研制的、在德国陆军竞标中失败了的自动手枪,流入中国战场后,却因其火力充足而大放异彩、大受当年严重缺自动火力的中国军民欢迎。

战争年代的中国军民,对其爱不释手,给其命名为驭壳枪、匣子枪、二十响等等,但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盒子炮。

手枪是防御性武器,而这个手枪竟能用“炮”字为外号,那么可知这把枪的威力,可防可攻,攻防两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盒子炮的握把可以连接上木制枪套,枪套就成了枪托,可以抵肩射击,这时候手枪就成了小马枪,有效射程150米。如果全自动型,插上20发弹匣,那就是一支微型冲锋枪。

盒子炮是中国抗日战场上的标志性武器。从国、共两军正规部队、到游击队、武工队,再到日伪便衣队、土匪强盗等等,都佩着盒子炮。

如果说捷克式机枪是传奇,那么盒子炮就是传奇中的传奇。

关于盒子炮的详细及性介绍,网上相关文章铺天盖地的,也就无须多言了。

废空调到底干啥?

现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手机也是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高科技,智能化,尤其是这些年来,人们换手机的速度赶不上新手机上市的速度。一方面是由于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手机的使用时间是有限制的,尤其是安卓手机,刚买回来确实是挺好的,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慢慢的就变卡顿了。

因此,换手机就成为了一件很常见也很正常的事情。通常人们都会比较关注新手机的购买,却很少去认真考虑旧手机的处理。要么就是直接放在家里,丢在一边就不管它了,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喜新厌旧"的人吧!不过,大部分的人也会选择把手机给卖掉,而且是以很低的价格,其实这也不难,我们家经常会在大街上碰到那些回收旧手机的,可是他们买这些旧手机又有什么用呢?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看完你还敢随便卖手机吗?

其实,有很多的旧手机,都不是说坏了不能用了而不用了,大多数都是由于性能下降,手机卡了,或者是型号过时了,而选择换新手机。而那些旧手机都还是可以使用的,甚至说内部的许多零部件都还是好好的,而有些元件还是比较珍贵的,是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们买来就可以以更高的价格把它卖给有这方面需求的人,所以他们是有很大的利润提升空间的。

而且,有的时候,我们的旧手机里面还会存有一些我们的个人信息,甚至还有可能是一些比较隐私的信息,可能我们之前剩在旧手机里给忘记清除掉了。那么如果购买我们手机的人是不法分子的话,那么就会把我们的信息卖出去到那些违法勾当当中,那么这可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了。你难以想象那些坏人会用你的信息,以你的名义,去做些什么事情。所以说,卖手机之前一定要再三认真检查手机,确保把里面的信息全部都清除掉了。

但是,一部手机最值钱的还是它的各个零部件,单独拿出来卖都是可以卖个好价钱的。比如说,如果你的手机基本上没有大毛病的话,屏幕还好好没有破损的话,那么这些贩卖手机的人,就会把这个屏幕给拆下来,单独拿出来卖,这样他就可以以原装手机屏幕的名头来卖给那些手机屏幕破损需要换屏的人。

往往我们卖出一部手机的价格可能还没有他们卖出一个手机部件的价格高,可以想象一下,那么低的价格回收手机,再高价卖出去,这中间能赚多少啊!所以说,干这一行,利润还是很丰厚的,怪不得成天见到那么多要回收手机的小贩。

怎么样?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以后是不是都不敢轻易卖旧手机了。不过最好要找一个靠谱的正规渠道来卖,这样子才能给自己的手机卖一个合理的价格,而且千万记得要把手机上的信息全部清除干净,这样子才不会留下什么安全隐患。

拉链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相比纽扣,拉链对衣物的穿脱更方便,一拉起来就密闭防风,不过仔细一思考,还真的没办法一下子就理解它的工作原理。

今天的生产线先从工作原理讲起:看下面的演示动图,拉链是由一个固定原件(拉链头)和两条交错的轨道(链牙布带)组合构成,合上去就是让链牙相互咬在一起,分开来就是用锥形「劈」开连续扣合的链牙。

编织布带

首先用编织机处理数十根尼龙线,织成用于固定链牙的布带。尼龙这种材料很强韧,比起棉之类的天然纤维更不容易脱线,经受得起各种拉扯。下图是 60 根线编织成 1.5 厘米宽布带的过程,当然编织宽度也都是可以调整的,这编织速度...

其中边缘有一根尼龙线特别粗,能承受更强的拉扯,链牙就是打在这根粗线上与布带连接的。现在可以低头翻看下衣服了,在写稿过程中我已经做了无数遍这样的事情...

金属检测

编织的过程太快,可能有针头断在里面,所以织好的布带都会送进金属检测仪中检测。

蒸汽定型

经过检测的布带要缠绕在圆筒上,用蒸汽进行加热,好让布带定型,之后把布带连着圆筒送去清洗。

熨烫变直

布带和链牙连接的时候需要非常平直,所以清洗后的布带还要卷上另一个蒸汽加热的圆筒,在烘干的过程中同时变直,这样布带才能准确无误地加上链牙。

制作链牙

这条流水线的链牙是用黄铜做的,把黄铜条切割成链牙,黄铜链牙摩擦力小,不会因为多次的拉上拉下变热发生形变。

压制链牙

我们在超慢速下看机器是怎么把链牙压到粗线上的。

(这个图是从别的视频找的,用的并非黄铜)

下图是机器正常的压制链牙速度...

链牙压进布带之后,机器把两片布带拉进临时拉链头,把布带拉成一条连续不断的拉链。

每个链牙的底端都切成下凹的形状,才能和另外一边链牙的下凹部对齐并卡住,不明白的小可爱翻回去看第一张图,图中两边链牙的下凹部分是咬在一起的。

做拉链头

拉链头包括用来拉动的拉片、上下移动开关链牙的主体和一个叫做「马蹄钩」的零件,都是在模具里浇筑成型的。好多工厂做拉链头用的是锌合金,主要是比黄铜便宜能降低成本,同时也更轻便。

主体里面的柱脚钩紧链牙,可以让拉链头在拉开之前,不会自行滑动,就是下图这个小玩意儿。

这是马蹄钩装进主体的过程,机器压进去的。

之后用机器卡进去拉片,就做好一个拉链头了。

准备组装

把拉链装进冲压机里,这里的冲压机主要是破坏的作用。每隔 40 厘米用 1.5 吨的力「冲」去 12 颗链牙,这就在布带上「留白」了。这片留空的地方要用来安装拉链头和其他拉链配件。

链牙清理掉后,用机器先压上一段塑料片,防止尼龙布脱线。然后在塑料补丁上压一个洞,留出在布带上安装其他配件的地方。

组装环节

先安装拉链尾部,就是衣服下摆的两个配件,叫开尾件。凸起的接头安装在拉链的一端,凹进的接头安装在另一端,需要完全对齐才行,不然链牙在拉动的时候就没法成功咬合,再用机器把拉链头送进链牙两侧的夹缝中。最后把黄铜做的「上止」卷在链牙的顶端,上止比较厚,这样不会拉过头把拉链头滑出去,脱离拉链。

最后把布带一裁,就能完成出厂了~

等等!Cast 还有话说

最早的现代拉链在 1917 年被授予专利权的,之后给牛仔裤产业迎来了革命式的更新:从纽扣换成了拉链,现在三扣式牛仔裤基本上都是(我买不起的)复古款了...

另外,拉链是有牌子的啊!比如我们公认的好(gui)拉链 YKK ,比普通拉链会贵上很多,是 Yoshida Kogyo Kabushikigaisha 的缩写,吉田工业株式会社,日本人的精工产品。

还有,浙江温州永嘉的桥头镇是全世界最大的拉链与纽扣产销基地。:)

我是 Cast,学机械设计的好奇各种东西都咋做的?我来带你看个究竟!

校对:江小丧、王叉叉

文中 Gif 截取自:Wag TV 和 Rocket Surgery Productions 出品的《How Do They Do It?》S01E05 和 Discovery《Factory Made》S02E35

圣陶卫浴的优缺点?

圣陶卫浴主要生产淋浴柱、升降杆、竹节管、花洒底座、花洒软管.等金属家具制品,拥有专业的生产机械,铜铸,锌铸。精尖的五金加工机械生产线,高精度的测试手段,一条龙生产线集生产销售于一体。

克罗米(电镀)表面处理,材料采用黄铜管,绿色环保锌,314不锈钢,技术雄厚,设备先进,款式新颖,品种多样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圣陶”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东南亚及欧美地区,在国内各大中城市都有代理商和经销商,产品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没有引进德国的MG42机枪来增强实力?

日军三八步枪的先辈,就是引进德国的毛瑟1889步枪,日本人将其7.92毫米口径改成了6.5毫米,除了原枪发射7.92x53毫米大威力步枪弹导致后坐力过大,不适合身材矮小的日本兵以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于节约资源的考虑。当时,步枪、机枪子弹和弹壳,包括耗量极大的炮弹弹头和弹壳等,都是用宝贵的黄铜制作的,需要消耗大量的黄铜原材料,作为岛国的日本,毕竟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就缩小了步枪子弹的口径。

二战时,日本陆军装备了6.5毫米的歪把子轻机枪、7.7毫米的九九式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而德国MG-42是一挺通用机枪,发射的是7.92x57毫米和毛瑟98K步枪通用的子弹。

尽管实战证明了MG-42是一挺出类拔萃的通用机枪,自带两脚架状态时,就是轻机枪,有效射程800米;当装上三角架时,就是重机枪,有效射程1000米。

因此,MG-42通用机枪非常适合作为步兵班排连的火力支撑,每分钟1000发以上的射速,使其与对手的机枪对射时,未曾有过强劲的对手,一般都是火力盖过了对手。

但日本陆军倘若引进MG-42通用机枪将面临两大问题,首先,得引进7.92x57毫米子弹生产线,战时不可能连子弹都进口,而此口径的子弹与日本陆军装备枪械口径不配套,将造成6.5、7.7、7.92三种枪械口径并存的严峻局面,将对战时的后勤供应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其次,MG-42通用机枪射速过高,是名副其实的战场吞子弹的巨兽,不适合日本资源有限的国情;事实上日本陆军装备的九二重机枪,特意设计成30发保弹板供弹,战斗射速每分钟才100余发,目的就是为了节约子弹;二战时期的重机枪大都采用弹链供弹,采用30发保弹板供弹实属非常罕见,日本陆军算是特例了。

最后,日本引进MG-42通用机枪,那也只能是整枪,不可能引进生产线,因为日本当时的机械加工制造工艺在发达国家中属于落后的,对于大量采用切削、冲压工艺的MG-42通用机枪,日本只能懵圈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掌控节约材料和工时的冲压工艺技术。

综上,由于射速过高、子弹口径不配套、未掌握金属冲压工艺等多种原因,是日本陆军不引进德国二战名枪MG-42通用机枪的原因,事实上,日本陆军就从未想过要引进MG-42通用机枪,所以算是自媒体自嗨的文章吧。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二战时日本军队的机枪为什么不用弹链而非要用铜板呢?

不用过度解读,纯粹是日本人技术不行,过度山寨了法国机关枪所致。

日本的“九二式重机关铳”大体仿制自法国的“哈奇开斯”重机枪,整个自动部件和原理全山寨自哈奇开斯,哈奇开斯使用了弹板供弹,日本人也就学着山寨了同样的东西。

尽管“弹药保弹板”要求相对精密,略显昂贵,对日本来说实在是有点水土不服,可师从法国陆军的日军还是跟着走了夜路。

众所周知,大到航空、坦克,小到什么雪铁龙标致,法系总有点与众不同的出格感,在标新立异的同时,要么搞出性能极为独到的神作,要么整出一堆令人哭笑不得的脑洞。

法国“哈奇开斯”机枪属于后者,别人都玩水冷的时候它搞气冷散热,别人都用马克沁专利帆布弹带的时候,它搞弹板供弹。

哈奇开斯机枪是19世纪的产物,它能在一战中与马克沁抢风骚,又在二战时继续为战场所使用,已经算很了不得了。

实际上,哈奇开斯重机枪先天上就有问题,这东西之所以设计成这样,很大原因是当年为了避开马克沁的专利所致。

1883年的马克沁机枪问世,它的设计者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是个专利概念非常强的人,早早就将机枪从导气原理到水冷套到帆布弹链等等,统统给申请了多国专利。

马克沁机枪真正打开了自动武器的道路,但马克沁的行为等于堵了后来者的路。

不少人既眼馋马克沁,又不想花钱引进马克沁专利,或者多少有点不服周,也想搞出个同等产品跟潮流发财。

有点像乔布斯当年搞IPAD,苹果板一上市,引发无数跟风开发的,为了绕开专利,就得自己捣鼓出一些稀奇古怪的。

哈奇开斯公司当时也在跟风研发,但始终没能在不侵犯马克沁专利的前提下,造出自己的机枪,直到1893年,一个叫阿道夫·冯·奥德柯莱克的奥地利人找上门。

哈奇开斯的美国人总工贝内特实验了奥德柯莱克的机枪,但是他以各种理由把这武器喷的一钱不值,然后买下了技术专利,将之放到自己的项目部搞优化研发。

差不多4年以后,贝内特终于完全打磨出了新的重机枪M1897,为了规避散热专利,它没用水冷套,而是使用了黄铜散热片包裹枪管(后换成钢的)。

为了规避帆布弹链专利和良好配合8mm勒贝尔步枪弹,它的供弹机构被设计为通过24发的弹板供弹。

其实采用散热片也有法国人自己的考虑,毕竟法国的传统殖民地是非洲,在干旱缺水地带部队不可能过分依赖水冷。

作为紧随马克沁之后的一款重机枪,哈奇开斯影响力相当大,出口到了很多国家,拥有广泛的用户。

后来的哈奇开斯M1914还超越了法国的国营圣埃蒂安M1907重机枪,成为法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轻武器扛把子,除了装备自己,亦被大规模支援给其它盟友使用。

总而言之,哈奇开斯在早期表现的不赖,不算牢靠的气冷和弹板供弹完全能够应对当时的战争,与马克沁相比也没什么代差。

弹板设计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这是一种很方便实用的技术,子弹卡上板拿出来就能用,实际上可以视为一个开放性的弹匣类结构。

按照法国人的测试,它开起火来爽滑清脆,远比马克沁的帆布弹带要可靠,后者很考验副射手的经验,也不利于长时间的使用。

如果需要临时手工装弹,往帆布弹带上一个个的插子弹简直不要烦死人,如果安插不合理,还会进一步提高卡弹、瞎火、运动时散子弹的现象。

而且,法国人认为这24发子弹正好就是一个火力扇面,弹板很容易就能让士兵掌握射击的节奏,不会漫无目的的狂喷子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哈奇开斯上演了一把双枪堵口的大戏,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机”里,一小队法军依靠2挺哈奇开斯固守孤阵10天,用7.5万发子弹硬扛了德军的猛攻,机枪安然无恙,相当耐用。

师从法军的日本很早就盯上了哈奇开斯机枪,他们早在明治38(1905年)年就装备了山寨的自哈奇开斯的“明治三八式机关枪”(三八年式重機関銃),由南部麒麟次郎炮兵少佐设计,弹种口径也改成了6.5MM友坂弹,弹板容弹数增加为30发。

三八式机关铳的平均射速为每分钟450发,与哈奇开斯差不多,甚至略快,但如果能有熟练的枪手和装填手配合的话,日军认为他们完全可以将射速提高到600发每分钟。

日本后来又在哈奇开斯和38式基础上设计出了“三年式重机枪”(大正三年式機関銃 1914年)。

日军当时唯一不满意的是38式弹药的威力,他们认为世界的主流是8mm和7.7mm,所以南部麒次郎又根据八九式旋转机关枪(八九式旋回機関銃)的7.7mm弹药,设计过一种7.7mm的三年式,之后改进出了著名的“九二式重机枪”。

这几挺山寨的哈奇开斯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改进,甚至带枪架的全重也都维持在55公斤左右。南部麒次郎保留了哈奇开斯的一切,主要着重加强了气冷散热能力以应对更加激烈的连续射击,这一块儿其实也是哈奇开斯问题最大的地方。

弹板方面,日本人可能最后也体会到了这东西也有点不牢靠,因此采用了给子弹刷润滑油的做法,但如此反倒造成了尼尘中子弹沾灰现象,反倒降低了可靠性。

日本人其实还挺喜欢保弹板设计,他们的“乙弹药箱”一箱能装750发弹药,内含25片保弹板,单重30.43公斤,包在一个个独立包装的纸盒子里,用的时候拉开就能打,极为省事。

总之,日本的轻武器在当年并不算先进,他们主要还停留在有限自我开发,仿造改进西方武器的程度上,仅南部麒次郎一个人,就已经顶了日本轻武器大半的天空。

后来别的国家出现了金属弹链,保弹板也就愈发显得落了下乘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