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圆形一面是时辰,武松出家六合寺被赐十万贯?
众所周知,武松征方腊之后,折了左臂。为什么会断左臂?央水浒和新水浒都做了改动,改成武松在单挑方腊时,左臂被砍断。实际上,在原著中武松是被法师包道乙偷袭,而且胳膊没直接断掉,武松得鲁智深所救,醒来后看到左臂就一点连着,自己用戒刀砍断。
剿灭方腊后,宋江班师回朝。武松认为自己左臂已断,成了废人,不愿回去受封,遂在六和寺出家,顺便照料中风的林冲,这里也是鲁智深坐化的地方。这一点,其实也可以反应林、鲁、武三人关系不错。
后来皇帝封赏梁山好汉,因武松不愿为官,所以封武松为“清忠祖师”,并赐钱十万贯。前面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也提到了十万贯。那么,十万贯钱到底值多少钱呢?为了好理解,我们不妨折合物价,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来看。
一个前提:由于水浒各部分成书时间不同,货币体系也很混乱,有珠宝、金子、银子、贯、钱甚至还有钞,所以不考虑历史,只在水浒的世界中折价、换算。
先看水浒中的银子
水浒中,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呢?书中没有直接说,但通过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即阮小二买菜、郓哥养家几处。
智取生辰纲之前,吴用到石碣村拉三阮入伙。因为梁山垄断了渔业,阮氏三兄弟无法打鱼养家,所以是吴用出钱买菜。当时,吴用给了阮小七一两银子,阮小二买了很多菜。
吴用取出一两银子,付与阮小七,就问主人家沽了一瓮酒,借个大瓮盛了,买了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阮小二道:“我的酒钱一发还你。”
二十斤生熟牛肉,放在今天至少值七八百块。再加上一瓮酒,两只大鸡以及阮小二欠的钱,保守估计,一两银子至少折合今天1000块钱。多一些估算,可能有1500块钱,因为不知道阮小二欠多少钱。
武大郎死后,武松找郓哥问情况。当时,武松给了郓哥五两银子,郓哥自认为,应该够自己和老爹三五个月的生活费。
郓哥自心里想道:“这五两银子,如何不盘缠得三五个月?便陪侍他吃官司也不妨。”
为了方便计算,就当五两银子五个月生活费。郓哥和父亲只是县城普通人,每餐伙食费不会太多。在今天的小县城,正常的饮食,两个每天三五十块钱应该足够,一个月也就是1000左右,多一些也不过1500。
类似的算法,还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
西门庆到王婆店里喝了几次茶之后,给了一两银子,王婆说不需要这么多。按今天来看,县城的人,在茶店里喝几次茶,直接给了一千多块钱,的确很多。阎婆惜父亲安葬,宋江给了十两银子,一万多块钱,阎婆买了棺材,安葬之后,还剩五六两,说明一具棺材差不多三千块钱。而武松被陷害,施恩给康节级和叶孔目送礼,花了二百两银子,二十多万,也能说得过去。
陆谦等三人到沧州害林冲,给李小二一两银子,让他只顾上酒菜,不必多问;戴宗、杨林遇到石秀后,也是给小二一两银子,只顾上好酒好菜。这也能说明,一两银子足够三四个人放开胆子吃喝。(今日县城饭店有好酒,但当时小店不太可能有好酒)吴用被大名府赚卢俊义,卦金一两,高的离谱,也能说明一两银子很值钱。
诸如此类,书中还有很多。这些都能说明,水浒里一两银子,折合今天1000-1500块钱。
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吗?
算出了一两银子多少钱,还得看银子和贯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没有道理,至少在水浒中不是这样的换算关系。
何涛奉命破生辰纲大案时,多亏了弟弟何清的帮忙。当时他有求于弟弟,不得不花钱买弟弟的信息。
何涛见他话眼有些来历,慌忙取一个十两银子放在桌上……何涛道:“银两都是官司信赏出的,如何没三五百贯钱。兄弟,你休推却。我且问你:这伙贼却在那里有些来历?”
水浒中,鲁达、林冲、宋江等人都被朝廷通缉过,赏金最低也是一千贯。晁盖等人劫取当朝太师的生辰纲,且价值不菲,赏金会是三五百贯钱吗?不可能的事。所以,何涛所谓的“银两……如何没三五百贯”,指的是桌子上的十两银子。在何涛眼中,十两银子大概等于三五百贯钱。
为了方便,取五百贯来计算。那么一两银子就等于五十贯,一贯也就是今天的20-30块钱。
这样计算的话,书中很多地方还是能解释的通。
比如白胜在黄泥冈卖酒,一桶酒要五贯钱,也就是100-150左右。这个价格很合理,因为当时的白酒度数低,可看成于今天的啤酒,否则不能解渴。一桶酒二三十斤,一百多块钱,完全合理。因为那桶酒被喝过两瓢,白胜还饶了杨志等人半贯钱,也就是十来块。一两百块钱的东西,免了十块钱,也很正常。
林冲买刀,一千贯,也就两三万块钱,两三个月的工资而已;杨志卖刀,三千贯,六万多块钱。这没问题,不算离谱。
还有何清说过,可以帮哥哥,赚几贯钱使;唐牛儿帮宋江,也是为了赚几贯钱使。武大郎给郓哥钱时,也是几贯钱。几贯钱也就是几十块钱,顶多百八十。李逵打伤小二,吴用赔人家十几贯,也就是二三百。张横摆渡,平时五百文,也就半贯,10块钱左右,即便敲诈,也只有三贯,六七十块钱。放在今天,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而至于鲁智深等人的赏钱,一千贯也就是两三万;、宋江的赏钱一万贯,也就是二十多万,这也很正常。毕竟,鲁达只打死一人,而宋江则大闹江州,属于要犯了。徐宁宝甲,王太尉花三万贯钱,也就是六十多万,徐宁没舍得。
另外,如果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一千多块钱,很多都没法解释了。
例如,白胜一桶酒卖五六千,喝了两瓢酒就饶了五六百块钱;唐牛儿帮宋江,每次都能落几千块钱使;王太尉买徐宁的宝甲,用三千万块钱等。林冲买宝刀,直接花费一千贯,一百多万,十年的储蓄,谁也不能这么贸然;杨志卖刀,要价三千贯,三四百万,估计东京城也没几个人愿意买;张横摆船,要钱三贯,三四千块钱……这就太夸张了。
综上可知,在水浒的世界中,一两银子等于五十贯钱,折合今天1000-1500块钱;而一贯钱则折合今天20-30块钱。
所以,皇帝赏赐武松的十万贯钱,大约为200万-300万元,这对大功臣武松来说,其实不多。至于这些钱用在何处,既然是出家人,想来无非是买香料布料、吃喝用度等,也足够武松使用,毕竟出家所需不多。相较于钱而言,“清忠祖师”的名号才最重要。
鲁班借龙宫主要有哪几个情节?
鲁班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能工巧匠。有一次,他为了建造一座壮观漂亮的房屋,听从弟子的意见,去向东海龙王借一座宫殿来作模样。鲁班水遁到东海龙宫,向海龙王说明借官殿的来意。海龙王赞赏鲁班的好手艺,答应把龙宫借给他三天,日子一到就得归还,一个时辰也不能拖延。
这座宫殿庄严富丽,气象万千,它的画栋雕梁、飞檐斗拱,窗权上的珊瑚细花,屋搪上的水藻纹饰,都异常巧妙。鲁班指点着弟子紧张地照样造屋。
三天的期限到了,鲁班和弟子们只完成了宫殿的骨干,细部还来不及装饰。怎么办呢?
左思右想,鲁班终于想出个主意,吩咐弟子们在龙宫周围钉了好几根木桩,鲁班还亲自在宫殿四角挂上一串铜铃。
这夭晚上,东海龙王果然派出小龙将军、鲤鱼先锋、虾兵蟹卒前来搬取龙宫。但是龙宫已经被钉上木桩,水族们无论怎样也搬不动,只听见阵阵铃声响起。天快亮的时候,风刮得更猛烈,铃声更响亮了。水族们慌了,绕着屋子团团转,小龙将军急得爬上了屋顶,鲤鱼气得翘起尾巴来打门。灼热的太阳升高了,小龙给晒死了,龙头伸在宫殿屋顶卜的一角,龙身蜿蜒在屋脊上,鲤鱼粘死在大门的门乳上,再也不能动弹了。
鲁班和弟子们见了高兴非常,大家觉得依照这个方式建造房屋更加壮观,就用泥上塑成栩栩如生的龙头、龙身、龙尾装饰着屋顶,用黄铜打成鲤鱼形状的门乳,使造出的房子比龙宫更气派
押解生辰纲的土兵为何还争着喝酒?
其实那时候的酒,度数低,就10来度左右,相当于现在的啤酒,人们在夏日炎炎的时候,家里也买几箱啤酒,在地里劳累了,或外出有事忙碌回来,热的口渴难耐时,喝一瓶,也能很好解渴,特别是冻过的,清凉解暑,降温,止渴好饮料呀!
武松过景阳岗,喝了十八碗,独自过岗还能打死老虎,得有十八瓶啤酒呀!海量不是吹的。
押解生辰纲到黄泥岗的时候,愚蠢的杨志不顾众人的苦累,偏偏要求早上凉快时休息,热的要命的时候着急忙慌的赶路,还用荆条暴打走的稍慢的兵士,惹了众怒,众人皆对他不满,心生怨恨,一个佩军,犯罪分子,一时得了中书大人的令,牛什么牛,众人心中皆瞧他不起,士兵累的人困乏,疲惫不堪,烈日炎炎之下,口渴难耐,这样就正好急不可耐的中了足智多谋的吴学究等人定下了用酒智取生辰纲的计策,杨志终不是吴用等人的对手,没有发现有诈,自己还喝了少量加了蒙汗药的酒,导致押送生辰纲失败,明明自己全力反对的事,却也忍不住口渴,喝了,难道出行没有在正规渠道购买饮料带上路上喝吗?喝陌生人的饮品,置危险于不顾,自己这样失察,耐力,防范意识仍不足,怪谁,也不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比起拥有优良品质,呵护,爱护下面比自己弱的人,心总缜密,仗义疏财的武松差的太多。
心细如发的武松,如果接这跑腿的一单,晁盖,吴用等人肯定不会得逞,还会被戏耍一番,《水浒传》将会改写。
杨志这人,太菜了,智商不够,情商更逊,脾气火爆,是有性格缺陷的人,难怪运花石纲在江里被风打翻,卖刀一贯钱没卖到,反而杀人犯罪,运生辰纲又失败,独立思考决策的能力差,大事须的靠别人来运筹帷幄,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杨志你能谨慎,圆满完成交给你的任务,干好你的本职工作吗?
古时候判断时辰晴天看太阳?
古时日晷和圭表都是用太阳的影子来计算时间的,可是一旦遇到阴雨天或着黑夜的话,这两样东西就会失去作用,那在阴雨天古人又是怎样计时的呢?
漏刻为了不受太阳的影响,在阴雨天也能准确知道时间,古人发明了“漏刻”这种计时工具。就是在一个大水壶里装满水,水壶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再在水壶中间立一个标有刻度的尺子,这样随着水慢慢滴出,水平面慢慢下移,就可以从桶中刻度尺上读出时间。
在当时漏完一壶需要大约15分钟,这也是我们现在把15分钟称为一刻钟的由来。
可是,这种计时工具有一点很不方便,那就是要有一个专门在漏壶旁边,等水流完了再往里添水的人,非常麻烦。要是这人开个小差,忘了添水,那不是要搞错时间了。
后来人们经过改进做出了多个漏壶叠加在一起的漏刻,这样一天只要加一次水就够了。
香篆钟在唐代时期,宫廷中流行一种燃烧香来计时的方法“香篆钟”。
它是一种用黄铜做成梅花形状的盘在,盘子内的梅花有五个花瓣,在每个花瓣上缠绕一圈盘香,然后点燃香,看香燃烧的多少来计时。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常见。
大明殿灯漏这可是一个高大上的计时工具,是由明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的。它的内部是由复杂的机械结构组成,从外观上看却十分的有意思,有点像古时用的走马灯。
它的外观上部有十二个木人,每个木人都手执一个时辰木牌,当某个时辰到来时,它们就会在四个方向的门内执牌报时。门内另有一个木人用手指着刻数。
在灯漏的下部四个角的位置,各有一个木人手执“钟、鼓、钲、铙”。一刻鸣钟,二刻击鼓,三刻击钲,四刻击铙。
在时初、时正时这些响器也要鸣响。产生这些动作的机构都隐藏在柜子里,用水来做动力驱动它们。
五轮沙漏由于漏刻是使用水来计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北方,冬天天气比较寒冷,会影响水滴漏的速度,于是后来又衍生出了”沙漏“这种计时工具。
其中最著名的是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
它的流沙是从上端的漏斗形的沙箱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从而驱动初轮,以此来带动各级机械齿轮祖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安装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来显示时刻。
这种显示方法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几乎完全相同。真是为古人的智慧感到震惊啊!
此外,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杆装置,以此带动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每到整点或一刻时,这两个木人就会自动击鼓报告时刻。
为什么它成了骂人的话?
前不久报名学习,老师给每个人编了号,我看了看,我是250号。刚开始看到这数字,心想怎么这么巧?
后来一想总要有一个人是250,为什么不是我呢?就默默地将编号改成了250+网名的格式。心里思忖着只要我不说,静悄悄地也就过去了。
没想到群里不一会儿却因这个250热闹了起来。有人建议说怎么没有避开这个数字,有人建议换成2500,或换成25000……
250,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是怎样的不堪或不吉利?我很好奇,百度了下:
原来“二百五”是指说话做事傻里傻气,莽撞,好出洋相的人。说得白话一点,就是憨包一个。
憨就憨吧,也没什么,看来我这250心里,“二百五”是当定了。
这么多数字,为什么只有二百五成了骂人的代名词?虽然有书君觉得名字只是一个代名词,当当250也没什么,心中还是有疑惑的。
为此有书君追本溯源,想一探真相,当得知其来历后,再也不愿当250了。
为什么呢,且看两个故事:
一、瓜分黄金250两的历史渊源: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六国帅印的苏秦竟然被人暗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铁定的军事纪律,谁有这样的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让齐王大怒。
为了替苏秦报仇,他让人割下苏秦的头,挂在城门上,并贴了悬赏广告。说苏秦是内奸,杀得好,为了惩奸扬忠,决定悬赏千两黄金,望杀人英雄前来领赏。
告示一贴出,就有四个人来邀功,坚持说苏秦是自己杀的。齐王问千两黄金他们怎么分,他们说每人250。这下齐王火了,怒喝:“把这四个‘二百五’拖出去砍了”。
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民间传说:在科举时代,有一考试多年的秀才,从十七八岁开始科考,考到结了婚,考到生了孩子,考到有了两个孩子。
当一个孩子五六岁,另一个孩子七八岁时,还是没考上举人。心想不能误了孩子,家中又不是太宽裕。于是决定不考了,自己教孩子。
他给他的这两个孩子大的取名叫成事,小的取名叫败事。
有一天,他要出门了。于是给两个孩子布置了作业。要求成事写300遍,败事写200遍。回来后,他检查作业。
发现成事只完成了250,而败事也完成了250。于是感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是二百五啊!
后来发展到现在,当一个人做事不能恰如其分,还带来坏影响时,就会说他是一个“二百五”,因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看来这个“二百五”当不得,有书君再大度,也不能拿自己名声说事。于是在群里郑重申明:我不是250,我是2500。
后来细思极恐,还是觉得不妙,于是向助教申请退出进阶班群,留了一级到了基础班。重新分号时没想到是150,群里不足200人。看着这个150,有书君哑然失笑,还好,总比“二百五”好多了!
这个250,虽是一个代号,能避就避吧,免得带来心理阴影。
不是有个心里暗示效应么,如果久而久之真成了“二百五”,那就真成了罪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为何有人说英国传教士直呼令人感到恶心呢?
满清以前,汉族男子都是将头发束之头顶。满人进入北京取得最高统治权力后,认为汉族人只有改从满俗,剃发梳辫,才算真正的归顺,因此下令强行压制汉族男子剃头。
满清这一“剃发令”,在顺治元年就开始布告,只是当时京城各地人民反抗激烈,清朝统治者才选择暂时收回。
次年,在攻破苏杭后,清朝统治者认为胜局已定,于顺治二年七月重申剃发令:汉人男子一律剃发梳辫,违抗、逃避者杀无赦。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这项命令在北京执行最严。清朝统治者除了在地安门、正阳门、东四等主要路口搭棚给过路留发行人强行剃头外,还扩大剃头队伍,令剃头匠挑着剃头的家当四处游街,而在他们身边则安排几个抱着鬼头刀的大汉,凡遇到留发者,接受剃头的可以安然无恙离开,反抗者唯有人头落地。
自此,那一根丑陋怪异的的辫子,就这样挂在中国男人头上两百多年,而且一度成为国际友人眼中的典型中国男子形象。
不同时期辫子的样式在我们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清朝男人的发型,都是留着“阴阳头”,乃前半部分剃光,后半部分留起来,编成一条粗粗长长的辫子。
而历史真相是,清朝的辫子造型,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样子,这仅是整个清朝最不辣眼睛的发型而已。
满清刚入关时,他们的辫子样式,是将头部四周头发全部剃光,仅在顶部中间留下铜钱大面积的一撮头发,面积绝对不能大过铜钱,然后用这一小撮头发编成辫子,细细长长刚好能穿过铜钱,因为太像老鼠尾巴,所以被称为“金钱鼠尾”。
需要注意的是,那块头发如果超过铜钱大,可能引发性命之忧。据说江南有一丁姓的哥们,因为“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而被“着就彼处斩”,原因是“违同风之化”。
就这惨不忍睹的发型,清朝统治者还鼓吹这是“雅政”呢,现在想想,什么《甄嬛传》、《步步惊心》啥的,再帅的演员都hold不住这么任性的发型呀喂。
据说在1793年,英国使团访问乾隆皇帝时,随团的画师就记录下了这根奇丑无比的“金钱鼠尾”,自此这根“尾巴”成为了西方人眼中丑陋中国的标志之一。
忍受了一百多年“金钱鼠尾”带来的颜值摧残后,也是在乾隆年间,人们开始对这根辫子进行了一点小小的改良,但也仅是扩大一点点了头顶留发的面积,从铜钱变成了巴掌大,辫子也变粗了不少,人们将其称为“猪尾巴”。
直到晚清,这些男人头发的的发型接近我们现在在影视剧中所看到的样子,这时候,“猪尾巴”也成为了“牛尾巴”。
“臭名远扬”的发辫在西方人眼中,清朝男子的发辫不仅丑,还又脏又臭,据说在光绪时期,一位名为麦罗德的英国传教士游历中国多地,他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回到英国后附之照片出售。
据其所言,所经之处如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农村男女身上多有奇怪的味道,他们不爱洗澡,尤其是成年男子,头上的发辫经年不洗,只有夏天才会在河水洗澡时,散开头发洗一次,此后便将头发盘于头上,待次年才会再洗。这期间他们仍会散开头发梳头,他们梳头的工具是篦子,每梳一下都会掉下发屑、灰尘和虱子等脏东西,其味道之怪臭,令人闻知作呕。
这种说法是否过于夸张?这就得了解下古人的沐浴习惯了。
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古人沐浴,一开始是非常严肃的,许多朝代为了沐浴一事还专门给官员放假,谓之“休沐”,而朝代的不同,所规定休息的频率也不一样。
譬如汉朝律法规定,官员们每五天可休息一天用于“休沐”,而到了“休沐”的时间则成了十天一次,不过较之前好一些的是,许多节日开始有了假期,相对而言反而休息得多了。
“沐”就是洗头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汉唐时期,身处上层社会的人们,也不过是五天以上才会洗一次头。也由此可知,洗头在古代并非如我们现代人一般,被视为一种日常生活习惯,而是显得比较奢侈。
正因此,古人只有在要见到很重要的人时(譬如天子),才会特别洗浴,譬如《史记》中就有载:“人臣见天子当洗浴。”
而如果遇到一些特殊事件,许多古人可以几个月甚至几年不洗头。《礼记·丧服》中就有曰:“父母之丧……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意思如果父母去世,居丧的子女要三个月不洗头,这要是放在现代,谁受得了?
此举侧面反映,洗头在当时本来就不日常,过分的是,有的人还坚持在三年守丧期间不洗头的,这足以说明了平常就不爱洗头。
譬如大文豪王安石,就算身居高位,没有居丧,也照样不洗头,据史料记载,他可以“经岁不洗浴,衣服虽弊,亦不浣灈”一整年不洗头,衣服也不洗,逛想想那散发出来的体味,不用花生米都醉了。
这种不洗头的习惯,直到清朝仍在延续,譬如描写清代顶级贵族生活的小说《红楼梦》,丫环麝月说到头痒时,贵公子贾宝玉第一反应不是让丫环去洗头,而是拿篦子来篦头,这种篦子齿缝极小,八九十年代的朋友都应该熟悉,那是用来篦虱子的。说明那个时代人们的头部护理更多是梳头篦头,而不是洗头。
上层人物如此,那底层的人们更毋庸废言了,他们忙着为生计奔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哪里想起要日日沐浴?尤其是那长长的辫子,洗一次不知要耗费多少清洁用品和时间,尤其是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吃饭都是难事,更别提洗头了。
所以,英国传教士笔下令人作呕的清朝辫子,是非常可信的。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西方人们的卫生习惯也让人不敢恭维,据说那时候的英国,还有居民直接从窗户往外倒尿桶的,而在法国,因为惧怕染上黑死病,人们经年不洗澡,为了掩盖身上的异味,他们发明了各种名贵的香水。说起来,都是半径八两,谁也别笑谁了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