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三叉戟,阵容豪华的阿根廷队为什么连世预赛出线都如此艰难?
阿根廷是否又要人哭泣
现在的阿根廷真是看不懂。在世预赛关键时刻,竟然连续两场平局,而且连委内瑞拉都踢不赢。委内瑞拉什么水平?就是亚洲的泰国,当然他的水平比泰国强多了,只是在南美相当于泰国。中国1:5输泰国,阿根廷是要学样吗?中国队就没打算去俄罗斯踢世界杯,我们的“武球王”压根就瞧不起那样的比赛。
阿根廷想步中国队后尘?两场平局后,现在稳排第五,最后两场再失误,就要跟俄罗斯世界杯拜拜了。
阵容豪华,传统强队,“梅球王”,一大堆光环,却难求一胜,感觉比中国队还要差。
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点。
一、三年“三亚王”,磨平了球员的斗志。
球场如战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连续三年,阿根廷倒在决赛门下,把阿根廷球员的斗志都磨平了,已无心再战。
二、阿根廷球员缺乏凝聚力。
连马拉多纳都统治不了更衣室,谁还能统治得了更衣室。阿根廷虽然大牌云集,看似对球队有利,实际上也害了这支球队。谁也管不了这支球队。哪怕你是主教练,还是足协主席。
三、现在的这支阿根廷球员缺乏爱国情感。
这个跟中国队球员有的一拼。拿着高昂的工资,在俱乐部生龙活虎,在国家队就畏手畏脚,懒得去拼。而且动不动就威胁足协,威胁教练,时不时的闹退出国家队。
四、梅西的作用与反作用。
梅西球艺高超,对球队有利。但就像在巴萨一样,赢了就是梅西的功劳,输了就是其他人的责任,很多人心理也不爽的。这也是很多场比赛出现梅西表现非常好,其他球员就很失常的原因。
五、与中国队的情谊。
中国队不去俄罗斯了,阿根廷队独自去也没意思。尤其是我们的“武球王”去不了,“梅球王”独自称王也没味啊!“双王争霸”的场面不能呈现,这样的世界杯有什么意义?“梅球王”为了表现对“武球王”支持,他也不去了。看得出阿根廷兄弟对我们的深情厚谊了吧。
两球王不去了,我们看看美女压压惊吧。
如何评价二战日军的四式反坦克刺雷?
二战后期,为了挽救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的局面,日本海军投入了专门用于自杀式攻击的所谓“神风特攻队”,并叫嚣着“一机换一舰”的口号;而日本陆军自然也不甘落后,于是各式各样的“决战”兵器纷纷登场,昭和参谋们打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能用一条人命或者一门火炮换取一辆敌坦克,那么“皇国“必然会转危为安。
到1944-45年,“谢尔曼”坦克的压倒性优势令日军在“甲-弹”对抗中完全处于下风,因此在反坦克作战中,自杀式战术也已被常态化。典型的自杀式战术就是一名身背1~2枚反坦克地雷的日军步兵,从掩体中突然出现,钻到坦克车底同时拉响导火索;而在缅甸战役中,盟军还遭遇到了身处隐蔽良好之道路掩体中、用一枚炮弹和一把锤子武装起来的日军自爆兵(英国人称之为“现场起爆雷”)。而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穷途末路下的众多疯狂之举的产物,四式反坦克刺雷(刺突爆雷,片假名:しとつばくらい)无疑是二战日本步兵反坦克器材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二次元周边题材中,四式反坦克刺雷也是日系标志性的反坦克装备。
关于这一兵器的方方面面,下面就由老白我向大家细细道来。
四式反坦克刺雷本身是一种采用空心装药原理的锥形反坦克炸弹,爆炸物被装置于底部中空的圆锥状药型罩当中,弹体外壳也是类似漏斗形状的圆锥体结构,弹体通过位于其底部的套管套接于长达1.8米的木(竹)制手柄之上,套管边缘有一个保险销防止非作战使用状态下炸弹被意外引爆,在圆锥弹体底面上还有等距排列的3个支腿……从外观上看,它就像是由恶童用长杆挑起的一个样子滑稽的巨型陀螺玩具。
该武器的基本参数为:
弹体总重:5.3千克;空心装药质量:2.9千克;弹体长:280mm;弹体圆锥基部直径:203mm;手柄长度:1900mm(一说为1500mm左右)
战后盟军缴获的四式发坦克刺雷(刺突爆雷)
提及这种步兵反坦克武器,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谈谈空心装药技术。
空心装药技术以所谓的“门罗效应”为理论基础,顾名思义,它最初是由美国的一位名叫门罗的工程师发现的。试验结果显示,如果将弹体装药进行塑型,使其呈现为某些特定的凹状结构,即可提高爆破效能。一战期间,德国的一位兵器工程师对这种技术进行了发展,他采用薄制金属材料包裹弹体,并使弹头外壳前端与塑型炸药之间保持一段很小的间距(约为弹体直径的2~3倍),使空心装药在与目标直接接触前的瞬间被引爆,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聚能”杀伤效应。
直在1938年,2名瑞士工程师完善了这种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弹药制造中,而英国人作为间战时代中众多新式军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之先驱,首先将其方案应用于其反坦克枪榴弹的设计中。于是,一个新的反坦克弹种“破甲弹”(sharped charge shells),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破甲弹的杀伤原理。本图的完整版,包括空心装药技术的介绍内容,最早附于2006年本人为国内某军事杂志撰写的专题《二战步兵反坦克武器》中,不知道大能的头条算法是否可以放过白某人一马 :-)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中,破甲弹更多的是依赖“聚能效应”所产生的高速金属射流来“切割”装甲的:当弹头接触到坦克装甲后,位于弹体底部的引信将被引爆。随后,包裹成型装药的所谓“药型罩”(采用熔点较低、密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如黄铜、紫铜等制成,纯铁或其它满足条件的合金也可)将在高温下熔融,并在炸药爆破的压力下形成可达10000米/秒的高速金属射流;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将会像“用高压水流冲击泥土”一样,在装甲上打出一个小洞,随后,残余的金属射流将与被击碎的装甲破片一起进入车内,位于其行进路径上的坦克乘员必然非死即伤,甚至还可能造成弹药殉爆等“二次杀伤”效应并完全摧毁一辆坦克。
空心装药技术在二战期间得到了非常普遍应用。作为当时新锐之步兵反坦克武器的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RPG,即俗称的“火箭筒”),其射弹均采用破甲战斗部;然而直到战争后期,真正投入实战的并可供步兵班组携行使用的却也只有美国的“巴祖卡”(Bazzoka)和德国的“坦克杀手”(Panzerschreck,正式名称是Raketenpanzerbüchse 43),因为这种装备所涉及到的超小型固体火箭、电/磁击发装置和速燃发射药(尤其是后者)等技术,其门槛在当时还是比较高的;而对于无后坐力炮来说,其单兵携行化达到实战要求则要等到战后的60-70年代了。
另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单兵手掷的反坦克手榴弹——应运而生。二战中苏联、德国和日本等参战国均使用过采用空心装药原理的此类武器。苏联的是RPG-43和RPG-6型,德国的是“1型反坦克手雷”(Panzerwurfmine I),日本的则是“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日语:3式対戦車手榴弾)。
反坦克手榴弹的重量是普通手榴弹的2-3倍,因此相应的其投掷距离较短(通常只有15-25米),它是一种绝对的近战武器,对于在弹火纷飞的战场上使用它的士兵而言,面临着的也是九死一生的考验。此类武器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于弹体必须垂直击中装甲才能取得最佳的破甲效果,才能从最大限度上发挥聚能效应的威力,所以它们都配有软式的(或可折叠的)飞行稳定装置;日本的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是采用较为“山寨"的麻制纤维束来实现这一技术设想的,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为解决空心装药炸弹投掷角度的问题,德国人所采用的伞状稳定装置
3式対戦車手榴弾
综上所述,既然各种常规的单兵反坦克手段对于日本军部而言都不可行,况且在抵近距离上的步兵反坦克作战本身伤亡率又极高,所以按照昭和参谋们的逻辑,或许还不如采用人操方式将空心装药炸弹直接怼到敌坦克上,追求“一命换一车”的战术效果呢。
何况,帝国军人一定要发扬“白兵突击”之传统。抱有必死之信念和决胜之意志的帝国军人,双手紧握超过6公斤的大威力炸弹,凭借着“凌驾于物质之上的充溢之攻击精神”,如同唐吉珂德向风车发起挑战般朝着敌战车发起冲锋,所不同的是,他手中的武器真的可以摧毁那个庞然大物。拥有“大和魂”加持的“昭和男儿”, 定然会将“米英鬼畜”炸个屁滚尿流!生命如同樱花般在绚烂绽放的同时凋落,魂归九段坂的旅途不会有任何“遗憾”。有昔日“肉弹三勇士”为“榜样”,这些个“特攻”行动,定然会在此非凡之时代,掀起令当代“敌寇”为止色变的“神风”——对于被洗脑比较彻底的帝国军人而言,这显然是一幅足够 綺麗 的场景。
四式反坦克刺雷,堪称是昭和时代上半叶中的暴力美学的集中体现之一,当然所谓的暴力美学也体现这种兵器的技术细节当中。下面就试着给各位讲讲看:
首先是所谓的 双重“保险”装置:
在要使用刺突爆雷之前,士兵需要先移除安全销(肉眼可见),这样弹体外壳的漏斗状结构末端的套管与手柄间如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即可发生相对位移;
然后,当刺雷上的支腿撞击到坦克车体装甲时,如果撞击力足够大,那么手柄顶端的一个充当击针的钉型装置(从外部不可见)就会向前移动,它先是会切断一个横贯套管与手柄的保险丝(第二重“保险”),然后继续前移,当相对位移达到约50mm时,“击针”即可完全就位并击发弹体内的雷管起爆装置,进而将炸弹本体引爆。
关于弹体顶端(圆锥体基部)3个支腿的作用:
除了提供足够坚实的支撑点,让手持武器的士兵能够推动手柄、让击针充分前移从而触发引信之外,它还可以让空心装药获得理想的炸高,因为在上文中提到过,“使弹头外壳前端与塑型炸药之间保持一段很小的间距,令空心装药在与目标直接接触前的瞬间被引爆,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聚能杀伤效应”。
弹体各个角度的特写,凸起的环状结构应该是加强箍
弹体截面图,注意图中标出的“SAFETY PIN”和“SHEAR PIN”两个保险装置
另外,长度近两米的木制手柄,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些许心理安慰,让他以为或许在炸药被引爆的瞬间他可以就地卧倒从而侥幸生还。然而这种构造粗陋的兵器并非定向爆破器材,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金属射流固然绝大部分都会射向坦克装甲板,然而剩余的足以致命的冲击波和炸弹破片仍会横扫过周围十数米的半径范围。
从纸面上看,这种武器的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当锥形装药以90º 撞击车体时,它可以穿透约150 mm的均质钢装甲,60º 时的穿深则有100 mm。考虑到美制“谢尔曼”坦克车体的侧面只有38mm的垂直装甲,而各型LVT履带式两栖车的装甲更薄,所以一旦这种武器发挥效果,其打击的目标几乎必然面临的是车毁人亡的后果,当然,使用武器的日军士兵也会同归于尽。
不过,这种武器要发挥作用纯粹需要依靠撞击力进行瞬时触发,如果在移除保险销后,弹体末端的金属套筒与木制手柄之间滑动不畅,或者使用者的撞击力度不够,都有可能导致攻击失败。而且,由于无论是武器本身和武器的使用者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使用训练更是无从谈起了。如此看来,实战效果恐又颇为可疑。
四式反坦克刺雷最早是在1944年代莱特岛战役中投入实战,在后来菲律宾群岛的其它作战和冲绳战事中也有部署使用;然而,按照美国军方在1945年3月的报告中的说法,“敌军使用此武器攻击我方坦克的尝试,无一例外均遭遇了失败”。不过老白以为,即使这种武器真的曾经取得过战果,也不会有亲历者能够幸存下来讲述这一事实。
最后补充一点。与大多数二战日军的“特攻”兵器不同的是,四式反坦克刺雷的“传奇”甚至延续到了战后。日本驻中南半岛的占领军在投降后将大量刺雷武器遗留当地,而在后来的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越盟部队获得并装备了若干此类反坦克器材。在1946年底爆发的河内战役中,一位名叫阮文成(Nguyễn văn Thiềng)的越盟营长曾试图使用这种武器攻击法军坦克,但炸弹触击目标后却没有爆炸;据说后来阮营长在轻武器对射中阵亡。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式反坦克刺雷成为了某种象征,成为了越南军民前仆后继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主义之符号,这恐怕是日本军部的战争狂人们所万万没想到的吧。
在1946年12月的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手持四式反坦克刺雷的一名越盟敢死队员,正在河内市豆行街(Hàng-Đậu)的废墟中,等待法军坦克的到来。
在越南河内市区为纪念民族独立解放斗争而设计的雕塑作品中,四式反坦克爆雷甚至变成了一种象征物的存在,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之笼罩下,这种日式“特攻”兵器的加入竟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印度都有哪些很厉害的事件?
印度作为一个比较另类的国家,一度给国人带来诸多欢乐,今天来分享两个比较“厉害”的事印度的种姓制度
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自中亚入侵南亚次大陆,驱逐原住民达罗毗荼人。由于雅利安人是白种人,他们将肤色较黑的达罗毗荼人称为“达萨”,为了便于区分,建立了种姓制度。
在印度文化中社会阶层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几个种姓地位依次降低。除了人之外,印度还有个奇葩的地方,他们把动物也划分等级,你真的没看错。所以你在他们路上看到狗、象、牛和猴子一点也不奇怪。
虽然在1947年印度就颁布了废除种姓制度的宪法,但在现实中,依然被用宗教文化的形式保留下了来。
种姓制度的最明显特征在于职业的世袭和内部通婚,而婆罗门作为其社会结构中地位最高的重型,掌握着其社会最高比例的财富。婆罗门掌管着宗教文化,刹帝利掌握着兵权,一般是武士阶层,吠舍是一般平民,以体力劳动者为主;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包括烧尸人、厕所清洁等各种被印度社会所排斥的职业。
直到今日,印度的各阶层之间界限分明,高种姓人不会跟低种姓人居住在一起,甚至非常排斥低种姓人的善意。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家庭中的厨师是高种姓人,那么人人都能吃她做的饭,相反,如果是一个低种姓做的饭,基本无人问津。我们常常会在电影里面看到,有些高种姓的人时常是坐在椅子上,而低种姓的人只敢坐在地上,贫民阶层,对于警察或者高种姓人的无端殴打丝毫不敢还手。
低种姓人作为被歧视的对象,基本不可能从社会资源上与高种姓人群分享,跨种姓通婚通常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为世人所不能容忍,对于教育,最优质的资源永远只会往婆罗门阶层倾斜。
火车开挂作为英国殖民地,印度早在1837年就先建好了一条从东南海岸马德拉斯通车的货运铁路;到了1853年,从孟买出发的第一条客运铁路也建成通车。等中国清政府打算修第一条铁路的时候,印度的铁路长度已经达到了3万公里。
然而,等到1947年印度独立后,英国人撤出印度,印度铁路系统马上陷入瘫痪。每年的轨道长度增长相当有限,而铁路的货运和客运需求却直接翻倍。铁路作为印度比较普遍交通方式,票价非常亲民。
在庞大的人口增长趋势下,印度的铁路系统开始变得不堪重负,据统计,每个印度人平均每年要坐4次火车。平均每天会有2500万人乘坐火车,这一数量甚至成了我国春运期间每天火车发运人数的两倍。
印度铁路系统,属于自家国企,常年以来,经营困难,因为火车是印度人使用频率最高的交通工具,一旦出现涨价,民间各种抗议就此起彼伏。
我们常在网络上看到的“挂票”,只是在他们有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且很大一部分来自孟加拉国。印度种姓制度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火车上的布置也是泾渭分明。高种姓人的车厢奢华无比,而低种姓的只能是叠罗汉或者是挂票。
当然,挂票在印度并不合法,因为这不符合企业运营的利益,可能是因为火车内的电气化程度不是太高,而印度温度又太高,才有人攀援在火车外面。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的农民买不起车票,但又对宗教过于虔诚,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去到朝圣的地方。在这种节日盛典期间,火车行驶缓慢,国家铁路部门默许这种奇葩的乘坐方式存在,可能也算是对低种姓的一种“福利”吧。
作为火车上有空调和空间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自然是高种姓人的天堂。硬件水平就像他们掌握的社会资源一样,远远优于低等贱民。掌握着社会绝大部分财富的婆罗门阶层穷奢极欲。他们的奢侈是我们所不能想象得到的。
对于印度铁道系统,最痛苦的莫过于连年的亏损和修铁路困难。摸底老仙曾经提出过振兴印度铁路计划,当时的日本中标印度高铁项目,但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组多阻碍,甚至与铁路经过地区的人民产生巨大冲突,也导致工期进展缓慢。
作为一个比较奇葩的国家,上厕所不用纸,洗澡饮水都用恒河水,已经成为他们生机勃发的传统了,来干了这碗恒河水,来世还做印度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