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优质的黄铜制造商,为什么相较于云南的其他城市?
去昆明旅游的人少吗?单就仅旅游人数来说,不说很多不过也绝对是不少的。但是相比于同省其他地方,来昆明的旅游的人数是要少一些。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还是云南省各个市县的不同发展规划问题。首先,昆明是云南的省会,省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全省的经济中心,教育中心,政治中心都在这里。云南虽然主打旅游发展,但一个省份的发展不能只是旅游啊,还要有自己的发展。简单来说,昆明主要的规划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刚需。
懂行的人会知道,房产对云南来说很重要。那么从房产就可以看出,城市大概的发展规划。作为一个刚需城市,主要是规划好本地人的生活。至于旅游,打个比方,亲生儿子和侄子,当然是对亲生的更好更上心,至于侄子,管好基本温饱,剩下的就放养。刚需和旅游对昆明来说就是如此,刚需是亲生,旅游是侄子。
云南其他的地方,很明显都是主打旅游发展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腾冲等,都是以旅游为主的城市,自然去旅游的人就多了。你把一张饼和一杯水摊在一个肚子饿的人面前,他当然是先吃饼,再喝水。这就是想来云南旅游的人,自然是先选择旅游城市,再考虑考虑昆明。
其次,昆明出行便捷,陆空交通发达,通往云南各个省市都很方便,也很方便去到国内外各个地方。作为一个交通支点,昆明提供的就是落脚处,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发达的交通,是基于发展刚需为主的城市才具备的条件。
落脚处,只要提供好落脚的服务就行了,至于要不要在昆明旅游,是来的时候已经决定的事了,要么就是完成规划再来看看,要么就是趁落脚的时候去看看。这都算不上是来旅游,所以给人感觉昆明很少人来昆明旅游。但其实昆明要的,就是这巨大流量的人口流动,旅游就还是那句话,放养就行了。
最后,昆明虽然是以刚需为主,但昆明对待侄子旅游也是尽心尽力的。“春城”“花城”的美称,是因为昆明的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典型的温带气候,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所以享有“春城”、“花城”之称。
其实,昆明是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滇池、安宁温泉、九乡、阳宗海、轿子雪山等国家级和省级著名风景区,还有世界园艺博览园和云南民族村等100多处重点风景名胜,10多条国家级旅游线路。
昆明并非对旅游不闻不问,相反,昆明的旅游虽然是放养模式,但旅游条件是很优秀的,这也是放养的原因。因为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说是让人省心的“好孩子”,所以才好去照顾别的方面。宜人的气候环境,发达的经济,便捷的交通,在昆明旅游只要去对了地方,都是让人觉得舒服又满意的。
昆明虽然比起其他城市旅游人少,但是定居人多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魅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就行了。至于谁好谁坏,这都没有一个评判标准。我是觉与其在意好坏,不如在意开心与否。
在农村你见过体型最大的菜花蛇有多重?
一生中遇到过三次超级大王锦蛇,那三条中最小的一条是过称称过的9,7斤。都是比较早的八十年代,后来没见过了那么大的野生王锦蛇。
刚联产到户后七,八年,野生灵芝由25元一斤,那年突然来了几个收购鲜紫芝65元一斤,那时村里人还是团结的,有什么赚钱的事会坐下来晚上商量一下再行动,因为摘灵芝非得到深山老林中,七,八月的蛇,人的中暑,而我们这有几块山上还有黑熊,这都需要几人搭档才不出危险,这个可能寻到的工资那是很高的,25元一斤干货时,我们单人都可能找到几百元一天,当然也有很少的,为平均,又为安全,还防止搞小动作,头晚就将几个第二天要去寻找的地方确定了一下,再将去寻找的人差别的搭配一下,家中兄弟不能在一组,各人报名山场地,自备干粮,晚上来家集体称重,平分钱。
我与少中叔分到龙源山场,我哥与少中舅子和另一人分到杉树弯(那里有熊出没,为三人组)。少中姨夫与我屋后小毛分到东埠高岭山场(那里路远要骑摩托车去,那时仅有他有车)。第二天早早天刚亮大家就出发了,我与少中叔所去龙源山场路不能算远,约四十多里,就是需要爬过我们这最高菩萨包往下再又上来才能回来,那以前是集体2队少中他们队在那做过香菇,山场里砍过许多大枫树,少中他很熟悉,刚好是正能生长紫芝的地方,山下有个小林场,再往外出去就有一大村英溪,我们要去的山场据少中说原来陈毅元帅新四军在那打过游击,解放后那大山就很少人敢上山了,后来我们场在那做了十年香菇,翻到那里山场,太阳己经直射照着,我以为要从上往下找,少中叔说,要走到山脚下往上找,不然越背的灵芝越重,还要回头背上来,是很有道理(姜是老的辣)。就直接由路往下跑下,一直到了那小林场破砖房里,林场己搬迁,还上面瓦都得人担走了,剩下几段残墙挂着,四面杂草丛生,少中说,开一位置,我们在这吃完带来的饭食,再上山,他说那样走路也轻点,我噗嗤笑了,吃到肚里和背在身上还不是一样重吗?都在身上承重。
这时听到那最高残墙尖上落下一砖头,两人往那一望,差点吓得魂飞魄散,墙尖上盘缠着一条特大王锦蛇,墙上一节,那尾巴还随墙落下到地,不用想那残墙足足四米高有余,上面还有一节,少中叔连打开的饭都没要了,拖着我就跑离了那里,足足跑了几百米才停了下来,我问那大王蛇有多少斤,他说那是蛟,不能说是蛇了,一,二十斤了,要下大雨,涨大水了。
我两同分了我带去的饭食,又随山找灵芝了,那天两人才找了七,八斤,很轻松的往上爬,再下坡回来。
镇坑是小元村集体山,他们村也有个小小的香菇队,那片山都给了他们做菇了,不怎样还留有一小块山场没有做,那小队人多云和,庆元人或不习惯,或不愿做那一小块红栲树菇,刚好那年三明真菌所回来,见那福建人用红栲钉菌种香菇生长的产量很好,就与哥哥商量去将那山判来,我做菌种来做香菇,邀哥哥一起去见那山上有多少适合做的,需要多少菌种,这个毕竟他常年在山上打拼估计准确点,那年的六月就上山摸底了,刚翻山到一半,哥哥走在前面,他说我上山不习惯,怕洋辣子,他在前面开路,因不经常爬上,我走着跟不上他了,到一溪边,他一声蛇就滑倒在地上了,我随眼一看,那溪上小树枝哗啦啦作响,随着溪边虎杖筒一片劈劈叭叭倒去,我也看到了一条巨型王锦蛇随草碾压而去,如一根毛竹一般,这条足足也有十几到二十来斤。以后我终没见到这条王锦蛇的神影了,但是热天在那山上割松脂的高松见过一次,足足跑回南坑坪躺了一个星期,才敢再上山,村里许多人听说后也多想会会那条神一般存在的大王蛇,一次三人上山也是落荒而逃。
我们村小马路接公路的黄土岭坡有一条很大的王锦蛇大家都听说过的,也总是难看到,那年村里招亲的小徐生了头胎,他乐平八个兄弟来送生日,刚一下车,就在那路沿上见到了那条大王锦蛇,小徐大哥刚好脱去衣服腕在手上,他个子又高(189厘米)跑得快,胆子壮,几个猛扑,几个兄弟帮助,终将那条大王锦蛇抓着放在那送礼挑担的篾萝里,担到他弟弟家,小徐岳父岳母,认为这么大得放生,大家一起哄,还是用称称了称9,7斤,那是我见到实称最大的野生王锦蛇,整整半谷萝,几个兄弟不好拂这边亲家面子,又抬着到那黄土岭放生了,以后就没人见过了,或许蛇上山再不敢下来充王了。
越南黄花梨到底是不是国标红木?
题主你好,如题所述:
越南黄花梨(以下简称:越黄),到底是不是国标红木???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那么我给大家回答一下:
在最新修订的国标《红木》之中,早在2019年之前,原来都是5属8类33种,2019年实行新标准,修订后是5属8类29种,不但没增加,而且还减少了4种,但新国标《红木》中,并没有越黄这个材质。
很多人都知道,越黄,就是越南产地的黄花梨材质。区别于海南黄花梨(以下简称海黄)是我国海南产地。两者之间又非常的接近。相对来讲,无论从其色泽,香味比较,都很接近。反正不是一般人,能绝对的分出来。尤其是现在老料海黄快要断档,国家又不准砍新的野生树木,所以,越黄更被很多人充当海黄卖,尤其是工艺小件类。
但是,尽管越黄不入国标红木,你也不能否定他在高端名贵木材中占有的地位。依然很受除藏爱好者的追捧,依然价值不菲。是目前唯一能填补海黄短缺这一大空白的材质。
所以,各位朋友们,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财力买海黄,又不想将就,就是喜欢她的色泽,气味,那么,越黄,值得你拥有。价格实惠很多很多。
另外:补充提示一下,红木前3位排序,①海黄,降香黄檀,②印度小叶紫檀,檀香紫檀,③大红酸枝,交趾黄檀。
纯手工手机编辑,路过的朋友,给个关注,给个赞,谢了。
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我从事红木产业7年了。附上9张黄花梨图片,欢迎交流[呲牙][呲牙]欢迎交流@于鸿雁老于
我有二十二枚梅花五角硬币?
首先,恭喜你有不少的梅花五角硬币,不但今天有收藏价值,明天还有升值空间。
梅花五角硬币是我国近年来发行的硬币中的一种,同时还发行了一角硬币和一元硬币,这三种硬币被收藏界统称为老三花。
梅花五角硬币是由黄铜压铸而成,正面图案为国名国徽和年分,反面图案为梅花和面值五角,1991年----1993年由进口黄铜制造,1994年----2001年由国产黄铜制造。一角硬币是由铝合金压制而成,正面图案是国名国徽和年份,反面图案是菊花和面值一角。一元硬币由钢芯压制而成然后再镀镍,正面图案是国名国徽和年份,反面图案是牡丹图案和面值一元。梅花五角硬币共发行了11个年份(1991年---2001年)。
在梅花五角硬币中,由以1993年五角硬币市场价值最高,也是人们争相收藏的佳品。
下面我们看一下发行量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而且具权威人士讲:市场上真正流通的1993年菊花五角硬币才150万枚。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算上库存的3000万枚,中国人也才五十个人拥有一枚呀。
梅花五角硬币铸造精美,有电脑刻板和手工刻板两种,手工刻板生动立体感强,被称作深雕版,电脑刻板均匀,被称为浅雕版。
今天普普通通的一枚梅花五角硬币,在收藏界里都在两元以上。1993年的梅花五角硬币市场价已经在20元以上,梅花五角评级币ms67以上的已经在两百元以上了,现在很多人家中都有,看一看翻一翻好好收藏,未来梅花五角硬币的升值潜力会更大。
云南省哪个地区适合定居?
我走过大半个中国城市,感觉最宜居的城市是个旧市,个旧市位于东经102度,北纬23度,城区海拨1600米,个旧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冬暖夏凉的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度,个旧市城区无大的工业企业,因而无汚染,城区有秀丽的金湖,有秀美的阴山,全市48万人,有百分之六十城市人口,城市几十年一直是全国卫生城市,城市处于北回归线上,周边物产丰富,所以美食很多,城区平均房价三千多点,城小公交发达,所以我认为个旧是云南最宜居的城市!
什么军衔的日本军官才能使用指挥刀?
事实上,日本武士刀和日本军刀并不是一回事。日本武士刀都是用手工制造的,有上千年的历史。
而日本军刀,尤其是日本士官的军刀,武士刀或者军刀,有时都被称为指挥刀,军刀主要是工业化机械生产的制式武器,它的制造历史可能仅仅限于1868-1945年之间,连80年都不到。
那么,什么军衔的日本军官才能使用指挥刀呢?可以从这么三个方面来了解。
其一、日本军官的指挥刀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是日本军官的祖传之物,是他们自己的私人物品,也可能是军队特别配置的武器中国文化对日本刀剑的影响,实际上从汉代就开始了,但日本武士刀被一致公认是脱胎于唐代的“唐大刀”,最初日本人按照唐大刀的样式直接仿制刀具,仿制品就叫作“唐样大刀”。
部分日本军官只发军服和枪,军刀、望远镜都要自己掏钱装备。
许多世家子弟就带着家庭留下来的战刀出征,既沾了祖先的余威,又有一点为战刀添彩的愿望。
结果战败的是日本,腰间的佩刀作为武器和指挥权的象征解了下来,双手交出去,留在了战胜国。
日本军刀昭和9年也就是1934年,日本陆军部以日本大刀为范本,制定了94式,也就是所谓的皇纪2594年。
昭和13年,也就是1938年,94式军刀装废止第二佩环,制定了制式军刀外装,其年为皇纪2598年,通称98式军刀。
日本部分高级将领使用祖传的古代名刀比如,日本海军海南警备府司令长官伍贺启次郎中将,在投降时呈交的指挥刀。
日本高级将领的配刀,很多都是流传有序的古代名刀,但不知这把刀的详细历史背景,其实刀身刻有铭文,是日本武藏系著名刀工长曾弥兴正制于宽文九年,也就是1632年的“新刀”。
不懂日本纪年,也不懂日本刀工名匠的传承就很难搞清楚这些玩意的来历。
事实上,日本的这些古刀、名刀都必须砍杀过真人,才能被佩带、使用。
其二、日军低级军官,当时大量装备的是95式军刀日军低级军官当时大量装备的是95式军刀,该刀俗称“曹长刀”,即日本皇纪2595年,日本陆军下士官,也就是曹长、军曹、伍长也配发军刀,称95式军刀。
95式也分早期、中期和后期,战争后期日本侵略者资源匮乏,缺铜少铁,军刀从装饰堂皇到粗糙简陋的变化,就是日军战备物资供应缺乏的历史见证。
在中国,抗战胜利受降的日本军刀有30万把之多,相当一部分是武士家族的战刀。
由于中国旋即陷入内战,这些军刀大多在战乱中散落民间。缠着把子的东洋战刀倚在农家的柴扉上,干着所有切切剁剁的杂活。
在武士文化中,刀是武士最重要的战争武器。
解放战争时期,又被解放军作为战利品,而使用过的是32式骑兵刀,一把普通的军刀在侵略者手中它就是一把凶器、一把铁证,日本军刀对中国人并不陌生。
当年日本侵略者挥舞着手中的军刀,滥杀无辜的照片,日本军人进行杀人比赛的新闻报道,也告知着每一位善良的中国人,日本军刀就是一种十恶不赦的凶器。
曾几何时,遗留在中国的日本军刀也被全民大炼钢铁的洪流吞没,终于有一天很多人明白了,日本军刀不应该被销毁,应该作为侵华罪证,应该作为祖辈的荣耀,作为战利品而保存下来。
后来,冈村宁次从日本,又将上等的一批军刀运到中国,以奖励那些杀人多和有功之人,那些刀的铭文为“南京攻略战百人斩竞争纪念”,这三名残暴的低级军官战犯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田中军吉,于1948年1月28日被押往雨花台刑场执行死刑。
据说,冈村宁次的佩刀,他没有交给国民政府,早已拿回日本本土。
日本军刀的样式普通尉官军刀,日军骑兵军刀全长102厘米,普通军刀93厘米。
其三、通常来说,最低军衔的日本军官都能够使用军刀,曹长、军曹、伍长配发的军刀也被称为指挥刀,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指挥刀,起码是日军小队长的军刀,才有指挥刀的作用据说,被太行军区评为“山地英雄”的八路军,曾经在一次战斗中,曾亲手斩杀日本军官,缴获了一把日本鬼子的指挥刀。
部队首长作为奖励,将那把指挥刀赠给了他。
说听老辈子讲,日本军官的指挥刀倒是见过,那还是在红军医院里从一个伤兵手里看到的,那伤兵是从鬼子军官手里夺下来的,那刀锋利无比,他舍不得上交,就一直藏在身边。
中国人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日本的侵华战争,在日本侵略战争中人们印象最深刻最痛恨的莫过于日本刀!
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刀是日本人的一种精神象征,是日本人社会地位、权力富贵的一种体现。
尤其在日本的部队中,日本指挥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上战场劈杀砍刺,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使用者所拥有的指挥权,在战场上指挥刀可以有特权,对待不听指挥者有斩杀权,这在日本的军队中尤为显著。
但是,当一个军官一旦没有了指挥刀,那他在士兵面前的地位将一落千丈,还要受到士兵嘲弄和耻笑。
指挥刀也是军刀,除了指挥作用,它也是一种锋利的武器。
历史上,有一次粟裕带着警卫员跃下山坡,冒着枪林弹雨指挥大家猛扑残敌。
一场激励肉搏战开始了!
有的战士抓起烂泥巴,往日本兵的脸上和眼睛上打,有的日本兵眼睛被烂泥巴击中,战士们便冲上前去,噗嗤一刀,要了他的性命。
突然,一名已中弹受伤的日本军官,从路侧沟壑里跳起,举着指挥刀,向正在指挥战斗的粟裕后脑勺劈来。
在这危急的一刹那,机警的警卫员举枪击毙了这个敌人,敌人的指挥刀当啷一声!应声落在了地上。
后来查明,此人系梅泽武四郎大尉。
日军在我战士凌厉冲杀下,伤亡殆尽。
战斗打得干脆利落,半个小时就打完了。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军官挥舞着指挥刀,指挥日军,催促日伪军向前,与此同时,也指挥滥杀无辜。
据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日本兵把他们连同抓来的人排成几排。随后架起了机枪,一个日本军官拿着指挥刀,往空中一挥,大叫一声,日军的枪同时响了起来,无数同胞当场倒地身亡。
日本军官的指挥刀,往往成为八路军的战利品当年,日军为封锁抗日根据地,采用了残酷的“囚笼”政策。
铁路为柱,公路为锁链,连接铁路和公路的据点为锁。
据说,为了打破封锁,王近山的16团伏击日军,往往大获全胜。
后来,王近山望着八路军缴获的重机枪和指挥刀,沉吟半晌,他说:“这群日军特别凶顽,而且很多人还佩戴指挥刀,身份显得不一般呢!
王近山遵照陈赓所嘱,速战速决速离,战斗结束后,立即离开韩略村战场。
综上所述,日本军官使用指挥刀比较普遍,低级军官都可以用指挥刀,日本军官的指挥刀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是日本军官的祖传之物,是他们自己的私人物品,也可能是军队特别配置的武器。
日军的低级军官,比如曹长、军曹、伍长配发的军刀,也被称为指挥刀,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指挥刀,起码是日军小队长的军刀,才有指挥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