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铜财神像,秦岭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
秦岭就是一座普通的山脉而已。但是它大、广、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等等,综合在一起,秦岭就是一座神山。
秦岭山脉非常大,非常广。秦岭山脉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东西全长1600多公里。
其范围包括岷山以北,陇南和陕南蜿蜒于洮河与渭河以南、汉江与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以北的地区,东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阳一带山脉断陷,形成南襄隘道,在豫、鄂交界处为桐柏山,在豫、鄂、皖交界处为大别山,走向变为西北-东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带为丘陵,走向为东北-西南。
秦岭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中国南北的分界岭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鳌太”线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绵延百余公里,被誉为“中华龙脊”。
它东西横卧,与淮河一起把中国分成了南北两方。
秦岭是中国气候的分水岭
秦岭山脉,横卧东西,冬天阻挡了北方的寒冷的空气进入南方,使得南方较为温暖;夏天阻挡了湿润的海风进入北方,使得北方较为干燥,雨量减少。
故此,秦岭以北为暖温带气候,秦岭以南为亚热带气候。
秦岭是南北农作物差异的分水岭,也是南北人民食物差异的原因
秦岭阻挡了南北空气的流通,从而改变了南北的气候条件,最终导致南北的农业耕耘的巨大差异。
粮食方面,北方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因为小麦耐旱;南方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因为水稻需水量大。所以着就是北方人民主要吃面食,而南方人民主要吃大米的原因所在。
秦岭是南北方植物差异的分水岭
南方、北方植物的种类差距巨大,主要是因为气候条件导致,最终原因还是因为秦岭阻挡了南北方空气的流通。
北方空气干燥寒冷,一般都种针叶树木,比如红松 黑松 马尾松 油松等等。
南方空气温暖湿润,一般种植常绿的阔叶乔木,比如樟 楠 紫檀 冬青等等,当然还有落叶乔木,比如榆 榉 朴 椿等等。
秦岭使得橘子有了两种身份桔子和橘子没有区别,是同一种水果。
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地区人们习惯上就会把桔子写作“橘子”,而在南方地区则多数会用“桔子”来称呼。
在古代书籍里,一般都写作“橘”,而现代的书籍里又常写为“桔”,因此许多人将“桔”误以为是“橘”的简化字,但是通过查找一些字词类工具书和有关繁体字、简化字对照表,可以肯定地说,二者根本不存在繁简关系。
北方种植的橘子一般苦涩难吃,而南方种植的桔子却甘甜可口,所以北方的橘子都是南方运过去的,这都是秦岭惹的祸,哈哈。
关于秦岭的历史和传奇秦岭的名字由来
关于秦岭的名字,普遍认为,它源于古老秦人和秦帝国的威名。古代最早记述秦岭的文字是《山海经》和《禹贡》。《禹贡》成书时间大致为战国时期,在它的文字记述中,中国山脉的布局是一个“三条四列”的系统,其中秦岭被列为中条。然而,直到司马迁在他那著名的《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这句话之后,秦岭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
因秦岭矗立在秦国都城之南。“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称终南。”所以,秦岭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
秦岭孕育出的朝代
秦岭北麓,就是古代长安,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西魏、隋、唐等13个朝代建立都城。
古人认为龙脉福地必然兴盛。
秦岭孕育的宗教文化
秦岭南北,是早期道教重要的孕育地和传布地。相传,老子曾在秦岭终南山的楼观台讲授《道德经》。宋代,陈抟隐居华山,精研道教。金代,王重阳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
秦岭孕育了道家文化同时亦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摇篮”。后秦时期,鸠摩罗什在终南山草堂寺创立译场,开创了中国佛教翻译事业的新局面。
秦岭,还是中国佛教各宗派创立发展的源头。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秦岭及关中就聚集了三论宗、净土宗、律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密宗六大宗派祖庭。
秦岭是一座风景如画的美丽风景在秦岭,你能欣赏到山之巍峨峥嵘;还能水之清秀柔美;还有高山草甸石林之奇美特绝;更能欣赏到巍峨的雪山,平静的草原,幽深的森林,还有潺潺流水,泛舟江上。
终南山
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华山(惇物山、太华山)
古称“西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西安市以东120千米处,最高处2160米,为秦岭东段高峰之一,有南、西、北、东、中五峰,又称太华山。华山奇峰突兀,气势磅礴,自古以奇险峻拔著称于世。
太白山
位于眉县东南,最高峰拔仙台3767米,秦岭主峰,中国大陆东部最高峰,名山之一。夏商称悖物山,周称太乙山,《史记》中称岳山,魏晋始称太白山。山地土壤、植被、气候垂直带谱复杂,分带明显,林木茂盛。
还有透马驹山、代王山、紫柏山(紫柏坡)、玉皇山、鳌山、兴隆岭、摩天岭、光头山、秦岭梁、东老君岭、四方台、翠峰山、首阳山、静峪脑、麦秸磊、牛背、南五台、翠华山、万华山、太兴山、云台山、五凤山、凤凰山、王顺山(玉山、蓝田山)、将军帽、箭峪岭、骊山、草链岭、少华山(小华山)、浑人坪、龙山、凤凰寨、天台山、玉皇顶……
秦岭是万物的生命摇篮秦岭里最出名的要数“秦岭四宝”了。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
大熊猫
朱鹮
金丝猴
羚牛
其次在秦岭里,还藏匿着鬣羚、斑羚、野猪、黑熊、林麝、小麂、刺猬、竹鼠、鼯鼠、松鼠等数不清的哺乳动物,以及堪称世上最为丰富的雉鸡类族群。
秦岭是一座神山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寺和庙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习惯于把寺和庙放在一起说,即寺庙。在晋代之前,寺和庙是两种不同的场所,到了西晋末年,寺和庙才连用,从此成为佛教庙宇的通行称谓,也就是成了我们日常习惯用法。
但庙宇一直以来并示改变称谓,仍旧叫庙,没有叫成“庙寺”。为什么不能说成“庙寺”,因为就本质而言,寺和庙区别还是很大的,我们来看三点区别。
先有庙后才有寺在中国,庙的历史要比寺悠久的多,是先有了庙后才有寺。
从字义结构来理解,庙的繁体字是“廟”,外面一个广字有房舍的意思,里面是一个朝字,结合释义就是“朝拜”的意思,简言之,“庙”是用来朝拜的房屋。古人把祭祀先祖或者天地以及鬼神的地方叫做庙。
在古代,皇帝对庙十分重视,而且,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这是因为“庙”在古时候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代表着“皇帝的权威通过祭天的仪式得到了上天认可”。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皇帝的庙号外,一些有才有德的人也可以被立庙供奉,比如孔庙、岳王庙、关帝庙。
在《说文解字》中,对寺的解释是:“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因此,寺的本义就是法度,什么地方有法度?什么地方制定和管理法度呢?当然是官署。
因此,寺虽然也是搞祭祀活动,但它起初属于政府机构,比如古代的太常寺、大理寺等,都是官府机构和场所。到了西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佛教的思想更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并且对民众能起到教化的作用,因此备受官方追捧,于是皇帝便把教授佛法并且共僧人居住、学习、修行的场所称为“寺”了,比如白马寺、少林寺、凌云寺等。
也就是说,寺是办事的机关和宣讲宗教的机构,而庙才是人们纪念祖先以及忠孝之人的场所,寺供奉的是佛,庙里供奉的才是神,也可以说是被神化的人。
因此说,庙相对要比寺简单一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寺就比较复杂了。
文化内涵不同从上述已知,寺和庙供奉的对象不一样,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人们走进寺院是为了寻求解脱之法,而走进庙堂则是为了追忆祖先或所崇拜的对象,两者都可以对人的精神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结果却是不同的。
我们知道佛教讲求的是一个空字,四大皆空,人们从它身上需要得到的是苦难的救赎,是一个解脱之法。而庙则不一样,不论是皇家庙号,还是人神化后的庙,人们去祭祀,不是为了解脱,而是为了铭记。也就是说立庙和建寺的宗旨是不一样的。
就拿皇家立庙来说,庙号制度起源于商代,到西汉才形成,但最初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的。能够享有庙号的君王,一般由继位者按照 “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议立,开国君主称祖、继任嗣君治国有方的才能称之为宗。
但是从魏明帝开始,庙号开始泛滥,但凡是个君王,不论政绩如何,一般都能享有庙号,只有那些傀儡皇帝、儿童皇帝或短命皇帝,更或者被撵下台的皇帝,才没人帮他们立庙号。
因此,也就发现,庙的文化内涵与儒家文化紧密相联,它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是催人上进的,是积极的,是向上的,所以,庙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人内在的精神力量。
比如女娲庙代表着女娲精神,关帝庙则是因崇拜战神关羽,而孔庙则是学术精神,即使的祖庙,那也是一种精神的背负。
但寺就不一样了,它是一个宣扬佛教的场所,它可以收很多佛教子弟,教化他们,将人生中的所有问题都用因果来化解,然后告诉你佛教里的世界是怎样的,从而使人的内心达到某种安慰。
所以,寺的文化内涵与佛教的宗旨是一体的,更或者可以说,寺院是佛教的一种物质载体,它所有的展现都意在体现佛教精神,如果没有佛教也就不会有寺的存在。
规模大小不一样我们在生活中常说,我这里庙小容不下大佛,这个说法透露出一个现象,那就是庙可以小,但寺必须大。一般来说,寺院的规模要大于庙堂。
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寺、庙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庙里,我们只供奉一尊神,你祭祀关羽还是岳飞,只能选其一,你不能把他们俩放在一个庙里祭祀。这样一来,庙旺与否,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年代的远近,以及地域的局限等都有着很大关系。比如,我们现在的岳飞庙相对没有关公庙旺。
但再旺的庙恐怕也不及一个寺院发达,因为寺原本就是一个官署,就有人在里面工作。后来成为僧侣修行的居所之后,有了更多的人在此常住。而一个寺院要生存,就要进行必要的活动,他们会以自身佛法的教义出去化缘啦,搞些捐赠啦等等,从而实现了一个经营的过程。
如果遇上一位热衷于佛教的皇帝,那寺院就更加发达了,比如杜牧有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说的就是梁武帝时期,南朝建康城有佛寺500多所,穷极宏玉,僧尼10余万,资产富饶。可见,寺院规模的大小与政治息息相关。
但庙里通常不住人,靠人们的自觉在维护着它的体面,所以很难出现大规模的庙宇。不过庙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后来,在一些受到朝拜的庙宇附近,逐渐出现了一些卖小吃、祭祀用品,以及土产百货的小市场,再后来又增加了卖艺的杂耍节目,于是,每每到了法定的朝拜日就出现了像赶集似的活动,也就是“庙会”。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寺,也知道了庙,还了解了寺和庙区别,以及对我们的不同影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一种文化,也就是了解一段往事,从往事中回味,收获今天的自己。
巩新亮是哪里人?
巩新亮(1987年10月12日-,MiuMiu),甘肃平凉人,华谊兄弟公司女艺人.2009年在著名导冯小刚的贺岁大片《非诚勿扰》中饰演范伟的秘书“MiuMiu”,并以此角色正式掀开演艺生涯的第一篇章.又于同年发行首张专辑《盛放》.2010年出演电影《财神到》《龙凤店》与多位大牌演员合作,演技深受好评
大年三十晚上都不能灭灯?
大年三十,30晚上的火,晚上的灯,一夜光线到天亮。
我听说兰州有个报恩堂纪念馆里面的环境非常好是真的吗?
甘肃兰州市有个报恩寺,环境挺好的!欢迎朋友们来美丽的兰州旅游!
甘肃是我国佛教的发祥地之一,是丝路文化的中心。自佛法东来,到玄奘西行,都在陇原大地上留下了历史的足迹。由于这些殊胜的因缘,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在甘肃有着特殊的影响。无论是被称为世界文化艺术宝藏的敦煌石窟,还是著名的天水麦积山石窟,都是佛教曾经在甘肃的辉煌见证。
报恩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沙井驿,背倚凤凰山,面向黄河。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历代祖师,-安僧,度众无数,然经世事变迁,岁月沧桑,惜毁于文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古刹重兴在即。
1997年初,在兰州佛教四众弟子诚恳邀请下,普正法师慈悲应允,出任报恩寺住持,乃发悲心宏愿,矢志中兴,在原有草庵的基础上,主持寺院的修复工作,经政府登记发证,正式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省、市佛协的关心支持和佛教四众弟子的大力护持下,普正法师率众弟子荜路蓝缕,尽心竭力,历经数载,始规模初具。报恩寺殿堂僧舍乃次第落成,金容晃耀,慧灯续燃,法脉有继,各项法会先后举办,法务兴隆,海众安和,佛像庄严,道场成就。
1997年7月,报恩寺从缅甸迎请白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举办奉迎法会之时,兰州众多法师和数千信众踊跃参加。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兰州市佛教协会会长、五泉山俊源寺方丈融开老和尚主持法会,省、市宗教局和安宁区的主要领导都应邀出席了法会,瑞相显现,祥光普照。
2000年7月30日,报恩寺大雄宝殿的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兰州五泉山俊源寺方丈融开老和尚和武威海藏寺方丈理智法师、武山华严庵住持妙达老和尚共同主法。各级宗教主管部门领导挥锹奠基,见证历史。来自北京、陕西和甘肃各地的数千名信众参加了奠基仪式。
仰仗三宝慈光,诸佛菩萨加被,随着大雄宝殿开工建设,众多护法居士虔诚护持,发心布施,聚沙成塔,共襄盛举,大雄宝殿及殿内诸佛菩萨圣像次第完工,同时还修建了两栋僧房。在寺院修建过程中,得到诸山大德、四众教友鼎力支持,寺管会的诸位仝人同心同德,尽职尽责,在普正大和尚的带领下,由监院洪船法师具体协理寺院的各项事务,张锡忠、俞树栋、张世千、张松村、王世前等众居士虔心护法,不计酬劳,不畏酷暑严寒,协助襄理寺务,为寺院的修建奉献心力,福不唐捐,功德无量。
2004年8月7日,报恩寺隆重举行了大雄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甘肃省宗教局齐登俊副处长、兰州市宗教局马永贞副局长、安宁区人民政府张淑菊区长、李克荣副区长、安宁区政府办公室吕德真主任、安宁区民族宗教科马刘玲科长等领导莅临法会,省佛教协会理智副会长、严肃成秘书长、阿丹副秘书长,市佛教协会理因副会长莅会指导,来自全国各地40多座寺院的大德高僧主持法会。甘肃各地和北京、陕西等地的数千名信众和来宾参加了法会,韩国、泰国、新加坡的佛教信众专程前来随喜,场面庄严隆重,极一时之盛。
欣逢盛世,政通人和,法缘殊胜,众信归依。报恩寺将以知恩报恩,智慧解脱,大众共修,和合向上为宗旨,完善寺院的各项建设,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净化人心,奉献大众,为社会和谐,佛法兴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出更大的功德。
老九没有自己做皇帝的想法?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从古至今,几乎历朝历代,朝堂的明争暗斗,以及诸位皇子之间的勾心斗角的权谋之争,手足相残,脚踏无数尸体,才登上至尊宝座。
《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中的“九子”包括皇长子胤禔、皇次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皇十三子胤祥与皇十四子胤禵。其中,四爷党是从原先的太子党分离出来的,而大阿哥胤禔也一度加入八爷党却又不是纯正的八爷党,同样,打着自己小算盘的十四阿哥胤禵也一样。
不过,论起关系来,八爷党最铁的三位便是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䄉了,胤禟与胤䄉始终都是帮八阿哥胤禩摇旗呐喊的坚定支持者,只是后来八阿哥失势无望,才支持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诸位皇子中,最受欢关注的几位在康熙的众多儿子中,大阿哥胤褆、太子胤𧘌、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这几位阿哥是最受大家关注的。
大哥身为长子,本应理所当成继承王位者的,可惜做人做事不会来事,目光短浅、心胸十分狭隘。还被康熙呵斥:“像你这个蠢猪,还想当储君?”
而太子胤𧘌一出生就注定身份凌驾于所有兄弟之上,但是后来的行为让康熙对他越来越反感,被废后了又顺利复立。因为看清局势的张廷玉曾经说过:夺嫡之争,萧墙之祸。让康熙感到心悸,还是决定选择恢复太子之位。
四阿哥为人精明,吃苦耐劳,是有名的“冷面王”,凡事亲力亲为是一位实干者。康熙说:“朕想让你当一个真正的“孤臣”,四爷确实是一个“孤臣”。
八阿哥心系天下关心社稷民生,素有八贤王美誉。康熙曾赞赏:“八阿哥颇有几分像朕,不愧有八贤王美誉”。
而九阿哥这个学富五车,一心倾注“经商”为首,并无心江山的皇子,面对皇权诸位皇子都蠢蠢欲动,而他为何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唯八阿哥马首是瞻?
小财主九阿哥胤禟其人说到九爷胤禟,他的出身要比八阿哥好很多,九爷的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九爷一出生就比其他阿哥更受关注,子凭母贵嘛。宜妃一共为康熙生了三个皇子,可以看出来她是有多么的得宠,五阿哥,还有十一阿哥都是她的孩子。
再说,九爷胤禟有这样一位得宠的母亲,就算是为人相对平庸,怎么也不会拼劲全力去帮助一个出身不如自己的皇兄呢?要说他来当核心领衔人,还能说的过去,可偏偏老八是核心带头人,而他还死心塌地的为老八拼命。况且九阿哥胤禟还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特点的人。
老九从小爱专研,在众多皇子中就有语言天赋,他精通语言,满文和拉丁语间轻松互相翻译。所以老九也算是饱读诗书,诸多皇子当中颇有学问的,还与许多学者来往颇深。武艺也是不在话下,满族人的马背上的所有功夫他都学了个彻底,可谓是武功高强骑术精湛。
对于老九来说,做一些发明创造也是他的强项,曾亲自设计出一种战车。并且他极其善于交际,朋友很多,当中有西方而来的传教士,有朝廷的官员,还有民间的文人雅士,甚至连城中普通百姓他都有结交。
八爷党能有众多的支持者,最重要的是九阿哥特别有钱,而且他很善于经营,富有极高的生意头脑,那些支持者跟胤禟的外交和财政有着很大的关系。曾经还没收过纳兰明珠的全部家产,所以说得上是所有皇子中最有钱的一个了。
也正是因为九阿哥有钱有人脉,为何不自己争夺皇位,而一心去辅佐八阿哥争夺皇位。若要说个原因,只能说是他自己只想做一个有权有利的富贵王爷,并不想做皇帝,再说八阿哥的个人魅力太强大了。
九爷胤禟拼劲帮八爷,就是喜欢跟老八玩老八确实很会做人,性格很是平和,待人又极为宽厚,就连康熙都说老八跟自己颇有几分相似。八爷也正因为自己出身的关系,没有什么背景,便自小勤学而且聪颖,在皇子中能力也是很突出的。
而且他情商颇高,人情世故方面处理得恰到好处,深得一众大臣的称赞。在早期康熙皇帝也是很喜欢他的,时常夸八爷聪明能干,在处理许多国家的政务问题时,康熙也会让八阿哥参与其中。
八阿哥这样一个儒雅大度的人,可谓贤王风范,换谁不喜欢呢?甚至在没有开始夺嫡之前,四阿哥胤禛对八阿哥的评价也是很高的。九阿哥之所以这样支持八阿哥也是有他母亲的因素所在,宜妃也曾多次帮助过八阿哥争夺皇位,是因为八阿哥的福晋是宜妃最疼爱的内侄女。而九阿哥更是喜欢与八阿哥在一起,心甘情愿的跟随他。
在此之后,九阿哥觉得自己跟八阿哥更亲近些,所以干脆就直接站到八阿哥的阵营里。之后他就是八爷党的核心智囊了,帮助八阿哥出谋划策,不管是在金钱上,还是人脉上都给予八阿哥极大的帮助,八贤王的美名,少不了九阿哥的大力支持。
老九是八爷党的智囊九爷胤禟除了是胤禩的金主之外,也成为了八爷胤禩重要的智囊之一。虽然政治没有什么建树,可是商业操作和政治斗争多少都是九爷出谋划策,相较于老十胤䄉只会摇旗呐喊的架秧子,和打着自己小算盘的十四阿哥胤禵,胤禩自然更加倚重和欣赏胤禟。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第一次被废后,胤禩受到康熙刻意打压,胤禟却依然坚决支持胤禩夺嫡,而没有改换门庭。从他个人的利益考虑,支持胤禩夺嫡是最佳选择,因为只有胤禩成为了皇帝,胤禟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实际上,这个时候胤禟已经是孤注一掷,在赌身家了。即便他想改换门庭,最多自己也只是外围人物,根本进不去核心。胤禟断然不会就此轻易改换门庭,失去自己利益的机会。
更何况,彼时的胤禩只是遭到了康熙的打压,却没有完全失势,胤禟一直不离八阿哥胤禩左右,仍旧愿意在朝堂之上为他说话,可见其重情重义。加之还有后来胤禵的崛起,胤禩集团翻盘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所以康熙还曾给九爷胤禟评价:“奸商”,知子莫若父!
九爷跟八爷一条路走到黑事与愿违,始终是雍正笑到最后,登上了宝座。所以在胤禟在八爷党其中已经没有抽身的机会了,只能跟着胤禩一条道走到黑。
当然,九爷胤禟作为胤禩的“金主”兼智囊,在胤禩彻底失势之后,胤禟的威胁远比胤禩要大得多,要知道九爷可是八爷胤禩唯一可以翻盘的经济渠道,要知道,不管任何上层建筑和交际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雍正认为九阿哥一直都心系于老八,留着早晚是个麻烦,雍正才把他和八阿哥彻底清理,才有了最后的悲惨下场。更何况,九爷胤禟本身就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商人”,到那时,谁能保证胤禟在被逼无奈之下不会孤注一掷?
因此,雍正在清洗胤禩集团时,将胤禟和胤䄉、胤禵等人进行了区别对待,留下了威胁较小的胤䄉、胤禵的性命,却坚决要置胤禟和胤禩于死地。并把他们两个名字改为“塞思黑”和“阿其那”。说到底,雍正让胤禟“暴毙”并不完全是个人恩怨,更多的还是防患于未然。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下旨恢复胤禩与胤禟的原名,并入宗籍。用乾隆的话讲,这么大的案子,他不敢来翻案,还有子孙后代的人敢来翻案吗?
最终,八阿哥和九阿哥被恢复可原名,他们子孙也归入宗籍,这也算是为胤禩和胤禟恢复名誉了。
结语老九胤禟虽没有做皇帝的欲望,但是对利益最大化考虑,只要老八没有失势,受益最大的还是他。而之所以跟随老八一条路走到黑,更多的是他泥足深陷无法抽身,不过,他确实喜欢跟老八在一起,老八有能力,为人平和。可以说,老九和老八这对组合更多的是同盟兄弟,雍正和十三爷组合铁杆兄弟。这两个组合不同的是,老九拼命帮老八是以利益最大化第一,十三爷舍命帮雍正是不问缘由,不求回报。最终笑到最后的还是雍正!
—END—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