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方鼎多少线 青铜尊真品鉴定

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被誉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镶金兽首玛瑙杯舞马衔杯纹银壶镶金兽首玛瑙杯,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

黄铜方鼎多少线,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翠玉白菜 东坡肉形石 毛公鼎

这棵翠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料,绿色的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看上去是鲜活欲滴。菜叶上还停留着两只昆虫,它们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这块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

毛公鼎是据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因刻器者为毛公而得名。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却铭刻了32行497个篆书文字,是铭文最多的青铜器。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大禹治水”大玉山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玉山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为致密坚硬的青玉。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北京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 后母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被誉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

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曾侯乙编钟

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铸工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舞马衔杯纹银壶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名阿訇捐赠的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对于研究回族历史、宗教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青海省博物馆:铜鎏金观音造像

国宝级文物。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

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

山西博物院:晋侯鸟尊

全器为昂首挺立的鸷鸟形。鸟有冠,双角,圆目,尖喙。细长鸟颈,腹腔中空,颈、头、喙相通,鸟背开小口设一小盖,盖有链条与虎形提梁相连。鸟足粗壮有蹼,鸟尾下下设一虎形支脚。通体浮雕翅翼,细刻羽毛,造型独特新颖,装饰富贵华丽,为晋国青铜器代表作品。

河南博物院:春秋莲鹤方壶 四神云气图

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高120厘米,口径31厘米。春秋时期器物。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

西汉早期文物。壁画的主要内容为龙、白虎、朱雀、怪兽、灵芝及云气纹等组成的图案,历史艺术价值极高。不但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更是一部承载西汉初年中国神仙思想的壮丽史诗。

山东省博物馆:东平汉墓壁画

2007年发现于山东东平县,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填补了我省汉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国极为罕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该织锦的年代为汉代,来自蜀地。现在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西藏博物馆:双体陶罐

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代表了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和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也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匈奴王冠

国宝级文物。黄金制成,重1394克,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匈奴单于金冠。金冠由金鹰和冠带两部分组成,上面浮雕有羊和狼的图案,雄鹰站在半球形金冠顶上,俯视着冠带上狼与羊搏斗的情景。

安徽博物院:战国楚大鼎

国宝级文物。圆口,方唇,鼓腹,圜底,蹄足。附耳外侈。腹饰一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模印菱形几何图案,足根部饰浮雕漩涡纹。口沿刻铭文12字,研究者释读不一。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

黑龙江省博物馆:金代铜坐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金代铜坐龙的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无论从考古还是从艺术的角度,这尊铜坐龙都有很大的文化研究价值。通过对铜坐龙造型和饰纹的研究探讨,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吉林省博物馆:青花云龙纹高足碗

元代青花云龙纹高足碗,该器物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纹,呈竹节状。口沿为青花唐草纹。内壁暗花印行龙二条。外壁用青花绘一游龙,并衬以火焰纹。青花色泽青翠浓艳,线条流畅有力,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辽宁省博物馆:清代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

全高52.2厘米,上为一直径12.9厘米的大球,镂雕祥云缭绕,十余条健龙或藏头露尾、或藏尾露首穿行于云层之间;大球内分层透雕二十一个小球,球球相套,层层能转,满地纹饰。三节台柱,上为六层透雕小象牙球,纹饰同顶上之大象牙球;下有四足座,座上雕人物顶柱状承盘,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天津博物馆:《雪景寒林图》(范宽)

此图画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笔墨浓重润泽,皱擦多与泻染,屑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细密的雨点皱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和枯木。

南京市博物馆: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只以汉代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为主体图案的梅瓶,造型端庄,胎坚釉白,在制坯、绘画、施釉、烧制等方面均达到极高的水平,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浙江省博物馆:《富春山居图》(前段)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江西省博物馆: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此甗甑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顾。鹿竖角,短尾卷,身披鳞片。甑腹饰四组展体的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它体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稳定性良好,有“甗王”之誉。

上海博物馆:王羲之上虞帖

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湖南省博物馆:素纱禅衣

重量仅为49克的素纱襌衣,是马王堆汉墓随葬物品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件文物,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轻纱薄如空”,其质地及纺织技术都让现代人称奇。

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

云南省博物馆: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于1972年在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青铜器。此铜案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

贵州省博物馆:开元投龙铜简

开元投龙铜简是公元783年,53岁的唐玄宗派遣内侍张奉国带道士孙智凉等人,专程从京师来到南岳朱陵洞投放的铜简。除了祈求自己长生不老外,玄宗还将至爱杨玉环的名号——道真,写在祈请人一栏。可见痴情的玄宗希望神明庇佑他们做一世的神仙眷侣。而当年这一“洞天投龙”的盛况,详细记载在《南岳志》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翔鹭纹铜鼓

此面铜鼓距今约2200年,鼓身所刻图案纹式内容丰富、活泼生动,鼓底足部一侧卧刻篆文“百廿斤”,弥足珍贵,整器品相完好、铸造精良,在国内实属罕见,堪称国宝级文物。

广东省博物馆:千金猴王砚

“一石三砚”之首——千金猴王砚,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清朝张之洞做两广总督时,他有名何姓顾问在肇庆主持开发大西洞,得到一块上等石料,遂请名匠依形制作了这三方砚台。这种天然的名石与能工巧匠的雕刻,使得这三方砚台成为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品。

福建博物院:云纹青铜大铙

云纹青铜大铙通高77.8厘米,铣间56.6厘米,重100.35千克。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36个冏纹乳突状枚,枚直径3.5厘米,高2厘米。鼓饰变形兽面纹,两侧饰云雷纹。甬亦饰变形兽面纹。大铙双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

海南省博物馆:越王亓北古剑

越王亓北古剑,又称“盲姑”剑、“不寿”剑,系越王勾践之孙王不寿的自用剑,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目前发现存世仅三柄,尤以入藏海南省博物馆的这柄最为完整,是所有存世的越王剑中最长的一把,品相极佳。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是青铜器吗?

二里头遗址据考古学者测算出距今有7~8千年历史,出土著名文物是骨笛等一批史前物品,其出土的铜鼎是黄铜铸造。青铜器出土,测算距今约四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是黄铜与铅按比例冶铸而成,盛产于周朝而衰于秦汉。

所以二里头出土的铜鼎与青铜器有明显区别,严格说是不属青铜器范畴。

大禹九鼎是否真的存在?

大禹九鼎,在夏商周三代奴隶社会,是至高无上王权的象征。

犹如秦的传国玉玺,之于历代皇帝的得国正否的意义。

九只大鼎,为纯青铜铸造,象征天下九州,(一说用来收集、镇压天下气运)每只大鼎,用相应的州名命名。

(大禹九鼎猜想图)

传说夏禹王命令九州的最高统治者州牧,上交他们所在州出产的铜矿,然后铸造成九只大鼎,每只大鼎身上,皆刻满了所出产州特有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

然后把九鼎收在王城内,镇压、收拢天下气运。亦作为至高无上天子王权的象征。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史记》

鼎,在上古时候,本来作为炊具。后来把煮熟的东西直接用鼎装着来祭祀鬼神,久而久之,鼎竟然成为了祭祀的礼器存在。

(鼎成为祭祀神器)

鼎作为礼器,附加上了神权的色彩,所以夏禹铸造九鼎,其寓意不言自明——代天牧民。而这九鼎就成为了传国神器一般的存在。

如此重要的传国神器,为何到了秦建立的封建社会后,记录渺渺,甚至后代的史书不再提及。

以至于让不少后人质疑九鼎是否存在。

咱们没有穿越的本事,没法再回到古代去确认九鼎,也暂时没有九鼎出土的消息。只能从史料记载去推断一下九鼎的存在了。

《 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墨子》里面说,九鼎原是夏后氏的,殷商的商汤灭夏桀后,笑纳了九鼎;商后期的纣王被周姬发所灭,九鼎被周人抢走了。九鼎是夏商周三代权力迁移的见证。

(见证三代之鼎)

另外《战国策》、《左传》均记载了九鼎是夏禹所铸造。战国策说的虽然夸张,却也证明了九鼎是存在的。

还有关于九鼎的两个典故,就是证明九鼎存在的铁证。

典故:秦武王举鼎

秦武王生得五大三粗,气力惊人,常以此自吹自擂。他手下养了两只大力士乌获、任鄙。后来又收下了齐国大力士孟贲。

公元前307年,秦军攻克韩国宜阳城,兴高采烈的秦武王带领那几只大力士等一堆人到洛阳旅游。

(秦武王一行人)

洛阳的主人公,懦弱的周天子,慌忙派人洒水扫地,张灯结彩、备下盛大的欢迎仪式,迎接秦武王一行人。

武王赢荡这人,嘻嘻哈哈的,带着一堆手下,直接前往周太庙,想观看传说中的夏禹九鼎。

到了太庙,一行人都被一字排列的九只大鼎给震撼住了。那种历史厚重感,王权神权威严感扑面而来,震得大家大气都不敢喘。

(一字排开的太庙九鼎)

好家伙,武王看到这个场面,尤其是手下的怂样。

欲打破这个氛围,便灵机一动,指着雍州鼎说:“哎呀,这只雍州鼎是象征我们秦国的,按理说是我们秦国鼎,我要拿回秦国去哈。”

旁边陪笑的周朝守鼎官脸色立马变绿了,他悠悠说了一句:“这些大鼎自从被周武王放在这里后,从来没移动过,每鼎重达千钧,无人能举。”

言下之意是: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这么重的鼎,是你能拿走的吗?

这话秦武王不爱听了,脸色拉了下来,对旁边的几只大力士说:“你们谁能举起它?”

任鄙立马认怂,陪笑道:“大王,这鼎重达千钧,太重了,我只能举起百来钧的。”

秦武王听后,极度不满的哼了一声,目光刚转向乌获。 齐国人孟贲笑着说:“大王,让我来试试吧。”

(孟贲举鼎)

于是,孟贲磨拳擦掌,吐唾液抹头发,做足热身准备后。

把两根粗绳系在两边鼎耳之上,伸出双臂,穿入绳索之中,满脸狰狞,大喊一声:“起!”

由于鼎太重,孟贲使尽吃奶的力气,憋得满脸通红,青筋怒爆,才把大鼎提起了半尺高。因为太过用力,眼珠蹦出了半寸,眼眶有血流出来。

秦武王看到这场面,嘲笑道:“这么差劲,看我的!”

(武王准备举鼎)

于是不顾众人劝阻,按照孟贲先前的步骤,准备好后。

秦武王好胜心强,说:“他刚刚能举起,我偏要走几步,比他厉害。”

(偏要走几步)

于是使尽平生力气举起了半寸,刚想迈步走,谁知气力不够,那鼎一下掉下来,砸到脚了。脚骨被砸断了,当天夜里,就气绝身死。

(气绝身死)

这是有名的武王举鼎的典故,由周人和秦人共同见证了,并写进了历史。

他们都真真切切看到过九鼎,作不得假。

还有一则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典故。

说的是庄王带领大军,讨伐了再洛阳附近的一个少数民族后,大军并未班师回朝,而是庄王一时兴起,把军队拉到洛阳城郊区,在这里举行阅兵大演练。

(楚庄王)

吓得周天子小心肝无限扑通跳,赶忙派王孙满出去,试探问庄王:“楚老大,你们,这是想干嘛呀?”

老庄不怀好意的盯着他笑:“没啥,就在这里阅个兵而已,既然你来了。我就问你个问题。”

老庄打着哈哈,斯条曼理的说:“听闻夏禹铸造的九只大鼎,就放在王城太庙里。我想问问,它们有多重?”

言下之意是:你们周家还有多少分量,我楚国够不够资格取而代之。

(楚军陈兵洛阳城郊)

王孙满被这胆大包天的赤裸裸言辞吓到了,他脑中一片迷糊,半饷后,才满头大汗冒出个偷换慨念的说辞:“历代以来,能据有天下的,在德不在鼎。” 并认真给庄王分析了德的重要。(笔者认为,如果没有鼎的话,大可以直接说没有,并把庄王领进太庙参观的,免得各国诸侯都来惦记)

这句话戳中了老庄的心病:

因为无论他们楚国多么强大,都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侵略者。打败他们也是口服心不服。

于是,楚庄王黯然的班师回国后,举国大力学习中原文化,并提出武有七德,一举把楚国国力文化推向鼎盛,成为当时全世界的最高峰,引得中原各国争相模仿的时尚。

(强大的楚国)

至于九鼎的下落,有几种传言,有沉没泗水说,有周室缺钱,拿来铸钱说。但,国之重宝、神器,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结局,显然是缺乏根据。

最有可能就是秦国灭了周后,运回了秦国,并随着始皇帝死,而一起葬在了始皇陵。

小知识:秦汉计量单位换算

钧,三十斤也。――《说文》。秦汉一斤大约是现在的260克。千钧之重的鼎,大家有兴趣自己去换算。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梁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