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日本铁壶盖子黄铜 武汉哪里有好玩的夜场

天使之城(西餐酒吧)地址:汉口江岸区天津路十字路口南静谧的花园雅座里,3、MIX(慢摇吧)地址:汉口江岸区天津路君安大厦一楼豪华欧式古典风格,汉口江滩天津路闸口DJ李勇打碟很有想法,11、SOHO苏荷(慢摇吧)地址:...

日本铁壶盖子黄铜,武汉哪里有好玩的夜场?

天使之城(西餐酒吧)

地址:汉口江岸区天津路十字路口南

静谧的花园雅座里,享用地中海风味的菲利牛扒,品尝从酒窖里刚刚拿出的法德堡红酒,悠扬的小提琴曲更是将你融化。

2、CASH钱庄(HI吧)

地址:汉口江岸区上海路19号,毗邻江汉路

中档HI吧,两层半整体空间结构,打碟很卖力,但人气还未火爆。

3、MIX(慢摇吧)

地址:汉口江岸区天津路君安大厦一楼

豪华欧式古典风格,将小资情调进行到底。

4、波尔图(西餐酒吧)

地址:汉口沿江大道147号,武汉港侧对面

夜幕降临,花灯初上,波尔图里的爵士乐使跌进了鸡尾酒杯,再品尝一下法式鹅肝酱和三文鱼,纯正。

5、别克乔治(清吧)

地址:汉口江岸洞庭街中段,靠近车站路路口

它像一位安静幽雅的隐士,当你有意时,它才在深庭中显现。

6、芭芘(HI吧,慢摇吧)

地址:武汉港左边

规模较大,电子乐和节奏蓝调满足着每个人的躁动。

7、RETURN97(HI吧)

地址:汉口江滩入口处

R&B、HOUSE风格,绚丽的灯光里,帅哥美女互碰着手里的酒杯。

8、回归NEWFACE(慢摇吧)

地址:汉口江滩天津路闸口

DJ李勇打碟很有想法,汉口早期成名酒吧之一。

9、柏龙(清吧)

地址:汉口沿江大道153号

纯正的原瓶欧洲啤酒,沿街的咖啡色桌椅,处处流淌着经典。

10、宝马会(HI吧)

地址:汉口江岸区洞庭街70号

来自纽约的DJGiechius很擅长HPHOP,让PARTY更加迷幻。

11、SOHO苏荷(慢摇吧)

地址:汉口江滩南陵路口

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工业时代,黄铜色的轮盘呵铁器却与现代时尚巧妙融合。

12、BABYFACE(HI吧)

地址:汉口江滩南陵路闸口

BABYFACE的气氛是有魔力的,在这里悲伤得到释放,快乐可以加倍。

13、X-CLUB(清吧)

地址:汉口江滩4号,宋庆龄故居对面

轻柔的帷幔下,舒适宽大的沙发里,竟然进行着刺激的“杀人”游戏。这里谢绝含酒精的饮品,却是令人迷醉的地方。

14、维多利亚(西餐酒吧)

地址:汉口沿江大道,银兴电影院旁

富丽堂皇的法式风格,可口的西餐,人均消费却只有58元,相当实惠。

15、MAX(HI吧)

地址:汉口江滩,市人大常委会对面

青年人的聚会场所,处处显示着跳跃和欢腾。

16、恺撒(HI吧)

地址:汉口江滩五福路闸口,亢龙太子酒轩对面

罗马图案条纹在灯光下更显神秘。

17、唐会(HI吧)

地址:汉口江滩张自忠路闸口右边

眼里的Dancer着实让人亢奋,出色的DJ“太子”让你很快进入情调。

18、根据地(慢摇吧)

地址:汉口江滩张自忠闸口左边

酒水和零食在酒吧超市内选购,轩尼诗VSOP350元,绝对系列150元,果盘10元,还有各色小吃,真的平价!

19、焦点(HI吧)

地址:汉口江滩江岸教育大厦对面

DJ磊磊很有名气,专业的Dancer也曾去日本进修,个性在这里最为畅销。

20、单行道(HI吧)

地址:汉口江滩怡景花园正对面

武汉年轻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1、波波玛丽(HI吧)

地址:汉口江滩怡景花园侧对面

红色吧椅呵灯饰,黑色吧台和沙发,红与黑的交织,与“波波玛丽”的邂逅。

22、芝加哥(慢摇吧)

地址:汉口江滩长江儿桥旁

相比而言,这里中年人较多,相信是为平淡的生活寻找激情。

23、巨酷(清吧)

地址:汉口沿江大道怡景花园旁

从街面看去,它凸显高贵,推门而入,却又平实,适合商务会谈。

24、悲情城市(清吧)

地址:汉口江岸区胜利街呵黄兴路交叉口

13年历史的积淀,让这个酒吧拥有较高的名气,一些时尚节目也在这里录制。

25、神曲(音乐吧)

地址:汉口江岸区车站路25号

这里以前是一个教堂,现代人给予它新的意义。

26、红色恋人(音乐吧)

地址:汉口建设大道600号,信合大厦旁

音乐很有格调,经典的《加州旅店》,《许巍的故乡》都在这里回响。

27、荷特(慢摇吧)

地址:汉口青年路同成广场A栋,谢先生餐厅右边

市中心的高档夜场,都市繁华聚焦在她的月光杯中。

28、丽岛(清吧)

地址:汉口江岸区云林街64号

小巧精致,浪漫至上,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光顾。

29、三达(音乐吧)

地址:青山区工业一路38街38号

特立独行,没有慢摇,只有音乐才能在这里绽放。你可以品味着酒的意境,欣赏着钢琴曲呵萨克斯,10月3日将在武昌鲁巷开设4000平米的分店,依旧音乐吧

那些因无知而糟蹋的珍贵古玩?

无知而糟蹋珍贵东西,这种事快40岁了还发生,不是古玩,但心更痛10万的卡地亚包包在家当个收纳袋。一年后直接贬值92%。

之前我印象中奢侈品听说过路易、香奈儿、LV、古驰、爱马仕、劳力士等几种。

因为生活中和社交圈一般不接触不谈论,对其他品牌可以说一无所知。

也从来不会关注这种东西,反正就知道一个字“贵”。

可能大家都知道“卡地亚”这个奢侈品牌。主要是做手表和珠宝的。谁知道人家还有包包。

我有一个发小,就是我现在的老板,从小形影不离地处着处着,大学时候就彻底变成富二代了。

15年我刚跳槽到他的公司上班,过了一年半,老婆孩子才来到北京团聚。

工作归工作,朋友归朋友。两家媳妇也都认识。

安家后的一个休息日,他带老婆来我家里做客。

简单做了点家常菜招待了一下。

我和发小天天上班见面,也没什么可聊的。

两个女人倒是叽叽喳喳的有聊不完的话题。

两人有个共同点,都不上班专职照顾家庭。

但人家是豪门媳妇的贵妇生活,我家是两娃需要照顾的主妇,天上地下的区别。

生活中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发小媳妇偏偏跟我老婆谈论各种场合的化妆和衣着注意。

这就难为情了,老婆平时哪会注重这些东西。

到我们衣帽间和化妆台看了看,驳斥了一大堆话。

老婆的随身包包因为带孩子,都是那种大容量的样式。

用他媳妇的话说就是没有一个精致的,女人,这怎么能行!

还责怪我不关心自己的媳妇。

我内心不以为意,哼!当然不能跟你比。

已经是500-800元的了,还是三四个,对我们来说这够奢侈了。

她平时唠家常的朋友也不多,然后就跟发小商量说把她的包包留下吧,算她单独送个礼物。

这次过来带的包包就出门用过一两次,还很新,不由分说让媳妇挎上去试了一下。

是两个包包,一个挎包,一个手里捏着的小皮包。

然后她打量了一下,很满意!拿了个纸盒把东西全倒出来,把包塞到媳妇手里。

发小和我自然无所谓,由你吧。

发小应该也不知道多少钱,只知道是别人送的,大概认为她媳妇不太喜欢。

我呢,还是内心高估了一下,觉得几千撑死上万,还劝老婆她送就拿着吧,收得起。

实在是这种东西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老婆和我也是心大。

也没有去查一下这包是什么牌子、什么价位的东西。

质量手感那真是不懂的人都能看出好来,非常精致。

老婆出门带了几次,没人注意,更没人夸赞告诉她这是什么包。

容量还是太小,经常带孩子外出,随身物品多,实际用途实在有点鸡肋。

不久之后就扔到化妆桌抽屉里搁置了。

后来我丈母娘来帮忙带了一段时间孩子。

丈母娘太勤快,每天都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小孩的玩具和小物品总要收纳到一起。

看到这个包包结实,就经常把玩具积木啥的零散东西收集扔进去。

我和老婆也没太注意,收纳袋就收纳袋吧,好放还结实。

期间,我和老婆也去过发小家几次,她老婆也没再提过这个包的事情。

对她来说大概这东西也没啥可炫耀强调的。

一次节假日,两家一起外出吃饭。

她媳妇才告诉老婆要注意包包的保养,稍微起皱就拿不出手了。

我和老婆自然嗯嗯点头,那个包早就变样了。

内心也不好意思提,总不能说人家用心送的礼物没什么用吧。

直到她说起,这个包包是她熟悉的邻居从法国带回来专门送给她的礼物。

她还费心思让人买了一套10万多的化妆品回礼。

我和老婆当时听得差点噎死,心塞当场就要闭气。

对视了一眼,默契地选择闭嘴,不敢声张说实话。

回来进门后赶紧把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出来,上网查了查才知道叫卡地亚,价钱还查不到。

挎包左看右看都变得不成样了,全是划痕又脏又皱。小皮包倒是没什么损坏。

拿两个包去回收的店里鉴定了一下。还是个稀有品。

挎包原价大概七八万(鉴定师也拿不准),小皮包原价大概2万左右。

小皮包回收给了6000,挎包不要,好说歹说最多给2000。

尼玛!!!好心痛!!!

无知有多可怕????

10万的东西在我家放了还不到一年就变成了8000。

除了扇自己两嘴巴子!!能说啥呢?!

如何认识和理解青铜器时代?

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因金属具有易腐蚀的特性,四五千年以上的青铜遗存发现往往为数不多。青铜时代必须具备这样一个特点: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代不能认定为青铜时代[1]。

青铜时代是 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 4.7倍,性能良好。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青铜时代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之后,早于铁器时代之前,在世界范围内的编年范围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世界各地进入这一时代的年代有早有晚 。伊朗南部、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已使用青铜器,欧洲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也有了青铜器。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青铜较晚,大约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美洲直到将近公元11世纪,才出现冶铜中心。中国则在公元前3000年前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在青铜器时代,世界上青铜铸造业形成几个重要的地区,这些地区成了人类古代文明形成的中心。在古代文化发达的一些地区青铜时代与奴隶制社会形态相适应,如爱琴海地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此时都是奴隶制国家繁荣的时期。但是也有一些地区,没有经过青铜时代便直接过渡到铁器时代。进入文明的地区在青铜时代已经产生了文字。[7] [8] [5] [9] [6] [10] [4] [3] [2]

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的肇始时间,则众说纷纭。部分学者认为龙山文化晚期或龙山时代已进入青铜时代,年代约当公元前3000年或稍晚。因用铜遗存仅有零星的发现,并不符合上述青铜时代的特点,故可以不考虑其可能性。[11]

1980年代以降,一般把成批出土青铜礼容器、兵器、工具、饰物等的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国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由于1980年代当时二里头文化碳素测年的数据落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所以一般认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上限[12] 。嗣后,有研究者将西北地区的早期用铜遗存纳入青铜时代,认为存在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两大独立起源地,但在绝对年代上,仍认为二者大体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进入青铜时代[13] 。

中原地区在二里头文化之前,仅有零星的用铜遗存发现。如襄汾陶寺遗址发现有红铜铃和砷铜齿轮形器、容器残片等,但未见青铜[14] ;登封王城岗遗址曾出土青铜容器残片[15] ,新密新砦遗址曾出土红铜容器残片[16] 等。二里头文化第一期发现的铜器尚少,且均为小件器物。第二期开始出现铜铃和嵌绿松石铜牌饰等制作工艺较复杂的青铜器,第三期始有成组的青铜礼容器和兵器等出土[17] 。故就目前的考古材料而言,中原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至多是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曾应楚昭王之邀与干将(传说与欧冶子同师)一起“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一作工市)”。楚王曾引泰阿之剑大破晋郑王三军。上述记载,虽然带有传说的成分,但也足见欧氏所铸之剑之绝妙。由此可见,这时期青铜铸造技术之精湛。

就目前的认识,整个东亚大陆多地区大致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约当公元前1700年前后。第一批进入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只有四坝文化、齐家文化晚期、夏家店下层文化和二里头文化。这些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间的交流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时代标志

采矿

青铜采冶业是从石器加工和烧制陶器的生产实践中渐渐被认识而产生的。

中国商代后母戊大方鼎

最早的采矿业是从地表挖掘开始找矿的。当他们发现矿脉或矿带向深部延伸的规律时,人们创造了从地面向地下挖掘竖井,并由竖井底部向四周开拓巷道以寻找矿石和采掘矿石的方法。有时人们在巷道中发现深部还有矿石,于是又从巷道中向下挖竖井,这种井并不直接通向地面,所以人们称之为盲井。用这种方法采掘,一般在井巷中用木质的框架作支护,以防止周围岩石坍塌。他们用榫接或搭接法制作的框架,有效地承受了巷道的顶压、侧压和底压,可以确保坑下采掘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从地面下较深的地段掘取矿石。这比起露天采矿省工省时,是一个进步。从湖北大冶铜录山、江西瑞昌铜岭等地发现的商周采矿遗迹看到,露天采矿与坑采这两种方法均已采用。当然,从矿区河流中夹带的沙石中淘洗出铜矿也是一个途径,此时大概也已被掌握。

人们在寻找石料和加工的过程中,逐步识别了自然铜与铜矿石。例如有一种铜矿石,颜色碧绿,其断面的纹理与孔雀的羽毛相似,很是艳丽,所以人们称它为孔雀石。这种孔雀石含铜量高,其含铜品位可达 10—20%或更高。这是一种氧化矿,只要同木炭放在炼炉中进行冶炼,加热到 1000℃稍高一些,就可以炼出铜来。它又常常与自然铜一起出现,并与铜锈有类似的颜色,因此孔雀石很可能是人们最早用于冶炼的铜矿石。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为青铜的冶铸业提供了必要的高温知识、耐火材料、造型材料与造型技术等条件。例如龙山文化中黑陶和白陶的烧陶温度均与铜的熔点接近。当时使用陶模具制作泥坯和印制花纹等技术与铸铜的模具功能有相似之处;冶铸用的熔炉、水色、型范等都是陶质的用具。炼铜用的木炭也与烧陶所用的燃料是一致的。考古工作提供的资料说明,凡是发现古代采矿、冶炼遗址的附近,几乎都有同时期居民聚落遗址。因此,人们在制作石器时,为寻找原料而出没于这些山丘时,如果一旦认识了自然铜与孔雀石等铜矿石,那么采掘这些金属原料就成了他们的新工作。[2] [3] [4] [10] [6] [9] [5] [8] [7]

冶炼

春秋时期的冶铜技术是在商代与西周时期的冶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从出土的商代与西周铜器数量之多,用铜量之大,或许说明当时的冶铜业还是比较发达的,因此有理由认为,商代与西周的冶炼水平也是不低的。衡量冶炼水平高低很重要的一点是炼渣中的含铜量的多少。因为矿石中所含的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越高,炉渣粘度就越大,渣的流动性也差,渣中所含的铜也越多。春秋时期,冶炼过程中已经掌握了配矿技术,使渣中的含铜率降至 0.7%,这是冶炼水平较高的一个表现。可能这种配矿技术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

据统计,已出土的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铸有铭文的青铜器,有上万件之多,没有铭文的铜器更数倍于此数。商代与西周时期,若无发达的采矿与冶炼业是不可能提供如此大量的铜金属原料的。

已经发现的商周古铜矿遗址,大多分布在火成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因为接触带内的岩石破碎,比较容易采掘。又因大气降水和淋滤作用,地表面的铜元素在接触带中相对集中,出现了铜品位自上而下逐渐富集的现象,形成氧化矿富集带。这种条件使它成为古代先民理想的采铜场所。这里的矿石,主要是孔雀石、硅孔雀石、赤铜矿等,都属氧化矿。深部往往有自然铜。大冶的铜录山,顾名思义,是铜绿色的山丘之意。那里每当大雨过后,表面就暴露出许多绿色的孔雀石的碎块,俯拾皆是。因此,它的铜资源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开发利用,在11号矿体和7号矿体的2号点出现的采矿遗迹,被认为是西周时期或更早的遗存。

当时冶炼铜矿石的方法,是将矿石与木炭放在冶炼炉中进行冶炼。由于这些矿石是氧化矿,因此这种冶炼被称作氧化矿还原熔炼。虽然只发现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商与西周时的炼炉尚未见到。但是,经过模拟实验证明,春秋时期的冶铜竖炉冶炼性能很好,能持续加料,持续排渣,间断放铜。[9] [9] [7]

世界发展

中国大陆

中国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个铜冶炼技术的文明,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冶炼铜发现于中国的陕西姜寨遗址。[10]

姜寨遗址出土的公元前4700年前冶炼黄铜片及黄铜圆环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冶炼黄铜,标志着人类初步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为青铜时代的到来打下基础。而位于中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则是世界上第一个已知的最早掌握青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出土了公元前4000年的冶炼青铜器,人类初步踏入了青铜时代的门槛。

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块半圆形黄铜片和一块黄铜管状物,年代测定为公元前4700年左右。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在上海光源,采用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发现姜寨黄铜片不同区域的锌含量差异显著,而铅元素呈零星点状分布,其特征与固态还原法制备的黄铜完全相同,从而证明先民在使用天然金属与发明金属铸造之间,都曾采用热煅法或固体还原法冶炼金属。[6]

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国最古老冶炼青铜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经碳14鉴定为公元前3000年。此刀长12.5厘米,为单范铸成。没有血档及缳首等成熟的后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9]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距今约5000年,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上相当于考古上的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时代,及文献上记载的中原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这与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及衰亡相始终。有学者把中国青铜时代从商周至战国划分为鼎盛期、颓败期、中兴期、衰落期 4 个阶段。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划分为殷商前期、殷商后期、西周期、东周前期、东周后期 5个阶段 。中国各地的青铜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可以分作不同的地区类型。中国步入青铜时代,大体经历了早、中、晚期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早期。以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见二里头遗址)为代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间。加上山西夏县东下冯、山东岳石文化、辽宁长城东边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黄河上游的四坝文化等,都相继出现了品类繁杂的青铜制品,在一些墓葬中还发现了人殉和 人牲。上述遗址的放射性碳 素 断 代(见考古年代学)年代,正好在历史记载的夏王朝纪年范围内,这些遗址应是夏王朝时期的奴隶制文化类型 ,标志着中国奴隶制国家已经形成。② 中期。包括商代至西周前期。此时期的前一段,是商代早期,约当公元前16~13世纪,以河南郑州二里冈文化为代表 ,此时期奴 隶 制 国 家进一步发展,青铜器数量大增,常伴有成套礼器,贝币大量出现,人殉、人牲更为普遍。后一阶段 ,是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约当公元前13~前10世纪(穆王以前)。此时中国青铜时代达于鼎盛,也是奴隶制发展的典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 ,出土大量的精美青铜礼器、武器与工具 。这时的青铜文化以安阳殷墟为代表,这里是商王朝的政治统治中心,也是青铜铸造业的中心。此时兴建了大规模的宫殿及陵墓,有发达的金文与甲骨文,人殉与人牲成为一种制度极为盛行,凡此种种反映出奴隶制社会的繁荣。西周的周原遗址和丰镐遗址中,发掘出周王朝的宫殿 、宗庙和墓 葬 ,发现了大量的青铜礼器,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制已成熟。③晚期。从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阶段。此时期列国都城形成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金属货币大量流通。青铜铸造工艺取得突出发展,出现了分铸法、失蜡法等先进工艺技术。湖北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证明当时在采矿、配矿、冶炉砌筑及冶炼方面均达较高水平(见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到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推广,青铜制造业才逐渐衰落。 [5]

在中国的边远地区,当时还存在着若干具有地方特点的青铜文化。如甘青地区,由于民族杂居,文化复杂多样,有辛店文化、沙井文化与寺洼文化等,其中寺洼文化与西周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北方地区有夏家店上层文化,出土的青铜短剑具有地方特点,还出土带有相当浓厚的中原文化特征的青铜礼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从商周至秦汉,流行着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东南地区的浙江、福建至台湾等地,至西周末期才产生青铜文化,出土的青铜武器等与西周的相同。两广 、四川、云南等地区的青铜文化 ,既有地方特征,又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总之,各地区的青铜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同时具有本地的特色。此外,中国的青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还与周围地区存在接触,如曾与北方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亚的青铜文化进行过交流,晚期与东南亚青铜文化有过密切联系。 中国的青铜时代为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在商前期的炼铜遗址中,从可辨认的铸范中,镢范为数不少,虽然青铜的生产工具在早期的随葬物中较少,但我们在出土的商初青铜器中,仍看到生产工具占相当比重,说明在商代的手工业中,青铜工具如斧、锯、凿、锥等已广泛使用,青铜兵器也日益增多,至于青铜农具,虽然奴隶主不会为奴隶们提供,但在当时,还有一部分作为自由民的农民都会拥有,历年出土的青铜农具有锄、铲、 等,这说明青铜的大量使用主要还是从事制作工具。青铜工具在生产中的效用,使青铜冶铸技术日益重要,因而能获得飞速的发展。 [8]

在青铜时代,中国已经建立了国家(郭沫若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是奴隶制国家,有争论),有了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并且汉字也已经发展成熟。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是在红铜冶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是世界上铁器和青铜器发明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青铜艺术品,显示了绵延一千五百多年中国青铜器的萌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7] [8] [5] [9] [6] [10] [4] [3]

亚洲地区

西亚的青铜时代是城市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时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奴隶制城邦,随着乌尔王朝的灭亡而告衰落。进入巴比伦时期后,青铜文化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并进口金银铜锡等金属原料。小亚细亚东部卡帕多细亚的奴隶制帝国,约在公元前3500年进入青铜时代早期。公元前3000年前后转入中期,小亚各地由野蛮进入文明。在邻近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埃兰,于公元前第 3 千年中叶形成奴隶制城邦,产生了国家,处于青铜文化的发展时期。

青铜器

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北亚、南亚的青铜时代,产生了印度河文明。大概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青铜工具和武器广泛使用,有斧、镰、锯、刀、剑、镞和矛头等,手工业匠人对金属的热加工和冷加工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能用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具,并刻有铭文。这时代表性的文化是哈拉帕文化。在东南亚地区,至今发现的最早青铜冶铸中心是泰国乌隆府的班清墓地,时代在公元前3600~前1000年,青铜器有矛头、手镯、脚镯,矛头是铸造后再锻打成形的。在能诺他墓地,发现用双扇合范制造的青铜器,并有人祭遗迹。越南红河流域的青铜文化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其后的东山文化时期,大量地制造铜鼓。菲律宾在公元前 600 年出现青铜器和铁器 ,是从大陆沿海经巴拉望岛传入的 ,其器类与中国南部和中南半岛的相似。在北亚西南部、南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青铜文化的部落还处在原始公社时期。公元前第1千年初的卡拉苏克文化,代表性器物为曲柄刀 、短剑、锛、弓形器、蹼形垂饰,并有装饰性动物纹样。朝鲜半岛的青铜文化以素面陶为特征 ,时间在公元前10~前5世纪 。日本的青铜文化从弥生时代前期开始,约在公元前300年前后。

环地中海

爱琴海南端各岛屿在基克拉泽斯文化时进入青铜时代,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克里特岛在米诺斯文明时期进入青铜时代 ,在公元前第2千年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00年后,迈锡尼文明兴起,在这时的贵族宫室和陵墓中发现了大量的装饰豪华的青铜武器和金、银、铜器皿。多瑙河流域的青铜文化是铜石并用文化的继续。中欧和西欧早期的青铜文化是钟杯战斧文化,年代在公元前第 3 千年中到前第2千年初,以绳纹陶为特征 ;晚期是骨灰瓮文化,年代为公元前第2千年后期到前第1千年初,以骨灰墓园为特征,已知用失蜡法铸造铜器。巴尔干和东南欧是一个青铜文化中心,以乌涅茨基文化著称,分布在捷克、摩拉维亚、多瑙河以北的下奥地利、西里西亚以及撒克逊等地。另一青铜文化中心是西班牙东南和葡萄牙南部的埃尔阿尔加尔文化,村落围以石头砌的高墙,住方形房子、墓葬在村内,行屈肢葬,工具武器有刀、斧、剑、戟、弓箭。东欧森林地带有法季扬诺沃文化、竖穴墓文化和木椁墓文化,意大利北部的泰拉马拉文化于公元前1700年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400年达到鼎盛期。居址内多有干栏式房屋区。南部是亚平宁文化,在公元前第1千年初为铁器文化所代替 。 英国和德国境内的青铜文化,都是以农业为特征,种植谷物、饲养家畜,遗留下有复杂建筑的大量墓地。[2] [3] [4]

黑色非洲

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掌握青铜制造技术应不晚于公元前第1千年 。 到公元11~17世纪,几内亚沿海地区的青铜制造业达到繁荣期。一般认为非洲的铜器工艺比铁器工艺发展晚,似乎从石器时代直接过渡到铁器时代。在东非的麦罗埃遗址,发现了冶铁炉和残余铁块。在西非,公元前10世纪即掌握了冶铁技术。[10] [6] [3] [2] [4]

美洲地区

美洲的青铜手工业最早发生于中南美,以秘鲁和玻利维亚为冶铸中心,年代约为公元前11世纪以前。然后传到智利、阿根廷西南部和墨西哥,再传到北美。到13~15世纪时南美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已大量使用红铜、青铜、金、银、铅等金属制造器物,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商代的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但是这种文明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在可怜同情奴隶的同时对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尊重,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灿烂的青铜文明。

泡茶对水有什么要求?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茶叶的表现,它是茶的色泽、香气及滋味的载体。(回答略长,望爱茶的你耐心阅读)

一、基础知识

茶圣陆羽在《茶经》里提出,沏茶之水,山中泉水为上,河水次之,井水为下。如果将这句话用现代科学的视角去解释的话,其“水质等级”之分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水“pH”与“硬度”的不同。

pH: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显酸性,pH>7者显碱性。

硬度:通常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含量。水中通常含有处于电离子状态下的钙和镁的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每升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少于8毫克的称为软水,超过8毫克的称为硬水。

从pH来说,泡茶用水的pH对茶叶内物质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其中对茶汤色泽的影响最为明显。茶叶中有一类可溶于水的色素被称为水溶性色素,如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当pH > 7时茶黄素自动氧化损失,茶红素颜色加深,同时茶汤的明亮度和鲜爽度也会降低。

从硬度来说,软水要比硬水好,这是因为硬水中的矿物质尤其是金属离子和化合物会破坏口感,而且会影响茶中内涵物质的浸出和溶解。水中含有过量的三价铁离子会使茶汤产生似黄铜的、粗涩的金属味;水中三价铝离子含量增加,茶汤中的茶黄素含量减少,从而使茶汤滋味变淡;钙离子含量达4mg/L时,茶汤滋味发苦;镁离子含量达2mg/L时茶汤滋味变淡。

古人虽然不了解科学,可是却已懂得若用河水、井水来冲泡茶,容易使茶汤浑浊,滋味欠佳;泉水经过深层矿石过滤,水质清澈,茶汤滋味甘醇、品质较好。但是现在,人们很少会直接使用河水,井水等去冲泡茶叶。

二、实验:理性分析 + 感官评测

过去,我们选取了几款大家比较常见的饮用水,做了一个有关水质与茶的小实验。主要内容如下:

1.冲泡前水质的测量

从左到右:

百岁山矿泉水(惠州博罗罗浮山)景田纯净水(广东惠州)农夫山泉天然水(广东河源)怡宝纯净水(广东肇庆)六堡镇山泉水(六堡镇双髻山)梧州市自来水(梧州河西)

这几款水包括了河水(自来水),矿泉水(六堡镇山泉水、百岁山),纯净水(怡宝,景田),以及天然水(农夫山泉)。那我们先来分别看看它们各自的pH和TDS数据。

TDS是英文total dissolved solids的缩写,中文译名为溶解的固体总量,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含有有多少毫克的溶质含量,包含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量。通过这个数据可大体判断水质的总硬度,即水质的软硬度,以及茶汤析出物的含量多少。

可以看出,这几款水的TDS值是有高低之分的,低的比如纯净水(怡宝,景田)TDS值是0,最高的自来水则为142。从pH来看,自来水与农夫山泉呈碱性,其它水则呈酸性。

2.实验说明:

选取一款传统工艺六堡茶(农家茶)及一款现代工艺六堡茶(厂家茶)作为实验茶品;投茶量均为3g;冲泡器具为100ml的白瓷盖碗;不洗茶;均为沸水浸泡3分钟后出汤;每换一款水冲泡,煮水器、冲泡器具、测量仪器均用纯净水清洗。

我们用不同水样分别冲泡所选的两款茶品,结合参与实验的七位六堡聚茶友对茶汤汤色、明亮度、香气及滋味口感等多个维度的感官评价,从而总结不同的水冲泡出来的茶汤品质特点。

3.实验结果:

(1)传统工艺六堡茶

▲茶汤的pH及TDS测试结果

从表格可以看出,茶汤的pH均低于水的pH,所有茶汤显酸性,而整体TDS的增量都在300左右,自来水虽然TDS高,但是相对增量却是最低的。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自来水过高的TDS值,反而会影响到茶叶内含物的析出。

从茶汤滋味来说:

六堡镇水:香气显且比较纯,茶汤滋味甜醇、顺滑

自来水:香气沉,有砂感,滋味略淡薄

怡宝:清新,柔和,甜滑,饱满

农夫山泉:微涩,滋味足,韵味长,层次感丰富

景田:微涩,微酸,茶汤干净

百岁山:香气高扬,滋味饱满而柔和,微涩、甜,均衡度好

综合来说:

自来水的茶汤有较明显的茶水分离感。

六堡镇水的茶汤能较好地呈现这款茶的本味。

怡宝与农夫山泉的茶汤总体口感较好,但是怡宝的茶汤更偏甜一些,农夫山泉的茶汤却更富有层次感。

与怡宝一样属于纯净水的景田茶汤给人一种比较生硬的感觉。

百岁山茶汤的滋味更加综合,香气高扬。

结合数据与茶汤滋味,简单排名如下:

▲汤色由深到浅、其它项由高到低排序

(2)现代工艺六堡茶

▲茶汤的pH及TDS测试结果

厂家茶数据检测结果与农家茶在pH上有所不同。厂家茶的茶汤pH明显高于农家茶,但低于水本身的pH。茶汤TDS增量依旧保持在300左右(但是自来水的增量仍旧较低)。因此,我们可得出,每款水对于茶叶内含物的溶解度都是相对稳定的。

从茶汤滋味来说:

六堡镇水:香气显,属于复合型;滋味丰富,甜润、顺滑

自来水:香气单一,茶汤有砂感,整体滋味较淡薄

怡宝:滋味甜、润、滑

农夫山泉:香气清晰而纯,滋味甜润,茶汤柔滑

景田:香气平,滋味柔和,甜

百岁山:香气清晰,滋味饱满,甜,清晰,茶汤绵柔

综合评价:

自来水茶汤整体的滋味都较沉闷。

六堡镇水的茶汤滋味的复合度较好。

怡宝与农夫山泉的茶汤滋味还是比较相似,但农夫山泉的茶汤更多了一层变化。

景田的茶汤整体都比较平和。

百岁山的茶汤依旧有很好的香气。

结合数据与茶汤滋味,简单排名如下:

▲汤色由深到浅、其它项由高到低排序

三、结语

综合实验结果来看,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1、水质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水的pH与硬度,会影响汤色、香气、滋味口感;

2、纯净水(如景田)能较好的还原茶叶的原有滋味,但纯净水泡出来的茶,层次感和饱满度相对欠缺,韵味较为直白,偏薄;

3、软质矿泉水(如农夫山泉、六堡镇山泉水)的表现比较好,泡出来的茶汤香气明显,滋味层次感强,饱满。较好的体现了茶叶的活力;

5、自来水冲泡六堡茶,滋味口感比较粗糙,茶味较淡,易显水味。

最后,补充一点:虽然上述实验中,自来水的表现较差,但不同城市自来水的pH与硬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茶友们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尝试使用不同的水来冲泡六堡茶,结合以上提及的知识点,找出比较适合自己的一种。

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保证实验结果的精确度,本次实验旨在找到相对适合冲泡六堡茶的水,因为个人的口味偏好不尽相同,实验结果仅供大家参考,并非“标准答案”。感兴趣的茶友可自行尝试去做类似的实验,也可以与我们留言讨论。

再用黄色大斧砍下其头颅?

商纣王的脑袋对周武王来说意义太重大了。

牧野之战,纣王率领的商朝大军居然败了,而且败得一塌糊涂,十几万精锐大军被周武王率领的四十个多个部落乌合之众打得只剩下纣王这一个光杆司令。

按力量对比,周武王的部队完全不是纣王的对手,可是商朝内部出了内鬼,商朝廷的贵族出卖了纣王,这十几万大军中绝大多数是贵族统领的士兵,只有少数奴隶忠心拥护纣王。

商贵族为何要出卖纣王呢?原因很简单,纣王动了这个阶层的蛋糕。纣王是中国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帝王,没有之一。

纣王登基后,想把几百年来的传统逐渐废除,是什么传统呢?就是神权和王权的平衡的政治格局。商朝是个崇尚祭祀的朝代,祭祀成为这个朝代最为重要的事情,而主导祭祀的祭司甚至可以左右王权的意志。

当然,王权和神权在绝大多数都是一体的,毕竟谁来担任大祭司还是由商王说了算。到了商朝末期,情况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负责掌管祭祀的贵族阶层逐渐与商王产生权力上的纷争,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纣王上位以后。

纣王上台后,对祭司掣肘朝政非常不满,很多事情自己都能定的事儿,祭司非要举行祭祀,通过上天的旨意这种鬼话来改变纣王的策略。

意见的不统一并不严重,严重的是纣王打破了几百年来不动贵族阶级利益的传统,他启用平民,解放奴隶,实施“人人平等”的政策,这就没有意思了。本来贵族生下来就是贵族,可以当官,不用工作,朝廷的官职一直在宗族间流传,这下纣王不但要动他们的地位,还要动他们的根基,贵族阶层很恼怒。

更恼怒的是纣王举行祭祀的次数越来越少,即使是祭祀,无非问些下雨刮风的事儿,朝中政策一概不问。

娘的,贵族阶层左右朝政的数百年传统就算是毁在纣王手中了。

纣王帝辛不适合当商王了,贵族阶层决定换了他。注意,他们只是想换一个商王,并不是想推翻商朝。

要换掉商王唯一的途径就是造反,他们有能耐吗?

没有!咋办?卖国啊!

于是,商朝贵族们就联络了西岐的周武王姬发,周部落与商朝有世仇,商王杀了几任周部落首脑,差点连著作《周易》的周文王都杀了。

周武王姬发巴不得商贵族给他当内应,这两股势力就这么一拍即合,周武王乘纣王东征东夷之际,起兵讨伐纣王,在牧野一战,贵族势力把控的主力部队倒戈一击,纣王军队瞬间瓦解,在一群奴隶组成的士兵的死战下,纣王才逃到了鹿台。

纣王并没有向周武王屈服,而是体面的在鹿台自焚了。

周武王攻下了鹿台,这是商王的一个行宫,里面除了自杀纣王的尸体,还有他的两个最为宠爱的妃子。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进入商朝国都朝歌,周武王把纣王的尸体和他的两个宠妃押解着进了城,商贵族阶层们并没有等来周武王另立新王,反而是自己称王,改国号为周。

这就没意思了,不是说好了重新选个听话的,遵循传统政治的商王出来吗?姬发怎么就这么不要脸呢?

商贵族对周武王很不满意,甚至一部分贵族还赌气率领族人远走他乡,比如建立韩国的那位箕子,甚至还有专家考证美洲的印第安人就是一部分商贵族逃去的。

商贵族对周武王不满,却没有办法,毕竟周武王的势力很大,都打进家里来了,还能怎么样。可是,周武王对商贵族的不满却很在意,毕竟自己理亏,而且现在要统治商朝臣民,光靠武力是不行的。

怎么笼络人心呢?好办,你们不是喜欢祭祀吗?不是想要恢复传统政治吗?咱就玩你们喜欢的吧。

于是,周武王决定举行一次最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在商朝要举行祭祀,祭品很重要,一般平民百姓用几个馒头就行,贵族士大夫阶层用鸡鸭鱼肉也可以,国家级别的祭祀,祭品的起步就得是猪牛羊三牲,再高级有点就是人了。

人可以当祭品,可是人这种祭品也要分三六九等,奴隶、战俘是最低等级,平民次之,把贵族当祭品也玩过,商王甚至将诸侯部落的首领都拿来当过祭品。

周武王的爷爷季厉就是纣王的爷爷武丁当作了祭品给杀了的。

还从没有祭祀活动可以把商王的脑袋拿来当祭品,周武王决定启动这一最高级别的祭祀,用商纣王的脑袋来献祭上苍。

纣王不是自焚死了吗?死了没有关系,只要脑袋还在尸体的脖子上就行,反正就是那个意思。

既然是祭祀,总得有一套流程,除了读祭文,就是“跳大神”,然后就是最关键的环节——献祭。

献祭就是把纣王的脑袋砍下来摆上祭台,这才是整个祭祀的高潮部分。如何砍纣王的脑袋,用什么工具来砍,这就很讲究了。

商王的脑袋可不是一般的祭品,不能随随便便地用把菜刀就给剁下来,那既不尊重上苍,也不尊重纣王了,砍王的脑袋,得用特殊的工具。

这个特殊的工具就是国之重器——黄钺。翻译一下,就是黄铜制作的大斧,这种高规格的礼器才配得上纣王的脑袋。

于是,周武王就用黄钺把纣王的脑袋从尸体上剁了下来,摆上了祭台。

砍一颗商王的脑袋是不是有点寒碜?的确有点,毕竟高潮还要一波接一波才行,纣王不是留下了两个宠妃吗?

献祭一个商王脑袋不够,如果陪上了两颗王妃的脑袋,那效果肯定很轰动。

于是,周武王又将俘虏的两位纣王很宠爱的妃子用同样的方式献祭了,不过,王和妃身份有高低,砍她们脑袋的工具就有区别了。

王用最为尊贵的黄钺,妃就次之,得用普通的黑铁斧子来砍了。

另外多说一句,周武王俘虏的纣王两位宠妃中,其中一位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妲己,砍她脑袋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周武王阵营的军师和大祭司——姜子牙。

姜子牙亲自动手砍的妲己的脑袋,那么纣王的脑袋是谁亲自砍的呢?

评论区讨论一下。

人类文明早期为什么大多都使用青铜器?

人类文明早期为什么大多都使用青铜器?后来为何又放弃了?

要想明白古代人类早期为什么会大量使用青铜器,就必须知道

一、什么是青铜器?

所谓青铜器,就是用红铜和锡按照一定的比例浇铸而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二、青铜器的历史。

青铜器在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地方都有发现和出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距今60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两个流域(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境内)。下图是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被公认为世界早期青铜器文明的代表。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文明的代表。

据考古学家研究研究的结果,现在环黑海地区冶金区,在公元前3500年就率先进入青铜时代。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也很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

在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了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

中国年代最早的青铜刀—马家窑文化青铜刀

三、为什么要使用青铜器?

这是由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所决定的,青铜是锡和铜的合金,青铜的熔点比较低。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熔炼其他金属所需的温度达不到的。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第四、我国的青铜器结束于什么时代?为什么放弃了使用青铜器?

青铜器时代结束于战国。

我国的青铜器时代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青铜器。而经过夏朝的发展,商朝、西周就更加丰富。

战国中期以后,青铜器作为贵族阶层身份象征的礼器作用和功能已经基本消失,虽然用鼎制度依然存在,但是已经很不严格。这样以来,青铜器基本上用于生活实用,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妇女梳妆打扮的铜镜。而作为礼器和祭祀用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也逐渐衰退,直到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青铜器在大部分地方的作用被其他金属器(例如铁)所代替,青铜器用于礼器的青铜时代逐渐消逝,铁器开始大量用于工具、兵器、农具等方面。

目前,我国考古工作者正在对四川三星堆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从这个遗址来看,我国巴蜀地区的古代有着相当成熟青铜铸造技术,又一次给我国青铜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彩的一页。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