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四方鼎,图中漆器图纹是什么动物?
您好 我是一名漆器制作者 很荣幸为你解答。
图中是一件汉代漆器,汉代漆器胎骨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木竹胎。全部漆器中木胎占绝大部分,制法有三,一是旋木胎,采取大小适当的木块,旋出外壁和底部,而腹腔则可能是剜凿出来的。这可以从部分容器的外壁留有明显的旋削痕迹,内壁和圈足内留有凿削痕迹得到证明。旋木胎器一般比较厚重。鼎、盒、钟、盂、盘等属于这种制法。二是斫木胎,系利用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包括刨、削、剜、凿等做法)如椭圆形具杯盒、耳环、钫几匕、案等属之,一般也叫厚重。三是卷木胎,用于直壁器型,主要见于卮、奁等。采用薄木片卷成圆筒状器身,接口处用木钉钉接,底部是一块刨制的圆形木板,和器壁结合。这种卷木胎,一般都是要在胎骨上加裱麻布,然后上漆。上漆后打磨平整光滑,不露接缝痕迹。竹胎仅见髹画勺二件。以竹节为斗底,削长竹片为勺柄,接榫处用竹钉与斗相结合,外加髹漆而成。另一种是夹胎。系先以木、泥或石膏做成器形模型,作为内胎,然后用麻布或缯帛若干层,上漆糊裱于内胎模上,等麻布或缯帛干实后去掉内胎模,这就是“脱胎”,则所存的麻布层与原来的器形轮廓完全一致,仅稍大(麻布层的厚度)而已。花纹装饰汉代漆器,花纹装饰绘制方法有三种。
一是漆绘。采用生漆制成的半透明漆,加入某种颜料,描绘于已髹漆完成后的器物上,在有花纹的漆器中,漆绘占绝大多数。一般是在黑漆地上描绘红、赭、灰绿色漆,也用少量在红漆地上描绘黑色漆的,色泽光亮,不易脱落。鼎、盒、钟、钫、盆、盘、案、耳环等漆器上的花纹大多是漆绘。二是油彩。采用朱砂或石绿等颜料调油(可能是桐油)绘画于已髹漆的器物上,见于食奁,几、屏风等器物。在一些精致的漆器上则系髹黑褐色漆为地,再在漆地上贴金箔(加适量银粉,称清金箔),然后油彩描绘。色有红、黄、白、金、灰绿等色。金色颜料似为黄铜粉。已部分锈化为孔雀蓝。这种油彩,因其中的油脂年久老化,所以极易脱落。三是针刻。即在髹漆的器物上用针加以镌刻。这种针刻纹,见与卮、奁等小型器件共六件。有的在针刻花纹正夹杂油彩,更加显出精巧纤丽。漆器花纹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几何纹类型,这是主要的。有方连变体花纹、鸟头形花纹、几何云纹、环纹、菱形纹、点纹等。二是龙凤、云鸟、花草类型。有云龙纹、云凤纹、云兽纹、凤纹、龙纹、云气纹、卷云纹等。三是写生动物纹类型,有猫纹和龟纹两种。汉代漆器纹饰细致、流畅,花纹除平涂外,大量使用线条勾勒,几何类型的花纹线条,一般比较刚劲;龙凤、云鸟、花草类型的花纹线条,一般比较柔和;至于猫龟绘画,则类似近代写生的线条。有些器物上的花纹,同时使用几种线条勾勒,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汉代漆器在色彩使用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般以黑色作地,或者在黑地外加红色衬色,用朱红和赭色或者朱红和灰绿色作画。彩绘与地色对比强烈,显得非常富丽,色彩有明有暗,十分协调。铜导电吗?
导电的。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的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的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的发展模式相同。
我国哪个省出土青铜器多?
青铜器在古代被称为“金”或者“吉金”,它是红铜和锡、铅等其他元素冶炼和铸造等工艺形成的一种合金,铸造出来的青铜器是金色的,后世发掘出土的青铜器因长时间埋藏于地下,器物表面产生铜锈而变为青绿色,人们便称其为青铜。
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何尊
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铜器的是新石器时代的土耳其、伊拉克以及叙利亚等地区。在土耳其东部的萤泰佩遗址发现距今一万年前的自然铜制品,没有经过冶炼,但是经过退火处理。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铜制品。
中国最古老的铜制品
在陕西西安临潼区的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残片,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铜制品,距今有6500-6700年的历史。我国已知最古老的青铜器是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距今约5000余年。马家窑单刃青铜刀
中国青铜器的主要类型有礼器、食器、酒器、乐器、兵器。其中礼器包括有尊、簋、鼎;食器分为盛食器和煮食器,盛食器有簋、敦、盨、豆、簠,煮食器有鼎、鬲、甗;酒器又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盛酒器有尊、彝、壶、卣,饮酒器有爵、角、觚;乐器有铙、钲、钟、铎、铃、錞;兵器有矛、斧、刀、矢、鏃。二里头出土夏代晚期青铜器
中国早期的青铜器物都是一些小型工具或者饰物,到了夏朝时期,中国的青铜器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随着铸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夏朝的开始出现青铜容器、礼器、兵器以及工具等。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就发现了超过一万平方米的青铜铸造作坊,作坊周围还遗留不少少陶范、坩埚、炉壁、铜渣、木炭,及一些小件铜器、少量大件铜器。二里岗出土商代早期青铜器
商朝早期的青铜器从形制上部分继承了二里头文化式样,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的的青铜器在郑州地区出土的比较多,因为郑州是商早期的都邑所在。在河南北部、湖北黄陂盘龙城、安徽嘉山泊岗、江西清江吴城等地都发现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商代早期青铜器
商早期的青铜器形制已经丰富起来,综合各地的器物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壶、瓠形提梁壶、中柱盘、盘等,包括了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门类。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极少有铭文,而且纹饰比较简单,主要是兽面纹。几何纹也非常简单,有一些粗略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商代早期青铜器
到了商朝中期,青铜器的品种已经非常丰富,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开始出现了演变,器物上的花纹也逐步精细化,原来粗犷的线条变得较细而密集,出现了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的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商代中期青铜器
商朝中期青铜器一般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但在个别器物上发现铸有作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没有发现被祭祖考的日干之称。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开始出现新的器物方彝、觯、觥、无肩尊、扁体卣等。这一时期方形器物得到了大的发展,几乎所有的酒器都为方形。器物上开始出现铭文,由最初的一两个代表器物所有者族徽的字,发展到记事形式的较长铭文。但最多也不过三四十个字。铭文铸工非常精细,内容涉及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等。商代晚期父乙鼎铭文
这一期青铜器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以动物和神怪为主体的兽面纹空前发展。纹饰不仅仅施在器身,有些视线不及的底部也装饰有花纹。花纹总体风格森严庄重。商代青铜器纹饰拓片
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是对商代时期的继承发展期,这一时期和商代青铜器最大的不同就是铭文内容字数有所增加,出现了几百字的长篇铭文。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形制庄重典美,花纹凝重静谧,代表了中国青铜器鼎盛阶段的发展水平。西周毛公鼎
到了西周中期,青铜器的种类开始出现淘汰和更新的趋势,其中酒器类的觚、爵、角、斝、觯、觥等趋于减少和退化,食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列鼎制度也基本形成,簋的发展也很快,制度上也与列鼎相配。如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等。这一时期饮壶、簠、匜等亲的器物开始出现,编钟也开始制度化。器物的饰纹开始趋于简朴化。铭文记事性质更强,篇幅更长,内容也逐渐格式化。西周青铜匜
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继续保持简朴的风格,而且器物的种类明显减少,这一时期的铭文大多篇幅较长,开始讲究书法之美,字体笔道圆润。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西周时期青铜器分布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北到内蒙古、辽宁。南到湖南、江西、四川,东起山东,西到甘肃、宁夏,其中以王畿之地的陕西、河南出土最多。西周大盂鼎局部
春秋到战国时期,青铜艺术的发展再次出现高潮。列国青铜器技艺趋向成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区域特征明显,北方秦晋、东边齐鲁、南边的荆楚,青铜艺术交相辉映。器物的生活实用性加强,青铜器作为礼器的功能逐渐消失。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
随着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秦汉时期青铜器
从中国青铜器的发展脉络来看,夏商周是青铜器铸造和发展的主要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处于山西、河南、陕西一带,比如夏就曾在河南洛阳、郑州,山西的运城等地建都;商代的都城虽多有迁徙,但基本都在河南境内;陕西宝鸡的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这里产生了灿烂的周秦文化,西周的国都也在陕西西安。因此这三省的地下青铜器埋藏量和出土量是全国最多的。青铜器的价值在于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通过自己的器型和纹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艺术美,也从自身刻有的铭文传达时代的信息。从地域上来看,河南出土的青铜器以夏商时代为主,比如偃师二里头的夏晚期青铜器,郑州二里岗商早期青铜器以及安阳殷墟商晚期青铜器。著名的后母戊鼎就是出土于安阳殷墟。夏商的青铜器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高光时刻,但是铭文的缺乏导致他的历史价值就比较逊色。河南殷墟青铜器
陕西宝鸡的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西周时期的国都就在今天陕西西安。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特色是铭文字数增加,记录的历史信息也逐渐丰富。为后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这是西周以后青铜器的最大特色,但是西周以后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减少,并且纹饰器型进一步简朴化。所以艺术价值不如商代中晚期的青铜器。宝鸡石鼓山青铜器出土现场
汉代以来,各地就不断有青铜器出土,到了宋代,对青铜金文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学问---金石学,以至于宋代仿造夏商周青铜器之风盛行。清代民国时期,随着金石学的发展,青铜器出土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时期现世的大量青铜器都来自于一个地方---陕西宝鸡。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宝鸡自汉代以来,历代都不断地有青铜器出土,如此密集、持续的出土青铜器这在中国绝无仅有。近百年以来,宝鸡境内出土了数万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原件,其中很多属于窖藏青铜器。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宝鸡地区发现的周秦时期青铜器窖藏就多达150余个,仅周原遗址一带就发现130多个青铜器窖藏。陕西宝鸡眉县窖藏青铜器
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数量有数万件之多,它们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者手中,著名青铜器专家、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曾说:“世界上凡是有博物馆的地方就有宝鸡青铜器。”西周建立后,仅陕西关中地区的封国和方国就有周、召、郑、虢、芮、梁、申、毕、樊、荣、井、密、杜、酆、散、夨、鱼等国。如此密集的封国,加上关中是西周的京畿之地,西周王朝早期的宗庙一直在宝鸡,大多重要的祭祀、册命仪式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也就造就了此地青铜铸造的发达。宝鸡石鼓山出土青铜器
陕西的青铜器主要出土于关中,关中的青铜器主要源自宝鸡。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主要特点就是铭文多,这也符合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对于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价值来说,主要体现就是铭文的多寡,过去古玩市场上的青铜器的成交价格取决于有无铭文,以及铭文的多少来决定。利簋及其铭文
夏商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比较少,西周以后青铜器铭文逐渐增加,宝鸡作为西周的发祥地,西安又是西周的都城所在。关中地区出土的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数量众多,在利益的驱使下,宝鸡就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关注重点。1927年到1928年间,当时驻守凤翔的军阀党玉琨就用八个月的时间盗掘了宝鸡斗鸡台周秦古墓群,先后盗掘五十多座古墓,获得1500余件青铜器。最终这些青铜器大部分流向海外,这次被盗文物中,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藏有22件。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大克鼎
随着大量的青铜器出土,重器和精品自然也不会少,如清末的“海内三宝”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均出土于陕西宝鸡。还有著名的散氏盘、虢季子白盘、记录武王伐纣日期的利簋、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何尊等等。在国家公布的三批限制出境文物名录中,青铜器共有36件,其中陕西出土的就有10件,分别是利簋、虢季子白盘、大盂鼎、大克鼎、墙盘、淳化大鼎、何尊、天亡簋、害夫簋、逨盘。虢季子白盘
目前传世的西周铜禁,仅有三件。禁这种形制的铜器在国内外均十分罕见,极其珍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只是从历史文献中见到关于青铜禁的记载。直到清末宝鸡斗鸡台一位农民在自家地里挖掘到一件青铜禁,后被清末金石大家端方所收藏,几经辗转流落海外,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西周铜纹禁
民国军阀党玉琨在盗掘斗鸡台时,发掘了一件西周青铜禁,解放后被天津博物馆收藏,成为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有一件西周青铜禁秘不示人。这三件西周青铜禁皆出土于陕西宝鸡。陕西出土的青铜器应最多的,而宝鸡又是陕西主要的青铜器出土地,是名副其实的“青铜器之乡”。
纯铜和黄铜什么区别?
定义不同: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纯铜是含铜量最高的铜。
颜色不同:黄铜呈淡金黄色;纯铜颜色呈紫红色。
含铜量不同:黄铜中铜的含量在60%左右;纯铜中铜的含量在99.5~99.95%。
密度不同:黄铜的密度是在8.52-8.93g/cm,纯铜的密度是在7.62-7.83g/cm。用途: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是一种红色金属,同时也是一种绿色金属。说它是绿色金属,主要是因为它熔点较低,容易再熔化、再冶炼,因而回收利用相当地便宜。古代主要用于器皿、艺术品及武器铸造,比较有名的器皿及艺术品如后母戊鼎、四羊方尊。
那些因无知而糟蹋的珍贵古玩?
无知而糟塌稀罕物,我小时候经历过两次,现在手里还有几件,不能算是古玩,但我认为比古玩还珍贵。
小时候经历的第一件事,时间在一九五六年,我十岁,跟着父母从山东老家来到黑龙江克山县生活,父母都多少有点文化,父亲是从部队转业的,还挺有思想觉悟的,是个共产党员。这年秋天,院里来了一辆马车,满满装着一车土豆(马铃薯),粉皮儿的大土豆,是父亲买回来的,赶车的给送到家。车老板在院里往下卸土豆,父亲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张崭新的绿色叁圆钱人民币,这钱真好看哪,嘎嘎新一点折印也没有。把钱递给车老板,老板接过来叠一下装到口袋里,给找回来2角钱,这是四百斤土豆,7厘钱一斤,一共花了二元八角钱,老板赶着空车走了。
可要知道啊,叁圆面额的人民币,咱国可是仅此一套,直到现在,也没有叁圆面额的钱哪!当时父母是不知道也不懂也没有那个意识,我一个小孩子也只是看个热闹,更是啥也不懂。那套人民币是中国第二套人民币,是苏联给雕刻丶印制的,外号叫"苏版绿叁圆"。现在上北京上海正规的邮币卡市场上看看,全新苏版绿叁圆二套人民币,多少钱一张:四万多元一张!我父亲给车老板的那张叁圆钱,可是全新的挺币(没花过的新钱叫挺币),现在老百姓手里见不着啊。这不是古玩,但比古玩更诊贵!
小时候经历的第二件事,时间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大炼钢铁,一天等于二十年,赶美超英,到处都是小高炉,用废铁炼钢。有一天父亲从炕上的躺柜里拿出一个布口袋,在里面掏岀一个黄铜的铜佛来,二尺来高,带有底座,那个佛微笑着望着前方,非常精致,非常好看。父亲要上土产公司去把铜佛当废铜卖了,支援国家建设,母亲在一旁说:"这可是几百年前的老件,孩子他爷爷传给咱们的,那可是没价呀,当废铜卖能卖几个钱啊?"父亲说:"把它化成铜水,公家用得着…"说完捧着铜佛上了土产公司废品收购部,回来拿回来来二十八元钱,那个二斤来重的铜佛就卖了不到三十元钱。那是几百年前的铜货,也可能是明朝的,也可能是清朝的,不是古玩,也比古玩稀罕呀!当然,五八年那时候,能卖了28元,也算是一笔"巨款"了,就不知我爷爷要是在另一个世界知道这事儿了,他是不是得"消"我父亲一顿呢…。
事情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我已步入老年了,手里有十多件晚清至民国时候的老物件,坛坛罐罐的啥都有,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吧,我死了那些老物就都是他们的了,他们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胡乱送人就行。
这几张图片,第一张是苏版绿叁圆,我国唯一的叁元钱纸币,在苏联印制的,现在一张全新挺币可卖四万元,当年我父亲买了四百斤土豆就是用这样的叁元钱买的。第二张铜佛,当年我父亲拿去卖废铜的铜佛就跟图上这个差不多,是我爷爷生前传下来的是民国以前的,是我爷爷的父亲传给他的,不是明朝的就是清朝的,结果我父亲拿去卖废铜卖了28元。第三张图里的几件老物是我的老人传给我的,不是古玩,但是独一份儿没有第二件。灰白色的陶瓶是民国八年(1919年前后)的民窑货,民间的器物,瓷马头是东洋瓷,一九三几年传入我国,平常人家识文抓字的人家能找到,黄色的方形紫砂壶是民国十二年(1922年前后)的老物,蓝绿色的紫砂壶是一九四几年的老物,带红带的紫砂壶是建国后的物品,一九八o年在哈尔滨的一个旧物市场上买的,花了8元钱。
唐代铜镜是什么材质?
理论上讲明代嘉靖开始才有的黄铜。那么,唐代铜镜的材质则应该属于青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