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黄铜长矛,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在装备上的差距有多大?
发生在清道光年间即公历1840年6月~1842年8月年的鸦片战争一直是国人心中的一块隐痛,因为从此时起,清朝的国门被列强轰开,清政府逐渐沦为洋人统治中华的工具,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许人们都有这样一个疑问萦绕在心头百思而不得其解:清朝在当时拥有军队数量达八十万之众,为什么会惨败于一支数量先后不超过两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呢?武器装备到底差距有多大呢?
作战舰体差距在当时,中国没有海军这个军种,只有水师,船只体型较小,开不到外洋去,所以在这一点上都不用想,自然就和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清军的枪支还没有完全普及到每个士兵,有一半的军士装备的还是弓箭、长矛、大刀一类的原始作战武器。而这些兵器只有在作战双方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的时候才能发挥功效。按理来说这些武器虽然落后,但是双方要是真一对一拼杀的话,它们使用起来还是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可惜在实战中清军才发现这些武器简直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因为英国人利用他们武器先进射程远的优势,自始至终就没有给过清军近距离交战的机会,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配备着这些武器的士兵,在中英交战的过程中几乎成了摆设,没有创下半点战功,取得任何战果。
那么还有另外一半装备了枪支的清军士兵怎么样呢?他们的境况应该要好的多吧!答案依旧是否定的。别以为拿上了枪就有多么先进了,相比英军手里的先进武器依旧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其实这些士兵装备的枪支名唤“鸟枪”,还是明朝末年的时候从西方引进来的,它在技术水平上比英军当时配备的滑膛枪要落后将近二百年。鸟枪每射击一次都得经过装药、装弹、点火等一系列繁琐的操作;清军当时的点火方式也非常落后,只能靠打火石来一下下地撞击生火,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受限颇多,在刮风下雨天、月黑风高夜都不方便使用;在每次射击之后枪膛冷却之前不能再次装填火药,避免枪管炸膛,所以射速非常低,杀伤力自然也就差;而且因为铸造工艺过时许久,这些鸟枪甚至连膛线都没有,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射出去的子弹弹道不稳定,命中率差;火药配方上也不科学,经常点不着火,等等。
所有的这一切就导致清军的鸟枪在精度、射速、射程、射击效率方面与英国的滑膛枪比起来相差两倍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三名清军的火枪手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才可能与一名英军枪手相当。
火炮等重型武器差距在火炮方面,由于清朝在平定三藩之后百余年间都处在和平状态,所以火炮的铸造也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水陆军火炮依旧在用实心弹,也就是说炮弹接触到敌舰之后不会爆炸,只能够靠惯性冲击来打击目标,使用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清军在鸦片战争期间使用的火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清初火炮,但由于长时间露天的存放,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使之早已接近报废,即便勉强使用,其威力也是个未知数;另外一个火炮来源便是战争前不久临时赶造出来的,这些火炮的质量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筹海初集》中就有记载:“臣等谨新铸大炮五十九位,昨裂至十位之多。” 这也就是说在新铸造的五十九门大炮中,试放的时候就崩裂了十门,由此可见这批火炮基本也就是些滥竽充数的残次品。
综上,清军的武器在作战舰体、士兵随身武器、火炮等重型设备上差距与英军都是十分巨大,称之为云泥之别也丝毫不为过,再加上清军落后的战术、政府的腐朽、国家机器运转效能的低下,又凭什么指望鸦片战争他们能取得胜利呢?所谓落后就要挨打,这便是前人血的教训!
火绳枪燧发枪击发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这三种枪械主要是击发装置不同。
火绳枪靠枪机上的火绳来点燃火药,但是火绳是明火,对于身上挂着弹药、手上拿着待击发火器的士兵,相当有危险性。为了防止误伤或误击发,火绳枪手的队形就无法太过于紧密。而燧发枪的击发装置有点类似打火机,不是明火,所以燧发枪手能够排成紧密的队形。另外,燧发枪相对火绳枪也提升了射速。于是,火枪手们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要排成六排甚至更多排的深纵深横队来保证火力密度。他们只需要排成三排的浅纵深横队,就能拥有比以前更高的火力密度。因此可以说,正是燧发枪催生了线式横队的产生。而击发枪使用雷汞火帽发火,从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就开始统治战场。
具体说来:
公元1475年左右,一种新式的火绳枪枪机被制造了出来。在一份写于这一年的德文文献上,出现了第一个可称为火绳枪枪机(lock)的描述,其结构特征如下:
【一些早期火绳枪的枪机】
蛇杆被移到前方,火绳夹向后落下;蛇杆的长度减半,固定钉以下的部份被切除,加了一个金属肘节,金属肘节再连上一个杠杆,杠杆后端连上扳机。在发射的时候只要将扳机上压,杠杆后端会上移,前端下降,带动固定销将蛇杆往后拉下,使其接触引火孔;当松开扳机时,杠杆下方的一个弹簧片会将杠杆前端推回原来位置,蛇杆也自动归位。这整个枪机结构都可以装置在枪身右侧,再用一个铜片(lock plate)来保护,相应的引火孔也可以移到枪管侧面。但火绳往往难以通过侧面的引火孔接触到枪管内的火药。为了能够可靠发火,人们在引火孔处安装了一个药锅或者说火药池,用来盛放少量的引火药。为了防止这些引火药被风吹走或者受潮,人们又给火药池上装了一个可以开关合拢的盖子。这种发射机构的好处是两只手都可以用来扶持火枪;发射时按压蛇杆的动作小,有助瞄准;由于弹簧和杠杆的关系,蛇杆也不会乱动;减短了长度的蛇杆也不像以前那样容易损坏。
【带有火药池盖的火绳枪机,其结构已经非常完善】
于是,真正意义上的火绳枪由此诞生。尽管这使得火绳枪的结构变得复杂,造价也随之提高,但其优点确实不容忽视,最终简单的蛇杆火绳枪还是被彻底淘汰。这种枪机结构发明不久后,另一种类似的枪机结构也出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弹簧片的使用。在后一种设计中,弹簧片被连接到蛇杆上,其作用并不是将蛇杆推回原位,而是用来将蛇杆弹向火药池。在发射前,火枪兵要将火绳装上蛇杆,然后将蛇杆扳到待发的位置,射击时只需要轻轻一压扳机就会将弹簧释放,弹力会推动蛇杆将火绳压入火药池。这种枪机,优点是发射的动作更小,点燃的动作更快,有助提高准确度;缺点是由于没有保险装置,容易因误触枪机造成意外。正因为有着安全性上的缺陷,这种结构只流行了很短的时间,在公元1550年后就从欧洲大部份地区消失了,只有在日本还一直沿用。
【保存至今的日式火绳枪,其枪机结构和大部分欧洲火绳枪都有所区别】
1494年爆发的意大利战争一直持续了65年,而恰好就在这个时间里,火绳枪的结构开始走向成熟。可想而知,这恰好给新式武器和战术提供了上好的试验场,火绳枪和加农炮等新式火器被大量使用,。威力强大的加农炮能够“在13分钟里杀死700人”(诺瓦拉,1513),或者是“用一颗炮弹击倒33名武装的战士”(拉韦纳,1512)。同时,火药的配方经过不断的改进,变得越来越合理化;而提纯工艺和颗粒化工艺的完善也提高了火药的性能,使得火绳枪能够以更高的速度来发射弹丸。1525年的帕维亚会战,西班牙人投入了欧洲第一支正规的火枪步兵部队,这支部队装备了西班牙人制造的新式火绳枪——“穆什克特”。这种火绳枪可以发射重达32-50g的子弹,可在两百码上击穿当时骑兵所用的重型盔甲。西班牙人的指挥官是对火绳枪战术技术有独到研究的冈萨维•德•科尔多瓦,他创造性的发明了后退装弹战术:将一队火枪手编成若干排横列,作战时,列队的枪手依次齐射,尔后沿着排与排之间的空隙,一列接一列地依次退到后排装子弹。这一战术弥补了火绳枪发射速率太慢的缺陷,从而保证了周而复始地连续不间断的射击。此外,他还将这些火枪手和长矛手混编成步兵团:长矛手在中心列成方阵,火枪手则被部署在四角来提供远程火力(有时也会在长矛手方阵外围成一圈)。这种方阵在帕维亚之战中一战成名,使得西班牙人在兵力弱于法军的情况下,以不到1000人的伤亡击败了法军,并俘虏了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
【各种样式的欧洲火绳枪】
西班牙人的成功使得所有人都为之震惊,法国等国也相继仿效,纷纷成立以火绳枪为主要武器的步兵团。尽管大多数火枪手所装备的火绳枪都不够准确、射速也不够快(因为再装填的程序非常繁琐,因此即使在训练中,大部分火绳枪手也只能达到每分钟两发的射速,实战中甚至可能每分钟只能打一枪),但此时的火绳枪威力却极为惊人。“穆什克特”火绳枪的弹丸初速已经能够超过音速,当一枚弹丸被其发射出去后,只要能够命中目标,它不仅仅可以穿透任何护具,还能制造出一个巨大的伤口,并打碎挡在其前进路线上的骨头。与弓箭和四角弩箭所造成的创口不同,枪伤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失血,这会使伤者感觉到极度的疲倦和无力,所以通常只需一枪就可以使一名战士丧失作战能力。即使伤者没有当场死去,火枪的弹丸往往也会污染伤口,发生严重的感染,或者久久难以痊愈。
【十六世纪的西班牙步兵,居中者手持著名的“穆什克特”火绳枪】
之后,枪匠们开始致力于寻找一种新的设计,希望能在去掉火绳的同时,保持火绳枪结构简单的优势。这个新设计最早出现在十六世纪初期的荷兰。当时荷兰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当时被称作低地省),1515-1523年间,这里爆发了弗里西亚农民(阿鲁姆黑帮)的叛乱,双方的战斗和掠夺使得整个荷兰都不胜其扰。
很快,受到敲击燧石取火的启发,有人产生了利用燧石和击铁撞击点火的想法,并尝试加以实施。于是在1547年前后,出现了最早的撞击式燧发枪,也即所谓的“小偷枪”(snaphance lock)。
无独有偶,关于燧发枪的发明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同一时期的西班牙,在比利牛斯山脉中盘踞着一伙土匪,人称密克雷特(Miquelete)。他们也发明了一种利用撞击燧石发火的新式火枪。这种火枪称做密克雷特枪(miquelete lock),意思是“土匪枪”。
同时,一些枪匠也在试图改进这两种设计上的缺陷。最后,在1620年,一种更加完善的设计终于诞生了。
【早期燧发枪的枪机结构】
马林·布尔吉瓦出生于法国卡尔瓦多斯省的一个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受其家庭环境的熏陶,马林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枪匠,同时还精通绘画和雕刻。在1598年,他被当时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任命为贴身侍从和熨衣匠。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在乘坐马车去探望大臣苏利的路上,被人举刀刺杀。马林认为,这是由于国王护卫的轮燧枪没能成功发射的缘故。因此,他希望制造一种既简单又可靠的新式枪械。经过数年的努力之后,1620年,他将一种结合了“小偷枪”和“土匪枪”优点的新式燧发枪被献给了继任的法王路易十三。这种新式枪械随之被命名为flint lock,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通常意义上的燧发枪。
和传统的任何一种设计都不同,燧发枪的底火盘盖上,蕴藏着精心的设计。燧发枪的底火盘盖和弧形击砧被制成一体。在射手扣动扳机后,击锤向前落下,夹在击锤上的燧石和弧形击砧摩擦,在产生火花的,同时迫使底火盘盖向前打开,于是飞进底火盘内的火花就会引燃发射药完成击发。这也就意味着,燧发枪射击时,除了装填和扳起击锤之外,完全不需要其他动作,比火绳枪或轮燧枪显然更为便捷。因为零件较少的缘故,燧发枪的结构也更为简单,这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枪械本身的可靠性,因此燧发枪一经问世就被法国各地的枪械制造者纷纷仿效,进而快速的扩散到了欧洲各地。
【燧发枪机结构】
从十七世纪中叶起,法国军队就大量装备了燧发枪。到1660年左右,欧洲主要国家军队中,步兵所装备的火绳枪已经被燧发枪基本淘汰。自此开始,一直到1840年左右,燧发枪成为了欧洲军人最主要的手持射击武器。
【燧发步枪(上面三支)】
十九世纪初,苏格兰阿伯丁郡教区贝尔赫维,有一位叫亚历山大·约翰·福赛斯的牧师。福赛斯是该教区的牧师长,他有一个与其身份不甚相称的爱好,那就是打猎。教堂附近有一片栖息着大量水禽的沼泽地,这里理所当然成为了福赛斯牧师的猎场。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作为猎物的飞禽们也变得日益警觉起来,一点微弱的火光就会让它们惊恐的逃之夭夭,使得福赛斯牧师也越来越难有所猎获。福赛斯牧师明白,燧发枪的结构决定其不可能摆脱点火延迟和发射时产生的火光这两个缺陷,因此他认为应该寻找一种可靠,安全而且不会暴露目标的新式武器。市面上显然没有哪种枪械能满足这些要求,那就只能靠他自己来想办法解决了。
此前在1786年,法国化学家贝托(也即前文中提到的雷酸银发现者)成功合成了氯酸钾,并发明了利用其来代替黑火药中硝酸钠的方法。可能是受此影响,福赛斯牧师最初试图通过将氯酸钾和雷酸汞混合,来发明一种比传统黑火药更易引燃、爆速更快的新式发射药。但是他的尝试失败了。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混合火药虽然确实比传统黑火药更容易引燃,但同时也具有更强的爆发力,因此所产生的膛压也更高,这使得其很难作为发射药使用。另一方面,因为过于敏感的缘故,这种混合火药很容易导致意外爆炸,以至于无法安全的携带和装填。经过一番尝试之后,福赛斯牧师放弃了利用雷汞制造混合发射药的设想。但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雷汞容易爆炸的这一特性。最终,他设计出一种利用撞击来引爆雷汞实现发火的枪机结构。近代军事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技术革命之一——击发枪系统就这样诞生了。
在一系列的试验和尝试之后,1805年底,福赛斯牧师成功的设计出一个精巧的装置,用来实现向底火盘中自动装填雷汞这个动作。在这个设计中,他将燧发枪的燧石夹换成一个铁制击锤,枪机部分则设有一个和击锤联动的小瓶,瓶中装有雷汞粉末。当向后扳开击锤使其待击时,小瓶都会翻转,将一些雷汞粉末注入底火盘内;而当扣动扳机时,击锤落下撞击这些雷汞粉末,由此所产生的爆炸便会引燃枪膛内的发射药。因为击锤的撞击和雷汞的爆炸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这种枪械从扣下扳机到枪弹射出之间几乎没有延迟。由于装雷汞粉末的小瓶外貌酷似香水瓶,因此福赛斯牧师设计的这种枪机就被称为“香水瓶”击发枪机。
【“香水瓶击发枪机”】
福赛斯牧师的“香水瓶”击发装置固然比燧发枪机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正并不是一种足够完善和简洁的设计。因此很多设计师都在对其进行继续改进,或者干脆自行设计新的击发机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种新式的击发装置层出不穷,但这其中最成功、也最富盛名的,就是撞击式火帽。
有许多人声称自己是撞击式火帽的发明人,这其中包括体育作家彼得·霍克、枪械制造商约瑟夫·艾格、伦敦的约瑟夫·曼顿和法国人普里拉特,但真正获得大多数历史学家认可的则是约书亚·肖。1776年出生于埃尔斯米尔港的约书亚·肖自幼丧父,在母亲的辛苦抚养下他最终成为了一名颇有才华的画家。因为商业上的原因他经常往来于费城与伦敦之间,可能就在这段时间里,他对福赛斯牧师所发明的雷汞击发装置产生了兴趣。1814年,约书亚·肖在一支燧发步枪上试验了他所发明的火帽击发装置,并在此后几年时间里对其进行了持续的改进。最初,他设计了一个钢制的小型瓶盖状容器(火帽),内装雷汞,套在加工有引火孔的台状突起上后,就可以通过击锤撞击来实现发火。这个设计被证明是有效和实用的,但是一些细节上仍需完善,而且钢制的火帽也不便于加工制造,于是约书亚·肖将其材料改成白锡,最后又进一步改进成黄铜。
黄铜火帽发火可靠快速、使用便捷,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福赛斯牧师所发明的“香水瓶”式击发枪机类似,使用黄铜火帽枪机比燧发枪机可靠和快速,这有助于提高射击的精度,使得其赢得了很多射击爱好者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制作良好的黄铜火帽在(短时间)泡水之后依旧能够正常击发,使得枪械能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使用,这一优点尤其受到猎人们的欢迎。与此同时,火帽的生产制造也较为简单。更重要的是,多数燧发枪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改装就能变成使用火帽的击发枪,这就大大节约了技术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击发枪的推广难度。
【撞击式火帽发火枪机,可见结构和燧发枪机相当接近】
于是,叱咤风云了两百多年的燧发枪终于走下了历史的舞台,旧的时代缓缓落幕,而属于击发枪的新时代来临了。
太平天国和曾国藩顶级武器较量?
谢邀: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的前装线膛步枪,也就是斯普林菲尔德M1842步枪的线膛版本,在这个时代,非但不是最先进的武器,反而是待淘汰的武器,这个时代的技术翘楚,是斯宾塞连珠枪,正式名称是斯宾塞M1865式.52口径步枪。
斯宾塞连珠枪采用黄铜壳边缘底火定装子弹、7发弹管供弹,是典型的后装连发步枪,射速达到每分钟21发的持续射速,是之前燧发枪的5-7倍……1863年即已出现在南北战争的战场上另外一款是德国的德塞M1841针发枪,是世界上第一款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从他的代号上可以看得出来,这款步枪于1841年即已被普鲁士军队采用,并在1848年公之于众,此后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中狠狠地教对手做人。
德塞击针枪采用定装子弹,用击针撞击底火发射,士兵可以卧姿装填子弹,虽然没有斯宾塞的连发弹仓,但是射速仍旧是前装滑膛枪的数倍这两款实际上还是最出名的版本,前者更加先进,但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清军所称赞的洋枪,还远达不到这个水准。
《淮军志》中记录的后勤需要,也仍旧是火药若干、火帽多少个、铅子多少、炸炮(开花炮弹)多少个,可见,仍然是弹、药分离的状态,起码还没有进入定装子弹的时代,什么弹仓连发自然也就无从谈起现实是,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各支清军,包括湘军、淮军、楚军,乃至于绿营八旗,进口购买的洋枪,仍以前膛滑膛枪(有铜火帽购买,说明发火方式已经改为了火帽击发)为主,只有极少数的老式前膛线膛枪,至于米尼步枪这样的高级货,那是真没有啊……
所谓的老式前膛线膛枪,有法国的德尔文步枪、英国的贝克、布伦瑞克步枪等等。比如贝克步枪,是英国1801年定型生产装备,在拿破仑战争中装备给英国的轻步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燧发线膛枪;布伦瑞克步枪则是贝克式的升级版,采用了火帽击发的新技术,1837年开始生产,一直生产到1860年代末。
德尔文,也就是德尔文步枪的发明人,被恩格斯称为现代步枪之父,他的创造就是1830年,在枪管底部加了一个口径更小的“药室”,也就是枪膛的雏形,同时将圆形子弹替换为圆柱形的子弹,这也是一大创举。而以上这几种,都还是前膛装弹的步枪,也就是从枪口倒进去火药,用通条捅实,再放入子弹,比如贝克步枪的子弹要用鹿皮包裹,用小锤砸进去,以契合膛线,这也是早期线膛步枪的通病,就是装弹速度很慢、很费力,当然,好处就是射程更远也更准确。
只不过,这些都和“米尼弹”不挂钩,因为哪怕在发明人“米尼”的故乡法国,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陆军的主力步枪还是滑膛枪,火炮也还是滑膛的青铜拿破仑炮。
在太平天国战争的时代,米尼步枪还是高科技呢,在远涉重洋的中国,哪儿那么容易买得着?又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高价?至于说武器上的代差,确实是有,不过不是湘军对太平军,而是反过来。
1862年,曾国荃对太平军的观感是:
(李秀成部)“开花大炮多尊及洋枪二万杆,其火器精利远优于湘军百倍。”
1862年10月李鸿章在致曾国荃的信中就抱怨说:
贼中洋枪甚多,力可及远,皆中芒鬼子(即闲散洋人——原注)、广东、宁波商船购运者,无法禁止。
当然无法禁止,在拼死搏杀的1863年,忠王李秀成、慕王谭绍光还致书常胜军首领戈登,也是站在清廷一方的敌人,洽谈军火交易事宜:至各人军装炮械,彼此皆知底细,你处图利,我处置办,听从通商,原无禁令。此时你处若有枪炮洋货,仍即照常来此交易。(《太平天国文书汇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在武器上,李秀成部的太平军,绝对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他的卫队数千人,全部用来复枪(即线膛枪)装备,又有大批洋炮。仅1862年,上海一家洋行走私给太平军的武器就有:步枪3046枝、野炮795尊、火药484桶、子弹18000发、炮盖450多万个光这个数字,已经接近所谓10万湘军装备洋枪的总和了。
参考《太平天国史》《淮军志》
八路军兵工厂的子弹用什么发射药?
八路军使用的子弹,都是什么火药的?
想要了解八路军子弹火药,必须搞清楚火药本身有哪些。
通常来说,子弹里面的火药分两种,一种是底火,一般在子弹屁股后面专门的底火室里面,分量很少,但是脾气很大,只要受到冲击就会爆发。第二种是发射药。这是子弹动能的主要来源,放在子弹后半部,在底火点燃后,发射药快速爆燃,把子弹推出枪管,形成杀伤。
通常来说,底火使用的都是叠氮化铅,而发射药,则有可能使用黑火药或者硝化棉火药。
黑火药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宋朝就大规模使用了。可是硝化棉为代表的无烟火药,则是军火商人、科学家诺贝尔的发明创造和推广。
八路军的军工部门,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才攻克了无烟火药难题,所以,我们的八路军自己生产的子弹,主要是黑火药为发射药的子弹。
很明显,黑火药作为发射药,会造成子弹动能不足,杀伤力有限问题。同时,黑火药的残渣也会造成视线困难、堵塞枪管等问题。但是,困难的战争年代,我们不得不使用黑火药作为主要发射药。
可是,即便是黑火药为发射药的子弹,我们也不能放开使用。
数据显示,我国1937年之后的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总共消耗了3000万发子弹,而国民党军队则消耗了17.1亿发。3000多万发的子弹,八路军自己生产的黑火药子弹有多少呢?
军工部所直辖的兵工厂,是八路军最大的武器自产基地。据其年度总结报告,1940年全年,军工部共生产步枪3360支,另有手榴弹7.4万余枚,子弹12万余颗,燃烧弹200个,地雷95个。1941年,因为日军的扫荡,生产能力骤降,全年只生产步枪1736支,另有炮800门,子弹41万颗,炸弹6万枚,刺刀1.2万把,炮弹4万发,地雷2358颗。1943年,全年共生产步枪400支,掷弹筒350支,屈枪1432支,掷弹筒弹4883个,迫击炮弹4253个,子弹68万余颗,手榴弹4万余颗。
军工部直属的兵工厂,能够为八路军提供每年40万左右的子弹,虽然这些子弹中,黑火药为发射药,性能很差,但是依旧不足使用。
所幸,八路军并非只有一个兵工厂,各部队、各根据地也大都设有兵工厂,如120师在1942年有7个兵工厂,太行区有兵工厂4个,晋察冀边区有兵工厂12个。一直以来,八路军新四军所有的军火产量并不清晰,也没有相关资料可查。不过,可以想象,八路军的子弹,应该无法满足八年抗战中的3000多万发使用。
另外,晋察冀边区截止1942年2月,共生产步枪1056支,手枪186支,手榴弹308157颗,步枪弹594997颗。
如果每个主力部队能生产100万发子弹,总共加起来,八路军新四军所有的子弹产量加起来,有可能在1000万发左右。
剩下的缺口从哪里弥补?我想缴获应该是主要的。
有统计称,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八年间,八路军共缴获步骑手枪20.7万余支,炮955门,机枪1106挺,炮弹1.68万发,步枪手枪弹369.77万余颗。如果各大一级军区都有如此能力,2000万子弹的缺口,是可以弥补的。
如果以上推测为真,那意味着,八路军使用的子弹中,自主生产的黑火药子弹占少部分,而缴获的无烟火药子弹,则占大部分。不同时期,结果有所不同,总的状态大概就是这样。
在没有枪没有炮的艰苦岁月,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应该被永远铭记!
感觉在北魏之后就渐渐消失了?
但真正意义上的长矛长度一般为5~6米,主要由步兵使用(少量部队装备盾牌).进攻时为方阵,前排士兵长矛向进攻方向持平,第2排士兵将长矛于前排士兵相隔间隙处向前持平亦可略微向上倾斜.后续方阵士兵依次将长矛前倾,随前排士兵冲锋.冲锋时方阵必须严紧,士兵步调一致,切勿散乱.防御时如为方阵:遇骑兵或步兵冲锋,所有方阵士兵依所处队列将长矛向敌军进攻方向前倾,并将长矛底端定于地面,防止将长矛冲乱.阵型要求密集.防御时如为圆阵:如所处长矛方阵装备盾牌或有其他盾牌兵种协助,可结圆阵,所有长矛一致向外,长矛底端定于地面,盾牌将外围持矛士兵及方阵上端遮挡并结盾牌阵.
戈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的木柄曲头兵器。其构造一般为平头,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端首处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
戈最初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石戈,原为长柄,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的击法有勾挂、扎挑等。
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流行于商至汉代。商周时期凡与战争有关的象形文字常绘有戈的图像,至今汉字中“武”、“战”、“戎”等字还均从戈,即渊源于此。戈和干(盾)是商周时期士兵的标准装备,因此“干戈”一词就成为战争的别称或各种兵器的统称[1][2]。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中文名
戈
外文名
Dagger-Axe
使用时期
先秦时期--汉代
使用国家
中国
类型
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
快速
导航
兵器特点
总体评价
发展沿革
石器时代
戈一般认为是由镰刀类工具演化而来。
新石器时代的石戈头,只有援和内,仅在福建、广东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过。
青铜时代
戈成为军中必备的主要兵器,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至少是距今3500年以前的制品。
戈
商朝,青铜戈的使用已极普遍。为了使戈头和柲结合得更牢固,克服在战斗中易于脱落的缺点,出现了三种不同装柲方式的戈头,即銎内、曲内和直内的戈头。由于直内的戈头,援和内之间有阑,并增加了胡,与柲结合得最牢固,因此得到发展;而另两种不如直内戈头牢靠,商朝以后被淘汰。
西周时期的青铜戈头,基本上沿袭商朝传统,但都是直内式样的。为加强其勾击效能,戈头与柲由垂直相交,逐渐加大角度,改成大于90°的钝角。
西周末到春秋时期,还流行一种尖锋呈等边三角形的带胡青铜戈头。以后由于青铜戟的使用日渐普遍,戈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主要格斗兵器之一。例如《荀子·议兵》中讲,魏国步兵的标准装备是戈、弩、剑、盾。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大量铸有燕王名的铜戈,可以视为这一时期铜戈的代表。戈柲有长有短,依据不同战术要求而定。一般说来,车战用的戈柲很长,步战用的戈柲较短。在湖南省长沙市浏城桥出土的春秋晚期铜戈中,长柲的戈全长达314厘米,短柲的戈全长仅140厘米。
此外,在商周时期也还有玉石制造的戈,其中有些是可供实战使用,但大多数是仪仗用具。例如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中出土玉戈39件,制工精巧,都是仪仗用具。
汉代仍用戈作为长兵器。汉代的一种铜戈,形体较大,援与内均向上扬起,而且援、内胡上均带刺,是战国晚期的延续和发展,这种戈的造型像雄鸣昂首的翘尾、引颈长鸣状,通称鸡鸣戟或雄戟。
商代及西周木必冒大多为木质,青铜铸造的极少,尊的装置是东周时才发展起来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戈绝大部分只剩青铜铸的戈头(通称的“戈”即指戈头)。
铁器时代
戈的形状最初大体呈扁平的曲尺形,后来发展成略近似“丁”字形,春秋战国时期又作“丫”字造型。戈变化最大的部分是“胡”的出现和不断延长。“内”也逐渐从单一的固定、配重、装饰作用,发展成为明确的作战部位。
戈的柄称“柲”,顶端铜帽称“柲冒”,金属柄的又写作“铋”。根据考古资料记载,戈在商中期尚属于短兵器,“柲”的长度多在一米左右。商周之际才逐渐发展成长兵器,还出现了“柲”上同装三戈头的情况。考古发现,戈作为钩杀的兵器,为了准确地掌握援的钩喙方向,戈柲的横截面通常是扁圆的。而经典的戈,是战国后期秦国军队大批使用的“吕不韦戈”。
铜戈的发现数量很大,形制在不同时期和地区不尽相同。它是铜兵中用途最广的勾兵,是步骑佐战用于钩杀、啄杀战马和敌兵首级的致命武器,其造型曾让人产生无尽遐想,极具吞噬之力。
在古代是一种主要的进攻性兵器,是用两面刃的勾兵进行钩杀。它盛行于商至战国,秦以后渐渐消失。其间形制虽有变化,但几个基本部位仍大致相同,分为戈头、木必、木必冒和木必末的木必。
战国晚期,铁兵器的使用渐多,铁戟逐渐取代了青铜戟,同时也逐渐淘汰了青铜戈。因此戈这种盛行于青铜时代的兵器,到西汉以后已绝迹。淘汰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戈头易脱落,之后戈和戟成为仪仗器。
兵器特点
构造
戈的形制尺寸多样,据《考工记》记载,戈的规格是:戈广戈。
戈
戈通常宽2寸,内长七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柄长6尺6寸。但实际上戈的尺寸并不一律,标准的戈,由戈头、柄、铜尊三部分组成[2] 。戈头,分为援、内、翻三部分。
援:就是平出的刃,上下两刃,前有尖锋。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约8寸,宽2寸,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
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用来装柄,称为“穿”。为了防止勾啄时勾和柄脱落,又常在援内之间设“阑”,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亦有“穿”。
戈
胡: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升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龋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更紧密,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两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瑚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战圃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
柲: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戈柄的长度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柄短,车战用的柄长。早期的柄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樽,并不能杀伤敌人。也可能用于刺击。
鐏:早期的鐏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鐏,并不能杀伤敌人。不过,近年来,发现有的商代戈鐏带有尖刺或锋刃,也可能用于刺击。
种类
曲内戈
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其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没有阑,装上柄以后,容易脱落,商以后被淘汰。
戈
直内戈
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它开始在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商以后,为了防止脱落,增添了阑,后来又增设了胡,不容易掉头。商以后。直内式的戈很流行。在殷墟西区出土的21件直内铜戈中,11件有胡。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错红铜的直内戈为商代遗物。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晋栾书缶,全素面,盖上环纽饰有错金的斜角云纹,器腹外表并有错金铭文40字。作器者栾书卒于公元前573年,所作缶为春秋中期偏晚的器物,那么晋国使用金银错工艺的时间就不会晚于春秋中期;济南长清岗辛战国墓出土4件铜豆,其几何连云纹是由黄铜丝和绿松石镶嵌而成。这些被镶嵌金银的青铜器物,秀丽壮观,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青铜工艺品。
现今出土在殷墟西区出土的二十一件直内铜戈中十一件有胡,从短胡一穿到长胡四穿都有。济南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銎内式有铭错金目纹铜戈,于废品仓库拣选而得,属商代晚期遗物。通长25厘米、宽9.02厘米,重593克。戈体宽厚,援部呈舌条状,基本对称,戈体呈等腰三角形,中间起脊,无胡无穿。銎部椭圆形瓦纹,内尾部等宽平齐,平齐处正反两面,各有一铭文和花纹。在戈的援末与銎内相接处,正反两面各有两个错金环形目状纹饰,灿烂夺目。
銎内戈
这件商代错金铜戈銎内式,使用时安木必比较方便,直接将上端穿入銎中即可,此种安木必法可以避免戈头的松动与戈援后陷,但戈在钩杀时,戈头易从木必上脱出。所以这种形制的戈虽在西周早期仍存在,但已较少,尔后更是零星散见。在殷代晚期与西周早期均有配以短胡一穿的有銎戈,这是用穿缚绳以辅助銎来安木必,但亦只存在一时。
文化
“干戈”是古代兵器的总称,甲骨文已有了干和戈字,“执干戈以卫社稷”是《礼记·檀弓下》对干戈职能的总评述。干是分杈的树枝,用来抵御野兽与敌人的进犯,是原始社会时人类的防御武器;戈则是在木杆上缚上刃状物,或收获,或狩猎,后来发展成兵器,是一种典型的“勾兵”。干戈,一种用于防御,一种用于进攻,后来演变成盾、戟等兵器。古代学者将干、戈分别作为防御与进攻两大类兵器的代表。相关的词语有:大动干戈、反戈一击、金戈铁马、化干戈为玉帛、枕戈待旦等等词汇,它们已融入民族文化之中。
青铜戈
中圈商代青铜戈。解放蔚传说保定出土。也有说出于易县或平幽县的,也称易州三勾兵。三戈都是直援,内端饰樊纹。援上铸铭文,分别列祖辈、父辈、兄辈的名字,顺读时戈刃向上。从铭文内容和读法看,这种铸铭的戈应是商代仪仗,不是实用兵器。
该戈胡为三穿长胡,内上一穿,援之上下皆有锋刃,前部尖若剑。内末斜刃成刀状,亦锋利。戈身有隆脊,向两侧作斜坡状延伸。该戈造型挺秀,是战国中晚期青铜戈的典型款式。细审该戈呈铜黄色,坚硬锋利,戈身表皮锈蚀不多,少许斑驳绿锈,亦浮于表面,余则是铜黄色和灰黑色,此乃铜锡含量较高的缘故,应是当时铜戈的精品。
戈
仿品体形厚而短,其铜质是用黄杂铜制成,色黄中略带红。扣之声音清越,手感较重。其造型臃肿,线条虽清晰,但缺乏挺秀感。锈斑呈统一的绿色,且浮于戈身表皮,也就是说锈不是由内向外生出,而是由外向内做成。因此,锈色无变化,更没有层次。戈之“内”下部镌有一个“公”字,字形结体及铸口生硬、笨拙,不似战国时期的风格。
原收藏者为此器配一长方形布面盒,盒面左上角竖排书写“商句兵”3个字,右下一行中间的字迹已模糊,似是:爵斋所藏精品。这件铜戈弥足珍贵,纹饰华美,器物本身及形制、铭文都很有特点。原器物表面有很多划痕,但铜质非常好,距今虽已3000多年,器体锈蚀斑驳,刃一侧也有残缺,但错金处仍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细节
早在先秦时代,贵族们便用金银来镶嵌青铜器物,此种装饰工艺通称为“金银错”,又称“错金银”。“错”即 用厝石加以磨错使之光平,其工艺可谓精密细致。其制作工艺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凸的纹饰或字形,再用硬度较大的工具錾刻浅槽,然后在浅槽内嵌入细薄的金银丝、片,用厝(错)石磨错,使嵌入的金银丝、片与铜器表面相平滑。最后在器表用木炭加清水进一步打磨,使器表更加光艳。被“错金银”工艺装饰过的器物的表面,金银与青铜的不同光泽相映相托,将其图案与铭文衬透得格外华美典雅。这种精细的错金银工艺,学术界一般认为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这件商代晚期错金目纹铜戈,就所知,全国仅存一件,它将错金工艺出现的年代提前了600多年,实为罕见。由此,单从艺术欣赏角度来说,青铜时代神秘浪漫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灵性,在兵器制作工艺方面与其他青铜器一样,具有夺人魂魄的震撼力量。
戚继光曾用大竹竿杀倭寇?
可别小看这些大竹竿,那可是抗倭神器“狼筅”。
说到戚继光,人人都知道他是抗倭名将,也知道他是一个英雄,但很少人知道,他和他麾下的戚家军,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在戚继光所处的十六世纪,戚家军属于是名副其实的“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去看下戚继光以及他所率领的戚家军打下的辉煌战绩,就知道这个“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的称号,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倭军大举进攻浙江台州的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临危受命,亲率戚家军迎战,在龙山一带大破倭军。
紧接着,戚继光一鼓作气,一路追杀残存的倭军直至雁门岭,最终手刃倭军首领,而倭军余党走投无路,全部坠入江中淹死。
到了嘉靖四十一年,倭军进犯福建,并且声势极为浩大,且在福建多处登陆后交相呼应,以至于古田、莆田、政和、宁德等地连连告急。
而当时的官军,看到倭军如此生猛,居然心生怯意,迟迟不敢对倭进攻。
危急之下,还得看戚家军,在戚继光的率领下,戚家军从横屿(地名)发起进攻,先是大破此处的倭军,斩首两千二百余级,之后,戚继光乘胜追击,又在福清端了倭军老巢,最终,戚继光一路追杀,连破倭军营六十余个,斩首更是无数。
这还只是戚继光和戚家军所经历的战役中,并不算太起眼的两次战斗,还没说诸如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等较大型战役。
总之,在经过戚继光和戚家军多地转战之后,明朝沿海的倭军,几乎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而这还并不是戚继光最厉害的地方,毕竟在古代,会打仗的将领也不少,别的朝代不说,单说明朝就有好几个,而之所以称呼戚家军为“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是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和戚继光一样的战损比。
史料记载,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前前后后抗倭十余年,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了至少八十多场,在这些战役中,被戚家军斩杀的倭军,单是有记载的,就足足有两万多人。
而戚家军这边,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战斗,打了八十多场仗之后,所有戚家军算在一起,总共阵亡了203人。
试想,如此低的伤亡率和战损比,在同时期的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有几个?所以,说戚家军是十六世纪“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一点都不为过。
而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问,戚继光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戚家军又是为何会让倭军闻风丧胆的呢?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戚家军抗倭时使用的大杀器“狼筅”说起。
“狼筅”是戚继光发明的一种武器,其整体就是一根带有多个分叉的大竹竿。
当然,如果单独一个“狼筅”摆在那里,随便找个锋利点的兵刃,几下就能够将其砍成几段,并且,即便是让一个人举着“狼筅”上战场,也没有太大的杀伤力。
毕竟这玩意,说到底主要材质也是一根竹竿。
而它之所以会成为戚家军的抗倭神器,主要是因为戚继光将它一番改造后,用在了合适且正确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正是让戚家军扬名立万的“鸳鸯阵”。
鸳鸯阵乃是戚继光亲创,他创立这个阵法,说白了就是为了对付倭军,而阵法的精髓,则就在于“配合”二字。
按照戚继光的设计,每个鸳鸯阵包含十一个人,这十一个人中,一人为小队长,队长的职责,是负责用战旗进行指挥,对小队进行号令,指挥前进后退以及变阵等等。
除了队长之外,站在鸳鸯阵最前面的,是两个盾牌手。
这两个盾牌手,一个手持四四方方的大方盾,此人称作“长牌手”,他的职责,就是用厚实的盾牌,抵挡敌人的重箭、长枪之类的攻击,是一个纯防御型角色。
而另一盾牌手,手持的是一面藤牌,所谓藤牌,是指用藤制成的盾牌,这种盾牌自然没有方盾防御能力强,但也能抵御一些普通攻击。
最重要的是,藤牌较为轻便,这就加大了藤牌手的机动性。
所以,在鸳鸯阵的藤牌手身上,同时还配备有标枪和腰刀,这样一来,藤牌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既可以远程输出,同时还能近战,以减轻长牌手的防御压力。
当然,不管是长牌手还是藤牌手,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掩护后队前进,而在这二人之后,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狼筅手”。
既然名字叫做狼筅手,那么手里的武器肯定是狼筅,不过,对于这个看似是一根大竹竿的狼筅,究竟是如何制成,并且在战场上起到什么作用,下面我们就重点讲一下。
狼筅又名狼牙筅,其主要材质确实是由一根粗大的竹竿制成,一般用的是南方的毛竹,其长度大多为五米左右,在制作时,会在竹竿的分叉上,装有铁蒺藜、倒钩刺之类的东西。
并且,为了保证狼筅的韧性和耐用度,还会在整根狼筅浇上桐油。
这还不算完,为了达到最大的杀伤力,通常还会在狼筅上面,蘸上“金汁”或者是抹上毒药,总之,各种有可能会给敌人带来损伤的东西,全都招呼上。
那么,狼筅制作好之后,在鸳鸯阵中是如何运用的呢?
前文讲到,鸳鸯阵的最前面是两个盾牌手,而在盾牌手后面,就是两个狼筅手,这二人在盾牌手缓步推进的同时,或者是在倭军一拥而上的时候,操起长达五米左右的狼筅,照着倭军就是一顿猛划拉。
而这一通猛划拉,能要了倭军的半条命。
为什么呢?想象一下,本身倭军生来就个头矮小,如果用常规面对面的打法,倭军就可以仗着身材矮小的优势,变得异常灵活,在出其不意之间,给对方造成伤害。
但有了狼筅之后,五米多长的长度,加上多个分叉,就能把矮小的倭军架住,不让他们靠近,同时,狼筅上面安装的各种铁蒺藜和倒钩刺,在士兵的一通划拉之下,就算不能让倭军死,但至少也能给他带去点伤害。
最重要的一点别忘了,狼筅上面可都抹了毒药,在这些毒药的作用下,加上铁蒺藜倒钩刺所带来的伤害,当场就能让倭军鬼哭狼嚎。
这就是狼筅在鸳鸯阵中的所能起到的作用,不过,虽说狼筅在这里有奇效,但仅仅靠着这些还不足以让鸳鸯阵所向披靡,毕竟狼筅的杀伤力十分有限,其主要的作用,还是为了阻止敌人近身。
所以,狼筅手在整个鸳鸯阵中,也只是一个辅助角色,真正的伤害输出,是狼筅手后面的四个长枪手。
长枪手顾名思义,就是手持长枪的士兵,这些士兵手里的长枪,通常都在六米左右,他们的职责,就是在前面的狼筅手用狼筅架住倭军之后,操起手里的长枪上去就是一通输出。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有了狼筅在前面,就让倭军不能近身,而长枪手则趁机收割倭军的性命。
有人说了,这要是有敌军绕到鸳鸯阵后面,来一个迂回攻击怎么办?别担心,在四个长枪手的身后,还有两个镗钯兵。
这两个镗钯兵,手里的武器自然是镗钯,什么叫做镗钯呢?这么说吧,它的大致形状,就像农村翻挑麦秸秆时用的三叉耙子,只不过不是木制而全部采用的是铁制。
这种铁制的镗钯,在战场上有两个妙处,一来,士兵能用它架住对方砍过来的兵器,毕竟镗钯上面有三个大铁叉子,这就轻轻松松的扛住了对方的大部分武器。
二来,既然是铁制的叉子,那自然也有杀伤力,试想一下,用这种大叉子对着倭军反手用力一刺,那还不马上给刺出几个血窟窿啊。
所以,有了这两个镗钯手在后方警戒,整个鸳鸯阵基本上就是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从防御到骚扰,再到攻击,最后到警戒全部都有,而这也是为何鸳鸯阵能扬名立万的原因。
并且,最令人值得称道的就是,鸳鸯阵中的任何一类武器,如果单独放在战场上都不堪一击,结果戚继光通过一个阵法,让这几种武器相互配合,就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这个阵法,可以说是贴身为倭军设置的,由于其机动灵活,可以根据战场形势随意变阵,比如可以从一个整体的鸳鸯阵,变为左右两个小阵,还能变成三小队的“三才阵”,正好克制住了倭军,因此戚家军才会将倭军杀得魂飞魄散。
当然,阵法再厉害,配合得再好,如果运行阵法的人不行照样达不到效果,而戚家军之所以能所向披靡,靠的是两点,一是个个皆勇士,二是令行禁止。
先说戚家军的战士,这些士兵,都是戚继光当初精挑细选出来的猛人。
最早的时候,戚继光带着大明的官军打倭,那打得叫一个憋屈,本身这倭军性情残暴,嗜血好杀,而大明的官军在败了几次后,就对倭军极其恐惧。
甚至到了一见倭军冲锋,大明官军就连忙撤退的程度,这样的士兵,别说戚继光,就是诸葛亮在世那也赢不了。
所以,戚继光就寻思着去哪里找一些英勇善战的士兵,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在义乌这个地方,发现了不少好苗子。
公元1558年的时候,有人在义乌倍磊发现了一座银矿,要知道,发现银矿就意味着发财了,所以,眼红的人不少,义乌周边的村镇就想派人过来抢夺这个银矿。
抢自家的银矿那还了得?义乌当地的老少爷们自然不愿意,于是,双方理论不成后,就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械斗。
而当时的戚继光,正好路过此地,也亲眼见证了这场械斗,而让他惊讶的是,那些义乌的老少爷们,虽说手里没什么像样的兵器,但干起仗来,那一个比一个猛。
于是,戚继光对这些人十分满意,一声令下,就从当地召集了一批人,而这批人正是最初的戚家军,也正是他们带着戚继光亲创的鸳鸯阵,将戚家军的名头越打越响。
不过,仅仅是骁勇善战还不够,为了保证鸳鸯阵发挥更大的伤害,戚继光还制定了极为严明的军纪。
比如在打埋伏战的时候,戚继光就规定,如果“遇贼不起”,或是“早起者”,不仅队长会因此被斩,同时,各个士兵也会遭到责打。
再比如,打仗的时候,如果有人不听从号令往后撤的话,那么不好意思,先割掉双耳,别以为这样就完了,等到战后回营的时候,谁没有耳朵,还是那个字“斩”。
还有,比如鸳鸯阵中的镗钯手,主要职责是为了负责警戒,同时保护长枪手,但如果长枪手被敌人击杀了,那这两个镗钯手同样也会因此被斩。
总之,靠着这种严明的军纪,让戚继光得以训练出一队又一队精于使用鸳鸯阵,且深谙配合的士兵,也正因为如此,戚家军不仅能将倭军杀得魂飞魄散,同时也让自身的战损率达到了一个极低的程度。
而回到问题本身,戚继光在抗倭时所使用的大竹竿,其真正的名字叫做“狼筅”,其主要材质确实是采用南方的毛竹制成,但却经过戚继光的改造,成为了一种能在鸳鸯阵中起到防御和骚扰作用的长兵器,同时也是鸳鸯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