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省造甲辰当二十黄铜币,明朝都有哪些爵位世袭罔替的?
从魏晋时代开始,中国的世袭制度被进一步区分为世袭罔替和普通世袭,后者是世袭次数有限、而且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
到了宋代,世袭罔替基本被取消,出现了不能被继承的终身爵。明朝,皇族封爵为王爵,郡王爵,外姓封爵依次为国公、侯爵、伯爵,明朝所有爵位都是超品的存在,并且世袭罔替。
世袭罔替简单来说就是,皇帝的儿子封亲王,然后亲王的嫡长子可以世袭亲王爵位,其他儿子降一等成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继承郡王爵位,来世袭郡王爵位。其他儿子降爵成为镇国将军,孙子为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明朝共计实封亲王六十五位,追封亲王二十二位,至明亡,除去被废还有绝嗣除封的亲王,共计还有亲王三十四位。郡王则有多达九百位之多。
明朝亲王岁禄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
明建国初期,极为崇尚武力。朱元璋把功臣爵位定为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只有战绩卓著的,才能封为公、侯的爵位。分封时,武将因为有袭替制度的存在,最低封为侯爵,方便世袭。因为有军功的存在,文官想要获得高级爵位,相当困难。公、侯的爵位,获得的只有少数人。
子爵、男爵长期空置,后来废除。所以,明朝功臣爵位就形成公、侯、伯三种爵位并存的情况,到明朝中后期,因为伯爵规格的提高,武将大多只封伯爵。而文官的爵位,也基本到伯爵为止
明朝封爵的人,除了功臣,还有外戚。明朝的功臣一般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为随太祖开国的,第二部份为随成祖靖难的,第三部份为后世守卫疆土的。
魏国公徐达。吴元年封。后代依次为徐辉祖、徐钦、徐显宗、徐承宗、徐俌、徐鹏举、徐邦瑞、徐维志、徐弘基、徐文爵。
鄂国公常遇春。吴元年封。其子常茂改封郑国公,因罪削,常茂之子常升改封开国公,后代依次为常升、常继祖、常宁、常复、常经、常凤,常凤之子常玄振降封怀远侯,后代依次为常玄振、常文济、常胤绪、常明良、常延龄。
韩国公李善长。吴元年封。洪武廿三年坐党死,除。
曹国公李文忠。洪武三年封。后代依次为李景隆、李璿、李濂,李濂之子李性降封临淮侯,后代依次为李性、李沂、李庭竹、李言恭、李宗城、李邦镇、李弘济。
宋国公冯胜。洪武三年封。洪武廿八年赐死,除。
卫国公邓愈。洪武三年封。后代依次为邓镇、邓源、邓梃、邓炳,邓炳之子邓继坤降封定远侯,后代依次为邓祖锡、祖世栋、邓绍煜、邓文明。
信国公汤和。洪武三年封。后代依次为汤鼎、汤晟、汤文瑜、汤伦,汤伦之子汤绍宗降封灵璧侯,后代依次为汤绍宗、汤佑贤、汤世隆、汤之诰、汤国祚、汤国祥、汤文琼。
江夏侯周德兴。洪武三年封,洪武廿五年因罪诛,除。
淮安侯华云龙。洪武三年封,七年卒。其子华中袭,九年坐党削,除。
长兴侯耿炳文。洪武三年封。永乐二年自杀,除。
巩昌侯郭兴。洪武三年封,十七年卒。其子郭振袭,后坐党削,除。
德庆侯廖永忠。洪武三年封,八年卒。其子廖权袭,十七年卒,除。
南安侯俞通源。洪武三年封,廿二年卒,死后追坐党削,除。
永嘉侯朱亮祖。洪武三年封,十三年因罪诛,除。
颍国公傅友德。洪武三年封,廿七年赐死,除。
汝南侯梅思祖。洪武三年封,十五年卒。后追坐党削,除。
忠勤伯汪广洋。洪武三年封。十二年赐死,除。
诚意伯刘基。洪武三年封。后代依次为刘琏、刘廌、刘法、刘柜、刘昙、刘禄、刘瑜、刘世延、刘盖臣、刘孔昭。
西平侯沐英。洪武十年封。后代依次为沐春、沐昴、沐晟,永历六年加封沐晟为黔国公,后代依次为沐斌、沐琮、沐诚、沐崐、沐绍勋、沐朝辅、沐融、沐巩、沐朝弼、沐昌祚、沐睿、沐启元、沐天波。
凉国公蓝玉。洪武十二年封,廿六年因罪诛,除。
靖宁侯叶升。洪武十二年封,廿五年坐党削,除。
东川侯胡海。洪武十七年封,廿四年卒,其子犯法,除。
武定侯郭英。洪武十七年封。后代依次为郭铭、郭玹、郭昌、郭良、郭勋、郭守乾、郭大诚、郭应麒、郭应麟、郭培民。
海西侯纳哈出。洪武廿年封,廿一年卒。其子察罕改封沈阳侯,廿六年坐党诛,除。
东莞伯何真。洪武廿年封,廿一年卒。其子何荣袭,廿六年坐党诛,除。
越巂侯俞渊。洪武廿五年封,廿六年战殁,永乐元年除。
历城侯盛庸。建文年间因伐燕功加封,永乐元年除。
澲城侯李坚。原为太祖之驸马都尉,建文帝时因伐燕功加封,寻卒。其子李庄袭,永乐元年削,除。
合计六十三名(建文帝封的伐燕功臣两名,共六十五名。以上所列俱为实授封,也就是生前受封的,那些死后追封不列。
淇国公丘福。建文四年封。永乐七年北征大败,战殁,成祖怒,除爵。
成国公朱能。建文四年封。后代依次为朱勇、朱仪、朱辅、朱麟、朱凤、朱希忠、朱时泰、朱应桢、朱鼎臣、朱应槐、朱纯臣。
荣国公张玉。靖难中战殁,建文四年追封,其子张辅降袭新城侯,后因军功加封英国公。后代依次为张懋、张锐、张仑、张溶、张元功、张元德、张惟贤、张之极、张世泽。
忠诚伯茹瑺。建文四年封。宣德五年卒,后世不予袭。
安远侯柳升。永乐六年封。后代依次为柳溥、柳承庆、柳景、柳文、柳珣、柳震、柳懋勋、柳祚昌,崇祯时,柳祚昌之子柳绍宗降袭安远伯。
恭顺伯吴允诚。(原名把都贴木儿,蒙古人)永乐十年封。洪熙时,其子吴克忠加封为恭顺侯,后代依次为吴瑾、吴鉴、吴世兴、吴继爵、吴汝荫、吴惟业、吴惟英。
安顺伯薛贵。(原名脱火赤,蒙古人)永乐二十年封。后代依次为薛山、薛忠、薛龙,后世不予袭。
忠勇王金忠。(原名也先土干,蒙古人)永乐廿一年封, 宣德六年卒,后世不予袭。
忠勤伯李贤。洪熙元年封。寻卒,后世不世袭。
忠国公石亨。正统十四年封武清伯,同年晋侯,天顺元年晋忠国公,四年因罪下狱,除。
怀宁侯孙镗。天顺元年封怀宁伯,五年晋侯。后代依次为孙辅、孙泰、孙应爵、孙瑛、孙瑁、孙秉元、孙世忠、孙承恩、孙承荫、孙继浚、孙维藩。
武功伯徐有贞。天顺元年封。寻因罪除爵。
定远侯石彪。天顺元年封伯,三年晋侯,四年因罪诛,除。
咸宁侯仇钺。正德五年封。传至其孙仇鸾,嘉靖廿六年因罪下狱,廿七年出狱,卅一年卒,除爵。
新建伯王守仁。正德十六年封。后代依次为王正亿、王承勋、王先通。
宁远伯李成梁。万历七年封,卅四年卒,不予袭。崇祯十年其孙李尊祖袭爵。
崇祯末期及南明时期封的太多没有列出。
明代统治者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的封爵赐券制度,将军功封爵与颁赐铁券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成为明代重要的典制。随着皇权的不断强化,这一制度在发展历程中也在不断地变化 ,但作为一种政治需要,它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十分深远。
有人说一个银元价值几十万?
希望我的祖传钱币能卖个好价钱!
元朝时期中国的国名是什么?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过去一般印象中, 元世祖忽必烈汗( 1260-1294) 于至元八年(1271)采用“大元”一名之前,蒙古迄无国号。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自成吉思汗( 1206―1227) 时代开始, 即有“大蒙古国”这一国号。
但是,蒙古政权在汉地曾使用“大朝”为国号一事,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一、大朝一词使用情况“大朝”一辞,在当时史料中,出现极为频繁。现依史料的性质,分为四类,以求证明确为蒙古政权在汉地的国号。
1、钱币
大蒙古国在汉地所铸钱币,今仍存世的仅有两种,皆以“大朝”命名。此二种钱币为“大朝金合”与“大朝通宝”。“金合”质白铜,文字有正书与篆书二种,而“通宝”则有金质与银质之别。
古泉学者清朝翁树培(1765一1811)、李佐贤(道光十五年进士)、民国罗伯昭、宣哲(古愚)、陈进宜及日本奥平昌洪等,皆认为系蒙古未改大元以前所铸。
罗伯昭并认为大朝钱两种皆为辅币,乃系铸以权钞者。而奥平昌洪则认为大朝通宝是为布施寺院而铸造,俗称“供养钱”或“庙宇钱”,与一般通货有别。但无论是辅助货币抑为供养钱,都系以大朝为号,可见大朝是一种正式名号,而且其为通行。
2、公文
公文用语,代表官方立场。“大朝”是否为一正式国号,于公文中加以探索最为直接。宋人赵珙《蒙鞑备录》“国号年号”一节说:
去年春,珙每见所行文字,犹日“大朝”。
赵珙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出使蒙古,行抵燕京。翌年归后,撰成《备录》。由其所记可见当时蒙古于汉地所行公文中多用“大朝”。不过,当时公文现仍存世者不多, 用到大朝一辞的更少。
窝阔台汗( 1229一1241)十二年(1240)“谕高丽诏”说:
若将民户数目隐匿,依大朝条例治罪。此处“大朝条例”显系指蒙古法令——“札撒” 而言。
《高丽史·高宗世家》中亦有一例,即高宗十八年(1231)所受蒙古来牒,质问使臣被杀事。其中“大朝”二字用法较为特殊。牒文说:
蒙古大朝国皇帝圣旨, 专命撒里打·火里赤军, 前去高丽国, 问当时如何杀了著古与使臣?
此一牒文原由蒙文直译为汉文。其中“蒙古大朝国”一辞, 应该汉文直译为“大蒙古国”, 而在汉地的惯译则为“大朝”。此牒译文显系合二为一,而成“蒙古大朝国”。汉文碑乘中也有“大朝蒙古国”的用法,可见“大朝”与“大蒙古国”常相混用。
3、碑传
现存石刻集、石刻目录以及元人文集中的碑乘文字,提及大朝者很多。这些史料中,大朝一辞有下列三种用法:
第一,用于碑首的标题,冠于地名、人名之上作国号用。如李庭撰《大朝宣差京兆路总管仆散夫人温迪罕氏墓志铭》、王鹗撰《大朝宣差万户张侯去思之碑》及郝希哲、汤举合撰《大朝故九原帅府都总押观察使樊公墓表》等都是。
用于碑首者又有“大朝国”的用法,更可见出“大朝”是用为国号,如《三灵侯庙像记》,碑首作“大朝国解州闻喜县”,《修释迦院记》则作“大朝国怀州河内县”。
第二,用于碑末所记立石或撰文年月之上,兼具国号与年号的作用。元代采用年号前的碑刻,有的不冠国号,径以甲子系年,如“岁次辛卯”、“岁次甲辰”之类。有的以动物名称系年,如“狗儿年”、“鸡儿年”之类,在汉译蒙文白话碑文中尤见普遍。
另一种则冠以“大朝”或“大蒙古国”的国号。相较之下,冠以“大朝”者远多于以“大蒙古国”为称者。例如《尊胜陀罗尼真言幢》,署为“大朝天子七月立石”;《整屋重阳万寿宫圣旨碑》,为“大朝辛亥七月初九日立石”,《大蒙古国累朝崇道教序》,为“大朝辛亥七月立石”等都是。
第三,大朝二字,置于碑传正文之中,或用于系年,或用于纪事。用于系年者如张本《德兴府秋阳观记》说:
大朝庚辰岁(1220),长春真人卧云海上,以真风玄行闻于毂。
又如李俊民《重修悟真观记》说:
大朝丁酉岁(1237),遣使马珍考试天下随路僧道等,共止取一千人。
又如元好问《中令耶律公祭先妣文》也说:
维大朝癸卯岁(1243)八月乙巳朔。
用于纪事时,皆指蒙古而言,如顾行《重修王母宫碑》内有:
大朝有天下,元帅史公阔阔都被命为泾邠二州达鲁花赤。
又如李俊民《故王公辅之墓志铭》内也有:
大朝委刘中试诸路精业儒人,(王)从俭中平阳选。
碑传文字中用大朝一名者,存于石刻者远较存于文集者为普遍,因石刻所存多保持原状,而文集多经后人删改。“大朝”二字恐多改为“皇元”、“大元”等词。
4、史籍
史籍多出于后人手笔。在名词运用上,往往反映史家所处时代的观念,未必保持史事发生的习惯用语。因而,要在史籍中发现“大朝”这类名词,远较石刻集中困难。但在元季、明初所修的《宋史》、《金史》、《元史》中,仍有数处提及大朝。
如《宋史·理宗本纪》赞说:
蔡州之役,幸依大朝,以定夹攻之策。
又如至正五年(1345) 阿鲁图(等《进<金史>表》说:
弗折衷于大朝,恐失真于他日。
又如《元史·任志传》说:
志与金兵战。金擒其子如山,招之降。志曰:“我为大朝之帅,岂爱一子?”亲射其子,殖之。
像这类“大朝”的用法,当系沿袭碑传旧称,可说是史家编辑后的漏网之鱼。
元代中叶人释念常所著《佛祖历代通载》,为佛教重要史籍,于蒙元史事记载甚详,多可补明修《元史》之缺漏。其中记述多以“大朝”称蒙古。例如:壬辰(1234)年,“大朝遣使过宋,议夹攻金。”“庚戌(1250),大朝灭辽东、高丽。”庚申年(1260),“大朝遣郝经通好”等都是。可见元代史家对大朝一名,仍多熟谙。
在上述四类史料中,碑传显示出大朝一辞在当时士民之间,施用极广,兼具国号与年号的作用。钱币及公文则反映此一名词不仅是民间习惯用语,而且是官方使用的名称。史籍的记载虽仅可视为二手史料,但也足以显示,此名词曾经通行于一时,且为史家所通晓。
二、大朝一词使用何时?“大朝”一名的使用,始于何时?终于何时?
在现存史料中,当以前引《大金国志》所记史事为最早。若《章宗纪年》明昌五年一条所记为真实,则1194年时大朝一名即已存在。但是其时下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尚有十二年,蒙古与中原接触不多,当不至已有此汉式名号。而且《大金国志》一书的本身亦有问题《国志》虽号称为金归正人宇文懋昭于端平元年(1234)进呈于宋廷,自来学者多认其为伪书。
所记明昌五年爱王叛金事,王静安(国维)先生已指出系抄自张师颜《金人南迁录》,而《南迁录》的本身便是伪书。至于前引《东海郡侯纪年》一条,则系抄自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其中“至是大朝乃自号大蒙古国”一句,《杂记》原作“至鞑靼乃自号大蒙古国”,可知“大朝”二字乃是篡改“鞑靼”而来。改鞑鞋为大朝,反映后来人的观念,而无法据以断定“大朝”一名起源甚早。
而《杂记乙集》成书于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其书用“鞑靼”称蒙古而不用“大朝”,或反映大朝一辞尚未采行,至少南宋人知者不多。
现存的可靠史料提及大朝者,以前引《蒙鞑备录》为最早。根据《备录》,得知大朝一号的使用,不得迟于1221年赵珙出使时。现存石刻及文集中碑传以大朝系年者,时间皆不甚早。最早者为《牛头寺长春真人述》,所系为癸未年(1223)5。其次则为《重阳万寿宫记》,立石于己丑年(1229)。早期碑刻不以大朝系年,一方面固然可能由于其时蒙古在中原占地未广,而且战尘未定,蒙金孰存孰亡,未可逆料,士民不愿轻奉蒙古正朔,以免遭受横逆。更可能是“大朝”一名,尚未采行,以致仍以甲子纪年。
忽必烈定都中原后,先后采行中统(1260―1263)、至元(1264―1294)为年号。
汉式年号采行后,大朝一名,使用仍广。一方面,系年时仍常以“大朝”冠于年号之上,如《释迦院常住记》,末作“大朝至元二年二月造”,《性公通玄大师塔幢》,署作“大朝至元四年”。另一方面,也有碑末仅以年号纪年,碑首却仍冠大朝国号者,如至元六年之《大朝故九原帅府总押观察使樊公墓表》,至元七年之《大朝济渎投龙记》等都可为例。
可见此时“大朝”与“中统”、“至元”相并行,一为国号,一为年号,作用不同。不过自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采行“大元”为国号后,“大朝”遂失去国号的作用。此后的史料中,大朝之名,仅有二例。一为至元廿年(1283)之《宪州权官之铭》,碑首仍冠大朝之号。另一例则见于《高丽史·刑法志》。该志忠烈王五年(1278)记载说:“都兵马使据判出牒云:‘大朝令诸路断酒,国家亦宜行之。””应该皆为因循旧习而加使用。大势所趋,则是称“元朝”而不再称“大朝”。
三、大朝与大蒙古国“大朝”一辞,来源如何?在蒙元国号演变中有何意义?关于其来源,过去秦宝瓒认为“蒙古未人中国前,版图最广,故称大朝”。而学者认为“大朝”不过与“国朝”、“皇朝”相当,是一种尊称。这两种说法,都不过臆测而已。
实际上, “大朝”与“大蒙古国”都是蒙文汉译。后者为直译,前者为简译。在此简译中,省去种族之称的蒙古,并将原义为“人民”、“国家”的一字, 依汉人的观念, 译为“朝”字。如前文所说, 汉文史料中亦有“蒙古大朝国”、“大朝蒙古国”的用法。
一方面反映当时名词使用的混淆, 另一方面也显示“大朝”与“大蒙古国”二辞皆由而来,而“大朝”可说是一种更为汉化的译法。
大朝一辞, 即系由大蒙古国而来, 要寻求“大朝”的历史意义,必须自后者下手。成吉思汗究竟何时采用大蒙古国一名为国号,因缺乏明确的记述,已难以确考。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称成吉思汗先世已自号大蒙古国·,其事不可信。
1206年全蒙古统一时,有关史料皆记载采用成吉思汗尊号事, 但未言及采行国号。但从蒙古人历史发展看来, 大蒙古国一号采用于此时最有可能, 盖此时成吉思汗不仅为蒙古部之主宰, 所有蒙古民族皆已成为其家产, 故以大蒙古国称其国家, 最为适宜。
大蒙古国一名之采用至迟亦不得晚于1211年伐金之时。
这一名称此后遂成为日益扩大的蒙古帝国的正式国号,在公文——尤其是外交文书上当多用之。在现存史料中, 最早载有蒙文大蒙古国全名者即为1246年贵由汗( 1246―1248) 致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国书所用玺书。
玺书前半部为:
“长生天气力里, 大蒙古国与寰宇之汗圣旨”。
“大朝”与“大蒙古国”则是使用于汉地的汉文国号。汉文“大蒙古国”一名在伐金之初当已采用。《元史·耶律留哥传》记载1212年事,称留哥与按陈·那衍订盟时说:“愿附大蒙古国, 削平疆宇。”《元史》所说固然出于事后的记载,不尽可信。但《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用及此一名词,而《杂记》成书于嘉定九年(1216),足证“大蒙古国”的汉名在1216年前必已通行。
至于“大朝”一名,如前文所说,其采行的下限不得晚于1221年。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判断, 此号的采用, 大概是在1217年木华黎( 1170一1223) 受命伐金,建牙燕京以后。此时蒙古虽然仍为以草原为重心的游牧国家,但已有加速征服汉地、增强殖民统治的意图。
“大朝”一名的采用,当为此一系列采行汉制中的一环。“大蒙古国”一名显然种族意味过强,不足以羁糜汉地士民,遂将其简化为“大朝”。“大朝”之称,已蕴含中原王朝的意义,不似“大蒙古国”全为外来征服政权的意味。
“大朝”与“大蒙古国”两个汉称,此后并行达五十年之久。但是两者适用的范围不尽相同,似有分工的作用。如前文所说,大朝一辞,应用于货币、公文,尤其是民间碑乘之上,最为普遍,但在外交文书上较为少见。
反观“大蒙古国”一辞,在现存史料中,见于民间碑乘者,不过六起,见于对内公文者不过二起,而在现存外交文书中则占多数。如中统元年(1260)《和宋书》开端为“皇天眷命大蒙古国皇帝致书于南宋皇帝”。
中统二年(1261)五月《移宋三省牒文》词头为“大蒙古国中书省移宋三省”,至元三年(1266)八月招降日本书开端亦为“上天眷命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至元八年(1271)九月致日本国书亦以“大蒙古国皇帝差国信使赵良弼”启端。郝经(1223―1275)的几道致宋朝文移也都以“大蒙古国国信使”的头衔启端,可见外交文书中多用“大蒙古国”,而少用“大朝”。
显然“大蒙古国”为蒙古的正式汉文国名,使用以对外为主,“大朝”则稍欠正式,以对内使用为主。当然,这种分工,不尽严格。
四、大元与大朝、大蒙古国“大朝”与“大蒙古国”二汉名,后为“大元”一号所取代。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即位并立国中原后,中原不再是蒙古帝国的殖民地,而已成为国家的重心,于是遂有仿效汉唐,采用汉式年号、国号的必要,以取得中原正统正朝的地位。而“大朝”一号,究属权宜,不似正式国号。
汉人群臣纷纷上言,以建国号为请。忽必烈乃接受刘秉忠(1216-1274)的建议,采用“元”字为国号。“元朝”一号的采行,虽是蒙元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但其与“大朝”一名的延续性却一直为学者所忽视。
过去学者多认为“元”字应作肇始解。最近也有人认为以元为号, 与蒙古旧俗天 的崇拜有关。“元”字出典于《易经》。《建国号诏》说:“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却未敷陈其意义。
实际上,《易经》中“元”字的本义为“大”,元朝应即“大朝”之义。刘秉忠等人建议以元朝为国号时,显然即着眼于此义。《经世大典·序录》有明白的解释:
盖闻世祖皇帝初易“大蒙古”之号为“大元”也………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之“元”者,大之至也。
可见“元”之国号,实与“至元”年号相互呼应。而至元的意义又与后来武宗海山汗(1308―1311) 所采年号“至大”相同。至少就文字的层面看来, “元朝”与“大朝”实为同义, 两者都是大蒙古国的简译。不过,“元朝”较“大朝”更富文义,作为中原王朝的国号,较为适合。
“元朝”一号采行后,“大朝”与汉文“大蒙古国”二名,并遭废弃。但是,三者共同来源的大蒙古国一名在蒙文文书中却延用不衰。现存的几篇元季汉蒙二文合璧碑中, 大元一名, 或径译为“大蒙古国”, 或译为大元大蒙古国), 或译为称作大元的大蒙古国。形式虽异, 意义则一:大元即大蒙古国。“大元”不过是继“大蒙古国”与“大朝”而起的汉文国号,蒙古王朝的真正国号仍是大蒙古国。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江南造葵卯光绪元宝真假鉴定?
光绪元宝银元
在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广东省钱局,铸造了一套“光绪元宝七钱二分系列”样币。
共分五等,即“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
这套银元,史称“七二番版”,被清朝政府认定为法币,以作为清朝末年,中国机制银元的标准模式。
因为银币背面,带有蟠龙图案,被俗称为“龙洋”。
自此以后,其它各省群起效尤,竞相设厂铸造,至光绪二十年,有北洋、江南、安徽、浙江、吉林、奉天、福建、湖南、云南、四川等省的钱局,都铸造龙洋。
机制银元的发展,特别迅速,到清朝末年,市面上流通的“龙洋”,总量接近二亿枚。
虽然有“七二番版”银元作为样本,但当时钱法非常混乱,各省也各自为政,铸造的银元,成色重量不一。
龙洋以吉林和江南两省,,拥有的版别最多,江南银元历来为藏家所重视。
另外福建省造大龙及中龙版、湖北省造背“本省”铭、湖南一圆银币、黑龙江银币、浙江、陕西等省的银元,多由英国伯明翰-希敦造币分司代铸,数量稀少,尤为珍贵。
最后说一下你的问题,“江南造癸卯光绪元宝真假鉴定”?
在今日上,是不能回答是否真假的问题,否则会影响权重。
再说只从图片,是不能断定真伪的。
找找附近有经验的人,请他给你鉴定一下真伪吧,顺便也看看, 银币的价值如何。
时间关系,不多说了。
光绪元宝一钱四分四厘奉天甲辰?
甲辰光绪元宝奉天省造库平一钱4分4釐,真品常见版式品相好的市场上一般喊价在1000左右;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中国古代五大兵器是什么?
万仞:古代名剑。郭于章《剑记》:“西晋寮有旌阳令许逊者,得道于豫章山,江中有蛟为患,旌阳没水投剑斩之,后不知所在,项渔人网得一石匣,鸣击之声数十里,唐朝道王为洪州否刺史,破之得剑一双,视其铭,一有许旌阳字,一有万仞字。” 龙剑:古代名剑。刘禹锡《武陵观火》:“晋库走龙剑,吴室荡燕雏。”柳宗元《闻歌》诗曰:“翠帷双卷出顷城,龙剑破匣双月明。” 照胆:古代剑名。南朝.梁.陶弘景《刀剑录》载:“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金剑:古剑的一种。《刀剑录》:“章帝建初八年,铸金剑令投于伊水中,以压人膝之怪。” 王氏剑:古代名剑。《五代史.冯晖传》:“吾闻王氏剑,天下利器也。” 大剑:古代剑名。《五代史.史弘肇传》:“周太祖出镇魏州,弘肇议带枢密以行,苏逢吉场邻以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会饮窦贞固第,弘肇曰:‘安朝庭定祸乱,直须长剑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 大梁氏剑: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命陶弘景所造神剑13口,称大梁氏剑。《剑记》:“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剑十三口,以象闰月。”又引《水经注》:“梁国多沼,时池中出神剑,至令其民像而作之,号大梁氏剑。” 隋刃:亦名浪剑。剑身用毒药炼铸,伤人即死。《新唐书.南诏传》:“隋刃,铸时以毒药并冶,取迎曜如星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镡首,伤人即死。浪人所铸故亦名浪剑。”(注:浪人,指行踪不定之人)。 浪人剑:古代名剑。为浪人(行踪无定者)所铸。《会要》:“贞观元十年九月辛卯,南诏献锋槊、浪人剑。”亦名“浪剑”。 玉柄龙:古代名剑。《事物异名录.武器.剑》:“汾阳王(郭子仪)诞日,裨将以父所宝玉柄龙奉之。” 青龙剑:唐代名剑。唐.殷成式《酉阳杂俎》:“唐开元中,河西骑将宋青春每阵,常运剑大呼,……吐蕃曰:‘尝见青龙突阵而来,兵刃所及,若叩铜铁,谓为神助将军也。” 疥痨宾:古代剑名。《唐书.顾彦辉传》:“养子瑶,尤亲信,彦辉以所佩剑号疥痨宾佩之。” 青霜:古代名剑。此剑之剑光青凛若霜雪,故名。唐.王勃《腾王阁序》:“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鸦九剑:唐代铸剑师张鸦九所造之剑。唐.白居易《鸦九剑》诗:“欧治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 灵宝剑:古代名剑。宋.沈括《梦溪笔谈》:“钱塘闻人绍,一剑削十大钉皆截,剑无纤迹;用力屈之如钩,纵之铿锵有声,复直如弦。古之所谓灵宝剑也。” 裴�F剑:古代利剑。宋.文同:“交柯挥电裴�F剑,乱蔓漓张晓笑。” 鞘剑:古代剑名。《元史.何实传》:“实来归,大将木华黎与论兵事,奇变百出。遂引见太祖,献军民之数帝大悦,赐鞘剑。命从木华黎选弃前锋。” 破山剑:古代剑。《珊瑚钩诗话》:“有农夫耕地得剑,磨洗适市,值贾胡售以百千,未可,至百万,约来日取之。夜归语妻子,此何异而价至。是庭中有石,偶以剑指之,立碎。诘旦,胡人载镪呈,则叹叱曰:剑光已尽,不复买。农夫苦问之。曰:是破山剑,唯一可用,吾欲持之破宝山耳。” 青蛇:古代剑名。《万花谷》载:“龟文、龙藻、白虹、青蛇……皆剑名也。” 火精:古代名剑。《杜阳杂编》:“火精剑,建中二年大林国所贡。云其国有山,方数百里,出神铁。其山有瘅毒,不可轻为采取。若中国之君有道,神铁则自流炼之为剑,必多灵异。其剑之光如电,切金如泥。以朽磨之,则生烟焰;以金石击之,则火光流起。唐德宗时,上将幸奉天,自携火精剑出内殿,研槛上铁狻猊,应手而碎,乃乘舆夜,待从皆见上仗数尺光明,即剑光也。” 折铁宝剑:古代名剑。状似刀,仅一侧有刃,另一侧是背,上有一窄凹槽。剑身中间印有宽凹槽,长3尺4寸3分,重仅1斤4两。《拳剑指南》谓:“状极古雅,有刚柔力,能弯曲自如。单双手持之,无往不利。此是古大将所用折铁宝剑。” 干将:古代名剑名。干将,本人名,相传他与其妻莫邪铸有名剑二枚,因以名其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请干将作名剑二枝。干将者,吴人也;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金铁之精不流,于是干将夫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一说干将、莫邪铸剑,铁汁不流,莫邪投身于炉而成剑。参见“莫邪”。 吴干:指春秋时期吴国名剑“干将”。《战国策.赵策》:“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金试则截盘义。”《吕氏春秋.疑似》高诱注:“吴干,吴之干将者也。”参见“干将”条 干胜:古代名剑。《广雅.释器》:“断蛇、鱼肠、纯钩、燕支、蔡愉、属镂、干胜、墨阳,并称名剑。” 雌雄剑: ①古代名剑。晋.王嘉《拾遗记》载:昔吴国武库之中,兵刃铁器,俱被物食尽,而封署依然。王令检其库穴,猎得双兔,一白一黄。杀之,开其腹,而有铁胆肾,方知兵之铁为兔所食。王乃召其剑工,令铸其胆肾为剑,一雌一雄。号‘干将‘者雄,号;‘莫邪’者雌。其剑可以切玉断犀,王深宝之,遂霸其国。” ②指插于一鞘之双剑,二剑把扁平,剑身一边平,另一边有脊,相合成一剑之形。 莫邪:古代宝剑名。或作“镆邪”、“镆铘”、“莫铘”。唐.陆广微《吴地记.院门》载:吴王阖闾使干将铸剑,铁汁不流。干将妻莫邪问该如何办,干将说:从前先师欧冶子铸剑时,曾以女子配炉神,即得。莫邪闻言即投身炉中,铁汁出,铸成二剑。雄剑叫“干将”,雌剑叫“莫邪”。一说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而后剑成。参见“干将”。 墨阳:古代名剑。参见“干胜”条。 龙渊:古代宝剑名。相传春秋时楚王令欧冶子、干将师徒铸铁剑。欧冶子、干将作成铁剑三支:一名龙渊、二名太阿、三名工布,献给楚王。楚王见后非常高兴,问道:“何谓龙渊、太阿、工布?”答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欲知太阿,观其(纹),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纹)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见《越绝书.外传记宝剑》)“(纹)”即刃上碎锦式花纹。唐人为避高祖李渊讳,改“渊”为“泉”,因称“龙泉。”又相传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后使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见《晋书.张华传》)。 龙泉:古代名剑。亦称“龙渊剑”。出自河南西平县。取当地龙泉水淬剑而得名。《东观汉记》:“章帝赐尚书剑,韩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泉剑”。又,浙江龙泉县所铸之剑,亦称“龙泉剑”。 丰城剑:古代名剑。即龙泉、太阿剑。《晋书.张华传》;“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 太阿: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欧冶子、干将所铸。也作“泰阿”。《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史记.李斯列传》:“服大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参见“龙渊”。 太哥:“太阿剑”之异名。敦煌遗书《王陵变文》:“不可别物,请大王腰间太哥宝剑。”泰阿:春秋时期名剑之一。这作宝剑的通称。为铸剑名师欧冶子、干将所铸。见《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史记.李斯列传》:“今陛十……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一作“太阿”。参见“太阿剑”条。 胜邪: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参见“湛卢”条。 工布:古代名剑。《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汇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参见“龙渊” 磐郢:古代名剑。《吴越春秋》:“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泸。”一作“豪曹”。 湛卢: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钩,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吴王阖庐之时,得其胜邪、鱼肠、湛卢。”杜甫《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另: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晋.左太冲《吴都赋》:“吴钩越棘,纯钧湛泸。”相传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为三大二小。其大者有湛卢、纯钧、胜邪;其小者有鱼肠、世阙。湛泸宝剑因通体“湛湛然黑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器用》)而得名。一作“冗卢”。 鱼肠: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剑之一。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阖闾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参见“湛卢”条。蟠钢:“鱼肠”剑之别名。宋.沈括《梦溪笔谈》:“鱼肠即蟠钢剑也。”亦称松纹剑。参见“鱼肠”条。 松纹:古代名剑“鱼肠”之别称。《梦溪笔谈》:“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经纬度。” 巨阙: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荀子.性恶》:“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皆古之良剑也。”参见“湛卢”。 纯钧: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客曰)……扬其华,(揪)如芙蓉始出,观其(纹)(花纹〉,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钩耶。”参见“湛卢”。 纯钩:古代宝剑。“纯钧”之异名。《淮南子.修务》:“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及加之砥砺,摩其锋鄂,则水断龙舟,陆团犀甲。”参阅“纯钧”条 淳钧剑:古代名剑。相传为欧冶子所炼。《淮南子》:“山崩而落洛之水涸,欧治子而淳钧之剑成。”亦名纯钧剑。 燕支:古代名剑。《广雅.释器》:“断蛇、鱼肠、纯钩、燕支、蔡愉、属镂、干胜、墨阳,并称名剑。” 蔡愉:古代名剑。参见“干胜”条。 画影: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颛顼所用的宝剑。《名剑记》曰:“颛顼高阳氏有画影剑、空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未用时在匣中,常如龙虎啸吟。” 腾空:传说中古代部族道领颛顼所用的宝剑。《名剑记》曰:“瑞顼高阳氏有画影剑、腾空剑。”参见“画影剑”条。 轩辕剑:古代名剑。《名剑记》:“轩辕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之古字题名。” 启剑:古代名剑。相传为夏禹之了启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对庚戍八年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后藏之秦塑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为星辰,背记山月日月。” 夹剑:古代名剑。传说殷帝孔甲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岁次甲辰,采牛首山铁,铸一剑,铭名曰‘夹’,古文篆书,长四尺一雨。 太康:古代名剑。以此剑造于殷帝太康在位时,故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启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岁在三月辛卯春,铸一铜剑,上有八方面,长三尺三寸头,头方。” 定光:古代剑名。传说殷帝太甲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含光:古代名剑。春秋时卫人孔周藏有殷代留下来的三把宝剑:含光、承影、宵练。《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 承影:古代名剑:为春秋时卫人孔周所藏。《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二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际,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状。其触物也,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见’。”《文苑英华.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铭》:“蛟分承影,雁落忘归。” 宵练:古代名剑。为春秋时期卫人孔周所藏。《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不见光,方夜则见方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骜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一作“霄练”。 夏禹剑:古代名剑。传说为夏朝大禹时所铸。《名剑录》:“夏禹铸一剑,藏会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文为日月星辰,背记山川。” 铜剑:古代剑名。以铜铸成。《刀剑录》:“夏君在位,以庚茂八铸一铜剑。 锟��:古代名剑。《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之剑,……切玉如泥。亦作昆吾。”注:“昆吾,龙剑也。” 轻吕:古代名剑。《逸周书.克殷》:“武王答拜。先入,适王所,乃施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典钺。” 镇岳尚方剑:古代名剑。相传为西周时期昭王瑕在位时所铸的宝剑。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名五岳,铭曰:‘镇岳尚书’,古文篆书,长五尺。” 掩日: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一。 断水: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二。 转魄: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三。 悬翦: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造的八把长剑之四。 惊鲵: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五。 灭魂: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六。 却邪:春秋时期越王勾战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七。 真刚: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八。 光剑:古代名剑。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用之物,长约一尺五寸,茎为圆柱形,有两道箍棱。剑身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玉王光自(乍)用剑以战茂人。”为安徽省南陵县出土文物。 吴王剑:古代名剑。《项奎虎丘山诗》:“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 吴王夫差剑:古剑名。为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夫差所用。河南辉县出土文物。剑通体长59.1厘米,剑身宽厘米。剑身上有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夫差自作其之用。” 吴王光剑:古剑名。为春秋时期吴国君至光所用。安徽南陵县出土文物。剑通体长50厘米,茎为圆柱形,有二道环棱形箍。剑身有脊,近腊处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剑以战戍人。” 吴越剑:古代名剑。《周礼.冬官》:“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手其他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永用剑:古代名剑。《拳剑指南》:“永用剑是铜质铸,为古吴季子之子逞之佩剑。……此剑式样颇小,度为古代佩持之手剑。”此刻全长一尺五寸六分,重为一斤六两,剑柄较短。 伍子胥剑: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所带宝剑。清.俞越《茶香室三钞.伍子胥剑》:“伍子剑,在澹台潮中,长五尺许,有伍子胥,时浮水面,人取之必病,弃之好安。” 必卢:古代名剑。《吴越春秋》:“越王赐文种属卢之剑。”一作“属镂”。参见“属镂”条。 属镂:古代名剑。《左传.鲁哀公十一年》载有:“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属镂自刎”事。《吴越春秋》作“属卢”;《广雅.释器》作“属鹿”;扬雄《太玄赋》作“属娄”;《荀子.成相》作“独鹿”。参见“干胜”条 独鹿:古代剑名。《荀子.成相》:“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注》:“独鹿与属镂同”。“属镂”系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剑名。 越王勾践剑:古剑名。为春秋越国君主勾践所用。湖北江陵县望北一号墓出土。剑通体55.7厘米,剑身宽4.6厘米,剑柄长8.4厘米。上有铭文,曰:“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鸠浅即勾践。 越州勾剑:指春秋时越王朱勾之宝剑。湖北省荆门市子陵岗发掘出五百多件东周至东汉时期的重要文物。其中越王州勾剑尤为珍贵,是继越王勾践剑之后出土的又一件兵器国宝。这把剑通体长56.2厘米,以篆文铸成的铭文“越王州勾自作用剑”清晰而精美,可与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媲美。 步光:春秒时期越国名剑。《史记》:“越使大夫种言于吴王,曰:“闻大王将兴丈义,因奉屈虏之矛,步光之剑。” 扁诸:古代剑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败齐师于艾陵之上,还师临晋与定公争长。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注:“阖闾既铸成干将、莫邪二剑,余铸得三千,并号扁诸之剑。” 时耗:古代名剑。《越绝书.越绝外传.吴地记》:“扁诸之剑三斤,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 长扬剑:春秋时代晚期的钢剑。因1976年4月考古者发掘长沙“长扬六十五号”墓时出土,故得名。为我国被发现的第一柄古代钢剑。此剑茎长7.8厘米,身长30.6厘米,宽2-2.6厘米,脊厚0.7厘米。 长铗:古代宝剑名。较-般剑为长。《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王逸注:“长挟,剑名,其所带长剑,楚人名为长铗也。王夫之通释:“长铗,剑也。”《战同策.齐策四》:“居有倾,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兮’。” 阳剑:古代名剑。《文选.匕命》:“楚之阳剑,欧治所营。” 鹿卢:古代名剑。《宋书.符瑞志》:“宋太宗为徐州刺史,出镇彭城,昭太后赐以大珠,鹿卢剑,此剑是御服,占者以为嘉祥。” 定秦:古代名剑。相传为秦始皇所铸之剑。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岁,以三年岁次丁已,采北祗铜铸二剑,名曰‘定秦’,小篆书。李斯书,长三尺六十。” 诫剑:古代剑名。传说为秦昭王稷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秦昭王稷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岁次丙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诫’,大篆书。” 水心:古代名剑。《晋书.束哲传》:“又秦昭王以三月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 赤霄:汉高祖刘邦斩蛇所用之剑。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刘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 斩蛇剑:一名“斩蛇”。汉高祖刘邦白蛇之宝剑。《西京杂记》:“高祖斩白蛇剑,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参见“断蛇”条。 断蛇:古代剑名。《广雅.释器》:“断蛇,剑也。”王念孙《疏证》:“《西京杂记》云:‘汉高帝斩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盖即《广雅》所谓断蛇也’。”参见“干胜” 条。 秀霸:汉光武帝刘秀所佩之剑。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光武)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一剑,文曰‘秀霸’,小篆刻,帝常服之。。” 分景:古代名剑。《汉武帝内传》:“王母腰佩分景之剑。” 崩剑:古代名剑。汉平帝所用的宝剑。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汉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掘得一剑,上有帝名。因服之,大篆书。” 神龟:古代名剑。汉文帝剂恒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文帝恒在位二十三年,以初元十六年岁次庚午铸二剑,长三尺六寸,铭曰‘神龟’。多刻龟形以应大横之兆。” 随侯剑:古代剑名。《汉书.郊祀记》:“又以方土言,为随侯剑,宝玉、宝璧、周康宝鼎,立四祠于未央宫中。” 飞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命能工铸造的三把宝剑之一。曹丕《曹论》:“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壬午,选兹良金,命彼国工,精而炼之,至于百辟,浃以清漳,光似流星,名曰飞景。”一作“蜚景”。元仓子曰:“蜚景之剑,威夺百日,气成紫霞。” 流采: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命能工铸造的三把宝剑之二。参见“飞景”条。 华铤: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命能工铸造的三把宝剑之三。曹丕《典论》:“选兹良金,命彼国工,精而炼之,至于百辟,以为三剑:一曰飞景,二曰流彩,三曰华铤。俱长四尺二寸,重一斤十有五两,淬以清漳,励以,饰以文玉,表以通犀。” 孟德剑:三国时曹操所用之玉剑。因曹操字孟德,故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年,于幽谷得一剑,长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铭曰‘孟德’,王常服之。” 曹操对锋利刃:刀式古剑。剑背贴护手处有篆文“曹操对锋利刃”,故名。剑身长三尺二寸四分,宽约一寸二分,重一斤七两,贴护手处铸有三朵小花。剑镦与护手皆嵌银精铸,其柄与护手均似刀形。1918年,山东济宁西关古墓中出土。 珠剑:古代名剑。《南史.羊侃传》:“魏帝壮之,赐以珠剑”。 杨修剑:古代名剑。为汉末文学家杨修的佩剑。剑身长一尺六寸八分,篆有“杨修”二字,柄长八寸,重十四两。便作圆环形,护手及剑柄、剑鞘均为木质,吞口为紫铜质。《紫剑指南》:“剑式极古,隐约为篆书‘杨修’二字。 白虹:三国吴大帝孙权所藏六柄名剑。晋.崔豹《古今注》:“三国吴大帝孙权有六柄宝剑,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紫电:二国吴在帝孙权所藏六柄名剑之二。王勃《滕王阁序》:“紫电青霜,王将军之琥库。”参见“白虹”条。 辟邪:三国吴大帝孙权所藏六柄名剑之三。参见“白虹”条。 流星:三国吴大帝孙权所藏六柄名剑之四。唐.杨炯《杨盈川集.送刘校书从军》诗:“赤土流星剑,鸟号明月弓。”参见“白虹”条。 青冥:三国吴大帝孙权所藏六柄名剑之五。参见“白虹”条 百里:古代名剑。三国吴大帝孙权所藏六柄名剑之六。参见“白虹”条。 千古剑:古代名剑。《万剑录》载:“孙权以黄武五年,采武昌钢铁作千古剑,万古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越炭作之。” 棠溪:古代名剑。因战国时期棠溪(今河南舞阳县西南)地方出利剑。故以之名剑。《楚辞.九叹.怨思》:“执棠溪以�_蓬兮,秉干将以割肉。”刘勰《新论》:“棠溪之剑,天下之��也。”亦作剑的代称。 杨家山铁剑 :我国现存最早的铁剑。系湖南长沙杨家山春秋后期墓出土文物。剑通体长 38.4厘米,剑宽2-2.6厘米,剑脊厚0.7厘米。 七星剑:古代名剑。剑身近柄处饰有北斗七星文,故名。《吴越春秋》:“伍子胥过,解剑与渔夫曰;“此剑中有北斗七星文,其值百金。” 补遗: 葱:齐桓公剑。《荀子.性恶》 阙:姜太公剑。《荀子.性恶》 录:周文王剑。《荀子.性恶》 �鳎撼�庄王剑。《荀子.性恶》辟闾:阖闾剑。《荀子.性恶》 坚利侯:安禄山剑《古今注》 夺命龙:蜀王建剑《古今注》 兰叶:《小知录》引《山堂肆考》 流黄、挥精:《小知录》上元夫人剑《锦绣万花谷》 青萍:《陈琳.答东阿王笺》:“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 结绿:《李白.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 第十承影 第九纯钧 第八,鱼肠 第七第六,干将莫邪 第五,七星龙渊 第四,泰阿 第三,赤霄 第二,湛泸 第一,轩辕夏禹剑(轩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