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区黄铜棒定做,到了苏州一定要吃的当地美食有哪些?
苏州的糕还是很出名,不谈那些著名的糕团店,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这样的小铺。我比较爱吃海棠糕。
平江路上的小店,芝麻糕很美味。
桂花糖芋艿,从前是中秋时令的佳品,新鲜的香芋加适量红糖焖熟,撒以桂花而食,香气扑鼻,质地细腻,甜滑爽口。
到处可见的鸡爪,是否烧的酥烂入味?
上海也常见的毛蟹年糕,弹性十足的年糕片充分吸收了蟹肉的鲜香与调味的浓香,丝毫不比鲜甜的毛蟹逊色。
馄饨分为大小两种,而小馄饨又分南北两派,南派的皮薄馅小,汤料精致,加虾皮、榨菜末、蛋皮,清鲜不腻,肉馅细腻,不过这个算不上是苏州的代表美食。
“食客口福有口皆碑享誉苏城,哑巴无言传承姑苏生煎真谛。”这个不能错过,苏州最好吃的生煎,没有之一。“哑巴生煎”的创始人叫俞二媛,因9岁时的大病而失声,13岁被家人送到一家小吃店当学徒,期间学得了馅料的秘方,再加上因他又聋又哑,干活时从不受外界的干扰,煎生煎时十分专注,火候拿捏得十分到位,煎出来的生煎特别好吃,久而久之,“哑巴生煎”的名气就打响了。不论从皮、底、馅来说,远超上海的传统生煎品牌大壶春,至于小X生煎就别说了,那个我真不知道还算不算生煎。
那些老牌面店的汤面都是这样的,分为白汤,红汤和葱油拌面等三种,搭配不同口味的浇头就可以千变万化,不过说不上惊艳,不过要比上海的那些苏州面店好一点,汤鲜一点,肉大一点。
这碗上了“舌尖上的中国2”的枫镇白汤面才是真正厉害,这似奥非奥、似苏非苏的“同得兴面”,先不谈肉的制作复杂,看看这汤头的颜色,用了黄鳝骨头、螺蛳等为原料吊出鲜味,加上酒糟,引得吃货纷至沓来,记住,午后就不营业了。
相对于那些如雷贯耳的苏州名店,一般我都是绕道走,在街口、在坊间寻找着舌尖上的苏州,饭店不一定要大,要周围的食客说着吴侬软语才最是重要,这才是家常的优雅,朴素的幸福。来一道炒虾仁,一定要新鲜河虾,手工剥壳,上浆时加足盐,才能保证这道菜外形好看又咸淡适宜,吃出幸福的滋味!
老苏州的香酥鸭子,经调味品腌渍,再上笼蒸至熟烂,最后经油炸而成。此菜色泽红亮,口感皮脆肉酥,真谛就是:香,香味浓郁,香气扑鼻;酥,酥软爽口,酥而不油。
富贵双方。把蒸熟的蜜制火腿和红枣浇上蜜糖汁,咸咸甜甜,别有风味。将饼皮包中间挑开,放入蜜汁火腿、金黄酥脆的烤素方(豆腐皮)、爽口的黄瓜。轻咬一口,肥瘦肉水乳交融,酥烂入味;加上香脆嫩滑的豆腐衣和多汁清爽的黄瓜,吃起来“油汪汪”、“甜咪咪”、“香喷喷”,但甜中出鲜,油中爽口,脆中含香,不硬不柴,很受全家的喜爱。
蟹粉豆腐是江南地区汉族名菜之一,将小块状豆腐用油煎黄,放入炒过的蟹肉及调味料,之后以水淀粉勾芡即可,可惜我对豆腐没什么兴趣。
苏州第一名菜松鼠鳜鱼,“千刀万剐”的鳜鱼拖上蛋黄糊,入热油锅嫩炸成熟后,浇上熬热的糖醋卤汁,形状似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传统餐厅都有的响油鳝糊,以鳝糊上桌后盘中油还在辟叭作响而得名。必须烧好后立即端上餐桌,扑上胡椒粉。此菜厨师与服务员要配合默契,否则,油温一降就听不见响声了,会使客人扫兴。
我最爱的田螺塞肉,虽然家里也常常做,但不是苏州的味道,将螺肉和猪肉一起斩碎、加作料拌匀,重新塞入螺壳,然后加酱油、糖、料酒等同煮,吃起来特别适合接吻高手,要是不解风情也可以用牙签或筷子挑出内容。
姑苏羊肉出藏书,藏书羊肉选用的是放养爬坡的山羊,最大加工特色是去除了让人掩鼻的腥膻味,怕肉太酥烂,所以有绳子扎着,这里的羊肉都不用我多说了。
苏州的吃其实五花八门,苏州人讲究精细,连小食点心都细致美味,更别说精益求精的苏帮菜了,让吃货永远在胃里存着一点回味和思念。
作者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搜狐自媒体认证专家 乐途专栏作家 携程签约旅行家摄影师 个人摄影、旅游、体验公众号:cao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