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黄铜矿石产地在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湖北省大冶市铜录山铜矿
铜录山铜矿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境内,开采历史悠久且规模大、品位高,是全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之一。矿区以铜为主,伴生有丰富的铁、金、银等元素。
铜录山矿床位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大冶复式向斜南翼,阳新岩体西北端的铜录山小岩体中,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鄂东南矿集区的重要铜铁矿床,成矿区带属于大冶-九江Cu-Au-Fe-PbZn-(Sr-W-Mo-Sb)-硫铁矿成矿亚带。
1.矿区地质简述
(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有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三叠系中下统嘉陵江组、白垩系下统大寺组和第四系。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大冶组、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大冶组主要为第三至第四岩性段,在矿区内呈隐伏状分布。嘉陵江组在矿区内分布广泛,主要为第一至第三岩性段。
(2)构造
矿区构造由北西西向与北北东向的褶皱断裂叠加交切而成,其中北北东向构造较为强烈。区内控制矿床的主体构造为柯家山-仙人座背斜,矿床中的矿体(群)沿背斜的两翼及核部分布。区内断裂主要有北西向、北北东向、北东向3组,由于受岩体侵入的影响,断裂延伸不远。区内破碎带甚为发育,主要分布于接触带、矿体顶底板、背斜的轴部以及断裂带的局部。
(3)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主要为阳新杂岩体西北端的铜录山小岩体。铜录山小岩体属燕山期侵入岩,面积11km2,在平面上呈圆形。铜录山小岩体内分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中粒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和中粗粒石英二长闪长岩3种岩石,相互渐变过渡。与成矿最密切的石英二长闪长玢岩集中于北半部,并向南东分支。
2.矿床特征简述
(1)矿体特征
铜录山矿床已查明主要矿体13个,沿北北东方向分布,长2100m,宽600m,面积1.2km2。个别矿体出露地表,一般隐伏于-100~600m标高,少数赋存于-600m标高以下。单个矿体一般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捕虏体接触带和层间破碎带中,长100~400m,厚10~60m,倾斜延伸100~700m,倾角50°~80°。大部分矿体为两个或数个呈雁行排列的不同类型矿石组成的矿体群。以Ⅰ、Ⅲ、Ⅳ、Ⅺ号矿体为主,Ⅱ、Ⅴ、Ⅶ、Ⅻ号矿体为次,主要呈透镜状或似层状赋存于石英正长闪长玢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矿体的分布主要受北北东、北东东向两组构造控制而形成两个相应方向的矿带。北北东向矿带由Ⅰ、Ⅱ、Ⅲ、Ⅳ、Ⅴ、Ⅵ、Ⅺ、Ⅻ号矿体组成,北东东向矿带由Ⅹ、Ⅷ、Ⅶ、Ⅸ、ⅩⅢ号矿体组成。矿体在平面上表现为一组出露深度不等的平行脉,剖面上呈雁行式斜列,具尖灭再现现象。
(2)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矿区内的矿石主要为富铜、富铁矿石,主要伴生有益组分为金、银。矿石类型分铁矿石、铜铁矿石、铜矿石、铜硫矿石和钼矿石5种。
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胶状再结晶结构、熔蚀交代结构、压碎结构等。矿石中常见的主要构造类型有致密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及粉末状-砂状构造。
标本名称 矽卡岩型铜铁矿矿石 编号 DB014-1 形成时代 燕山期
中国典型矿山大型矿石标本图册
本矿石标本采自矿区III号矿体。标本表面为铁黑色,具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辉铜矿、磁铁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石榴子石、透辉石。铜品位为0.56%,TFe品位为35%
成因类型 矽卡岩型 产地 湖北省大冶市铜录山铜矿
黄铁矿黄铜矿区别是什么?
1、物理性质不同
黄铜矿为黄铜黄色,表面常有蓝、紫褐色的斑状锖色。绿黑色条痕。金属光泽,不透明、具导电性,硬度3~4,性脆。相对密度4.1~4.3。
黄铁矿为浅黄铜黄色 ,表面常具黄褐色锖色。条痕绿黑或褐黑。强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极不完全。硬度6~6.5。相对密度4.9~5.2。可具检波性。黄铁矿是半导体矿物,具导电性。在热的作用下,所捕获的电子易于流动,并有方向性,形成电子流,产生热电动势而具热电性。
2、成因不同
黄铜矿
分布较广,可在各种条件下形成。主要通过岩浆作用、接触交代作用、成矿热液作用而结晶形成。共生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斑铜矿、辉钼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钴矿、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等。非金属矿物有方解石、石英、长石。
不同的成矿作用产生不同的黄铜矿矿物组合。黄铜矿是难于细菌氧化的矿物。在铜硫化物中黄铜矿属于比较惰性。细菌氧化黄铜矿时,铜离子进入溶液。由于铜是一些酶的组成成分,因此微量铜元素对细菌生长是有利的。但是当进入溶液铜离子量大时,会造成毒害。
黄铁矿
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在岩浆岩中,黄铁矿呈细小浸染状,为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的产物。接触交代矿床中,黄铁矿常与其它硫化物共生,形成于热液作用后期阶段。
在热液矿床中,黄铁矿与其它硫化物、氧化物、石英等共生;有时形成黄铁矿的巨大堆积。在沉积岩、煤系及沉积矿床中,黄铁矿呈团块、结核或透镜体产出。在变质岩中,黄铁矿往往是变质作用的新生产物。
3、特征不同
黄铜矿
可以从它的颜色和条痕当中鉴别出来;它和黄铁矿相像,但是硬度不如黄铁矿,黄铁矿的硬度是6-6.5;它和金类似,但是硬度比金高,也比金脆,金的硬度是2.5-3;它和黄铁矿一样,在野外很容易被误会为黄金,因此被称为愚人金(Fool's Gold);
黄铁矿
晶形完好,晶面有条纹,致密块状者与黄铜矿相似。但据其浅黄铜黄色,硬度大,及其具有导电性可与黄铜矿进行区别。性脆,受敲打时很容易破碎,破碎面是参差不齐的。
4、产地不同
黄铜矿
是分布最广的铜矿物,中国的主要产地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川滇地区、山西南部中条山地区、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西藏高原等。其中以江西德兴、西藏玉龙等铜矿最著名。
世界其他主要产地有西班牙的里奥廷托,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克拉马祖、犹他州的宾厄姆、蒙大那州的比尤特,墨西哥的卡纳内阿,智利的丘基卡马塔等。
黄铁矿
世界著名产地有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美国和中国。我国黄铁矿的探明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著名产地有广东英德和云浮、安徽马鞍山、甘肃白银厂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铁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铁矿
我国的六大铜矿是?
1、海相火山岩黄铁矿型铜矿
产于下古生代石英角斑岩和细碧岩中。呈透镜状﹑似层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铜品位一般大于 1%。如中国甘肃白银厂﹑青海红沟等矿床。
白银厂铜矿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东北。包括折腰山、火焰山、铜厂沟铜矿和小铁山、四个圈多金属矿,面积28平方千米。矿床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白云石化及次生的明矾石化、黄钾铁矾化、高岭土化等。
2、超基性岩中的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
产于下古生代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岩体的中﹑下部。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镍黄铁矿为主。铜品位一般小于 1%。如中国甘肃金川﹑新疆喀拉通克等矿。
3、变质岩层状铜矿
产于中元古代白云岩﹑大理岩﹑片岩片麻岩中﹐沿层产出。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铜品位一般大于1%。如云南东川汤丹﹑山西中条山胡家峪等矿。
山西中条山地区从50年代以来,勘探了铜矿峪、小西沟、胡家峪、篦子沟、落家河等大中型铜矿,累计探明铜储量330多万t。为开发这一地区的铜矿资源1956年成立了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
4、夕卡岩型铜矿
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内外。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为主。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铜品位一般大于1%。如安徽铜官山﹑江西城门山等矿。
5、斑岩铜矿
产于中生代﹑新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二长斑岩﹑闪长斑岩等及其围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为主。铜品位一般小于 1%。矿床常为大﹑中型。如江西铜厂﹑黑龙江多宝山﹑西藏玉龙、驱龙等矿。
6、砂岩型铜矿
产于中生代陆相砂岩与砂页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辉铜矿为主﹐其次为斑铜矿﹑黄铜矿等。铜品位多大于1%。如云南郝家河﹑四川大铜厂等矿。
扩展资料
我国的大型铜矿区
1、红沟铜矿
主矿体长80~300米,厚1.5~7.0米,垂深60~150米,呈透镜状或复杂脉状,产状与围岩大体一致。氧化带不太发育。矿石以块状含铜黄铁矿、含铜磁铁矿及黄铜矿为主,浸染状居次。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围岩稳定,矿石选冶能力好。
1957年根据群众报矿发现。1958~1959年祁连山地质队初查,1962~1984年有色地质八队、七队断续进行详查、初勘及补勘工作。1958年起土法开采。1963年组建祁连山有色金属公司。1971年建成日处理矿石750吨选矿厂。
2、东川铜矿
国有大型铜矿区,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它历史悠久,铜矿石的采冶从西汉时期开始,到清光绪年间达到顶峰,年产粗铜8000吨。当时,云南省所铸造的制钱中有80%是用东川铜与个旧锡制造的。
3、多宝山铜矿
境内现已探明多宝山铜矿、铜山铜矿、三矿沟铜矿三个矿带,铜平均品位0.47%,资源储量362.6万吨。占全省资源储量的95%,全国排名第三位。现价估值2172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银厂铜矿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条山铜基地
河源市上坪黄铜矿在哪里
河源市上坪黄铜矿位于连平县上坪镇下坪新陂村圳背。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得知,新陂村圳背属于下坪区内,而下坪区则属于上坪镇管辖,坪镇位于粤北山区,地处连平县北部,东邻和平县,北毗江西省龙南县,西以黄牛石主峰为界与江西省全南县接壤,南连本县内莞、元善两镇,素有“两省四县结合部”之称,是国道105线与大广高速入粤第一个镇。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铜矿
东川铜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采矿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产铜基地,享有“天南铜都”的美誉。它是我国元古宙层控铜矿的典型代表,成矿特征明显,同类矿床分布广。
东川铜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杨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的中段东缘——东川块状隆起上,其东、南、西三面被断裂包围,北部与会理昆阳群相连,成矿区带属于康滇Fe-Cu-V-Ti-Sn-Ni-REE-Au蓝石棉成矿亚带。
1.矿区地质简述
(1)地层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出露的地层由新至老分别为:第四系(Q),震旦系上统陡山陀组(Zd),元古宇昆阳群大营盘组(Pt2kn2d)、黑山组(Pt2kn2h)、落雪组(Pt2kn2l)、因民组(Pt2kn2y),古元古界小溜口组(Pt1x)。
(2)构造
东川铜矿区属于昆阳裂谷内会理-东川裂陷槽东端的一个梯形断陷盆地,其四周被边界断裂——麻塘断裂、普渡河断裂、宝九断裂、小江断裂所包围。矿区内部也形成了南北向与东西向两组主干断裂,其中南北向的落因破碎带和东西向的汤丹-滥泥坪断裂、黄水箐-新塘断裂、四棵树-面山断裂等具生长断裂或后期多次活动的特点,使东川断陷盆地进一步分解为一些半地堑式的沉积洼地。
(3)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强烈,活动时间长,活动的高峰主要是因民期和晋宁晚期。因民期以火山岩为主,晋宁晚期以侵入岩为主。火山岩主要为细碧角斑岩系,其次为玄武岩,局部地段见粗面岩。火山碎屑岩有火山角砾岩、凝灰岩、沉积凝灰岩等。侵入岩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及少量的钠长闪长岩、石英钠长斑岩等。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主要见于因民组底部,其次为小溜口组、黑山组。侵入岩主要沿落因破碎带及其两侧的横断层、纵断裂侵入呈岩墙、岩脉状产出。
2.矿床特征简述
(1)矿体特征
东川矿田的矿床可划分为两大矿带:北部为因民落雪矿带,全长28km;东南部为新塘-汤丹滥泥坪矿带(简称汤新矿带),断续延长17km。矿床类型主要有“东川式”铜矿床、“稀矿山式”含铜磁铁矿床、“滥泥坪式”铜矿床、“桃园式”铜矿床以及新发现的“小溜口式”和“播卡式”金矿床6种。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显示同生矿化的特征。另有某些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不规则囊状等产出,具有较明显的后生矿化特征。
因民铜矿:位于西部弧形褶皱带中段,落因背斜西翼,落因破碎带西侧。经地质勘查探获矿体20个。主矿体3个,呈层状、似层状。矿体走向340°~355°,倾向南西,倾角55°~80°。其中,一个主矿体长1725m,延深大于400m,真厚度1.21~12.60m,平均厚度5.04m,铜平均品位1.04%;另一个主矿体走向延长大于1000m,延深大于560m,矿体真厚度2.50~25.80m,平均厚度11.01m,铜平均品位1.09%。
滥泥坪铜矿:位于南部黄草岭弧形褶皱带西段,吊楼梯断裂与滥泥坪逆断裂之间,经地质勘查探获矿体21个。主矿体3个,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总体走向63°,倾向北西,倾角57°~60°,矿体长200m,控制垂深分别是371m、199m和240m,平均厚度分别为1.40m、1.57m和6.35m,平均铜品位是0.76%、1.41%和1.15%。
本标本采自滥泥坪矿区白锡腊矿段。主要矿体有LL3、LV4,其特征概述如下:
LL3矿体控制长度200m,倾斜深438m,厚1.0~1.80m,平均厚1.40m;Cu品位为0.44%~0.91%,平均品位0.76%。矿体呈似层状、沿层透镜状产出,走向为63°,倾向北西,倾角57°。赋矿层位为落雪组一段,容矿岩石为灰白色硅质、砂泥质白云岩。
LV4矿体控制长度380m,倾斜深233m,厚3.75~15.00m,平均厚9.38m;Cu平均品位1.76%。矿体呈似层状,走向为56°,倾向326°,倾角64°。
(2)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矿区主要有3种矿石类型:硫化矿石、氧化矿、混合矿。以铜为主,伴生有益组分Fe、Au、Ag等。矿石结构有格状、乳滴状、文象状、叶片状、碎屑结构、粒状、交代残余等结构。矿石构造具沉积特征,主要为层纹状、韵律条带状、团粒浸染状、马尾丝状、叠层状、竹叶状、鲕状、波痕状、斜层理状等构造,受改造地段的矿石为块状、角砾状、揉皱状、网脉状构造等,氧化带矿石为皮壳状、葡萄状构造等。
标本名称 砂岩型铜矿矿石 编号 DB027 形成时代 中元古代
中国典型矿山大型矿石标本图册
本矿石标本采自东川滥泥坪矿区白锡腊矿段。标本表面为灰白—黄白色,具重结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有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石英。Cu品位为0.62%
成因类型 海相沉积变质改造型 产地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铜矿
黄铜矿石产地在哪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黄铜矿石产地在哪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