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古代炼黄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炼铜的原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最早冶炼和使用黄铜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由于冶炼铜技术出现在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前,所以肯定不会有文字记载流传至今。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只能依靠世界各地的考古发现。
最早冶炼和使用黄铜的国家应该是中国。虽然考古发现中东很早就有铜饰品出现,但那是天然铜,迄今为止,中国宝鸡的姜寨遗址发现的铜饰品是世界最早的冶炼铜,距今约七千年。
冶炼铜出现的一个首要条件是:必须有相当发达的制陶业。人类肯定是在用火的过程中慢慢发现烧结的泥土有些特殊的性能,然后才慢慢有意识地发展出制陶业的,而这种发现又与农业定居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不断迁徙的游牧时代,今天这里生一堆火,明天又到了那里再生一堆火,这种模式是不会有这种发现的。所以,冶炼铜的发现应该是在农业和制陶业相当发达之后才出现的,而据考古发现,只有中国才有如此连续的农业制陶业考古遗址。
就我国文字的特点而言,古代中国人首先认识的金属应该是金,其次是铜,而且最先出现的一定是黄铜而不是现在所认为的青铜!因为,“铜”就是“同金”,与金子一样的金属,所以,不可能首先发明青铜,一定是首先发明黄铜,我国的文字才能用“铜”字来表达这种金属。我国古人在偶然发明了黄铜的冶炼之后又偶然发明了青铜的冶炼,由于青铜的冶炼比黄铜的冶炼更容易,所以青铜就后来居上了,黄铜的冶炼工艺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失传,到明朝时才真正掌握了黄铜的冶炼技术,用于铸造铜钱。
黄铜的冶炼难度完全可在中国的文字里感受到体会到!黄铜主要是铜锌合金,青铜主要是铜锡合金。看,“锌”——要得到这种金属真的要经历千辛万苦的,“锡”—— It's easy!分分钟就搞定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冶炼黄铜的难度要比冶炼青铜的难度不知大了多少倍!
中国的青铜冶炼和黄铜冶炼分别始于何时?
据考古发掘和古书《史记·封禅书》等记载,中国在夏代已经冶炼青铜,进入青铜时代。许多考古表明,中国在冶铜技术和规模上,殷商已很发达,西周进入鼎盛时期。距今已约4000年,表明中国是世界最早冶炼青铜和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
三国时期魏人钟会在《刍荒论》中有关于冶炼铜锌合金——黄铜的记载。此距今已约1700多年,表明中国是世界最早冶炼黄铜的国家。
古人有哪些炼铜的方法
在我国商周奴隶社会,青铜的冶铸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经过春秋战国,青铜一度
在制造兵器和生产工具方面进一步有所发展.到了秦汉,由于铁制工具的迅速进展,青
铜工具逐步被取代了.但另一方面又因为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青铜大量地被
用于铸造钱币,而无法用铁器、漆器取代的青铜镜,其制作技术也在提高.总之,在我
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炼铜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停顿,而在某些制造业中继续发展.
秦、汉以后,除青铜外,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铜合金.首先应指出的是铜锌合金,
也就是“黄铜”.最初冶炼这种铜锌合金,是通过将铜与含锌的炉甘石防在还原炉中冶
炼而制成的,后来在我国制造出单质锌以后,便直接将红铜与锌冶炼成黄铜合金.关于
这方面的可靠记载,见于宋代人崔昉的《外丹本草》,其中说:“用铜一斤,炉甘石一
斤,炼之即成黄铜一斤半”.元代著作《格致粗谈》也说:“赤铜入炉甘石炼为黄铜,
其色如金”.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曾提到:“炉甘石大小不一,状如羊脑,松如石脂,赤铜
得之,即化为黄.今之黄铜皆此物点化也”.以上记载清楚地表明,早期黄铜的冶炼是
由碳酸锌矿石(古称炉甘石)与铜在还原炉中炼出的.尽管关于黄铜冶炼技术的最早记
载出现于宋、元人的著作中,但应该说在此以前我国已具备冶炼这种合金的技术条件了
,不能由此说冶炼铜锌合金是从宋以后才开始的.
特别应指出的是,在《天工开物》中,更具体而详细地记载了炼制金属锌(当时叫
“倭铅”)及黄铜的方法,谈到炼制黄铜时说:“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
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稍后,在《物理小识》中也有同样记载.
继黄铜之后,又出现了白铜即铜镍合金.在北宋末何芫的《春渚纪闻》中已有关于
用铜与砒石冶炼白铜的记载.元代著作《格物粗谈》中有“砒石炼为白铜,杂锡炼为响
铜”之语.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说:“白铜出云南,赤铜以砒石炼为白铜”
.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亦说: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这些宋、元、明人
著作中提到的用砒石及赤铜炼制的白铜,很可能是指含镍的砷镍矿与赤铜炼制者.白铜
很可能在宋、元以前就已有了.
明、清以后我国制造的白铜器物远销于国外.到十七、十八世纪,东印度公司从我
国购买白铜器物,再远销于欧洲各国,欧洲语中Packtong(白铜)就导源于中国词“白
铜”.在这以前的唐代,波斯语、阿拉伯语中也把白铜称为“中国石”,可见也是来自
我国.但其成分及制法,则记载得很少.
在我国古代的炼铜技术中,还应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
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取代,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的新途径.这一方法以我国为最早
,是水法冶金技术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
早在西汉的《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成分是2C
UCO3?CU(OH)2,易溶于苦酒(醋),又叫白青、空青.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也有:
“石胆……能化铁为铜”的话,石胆或胆矾,成分是含水硫酸铜CUSO4?5H2O.南北朝时
的陶弘景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而只要可溶性的铜盐类就能与铁置换反应.他
说:“鸡屎矾……投苦酒中(醋),涂铁,皆作铜色”.鸡屎矾可能是不纯的碱式硫酸
铜或碱式碳酸铜,难溶于水,但却能溶于醋,而与铁起置换反应.从而扩大了以前的认
识范围.
这种认识大约到唐末、五代间就应用到生产中去了.宋时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
铜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是水法炼铜的“胆铜法”.这种方法比火法炼铜有许多优点:
它一则可以在产胆水(即硫酸铜溶液,俗称“胆水”)的地方就地取材;二则设备简单
,操作容易,不要冶炼、鼓风设备,在通常温度下就可提取铜,不须高温,节省了燃料
.
宋代时由于铸造钱币的大量需要,同时“胆水炼铜”又有上述优点,因此对“胆水
炼铜”甚为重视.宋代文献记载,当时南方用“水法炼铜”的约有十一处,其中以饶州
德兴、信州铅山和韶州岑水规模最为宏大.北宋每年产胆铜达一百万至一百七、八十万
斤,占当时铜总产量的白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南宋时铜产量虽大为减少,但胆铜比
重却大有增加,绍兴(宋高宗)年间,竟占铜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胆铜的生产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浸铜,二是收取沉积的铜.目前,我国有的地
方(如湖北黄石市)还仍用这种方法生产铜.
最早冶炼和使用黄铜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中国是最早冶炼、使用黄铜的国家。
宋代李叻等编著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中,引用了三国时钟会的《刍荛论》中的一段话:“稗早像稻身,俞石像金子。”所谓俞石,是我国古时对于黄铜的称呼,这一记载,说明至少在公元3世纪我国已具备了炼制黄铜的技术。
到了唐代,冶炼黄铜的规模已相当大了。根据《唐书·食货志》记载,玄宗时候,全国有99座炼铜炉,每座炉子每年铸钱3300串,使用21200斤黄铜。
对于冶炼黄铜的方法有不少记载。宋人崔方在他的《外丹本草》一书中写道:“用铜一斤,炉甘石(即菱锌矿)一斤,炼之即成俞石一斤半。”明代著名医学家在《本草纲目》中也说:“炉甘石大小不一,赤铜得之,即化为黄,今之黄铜皆此物也。”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谈到冶炼黄铜的方法,在所有著述中最为详尽。
黄铜最早造出的器物是什么朝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黄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环就是冶炼而成,距今6700年。中国的青铜冶炼掌握的也较早,目前中国最早的冶炼青铜器为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距今也有5000年。
扩展资料:
二千年以前,自夏代开始中国全面进入了青铜时代,到春秋时代结束。经夏、商、西周、春秋到封建社会的战国、秦汉,每一时期都有着前后承袭的发展演变系统。
我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包括:礼器、生产工具、兵器、车马器和其他用具。其中礼器又包括了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
1939年安阳殷墟遗址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后母戊鼎长方斗形腹,口沿上有两个直耳,腹下有四个圆柱足。腹部四周饰以兽面纹和夔纹,耳外侧饰以双虎食人头纹,足上部亦饰以兽面纹,并皆以云雷纹为地纹,神秘而繁缛。
腹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三字,据此可知为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作。形体巨大,高达1.33米,大长1.10米,宽0.79米,1994年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科技部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标准计量,实测重量为832.84公斤,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制作精美,系用多块陶内范和外范拼合浇铸而成,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高水平和中国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与创造力 。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即商二里冈文化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行用时间最长的,因而变化也很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器
关于古代炼黄铜和古代炼铜的原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