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结构图 火绳枪燧发枪击发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火绳枪燧发枪击发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三种枪械主要是击发装置不同。而燧发枪的击发装置有点类似打火机,【一些早期火绳枪的枪机】蛇杆被移到前方,这整个枪机结构都可以装置在枪身右侧,但火绳往往难以通过侧面的引火孔接触到枪管内的火药。这种发射机构的好处是两只手都可以用来扶持火枪;发射时按压蛇杆的动作小,【带有火药池盖的火绳枪机,尽管这使得火绳...

黄铜结构图,火绳枪燧发枪击发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这三种枪械主要是击发装置不同。

火绳枪靠枪机上的火绳来点燃火药,但是火绳是明火,对于身上挂着弹药、手上拿着待击发火器的士兵,相当有危险性。为了防止误伤或误击发,火绳枪手的队形就无法太过于紧密。而燧发枪的击发装置有点类似打火机,不是明火,所以燧发枪手能够排成紧密的队形。另外,燧发枪相对火绳枪也提升了射速。于是,火枪手们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要排成六排甚至更多排的深纵深横队来保证火力密度。他们只需要排成三排的浅纵深横队,就能拥有比以前更高的火力密度。因此可以说,正是燧发枪催生了线式横队的产生。而击发枪使用雷汞火帽发火,从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就开始统治战场。

具体说来:

公元1475年左右,一种新式的火绳枪枪机被制造了出来。在一份写于这一年的德文文献上,出现了第一个可称为火绳枪枪机(lock)的描述,其结构特征如下:

【一些早期火绳枪的枪机】

蛇杆被移到前方,火绳夹向后落下;蛇杆的长度减半,固定钉以下的部份被切除,加了一个金属肘节,金属肘节再连上一个杠杆,杠杆后端连上扳机。在发射的时候只要将扳机上压,杠杆后端会上移,前端下降,带动固定销将蛇杆往后拉下,使其接触引火孔;当松开扳机时,杠杆下方的一个弹簧片会将杠杆前端推回原来位置,蛇杆也自动归位。这整个枪机结构都可以装置在枪身右侧,再用一个铜片(lock plate)来保护,相应的引火孔也可以移到枪管侧面。但火绳往往难以通过侧面的引火孔接触到枪管内的火药。为了能够可靠发火,人们在引火孔处安装了一个药锅或者说火药池,用来盛放少量的引火药。为了防止这些引火药被风吹走或者受潮,人们又给火药池上装了一个可以开关合拢的盖子。这种发射机构的好处是两只手都可以用来扶持火枪;发射时按压蛇杆的动作小,有助瞄准;由于弹簧和杠杆的关系,蛇杆也不会乱动;减短了长度的蛇杆也不像以前那样容易损坏。

【带有火药池盖的火绳枪机,其结构已经非常完善】

于是,真正意义上的火绳枪由此诞生。尽管这使得火绳枪的结构变得复杂,造价也随之提高,但其优点确实不容忽视,最终简单的蛇杆火绳枪还是被彻底淘汰。这种枪机结构发明不久后,另一种类似的枪机结构也出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弹簧片的使用。在后一种设计中,弹簧片被连接到蛇杆上,其作用并不是将蛇杆推回原位,而是用来将蛇杆弹向火药池。在发射前,火枪兵要将火绳装上蛇杆,然后将蛇杆扳到待发的位置,射击时只需要轻轻一压扳机就会将弹簧释放,弹力会推动蛇杆将火绳压入火药池。这种枪机,优点是发射的动作更小,点燃的动作更快,有助提高准确度;缺点是由于没有保险装置,容易因误触枪机造成意外。正因为有着安全性上的缺陷,这种结构只流行了很短的时间,在公元1550年后就从欧洲大部份地区消失了,只有在日本还一直沿用。

【保存至今的日式火绳枪,其枪机结构和大部分欧洲火绳枪都有所区别】

1494年爆发的意大利战争一直持续了65年,而恰好就在这个时间里,火绳枪的结构开始走向成熟。可想而知,这恰好给新式武器和战术提供了上好的试验场,火绳枪和加农炮等新式火器被大量使用,。威力强大的加农炮能够“在13分钟里杀死700人”(诺瓦拉,1513),或者是“用一颗炮弹击倒33名武装的战士”(拉韦纳,1512)。同时,火药的配方经过不断的改进,变得越来越合理化;而提纯工艺和颗粒化工艺的完善也提高了火药的性能,使得火绳枪能够以更高的速度来发射弹丸。1525年的帕维亚会战,西班牙人投入了欧洲第一支正规的火枪步兵部队,这支部队装备了西班牙人制造的新式火绳枪——“穆什克特”。这种火绳枪可以发射重达32-50g的子弹,可在两百码上击穿当时骑兵所用的重型盔甲。西班牙人的指挥官是对火绳枪战术技术有独到研究的冈萨维•德•科尔多瓦,他创造性的发明了后退装弹战术:将一队火枪手编成若干排横列,作战时,列队的枪手依次齐射,尔后沿着排与排之间的空隙,一列接一列地依次退到后排装子弹。这一战术弥补了火绳枪发射速率太慢的缺陷,从而保证了周而复始地连续不间断的射击。此外,他还将这些火枪手和长矛手混编成步兵团:长矛手在中心列成方阵,火枪手则被部署在四角来提供远程火力(有时也会在长矛手方阵外围成一圈)。这种方阵在帕维亚之战中一战成名,使得西班牙人在兵力弱于法军的情况下,以不到1000人的伤亡击败了法军,并俘虏了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

【各种样式的欧洲火绳枪】

西班牙人的成功使得所有人都为之震惊,法国等国也相继仿效,纷纷成立以火绳枪为主要武器的步兵团。尽管大多数火枪手所装备的火绳枪都不够准确、射速也不够快(因为再装填的程序非常繁琐,因此即使在训练中,大部分火绳枪手也只能达到每分钟两发的射速,实战中甚至可能每分钟只能打一枪),但此时的火绳枪威力却极为惊人。“穆什克特”火绳枪的弹丸初速已经能够超过音速,当一枚弹丸被其发射出去后,只要能够命中目标,它不仅仅可以穿透任何护具,还能制造出一个巨大的伤口,并打碎挡在其前进路线上的骨头。与弓箭和四角弩箭所造成的创口不同,枪伤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失血,这会使伤者感觉到极度的疲倦和无力,所以通常只需一枪就可以使一名战士丧失作战能力。即使伤者没有当场死去,火枪的弹丸往往也会污染伤口,发生严重的感染,或者久久难以痊愈。

【十六世纪的西班牙步兵,居中者手持著名的“穆什克特”火绳枪】

之后,枪匠们开始致力于寻找一种新的设计,希望能在去掉火绳的同时,保持火绳枪结构简单的优势。这个新设计最早出现在十六世纪初期的荷兰。当时荷兰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当时被称作低地省),1515-1523年间,这里爆发了弗里西亚农民(阿鲁姆黑帮)的叛乱,双方的战斗和掠夺使得整个荷兰都不胜其扰。

很快,受到敲击燧石取火的启发,有人产生了利用燧石和击铁撞击点火的想法,并尝试加以实施。于是在1547年前后,出现了最早的撞击式燧发枪,也即所谓的“小偷枪”(snaphance lock)。

无独有偶,关于燧发枪的发明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同一时期的西班牙,在比利牛斯山脉中盘踞着一伙土匪,人称密克雷特(Miquelete)。他们也发明了一种利用撞击燧石发火的新式火枪。这种火枪称做密克雷特枪(miquelete lock),意思是“土匪枪”。

同时,一些枪匠也在试图改进这两种设计上的缺陷。最后,在1620年,一种更加完善的设计终于诞生了。

【早期燧发枪的枪机结构】

马林·布尔吉瓦出生于法国卡尔瓦多斯省的一个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受其家庭环境的熏陶,马林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枪匠,同时还精通绘画和雕刻。在1598年,他被当时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任命为贴身侍从和熨衣匠。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在乘坐马车去探望大臣苏利的路上,被人举刀刺杀。马林认为,这是由于国王护卫的轮燧枪没能成功发射的缘故。因此,他希望制造一种既简单又可靠的新式枪械。经过数年的努力之后,1620年,他将一种结合了“小偷枪”和“土匪枪”优点的新式燧发枪被献给了继任的法王路易十三。这种新式枪械随之被命名为flint lock,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通常意义上的燧发枪。

和传统的任何一种设计都不同,燧发枪的底火盘盖上,蕴藏着精心的设计。燧发枪的底火盘盖和弧形击砧被制成一体。在射手扣动扳机后,击锤向前落下,夹在击锤上的燧石和弧形击砧摩擦,在产生火花的,同时迫使底火盘盖向前打开,于是飞进底火盘内的火花就会引燃发射药完成击发。这也就意味着,燧发枪射击时,除了装填和扳起击锤之外,完全不需要其他动作,比火绳枪或轮燧枪显然更为便捷。因为零件较少的缘故,燧发枪的结构也更为简单,这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枪械本身的可靠性,因此燧发枪一经问世就被法国各地的枪械制造者纷纷仿效,进而快速的扩散到了欧洲各地。

【燧发枪机结构】

从十七世纪中叶起,法国军队就大量装备了燧发枪。到1660年左右,欧洲主要国家军队中,步兵所装备的火绳枪已经被燧发枪基本淘汰。自此开始,一直到1840年左右,燧发枪成为了欧洲军人最主要的手持射击武器。

【燧发步枪(上面三支)】

十九世纪初,苏格兰阿伯丁郡教区贝尔赫维,有一位叫亚历山大·约翰·福赛斯的牧师。福赛斯是该教区的牧师长,他有一个与其身份不甚相称的爱好,那就是打猎。教堂附近有一片栖息着大量水禽的沼泽地,这里理所当然成为了福赛斯牧师的猎场。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作为猎物的飞禽们也变得日益警觉起来,一点微弱的火光就会让它们惊恐的逃之夭夭,使得福赛斯牧师也越来越难有所猎获。福赛斯牧师明白,燧发枪的结构决定其不可能摆脱点火延迟和发射时产生的火光这两个缺陷,因此他认为应该寻找一种可靠,安全而且不会暴露目标的新式武器。市面上显然没有哪种枪械能满足这些要求,那就只能靠他自己来想办法解决了。

此前在1786年,法国化学家贝托(也即前文中提到的雷酸银发现者)成功合成了氯酸钾,并发明了利用其来代替黑火药中硝酸钠的方法。可能是受此影响,福赛斯牧师最初试图通过将氯酸钾和雷酸汞混合,来发明一种比传统黑火药更易引燃、爆速更快的新式发射药。但是他的尝试失败了。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混合火药虽然确实比传统黑火药更容易引燃,但同时也具有更强的爆发力,因此所产生的膛压也更高,这使得其很难作为发射药使用。另一方面,因为过于敏感的缘故,这种混合火药很容易导致意外爆炸,以至于无法安全的携带和装填。经过一番尝试之后,福赛斯牧师放弃了利用雷汞制造混合发射药的设想。但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雷汞容易爆炸的这一特性。最终,他设计出一种利用撞击来引爆雷汞实现发火的枪机结构。近代军事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技术革命之一——击发枪系统就这样诞生了。

在一系列的试验和尝试之后,1805年底,福赛斯牧师成功的设计出一个精巧的装置,用来实现向底火盘中自动装填雷汞这个动作。在这个设计中,他将燧发枪的燧石夹换成一个铁制击锤,枪机部分则设有一个和击锤联动的小瓶,瓶中装有雷汞粉末。当向后扳开击锤使其待击时,小瓶都会翻转,将一些雷汞粉末注入底火盘内;而当扣动扳机时,击锤落下撞击这些雷汞粉末,由此所产生的爆炸便会引燃枪膛内的发射药。因为击锤的撞击和雷汞的爆炸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这种枪械从扣下扳机到枪弹射出之间几乎没有延迟。由于装雷汞粉末的小瓶外貌酷似香水瓶,因此福赛斯牧师设计的这种枪机就被称为“香水瓶”击发枪机。

【“香水瓶击发枪机”】

福赛斯牧师的“香水瓶”击发装置固然比燧发枪机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正并不是一种足够完善和简洁的设计。因此很多设计师都在对其进行继续改进,或者干脆自行设计新的击发机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种新式的击发装置层出不穷,但这其中最成功、也最富盛名的,就是撞击式火帽。

有许多人声称自己是撞击式火帽的发明人,这其中包括体育作家彼得·霍克、枪械制造商约瑟夫·艾格、伦敦的约瑟夫·曼顿和法国人普里拉特,但真正获得大多数历史学家认可的则是约书亚·肖。1776年出生于埃尔斯米尔港的约书亚·肖自幼丧父,在母亲的辛苦抚养下他最终成为了一名颇有才华的画家。因为商业上的原因他经常往来于费城与伦敦之间,可能就在这段时间里,他对福赛斯牧师所发明的雷汞击发装置产生了兴趣。1814年,约书亚·肖在一支燧发步枪上试验了他所发明的火帽击发装置,并在此后几年时间里对其进行了持续的改进。最初,他设计了一个钢制的小型瓶盖状容器(火帽),内装雷汞,套在加工有引火孔的台状突起上后,就可以通过击锤撞击来实现发火。这个设计被证明是有效和实用的,但是一些细节上仍需完善,而且钢制的火帽也不便于加工制造,于是约书亚·肖将其材料改成白锡,最后又进一步改进成黄铜。

黄铜火帽发火可靠快速、使用便捷,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福赛斯牧师所发明的“香水瓶”式击发枪机类似,使用黄铜火帽枪机比燧发枪机可靠和快速,这有助于提高射击的精度,使得其赢得了很多射击爱好者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制作良好的黄铜火帽在(短时间)泡水之后依旧能够正常击发,使得枪械能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使用,这一优点尤其受到猎人们的欢迎。与此同时,火帽的生产制造也较为简单。更重要的是,多数燧发枪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改装就能变成使用火帽的击发枪,这就大大节约了技术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击发枪的推广难度。

【撞击式火帽发火枪机,可见结构和燧发枪机相当接近】

于是,叱咤风云了两百多年的燧发枪终于走下了历史的舞台,旧的时代缓缓落幕,而属于击发枪的新时代来临了。

推荐一下网上很火的工装靴?

就让有调入了工装靴坑的坑主琛哥解答这个问题吧!千盼万盼,型男们最爱的秋天总算快到来了。夏天太热穿不出层次感,冬天太冷容易略臃肿,只有春秋才刚刚好。此外,进入秋天,也到了穿靴的季节。在款式众多的靴子当中,琛哥觉得最好搭配、最能提升男性气质的当属工装靴。

提到工装靴,可能很多朋友会想到CAT、Red Wing。尤其是红翼,它之于工装靴就像李维斯之于牛仔裤一样,很难被忽略,所以网上提到红翼、科普红翼、歌颂红翼的各类文章实在太多。这也导致大街上各种875模样的工装靴越来越多了。

皮一下,放一张搞笑图。。。

对于大部分刚入坑的朋友来说,红翼已经算是比较高端的了,同时也是该价位很均衡很值得拥有的选择。但在工装靴的世界里,还有不少比红翼厉害得多的品牌。今天就来介绍几个,同时,也会写一些关于工装靴的干货,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点下收藏。

目录一、那些贵的工装靴好在哪?二、选购工装靴的3大原则三、几个可以一步到位的品牌四、Bonus: 一些内行才会知道的手工鞋知识那些贵的工装靴好在哪?

耐穿

靴如其名,作为工人干活时穿的一种靴子,为了适合略为艰苦的工作环境,工装靴天生就具备了一种耐穿的属性。而那些贵的工装靴就做的更好了,主要体现在:

皮料。选用全粒面优质皮革,密度和光泽度都不错,适当保养的话寿命相当长,旧化效果也很迷人。

琛哥自己穿了3年多的Red Wing 9016

5年的White's Boots,图片来自Reddit

工艺。大部分优质工装靴会采用固特异作为标配工艺,从而杜绝了胶粘鞋上常见的开胶现象。另外,由于长期穿着的鞋子,损耗最严重的往往是鞋底,而固特异工艺则有些能多次换底的优势。

固特异结构展示图

所谓固特异工艺,简单来说就是一条线将insole(内行一般叫中底,但玩家们喜欢叫内底)、鞋面、沿条缝在一起,另一条线将沿条、大底缝在一起。

这样一来,大底就是一个独立的结构,换底的时候只需要拆掉缝大底的缝线,另一条线不用动,不会破坏鞋身的结构。此外,insole和沿条之间会形成空腔,里面加上软木,能起到吸湿减震的作用。由于都是各种线缝起来的,所以强度不是胶黏鞋可比的。

这里展示的是insole开槽的固特异工艺,但目前大部分鞋厂为了实现流水线生产,使用的是机器固特异。两者的区别,会在最后的Bonus里面详细讲到。

耐看

各大品牌的经典款式,往往设计简洁,去掉了或者说从来就没有加入花哨的东西,一直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模样。

1950年代的Red Wing 877

现在的877

这点很像徕卡的M机身,那么多年了都没怎么变过。

徕卡M演变

另外,耐穿的特性保证了一双工装靴的寿命,由此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产生经年变化,最后得到一双旧化耐看的靴子。

有历史文化底蕴

在工装靴领域能占据一席之地的品牌,往往都有自己独特但又有点相似的创始故事:

创始人艰苦创业,坚持制造高品质鞋靴,发展历程一波三折。从最初的辉煌到险些破产,再到重新恢复活力,最终熬过几十甚至上百年成为了老牌,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选购工装靴的3大原则

对应上面提到的工装靴的优点,琛哥作为一个3年多的鞋靴玩家,总结了选购工装靴的3大原则。实际上,这也适用于选购任何皮鞋。

看皮质

无论是皮鞋还是皮靴,终究是真皮制成的。皮料决定一双鞋的整体质感,进而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鞋的颜值。用好的皮革做出来的鞋,往往表面油润,密度和光泽度均上佳,久经穿着后形成的折痕会比较细腻,这样旧化才会好看。而差的皮革做成的鞋,仅看图片可能会觉得不错,但没穿几次就难看到不行了。。。

使用皮革中的钻石——霍尔文马臀皮制造的各种靴子

判断皮质是一个技术活,需要多接触实物才能知道个一二三,如果没有多年的相关经验,只看网上那些图片是很难判断皮革品质的,何况现在网上的商品图往往经过重度修图,就更难判断了。所以如果不懂的话,选择知名皮革厂的产品往往很难出错,比如美国的Horween(霍尔文),意大利的iLcea,英国的CFS等等皮厂。如果一双鞋使用了这些厂的皮,一定会当做一个重要的产品卖点写出来。

美国知名皮革厂Horween

英国知名皮革厂Charles F.Stead &Co,简称CFS

关于皮革的制取和常见皮革种类,我调嘿嘿嘿老师有过科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戳这里看看。

看工艺

这里主要指的是鞋底的缝制工艺。除了上面介绍的固特异外,还有多种缝制工艺。比如挪威缝、Stitch Down(外翻)、Blake(内支线)、Triple Welt(双沿条)、胶黏、琴底等等。而每种工艺又有一些变种,厉害的鞋匠可以把一种工艺玩出花来,具体就不展开了。

固特异

Stitch Down

挪威缝

工装靴上最常见的就是固特异,此外在厉害点的工装靴上也能见到挪威缝和外翻。而琴底一般常见于高级手工正装鞋上。至于内支线和胶黏,往往被排在鄙视链的末端,尽量绕开这两种工艺就好。

琛哥之前买的JR琴底马臀靴

看楦型

鞋楦是一双鞋的灵魂。一双鞋皮质再好,工艺再顶级,如果鞋楦奇怪的话,就会毁所有。鞋楦是一个模型,类似人脚的轮廓,做鞋就是让皮革慢慢在鞋楦上延展包覆最后成型。不同鞋楦有不同的轮廓。

Alden的鞋楦种类一览,从左到右逐渐变宽

关于鞋楦的选择,一般很依赖个人审美,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看对眼的鞋楦。如果自己不会判断的话,最稳妥的方式还是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的经典款。比如红翼875,Alden Barrie楦 Tanker等等。

Alden Tanker

一般说,鞋楦就是一个品牌的护城河,是最难被模仿的部分。就算买原版鞋拿去1:1仿制,也很难精确还原鞋楦。所以说,国内各种仿货875,无论号称仿得多么像,实物看起来都会和正品875有明显区别,可谓“一眼假”。

Red Wing 875,左真右假

几个可以一步到位的品牌

Wesco

Wesco全称The West Coast Shoe&Co(西海岸制鞋公司),由鞋匠John Henry成立于1918年,今年已经是第100年了。

百年来,坚持制造高品质工装鞋,并且坚持到了一种固执的地步。它没有像其它几个工装老牌那样开发比较符合现代审美的工装鞋,而是坚持生产经典鞋型,而且大量使用Stitch Down工艺,比普通固特异更耐穿。所以说这是一个很Hard Core的品牌,喜欢它的一般是真正硬核的工装玩家。

经典鞋型

工程师靴

这种靴子最初是为了铁路工人而设计的,因为当时火车还需要人工加燃料,高高的靴筒能全面保护工人的腿部免受伤害。

Wesco的工程师靴(Wesco将这种鞋型命名为Boss)十分经典,可以说是硬核玩家必备。提到这个就会想到胡歌,胡歌作为一个知名的咔叽玩家(关于胡歌和咔叽,可以戳这里了解更多),最喜欢的靴子应该就是Wesco的各种工程师了,马皮和牛皮的都有,而且还有Wesco 100周年纪念版工程师靴。

JobMaster

这也是Wesco很受欢迎的一个鞋型,实际上有多种不同的高度,但很多玩家都喜欢买靴筒较高的。

而近期在Ins上看到的这个妹子,就更会玩了。。。

White’s Boots

这个品牌的历史就更古老了,最早能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之前,也就是大概1853年。因为名字里含有White,所以被玩家们亲切的称呼为“小白”,与Wesco并称为“双W”。

White’s Boots和Wesco很像,也是专注于制造超高质量的工装鞋,并且手工程度相当高,将Stitch Down工艺作为自己的标配。同时,还独创了足弓支撑系统,能让脚掌在鞋内形成一个坡度,更符合人体脚型。

经典鞋型

White’s Boots大多采用定制的方式进行销售,玩家可以选择的余地非常广,包括皮料、鞋楦、鞋头样式、鞋跟高度、鞋眼样式、内衬种类、中底层数等等,可玩性很高,由此导致很多鞋型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就鞋楦而言,大部分玩家会选择SmokeJumper或者SemiDress楦型。

SmokeJumper

SemiDress

与Wesco不同的是,White’s Boots比较与时俱进,这几年陆续开发了一些迎合大众审美的鞋型,相比之前经典的SmokeJumper或者SemiDress楦型,减少了很多工装味道,看起来更适合日常搭配,你完全可以将它当做一双高品质的日常皮鞋来穿。

其中比较吸引我的有Military Police楦型:

以及这种看起来更像是正装的Derby和Chukka:

White's Boots Otto Derby,图片来自White's Boots国内总代Mad Max Shanghai

White's Kinney Chukka,图片来自White's Boots国内总代Mad Max Shanghai

Viberg

创立于1931年的加拿大鞋履品牌Viberg,在玩家心中的地位很高,可以看作是工装靴中的奢侈品。

这个头衔,主要取决于Viberg的产品定位。Viberg第四代掌门人敏锐地觉察到了一部分鞋靴玩家们新的需求。这些玩家玩腻了纯正的硬核工装风格后,开始迷上了将日常都市装扮与工装结合的穿搭风格,这就需要一种半工装半正装的鞋款。整体上带有一部分正装的优雅,而细节处却又体现出工装的一种粗犷。

所以,Viberg就推出了Service Boots这种鞋型,其中最经典的就是2030楦型。这个款式远看很像绅士靴,鞋头略尖且较长,同时还比较扁,体现一种优雅的感觉。但细看的话,却又很容易发现工装鞋的特征:结实的Stitch Down或者固特异工艺,黄铜鞋眼,粗犷的真皮鞋带等等。

因为看起来比一般的工装鞋明显更精致,所以Viberg的定价也要高出双W不少,一双鞋的价格普遍在四五千,如果使用马臀皮的话有的则要价上万,的确相当于工装奢侈品的定位了。

此外,Viberg也像众多大牌一样,会和其它品牌(主要是潮牌)合作推出联名款,在工装靴中也算比较另类的。

izzue × Viberg Harris Tweed Boots

Viberg是属于小作坊的运作模式,每年的产量很少,这样既能保证品质又能具备灵活性,毕竟这终究是一个小众的市场,做太多了只会增加库存成本。

Bonus: 一些内行才会知道的手工鞋知识

最后分享一些关于手工鞋额外的内容,往往只有内行或者非常硬核的玩家才知道。

手工鞋,真的都是手工吗?

我们会经常在网上看到关于手工鞋的宣传,什么纯手工制作、历经九九八十一道手工工序什么的。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想要纯手工做鞋,实在是太难了,而且效率相当低,最后的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就拿红翼来说。为了提高效率,鞋面是机器缝制的,鞋的外线是机器缝制的,内线是也是机器缝制的。

可能你要问那到底哪里用到了手工,答案是选皮、下料、锰鞋、修整、钉子固定后跟等等这些过程,但其中有些也是需要机器的辅助才能完成的。

选皮下料

钉后跟

磨边

不过,即便如此,制造红翼的手工程度仍然要比很多其它鞋子(比如胶黏的运动鞋、板鞋等等)高出不少。所以,说它是手工鞋,也不算一件很过分的事。

机器固特异的弊端

手工缝制的沿条结构鞋其实早就有了,但固特异工法是在Charles Goodyear发明出固特异机器之后才被命名的,使得工厂能以流水线的方式批量制造沿条结构鞋。因为机器的效率比手工高的多,所以机器固特异逐渐成为了主流,而手工沿条鞋的处境和高端机械表差不多,为一些追求逼格的人士喜爱。

早年的脚踏式 Goodyear Welt 缝制机

然而,机器毕竟不如人手灵巧,对缝制角度的要求就比较严苛,所以使用固特异机器缝制的延条鞋必须在insole的外侧和延条之间,用胶水粘上一道布条后再缝。

机器固特异缝制的鞋底

机器固特异的结构图

这样一来,弊端就出现了。因为这个布条毕竟是胶水粘上的,所以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脱胶的情况,严重时会使鞋子直接解体。

而手工缝制沿条鞋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insole是开槽的,直接通过线来和沿条、鞋面缝在一起,没有使用布条,这样就会更加牢固。

所以说,一般使用机器固特异的鞋子,比如红翼,往往是不会介绍这些的,因为这算是一个缺点。不过即便如此,一般固特异鞋的品质还是要比各种胶黏鞋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日常穿着也极少听说把鞋子穿解体的。。。

写在最后

以上介绍的这几个比较厉害工装靴品牌,使用的皮料基本都是Horween、英国CFS这些知名皮革厂出品的经典皮革,再加上比固特异更为复杂的工艺,所以价格都不低。不过,对于工装靴这种十分“长寿”的单品,最好抱着“要么不买,要么就买双厉害的”这种心态去选购,可以少走好多弯路。

除了这几个牌子,还有不少知名工装靴老牌。本来想加上Alden的,但感觉不够工装,就算了。至于Julian、Clinch这些,又觉得性价比有点低。。。最近在Ins和国外的相关论坛中发现了几个性价比不错的国外小牌,下次可以找机会介绍下。

总之手工鞋真的是个大坑,入了坑以后就总想着买鞋。本来买这种复杂工艺制造的鞋,初衷是为了省鞋,毕竟一双能穿好久,但结果却买了更多的鞋。。。

这是卖了一部分之后剩下的,感觉能穿几十年了

但是比起这种大佬,还是差远了。。。

欢迎大家入坑,也欢迎同好多多交流,我们下次再见~

使用硬物敲击子弹尾部?

子弹夹住固定敲击底火肯定会击发出去,这样的游戏在小时候玩过。记得大概八九岁的时候,小伙伴们搞来了不少子弹玩耍,很多时候是拿子弹摆一些东西,比如子弹飞机、子弹花环,子弹小车等等。

在玩腻了摆子弹的游戏后,不知道是谁想出的主意说是子弹敲击后面可以打出去。正好在一个倒闭的电焊修理铺外有一个焊在铁架子上的老虎钳子,于是就有小伙伴把子弹夹到老虎钳子上拿榔头敲子弹屁股,不过要想激发出去还是挺费劲的,也许是因为都还小吧,使劲砸很多下才会打出去。

焊在一个铁桌子上

打出去的子弹都把那个铁皮铺子上穿了不少的眼,那会就是觉得好玩,轮流着拿榔头敲子弹,最后把击发后的弹壳可以当勺子吹,根本不知道这非常的危险。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子弹应该是步枪子弹,反正在当时觉得拿在手里挺大的。

不是很像大概就这样

小时候的经历充分的证明了子弹只要夹住,敲打底火是完全可以击发出去的。敲打子弹的游戏只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现在别说子弹了,弹壳都找不到了。

几十层的高楼承重柱最底下的部分为什么不会被压裂?

我承包过土建工程水电及消防安装,经常去高层建筑工地,我来回答一下。

几十层的高楼承重柱最底部分,除了好的水泥配比抗压以外,关健又增加了钢筋的强度与设计结构,这都由结构工程师设计并由监理现场监督施工,现在因为工程质量,尤其是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是终生负责制,所以监理对高层建筑底层基础部分施工监管也不敢马虎。

这些层间梁与柱组成的框架结构混凝土把整个高楼重量均摊到各个承重柱之间,让各承重柱的受力均匀。

这些梁柱对钢筋扎制和钢筋规格及大小都有相当要求,尤其是锣纹钢和箍筋钢规格是监理监督的重点。

除了承重柱和承重梁之外,底层还有这种钢筋混疑土的承重墙,这个就更厉害了。

有了由承重柱、承重墙和承重梁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现在许多高层楼房地下室都还是相当坚固的人防工程,这样几十层的高楼根本就不怕压裂柱体了。而且这种框架结构混凝土的高楼还抗地震,强风。如果出现强裂地震,房子只会不同程度受损,不会瞬间垮塌,给人们增加了逃生时间。

补充一点,为了增加强度,所有高层建筑的承重柱的主要竖立钢筋必须全部要求焊接,这样每一层的框架等于连成了一个整体,同时为减轻重量,现在高层建筑一般采用轻质砖砌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