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刻线刀制作 枪的口径是根据什么定的

那为何不将枪的口径直接设置成整数呢,其实枪口的口径是由子弹所决定的,枪口口径都是按照英制单位来计算,目的不同从而研制的子弹口径也就不同。在研制子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来决定子弹的弹头形状,英国用英制长度单位标示口径,决定继续使用7.7mm口径步枪弹,其实如果将上面提到的口径换算成英寸,因为还有两种枪支的口径没有说呢。刚才说的毫米...

黄铜刻线刀制作,枪的口径是根据什么定的?

火枪的装备也改变了战争的模式,战争模式也由冷兵器转化为热武器,所带来的伤亡的也进一步增加。随着在战争中的使用,枪的种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手动枪支发展为半自动枪支,再到如今的自动枪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杀伤力也不断增加。

对军事稍有了解的朋友就会发现,所有的枪支类型口径都不是整数,通常都是7.62毫米、5.56毫米、14.5毫米等,那为何不将枪的口径直接设置成整数呢,这样还方便好记?

其实枪口的口径是由子弹所决定的,最初欧洲人在发明枪支时,枪口口径都是按照英制单位来计算,口径都是采用英寸为单位。

在制造子弹的过程中,子弹的外形尺寸是采用钢还是采用铅,是用来伤害敌军为主还是打击军事物资为主,目的不同从而研制的子弹口径也就不同。在研制子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来决定子弹的弹头形状,有时一些子弹的直径相差一毫米,杀伤力都会相差好几倍。

现在使用的基本是线膛枪,枪管内有膛线,凸起的为阳线,凹下的为阴线。口径指的是两条相对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阳径(凹下之间的叫阴径,不要想歪)。

英国用英制长度单位标示口径,即零点几英寸(1英寸换算公制25.4mm),12.7mm、7.62mm、5.56mm换算过来分别是0.5/0.3/0.22英寸,其他国家也就随了英国了,谁让他国力强呢。

虽然口径跟人家走了,但叫英寸还是别扭,所以欧洲国家和中国等国一般用公制长度单位,也就是毫米标示口径。

也有不信邪的,历史上还出现过些非主流的口径,比如日系的6.5mm、德系的7.92mm、部分国家的8mm、华约的5.45mm、中国的5.8mm,这些都是研制国根据实际情况,经过严格的论证与实验才确定下来的,与当时国情、形势相符。(谢@章易大神提醒,6.5mm弹的确不是说日系,荷兰、意大利、俄国、德国都有研制,说法不严谨,特提示。)

当然也有被强行改正的,比如战后英国经过论证,决定继续使用7.7mm口径步枪弹,但美帝以军事趋同性为借口,强制整个北约国家统一口径,于是英国万分痛苦的随了侄子的口径。

首先枪管的口径是根据什么定的,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一看例如7.62mm 12.7mm 5.56mm这些数值有零有整的。因此就会觉得在口径上学问很大的感觉。

其实如果将上面提到的口径换算成英寸,那么基本上就都是整数了。7.62mm转换成英寸就是0.3英寸。同样,12.7毫米的子弹换算成英寸恰好是0.5英寸。甚至406mm的舰炮其实就是16英寸。这些数值都很“整”。

但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并不能完全解答口径是根据什么定的这一个说法。因为还有两种枪支的口径没有说呢!

第一个就是 毫米,不是刚才说毫米了吗?刚才说的毫米是英制单位转换的国际单位。有没有直接用国际单位的呢?当然有了——9毫米。这个口径是奥地利当年制造鲁格弹的时候弄的口径。奥地利当年使用公制单位,又比较特立独行,因此就弄出了一个9mm的口径。后来大家一试用发现这个口径的子弹好用啊。就陆续沿用了这个9mm的口径。但是这里要说一点就是9mm弹和口径很相近的 .38英寸弹药还是有显著的区别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口径,虽然相差并不很大。

第二个就是——#号。这是一种经常用在霰弹枪上面的口径。多少多少号还是来自于很早的铅弹。是指一磅的铅,可以融成多少粒铅球。如果只能融成一粒那么就是1,如果能融成12粒那么就是12。这些铅球的直径就是霰弹枪的#号。霰弹枪的枪管内可以放入的最大号的铅球就是霰弹枪的口径了。

其实还有一种口径的设定方式,注意这个是设定并不是规定。就是让口径有特殊意义,其实就是拍脑门。例如我们的5.8mm口径。当初设计的时候啊就说了为了纪念我们的解放军,就将口径的后两位数字定成了八一(81)。这就是5.81口径了,但稍微有点丢人的事情是——当年我们的加工机床最大加工精度是0.03mm因此根本做不出准确的5.81mm,后来这个事情不了了之,最终叫做5.8mm了。

再如我们的82迫击炮并不是国际上营级迫击炮相对通用的81mm,而是82mm。也是当年我们的负责人想了一个妙计加大一毫米,我们能打敌人的弹药,但敌人打不了咱们的弹药。——智慧之所在了。

最后再仔细说下线膛枪的口径,我们都知道线膛枪使有来复线的。

所以在线膛枪上口径就有了很多猜测,是子弹的直径?还是枪管的直径、还是膛线的距离……

其实线膛枪的口径是同一切面内两条相对的阳膛线的直线距离。

再稍微说下弹头的直径,线膛枪的弹头直径略微大于口径。

所以才可以做到射出后随着膛线旋转并不泄露火药气体。多出来的部分其实都嵌入到阴膛线上了。

古时候判断时辰晴天看太阳?

古时日晷和圭表都是用太阳的影子来计算时间的,可是一旦遇到阴雨天或着黑夜的话,这两样东西就会失去作用,那在阴雨天古人又是怎样计时的呢?

漏刻

为了不受太阳的影响,在阴雨天也能准确知道时间,古人发明了“漏刻”这种计时工具。就是在一个大水壶里装满水,水壶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再在水壶中间立一个标有刻度的尺子,这样随着水慢慢滴出,水平面慢慢下移,就可以从桶中刻度尺上读出时间。

在当时漏完一壶需要大约15分钟,这也是我们现在把15分钟称为一刻钟的由来。

可是,这种计时工具有一点很不方便,那就是要有一个专门在漏壶旁边,等水流完了再往里添水的人,非常麻烦。要是这人开个小差,忘了添水,那不是要搞错时间了。

后来人们经过改进做出了多个漏壶叠加在一起的漏刻,这样一天只要加一次水就够了。

香篆钟

在唐代时期,宫廷中流行一种燃烧香来计时的方法“香篆钟”。

它是一种用黄铜做成梅花形状的盘在,盘子内的梅花有五个花瓣,在每个花瓣上缠绕一圈盘香,然后点燃香,看香燃烧的多少来计时。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常见。

大明殿灯漏

这可是一个高大上的计时工具,是由明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的。它的内部是由复杂的机械结构组成,从外观上看却十分的有意思,有点像古时用的走马灯。

它的外观上部有十二个木人,每个木人都手执一个时辰木牌,当某个时辰到来时,它们就会在四个方向的门内执牌报时。门内另有一个木人用手指着刻数。

在灯漏的下部四个角的位置,各有一个木人手执“钟、鼓、钲、铙”。一刻鸣钟,二刻击鼓,三刻击钲,四刻击铙。

在时初、时正时这些响器也要鸣响。产生这些动作的机构都隐藏在柜子里,用水来做动力驱动它们。

五轮沙漏

由于漏刻是使用水来计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北方,冬天天气比较寒冷,会影响水滴漏的速度,于是后来又衍生出了”沙漏“这种计时工具。

其中最著名的是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

它的流沙是从上端的漏斗形的沙箱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从而驱动初轮,以此来带动各级机械齿轮祖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安装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来显示时刻。

这种显示方法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几乎完全相同。真是为古人的智慧感到震惊啊!

此外,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杆装置,以此带动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每到整点或一刻时,这两个木人就会自动击鼓报告时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