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肆两黄铜砝码 那今年高考还公平吗

你考多少分数与其他省份学生考试分数没有什么关系。与其他省份学生不产生高考的竞争关系。自律自主的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自律自主性差的同学会受很大影响,地处城市与地处农村的学生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方面有着巨大差异。很多地处农村的学生不具备居家学习的条件,山东的考生肯定不能和青海的考生相比较,我们与其担心高考到底公不公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肆两黄铜砝码,那今年高考还公平吗?

我是一名高三班主任,从事教育工作,喜欢聊点教育,欢迎各位网友评论交流。

各省开学日期不一样,各省高考一样公平。

1、高校录取是按照省份单独划线,说到底,是同省考生相互竞争。

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省份招生录取分数线是不一样的。以2019山东大学为例。

山东大学2019年在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青海的一本线分别为:527、551、507、477、530、477、407。

你考多少分数与其他省份学生考试分数没有什么关系。很简单的例子,你在天津考500分,过不了一本线,你在青海考500分,你超一本线93分。说到底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本省的学生。青海3月9日开学,是最先开学的省份,也就是青海省的所有学生都开学。与其他省份学生不产生高考的竞争关系。

2、既然是同一省份的竞争,自律自主的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自律自主性差的同学会受很大影响,说到成功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新冠肺炎来袭,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开学日期也一延再延,无法进入校园学习,只能居家学习。居家学习时段,没有同学的陪伴,也没有家长的监督,有的同学会偷懒,不按照时间作息表上课,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始终处于停滞状态。而有的同学却能抓住这个时机,按时作息,认真完成老师作业,并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学习机会,努力的改变自己,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3、公平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资源的多少会影响学习的结果,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家庭背景,所受家庭教养都是不一样的,地处城市与地处农村的学生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方面有着巨大差异。很多地处农村的学生不具备居家学习的条件,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两条腿走路的肯定追不上骑摩托车的。

主客观因素有些时候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主观意志。

总结

公平是相对的,山东的考生肯定不能和青海的考生相比较,这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

我们与其担心高考到底公不公平,不如扎扎实实努力提高自身分数,武装自己,以备将来立于不败之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高考公不公平不是我们自身能说的算的,当下,我极力认为高考还是相当公平的。

我是“绘语文”,如果觉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和转发,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也欢迎您关注我,了解主页更多有关教育的内容。

我有一个大清金库的东西?

两种情况:

1.地摊仿品,质地多为铜合金,价格几十块钱。

2.真品,大清金库里称分量的砝码,东西材质应该是黄铜,价格稍高。祝你好运!

1水加1水等于?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标准升是在温度为3.98摄氏度时。1升水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量的水重:在0摄氏度时为998.24克。10摄氏度时998.39。20摄氏度时997.18。30摄氏度时994.91。40摄氏度时991.77。故此1.5升水以标准温度20摄氏度来计算为1495.77克。

元代花银是什么银?

银锭是[1]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银锭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至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

中文名

银锭

始于年代

汉代

定 位

中国古代货币

材 质

熔铸成锭的白银

历史发展

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前后,民间交易多用金银。洪武八年(1375)发行宝钞(即钞)后,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为货币进行交易,违者治罪。但政府发钞铸钱(见制钱)仍以银价为标准。银钞之间、银钱之间都有一定比价,同年定价,银一两当钱一千文,当钞一贯。明英宗即位后,放松用银的禁令,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并减少各种纳钞项目,以米银钱当钞。

自明初开银禁后,物价多以银两计算。从以银表示的金价、米价、绢价看,明代白银的购买力大大高于宋、元时期。宋、元时,金一两约合银十两三钱左右,明时为六两四钱七分;宋、元时江南米一石约值银一两八钱四分,明时仅九钱四分多,宋、元时,绢一匹约值银一两五钱七分,明时仅六钱。按此价综合计算,明代白银的购买力约比宋、元时期提高一倍左右。但明代仍无银币。作为通货用的白银,主要是铸成两端翘起的船形银锭(银元宝),银条和码形的银锭都少见,小额交易则使用碎银。元宝银锭大小不等,大元宝一锭有重至五十两者,也有重二十两的。其上有铸造地点、重量和银匠姓名等文字。小锭上的文字多少不一。银锭和碎银的重量不划一,成色也各有差异,每次支付时都需秤称分量和鉴定成色,多有不便。

史料记载

《明史》记载,此时“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成化以后,田赋、商税、盐钞、匠役以及言俸等项收支中,折银的范围日趋广泛。银两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此时,形式上银两与铜钱并用,但铜钱的价值太小,发行量又不大,不能适应大宗交易的需要,在交易中银两使用的比重逐渐增大。有人估计,隆庆四年(1570)的市场交易中,十分之九以上用银支付,用钱不过十分之一,银在政府的财政收支中所占的比例更大,万历九年(1581),太仓银库岁入银三百七十万四千二百八十一两,钱二千一百七十六万五千四百文,按钱一千文折银一两换算,此项钱仅合银二万一千七百六十五两,不及银数百分之一。

清代

清代实行银钱平行本位制度,规定制钱一千文准银一两。银两是法定通货,不仅民间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纳地丁捐税也使用。由此形成银两制度。

清朝的银两多以马蹄形的元宝出现,故亦称为宝银。经过熔铸,又可分为大锭、中锭、小锭,通称银块或银锭此外还有碎银。由于各地均可自行熔铸宝银,以致宝银的种类和名称虽然全国大体一致,但成色与重量并不一律。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银两,相互兑换均有一定的折算比率。

银两有实银和虚银之分。虚银是指它作为价值符号或计帐单位。清初法定的纹银、咸丰年间出现的上海规元银、汉口的洋例银以及天津的行化银,都是作为通行的计算单位的虚银,但它们可以随时折合兑取实在的银两。此外,还有作为特定用途从而具有特定衡量标准的虚银,主要有用作官库收捐纳税标准的库平银(一两为37.31克)、用作征收进出口货物关税标准的关平银(一两约合37.68克)和用作征收漕粮折色的漕平银(一两约为36.66克)。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外国洋银(见银元)大量流入和自铸银元流行,并没有根本改变或取代银两制度的地位。混杂的货币制度,在对外贸易的金融调度上和在与英镑比价的变化上,都符合外国资本的需要。1934年宣布废两改元后,银两不再使用。

货币价值

综述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唐代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

宋代

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银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一般朝代100 银锭底面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

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明代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中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总结

综上所述,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现介绍一枚江西五十两方形银锭,与同好共赏。

清代江西方锭

清代江西全省通用的银锭形制有方锭、镜面锭、圆碗锭等多种,这枚江西方锭(见图),锭长8.92厘米,宽7.25厘米,高5.86厘米,重1889克。器型呈正方形,四周边叠起,面大底小。锭面铭文“万载县·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伍十两匠刘春”,铭文戳记清晰,排列很有规律,上横列地名,右为纪年,左为匠名和纪重。此种大方锭是清代自道光以来江西一些府、县的税课银锭,每锭重五十两左右,这种造型后来发展成为江西官钱局银锭的固定器型。按张家骧《中华币制史》载,江西方宝每锭重洋例平五十两,洋例平两重36.53克,则江西方宝每锭应重1826.7克,但实际上江西方宝每锭实重均在1855克以上。

江西方锭在清道光年间已经出现(存世的江西方锭还见有嘉庆纪年的),这时的铸造地点是众多的,分散在全省各个州府。到同治至光绪三十年,方锭的铸造地点相对集中在万安、万年、万载三地。光绪二十八年设立江西官钱局,稍后又设立官银号,代为各县铸造银锭。次年官钱局并入官银号,改为官银钱总号,这时铸造的方锭都錾有“江西官银号”字样。1912年江西官银钱总号改组为民国银号,而此时中国货币结构发生变化,对银两的需求量大为减少,铸锭量也相继减少,方锭的铭文趋于简化,一般仅有“江西足宝”四字。江西五十两的方形银锭造型独特,这种造型仅有数省铸造过,深受银锭集藏者喜爱。

鉴别方法

银锭的颜色

白银的颜色白润而沉稳,银锭气孔中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银锭本身色彩为雪白色,老银锭由于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们触摸、氧化等损伤,银锭已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这种银锈和包浆的颜色大多为灰色或灰褐色,色泽温润。民间对白银鉴别银色有很多口诀,这里介绍含黄铜和红铜的两个口诀。含有黄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含红铜的银色口诀为“七黑八红九带白,九五成时还原色”。银锭的成色(即含银量)都基本在95%以上,银锭的颜色除有包浆外,都应是雪白色的发出宝光。市场上出现的渡银伪锭,其色泽浮而无光,新的时候色泽还亮丽,但气孔决无多彩的金黄色宝光,时间一久就会露出铜色;市场上的银铅或银铜等合金假锭,新时色泽灰暗、久后有时会呈现出红、黄、黑色,这是银中大量掺入红铜、黄铜和铅等所致,但仍无雪白色的宝光;市场上低劣的铅质假锭,新时色泽黯淡无光,久后外表变黑色。对用真白银制作的假锭,由于作假银锭的时间较短,不可能像老银锭一样生成天然的包浆,它的色泽看上去像刚出炉,火气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侧面,制假者都为了掩盖这一特征,往往在银锭身涂上一层化学药物,使银锭表面变成带黑色或其它颜色的花包浆。

银锭铭文

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铸造

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正因为这样,却成了我们今天鉴别真假银锭的重要依据。一是历代铭文有其特点,各个历史时代银锭上的铭文都与当时的货币经济紧密相联,与当时政府用银为货币的历史相一致,如汉代银锭铭文字少;唐代的银锭字开始多起来了;宋金银锭铭文较以前有了显著变化,用途也较广泛,很多银锭开始注明用途、地点、成色、匠人等铭文;元代用途进一步扩大,有了税课银徭役折银税等铭文。明代的铭文多涉及税银内容一般包括地点、时间、用途、重量、工匠、监铸押运官员等;清代和民国时期银锭铭文变化最大。

铭文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赋、税、解、贡方面的银锭属官锭类,不管这些银锭是否官炉所铸(当时官银有委托银楼、银炉铸造的情况)都是官锭。另一类铭文为银楼、炉户、公司、银行吉语等银锭,属商银类;第三类是以个人的名义,铸的银锭为私银类。目前私银锭只发现“考试院院长戴传贤”一人在西康分金炉铸造的几种不同规格的银锭。二是银锭铭文的錾刻或铸造方法。我们所见的在模上铸造铭文的一般在银锭的底部,属元代以前的银锭,这类银锭铭文目前发现不多,凡有这类铭文的都十分珍贵。目前见到的大多为錾刻铭文。錾刻铭文又分錾刻阴文和阳文。时间大致以清代雍正时期来划分,以前的多为阴文,以后的多为阳文。阴文铭文是在银锭铸造好后才用錾子錾刻上去的,字呈凹形,字体上看很不规则,多笔少画的事常有,并有代用字、简笔字的情况,一般没有名家书写,这跟工匠的文代水来、錾刻技术有关,但却体现了当时时代特征,如果收藏都看到的老银锭的阴文不具有这些特征要注意;具有这样的特征还要用高倍放大镜细看阴文是否新錾刻的,新錾刻的字要伤字旁的包浆,字的包浆也与整个银锭的包浆不符,如果看到的银锭整个皮壳包浆被破坏就要特别小心是后錾刻的字。

阳文银锭多数是在银锭未完全冷却尚呈朱红色时,且钢模打压上去的,因此,铭文字呈凸型,阳文字体工整美观,内容精练简洁,字与整个银锭的皮壳包浆等完全为一体,银锭背面和侧面无打压痕迹,但在收复中以常常发现一些老银锭的背面或侧面又有打压痕迹,这是因为:1、是在钢模打压时银锭已经冷却了,钢模只有用铁锤打才能把字打到银锭上面;2、是有些信誉好的银锭流到不同的地区后,经当地公估官员检验后没有重新铸造,而是打上当地的戳记,在当地流通,这类银锭的背面或侧面的打压痕迹更大,但被打压的底部或侧面,因银锭参与流通后,与整个银锭已显得很自然。目前制假者正是利用这种情况在普通锭中加字或改字,使之成为银锭珍品。鉴别这类假锭要看整个银锭的皮壳包浆是否一致,正面阳文字体是否一致,阳文字与周围的包浆是否一致,背或侧面被垫打后是否与整个银锭的磨损一致,打压的痕迹是否新打,新打的显雪白色,几年后仍与周围不一致,如果被垫打部分或整个银锭被涂上了黑色等颜色,极有可能是假锭。

鉴别真伪,需要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银锭铭文的格式特征,包括哪些内容。比如说,唐代的银锭中,没有出现过检验成色的“行人”之类的职位,直到宋金时期的铭文才出现。就是宋金时期,也各有特点,如往往具有“京销铤银”和“出门税”等字样的银锭,肯定是南宋时期的;而出现“盐判”、“店户”、“使司”等字样的银锭,大体上是属于金代的。唐代的银锭铭文与时代的金银器上的文字一样,尽管是錾刻的,但好象是手书上去的。宋代银锭有錾刻和戳记两种。金代则以錾刻为主。元代早期为戳记,排列无规,背面常铸阴文;晚期则以錾刻为主。明代的银锭铭文较少发现戳记的。除“金花银”之外,一般都是錾刻。文字排列间隔不规范,尽管有序,但依然给人的感觉是杂乱。清代以前的银锭铭文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件上海博物所藏嘉靖三十一年圆锭外,基本上都是阴文。清代及民国的银锭都是阳文,或许是在银锭成型、还未完全冷凝时砸刻上去的,文字一般没有变化,内容丰富,因地而异。

银锭造形

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允许自由铸造。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间习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银锭造形无规定,特别是从清代开始,银锭的器形更加多样,各省各地各有千秋,异曲同工。中国银锭的种类繁多,器型各异,汉代银锭的器形为饼状,唐代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宋代银锭的器形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器形与宋差不多;元代银锭的器形与宋出入不大,无铭文锭的区分是周缘翘起,中间内凹,多数元锭没有铭文;明代银锭的器形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清代到民国22年银锭退出货币领域始,银锭器形之杂,难以统计。但大体可分为元宝形、圆型、长方形、正方形、砝码形、牌坊形等几大类。

银锭的重量及声音

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42克,宋为39克、元为36.6克,明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除常见的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伍拾俩的重量外,还有三十两、四十两的银锭,就是这些银锭中,还有多少钱,多少铢的铭文等。这是由白银作为称量货币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大家收藏的重量与当时的标准不符就要警觉。但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统一的规定,通常的是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三种银锭,五两以下为碎银,主要限于市场流通,补零等使用。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清代银锭有叁拾两、肆拾两、壹佰两,甚至两佰两以上的大锭,都应该是假锭。据历料记载,中国镇库大锭清代只有湖北铸有100两的镇库银,目前在什么地方已不知道,而明代500两的镇库银,1900年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抢去,早已不知去向。听银锭的声音主要是防包壳假锭,对有疑问的银锭,拿另一个银锭敲其锭,若有空心声或破声应是包壳银锭。

银锭成型情况

各种银锭因铸造工艺的不同,成型后的情况也不同,现在制假银锭,往往工艺与过去不一致,因此,成型后的情况也不同如果不是真银制假那更不相同。如一是五十两的双翅银锭,成型后双翅层次分明,宝气光亮;锭面中心常常有一个小凹,但将型模倾斜固定于一边的中心无凹状,这类器型底部和侧部一般有蜂窝状,又如锭面凸出无丝纹的银锭器形。主要有两广、云南槽银、牌坊银,河南腰锭、山西晋泰锭等,这类银锭的特点是锭面平滑、呈溢满状凸出,四边是圆弧状角,侧面有重纹,槽银底部蜂窝状有的不明显,甚至没有,但牌坊锭底部有蜂窝状。三是锭面凹陷无丝纹,中心有奶头状的银锭器形,主要是以四川为代表十两圆锭型,底部蜂窝状明显。四是锭面微凹并有丝纹的器形,这类一般是碎银,银的成色达9成色以上就会有丝纹形,9成色以下者银的层色越低,说越无丝纹银。银锭的底部和侧的蜂窝状大小、多少、深浅是鉴别真假银锭的又一重要依据。凡蜂窝较深、较密、洞内圆润光亮,有回珠,有彩色光泽者必是真银锭,银合金银锭一般没能上述特征,如果蜂窝中灰黑一片,可能是铅等假锭。蜂窝状凡是自然形成的必然是口小洞大,深浅不一,人为制造的蜂窝状正好相反。

识别古银锭三招

随着银锭近年来价格逐渐走高,造假现象也愈演愈烈,投资者需要巧妙鉴别,尤其提防“真材假货”。

■“真材假货”防不胜防

目前市面上银锭造假的方式五花八门,主要归类就是减低银的成色和重量两种。细分后,一是用铅锡,其表面呈青黑色,收藏者还比较容易辨认;二是浇铸时将铜块凝固在银锭内部,外表鎏银,体大而轻,手感显然不同;三是灌铅法,在真银锭底部挖出一个小洞,取出银后灌入铅,再封焊洞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洞口留有封焊痕迹,后两种方式需要投资熟手根据手感来辨识,否则则要借助精密仪器来鉴别。

地摊都有什么骗人的产品?

我们国家的地摊文化非常浓厚,特别是在那些三四线小城市里,市场管理相对疏松,所以摆地摊的小贩特别的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然都逛过地摊,而摆地摊的小贩们中间也不乏各种骗子,下面讲讲我的一点受骗经历。

号称能接收上百个电视台信号的无线卫星电视接收器

当年我还在上着学,90年代末期,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见到路边一群人围着一个三轮车小摊在围观,车上架了个木板,上面放着一台电视机和几个所谓的接收器,小贩一边演示一边介绍着这种高科技产品,就像图上的这个小玩意儿一样,看起来平平无奇,我怎么会上这个当呢,小贩自有“神奇之处”。

之所以能忽悠到我,主要还是小贩的演示效果,他先给大家展示了一下演示的电视机,只接了电源,插天线的地方没有接任何东西,此时电视机一个频道也接收不到,然后他插上了这个接收器,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电视机马上跳出了电视信号,而且真的可以收到好多频道啊,还特别的清晰,然后他又把接收器拔了下来,电视信号就又消失了,看过这样的演示以后,我对这种玩意儿深信不疑,演示完毕后小贩开始介绍价格了,只要10块钱一个,好便宜啊,连我这个高中生都觉得便宜,围观的人群也是跃跃欲试都很有想买的意思,小贩再一怂恿,几个人就掏钱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拖,反正见到有人买了,我就更想买了,小贩很鸡贼,他能从围观人们的神情中看出谁是想买的,他看了我一眼就递给我了一个问我,我假装挣扎就一下就掏钱了,想着不就是10块钱么,被骗了损失也不大,拿着东西赶紧回家试去了。

到家以后直奔电视机,这时候家里用的还是老式21寸大彩电,接的还是普通天线,我赶紧换上新买的高科技插上试试,一试之下心就凉了,竟然一个频道也收不到,连信号最强的中央一套都不见踪影,心里气不过啊,出去再去看,小贩已经不在那了,他肯定一个地方就卖一会,跑的慢退货的就来了,再次回到家,我把这个玩意拆开一看,好家伙,这就是一个空盒子,里面就是个线头,连电路板都没有,随手我就把它扔到了垃圾桶。

弹弹球中奖骗局

也是有20来年前了,有段时间摆这种小摊的特别多,在一个电影院前面,电影院后面是一个游戏厅,我经常去,所以经常路过这种小摊,一般我都是扫一眼就过去了,有一次不知怎地心血来潮就过去看了,摆摊大爷说可以免费试两把,玩起来真简单,一次50,一次100,但我没交钱全都不算数,玩这个一把是2块钱,等我掏完钱以后,一切都变了,这个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碰到钉子就直接原路退回,一分钱也没有了,我又玩了一把还是一样,同伴拉着我让我去打游戏了。

再后来路过的时候我看别人玩这个的时候才发现,里面是有点小机关的,当有人免费试玩的时候,一切正常,小贩也不会碰到这个弹球台,等你付过钱以后,他的一只脚会踩住一条凳子腿,然后台子就会倾斜一点,这时候你怎么弹,那个球都只会原路退回去。

这是我自己的感觉,也有人说用的是磁铁什么的,我也不懂,反正小贩有办法让你一次也赢不了,有知道这个机关的可以在评论区解释一下的吗?

摆地摊卖古董的骗子

经常见到,现在还有,骗子们往往伪装成各种“老实人”,农村老大爷,工地民工,有的说是家里家传的,或者说地里挖出来的,伪装成工地民工的就说施工时候挖到的,假古董往往都带着不少土,一看就像是刚刚出土的玩意儿,行家估计一看就能看出来,可普通人还是能被唬住的,有些好奇的人就会过去询问情况,问问价格,一般也不会太贵,几千几百那样吧,鉴宝节目看多了的中年人,有些就也会抱着捡到宝了的想法碰碰运气,其实这些东西也就是值个几十块吧,我是没有买过的,一是不懂,二是我也不感兴趣,因为没兴趣,所以他骗不到我。

水浒传里劫的十万贯生辰纲是多少两银子?

那可不少,整整五万两银子呢!

智取生辰纲,应该算是水浒传里面的关键情节,影响极其深远。小说中几个主要角色的命运,都是因为这场劫案发生了改变。

首先负责押运生辰纲的青面兽杨志,因为丢了快递,无法向上面交差,只能是流落江湖,最后落草二龙山。堂堂将门之后,却上山当起了草寇,实在令人唏嘘。

而负责打劫的天王晁盖和智多星吴用等人,也因为事后案发,遭到官府追查,只能选择落草水泊梁山。好好的庄园大户,就此过上了刀口舔血的生活。

当然,最惨的还是黑三郎宋江,原本此事与他无关。但在事后官府追查时,他却因为私传讯息给晁盖他们,把自己给卷了进去,最终身陷牢狱,差点把小命都给丢了。当然,若是没有这一劫,宋江也不会上梁山落草。

很明显,对于这个案子,官府是下了大力气的。没办法,这案子太大了,虽说没有闹出人命,但背后牵扯的利益关系却不简单。

要知道,这次被劫的生辰纲,乃是大名府留守梁中书送给自己岳父,当朝太师蔡京的生辰贺礼。生辰纲被劫,无疑就是失了这两位大佬的脸面。他们这一声令下,下面不就得赶紧查案抓人吗?

更为关键的是,此次劫案涉及的金额也十分巨大,足足价值十万贯的金银宝贝,妥妥的大案子。即便那不是蔡京的东西,所造成的影响也绝对算得上十分恶劣,官府必须得严查。

对于“十万贯”这样的字眼儿,大家估计没什么具体概念,毕竟接触得少。这里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下,“贯”在古代,是一种钱币单位。一般来讲,一贯就等于一千钱。

不过在宋朝的话,这个进制给改一改,《宋史.食货志》有载:“以七十七钱为百”。所以,一贯应该是等于770文钱。而十万生辰纲,那就应该是价值七千七百万钱。

而七千七百万钱,在当时又是个什么概念呢?

在《水浒传》原著里面,有过这么一段描写。说那青面兽杨志落魄东京的时候,想要变卖祖传宝刀,要价三千贯。而泼皮牛二便嘲讽他,自己买把菜刀也不过三十文钱,你这刀凭什么卖这么贵?

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

这么一算下来,这蔡太师的生辰纲,能换二百多万把菜刀。把全汴梁城的菜刀都买了,估计都还有富余。

当然,类似的描写还有不少。比如阮家兄弟和吴用吃饭那次,他们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煮熟的牛肉,另外还有两只鸡,不过才花一两银子。

吴用取出一两银子付与阮小七,就问主人家沽了一瓮酒,借个大瓮盛了;买了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

而一两银子是多少钱呢?在北宋后期,一两银子大概能换铜钱两贯。也就是说,十万生辰纲,价值五万两白银。这得买多少牛肉啊?像吴用他们这种吃法,一辈子都吃不完。

再比如武松打虎,人家二郎在景阳冈上拼死拼活,差点把小命都丢了,阳谷县也不过才奖励一千贯赏钱。而十万贯生辰纲,武松就得拿一百头吊睛白额大虫去换。

所以,十万贯生辰纲价值不菲,即便是对于梁中书、蔡京这等权贵而言,那估计也不是什么小财,丢了自然很肉疼。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如果是放到今天,这十万生辰纲又该相当于多少钱呢?

一般来讲,像这种古今货币换算,无非就是两种算法。一个是黄金等量换算,另一个便是购买力换算了。咱们不妨都来试一试。

首先咱们用黄金来做等量换算,其大致就是以黄金为定量,用咱们现在的黄金价格去套。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金银兑换的步骤,因为前面我们知道十万生辰纲价值五万两白银,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把这五万两白银换成等价的黄金。

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个比例大概是1:10,也就是一两黄金换十两白银。如此一来,五万两白银就相当于五千两黄金。请注意,这里的五千两黄金和咱们现在的五千两黄金,可不是一样重的。所以还没完,由于古今度量衡的差异,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个古今质量上的换算。

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过一尊北宋铜则,刻有铭文“铜则重壹百斤,黄字号”。其相当于100斤的标准砝码。而在经过称重之后,铜则实重128斤。根据这一点推断,北宋时期的一斤,重量相当于咱们当前的1.28斤。另外,又根据古代十六两一斤的换算进制,我们可以得出5000两相当于312.5斤。

最终我们得出结论,北宋的5000两黄金,相当于咱们当下的黄金400斤。如果以克为单位,便是20万克。按照当下370元每克的金价来算的话,那就是7400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都快接近一个小目标了。对于咱们这些平民老百姓而言,可能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么些钱。

有人说,为何不直接用银价来算呢?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白银不如黄金的价值稳定,贬值得太过厉害。尤其是明清时期,来自南美的白银大量涌入,白银价值一路狂贬,和北宋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关于这一点,看看金银兑换比例就知道了,北宋时期尚可以十两白银换一两黄金;如今70克白银,难抵1克黄金。

如果真就按白银价格换算,十万生辰纲价值应该在1000万左右,和黄金换算相差甚远。当然,也不少了,足够三环一套房了。

说完黄金换算,咱们再试试购买力。一般涉及到购买力的换算,我们都是拿当时的物价去套。比如说米价,像北宋时期,一石大米差不多价值一贯钱,十万生辰纲便价值十万石大米。十万石大米是多重呢?按照一石等于120斤来算,那就是1200万斤大米。如果是按照我常吃的4块一斤的大米来算,那这1200万斤大米就差不多价值4800万,同样是个不小的数目。

当然,对于这种换算方式,我觉得有些不太靠谱。毕竟北宋是农耕社会,咱们当下是工业时代,生产力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单就这大米的亩产量,估计就能差个七八倍。所以,北宋时期的大米,远比咱们当下的大米要值钱,不具备参照性。

相比之下,按照各自时代的工资收入去对比换算的话,我觉得要更加合理一些。

根据《宋代物价研究》一书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北宋汴梁城像茶肆小二这种普通工薪阶层的人,每天收入大概是二百文。一个月下来,满打满算也就6000文左右。相比之下,咱们这边的一线城市服务员,一个月下来,什么都算上,估计6000块也差不多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北宋的一文钱,大致相当于咱们今天的一元。十万生辰纲为7700万钱,那就是7700万人民币。这个数据和黄金换算得出的数据大致相近,想来是比较合理的。

如此我们再回头去看生辰纲劫案,那就相当于是一桩涉案金额高达7700万的大案子。这要是放到今天,还不一样得全国悬赏通缉你啊?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