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的起源什么年代 青铜是中国发明的吗

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2、最早发明金属...

黄铜的起源什么年代,青铜是中国发明的吗?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一、形成期

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最早发明金属冶炼技术是哪个文明?

是赫梯人吧!赫梯人是西亚地区乃至全球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也是世界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民族,近年考古发现的证据显示铁器的生产至少可以追溯到前20世纪。

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以至铁贵如黄金,其价格竟是黄铜的60倍。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为之胆寒。赫梯人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在战场上,他们驱赶披着铁甲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来敌闻风丧胆。

青铜器的来历?

青铜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具,在中国的历史已相当悠久。然而在岁月长河中,青铜器不光是一种器物,时代更赋予了它独特的社会地位,是森严等级制度下的产物。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中国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远,青铜器则是其缩影与再现。

紫铜的表面处理?

热处理就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紫铜本身弹性太差,紫铜热处理的作用就是使紫铜有良好的弹性。紫铜做热处理,不会像钢铁材料那样产生什么相变的组织,只是用来消除冷作硬化现象,便于对紫铜后续的加工,比如拉伸、延展、弯曲等的加工。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加热 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金属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为热源,进而应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电的应用使加热易于控制,且无环境污染。利用这些热源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通过熔融的盐或金属,以至浮动粒子进行间接加热。 金属加热时,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常常发生氧化、脱碳(即钢铁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这对于热处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响。因而金属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 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加热温度,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主要问题。加热温度随被处理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目的不同而异,但一般都是加热到某特性转变温度以上,以获得高温组织。另外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金属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时,还须在此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内外温度一致,使显微组织转变完全,这段时间称为保温时间。采用高能密度加热和表面热处理时,加热速度极快,一般就没有保温时间,而化学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往往较长。 冷却 冷却也是热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冷却方法因工艺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却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却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淬火的冷却速度更快。但还因钢种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钢就可以用正火一样的冷却速度进行淬硬。 紫铜热处理最常见的缺陷就是粘带和氢脆,退火温度一般为500度到600度之间,时间要因退件的性能厚度确定,加热3.5小时,保温4-6小时,冷却8-10小时。 紫铜的熔融与铸造工艺:采用反射炉熔或工频有芯感应炉熔炼;采用铜模或铁模浇铸,熔炼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气体来源,并使用经煅烧过的木炭作熔剂,也可用磷作脱氧剂。浇铸过程在氮气保护或覆盖烟灰下进行,建议铸造温度为1150-1230℃,线收缩率为2.1%。 紫铜的成形性能:有极好的冷、热加工性能,能用各种传统的加工工艺加工,如拉伸、压延、深冲、弯曲、精压和旋压等。热加工时应控制加热介质气氛,使呈微氧化性。热加工温度为800-950℃。 1、防止退火后紫铜管接触潮湿气体:根据不同退火设备的装备水平,视退火紫铜管出炉温度及环境温度、湿度情况,采取措施保证退火后紫铜管立即在干燥的环境中包装,或在干燥的环境中降至适当温度后再包装。 2、加强退火保护气氛的检测监控:退火设备配备炉内气氛在线检测,生产人员在退火过程做好炉内气氛检测结果的监控,有异常或报警时要查明原因、尽快纠正,并对工艺因素有变动等情况下生产的相关产品作好标识,隔离,妥善处理。 3、提高退火工艺和设备的控制水平:一方面,选择合理的工艺方法,使紫铜管内外表面残留油污在退火过程得到及时充分地清除;另一方面,定期巡检退火设备,防止炉胆、炉座裂漏,阀门、管路渗漏等,发现问题,尽快制定相应的措施,并贯彻落实。 4、加强生产计划管理:潮湿季节,中间退火半硬态盘管拉成品道次时,拉伸过程尽量冷却紫铜管,拉伸后尽快完成层绕,避免表面氧化变色。 5、生产过程防止表面污染:严禁裸手触摸紫铜管,防止(雨)水淋湿、残余乳液或清洗后液体溅到紫铜管。从拉伸为半成品到精整、退火、包装、入库、交付的整个过程,防止表面污染,对于表面被污染的产品,应进行标识,隔离,并妥善处理。

为什么弹头外边往往都是一层铜皮?

首先现代枪械的普通的铅芯弹头外面那层“铜皮”叫被甲。

其实这层被甲也不都是铜的,比如节约成癖的某大国枪弹弹头用的就是覆铜低碳钢被甲,看起来像铜其实是因为钢外面镀了一层铜。

首先要说的是弹头为啥要用被甲,因为早期用黑火药的滑膛枪和早期线膛枪所使用的铅弹都是没有这个被甲的。

早期线膛枪用的米涅弹头,纯粹铅弹头

.450英寸亨利马蒂尼步枪弹

但是,随着枪械发射药的进步,枪弹发射时,发射药给弹头的加速度和传递的热量都有巨大提高,而铅在常温下又是很软的金属,铅弹头有些承受不住发射药巨大的热量和膛压了,出现了弹头发射出枪口变形甚至碎裂、膛线挂铅(弹头承受不了高温和加速度粘附在枪膛内部)现象,于是聪明的武器制造商就研究在铅弹外面包裹一层相对结实一点儿的金属,让弹头变得更坚硬耐磨。

这种金属不能太硬,否则它会很难嵌入膛线,并加速枪膛磨损。化学形制不能太活泼,否则枪弹就不好贮存运输,价格要相对合理并且好加工。

其实人类大量生产使用的金属可选种类铜铁铅锡铝锌等等这些里面可选价格合适性能又好的金属就是铜了——其实是铜合金黄铜、白铜等等。

法国8mm勒贝尔步枪弹,这是早期的"m"型弹,白铜被甲。

当然随着弹头越来越复杂,被甲又有了新的作用,就是弹头的各个部分统一包裹层一个整体。

鹅毛的5.45x39mm7N6弹,钢芯、铅套、被甲

曳光弹的铅芯后面有曳光剂,也是被甲把他们包裹在一起。

当然也有奇怪的存在

部分铅芯外露的被甲弹头(达姆弹)——击中目标后,弹头更不稳定,传递更多能量给目标身体组织。

还有铅芯铜被甲或者纯铜的空尖扩张型弹头,也可以传递更多能量给目标身体组织。

铜铃起源于?

铃铛发源于英国,中国的铜铃与小巧玲珑的铃铛有很大关系

铜铃,古代乐器。古属八音之一金类。铃的形状也象钟,但比钟小得多。现在最典型的有N铃,高4.8厘米、宽4.3厘米。据说系安阳出土,大约是商代的。还有成周铃,高10厘米、宽6.6厘米,是西周时代的。它们的形状都是平口,上有桥形纽。由其大小推测它的用途:小铃大约是旗子上的点缀品,大的是乐器。《周礼·春官》上说:“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古代除了用它作乐器外,车上、旗上、犬马上都系铃,不过现在已难于区别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