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矿的空间群,海底热液和冷泉的区别?
冷泉跟热液的形态类似,最大的区别是温度,冷泉流体温度3℃到5℃,和周围的海水温度几乎一致。
冷泉和热液是海底生命极度活跃的特殊生境,通常认为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是热液和冷泉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可以高效的利用热液和冷泉流体中的化学能。热液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嗜热细菌和古细菌,其初级能量来源于地球深部上升喷出流体提供的化学能,它们氧化热液中硫化物(如H2S,FeS)和甲烷获得能量,还原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而不依赖光合作用。
深海热液又称为“黑烟囱”,主要是海底深处喷出的高温流体遇到海水时混合形成的“黑烟”,这些黑烟富含硫化物颗粒,流体成分主要是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温度可以高达400摄氏度。冷泉跟热液的形态类似,最大的区别是温度,冷泉流体温度3℃到5℃,和周围的海水温度几乎一致。
在几千米的深海中,没有阳光,但却存在生命。深海中的热液和冷泉,孕育了极端的生命现象,颠覆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基本理论。
近几十年来,随着各种海洋勘探工具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也迅速从二维进展到三维、四维,获取了不同深度、时间上不同类型的大量数据资料,逐步揭开了其神秘面纱,海洋也在不断地惊艳着我们。从变幻多彩的海平面、到美丽繁华的热带浅海生物,再到漆黑荒凉的深海海底,又到奇形怪状的深渊生物,我们的海洋观不断地被刷新。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深海里的两种神秘的特殊环境——热泉和冷泉。
海底热泉(又称海底热液)系统的发现是以1948年瑞典科学家利用“信天翁号”(AlBatross)考察船在红海发现高温高盐溶液为标志。1963-1965年国际印度洋调查期间,在红海的轴部及中央盆地中识别出层化的高温高盐溶液,发现了热液多金属软泥,从而揭开了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序幕。在随后的调研中,在大洋中脊多处发现了黑烟囱、块状硫化物及喷口生物,海底热液活动也成了科学家了解地球深部构造及地球生命起源的一个重要窗口。
海底热液活动在离散板块边界和汇聚板块边界均可出现,但都集中在拉张性构造带上,主要分布于洋中脊、弧后扩张中心等。其形成的机理是:海水沿裂谷张性断裂或裂隙渗入洋壳内部,受炽热的熔岩影响后与基底玄武岩发生反应,形成酸性、还原且富硫化物与成矿金属的热液,温度高达350~400℃。反应程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岩石变得难以渗透,含矿热液就上升回到海底。当它们从喷口涌出时与冷海水相遇,导致黄铁矿、黄铜矿、纤锌矿、闪锌矿等硫化物及钙、镁硫酸盐的快速沉淀,最后不断堆积成一种烟囱状的地貌。烟囱高低粗细各不相同,高的可以达到一百多米,矮的也有几米到几十米。因温度和组分差异,形成白烟囱或黑烟囱:当热液温度为100~350℃时,形成主要由硫酸盐矿物(硬石膏、重晶石)、二氧化硅和白铁矿组成的白烟囱。当温度≥350℃时,形成由暗色硫化物如磁黄铁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等堆积而成的黑烟囱。
热液生态系统与陆地-浅海光合作用为基础的生命体系有根本区别,它们形成以嗜热硫还原细菌为基础生产力的食物链,构成一个自养自给的共生系统,目前认为海底热液是其营养物质的初始来源。这一环境内的生物组成主要有细菌、双壳类、铠甲虾,与细菌共生的巨型管栖动物、管水母、腹足类和一些鱼类,这在压力巨大、一片漆黑的海底形成了一片繁华的生命奇景。这一群落随着“热液”的长消而出没,当“热液”停止喷发,这一群落也随着消失。当新的“热液”产生时,又能形成新的群落。
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热液活动的产物,富含Cu、Zn、Fe、Mn、Pb、Ba、Ag、Au、Co、Mo等金属和稀有金属,赋存于2000~3000米水深的海底,是继大洋锰结核和结壳之后发现的又一具有巨大开发远景的海底矿产资源。它和深海热液喷口生物、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钻结壳、天然气水合物等新型资源一起被誉为21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接替资源,具有很好的科研与商业应用前景。
海底冷泉从发现到现在已经近40年,是继海底热液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二者都反映了海底的极端环境。来自海底沉积界面之下的以水、碳氢化合物 (天然气和石油)、硫化氢、细粒沉积物为主要成分的流体以喷涌或渗漏方式从海底溢出,并产生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这种作用及其产物称为冷泉。既然海底热泉是热的,那么冷泉也是冷的喽?其实,海底冷泉的温度与周围海水温度相近,约2~4℃。冷泉常呈线性群产出,主要集中在断层和裂隙较发育地区,经常伴随着大量自生碳酸盐岩、生物群落、泥火山、麻坑、泥底辟等较为宏观的地质现象。
导致冷泉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海底沉积物埋藏或者沉积物滑动、运移及重新沉积;
②全球气候变冷或变暖引起海平面的升降,从而使海底压力和温度变化;
③构造抬升或海平面下降使压力降低;
④与地震有关的压力快速变化、火山喷发、地温梯度升降;
⑤海底底层水变暖或温盐环流变化,冬季变冷和夏季升温引起的海底环境变化。
冷泉的流体可能来自于下部地层中长期存在的油气系统,也可能是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烃类(CH4等)。因此,当上述因素出现时,流体会沿着泥火山、构造面或沉积物裂隙向上运移和排放,便会形成甲烷冷泉。根据冷泉流体溢出速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快速冷泉和慢速冷泉。快速冷泉常产自泥火山,流体为富甲烷的流体携带大量细粒沉积物;慢速冷泉流体富油或气,在空间上快速和慢速冷泉常过渡伴生。冷泉流体的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不断变化的,控制因素主要有潮汐作用、构造作用、孔隙流体与海水的浓度差产生的对流、生物泵作用(海底生物活动改造流体的流动方式)等。
冷泉生物系统是指示海底冷泉非常直接的标志。甲烷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参与到冷泉流体中的甲烷与硫酸根离子的缺氧甲烷氧化反应中,为化能自养生物提供了碳源和能量,成为冷泉生态系的初级生产者。在其基础上又发育着菌席和深海双壳类(贻贝类和蛤类)及蠕虫(管状群蠕虫和冰蠕虫)多毛类动物以及海星、海胆、海虾等一级消费者,其中管状蠕虫只出现在冷泉流速较低的环境。二级消费者有鱼、螃蟹、扁形虫、冷水珊瑚等。所以冷泉活动区域一般都是海底生命极度活跃的地方,和热液生态系统并称为“深海绿洲”。
全球海洋环境中可能发育有900多处海底冷泉活动区,每年释放大量 CO2 和 CH4等烃类气体到大气中,而 CH4的温室效应是相同质量 CO2的20倍以上,因此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我国近海冷泉区主要有 7个,其中南海海域分布6个,东海冲绳海槽1个。2015年“海马”号 ROV 在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发现了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被命名为“海马冷泉”。该冷泉浅表层富含天然气水合物、自生碳酸盐岩大量出露、冷泉生物群广泛发育,是非常典型冷泉系统。
研究冷泉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冷泉是探寻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冷泉生态系统是研究地球深部生物圈的窗口;冷泉溢出的 CH4 和 CO2是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全球圈层相互作用和全球变化也是科学前沿之一。
东南亚4国有哪些资源?
东南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铜、铅、锌、铁、铬、锰、锑、金、镍、铝土矿、钾盐、石膏、锡、钨、宝玉石等矿产资源。其中,铜、铬、镍、铝土矿、钾盐和锡为东南亚地区的优势矿产资源。
01菲律宾
菲律宾矿产储备位列全球第五,其中,黄金储量全球第三,铜储量全球第四,镍储量全球第五,铬铁矿全球第六。多种矿产资源仍处于未开发状态,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据菲律宾矿业和地质局(MGB)统计,2010年,该国金属矿储备约145亿公吨,非金属矿产储备约676.6亿公吨。全国30%的土地(900万公顷)藏有金属矿产。据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商会统计,菲金属矿藏估值达到1387万亿美元。金、镍和铜占总估值的75%,金占比26%,高于铜和镍。
据勘测,大部分矿藏位于棉兰老岛和吕宋岛。三种金属中,棉兰老岛占有金储量的70%和铜储量的62%。因为巴拉望属于吕宋群岛,吕宋岛占有53%的镍储备,同时还有大量的锌和铬铁矿。
02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锡资源,在世界上具有“锡国”的美称。
铁是仅次于锡的另一重要矿产,铁矿储量超过1亿吨,包括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砖红壤铁矿。铁矿品位较高,铁含量超过50%。马来西亚目前生产的主要矿产有天然气、石油、铝土矿、铁、铜、钛铁矿、煤、稀土金属等资源,其他储量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有锑、金、重晶石、高岭土、硅砂等。
马来西亚矿业在马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业为马来西亚GDP的直接贡献为270亿吉林特(数据来源于2007年亚太矿业大会报告,1美元约合3.5林吉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其中92.6%来自天然气和石油。生产的其他主要矿产还有煤、锡、金、铝土矿、稀土矿物、铁矿石、钛铁矿、硅砂和高岭土等矿产。
在马来西亚矿山生产企业中,只有石油、天然气和工业矿物生产具有较大的规模,煤炭、黑色和有色金属开采均为小规模矿山。除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加工企业外,其他矿业企业均为私人公司所有和经营。油气和勘查和开发工作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和天然公司以及该公司与外国公司组成的风险集团来进行。
03文
文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即石油和天然气。虽然文的石油和天然气己被大量开采,但是蕴藏量仍然非常丰富。据勘查,目前文还有16亿桶石油的蕴藏量,可再开采30年以上;天然气的蕴藏量更为丰富,达3220亿m3,可再开采37年。其他矿藏有煤、石灰石和硅沙,但是蕴藏量较少。目前,除硅沙以外,另外两种都没有开采价值。
目前文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已被大量开采,但由于其储量十分丰富,仍具有开采潜力。
04印度尼西亚
印尼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主要有:铝土矿、镍矿、铁矿沙、铜、锡、金、银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煤、石灰石和花岗岩。锌、水银、锰、铅、白土、安山岩、石英沙、长石、白云石、高岭土、膨润土、沸石、磷酸盐、石膏等也有一定的储量。其主要的资源储量和分布情况如下:
(1)铝土矿
印尼铝土矿资源储量为19亿吨,探明储量为2400万吨,主要分布在邦加岛和勿里洞岛、西加里曼丹省和廖内省。2004年产量为133万吨,出口110万吨。
(2)镍矿
印尼镍矿资源储量约13亿吨,探明储量6亿吨,主要分布在马露古群岛、南苏拉威西省、东加里曼丹省和巴布亚岛。
(3)铁矿
印尼铁矿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南部沿海,西苏门答腊、南加里曼丹和南苏拉威西,总储量为21亿吨,但开发利用较少。
(4)铜矿
印尼铜矿主要分布在巴布亚岛的Grassberg、Inter-Mediate ore Zone和 Big Gossan地区、北苏拉威西岛的哥伦达洛省,资源储量约6600万吨,探明储量为4100万吨。
(5)锡矿
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邦加勿里洞、井里汶岛以及苏门答腊岛的东海岸地区,资源储量146万吨,已探明储量约46万吨。
(6)金矿
印尼金矿资源储量约191万吨,探明储量3200吨,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加里曼丹和巴布亚岛。
(7)银矿
印尼银矿资源储量约3.6万吨,探明储量1.1万吨,主要分布在邦加勿里洞群岛、苏门答腊岛西南的朋古鲁省、加里曼丹岛中西部和西爪哇岛。
(8)煤矿
据印尼矿能部统计,印尼煤炭资源储量为580亿吨,已探明储量193亿吨,其中54亿吨为商业可开采储量。矿区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两岛,其中苏门答腊占67%,加里曼丹占31%,煤矿99%为露天矿,开采条件比较好。
(9)石灰石
印尼石灰石资源储量约340亿吨,探明储量约280亿吨,主要分布在西爪哇岛南部、东爪哇、东部的巴布亚省、巴厘岛和苏门答腊岛的南北两端。
(10)花岗岩
花岗石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巴布亚岛、苏拉威西岛等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储量估计超过160亿吨,2004年印尼花岗岩的产量是360万吨。
05泰国
泰国矿产资源分为三类,即燃料矿、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燃料矿有天然气、石油、煤炭和油页岩。金属矿有锡、钨、锑、铅、锰、铁、锌、铜及钼、镍、铬、铀、钍等。非金属矿有萤石、重晶石、石膏、岩盐、杂盐(光卤石)、磷酸盐、高岑土、石墨、石棉、石灰岩和大理石等。
(1)燃料矿
据民办银行估计,泰国天然气的最大储量为5465亿立方米,石油(包括天然气冷凝液)的最大储量为1.64亿吨。在已发现的15个气田和油田中,天然气的总储量3659.5亿立方米,石油(包括天然气冷凝液)总2559储量万吨。泰国煤炭主要是褐煤和烟煤,总储量15亿多吨,其中证实的储量8.6亿吨,可能储量6.8亿吨。煤炭资源大约80%分布在北部的清迈、南奔、达府、帕府和程逸一带,其余分布在南部的素叻他尼、董里、甲米和东北部的柯叻、加拉信府。
(2)金属矿
锡是泰国最重要的矿产,储量150万吨,居世界之首。锡矿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春蓬、拉廊、攀牙、普吉、素叻他尼、洛坤、董里、宋卡、也拉和北大年等府。泰国锡矿为二氧化锡矿,多数是黑色和棕色矿,其余为红色,黄色矿,锡矿中多有钛铁矿、锆石、独居石、钨、铌铁矿等伴生。
钨是仅次于锡的重要矿产品,主要分布在清、清迈、夜丰颂、帕、达、南邦、北碧及南部洛坤、巴蜀、普吉等锡矿产地,主要有白钨矿和锰铁钨矿,还有钨锰矿和钨铁矿,蕴藏在从北至南的西部山脉地带的火成岩及花岗岩中。
锑矿分布在南奔、南邦、帕、达素叻他尼、春武里、董里、洛坤、占他武里和北碧等府,主要有辉锑矿和黄锑矿。几乎各府都有铁矿,已探明的储量为4673万吨,有赤铁矿,磁铁矿和褐铁矿。方铅矿储量不多。
锌矿主要分布在达、北碧、黎三个府,有闪锌矿、菱锌矿、异极矿和红锌矿四种。
铜矿主要分布在柯叻、程逸、黎和孔敬四府,有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
锰矿种类很多,主要有软锰矿、硬锰矿、菱锰矿、蔷薇辉石、还有水锰矿、隐钾矿和褐锰矿。南奔、那拉惕瓦、罗勇、黎、南邦等府均有分布。
其他金属矿的分布地为:占他武里和巴真有钼、钨、钙矿和镍矿,程逸有铬铁矿、宋卡、素叻他尼、乌太他尼府有铀矿,巴蜀、拉廊、普吉等府有钍矿。
(3)非金属矿
泰国是世界萤石的重要产地,萤石储量约1150万吨,重晶石储量3553万吨。石膏产地在披集、那空素旺、南邦、柯叻、程逸、素叻他尼等府。岩盐分布在东北部猜也蓬,柯叻、玛哈沙拉堪、乌汶和乌隆等府,储量29亿吨;碳酸钾则在上述产地的岩盐层之间,仅猜也蓬府的储量有2.4亿吨。
其它非金属矿产于以下各地:叻武里、巴蜀、南邦府有磷酸盐。南邦、程逸、拉廊等府有高岑土。占他武里、清迈、巴蜀府有石墨。程逸府有石棉、滑石。沙拉武里、洛坤、碧武里府有石灰岩。素可泰、少拉武里、那空沙旺府有大理石。叻武里、清迈、夜丰颂府有长石、北碧、春武里府有白云石。此外,还有叶蜡石和方解石等。宝石有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黄玉尖晶石、电气石、锆石、石英、翡翠等,以红宝石和蓝宝石最为著名,主要产地是占他武里,达叻、什刹菊、北碧和帕府,占他武里府的宝石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70%。
06缅甸
缅甸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铜、铅、锌、银、金、铁、镍、红宝石、蓝宝石、玉石等,部分矿产被大面积开采。
(1)铜矿:铜矿点约45处,主要位于曼德勒以西105公里的望濑及望濑以东11公里处的礼勃东,已探明矿石总储量约9.55亿吨。
(2)银矿:铅、锌、银储量分别为30万吨、50万吨、750万吨,分布在东部掸邦高原西部的铅-锌-银矿带中。该矿带向北延伸到中国云南省,向南延伸到泰国,全长2000多公里。最大的矿床是掸邦北部的德温矿,储量约1000万吨。
(3)镍矿:位于曼德勒以北,主要有达贡山镍矿和莫苇塘镍矿。达贡山镍矿拥有4000万吨镍矿储量,80万吨镍金属储量。莫苇塘矿有6个镍矿区,其中第四矿区预计产量为3000万吨,镍平均含量为1.19%;第六矿区预计产量为8000万吨,镍平均含量为1%。
(4)铁矿:在缅北克钦帮有一个帕敢铁矿,属大型褐铁矿,矿带面积为9.92平方公里,储量约2.23亿吨,综合品位50.65%。
(5)金矿:缅甸金矿主要集中在缅甸中北部实皆地区,金矿品位平均为10-20克/吨。缅甸最大的国有金矿山是Kyaukpahto金矿,位于实皆省,金矿储量40吨,远景储量100吨,平均品位3.6克/吨。另在曼德勒省中部的Yamethin金矿,探明金矿储量45吨,平均品位38克/吨。
因缅甸缺乏地质通盘勘查的能力,因此对整个矿藏的储量及分布情况不完全清晰,可能还有其他未知的矿藏。
07柬埔寨
柬埔寨矿产资源受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主要产出在东北部与西南部地区,铁、磷、金、宝石、硅砂、粘土、石灰岩、煤具有一定规模,而难见具有工业意义的铜、铅、锌、钨等矿化点。
(1)钼、锡矿资源:钼矿主要在金边南部与北部,为热液型,于花岗岩及其节理裂隙中,呈细脉浸染状分布, 常伴有黄铁矿、黄铜矿和萤石。
(2)铝、磷矿资源:铝土矿有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两种类型。柬埔寨磷矿资源比较丰富,主要为残积型,其次为冲积型。
(3)硅砂、石灰岩和粘土矿资源:比较丰富。硅砂矿集中分布在西南部戈公至磅逊的西海岸和磅逊西至贡布的南海岸一带,属于近代海滩沉积的硅砂矿。石英砂质纯洁白,SiO2含量均在96~98%,粒度较均匀,粒径0.25~0.10mm的占70%~82%;0.5~0.25mm的占10~15%。石灰岩可供工业利用的层位较多,目前大量开发的是二叠纪石灰岩,并且主要在西部马德望、菩萨、磅士卑和贡布等省,其次为北部上丁省。粘土矿几乎分布全国,有风化型和沉积型两种。
(4)宝石矿资源:柬埔寨宝石生产具有悠久历史,颇负盛名。宝石种类主要有蓝宝石、红宝石、锆石、尖晶石等。矿床类型以砂矿型为主。
(5)金矿资源:分布较广,主要在北部暹粒省、帕威夏省和腊塔纳基里省,以石英脉型和砂矿型为主。
(6)能源资源:柬埔寨含煤地层分布较广,主要有下二叠统(贡布省)、上三叠统(帕威夏省)、中-下侏罗统(桔井省、上丁省)及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戈公省)等层位。含煤盆地规模大小不一,但煤层厚度薄,不稳定, 连续性差,含硫高,灰分大,有的变质了,因而大多属于褐煤,而缺乏工业用煤,特别是焦煤。
柬埔寨工业基础薄弱,规模矿业生产尚未建立,现仅有小型水泥厂及群采为主的宝石、金、锡、石英砂等小型矿山、矿点,产量只能满足国内需求,宝石可供出口。至今未进行全面地质勘探,较多矿产尚未发现或未探明储量。最近在磅逊海湾内大陆架区,查明石油储量6亿桶。
08越南
越南位于印支半岛东部,东南濒海,长山山脉纵贯南北。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越矿藏资源分为能源类、金属类和非金属类三种。能源矿藏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气;金属矿主要有铁、铬、铝、铜、镍、铅、钛矿等;非金属矿藏主有磷灰石、硫化矿、高岭土等。主要矿藏储量及分布情况如下:
(1)煤。已探明煤炭储量约38亿吨,其中优质无烟煤约34亿吨,主要分布在广宁省境内,其余为褐煤和泥煤,主要分布在红河三角洲地区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2)石油、天然气。越南的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石油为2.5亿吨,前景储量约5亿吨;天然气储量约3000亿立方米,前景储量约9100亿立方米,伴生气储量约1300亿立方米。已发现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红河、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3)铁矿。己探明储量13亿吨,前景储量约23亿吨。现已发现三个铁矿区。一是西北地区的宝河、贵砂、娘媚、兴庆等地,其中贵砂铁矿储量为1.25亿吨,主要是褐铁矿,品位为43-52%;二是北部地区太原、河江、北干、高平省境内,储量为5000万吨,主要是磁铁矿,品位60%以上;三是中部的顺化、义安、河静等地,己发现多种类型的铁矿,其中石溪矿床储量最大,约5亿吨。
(4)铬矿。分布在清化省挪山区古定等地,储量约2000万吨,适合露天开采,精选后,三氧化二铬含量可达46%以上。
(5)钛矿。越南目前经初步探明的钛矿储量约2000万吨,可开采量约1500万吨。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地区的太原和宣光(约600万吨,山矿,铬含量高)、中部沿海地区的河静省(约500万吨)、清化省(约400万吨)、平定和平顺两省(约300万吨),沿海地区均为砂矿,铬含量低。现阶段越南全国年钛矿产量约15万吨,其中,越矿产总公司年产量约4万吨,河静省产量约5万吨,其他地区产量约6万吨。产品全部出口,主要出口到泰国、日本和中国等。
(6)锆矿。锆矿储量约450万吨,主要分布在北干、太原省。
(7)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平、谅山省和西原地区林同省(宝禄、新来)、多农省、多乐省以及嘉省和昆高省境内。已探明储量45亿吨,前景储量约60-70亿吨,精选后该类矿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可达47.5%。
(8)铜、镍矿。探明铜矿储量为795万吨,前景储量为1000万吨;探明镍矿储量为152万吨,前景储量为500万吨。老街生权铜矿矿床储量为51.1万吨,混合金35吨,银25吨。镍矿主要分布在班福地区,镍铜储量为19.3万吨,其中镍12万吨。
(9)磷灰石。已探明储量为178亿吨,前景储量为20亿吨,主要分布在西北老街省境内。
(10)硫矿。已探明储量860万吨,估计储量为5.6亿吨,主要分布在河西省境内。
(11)高岭土矿。己探明储量2000万吨,估计储量约10亿吨,主要分布在林同省。
09老挝
老挝位于东南亚成矿带的重要部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成矿是中国三江成矿带的延伸,主要包括金、银、铜铁、钾盐、铝土、铅锌等矿物。
目前老挝已经发现各类金属矿床矿点及矿化点约450处,其中铜矿68处,金、银矿155处,铅、锌、锑矿91处,铁、锰、铬矿56处,铝土矿5处,钨、锡、钼等矿69处。老挝金属矿产主要集中分布在万象、沙耶武里、琅勃拉邦、川圹、华潘、甘蒙、沙湾拿吉和阿速波等省区。
老挝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金、铝土、锡、钾盐、铅锌、铁、煤等,但迄今只部分开采了铜、金、锡、钾盐、煤等资源。从老挝主要矿产产出特点可以看出,其区域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海西期、印支期和喜山期,其中海西-印支成矿期集中了老挝主要铁、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喜山成矿期集中了老挝主要非金属岩盐、钾盐、石膏、宝石以及部分砂金和砂锡。老挝矿床类型主要为热液型、夕卡岩型、沉积型、砂矿型和风化淋滤型等。
老挝自然资源丰富,且矿产资源大多处于未开发的状态,老挝的矿业发展总体比较落后,由于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许多矿产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勘探和开发。近几年来,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大量外资引入,矿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铜、金、银、锌等矿产的开发,使矿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快速提高。其中2003年至2009年之间矿业对老挝GDP贡献颇多,产值排名依次是铜、金、石膏、锡、银、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