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铸造清渣工艺流程(铜冶金工艺流程)

1、黄铜的酸洗配方2、铸造工艺流程3、黄铜铸造工艺流程黄铜的酸洗配方酸洗工艺流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百度百科-黄铜铸造工艺流程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成形原理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黄铜铸造清渣工艺流程,以及铜冶金工艺流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黄铜的酸洗配方

酸洗工艺流程:

预酸洗→冷水洗→酸洗→冷水洗→初钝化→流动冷水洗→基本钝化→流动冷水洗→热水洗→烘干。

工艺配方:

硫酸500g/L              10斤

硝酸800-1000g/L     8斤-10斤

盐酸5g/L                   0.1斤

黄铜件在酸洗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 随着酸洗的进行槽液温度会升高, 双氧水会分解, 因此在夏天生就用两个酸洗槽进行交替冷却, 生产时直接补加硫酸和双氧水, 平常维护比较简单, 操作者容易掌握。

扩展资料

普通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

当含锌量小于 35% 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为36%~46%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β固溶体,称双相黄铜, β相使黄铜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若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 ,则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代号用“ H +数字”表示, H 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

如 H68 表示含铜量为 68% ,含锌量为 32% 的黄铜,铸造黄铜则在代号前加“ Z ”字,如 ZH62。

如 Zcuzn38 表示含锌量为 38% ,余量为铜的铸造黄铜。

H90 、H80属于单相黄铜,金黄色,故有金色共称之,称为镀层,装饰品,奖章等。

H68、 H59 属于双相黄铜,广泛用于电器上的结构件,如螺栓,螺母,垫圈、弹簧等。

一般情况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 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铜

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

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

件,绘制铸造工艺图;

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

3)造型与制芯;

4)熔化与浇注;

成形原理

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

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

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 1 铸造成形过程

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

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

1、 型砂的性能

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

性等。

2、 型砂的组成

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

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

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为了进

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份、锯末、

纸浆等。型砂结构,如图 2 所示。

图 2 型砂结构示意图

工艺特点

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

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

艺具有以下特点:

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

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

吨;铸件壁厚可以从 0.5 毫米到 1 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

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3)铸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零件很接近,既节约金属材料,又省切削加工工时。

4)铸件一般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铸件成本低。

5)铸造工艺灵活,生产率高,既可以手工生产,也可以机械化生产。

铸件的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砂型铸造分为手工造型(制芯)和机器造型(制芯)。手工造型是指造型和制芯的主要工作均

由手工完成;机器造型是指主要的造型工作,包括填砂、紧实、起模、合箱等由造型机完成。

泊头铸造工量具友介绍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手工造型因其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工艺装备简单,无需造型设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单

件小批量生产。但手工造型生产率低,劳动强度较大。手工造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

几种:

1. 整模造型

对于形状简单,端部为平面且又是最大截面的铸件应采用整模造型。整模造型操作简便,造

型时整个模样全部置于一个砂箱内,不会出现错箱缺陷。整模造型适用于形状简单、最大截

面在端部的铸件,如齿轮坯、轴承座、罩、壳等(图 2)。

图 整模造型

2.分模造型

当铸件的最大截面不在铸件的端部时,为了便于造型和起模,模样要分成两半或几部分,这

种造型称为分模造型。当铸件的最大截面在铸件的中间时,应采用两箱分模造型(图 3),模

样从最大截面处分为两半部分(用销钉定位)。造型时模样分别置于上、下砂箱中,分模面(模

样与模样间的接合面)与分型面(砂型与砂型间的接合面)位置相重合。两箱分模造型广泛

用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铸件生产,如水管、轴套、阀体等有孔铸件。

图 3 套管的分模两箱造型过程

铸件形状为两端截面大、中间截面小,如带轮、槽轮、车床四方刀架等,为保证顺利起模,

应采用三箱分模造型(图 4)。此时分模面应选在模样的最小截面处,而分型面仍选在铸件两

端的最大截面处,由于三箱造型有两个分型面,降低了铸件高度方向的尺寸精度,增加了分

型面处飞边毛刺的清整工作量,操作较复杂,生产率较低,不适用于机器造型,因此,三箱

造型仅用于形状复杂、不能用两箱造型的铸件生产。

图 4 三箱分模造型举例

3.活块模造型

铸件上妨碍起模的部分(如凸台、筋条等)做成活块,用销子或燕尾结构使活块与模样主体

形成可拆连接。起模时先取出模样主体,活块模仍留在铸型中,起模后再从侧面取出活块的

造型方法称为活块模造型(图 5)。活块模造型主要用于带有突出部分而妨碍起模的铸件、单

件小批量、手工造型的场合。如果这类铸件批量大,需要机器造型时,可以用砂芯形成妨碍

起模的那部分轮廓。

图 5 角铁的活块模造型工艺过程

4.挖砂造型

当铸件的外部轮廓为曲面(如手轮等)其最大截面不在端部,且模样又不宜分成两半时,应

将模样做成整体,造型时挖掉妨碍取出模样的那部分型砂,这种造型方法称为挖砂造型。挖

砂造型的分型面为曲面,造型时为了保证顺利起模,必须把砂挖到模样最大截面处(图 6)。

由于是手工挖砂,操作技术要求高,生产效率低,只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图 6 手轮的挖砂造型的工艺过程

手工制芯

型芯用来形成铸件内部空腔或局部外形。由于型芯的表面被高温金属液包围,长时间受到浮

力作用和高温金属液的烘烤作用;铸件冷却凝固时,砂芯往往会阻碍铸件自由收缩;砂芯清

理也比较困难。因此造芯用的芯砂要比型砂具有更高的强度、透气性、耐高温性、退让性和

溃散性。

手工制芯由于无需制芯设备,工艺装备简单,应用得很普遍。根据砂芯的大小和复杂程度,

手工制芯用芯盒有整体式芯盒、对开式芯盒和可拆式芯盒,如图 7 所示。

图 7 芯盒制芯示意图

零件、模样、芯盒与铸件的关系

模样用来形成铸件的外部轮廓,芯盒用来制作砂芯,形成铸件的内部轮廓。造型时分别用模

样和芯盒制作铸型和型芯。图 1 分别表示零件、模样、芯盒和铸件的关系。制造模样和芯盒

所选用的材料,与铸件大小、生产规模和造型方法有关。单件小批量生产、手工造型时常用

木材制作模样和芯盒,大批量生产、机器造型时常用金属材料(如铝合金、铸铁等)或硬塑

料制作模样和芯盒。

图 零件、模样、芯盒与铸件的关系

铸造铸件常见缺陷分析

铸造工艺过程复杂,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很多,往往由于原材料控制不严,工艺方案不合理,

生产操作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会使铸件产生各种铸造缺陷。常见的铸件缺陷名称、

特征和产生的原因,见表。

常见铸件缺陷及产生原因

缺陷名称

气孔

特征

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光滑孔洞

①炉料不干或含氧化物、杂质多;②浇注工具

或炉前添加剂未烘干;③型砂含水过多或起模和修型时刷水过多;④型芯烘干不充分或型芯

通气孔被堵塞;⑤春砂过紧,型砂透气性差;⑥浇注温度过低或浇注速度太快等

缩孔与缩松

缩孔多分布在铸件厚断面处,形状不规则,孔内粗糙 ①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壁厚相差

过大,厚壁处未放冒口或冷铁;②浇注系统和冒口的位置不对;③浇注温度太高;④合金化

学成分不合格,收缩率过大,冒口太小或太少

砂眼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有型砂充塞的孔眼

①型砂强度太低或砂型和型芯的紧实度不够,故型

砂被金属液冲入型腔;②合箱时砂型局部损坏;③浇注系统不合理,内浇口方向不对,金属

液冲坏了砂型;④合箱时型腔或浇口内散砂未清理干净

粘砂

铸件表面粗糙,粘有一层砂粒 ①原砂耐火度低或颗粒度太大;②型砂含泥量过高,耐火度

下降;③浇注温度太高;④湿型铸造时型砂中煤粉含量太少;⑤干型铸造时铸型未刷涂斜或

涂料太薄

夹砂

铸件表面产生的金属片状突起物,在金属片状突起物与铸件之间夹有一层型砂

①型砂热

湿拉强度低,型腔表面受热烘烤而膨胀开裂;②砂型局部紧实度过高,水分过多,水分烘干

后型腔表面开裂;③浇注位置选择不当,型腔表面长时间受高温铁水烘烤而膨胀开裂;④浇

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太慢

错型

铸件沿分型面有相对位置错移 ①模样的上半模和下半模未对准;②合箱时,上下砂箱错位;

③上下砂箱未夹紧或上箱未加足够压铁,浇注时产生错箱

冷隔

铸件上有未完全融合的缝隙或洼坑,其交接处是圆滑的

①浇注温度太低,合金流动性差;

②浇注速度太慢或浇注中有断流;③浇注系统位置开设不当或内浇道横截面积太小;④铸件

壁太薄;⑤直浇道(含浇口杯)高度不够;⑥浇注时金属量不够,型腔未充满

浇不足

铸件未被浇满

裂纹

铸件开裂,开裂处金属表面有氧化膜

①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壁厚相差太大,冷却不均

匀;②砂型和型芯的退让性差,或春砂过紧;③落砂过早;④浇口位置不当,致使铸件各部

分收缩不均匀

常见铸件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序 缺陷名称

缺陷特征

预防措施

1

气孔

在铸件内部、表面或近于表面处,有大小不等的光滑孔眼,形状有圆的、长的

及不规则的,有单个的,也有聚集成片的。颜色有白色的或带一层暗色,有时覆有一层氧化

皮。

降低熔炼时流言蜚语金属的吸气量。减少砂型在浇注过程中的发气量,改进铸件结

构,提高砂型和型芯的透气性,使型内气体能顺利排出。

2

缩孔

在铸件厚断面内部、两交界面的内部及厚断面和薄断面交接处的内部或表面,

形状不规则,孔内粗糙不平,晶粒粗大。

壁厚小且均匀的铸件要采用同时凝固,壁厚大

且不均匀的铸件采用由薄向厚的顺序凝固,合理放置冒口的冷铁。

3

缩松

在铸件内部微小而不连贯的缩孔,聚集在一处或多处,晶粒粗大,各晶粒间存

在很小的孔眼,水压试验时渗水。 壁间连接处尽量减小热节,尽量降低浇注温度和浇注速

度。

4

渣气孔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状不规则的孔眼。孔眼不光滑,里面全部或部分充塞着熔

渣。

提高铁液温度。降低熔渣粘性。提高浇注系统的挡渣能力。增大铸件内圆角。

5

砂 眼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有充塞着型砂的孔眼。

严格控制型砂性能 和造型操作,

合型前注意打扫型腔。

6

热 裂

在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注要是弯曲形的),开裂处金属表皮氧化。

严格控制铁液中的 S、P 含量。铸件壁厚尽量均匀。提高型砂和型芯的退让性。浇冒口

不应阻碍铸件收缩。避免壁厚的突然改变。开型不能过早。不能激冷铸件。

7

8

冷 裂

粘 砂

在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主要是直的),开裂处金属表皮氧化。

在铸件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覆盖着一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砂(或涂料)

的混(化)合物或一层烧结构的型砂,致使铸件表面粗糙。

属的浇注温度。提高型砂、芯砂的耐火度。

减少砂粒间隙。适当降低金

9

夹 砂

在铸件表面上,有一层金属瘤状物或片状物,在金属瘤片和铸件之间夹有一层

型砂。 严格控制型砂、芯砂性能。改善浇注系统,使金属液流动平稳。大平面铸件要倾斜

浇注。

10 冷 隔

在铸件上有一种未完全融合的缝隙或洼坑,其交界边缘是圆滑的。 提高浇注

温度和浇注速度。改善浇注系统。浇注时不断流。

11 浇不到 由于金属液未完全充满型腔而产生的铸件缺肉。 提高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不要断流和防止跑火。

铸造铸件金属液的浇注

生产中,浇注时应遵循高温出炉,低温浇注的原则。因为提高金属液的出炉温度有利于夹杂

物的彻底熔化、熔渣上浮,便于清渣和除气,减少铸件的夹渣和气孔缺陷;采用较低的浇注

温度,则有利于降低金属液中的气体溶解度、液态收缩量和高温金属液对型腔表面的烘烤,

避免产生气孔、粘砂和缩孔等缺陷。因此,在保证充满铸型型腔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低的

浇注温度。

把金属液从浇包注入铸型的操作过程称为浇注。浇注操作不当会引起浇不足、冷隔、气孔、

缩孔和夹渣等铸造缺陷,和造成人身伤害。

为确保铸件质量、提高生产率以及做到安全生产,浇注时应严格遵守下列操作要领:

(1)浇包、浇注工具、炉前处理用的孕育剂、球化剂等使用前必须充分烘干,烘干后才能使

用。

(2)浇注人员必须按要求穿好工作服,并配戴防护眼镜,工作场地应通畅无阻。浇包内的金

属液不宜过满,以免在输送和浇注时溢出伤人。

(3)正确选择浇注速度,即开始时应缓慢浇注,便于对准浇口,减少熔融金属对砂型的冲击

和利于气体排出;随后快速浇注,以防止冷隔;快要浇满前又应缓慢浇注,即遵循慢、快、

慢的原则。

(4)对于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比较大的铸件,如中、大型铸钢件,浇注后要及时从浇口或冒

口补浇。

黄铜铸造工艺流程

黄铜铸造其实是一种比较早的金属热加工工艺。黄铜铸造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黄铜铸造工艺的定义:是指将固态黄铜溶化为液态黄铜倒入特定形状的铸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除了铸造黄铜之外,也可以对铜、铁、铝、锡、铅等进行铸造。普通铸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树脂及其他辅助材料。特种铸造的铸型包括: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镁砂、锆砂、铬铁矿砂、镁橄榄石砂、兰晶石砂、石墨砂、铁砂等)。

 黄铜铸造工艺所需的最低温度:一般来说是960度,已经快结晶了,一般至少用980,是最低的铸造温度,这是高锌黄铜,低锌黄铜还要高点。

黄铜铸造工艺的优点:制造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可以获得复杂形状和大型的铸件,在机械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机床占60~80%,汽车占25%,拖拉机占50~60%。

常用的黄铜铸造方法:一般有三种黄铜铸造方法,被证明是适合于黄铜铸造。金属脚轮可以选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试验,不应让自己受到限制。

1、失蜡铸造:

通常与失蜡铸造青铜铸造,但也可用于黄铜和真正用于任何其它金属。通过使用蜡模,陶瓷外壳覆盖,工匠能够注入熔化的合金取代蜡。小打小闹的外壳就会露出黄铜片。失蜡铸造是使用时需要一个高度重视细节。创建装饰铜件或雕塑的艺术家或金属脚轮会发现,失蜡铸造技术,将满足他们的需求远远超过其他的技术和方法更好。

2、压铸铸造:

压铸黄铜铸造用另一种方法。压铸通常用于商业代工厂,因为最初的启动成本小家铸造厂的不良。通过创建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模具,从钢铁,施法者将能够创建分数相同的产品。如果施法者或艺术家规划,使一个产品的倍数,可以找到一个可行的市场那件模具用黄铜铸造,应使用。

3、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可能是最古老的铸造,仍然是一个常用的方法,尤其是对小型铸造厂。黄铜倒入砂模,可以创建一个独特的外观,这可能是工匠的首选。砂型铸造,往往是经济最明智的小型铸造厂,如果铸件不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吸引力,那么这种方法是许多可取的。

黄铜铸造工艺通常包括:

1、铸型(使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的容器)准备,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的优劣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2、铸造金属的熔化与浇注,铸造金属(铸造合金)主要有各类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

3、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以及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等。

铸造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铸造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处理。铸造金属是指铸造生产中用于浇注铸件的金属材料,它是以一种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而组成的合金,习惯上称为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

黄铜铸造增加硬度的方法:

在铝黄铜(72.5Cu-22.7Zn-3.4Al)中添加微量钴(0.2%,0.4%,0.6%),研究微量钴、熔炼铸造工艺及加工工艺参数对轧制法生产的带材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探索采用铝黄铜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弹性铜合金材料。锡磷青铜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钴能有效减少铸态合金的晶粒尺寸、改变晶粒的形状,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硬度,并保证合金具有较好的延展性.铝黄铜中添加0.4%钴。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生产出的黄铜带具有比锡磷青铜更优异的性能,0.25mm厚的带材,其抗拉强度可达840.4MPa,伸长率为2.8%;维氏硬度值为228,比特硬状态的QSn6.5-0.1带材的抗拉强度最大值(805MPa)提高了4.4%,满足弹性元件的使用要求;同时由于该黄铜中含有22.7%的锌,可有效降低成本,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黄铜铸造清渣工艺流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铜冶金工艺流程、黄铜铸造清渣工艺流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