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黄铜标准砝码定制,孝庄是不是用美色降服的洪承畴?
此事争来争去,已经吵了几百年,但始终没有一个定论。不过,大家更愿意相信的是,皇太极曾不惜利用庄妃来对洪承畴使用美人计,而洪承畴之所以降清,也是没过得了这道美人关。
历史上的崇祯很幸运,却也很可怜。虽然江山风雨飘摇,却名将辈出,使得朱明政权得以苟延残喘。但不幸的是,许多骁勇善战的军事奇才,在被俘后纷纷降清,成了敌营的悍将。而洪承畴,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洪承畴是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崭露头角的,曾打得李自成溃不成军。在东北战局吃紧的情况下,崇祯掉洪承畴领兵东进,参加抵御皇太极的军事行动。
由于此前洪承畴一直面对的是农民军,而且手下率领的尽是精锐,因而颇有常胜将军的傲气。不过,此时皇太极麾下的八旗精锐,绝非李自成等人的农民军可比。对于这一点,洪承畴虽然有心理准备,却也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更为重要的是,洪承畴所率的陕西兵同样不清楚清军的作战风格,更不了解皇太极的军事才能。所以,洪承畴这支队伍虽然增强了明朝军队的实力,却与其他队伍之间存着较大的分歧,甚至是嫌隙。
当皇太极领兵围攻锦州时,洪承畴原本并不主张过早与之开战,想先坚守而后攻。但崇祯求胜心切,因而守军不得不出兵迎战。结果,原本占据优势的明朝守军,反而士气正猛的清军击溃。
在出战受挫后,洪承畴坚持认为可以集结全部兵力,一举战胜皇太极。然而,此时其他守军却在关键时刻南退,将洪承畴等人留在了前线。就这样,一代名将洪承畴被俘,成了皇太极的阶下囚。
在两军开战之前,皇太极便已经看中了洪承畴的军事才华,并且想在得胜之后劝降洪承畴。不过,洪承畴却是一个硬骨头,根本就不屑于皇太极。
当时,有洪承畴部下被俘后降清,告知皇太极称自己这位上级喜好美女。结果,皇太极便再用美人计,先后选派了多名女子前去慰劳洪承畴。不过,一连多日,却毫无进展。
据说,当时庄妃见皇太极心中忧虑,因而自告奋勇,前去游说洪承畴。至于庄妃当时到底跟洪承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史书中并无太过详细的记载。但结果是,庄妃成功的劝降了洪承畴。
由于清军入关后引发了人们的抵抗,特别是南明政权在组织兵马抗清的过程中,也对满清统治者予以抨击。所以,便有人抓住当年庄妃劝降洪承畴一事不妨,并以此大做文章,称洪承畴是没有挡住皇太极的美人计,言外之意便是孝庄皇太后曾以美色诱降了洪承畴。
其实,这一问题早已真假难辨。但按照我个人的看法,洪承畴之所以降清,绝非会是因为一名女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并没有报以必死的决心。而且,历史上的孝庄是一位颇具政治智慧的女性,而洪承畴也绝非一介莽夫,自然能够分得清孰轻孰重。所以说,曾经的庄妃,后来的孝庄,应该并不是借用美色诱降了洪承畴。
民国时期第一大败家子是谁?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虽然这话有些绝对,因为真正的大家族,富的又何止三代,古代的世家大族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都不会倒下,可见所言不实。
但是时间长了,一个家族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害群之马,将父辈辛苦攒下的家业都给败光了,虽然有时可以说是运气不好,更多的是因为自己不学无术、不求上进导致的。
今天我们来说这位在民国十分出名的败家子,盛恩颐。
说起盛恩颐,可能大多数人不太知道,但是说起他的父亲盛宣怀,估计是都听说过了。盛宣怀清末明初借着资本主义的东风,以及李鸿章的赏识帮扶,开设了轮船招商局、电报局、钢铁公司,矿产公司,还开办了第一家通商银行,并且投资建设了第一条铁路,京汉铁路。可以说,在中国最初那些新兴行业中,都有着盛宣怀的一席之地,用富可敌国也不为过。盛宣怀还比较热衷于公益事业,开办了学堂,热心的救助广大的贫困人群,很受大家的爱戴。
盛恩颐
盛宣怀先后娶了三位夫人,前两位所生的儿子都夭折了,盛恩颐是第三房夫人所生。因其母深受盛宣怀的喜爱,爱屋及乌,盛恩颐从小也是备受宠爱,再加上前面的儿子们都不在了,盛宣怀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盛恩颐的身上。盛恩颐的人生起点是相当高的——父亲是洋务实力派,老丈人是民国总理孙宝琦,自己又留学英美,母亲庄夫人又是盛府的掌门人。
盛恩颐是盛家唯一的继承人,从小锦衣玉食,别人根本不敢忤逆他,养成了一身的富家公子的臭毛病。等到盛恩颐长大之后,盛宣怀为了好好栽培盛恩颐,便让他去手下的一家公司当经理,学习经营之道。
盛恩颐每天早出晚归的,看起来十分的忙碌,但是他忙得事情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经事,全部都是吃喝玩乐的事情。如果说哪天手头没钱了,便将屋里值钱的东西拿去典当行里当掉,第二天去自家银行里拿钱再将它赎出来。
盛恩颐的生活十分奢靡,自己及几位太太都拥有专属座驾和专职司机,每次出行十分浩大。为了与众不同,盛恩颐还将自己的车换成了银色的,整个上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盛恩颐的座驾是上海滩第一部大奔,车牌号是四个四,因为他在家排行老四,几乎所有上海滩的人看见车牌就知道盛家四爷来了。盛恩颐不喜欢和别人的东西一样,就把原本黑色大奔换成了银色,还专门刻上了自己的名字。盛恩颐和他父亲一样,娶了多房太太,给每个太太也购置了小轿车,还安排了专门的司机和佣人,每次一出门声势浩大,不比皇帝出巡差。
盛恩颐有两个十分烧钱的爱好,赌钱和鸦片,许是盛恩颐本人对于钱根本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在赌博之中从来不在意输赢,有次一夜就输掉了一条价值数十亿的街道。盛恩颐还赌马,吸鸦片,每天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盛家很快就衰败了,因为不仅盛恩颐是个败家玩意儿,他的几房太太也个个不是省油的灯,整日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的买,而这些太太中,还有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女儿。在这样挥霍下,盛家很快没落了。
晚年的盛恩颐十分凄惨,甚至连进公园的门票都买不起,所有的老婆也早就离他而去了。最终死在自家之前的大宅门口。
东陵大盗孙殿英盗掘了清东陵?
孙殿英的下场还是不错的,虽然在解放战争时被解放军俘虏,但是刘伯承元帅还是念及他在抗日战争中曾经抵抗过日本侵略者,所以给予他生活上的照顾,最后病逝于战俘营。
其实孙殿英之所以这样出名,主要原因并不是他民国军阀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盗了慈禧和乾隆皇帝的墓。
孙殿英如何起家的?孙殿英是河南省永城市马牧乡孙庄村人,原本他就是个混混,因为出过天花,所以有“孙大麻子”这个外号。孙殿英生活的年代处于清朝末期,他的父亲为乡里人出头,被旗人陷害入狱,最后在狱中被打死。所以孙殿英和满人还真有仇恨,当然这并不是孙殿英盗墓的主要原因。
少年时,孙殿英也是颇具游侠气质,很喜欢结交朋友,也很讲义气,因此在本地江湖上还是吃得开的。正是由于孙殿英的这些所谓“义气”,让他后来混上了庙道会(一种民间组织,相当于帮派)的头目。
孙殿英利用庙道会的头目身份,上下打点,做了很多生意,赚了不少钱。两年后,孙殿英又混到了庙道会的会首。1922年,孙殿英拉着自己庙道会的兄弟加入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丁香玲部,从副官升任机关枪连连长。
独立发展后,孙殿英招兵买马,扩充军队,自称“旅长”。从那以后,孙殿英在几个大军阀中间“辗转腾挪”,一会跟着这个大帅,一会跟着那个大帅,总之官越来越大,部队也越来越多。孙殿英那时就明白了,只要有人马和装备,就有投靠别人的资本。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时候,孙殿英属于张宗昌部,孙殿英同北伐军打了几仗,最后北洋军阀节节败退,孙殿英一路退到蓟县、马兰峪一带。蒋介石为了把孙殿英收到麾下,为自己所用,派出了何成浚去劝降。孙殿英同意归顺蒋介石,被蒋介石委任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驻守遵化一带。
当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已经进入河北,奉军已经撤到了关外,由于北伐军兵力有限,无法对所有地区驻守,所以导致省内土匪横行。孙殿英经常被国民党派去各地剿匪,数次路过清东陵,让孙殿英很眼馋这个无人看守的大肥肉。
然而眼馋的人不止孙殿英一个人,当地的土匪也都垂涎欲滴,马福田就是其中一位。马福田原来是个大土匪,北伐之前被奉军收编,奉军走后,他就又成了土匪。1928年,马福田想要盗取清东陵,国民政府得到消息后,让孙殿英去剿灭马福田。
孙殿英是如何盗墓的?孙殿英接到命令后,很高兴,因为去剿灭了马福田,正好可以盗掘清东陵。孙殿英命令手下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连夜率兵前往,将马福田赶跑,然后以要进行军事演习为由,封锁了清东陵。
1928年夏,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这里与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盗掘的准备工作做好了,然后就是决定盗取哪个皇帝或者妃子的陵墓了,孙殿英选择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人的墓,原因很简单,乾隆皇帝在位时是清朝最富强的时期,乾隆皇帝又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墓里的陪葬品肯定不少,甚至会有很多名人字画,价值更高。
而慈禧的墓,则更厉害,慈禧掌权的时候虽然是清朝末期,国家衰弱,但是慈禧是个喜欢奢侈的老太太。听说慈禧一顿饭就要吃一百道菜,洗澡用几十条毛巾,收集的金银珠宝更是无数,这些东西肯定会被葬进墓里。
另外当然慈禧的墓奢侈豪华陪葬品多,李莲英也起了宣传作用。当时慈禧的陪葬品都是李莲英操办的,李莲英晚辈曾经根据他的回忆,写了一部《爱月轩笔记》,里面就详细记载了慈禧太后的棺材中的宝物(敛单),金佛、经被,珍珠、翡翠等等的珍宝。这样更让孙殿英垂涎,如果慈禧知道李莲英这样坑自己,可能到地下也得给李莲英算账。
既然选择了目标,那么就是开始下手了,有人问清东陵难道没有人看守吗?这个还真不是问题,清朝刚灭亡时,那里还是有人看守的,后来溥仪皇帝都被赶出了紫禁城,活着的皇帝都没人管,死的更没人管。原来的护陵大臣经常不在岗位,并且护陵的人也盗取点地上的东西,只是不敢进地宫去盗,毕竟盗地宫是个大工程。
在这种情况下,孙殿英的大军一来,根本没人敢抵抗,护陵人早跑了。孙殿英派工兵先对慈禧的墓进行挖掘,并且盗掘工作进行第三天,孙殿英派谭温江到外面看看风声有没有泄露。谭温江发现外面风平浪静,于是孙殿英更加放心的盗宝。
后来专家们到清东陵发现,慈禧墓旁边有很多的盗洞,说明孙殿英他们并不懂盗墓,只是胡乱挖。后来请了一个建陵的老人,才找到地宫入口,由于地宫门很坚硬,孙殿英等人动用了炸药,终于他们进入到了地宫里面。
据孙殿英的士兵说,墓里根本没有机关,全是金银珠宝,从脚下的金砖到天花板上的金龙,无不被他们夺走。慈禧墓里的什么翡翠西瓜、翡翠白菜、夜明珠等宝物都落到了孙殿英手里。后来听说孙殿英把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用来逃脱自己盗墓的罪责。
慈禧墓里字画比较少,主要是一些金银珠宝,全是硬货,孙殿英弄了很多大车,对外说是运粮食,而实际上全是金银珠宝。
盗掘完慈禧墓,接着又开始对乾隆皇帝的墓发起了冲击,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乾隆墓很快打开了。但是据说乾隆墓里面字画不少,也有很多古玩,乾隆是个文艺青年,因此金银方面不是很多。盗墓贼们都很失望,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字画远比金银价值更高,当时由于士兵不懂,破坏了很多字帖,真是可惜。
还有最出名的九龙宝剑,此剑共5尺,剑柄特长,上雕9条金龙,象征“九九归一”。孙殿英把它送给了戴笠,但是此剑比较邪性,戴笠因为带着它机毁人亡。
孙殿英究竟盗了多少宝物,没有具体记载,但是传说他装了三十大车。另外从后来查获追回来的宝物来看,孙殿英收获很多,因为孙殿英手下的士兵都有被查获出几十个宝珠的情况,更别说军官了。
孙殿英盗宝后,消息自然会走漏,溥仪在几个月后才知道,他要求国民政府制裁孙殿英,可是孙殿英用宝物贿赂了国民党高官,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
孙殿英的结局怎么样?孙殿英盗宝后,参与了蒋介石和冯玉祥以及阎锡山的中原大战。一开始孙殿英是依附于冯玉祥和阎锡山的,中原大战中和蒋介石的军队大战,然后孙败退。张学良支持蒋介石,张入关后,孙殿英率部退到山西,张学良收编孙殿英的军队,编为第四十师,孙殿英是师长。
九一八事变后,孙殿英升级为四十一军军长,1933年2月,日军三万余人向热河进攻,所以张学良派孙殿英从山西出发支援热河。当时驻守热河的东北军汤玉麟部和万福麟部与敌一触即溃,日本人没有受到什么抵抗。
但是孙殿英到达赤峰后,竟然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拼死抵抗日军七天七夜,虽然抵挡不住日军,但是也打出了气势。后来退到了猴头沟门,孙殿英继续与日军作战十多天,最终战败后撤到了察哈尔。
孙殿英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他吞并了汤玉麟的一些部队,保持了一定的实力,可以说这次孙殿英是赚了的,他抗击日军很多天,打出了自己的名声,但是部队实力并没有削弱。
1933年5月,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等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孙殿英的地盘和同盟军紧挨着,所以冯玉祥想让孙殿英加入他们阵营。而蒋介石当然不希望孙殿英投向冯玉祥,所以利诱孙殿英,让他攻打冯玉祥的同盟军。孙殿英面对两方的拉拢,没有表态支持谁。
蒋介石一看孙殿英不听话,为了防止孙殿英投向冯玉祥,就派孙殿英到青海去,给了他一个青海屯垦督办的职位。其实蒋介石这是想利用西北四马除掉孙殿英,因为孙殿英到马家军地盘上,肯定会遭到四马的攻击。
孙殿英接到命令后还很高兴,认为打下西北后,就可以弄个西北王当当。谁知道西北四马为了不让孙殿英染指他们的地盘,抱成团来了个“四马拒孙”,最终孙殿英在蒋介石的故意操控性,被四马打败。同时阎锡山还断了孙殿英的后路,蒋介石更是落井下石,把孙殿英的青海屯垦督办给撤职了。
蒋介石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消灭了孙殿英,最后孙殿英只能无官一身轻,跑到山西太原隐居了,残余部队被阎锡山收编。孙殿英因为这件事对蒋介石很记恨,认为蒋介石是故意让他进攻四马,目的就是消灭他这个杂牌军。
1936年2月,在山西住了两年的孙殿英被宋哲元邀请到北平,任命他为察北保安司令,但不过是空衔而已。
七七事变后,宋哲元又加委他为冀北民军司令,孙殿英把司令部设在了房山县城,这时候孙殿英仍然是光杆司令。但是随后孙殿英又展现出了自己组织能力的一面,他收拢北平溃败下来的士兵和警察,当然也有土匪,没多久他就招了几千人马。
孙殿英后来队伍发展到了一万多人,但是问题是自己的部队没有番号,对于部队来说,番号很重要,没有番号也就意味着你人再多,根本不能算正规的军队。于是孙殿英又用了自己的杀手锏,贿赂了戴笠,得以面见蒋介石,蒋介石给了他暂编第五军的番号,孙殿英很高兴。
孙殿英的部队后来又改为新编第五军,比暂编好听多了,毕竟之前是暂时的。孙殿英在河北和河南北部多次抗击日军,但是孙殿英又有他狡猾的一面,他在第五军军部竟然设立了三个招待所,国军、日本人、八路军他都有联系。
虽然孙殿英和日本人有联系,但是他在有人有枪的情况下肯定不会傻瓜到当汉奸。后来随着日军兵力的推进,孙殿英的地盘被日军包围,他一看突围不出去,所幸投向了日军。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了发动内战,收编一些之前投降过日军的杂牌军,比如孙殿英,本来就是汉奸,可是他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先遣军”,蒋介石给了他新编第四路军的番号。
内战时期,孙殿英帮助蒋介石打仗很卖力,但是与人民为敌肯定会失败。1947年春,解放军攻克孙殿英防守的汤阴,孙殿英被俘,送进了战俘营。
孙殿英被俘后,就开始大骂蒋介石,说当年投降日军,都是蒋介石给他授意的,他还专门给刘伯承元帅说了这件事。刘伯承说孙殿英在赤峰抗战时,还是好样的,后来当了汉奸就不可以原谅了。
但是解放军因为感念他在抗战初期确实有一定的功劳,所以对他宽大处理,虽然是战俘,但是还专门有一个人照顾他。孙殿英由于当军阀多年,长年吸食鸦片,所以身体越来越差,得了烟后痢。临死前,他看到解放军不计前嫌,为他治病,他很感动,开始惭悔,1947年秋天,孙殿英病逝。
总结一下:孙殿英作为一个民国的军阀,能够这样出名,主要是因为他盗了清东陵。另外分析孙殿英的为人,他是个利益主义者,从中原大战时就可以看出,一会跟着冯玉祥联军,一会又投向蒋介石,一会又反对蒋介石,面对日军包围,他更是投降当了汉奸。所以孙殿英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利益军阀”,其实很多民国的军阀虽然经常争权夺利,但是面对日军还是可以做到抵抗到底的。比如川军的王铭章将军,云南的滇军,但是孙殿英的表现是真不能说他是英雄。
有人说孙殿英也曾赤峰抗战,但是当时孙殿英很有可能是为了名声,毕竟盗墓贼的名声太臭,他很需要这样一个为自己正名的机会。但是即使这样,解放军也念及他曾经抵抗过日本人,给予他生活上的照顾,让他老有所依,也很不错了。
至于关于孙殿英盗墓,只能说也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的表现。孙殿英所说的自己是孙传庭的后代,这点明眼人一看就是假的,盗墓无非就是为了钱而已。有了钱孙殿英才可以养活并且扩大军队,我一度怀疑为什么孙殿英数次变成光杆司令,而又数次拉起队伍,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钱,钱是哪里来的,不用我多说了吧!
孙殿英盗墓,无疑是给我国的文物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很多国宝流到国外。孙殿英虽然是个盗墓贼,但是巧合的是自己唯一的儿子孙天义,却是一个黄帝陵的保护者,真是一切自有定数!
雍正帝赐给弘历一块白水煮成的肥肉吃?
前言:
众所周知,清朝前中期的“康乾盛世”主要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在位时所一手创下的属于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盛世辉煌”。所以即便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想必也都清楚,康熙下边是雍正,雍正下边是乾隆,而这乾隆帝,就是题目当中“吃白水煮成的肥肉”的弘历。这大概也就是一个信手拈来、无所追踪的民间传说,至于雍正帝将皇位传给弘历,绝不是仅仅只是吃一块肉的事儿。
《如懿传》透露的信息如果直接入手来说雍正为何选中弘历上台担任储君的前后经过,恐怕是有些太过枯燥了。那我们便可以借用新近上映的电视连续剧《如懿传》来点明。当时对储君之位比较有分量的皇子之中,大概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长兄弘时,另外一个就是比较年幼的弘历,至于这二人之间有无争斗,我们不能尽信《如懿传》,当然也不可不全盘否定《如懿传》。
三阿哥弘时相比于弘历来说,确实是比较有野心的,我们虽然不能说弘历对清朝皇位不感兴趣或者是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私欲)。但弘时确实是有些明目张胆和操之过急了,暗地里结党营私,明面上勤奋好学,但这些假象和背地里的手段能谈的过雍正的眼睛?这不大可能,仅从雍正帝入手,论起治国理政,雍正帝可以说是小到清朝,大及整个封建社会里最勤奋的皇帝了。
这里我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相比于皇阿玛康熙帝和皇儿乾隆帝,雍正帝勤政爱民、工作强度都要远胜于二人;康熙、乾隆六下江南,一个吃空了曹家,一个亏空了国库,雍正只是就近探访了山西一带,还真正解决了民生问题。从这一点来说,雍正是个好皇帝,姑且先将“文字狱大肆惩治官员”放置一边。我想表达的重点是:雍正帝是想真正寻一个勤政爱民、兢兢业业的储君来继承大清江山,而不是像弘时这种急功近利的人。
吃一块白水煮开的肥肉?永远不及弘历自身的优点!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更何况碰上雍正帝这样“经历过前车之鉴”且“识大体”的父皇,如果历史上的雍正稍微昏庸一些,恐怕他就将皇位传给了当时的嫡长子弘时了。但雍正帝看透了弘时,慧眼识得了弘历。
①雍正赐给年幼的弘历一块“用白水煮过的肥肉吃”,弘历当即吃下是最首要也是再合适不过的做法了。在我看来,大概有两重含义的表现——其一:表明了弘历对雍正的放心,对雍正的不存疑;其二:由此可以从侧面表现出弘历的性格是坚决且直截了当的。那么如此一来,雍正“以肉测试弘历”便得出了两个结论,一则忠心、二则坚决,如此二者兼具,确实符合帝王之相。
②自古帝王家很是注重“母凭子贵,子贫母贵”的祖宗家法,在这一点上,弘历似乎也要强于弘时。不管是《甄嬛传》,亦或是《如懿传》,从中都能体现出雍正帝对弘历之母、熹贵妃娘娘的宠爱程度。从身份上来看,甄嬛出生钮祜禄氏,要远远胜于弘时之母、齐妃娘娘。
③还有就是“祖父康熙”对弘历日后顺利上位的影响,因为早在弘历10岁那年,年迈的康熙帝便看上了这位“天资聪颖、人中龙凤”的皇孙儿。也有学者评论,雍正除了胜出于“九龙夺嫡”的争斗之中,还有就是因为儿子弘历颇受康熙帝欢喜的原因。
④重中之重的原因,还是要归结于弘历自身的能力,立足于弘历能力的话,他各方面素质也要高于三哥弘时。而且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甚至可以用一大截来形容,这这绝不是夸张的说法。根据《清史稿记载:》弘历的弓马骑射强于常人,非弘时能及能比;从学问成绩来看,弘时天生懒惰,根本比不过勤奋好学的弘历。
⑤雍正厌恶弘时的根本原因是从他身上看到了曾经他上位时所经历过的“九龙夺嫡”的影子,对于雍正而言,那是一辈子的梦魇,难以摆脱,却足够让他一辈子警醒。弘时原本可以仪仗着自己是嫡子,又是长子的身份基础,但他性子急躁,急于求成。最终暗地里勾结隆科多,干起了结党营私、培植势力的事情,这无异于玩火自焚。所以说,弘时的大好前途和余生安稳的前景都是被自己一手葬送的。弘历根本不用出手,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好了。
笔者结语: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但这句至理名言放在弘历身上只是说对了一半,弘历自身有能力是对的;另一半不对的是,根据弘历上位的背景来看,他最强的竞争对手,也就是三哥弘时,不用他费吹灰之力便“自行解决”了。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弘历本身不够过硬的话,恐怕雍正照样也不会轻而易举将大清江山托付于他!
有哪些一刷就停不下来的电视剧?
1998年上映的亚视电视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这个前所未有的僵尸题材,一上映便掀起了一股“僵尸热”。让人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编剧天马行空的设计,让影迷们大开眼界,过瘾不已。
无论是从剧情的设计、人物的演绎、还是到人性的思考甚至社会问题的剖析,令其成为了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豆瓣评分都非常出色,《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第一部、第二部豆瓣评分8.9,第三部豆瓣评分8.3。这里要明确一下,网上有些人宣传《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不老传说》,号称是僵约第四部。首先该剧是新加坡电视剧,与香港的拍摄的僵约完全没有关系。其次该剧上映的时间是1997年,比僵约系列上映的时间还早。
要说《不老传说》与《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有什么关系,那就是风格类似。同样是僵尸题材,所以被网上的不良媒体宣传成了第四部,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不过最近网上又传出了好消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电影版预计在2023年上映,编剧同样是僵约系列的编剧陈十三。不过扮演者不再是万绮雯,令人对这部电影期待的同时又满是担心!《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的前身是《僵尸道长》,原本的主演是林正英,已经答应了出演,可电视剧尚未开拍,林正英便病逝了。所以编剧陈十三就对《僵尸道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设计了一个喜欢穿短裙、长靴、露大腿的现代化美女天师马小玲。
编剧的设计无疑是成功的,那个不敢爱、不敢恨、表面贪财的马小玲一出场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特别是一双42寸的大长腿,吸引了影迷们的目光。坚强的外表下,内心深处却又是一个小女生、柔软、温柔、嘴硬心软。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一共上映了三部。1998年推出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1》,2000年推出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2》,2004年推出了系列终结篇《我和僵尸有约会3》。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1》讲述的是1983年日军侵华时,游击队队长况天佑和日军少佐山本一夫被僵尸王将臣咬成了僵尸。60年后,况天佑成了一个警察,惩奸除恶,背地里却是一个连人血都不敢吸的营养不良的僵尸。而山本一夫却一心要打造自己的僵尸帝国。主角马小玲是驱魔龙族马家的传人,以守正辟邪为己任,誓要杀尽天下的僵尸,偏偏与况天佑相识。而她的闺蜜珍珍因况天佑的救命之恩而喜欢上了他。整个电视剧的感情戏份每一段都让人揪心不已。《我和僵尸有个约会2》故事第一部更加宏大,电视剧一开场,活了两千年的秦始皇出现,原来他也不是对爱求而不得的可怜僵尸。人类的创造者“大地之母”女娲出现,天地间的第一个僵尸将臣登场。女娲看着人世间的爱恨情仇、杀戮、欲望,对自己的孩子失望不已。甚至将人类的劣根性抽离出来,希望可以改变世界,包括了迷惘、痴恋、嫉妒、权力和怨恨。可依旧改变不了人类的命运。失望的大地之母准备灭世重生,毁灭世界后再次创造世界。而主角一行人经历了诸多苦难后终于知道了为“爱”而战。第二部的最经典莫过于将臣的那一句话:“恨不是僵尸最大的力量,爱才是!”《我和僵尸有个约会3》世界观宏大到令人惊叹的地步,讲述了人类不堪被命运驱使,不想做为命运的奴隶而努力自救的故事。第三部中诸多神话中的角色纷纷出现,瑶池王母、人王伏羲、地藏王、嫦娥等等。第三部最令人惊叹莫过于马小玲父母的爱情故事,人定胜天,坚定的爱情故事可以感天动地,穿越生死!《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再次创造了“僵尸片”的辉煌,成为了一部部经典之作,原因有很多:
1、编剧“天马行动”的想象,题材另类的叙事。《僵约》三部曲的编剧是“鬼才”陈十三。可以说想象力十分超前,带着大家在僵尸的国度里遨游了一番。在《僵约》里,僵尸不再是穿着清朝官服的死尸,而是一个个衣着时尚的帅哥靓女。除了吸血之外,他们与普通人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不老不死,有感情会愤怒。他们一样有自己的烦恼,一样求爱不得,求死不能。人员塑造得极为丰满,让人恨不得自己都成为一个僵尸。《僵约》三部曲的故事十分宏大,里面掺杂了中日战争、达穆斯预言、世界末日、秦始皇求永生,百鬼夜行、青蛇白蛇、岳飞抗金、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瑶池王母等等故事。如此庞大复杂的体系编剧完美地将其糅合到了一起,无违和之处,反而觉得本应当就是如此,可见编剧的功力绝不一般。另一点让人惊叹的是这部电视剧没有绝对的反派:
第一部的山本一夫,不过是个被将臣咬了的可怜虫罢了,自己的爱人去世,女儿不理解自己。为了让自己的女人开心,他宁愿将整个世界变成僵尸的这样,如此一来,他的女儿便不再是怪物了,那时候人类才是这个世界的怪物。第二部的女娲灭世。作为人类的创造者,女娲亲手毁灭自己创造的世界,这对她来说无疑是非常残忍的。说到底女娲伤心了,每一个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可这些子女不争气,只知道满足自己的私欲,追求权力杀戮,看着自己的子女一场场自残的行为,看着自己的子女不断地伤害这个世界,她甚至可以听到这个世界哭泣的声音。女娲彻底的伤心了。就好像我们现在不断地伤害大自然一般,只不过我们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而作为大地之母的女娲可以听到大自然每一个生灵哭泣无助的声音。第三部的瑶池王母。原以为她是灭世的大恶人,殊不知连她自己都只不过是捕捉命运的棋子罢了。为了捕捉命运,盘古一族连自己都能牺牲,而她只不过是个渴望爱情的可怜的女人。可惜的是作为棋子,她连这点权利都没有。2、庞大的世界观,一个真正的僵尸国度,设定十分奇特
《僵约》三部曲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僵尸世界,一个完整的僵尸国度。僵尸是天地的创造者盘古一族的后裔,根据眼睛不同等级也不一样,僵尸的力量也完全不同:红色、绿色、黄色、灰色、白色、黑色。红眼僵尸等同于神一般的存在,黑眼僵尸只是只知吸血,如同野兽的存在。电视剧中有正邪的存在,最大邪恶的存在无疑是命运,一个操控世界生死毁灭的存在。而正义的存在用盘古一族、驱魔一族等等。整个世界的设计是十分完整的,在细节上刻画得十分完美,在人性的塑造上十分圆满。结合中国的古代神话故事,在僵尸的国度里面,增添了许多生灵,充实了这个神奇的奇幻世界。马家有召唤神龙的九字真言。观世音菩萨在离开人间的时候一滴眼泪的化身妙善。还有我们最熟悉的白蛇、青蛇以及法海等等等等。这些奇幻的生物都为这个奇幻的僵尸世界添砖加瓦,让整个世界更加的完整。3、丰满的人物,每一个都是独立的意识,配角的出现是这部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僵约》三部曲在人物的设计上无疑是最完美的。主角马小玲一个不敢爱、不敢恨、表面贪财的天师,内心深处却又是一个小女生、柔软、温柔、嘴硬心软,也只是外表坚强而已。喜欢穿着超短裙、长靴、露着大长腿,一出场便打破了我们印象中固有的、古板的天师形象。另一个主角况天佑,一个有情有义,充满了正义感的僵尸。明明是一个吸血的邪恶的存在,却偏偏去当警察,这样一个正邪冲突的角色,很快抓紧了众人的眼球。他想爱不敢爱,他想死又放不了手。他迷茫无助,想要打破自己的命运,却又鼓不起勇气。直到了他明白“爱”才是世间最大的力量,那个时候他才成为了一个比拟神的存在。《僵约》最令人喜爱的是里面的配角,每一个都极为出彩。诸如秦始皇,两千年前的帝王,追求长生不死。可真的长生之后,最痛苦的莫过于他。想要爱不敢爱,想要死却又舍不得。为了自己的爱人他可以拼死一战,那个传统的秦始皇的形象可以说是颠覆的。诸如天地间的第一个僵尸将臣,身着风衣,一出场就帅的一塌糊涂,任达华修长的身材展露无疑,将王者的霸气挥洒的淋漓尽致。他没有人性,却在人类的影响下,学会了爱。他爱这个世界,却因为自己的爱人又不得不亲手毁掉这个世界。这个矛盾的冲突,情感的纠缠让人心疼不已。
还有便是王母与伏羲的爱情。明明是一个捕捉命运的计划,却被两个人搞得一团糟。说到底神也是人变得,拥有人的七情六欲,一样拥有人的劣根性。两个人因爱成恨,却又不得不因为自己的使命继续推进计划。一个捕捉命运的计划就在这种真真假假中推进。剧情的翻转变化令人惊叹。4、主角的完美塑造
《僵约》中大家最喜欢的莫过于马小玲这个角色。她不是个完美的救世主,甚至表面看上去非常的自私贪财。可实际上这只是她的伪装,用来维护自己脆弱的内心。作为马家的女人,不能够为任何人落泪,当看到马小玲伤心欲绝的样子,却又不敢落泪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心疼得说不出话。当然最出彩的莫过于马小玲的外形,不同于林正英塑造的传统的驱魔道人。这里的驱魔天师竟然是一个妙龄少女,打扮时尚,穿着短裙、长靴、天天露着大长腿。据说当时万绮雯为了塑造42寸的长腿形象,即使是在零下十度的冰天雪地,也只是穿薄薄的一层丝袜,结果最后冻得双脚放进火炉里都没有感觉。也正是因为这些主角的敬业拼命,才会塑造出如此深入人心的角色吧!5、谈的是僵尸,说的其实是人性。
《僵约》三部曲每一部都是僵尸的故事,可实际上每一部都有其深层次的含义。第一部讲述的世界末日,可所谓的世界末日却是正邪对立,讲述的是世界末日下人性的光辉。第二部讲的是女娲灭世,实际上却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对环境污染的沉思。我们听不到大自然哭泣的声音,却不代表我们可以无视。影片的最后是精神的升华,讲述了人类只有爱才能够拯救一切,也只有爱才会包容一切,最终也有只有爱才是人最伟大的力量!第三部讲的是王母灭世。可实际上讲述的是人类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哪怕我们的命运已经注定,可没到最后一刻,人类终究不会就此沉沦,人类最神圣的莫过于勇于斗争反抗的勇气!6、每一部都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令人沉醉不已
第一部中马小玲作为天师和僵尸况天佑之间的爱情故事。哪怕是配角金正中与贞子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都令人动容。第二部中魔星降世,他的父母两个僵尸之间的爱恨情仇的故事。令人心疼不已,却又充满了不舍。第三部中爱情的故事更是震撼人心,从人世间的第一段爱情王母和伏羲的故事,到后面人世间的一幕幕,有嫦娥与马小虎的故事,马小玲父母惊天动地,甚至可以对抗命运,穿越生死的爱情故事。综上,已经过了23年,可这部电视剧依旧是我们心中的最爱。电视剧中的风格、打扮甚至打斗的场景放到今天甚至都不过时。这部电视剧从故事、人物、到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只能惊叹我们自己想象力的贫乏。编剧陈十三无愧于鬼才之名,带着我们在这个神奇魔幻的僵尸国度里遨游了一番,让我们沉醉不已。
过了二十三年,我们回顾的时候依然看得津津有味,脑海中一直回荡着僵尸的故事。说的是僵尸的故事,实际上是人的故事,僵尸是由人变成的。爱才是僵尸最强大的力量!23年之后依然没有一部僵尸片能够超越这一部经典!为什么慈禧的权力在清朝末期没人可以动摇?
慈禧本人是咸丰帝的妃子,同时也是同治帝的生母。有这一个身份摆在那儿,至少同治帝在位的13年里,是没人敢动摇慈禧的地位的。
同治帝死了以后,慈禧和很多失孤的太后一样,一眨眼就失去了唯一的靠山。那么这个时候慈禧该靠什么保证自己的地位呢?
当然是扶植起一个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做皇帝了。比如说吕后在失去唯一的儿子汉惠帝以后,就把汉惠帝的俩儿子先后扶植起来,因此吕后至死都没有丢失权力。
一、光绪跟慈禧的关系不一般。慈禧长得很漂亮,这是咸丰帝喜欢她的重要原因。慈禧还有一个漂亮的妹妹婉贞,当时没有入宫,所以在慈禧的撮合下,嫁给了咸丰帝的弟弟醇亲王奕譞。
这可是一件大事情,因为咸丰帝不信任最有能力的弟弟恭亲王奕䜣,反倒是更加信任平庸的弟弟奕譞。
而婉贞也比较争气,婚后给醇亲王奕譞生了一堆孩子,这其中有一个叫载湉的,便是后来的光绪皇帝。
公元1875年,19岁的同治帝去世了,5岁的载湉立刻被慈禧立为了储君。这就奇了怪了,难道咸丰帝没有儿子了吗?非要立弟弟的儿子?你还别说,咸丰帝还真的只有同治帝这一个儿子,而同治帝又没生儿子,等于说咸丰帝就这么绝后了!
那么是不是应该考虑给同治帝立嗣呢?按照正常的程序,的确应该这样,那就应该从同治帝的下一代中,挑一个过继给同治帝,这似乎才符合礼节。
同治帝去世后的2个小时内,各路亲王们全都聚集在一起,干嘛?当然是商量接班人的问题。这个时候有人提出给同治帝立嗣,也就是从溥字辈里挑一个过继给同治帝,其中热门的人选分别是溥侃和溥伦。
可溥侃、溥伦都是乾隆的五世孙,乾隆的儿子成亲王永瑆的后代,跟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这四帝完全不沾边,已经算是远亲了!
有人因此表示反对,慈禧也积极应对,认为溥字辈的人里,没有可以继承大位的。大家都商量不出个头绪来,所以慈禧就拍板,要给咸丰帝立嗣!
这事儿显然不利于慈禧,大家也就不再说什么,都听慈禧安排好了。可谁也没想到,慈禧首先要求垂帘听政,其次将奕譞和婉贞的儿子载湉立为了皇储。
既然大家各执一词,肯定还是要有个拍板说话的吧?因此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了,年仅5岁的载湉,就这么成了光绪皇帝。他是慈禧的外甥,跟慈禧也有血缘关系,所以慈禧依旧掌权,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搞政变夺权,那是慈禧的强项。论治国,慈禧的确不行,可论政治斗争,绝对是慈禧的强项。慈禧这辈子一共经历了三场政变,几乎都没费什么手脚。
第一场政变:1861年的辛酉政变。
公元1861年,咸丰帝去世了。他唯一的儿子载淳被立为皇帝,也就是同治帝。这个时候咸丰帝还给同治帝安排了顾命八大臣作为辅政大臣,与两宫皇太后同时执政。
10个人一起执政,这事儿怎么想怎么不靠谱。当年康熙帝有四大辅政大臣就已经够乱哄哄的了。所以说慈禧联系上了失去权力的恭亲王奕䜣,和他一起发动了这次辛酉政变。
这一年慈禧27岁,带着同治帝提前回京哭诉顾命八大臣无理,而当时顾命八大臣还在慢悠悠地把咸丰帝的棺材从承德避暑山庄运回来。
等他们到了以后,慈禧、慈安和奕䜣已经合伙控制了大局,顾命八大臣中的核心角色都被宰了,自此慈禧、慈安和恭亲王奕䜣夺取了政权,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第二场政变:1884年的甲申易枢。
这三个人夺取政权以后,慈安是不怎么管事儿的,慈禧想要管事儿,可跟前一直有个恭亲王奕䜣在碍事儿,于是乎新的权力机构成型以后,内部的斗争又开始了。
当时恭亲王奕䜣,几乎总领了朝中所有的军政大权,是清朝正儿八经说一不二的人。同治四年,慈禧剥夺了恭亲王奕䜣议政王的封号,削弱了他的实力。
此后慈禧又利用顽固派力量,打压奕䜣的嚣张气焰。在同治帝去世以后,慈禧又将光绪拉上台,宣布垂帘听政,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惨败,负责这次战争的恭亲王奕䜣,被慈禧彻底罢免,他所带领的军机处成员,也都被赶了出去。自此慈禧彻底掌握了所有大权,把自己人安排到了军机处。而恭亲王奕䜣,只能回家养老了。
第三场政变:1898年的戊戌政变。
1898年,已经是甲午战争过去的第4个年头,光绪帝立志要做出改变,所以他任用康有为和谭嗣同等人。甚至为了富国强兵,不惜支持君主立宪,削弱自己的权力。
这事儿在慈禧看来,那就是康有为这帮人把光绪给洗脑了,这么蠢的事情,咋能做得出来呢?在慈禧看来,哪怕国家快亡了,自己的权力也不能撒手啊!
光绪不光要削弱自己的权力,还要把慈禧的那帮老臣都给赶下台。这事儿彻底侵犯到了慈禧的利益,因此慈禧果断出手,将戊戌六君子给灭了,康有为跑路到国外去了,光绪帝彻底被囚禁在瀛台,长达10年之久。
这场戊戌政变以后,慈禧再次掌握清朝大权10年的时间。每次在慈禧快要失去权力的时候,慈禧都会来这么一场政变,谁又能斗得过她呢?
慈禧掌权长达48年之久,早就对权力那一套熟透了。站在怎样的高度,就会有怎样的思考能力。慈禧27岁就站在了清朝的最高峰,成为了说一不二的皇太后。她要做的,自然是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这是本能的自保能力。
此外就是慈禧的野心很大,她在自保的同时,还要攫取更多权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欲望的力量。
要想撑起自己的欲望,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才行。因此慈禧通过政变的手段,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从而使得自己掌权长达48年之久。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