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赤铁矿和黄铜矿特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赤铁矿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赤铁矿、黄铁矿分别是什么?
赤铁矿 开放分类: 矿石、矿物、物理化学、地质、矿产 赤铁矿 Hematite 赤铁矿的化学成分为Fe2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西文名称来源于希腊文“血”的意思,意指这种矿物常常是红色的。它是一种铁的氧化物,是铁的主要矿石矿物。虽然,其他的金属逐渐地代替铁的地位,但是铁仍旧是最重要的金属。因此,赤铁矿是经济上最重要的矿物之一。只有为数不多的地方,赤铁矿有完美的金属闪光菱面体晶体。可是更多的情况下,晶体常常是偏平的,更有甚者形成薄板状,有些样品板状成簇组成玫瑰花状,叫铁玫瑰。有时呈鳞片状集合体,称之为镜铁矿。所有这些结晶很好的赤铁矿变种都是黑色的,但条痕,即矿物粉末的颜色都是红色的,所谓肾状铁矿就是这种红色,肾状铁矿是一些放射状的集合体,有肾状的表面。红色是绝大多数没有结晶形态的土状赤铁矿的颜色。赭石就是这种红色的土状赤铁矿,它一度是作为颜料的。赤铁矿是广泛地分布在各种岩石当中的副矿物,它以细分散粒状出现在许多火成岩中,在特殊的情况下,在区域变质岩中形成巨大的块体。在红色砂岩中,赤铁矿是石英颗粒的胶结物,并且将岩石染上颜色。若要在经济上值得开采,就必须含有几千万吨赤铁矿,这种储量是大量规模的沉积作用造成的,在前寒武系地层中有很多这种铁矿,它们通常含硅的杂质。富铁矿,含铁量至少在50%,它是由于雨水将二氧化硅淋去而富集成的。这些富矿是世界上铁的来源,但是,它的储量正在日益减少。为了弥补这种不足,矿业公司正在将注意力转向原始的含铁建造,即所谓含铁石英岩。这种岩石仅仅含25—30%的铁,但是它有非常巨大的储量。用机械的办法,可以使低品位的铁矿石的铁矿物富集。这样,含铁石英岩将是持久的铁矿资源。赤铁矿就是氧化铁,它又重又硬。赤铁矿含铁量高达70%并且可以大量产出,因而是最重要的铁矿石。赤铁矿的名字缘于它发出的暗红色。赤铁矿有几种形态,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形态,又给它们起了不同的名字。如亮闪闪钢灰色晶体叫镜铁矿,鳞片状的叫云母赤铁矿,松软土状的叫赭石,很多球状聚在一起的叫肾铁矿,纤维状的叫笔铁矿等等。赤铁矿分布极广。很多情况下均可生成赤铁矿,但最主要的赤铁矿矿床是沉积而成的。赤铁矿经常与磁铁矿在一起产出。除了炼铁,粉末状的赤铁矿还被用来作红颜料和磨料。在每个大洲都找到和开采大型的赤铁矿床。在1961 年苏联取代了美国成为最大的生产国。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法国、加拿大、中国、瑞典和澳大利亚。在美国,自从19 世纪末以来,矿物的最大产地是大湖区的前寒武系岩石中。与等轴晶系的磁铁矿成同质多象。单晶体常呈菱面体和板状,集合体形态多样,有片状、鳞片状(显晶质)、粒状、鲕状、肾状、土状、致密块状等。显晶质呈铁黑至钢灰色,隐晶质呈暗红色,条痕樱红色,金属光泽至半金属光泽,摩氏硬度为5.5-6.5,无解理,比重5.0-5.3。呈铁黑色、金属光泽的片状赤铁矿集合体称为镜铁矿;呈灰色、金属光泽的鳞片状赤铁矿集合体称为云母赤铁矿;呈红褐色、光泽暗淡的称为赭石;呈鲕状或肾状的赤铁矿称为鲕状或肾状赤铁矿。赤铁矿是自然界分布极广的铁矿物,是重要的炼铁原料,也可用作红色颜料。多数重要的赤铁矿矿床是变质成因的,也有一些是热液形成的,或大型水盆地中风化和胶体沉淀形成的。世界著名矿床有美国的苏必利尔湖和克林顿、俄国的克里沃伊洛格和巴西的迈那斯格瑞斯。中国著名产地有辽宁鞍山、甘肃镜铁山、湖北大冶、湖南宁乡和河北宣化。 [晶体化学] 常含类质同像替代的Ti、Al、Mn、Fe2 、Ca、Mg及少量的Ga、Co;常含金红石、钛铁矿的微包裹体。隐晶质致密块体中常有机械混入物SiO2、Al2O3。纤维状或土状者含水。据成分可划分出钛赤铁矿、铝赤铁矿、镁赤铁矿、水赤铁矿等变种。 [结构与形态] 三方晶系,arh=0.5421nm,α=55。17';Z=2。ah=0.5039 nm,ch=1.3760nm;Z=6。刚玉型结构。成分中有Ti的替代时,晶胞体积将增大;而Al的替代则使晶胞体积减小。 复三方偏三角面体晶类,D3d-3m(L33L23PC)。完好晶体较少见。常见单形:平行双面c,六方柱a ,菱面体r 、u 、e ,六方双锥n 。在晶面上有三组平行于和交棱方向的条纹、三角形凹坑或生长锥等晶面花纹。依为聚片双晶,依(0001)为穿插双晶或接触双晶。常呈显晶质板状、鳞片状、粒状和隐晶质致密块状、鲕状、豆状、肾状、粉末状等集合体形态。 [物理性质] 钢灰色至铁黑色,常带淡蓝锖色;隐晶质或粉末状者呈暗红至鲜红色。具特征的樱桃红或红棕色条痕。金属光泽至半金属光泽,有时光泽暗淡。无解理。因双晶可具和裂开。硬度5~6。相对密度5.0~5.3。 偏光镜下:血红、橙黄、灰黄色。一轴晶(-),No=2.988,Ne=2.759。 [产状与组合] 形成于氧化条件下,规模巨大的赤铁矿矿床多与热液作用或沉积作用有关。 赤铁矿可成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由磁铁矿、赤铁矿、假像赤铁矿所组成,与石英、绿泥石等共生。接触变质型的赤铁矿主要与磁铁矿、黄铜矿、斑铜矿、磁黄铁矿等硫化物和石榴子石、透辉石、金云母、阳起石等共生。 在自然界,磁铁矿和赤铁矿可相互转化。当氧逸度增大时,磁铁矿可氧化成赤铁矿;若仍保留有原磁铁矿的晶形,称之为假象赤铁矿。若磁铁矿仅部分转变为赤铁矿,则称为假赤铁矿。而当氧逸度减小时,赤铁矿又可还原成磁铁矿;若仍保留有赤铁矿的晶形,则称之为穆赤铁矿。 [鉴定特征] 樱桃红色或红棕色条痕为其特征。具各种形态和无磁性,可与相似的磁铁矿、钛铁矿相区别。 [工业应用] 重要的铁矿石矿物之一。Ti、Ga、Co等元素达一定量时可综合利用。氧化铁可作矿物颜料。 药用赤铁矿名赭石,别名代赭石、代赭、铁朱、钉头赭石、红石头、赤赭石。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呈铁黑色、金属光泽、片状的赤铁矿称为镜铁矿;呈钢灰色、金属光泽、鳞片状的称为云母赤铁矿,中国古称“云子铁”;呈红褐色土状而光泽暗淡的称为赭石,中国古称“代赭”,而以“赭石”泛指赤铁矿。 赤铁矿分布极广。各种内生、外生或变质作用均可生成赤铁矿。中国河北宣化的龙烟铁矿和湖南的宁乡铁矿都是沉积作用形成的赤铁矿矿床。赤铁矿经常与磁铁矿一起,在沉积变质、接触变质铁矿中产出。 你还可以去百度百科里去查,地址: baike.baidu.com ,那里还有图可供参考
赤铁矿与黄铁矿的区别?
黄铁矿 开放分类: 矿石、矿物、物理化学、地质、矿产 目录 概述 晶体化学 物理性质 产状与组合 鉴定特征 应用 概述[编辑本段]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黄铁矿是铁的二硫化物。纯黄铁矿中含有46.67%的铁和53.33%的硫。一般将黄铁矿作为生产硫磺和硫酸的原料,而不是用作提炼铁的原料,因为提炼铁有更好的铁矿石。黄铁矿分布广泛,在很多矿石和岩石中包括煤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一般为黄铜色立方体样子。黄铁矿风化后会变成褐铁矿或黄钾铁矾。黄铁矿化学成分是FeS2,晶体属等轴晶系的硫化物矿物。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立方体晶面上有与晶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结核状。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参差状断口。摩氏硬度较大,达6-6.5,小刀刻不动。比重4.9―5.2。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如何识别“愚人金”和真正的黄金呢?只要拿它在不带釉的白瓷板上一划,一看划出的条痕(即留在白瓷板上的粉末),就会真假分明了。金矿的条痕是金黄色的,黄铁矿的条痕是绿黑色的。另外,用手掂一下,手感特别重的是黄金,因为自然金的比重是15.6―18.3,而黄铁矿只有4.9―5.2。黄铁矿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黄铁矿是提取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它还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古宝石。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公元1837—1901年),人们都喜欢饰用这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观赏价值的宝石。它除了用于磨制宝石外,还可以做珠宝玉器和其它工艺品的底座。世界著名产地有西班牙里奥廷托、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国。中国黄铁矿的储量居世界前列,著名产地有广东英德和云浮、安徽马鞍山、甘肃白银厂等。 晶体化学[编辑本段]理论组成(wB%):Fe 46.55,S 53.45。常有Co、Ni类质同像代替Fe,形成FeS2—CoS2和FeS2—NiS2系列。随Co、Ni代替Fe的含量增加,晶胞增大,硬度降低,颜色变浅。As、Se、Te可代替S。常含Sb、Cu、Au、Ag等的细分散混入物。亦可有微量Ge、In等元素。Au常以显微金、超显微金赋存于黄铁矿的解理面或晶格中。 [结构与形态] 等轴晶系,a0=0.5417nm;Z=4。黄铁矿型结构。Fe原子占据立方体晶胞的角顶和面心;S原子组成哑铃状的对硫[S2]2-,其中心位于晶胞棱的中心和体心,[S2]2-的轴向与相当晶胞1/8的小立方体的对角线方向相同,但彼此并不相交。S-S间距为0.210nm,共价键,小于两倍的硫离子半径之和0.35nm。 偏方复十二面体晶类,Th-m3(3L24L33PC)。晶体完好,常呈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较少为八面体晶形。主要单形:立方体a,五角十二面体e,八面体o及偏方复十二面体。晶面上常见三组互相垂直的条纹,为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的聚形纹。双晶主要依(110)和(111)形成,依(110)形成穿插双晶。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浸染状或球状。隐晶质变胶体黄铁矿称胶黄铁矿。 物理性质[编辑本段]浅黄铜黄色,表面常具黄褐色锖色。条痕绿黑或褐黑。强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极不完全。硬度6~6.5。相对密度4.9~5.2。可具检波性。 黄铁矿是半导体矿物。由于不等价杂质组分代替,如Co3 、Ni3 代替Fe2 或[As]3 、[AsS]3 代替[S2]2-时,产生电子心(n型)或空穴心(p型)而具导电性。在热的作用下,所捕获的电子易于流动,并有方向性,形成电子流,产生热电动势而具热电性。 产状与组合[编辑本段]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在岩浆岩中,黄铁矿呈细小浸染状,为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的产物。接触交代矿床中,黄铁矿常与其它硫化物共生,形成于热液作用后期阶段。在热液矿床中,黄铁矿与其它硫化物、氧化物、石英等共生;有时形成黄铁矿的巨大堆积。在沉积岩、煤系及沉积矿床中,黄铁矿呈团块、结核或透镜体产出。在变质岩中,黄铁矿往往是变质作用的新生产物。 黄铁矿在氧化带不稳定,易分解形成氢氧化铁如针铁矿等,经脱水作用,可形成稳定的褐铁矿,且往往依黄铁矿成假象。这种作用常在金属矿床氧化带的地表露头部分形成褐铁矿或针铁矿、纤铁矿等覆盖于矿体之上,故称铁帽。在氧化带酸度较强的条件下,可形成黄钾铁矾(jarosite,KFe3[SO4]2(OH)6),其分布量仅次于褐铁矿。 鉴定特征[编辑本段]晶形完好,晶面有条纹,致密块状者与黄铜矿相似,但据其浅黄铜黄色,硬度大,可与之区别 你还可以去百度百科里去查,地址: baike.baidu.com ,那里还有图可供参考
赤铁矿石的特点是什么?
赤铁矿化学成分为Fe2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与等轴晶系的磁赤铁矿成同质多象。晶体常呈板状;集合体通常呈片状、鳞片状、肾状、鲕状、块状或土状等。呈红褐、钢灰至铁黑等色,条痕均为樱红色。金属至半金属光泽。摩斯硬度5.5~6.5,比重4.9~5.3。呈铁黑色、金属光泽、片状的赤铁矿称为境铁矿;呈钢灰色、金属光泽、鳞片状的称为云母赤铁矿,中国古称“云子铁”;呈红褐色土状而光泽暗淡的称为赭石,中国古称“代赭”,而以“赭石”泛指赤铁矿。永祥布料机为你整理一下:
三方晶系,arh=0.5421nm,α=55。17';Z=2。ah=0.5039nm,ch=1.3760nm;Z=6。刚玉型结构。成分中有Ti的替代时,晶胞体积将增大;而Al的替代则使晶胞体积减小。复三方偏三角面体晶类,D3d-3m(L33L23PC)。完好晶体较少见。常见单形:平行双面c,六方柱a,菱面体r、u、e,六方双锥n。在晶面上有三组平行于和交棱方向的条纹、三角形凹坑或生长锥等晶面花纹。依为聚片双晶,依(0001)为穿插双晶或接触双晶。常呈显晶质板状、鳞片状、粒状和隐晶质致密块状、鲕状、豆状、肾状、粉末状等集合体形态。
物理性质
钢灰色至铁黑色,常带淡蓝锖色;隐晶质或粉末状者呈暗红至鲜红色。具特征的樱桃红或红棕色条痕。金属光泽至半金属光泽,有时光泽暗淡。无解理。因双晶可具和裂开。硬度5~6。相对密度5.0~5.3。偏光镜下:血红、橙黄、灰黄色。一轴晶(-),No=2.988,Ne=2.759。
矿石形态
单晶常呈板状,主要由板面(平行双面)与菱面体等所组成的聚形。集合体形态多样:显晶质的有片状、鳞片状或块状;隐晶质的又鲕状、肾状、粉末状和土状等。赤铁矿根据形态等特征,又有以下的一些名称:具金属光泽的片状集合体者,称镜铁矿;具金属光泽的细鳞片状集合体者,称云母赤铁矿;呈鲕状或肾状的称鲕状或肾状赤铁矿;粉末状的赤铁矿称铁赭石。 赤铁矿的形态特征与其形成条件的关系是:一般由热液作用形成的赤铁矿可呈板状、片状或菱面体的晶体形态;云母赤铁矿是沉积变质作用的产物;鲕状和肾状赤铁矿是沉积作用的产物。[2]
产状与组合
形成于氧化条件下,规模巨大的赤铁矿矿床多与热液作用或沉积作用有关。赤铁矿可成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由磁铁矿、赤铁矿、假像赤铁矿所组成,与石英、绿泥石等共生。接触变质型的赤铁矿主要与磁铁矿、黄铜矿、斑铜矿、磁黄铁矿等硫化物和石榴子石、透辉石、金云母、阳起石等共生。在自然界,磁铁矿和赤铁矿可相互转化。当氧逸度增大时,磁铁矿可氧化成赤铁矿;若仍保留有原磁铁矿的晶形,称之为假象赤铁矿。若磁铁矿仅部分转变为赤铁矿,则称为假赤铁矿。而当氧逸度减小时,赤铁矿又可还原成磁铁矿;若仍保留有赤铁矿的晶形,则称之为穆赤铁矿。
鉴定特征
樱桃红色或红棕色条痕为其特征。具各种形态和无磁性,可与相似的磁铁矿、钛铁矿相区别。呈铁黑色、金属光泽、片状的赤铁矿称为镜铁矿;呈钢灰色、金属光泽、鳞片状的称为云母赤铁矿,中国古称“云子铁”;呈红褐色土状而光泽暗淡的称为赭石,中国古称“代赭”,而以“赭石”泛指赤铁矿。赤铁矿分布极广。各种内生、外生或变质作用均可生成赤铁矿。中国河北宣化的龙烟铁矿和湖南的宁乡铁矿都是沉积作用形成的赤铁矿矿床。赤铁矿经常与磁铁矿一起,在沉积变质、接触变质铁矿中产出。
矿物亚种
赤铁矿的集合体有各种形态,形成一些矿物亚种,即: (1)镜铁矿 为具金属光泽的玫瑰花状或片状赤铁矿的集合体。 (2)云母赤铁矿 具金属光泽的晶质细鳞状赤铁矿。 (3)鲕状或肾状赤铁矿 形态呈鲕状或肾状的赤铁矿。 赤铁矿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铁矿物之一,可形成于各种地质作用,但以热液作用、沉积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在氧化带里,赤铁矿可由褐铁矿或纤铁矿、针铁矿经脱水作用形成。但也可以变成针铁矿和水赤铁矿等。在还原条件下,赤铁矿可转变为磁铁矿,称假象磁铁矿
金属矿物的主要特征
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铜矿、蓝铜矿、铜蓝、斑铜矿、黝铜矿、蓝辉铜矿、孔雀石、褐铁矿、菱铁矿、铅钒、水锌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有绿泥石、绢云母、石英、方解石、酸性斜长石等。
1.黄铁矿(Py)
黄铁矿为矿区重要的金属硫化物矿物,广泛分布于含矿岩系中。黄铁矿呈条纹-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浸染条带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自形-半自形粒状,次为它形粒状和溶蚀状(浸蚀结构),常见晶形有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次为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以及草莓状黄铁矿。黄铁矿颗粒内部或中央常呈麻点状胶状、变胶状黄铁矿残余,晶质粒状黄铁矿全部由胶黄铁矿重结晶而成。黄铁矿粒径一般为小于0.3mm,大者0.5~0.6mm,最大可达1.5~2.5cm。
黄铁矿主要与黄铜矿共生,有时方铅矿、闪锌矿常沿其边缘分布,并交代前者。也可呈浸染状散布于脉石和磁铁矿或闪锌矿条带裂隙中。在石英辉绿玢岩中黄铁矿呈星点、斑点状填隙嵌布于斜长石斑晶或微晶中。
黄铁矿的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列表3-12,从表中可见,黄铁矿中除主元素外,其中Cu、Pb、Zn、Co微量元素相对富集,显示黄铁矿沉积时的热水中是富含Cu、Pb、Zn等成矿物质组分。黄铁矿的S/Fe比值为1.09~1.22;S/Se比值为(0.02~1.80)×104,平均为0.54×104;Co/Ni比值为1.11~125.00,平均为19.88。鲁春矿床矿石中黄铁矿的S/Se、Co/Ni比值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黄铁矿比值(S/Se<1.0×104,Co/Ni>1;据王奎仁,1989)十分相似。此外,据黄铁矿的Co-Ni图解(图3-18),矿石中黄铁矿大部分投点落在海底喷流型矿床区间,从成因矿物学的角度上反映出黄铁矿是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
2.黄铜矿(Cp)
黄铜矿为矿区中主要铜矿物,为矿区中重要的金属硫化物矿物。黄铜矿与黄铁矿共同构成条纹-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浸染条带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主要呈他形粒状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属矿物共生,次为以充填方式赋存于脉石矿物间隙中,粒度一般为0.02~0.2mm,最大可达2mm,更细小者(<0.005mm)在闪锌矿中呈乳浊状星点分布,喷流-沉积型黄铜矿呈铜黄色,与黄铁矿共生为特征。
黄铜矿的化学成分列表3-13,从表中可见,黄铜矿中除主元素外,其中Ag、Pb、Co微量元素相对富集,黄铜矿中银的富集与铜精矿中银的高含量(564g/t)具有一致性,显示黄铜矿晶出时的热水中是富含Cu、Pb、Zn、Ag等成矿物质组分,与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富集趋势是一致的。
热液叠加改造期形成的黄铜矿呈带绿的铜黄色,黄铜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作用有关,在矿区局部地段发育,石英-方解石脉中出现粗粒的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硫化物矿物,粗粒者可达2.0cm。Cu、Pb、Zn、Fe硫化物矿物呈脉状-网脉状、团块状分布,脉状-网脉体的密集穿切早期的矿石即形成似角砾状构造。
3.闪锌矿和方铅矿(Sp,Gl)
闪锌矿和方铅矿为矿区中主要铅锌矿物,为矿区中重要的金属硫化物矿物。闪锌矿和方铅矿与黄铜矿和黄铁矿共同构成条纹-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浸染条带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呈半自形粒状、他形粒状集合体,单晶粒径小于0.5mm,大者可达1mm以上,常与黄铜矿、黄铁矿共生,在方铅矿颗粒边缘常有细粒闪锌矿的连生体。
方铅矿的化学成分列表3-14,从表中可见,方铅矿中除主元素外,其中Ag、Cu微量元素相对富集,显示方铅矿晶出时的热水中是富含Cu、Pb、Zn、Ag等成矿物质组分,与黄铁矿、黄铜矿中微量元素的富集趋势是一致的。
热液叠加改造期形成的方铅矿和闪锌矿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作用有关,在矿区局部地段发育,石英-方解石脉中出现粗粒的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硫化物矿物,粗粒者可达2.5cm。Cu、Pb、Zn、Fe硫化物矿物呈脉状-网脉状、团块状分布,脉状-网脉体的密集穿切早期的矿石即形成似角砾状构造。
4.磁铁矿(Mt)
图3-17 鲁春矿床地质图
1—第四系沉积物覆盖区;2—人支雪山组三段;3—人支雪山组二段上亚段;4—人支雪山组二段下亚段;5—勘探线及编号;6—探槽及编号;7—坑道及编号;8—剥土工程及编号;9—矿体厚度及平均品位;10—花岗斑岩脉;11—玄武岩;12—浅井及编号;13—铜矿体;14—矿体及编号
表3-12 鲁春铜、锌、铅矿床矿石中黄铁矿的电子探针化学成分(wB/%)
表3-13 鲁春铜、锌、铅矿床矿石中黄铜矿的电子探针化学成分(wB/%)
图3-18 鲁春矿床矿石中黄铁矿的Co-Ni成因图解
磁铁矿为矿区最为重要分布,普遍的金属氧化物矿物,广泛分布于含矿岩系中,含金属硫化物的磁铁矿矿体构成了鲁春矿床矿体的主体。磁铁矿的大量堆积即形成块状构造的含金属硫化物的磁铁矿矿体,磁铁矿与Cu、Pb、Zn、Fe硫化物矿物的组合即共同构成条纹-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浸染条带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斑杂状构造。磁铁矿呈他形-半自形粒状为主,少量为自形粒状八面体,亦见有草莓状的磁铁矿,粒径一般为0.1~0.5mm,大者可达1mm以上,有的呈板柱状、纤柱状集合体与赤铁矿伴生。
磁铁矿的化学成分列表3-15。从表中可见,磁铁矿中除主元素外,其中Cu、Pb、Zn、Ag、Co、S微量元素相对富集,显示磁铁矿晶出时的热水中是富含Cu、Pb、Zn、Ag等成矿物质组分,与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中微量元素的富集趋势是一致的。
5.其他矿物
赤铁矿(Ht):在矿体出现仅次于前5种矿物的氧化物矿物,常与磁铁矿伴生,呈板条状、长柱状、针柱状等多种形态集合体分布,粒度一般为0.1~0.5mm,少部分长轴可达1~2mm以上,主要交代磁铁矿形成。
黝铜矿(Tt):仅在个别光片中见到,他形粒状,粒径为0.02~0.5mm,单晶粒状或集合体,为黄铜矿-黝铜矿-辉铜矿共生组合,内部和中央为黝铜矿,颗粒边缘外环带为辉铜矿,其内常有不混溶星点状黄铜矿出现。
辉铜矿(Cv),蓝辉铜矿(Di):较少见的铜矿物,他形粒状,粒径为0.05~0.7mm,与黄铜矿、黝铜矿共生,常沿黝铜矿边缘成环带分布,有的沿黄铜矿边缘交代,形成细条带状辉铜矿或蓝辉铜矿次变边。
斑铜矿(Bn):较少见的铜矿物,他形粒状与黄铜矿、方铅矿共生,亦见沿方铅矿边缘及裂隙次生交代或充填,粒径为0.02~0.5mm。
蓝铜矿(Az),铜蓝(Cv):为含铜硫化物的次生矿物,二者密切相伴,并与黄铜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和孔雀石共伴生。粉末粒状、纤维放射状集合体,呈条带状、网脉状分布,产于黄铜矿边缘或裂隙和呈被膜状形态为特征。有的蓝铜矿呈黄铜矿的反应边结构,有的铜蓝和斑铜矿伴生,沿方铅矿边缘或裂隙次生交代或充填。
表3-14 鲁春铜、锌、铅矿床矿石中方铅矿的电子探针矿化学成分(wB/%)
表3-15 鲁春铜、锌、铅矿床矿石中磁铁矿的电子探针化学成分(wB/%)
(硅)孔雀石(Mi):作为铜矿物表生条件下次生作用的产物,与褐铁矿、蓝铜矿、铅矾、水锌矿等矿物共生,沿表面及裂隙呈网脉状、被膜状分布,矿物呈纤维状、放射状集合体,粒度细小,一般为0.01~0.03mm。
白铅矿(Ce),铅钒(Ang):二者为铅矿物表生条件下次生作用的产物,主要与褐铁矿、蓝铜矿、水锌矿等矿物共生,沿方铅矿边缘、表面及岩石裂隙呈网脉状、被膜状分布,矿物呈他形粒状、粉末状产出,粒径细小,一般为0.05~0.2mm。
菱锌矿(Sm):为锌矿物在表生条件下次生作用的产物,红外光谱分析定名为水锌矿。粒状或胶状集合体,也有呈皮壳状、粉末状分布在岩/矿石表面,粒度细小,一般为0.01~0.02mm,主要与褐铁矿、蓝铜矿、铅矾等矿物共生。
赤铁矿的形状是什么?
赤铁矿的形状是:
赤铁矿体形态多样,有片状、鳞片状、粒状、鲕状、肾状、土状、致密块状等。颜色呈红褐、钢灰至铁黑等色,条痕均为樱红色。金属至半金属光泽,摩斯硬度5.5~6.5,比重4.9~5.3。赤铁矿是自然界分布极广的铁矿物,是重要的炼铁原料,也可用作红色颜料。
赤铁矿的产状与组合:
赤铁矿形成于氧化条件下,规模巨大的赤铁矿矿床多与热液作用或沉积作用有关。赤铁矿可成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由磁铁矿,赤铁矿,假像赤铁矿所组成。与石英,绿泥石等共生。
接触变质型的赤铁矿主要与磁铁矿,黄铜矿,斑铜矿,磁黄铁矿等硫化物和石榴子石,透辉石,金云母,阳起石等共生。
在自然界,磁铁矿和赤铁矿可相互转化。当氧逸度增大时,磁铁矿可氧化成赤铁矿。若仍保留有原磁铁矿的晶形,称之为假象赤铁矿。若磁铁矿仅部分转变为赤铁矿,则称为假赤铁矿。而当氧逸度减小时,赤铁矿又可还原成磁铁矿。若仍保留有赤铁矿的晶形,则称之为穆赤铁矿。
关于赤铁矿和黄铜矿特征和赤铁矿的主要化学成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