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锭黄铜是多少人民币,古代的一两银子一两金子?
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看看下面这个推导: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黄铜多钱一斤?
现在废铜27元一斤左右,废铜一般分黄铜和紫铜,黄铜13元一斤左右,紫铜20元一斤左右。黄铜的价格是多少?
废黄铜回收 价格 ,单位,元/吨黄铜大件 纯大件 38.000黄铜中件 35.000黄铜件 34.000黄杂铜 33.000黄铜沫 干净 32.000黄铜边角料 H63 45.000
一元钱等于多少个铜板?
1元就等于10铜币
在古代一枚铜币相当于现在的一毛钱,所以1元就等于10铜币。
这是按照目前黄铜的价格是0.02元/克,古代的一文制钱的一枚铜钱算下来,就是约0.1元。
当然了,每个年代的价格不会一直相同。所以我们也只能估计。
如果按照与现在的粮食的价格换算,就是约值0.2元了。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等于128-140枚铜板。
铜板为铜元的俗称,是清末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诞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民国成立后,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
20世纪初,一个银元可换128-140枚铜板;一个银元可买鸡蛋150个,或150根油条。
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最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
相关国币条例介绍
1914年推出的国币条例,确定以银元为中华民国货币,当时通行的银元就有10多种,其中外国银元有鹰洋、站人、本洋等;本国银元有广东、湖北、江南、安徽等各种龙洋和吉林币、东三省币、奉天币、造币厂币、北洋币、大清银币等。
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成了流通主币。
民国时期,银元每一个,是用白银七钱三分铸成,库秤是七钱二分, 银元之下,还有两种辅币,第一级是“银角子”,南方称为“毫子”;第二级是“铜元”亦即“铜板”。
这两种辅币,并不是十进制,是要跟着银价、铜价的上落而定,所以又称“小洋”,兑换店天天有市价牌子挂出,一元能换铜板多少。民国时期银元一枚,可换铜元一百二十八枚左右。
双旗当二十黄铜价格多少?
湖南省造铜币近期成交记录:
湖南省造双旗币当二十铜币---成交价:RMB2,613,800---成交日期:2018-05-20
湖南省造双旗币当二十文--成交价:RMB1,702,270-------成交日期:2018-4-19
湖南省造当制钱二十文铜币---成交价:RMB2,144,704----成交日期:2018-3-10
湖南省造当制钱二十文铜币--成交价:RMB2,161,150----成交日期:2018-02-18
清湖南省造光绪元宝黄铜元--成交价:RMB1,782,270----成交日期:2016-11-19
湖南省造当制钱二十文铜币--成交价:RMB2,802,530----成交日期:2016-10-17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成交价:RMB2,613,800---成交日期:2016-08-20
湖南省造当制钱二十文铜币--成交价:RMB2,168,050----成交日期:2016-09-17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十文铜币---成交价:RMB2,654,704---成交日期:2016-05-10
古代一两金子等于多少两银子?
这个问题老梁为您回答。
古代一两黄金等于多少两银子?这问题,还真就不好回答。
为嘛呢?黄金虽然也是一种货币,具有一定的流通性。
但说到底他不应该算是一种,在我们民间可以流通起来的货币。
他的价值等同于珠宝这一类的东西,所以说题主的这个问题还真就不好回答。
咱打个比方说,老百姓去市场卖根菜啦,或者卖根木头棒子啦,这都是用铜钱作为交易的。
如果遇到大宗货物,搞个批发啥的,几千几万匹布料,几十头骆驼的茶砖啦,顶多也就动用一下白银而已。
普通的老百姓一辈子都不一定见过白银。
有时候白银还会被作为储蓄货币来使用,家里的银子多了,干脆铸造成什么银冬瓜,银西瓜的,搞个几十斤上百斤的分量搁哪里,藏自己家后院里头。
您看吧,作为流通货币中的高级货币白银都被当储存货币来使用,这黄金在市面上的流通就更稀少了。
所以黄金这东西,更多的是作为珠宝一类的东西来使用的,当然他使用的频率要比珠宝多一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皇帝对下属的赏赐,我们经常看影视剧,皇帝被逗得乐呵了,感觉很高兴,一把金瓜子赏下去,把个太监宫女乐的都开花了的场景。
然后就是,一帮子贪官,打开被人送上来的箱子,金灿灿的晃的眼睛偶读快瞎了的场景。
再有的场景就看不到了。
所以您要说黄金和银子的兑换比例,这还真就不好说。毕竟白银会随着市场的波动发生变化,而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您真就体现不出来了。
那么黄金和白银之间的兑换他只能是一个大概的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切的值。
要想把这事搞明白了,小编觉得,最好咱从历史上货币的发展来看问题,这事说完了您就有答案了,有兴趣的小伙伴您可以接着往下瞅。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这么和您说吧,中国的货币是最早出现的,您像是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古巴比伦等等,在远古时期就没有什么货币的说法。
而且这三个文明古国除外,如今很多国家,您比方说英国,法国等等这些国家,他们家的考古专家可劲的挖掘,啥稀奇古怪的古文物都找到了,就是没有挖到他们远古时期使用的货币,这个时间点可以掐到公元前八世纪以前。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不服气:“万一人家,凑巧没发现呢?不知道埋那个犄角旮旯里头去了。”
你可拉倒吧,您要知道货币这东西,他必须具备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就注定了货币这东西,是被发现几率是最高的。
那三个特点呢?
第一,他必须坚不可摧,不容易被破坏。毕竟钱这东西,辛辛苦苦赚回来,回头缺了一个大角,没法花出去,哭都来不及。
当然说这事您不要和现在比,现在有的是银行,您发现缺损了随便换,过去那有这便利呢?哪里有银行?都是自己消化!有了缺损只能自认倒霉了。
第二,这东西必须有足够的数量。毕竟东西少了的话,你咋个让人花吗?这是人人都需要的东西。
第三,这货币必然是一种散布很广的东西,毕竟你要流通吗?
以上三点,您就说吧,在考古界中,嘛玩意发现的几率比较大?没跑,就是过去古人们使用的货币。至今外国都没有发现更早的实物,只能说明他们没有。
而中国的货币,根据挖掘出来的实物对比,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别的不说,就说管子中就有说过:
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粮有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
那么最早的货币是什么样子的呢?
最早的货币是贝壳,别的不说,挖掘商朝遗址的时候,就出土过好多好多天然贝壳。
所以最初我们中国是以贝作为货币使用的,据说这事一直延续到舂秋时期。
最为典型的您从咱的各种汉字中就能看出其中的端疑,比如贵,资,财,购,您自己看看是不是都是带贝字边的?
文字记载,过去十个贝壳就是一朋,穿成一串拿出去花。
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们使用的蚁鼻钱,您在网络上搜一搜,看那形状就是一贝壳。
那么为什么贝壳不用了?
咋说呢?这玩意天然的比较少,大家伙都来用之后,天然产出的就更加的稀少了,他就不够用了。
这后来就开始进行仿造,用石头仿制,用骨头仿制,接着用金属铜来仿制。
哎!这铜贝用着用着,就发现这东西好,铜钱就诞生了。
为嘛铜钱好呢?他可以进行控制,铜矿集中,个人挖不了。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铜币,那个时候也不统一,什么蚁鼻钱,刀币啦等等,各种形状的都有。
后来,我们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伟大的皇帝——始皇帝秦始皇嬴政。
把这乱七八糟一点都不统一的东西,全给他统一了,这里头就包括钱币。
所以说秦始皇是伟大的,虽然他创造的朝代很短暂,传了二世就没了,但他创造的很多制度,将我们中国人紧紧的绑在了一起。
就算是中国进入到分裂期,每一个有资格的帝王,都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将整个中国统一起来,这个想法基本上就融入到了血脉当中。
不然四大文明古国,三个都消失了,一说这三个都得在前边加一个古字,时间走到现在,独独就剩下中国,在前边也不用加个古字来修饰,因为从一开始走到现在,我们还是我们,压根就没有变过。
其实吧,您要是翻看历史,就会发现很奇特的一幕,往往短命的王朝,他对后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但他们的帝王貌似都脾气不怎么好。
哎,这说的有点远了,拉回话头接着聊货币的事。
从秦朝开始,我们就开始使用半两钱,这是一种方孔圆钱的货币。一说方孔圆钱,您就知道中国古代打这里起,出土的钱币大多都是这个样子的。
从秦朝开始的货币,他还有一个特点,他不是说以文字和图案作为货币的价值(西方就是这么做的),他是用重量来决定货币的价值。
通过这句话,其实您就能感觉到,那个方法最靠谱。
作为现代人,都知道货币的价值不是说那张花花绿绿的纸有多好看,而是看他背后挂钩的东西?什么国家信誉了,什么黄金挂钩啦,什么石油啦等等。(这些货币可以叫信用货币)
所以图案不值钱,值钱的是这钱币本身的价值,金属的重量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和币值挂钩的东西,这可是实实在在可以摸得到的东西,就算是过去没啥文化的老百姓,搁手上掂量都能知道对方是不是一个骗子。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当年董卓,也就是被点了天灯的哪位,造了小钱,他就减重了五分之一,结果就是物价上涨了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铜钱本身就具有自我调节价值的功能,这个功能就体现在了铜钱的分量上。
以至于我们中国古代的钱币,就没有那么多的花哨,刻俩字这就算完事了,不像外国的货币,非要刻上各种图案,这也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文化。
其实从这一点,我们也是能感觉到,我们古代货币都是自成一体发展出来的。
而西方他们更多的是吸收了别的国家文化发展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一说文明追溯,老是往希腊的身上追溯的原因。
我们以追溯都是往老祖宗身上追溯,当年谁谁做了什么什么?老祖宗做的那些事,归结到一块就是中国人文化和文明的一个传承,我们才走到了现在。
所以啊,这种用重量作为货币价值的法子,你就算是想要仿造,出来的东西重量就卡住了,虽然是仿造的,但同样可以并入到货币流通体系中,毕竟他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所以您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有时候小编看古时候的资料,都会叹息一声,中国人咋就这么聪明呢?
这种货币体制,往后传了几千年,不管他怎么变化,基本的本质都是没有改变的。
这事一直到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个叫做资本的家伙,将这种体系给拆解了。
至此,我们中国就陷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混乱,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东西,就被别人给掏走了。
好了,关于钱币的事情,咱先聊到这里,接着说说黄金的事情。黄金的盛行,还是从西汉开始的。
当时的黄金他并不是以货币的形式在人们的眼跟前展露的,大部分都是皇帝给臣下的赏赐,根据文献记载,光汉书这一块,有人就统计过,皇帝赐予臣下的黄金就高达九十万斤。
当然过去的斤两和现在的不太一样,换算成现在的单位重量的话,大概也有个近五十六万斤的样子。
因为皇帝赏赐的多了,后来也就成为了大臣之间相互馈赠的物品,你比方说今天我这个大人过生日,明天你那个大人孩子满月酒等等。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黄金具有了一定的支付功能,但他这个功能显然和铜币还是有一定区分的。
比如你拿一块黄金到菜市场卖菜,结果就是小贩找不开,保不齐衙门口的人就来了,问你:“咋回事?”
所以黄金可以看成是一种储存货币,他的价值不在于市场上的流通,而是一种保值行为。
不然当时的黄金是论斤而不是论两去说了,这个单位本身就说明了黄金仅仅具有一部分货币功能,这个功能不能体现在市场上。
咋说呢?黄金在西汉时期,还是比较盛行的,到了东汉,这东西开始走了下坡路了。
根据资料显示,东汉时期的皇帝赏赐臣下的黄金仅仅只有一千七百四十斤,西汉可是以万斤为单位的,东汉赏赐的黄金仅仅是西汉的2%。
原因是工艺方面对黄金的需求增大了,他贴到了建筑上,或者弄个金碗和金筷子啥的。
那么说道这里,我们其实应该能感觉出来,黄金是货币吗?有,但不全面,他仅仅是一种储存货币。
当然也有人说,因为那会对外的交易路线打开了,您比方说丝绸之路啥的,对外交换支付的时候,会用到黄金,不是仅做存储使用的。
这说法也对,黄金当时应该是一种对外货币。
当然外国人来我们这里,可不是为了弄几块黄金回去的,他们更加愿意以物易物,搞一批货回去。
但他们这种交易属于大宗交易,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会显示黄金的价值,交易完毕,这东西还是会被留下来的,他们带着货物回国。
其实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外国的金币银币还有不少留在了我们中国的土地上,这在我们的后来考古挖掘中,经常有发现的。
所以当时的黄金您要是翻阅资料的话,您就会发现,当时使用的单位是斤。
您就说吧,货币用斤来表示,这得是多大一坨?一般人能用的了吗?
好,这个,小编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就说点实在的东西。
这些黄金并没有在内部流通起来,东汉以后,他们的价值体现在了装饰,体现在了造个家具,体现在了搁到地窖里头收藏。
黄金流通,他仅仅是一种外部流通的工具,作为一个介质作为一种交换物使用,他其实和珠宝有区别吗?
那么汉朝时期有白银吗?能没有了吗?那会的白银,不是咱印象中做成元宝一样的形状,而是被铸造成了长条形,叫银条更加合适,在这上面铸有年份。
银子也是一种货币,但这种货币的流通性在当时并不大,具体和黄金怎么兑换,小编真说不上来,毕竟没有一个具体类比的标准,真不好说。
那么黄金和白银作为我们认识中的货币开始流通起来,是什么时候呢?这事到了魏晋时代,他们就有了本质性的变化,最简单的说,黄金的单位再也不是什么斤了,而是用两来表示了,被拆成了一个很小的单位。
有记载,当时一两黄金是一万钱。
这个数据到了唐朝时期,一两黄金的价值跌了达到了六七百钱。
您看这种浮动不是一般的大。
说道这里,小编一直没提这金价和银价之间的兑换比。
其实不是小编不想提,而是有关资料里头,真没有,您找不到。
说道这里问题来了,用实物做对比,你比方数粮食,一百个钱一斗粮食,那么银子一两银子能买多少粮食?一两黄金能买多少粮食?
这不就比出来了吗?
你可拉倒吧,前边小编已经说了,黄金不参与市面上的流通,或者是对外超大宗货物的流通才出现,银子是大宗货物的流通。
所以您的这种说法,他们的对比真找不出合适的媒介。
那么我们只能,从其他国家的兑换比中,来看看这种变化。
您比方说,过去啥都学我们的日本,他的金银铜的兑换比,是一比十,有明确的记载。
那么其他和过去中国做交易的国家,在他们国内的记录中,金和银的对比,高的有一比八,低的有一比五。但最多的数据在一比五到一比六之间。
那么我们折中一下,这个金银比应该在一比五到一比六之间,毕竟跨国交易吗,当然得按照更多的数据来做依据的。
不然价值出现太大的偏差,干脆运输金银当买卖算了。
所以一两黄金兑换五两到六两的白银。
当然也有人拿清朝时期的兑换比来说事。
咋说呢?那会体系都有点乱了。
您要知道到了清朝末期的时候,一个六品的尚书,一年才一百八十两的俸禄。
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
差距大,说明货币体系变的脆弱了,有些东西反应不到位置上。
最开始的时候,一两白银还能兑换七八百文钱,到了道光已经是一千钱,鸦片战争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千六七百钱,到了咸丰年间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两千二三百钱了。
所以这段时间的货币价值不提也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