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铆钉装甲 硅钢铆接用什么材质铆钉

2、清代将领使用的棉甲防御力如何?对于普通士兵来说真正肉搏厮杀往往只有几分钟,元代的大部分士兵只有轻甲用于防止弓箭而已。棉甲对于肉搏和弓箭防御力都很平常,鸟铳(火绳枪)不能大伤,李成梁之子李如柏头盔被日本鸟铳击中”八路军曾经用棉被做成所谓土坦克去攻打日本人的炮楼。明军很多部队中火器装备超过一半,棉甲基本不能防御这种子弹,在太平军火枪射...

硅钢铆接用什么材质铆钉?

半空心铆钉、空心铆钉,台阶半空心铆钉,用铝、铁、不锈钢、黄铜、紫铜都可以做。其中带孔的铆钉用铆钉专用线材CH1T线材最好,因为翻边均匀不开裂。其他带孔的铆钉铁材料的话,翻边的地方大部分开裂。

清代将领使用的棉甲防御力如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开始还是不错的,后来就没用了。

清代的的棉甲本来就是明代棉甲的仿照。

其实棉甲早在元代就出现了。

从元代开始,容易训练的火器越来越多,弓箭越来越少。面对火器,传统的铁甲意义越来越小。

因为铁甲太重,抗火器的能力差,导致综合作战能力很弱。

一场战争,其实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行军和驻扎,对于普通士兵来说真正肉搏厮杀往往只有几分钟,行军和驻扎则可能持续十几天甚至几个月。

这几个月时间背负着几十斤甚至几十公斤的铁甲,会大大影响战斗力。

即便有马匹或者民夫负责携带铁甲,又会大大增加后勤负担。

其实,元代的大部分士兵只有轻甲用于防止弓箭而已。

在当年,重甲未必防御得了火器,更别说轻甲。

所以,棉甲出现就是必然,尤其在北方地区。

棉甲就是棉袄在内外甚至中间镶嵌多层金属护甲板,以实现防御作用。

棉甲最大特点就是轻,以清代棉甲为例,防御力最好的棉铁复合甲重量大约在35到40斤左右。而相对较差的普通棉甲,可能只有十几二十斤重。

棉甲对于肉搏和弓箭防御力都很平常,但对于火器的防御力较强。

明人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记载了“纯棉盔甲”的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火绳枪)不能大伤。”

万历朝鲜战争中,李成梁之子李如柏头盔被日本鸟铳击中,幸亏头盔中内衬棉布,抵挡住了弹丸,没有什么大碍。由此可鉴绵甲配合铁甲确实能加强防御能力。

因为,棉花中的纤维本来就具有很强的防弹能力。

在抗战中,八路军曾经用棉被做成所谓土坦克去攻打日本人的炮楼,被流弹击中也不怕,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棉甲的金属片,又起到增强防御的作用。

可以这么说,棉甲几乎就是今天防弹衣的雏形。

元明清时期的火器威力都有限,比如明代步兵火器三眼铳之流,多以发射霰弹为主,棉甲可以有效对付。

但由于火器越来越多,棉甲也就越来越必要。

明军很多部队中火器装备超过一半,连落后的清军也是如此。

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军,每100名八旗军和20名奴仆,拥有43支鸟枪,22门小炮,4辆盾车。并且从1648年就已经开始出全部鸟枪的鸟枪军。

努尔哈赤所谓13副盔甲起兵,保留下来的一副盔甲就是棉甲。

但进入清代中后期,随着火器的进步,出现了精度较高、威力较大的燧发枪和火绳枪后。

棉甲基本不能防御这种子弹,也就逐步被淘汰掉了。

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的800土匪大部分穿着棉甲,在太平军火枪射击下纷纷倒地。

棉甲对于太平军的枪阵,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一根钢缆就能制成的刀,为何倍受一战二战士兵追捧?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有些不切实际,甚至有些胡扯!一战虽然说机械化程度不高,但也是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时候的第一次全面战争,而所谓工业文明就是钢铁的碰撞,那个时候参战国家英美法德、俄罗斯、奥匈帝国、意大利,这几个参战国基本上都是工业化国家了,能够提供比较充足的热兵器和冷兵器,根本不需要用废旧的钢丝绳去做什么刀具,如果说是需要肉搏,从上面这张英国军队的基本装备配置图里就能不少制式刀具和制式工具,比如说:刺刀、匕首、T字短镐头、斧头和铁锹,甚至是剪断铁丝网的磕钳…有这么多可以使用的家伙事儿还有必要去锻造钢丝刀吗?

德军一战时的单兵装备,除了可以肉搏的匕首、军刺和军铲之外,近战武器有MP18冲锋枪(花机关)和C96也就是俗称的“盒子炮”,前者使用9×19毫米子弹,配备32/20发弹鼓/弹匣;“盒子炮”使用7.63×25毫米子弹,一次装10发子弹,这两种武器的近战能力非常优秀。

了解一战历史上看官们都知道,战争初级经过短暂的大兵团运动战之后,交战双方转入了阵地战,整个战线绵延上千公里的战壕、堡垒、多道铁丝网和大面积的前沿雷场,在浅纵深就是“马克沁机枪”发射阵地再往后就是各种口径的火炮…这样绵密的防御阵地,双方想越雷池一步是非常困难的,当然双方也都进行相互侦察和相互渗透都时不时的进行,这种小规模战斗大多使用制式装备去完成,拿什么钢丝刀进行肉搏显得很可笑。

奥匈帝国的单兵装备,里面有军刺和军铲,肉搏战有狼牙棒!工厂制造的制式冷兵器肯定比私人制造粗糙武器管用的多。

“米军”的近战武器就更变态了,温切斯特霰弹枪,这种“大喷子”一发子里装20多粒钢珠,挨上就是浑身窟窿血流不止惨不忍睹!图片里是美国画家画的一战时的油画,图中带“碟型头盔”是美军,使用温切斯特1894霰弹枪和勃朗宁M1911手枪;对方的德军使用MP18冲锋枪和鲁格08手枪对抗。

鲁格08手枪安装上类似MP18那样的蜗壳弹鼓和MP18组成德军战壕近战的利器。

有了这么多的近战甚至肉搏战的武器,再说什么钢丝绳做的刀在一战或者二战受追捧的话,就有些以讹传讹了,根本就不客观。

那么用钢丝绳可以做刀吗?当然可以,而是还是大马士革纹的工艺刀具,其制做方式很复杂,成品率是很低的。

首先要把废旧钢丝绳切成等段,然后焊接在一起,浸油后(提高温度)放进加热炉当中。

加热到白炽状态后撒上硼砂,硼砂的作用是锻造过程中将氧化铁皮等杂质挤压出来。

先使用手锤锻打,使钢丝绳热焊接在一起。

然后使用锻造机整体热焊合,并且使锻料内部更加致密,同时要进行拉长,为下一步做准备。

初步拉长的锻料要再切割成四等份,重新焊接在一起,重复加热、撒硼砂进行锻造。

叠锻工艺完成使用手锤打锻出刀的基本形状,再进行表面研磨,去除氧化铁皮和表面瑕疵。

基本刀形完成后要再一次加热并且放在珍珠岩内进行保温缓冷,进行初步的热处理。

第二次热处理要采用油淬,因为油要比水柔和的多,不会让刀坯极冷却时发生局部开裂。

精磨后的刀坯还要进行酸浸刻蚀,也就是是让大马士革纹呈现。

钢丝绳锻造出来的美丽大马士革刀纹就是这样的。

通过上面的扼要介绍,表明使用钢丝绳锻造出来的刀具工艺流程是复杂的,并且费时费力,对制造这种刀具的人技术要求很高,并不是有了几天铁匠手艺的人就可以制造出来的,当然这种刀看着就让人喜欢,问题是不可能喜欢就可以得到的,即便是有也是高级军官才能得到的工艺品。

其实使用废旧的板锉制造刀具要比用钢丝绳好的多,工艺也简单一些,图片上是美军M7“丛林大蟒”军刺,它是使用1095钢制造出来的,1095钢也就是普通T10系列工具钢,只是美国牌号的叫法,化学成分基本一样。

钢丝绳通常使用80#钢进行拔丝、编织,这个钢的化学热处理是:碳0.77~0.85、锰0.5~0.8、硅0.17~0.37、磷和硫≤0.035

T10钢:碳0.95~1.04、锰0.35~0.6、硅0.17~0.37、磷≤0.02、硫≤0.03

整体来看两种钢化学成分比较接近,热处理后T10钢的硬度高于80#,但韧性略差。

英77李.恩菲尔德步枪所使用的刺刀。

总的来说,工业化国家制造刺刀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每一支步枪都要配置一把,这是必须的配件,并且在战场上也不允许私自制造武器。

坦克的装甲分为哪几种类型?

从生产工艺分,有铸造装甲和焊接装甲,前者只适用于均质钢装甲,后者是现代坦克主要装甲形式。坦克初次问世时还有铆接装甲,但牢固程度不够,被弹丸击中后铆钉可能飞出伤人,所以很快淘汰了,二战坦克只有日本还采用这种低级形式。

从材质分,有均质装甲和复合装甲,前者多采用装甲钢,二战的坦克都是均质装甲。复合装甲则是多种材质组合成夹心结构,比如钢材+玻璃纤维+陶瓷等,著名的复合装甲有英制乔巴姆装甲,用于挑战者坦克,美制艾布拉姆斯坦克的贫铀装甲也算是复合装甲。

另外现代坦克往往会在主装甲外面加挂附加装甲,这类附加装甲多数是装满钝化炸药的扁平铁盒,一般的小口径弹药击中没有问题,若是大口径穿甲弹或是破甲弹的射流击中就会立刻爆炸,所以叫爆炸装甲或反应式装甲。爆炸可使穿甲弹方向偏转,或让金属射流分散,从而降低其破坏力。特别是后者,反应式装甲可降低破甲弹威力的80%以上,所以是传统装甲的有效补充。

冠头铆钉材料?

、不锈钢铆钉-用于铆接硬度偏高的不锈钢板材,价格高;

2、碳钢铆钉-用来铆接硬度较低的铁板材,价格相对偏低;

3、铜铆钉-用于铆接特殊板材,如紫铜、黄铜和塑料板材;

4、铝铆钉-用来铆接硬度不高的铝板材。

战舰的船体怎么焊接在一起?

战列舰的装甲板是一层一层的,不是一个整块的钢块。一层一层的装甲板通过铆钉,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有些还会在两层装甲板中间留出一定空间作为缓冲层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