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钱是铜的合金,那古人是怎么添加合金的呢?比如如何向合金添加锌?
在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冶炼已经极为成熟,春秋战国时,青铜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汉朝以后,铁器逐渐的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就用来铸造钱币。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代中期,铜钱为青铜,即铜锡合金。到了明朝嘉靖年间,采用黄铜铸造钱币,即题主所说的铜锌合金。
然而铜锌合金是如何冶炼的呢?在最初,是把红铜与菱锌矿石(炉甘石)加碳一起熔炼得到黄铜。在明朝后期,锌锭可以单独提炼出来,然后再用红铜与金属锌混合冶炼,这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在这里介绍一种古老且实用的熔炼方法,火法冶炼。下图是我手画的春秋时期铜绿山遗址炼炉复原图,画的不好请见谅,哈哈!
各位请看,这款炉大概是1.5米左右,由炉腔、炉基和炉身组成。炉基由黏土石块混合搭筑,炉身由石英砂、白瓷粉、铁矿粉等逐层搭筑。炉腔内部呈圆柱形,上窄下宽,底部设有出炉的金门,金门上有排渣孔,防止堵塞。两边斜向下有通风口,使用牛皮制作的鼓风器向内通风。可以说这款高炉已经十分先进,整个封建王朝的竖炉都是以此为蓝本制作的。炼炉有了,往里投入红铜和炉甘石加碳燃烧就能得到黄铜。虽然能得到黄铜,但这种黄铜的铜锌比例并不理想,而且还含有很多杂质。用纯铜与纯锌熔炼出的黄铜才是最好的。
古人是如何提炼纯锌的呢?
古人称锌为倭铅,倭为捉摸不定的意思。因为锌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很难单独获取。氧化锌还原成锌的温度是904℃,锌的沸点为906℃,也就是说还原的锌非常容易沸腾后又变回氧化锌,提炼纯锌的难度很大,但这并没有难倒聪明的古代人。《天工开物》中写道:炉甘石十斤,装入一泥罐内,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底部铺薪,发火锻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
上图所示,炉甘石与煤混合均匀后放入泥罐内,加入少量水,在罐口处用黄泥做出一个罐兜,也就是10cm左右的空腔。将反应罐放入炼炉中,四周放置煤饼,点火燃烧。内部发生反应后,锌蒸汽就通过罐兜通道冷凝到盖上,然后落入冷凝区。这就是“密封蒸馏法”,很简单的方法凸显了古人的大智慧。得到纯锌后,混合红铜置于炼炉就能冶炼出精确比例的铜锌合金,也就是金光闪闪的嘉靖通宝。
战国青铜器的铜质泛出黄铜的颜色,有可能是真的吗?
战国青铜器的铜质泛出黄铜的颜色,也有可能是真的。战国青铜器如是水坑货,泛出黄铜的颜色叫做“泛金,亦称返金”,有这种现象才是真东西,也只有水坑货青铜器真品才有这种独特的现象,当今作伪者尚不能仿之制。要主体绝对是呈现锡白色的青铜质。青铜器刚刚被制造出来时的颜色并不是青绿色,而是呈现不同程度的黄色,大致会有金黄色、橙黄色、浅黄色等等。青铜器之所以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都是因为其内部含有锡和铅,而锡与铅含量的多寡,也决定着器物的颜色。
刚入手的战国时期错金银青铜剑,请各位帮忙看看,我想认识剑上的三个字和作用?
卫国金文 偏向与象形文字 但是也是 大篆的始祖吧~ 其风格或苍劲古朴,或清秀典雅,具有特殊的美感,为后世所珍重。
盟书、简册,无论是丹书或朱书,其字体又别具风韵。如侯马盟书,刀锋笔痕明显,转折顿挫有力,线条粗细略有变化,入笔出笔形成蚕头,有人称之为 蝌蚪书 ,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秦国的篆体是 最正统的 我说意思大概是文具刀 并不是说这三个字 是文具刀 但第三个字 是“刀”字 这样的器具 应该是 贵族 所持, 当时的社会 皇家的御用刀 多华丽 为指挥刀 第一个字 是“指”古铜钱与古铜币的区别?
铜钱从材料上分为青铜和黄铜两种,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钱分为四类,环钱(圆形方孔,主要是秦国和魏国使用),刀币(主要是齐国和燕国),布币(主要是晋国),还有楚国的一种形似贝币的铜钱;秦国统一后使用半两(圆形方孔无郭,以重量来作为计量单位的统一货币);汉代到武帝时用五珠,开始有内外郭;新莽时又开始同时使用刀布以及环钱,同时将重量计数改为进制计数;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对钱的重量有所改变如剪郭变小等方式;到明代开始铸造黄铜币。其实还有一种是铁钱,就是国家经济不行的时候发行的铜钱大量掺铁,变为铁钱。
从大小来说一般根据面额大小来定,如清代的当百当千都是形状较大的钱;到了民国铜钱就变为了铜币没有了中间的方孔。
为什么皇宫门环会有金铜之分?
在咱们古代,是一种“镇物”。数量一般为九行九列。门钉有金铜之分,体现了级别的不同。也代表地位。
门钉有几个作用,一个是装饰,一个是代表等级,一个是起加固作用。最早的门钉只起加固门板的作用。由于一扇大门往往要由若干块板子拼起来,时间一久容易散开。为了避免散落,就在门板里头穿上带,又怕带不结实,于是再用门钉加固。后来门钉做得越来越整齐,横竖成行,钉子的数目也就成了等级的标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