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车床用黄铜保护钢管 车削加工怎样断屑

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4、进给量是工件或工具每旋转一周或往复一次或刀具每转过一齿时工件与工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但是磨床的整机精度却是比较高的。但除了水冷和弹链模式提供的持续射击能力,实际上这个关于重机枪持续性的问题需要分时间看待,重机枪是一种阵地防御武器(如果不使用载具的话...

车床用黄铜保护钢管,车削加工怎样断屑?

车削加工时会产生较长的飞屑,这样即会挂伤工件或周边设施,严重时甚至危及人身安全,所以断屑问题十分重要。较有效的断屑方法有:

1,减小主前角,增大主偏角。加剧卷屑变形,增加断屑可能。

2,降低切削速度。增大进刀量,使工件切削的屑料厚度增加。

3,在刀具上开设断屑槽,合适的断屑槽可以达到断屑的目的。

进给和走刀速度最高为多少?

数控车车削铜件的吃刀量在3-4毫米,进给0.25,转速根据直径来决定。

1、数控车主轴转速是根据加工的工件材质和刀具材质来确定,通常转速越高光洁度越好,进给速度越快加工速度越快,吃刀量越大也会有较高的加工速度。

2、通常转速高不适合选择大吃刀量。可以选择较大的进给,中低转速使机床有较大扭矩,合适大吃刀,进给不宜太快。进给大了,吃刀最好小点。这些都与机床,刀具的刚度,金属材料属性有关系。

3、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4、进给量是工件或工具每旋转一周或往复一次或刀具每转过一齿时工件与工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磨床磁盘红铜和黄铜哪个好?

磨床的工件加工量虽然不像车床的切削量那样大,但是磨床的整机精度却是比较高的。凡是需要在磨床上加工的工件在机加工中都是最后一道工序了。

所以磨床除了床体基础件之外,任何一个组成的结构件或主机用件的材质和精度都是有标准要求的。所用的磁盘必须用黄铜而不是紫铜。紫铜具有延展性,但是不磨,而黄铜不易变形,耐磨度也很高,所以是磨床磁盘配置的优选材质。

92式重机枪射速偏慢?

其实“马克沁比92重机枪好”是21世纪以后的网络文学炒作起来的东西,实际情况是,马克沁没人说得那么好,92式也没人骂的那么差。

92式重机枪最大的意义在于,日本通过仿制改进,完全吃透了一款国产重机枪,完成了装备的自主化。

马克沁机枪虽好,但除了水冷和弹链模式提供的持续射击能力,整体性能并不比92式高到哪去。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持续的泼水能力难道不好吗?我射击不断线,不像垃圾92式还要弄个保弹板换换的上。

实际上这个关于重机枪持续性的问题需要分时间看待,重机枪是一种阵地防御武器(如果不使用载具的话),它最闪耀的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让重机枪崛起,协约国与同盟国大量使用重机枪增加阵地防御的火力密度,让进攻的一方始终处于火力薄弱的境地,收割了无数人命。

但一战后期人们已经开始军事改革,成连排的集团冲锋被班组协同、小分队以点破面的突击形式取代,炮兵观察战术和自动武器技术也得到了进步,重机枪已经无法再像战争前中期那样恣意泼雨了。

打个几下就得换阵地,不注意暴露问题就会被炮火和狙击手轮番教育;对面烟雾弹、毒气、散兵线和坦克辅助的步兵让重机枪无法有效地发挥火力,除非安放它们的碉堡足够坚固。

再经历二战前的一系列机械化和机动军事理论的变革,重机枪已经不像一战时期那么牛气熏天了,它们要么老实地守御坚固工事,要么成为载具的携带火力。

反倒是轻机枪因为适合运动作战和班组行动,成为了二战的轻武器明星。

二战的特点就是运动战打破阵地战,比如德军以MG34\42通用机枪构成的班组阵型,以大规模装甲集群构成的机械化突击力量,连日军都不例外,他们组成了五人一伍,配合轻机枪突击的班组战术,相当犀利。

所以,在二战时期单纯地掰扯重机枪的“持久射击”能力其实没多大意义,单纯地强调“92式不如马克沁持久”也同样没多少意义。

二战时期的重机枪已经变化为“强一级支援火力”,日军通过“重机枪中队”的形式,将92式重机枪配备为中队下属小队级的单位,1小队4挺92外加弹药后勤分队,战斗时会被师团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去。

有些地摊文学经常拿92式的操作人数说事儿,说什么“22个人操作一挺机枪”,这显然是不对的,正常情况下日军的92式机枪只有3个操作员,逼急了1个人打并无大问题。相反马克沁的帆布弹链不要副射手照顾的话,卡弹问题会直线上升。

脱胎自哈奇开斯1914机枪的92式并不需要承担一战堑壕里那种级别的高强度连射,它的性能足够保障轮番高强度的战斗。相反气冷式的设计还带来了更高的便利性,绝大多数时刻日军不需要为水和水冷套操心。

哈奇开斯1914

如果机枪的持续那么重要的话,二战时期德军的MG42通用机枪也就打不出什么赫赫威名了,它才是过热小王子。

马克沁机枪的水冷系统是个毁誉参半的事物,一方面水冷套的确带来了持续的射击能力,但另一方面,水会带来巨大的暴露目标的蒸汽(通过接循环桶可以解决),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得到补充的水源。

如孟良崮上张军长,因为山上水源缺乏天气干燥,加之我军攻击节奏极为紧密,导致水冷机枪纷纷歇菜甚至爆管,可算是撑不下去了。

而法国一战时期凡尔登一支被隔离的孤军,依靠两挺哈奇开斯死硬固守,与下面德军一群MG08打得有来有往,几天打掉十几万发子弹,硬是等到了救援。

可别小看气冷哈奇开斯机枪的上限,它们逼急了一样能浇水降温,还可以采用降低射击频率,轮换停火降温的方式坚持,歇两口就能继续上,自带生命之泉。

而且水冷套还非常薄弱,会被炮击和流弹打漏,会因为维护保养得不到位而锈蚀甚至破裂,会因为意外的磕碰变形损坏,总之马克沁的水冷套绝非一个省心的设备。

采用散热片的92式重机枪就没这方面的问题了,当年一战时期法国人的哈奇开斯气冷已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它们同样能应付高强度的战斗,而且不需要一滴水。

金属弹板的设计其实也没人们想象的那么差,一个熟练的机枪副射手做到让机枪持续射击没有任何问题,日军副射手只需要从专用纸盒里拿出金属弹板,然后源源不断给机枪续上即可。只要弹板没完,它可以就这么不断续下去。

马克沁的弹链看着风光,但一条250发的弹链打完,它就需要打开滚烫的盖板,压上新的弹链,再重新上膛。现实中这个步骤可比《战地》里面忙乱和缓慢得多。

况且重机枪再能“泼水”,战场上的实际打法也不是捞住扳机不动,它同样需要机枪手去瞄准,并且操纵机枪打出合理的火力扇区,以及掌握正确的射击方式和节奏。

供弹方面,采用弹链的马克沁机枪一样存在很大问题,卡壳得比比皆是。金属弹链还好,帆布弹链毛病特别大。这东西使用次数极为有限,然而战场上的士兵基本没有频繁得到新帆布弹链的可能。再加上泥水浸泡、腐蚀腐烂,以及不正确的散装子弹插放,这些织物不出点问题才怪。

至于重量,92式重机枪的重量其实并不像网上扯得那么重。为此我特意摘抄了楼下一段文字:

92式机枪是二战时期日军步兵主要装备的机枪,它的最大特点是重,当时各国的重机枪一般都在30公斤左右,机枪巨无霸也不过49公斤。(改进后的马克沁只有27公斤)但是92式重机枪重量高达55.3公斤(改进后的92重量达63公斤),是名副其实的“重”机枪。

这段文字很唬人,但写作它的人可能并没有搞清楚自己抄的资料,或者说故意要把日本人的东西写成垃圾。不然他不会写马克沁的时候去掉枪架重量,轮到92式的时候又要加上枪架重量。

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大部分马克沁的重量是略重于92式的,即便加上了厚枪管和散热片,92也没马克沁重。

马克沁分很多种类,以我们民24式“金陵马克沁”的原型德国MG08为例,它总重69公斤(加水情况下),不加水为65公斤(不计算水箱重量)。其中枪身重量为26.5公斤,加水4公斤,枪架为38.5公斤。

92式总重55.3公斤,其中枪身27.6公斤,枪架27.7公斤。枪身重量与MG08差不多,但总重比MG08轻多了。

换成俄国人的马克沁1910也一样,1910整重64.3公斤,拆掉防盾和索科洛夫轮式枪架为43公斤。

真正降低了重量的是马克沁自家与英国维克斯合资的维克斯机枪,空枪重量被缩到15公斤,加水18.2公斤,脚架22.7公斤。

所以,看怎么理解了,不到28公斤的92式重机枪,在马克沁面前绝对轮不到被贴上胖子标签。

射速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92式的射速为450-500发\分钟,而各种马克沁机枪的射速则是有差别的。

俄制1910的理论射速为520发\分钟,德制MG08也是450-500发\分钟,英制的维克斯为500发\分钟,它们并没有真的比92式快上许多。

而且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重机枪不可能在战场上不停地突突,包括92在内,它们的战斗实际射速大多在200发\分钟左右,谁都别说谁“偏慢”。

看完这些,你还觉得92式是个垃圾吗?它的性能当然谈不上什么“先进”,我们可以说92式很平庸,但它并不是个比马克沁差的武器,日军带着它从寒带一直打到热带,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甚至换一步说,气冷机枪就是战场的发展方向,相反水冷才是最终被淘汰的那个,92的气冷式是个迎合了潮流的设计,只是日本人的躬匠精神还是差了点意思,设计了一个三不沾出来。相比起同时代美国人搞出来的勃朗宁1919A4气冷机枪,实在是显得太拉胯了。

巴氏合金的用途?

巴氏合金主要使用于大型机械主轴的轴瓦、轴承、轴衬、轴套。如:水泥机械、钢铁机械、化工机械、造纸机械、石油机械、船舶机械、压缩机械、煤矿机械、选矿设备等等,还可以用在大型机床上来取代黄铜,效果也很好。

巴氏合金除制造滑动轴承外,因其质地软、强度低,常将其丝或粉喷涂在钢等基体上制成轴瓦使用。为防止成分偏析和细化晶粒,还常加入少量的砷。

按国家标准,巴氏合金可以分为锡基合金和铅基合金两种。铅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基合金低,耐蚀性也差。所以客户在使用巴氏合金的时候,通常选用锡基合金,其常用的牌号有ZChSnSb11-6、ZChSnSb8-4、ZChSnSb8-8等。尽管铅基合金的性能没有锡基合金好,但是有许多客户仍然选择使用,因为它使用起来比较经济,其常用的牌号有ZChPbSb16-16-2、ZChPbSb1-16-1等。

什么铜做铜套最耐磨?

ZCuSn10P1 ZCuSn12Pb2磷锡青铜,用于重载,中速,280°温度条件下工作的轴承。

CuSn5Pb5Zn5 CuSn7Pb7Zn3锡锌铅青铜,用于中载、中速工作的轴承,需充分润滑,适用于起重机轴承及机床的一般主轴轴承,如汽轮机,中等功率的电动机,拖拉机,发动机,空压机的轴承。

ZCuAl10Fe3 ZCuAl9Fe4Ni4铝铁青铜,用于受冲击重载荷、低转速处,轴承温度可至300℃,适宜制作在海洋环境中工作的轴承。

ZCuPb15Sn8 ZCuPb10Sn10 ZCuPb20Sn5铅青铜,烧注在钢轴瓦上做轴衬,可受很大的冲击载荷,也适用于精密机床主轴轴承 中载、中到高速的冷轧机轴承。

黄铜材料的轴瓦易加工,耐高温,成型容易,打磨方便,不易氧化,主要是价格低于青铜材料的,缺点是黄铜含锌高,不耐用,高力黄铜还好些。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