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是陨铁打造的吗?
越王勾践剑不是陨铁打造的。
吴越时期是中国兵器从青铜向铁器进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吴王好战,伍子胥入吴后更是大肆挑起战争,青铜兵器已经远远不够使用。当时,青铜是一切的基础,从钱币到日常用具,根本不可能大量装备军队。加之铁的发现,铁制兵器各方面性能都超过青铜兵器,所以吴越地区的铁制兵器发展很快。
由于提取铁太过于困难,所以铁制兵器前期产量极少,也就形成了只有最上层才能使用的现象。考古发现,在吴越时期各种不同时间的墓葬出产了好多把吴王剑、越王剑,均铭有吴王、越王字样。所以,王剑其实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纯钧剑就是勾践剑吗?
纯钧剑便是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距春秋时代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七公里)。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根据1977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等有关专家进行的科学测定,越王勾践剑的主要的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分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的技艺。
1973年6月在日本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时,这把宝剑和东汉的银楼玉衣都是其中的精品,郭沫若先生在展出前,专为勾践剑和银楼玉衣题诗一首,诗云:“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搂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并指出“剑铭自作,实赖民工;衣被王躯,裁成对革。创造历史者,并北英雄帝王,乃是人民工匠。
国之重宝——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出土之后,仅于1965年底及“文革”初期,在湖北有过短期展出;在九十年代末之前的三十多年间,该剑在国内一直是“藏而不展”的。直到1999年4月,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前夕,越王勾践剑先是运抵首都北京作短期展出(1999年4月15日运抵北京);1999年国庆节后运回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
到底是谁制造了闻名天下的“越王剑”?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M1一共出土了四把青铜剑。两把菱格花纹剑,两把无纹青铜剑。
其中放在内棺里墓主人左侧的菱格花纹剑就是现在名闻天下的越王勾践剑。而椁室里也有一把几乎一模一样的青铜剑,制造工艺和形制与越王剑完全相同,还略长越王剑5厘米,剑身没有鸟虫错金铭文。因为这把剑出土于椁室的边箱封闭程度不如内棺,存在轻微程度的锈蚀,不如越王剑锈蚀的程度肉眼几乎看不出来,但在诸多出土青铜剑中保存品相也算顶尖上品了。有人称之为越王勾践剑的“副剑”。
六十年代文管部门从全国各地上百家单位征调文物支援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博的前身)的“中国通史陈列”,湖北省博物馆舍不得勾践剑便把副剑送了出去。
铭文的有无造成了同系列出品的两把剑待遇和知名度有霄壤之别,一把名闻天下,一把在国博吃灰。
同它一并展出的还有,河南辉县琉璃阁东周墓出的吴王夫差剑,安徽寿县蔡昭侯墓中出土的吴王光剑。
越王勾践剑色泽?
一把在地下埋藏了2500多年的古剑,居然锋利无比,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20多层的复印纸,剑从中间“唰”一声一划全破。难怪它是我国收藏的第一号名剑,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越王勾践剑上的花纹是用金属锡制成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表面装饰有多种,采用锡是其中之一,青铜的亮黄色与锡的亮白色相互衬托,耀眼美观。
但锡有两点不足,一是硬度低,容易出现划痕,所以只能填在剑身的花纹内;二是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使光泽暗淡,失去了装饰的意义,所以这种方法并没有被较广泛地使用。
越王剑剑身的菱形暗格技术,是吴越之剑非常富于装饰性的一种工艺,这也是人们喜爱吴越之剑的一个原因。这把越王勾践之剑剑首用11道特别薄的铜片制作的同心圆。
越王勾践剑的年代其它国家什么兵器?
越王勾践剑的年代其他国家是青铜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