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子弹好还是铜子弹好?
当然是铜子弹好,但成本高
炮弹壳是什么类型铜?
中国的子弹都是钢材料,而国外用的都是黄铜。
子弹头是什么东西做的?
弹头由柔软的铅芯制成,包覆背甲或者钢背甲,但也有例外,国造5.8X42步枪弹头就是使用的钢芯,这也就是为什么穿透力会比5.56北约弹强的主要原因。
还有例外就是,例如.408弹头的材质为黄铜,用CNC加工而成,因此重量和重心一致性相当高,这也是远射高精度的秘诀。
黄铜55与黄铜62有什么区别?
黄铜牌号H55与H62主要是含铜量高低区别。黄铜是铜锌合金,冶炼时铜合金与锌合金一起熔化,H55黄铜含铜量为55%,低于黄铜H62,锌合金含量>H62,硬度比H62硬,价格比H62低。H62黄铜含铜量为62%,由于锌合金含量<H55黄铜,材质比H55黄铜软。
炮兵打完炮弹后,其弹壳会去哪里?会回收吗?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回收,尤其是那些黄铜材质的弹壳,毕竟铜是一种较昂贵的金属,能回收的话都是尽可能回收的,一个大口径炮弹的弹壳,如果材质是黄铜的话,那么光是一个弹壳就几十斤重,而不管是平时的演习,还是在真正的战场上,炮兵一旦开火,不打上几百发炮弹是停不下来的,这几百发大口径炮弹的弹壳就是好几吨重的铜,即使是按照市场价当废铜卖出去,那也有十几万人民币了,而且,如果是一场激烈的战役打下来,那可就不仅仅是几百发炮弹那么简单,具体多少?看下图:
▲冲绳战役之后美军回收的弹壳
上图中的是二战时期美军在冲绳战役结束后回收的弹壳,这些弹壳在地上都已经堆成小山了,数量肯定有十几万发,而那个时期的弹壳基本上都是黄铜材质的,黄铜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算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金属资源,而战争时期对这些金属资源的消耗本来就很大,所以,在一场战争结束后,弹壳该回收还是要回收的,再财大气粗的国家也不可能无视这些海量的弹壳。不过,对于今天的一些大口径火炮来说,已经不用考虑弹壳回收的问题了?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大口径榴弹炮炮弹直接是使用发射药包而不是弹壳,看下面两个图:▲图一:M107型155mm炮弹▲图二:M107炮弹的M4A2型发射药药包
上图图一中的是美军M107型155mm炮弹,注意,这仅仅是一个155毫米炮弹的弹头,而不包括发射药,它的发射药是上图图二中那玩意,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M197型炮弹的发射药就是用“白布”一样的东西给包起来的,而不是我们印象中的装在金属弹壳里面,一个这样的发射药药包,基本装药量大概为13磅(约5.9千克),至于这个药包的点火装置,则是缝在药包底部的红色布垫中,如图中的箭头所指部位,这个装置也被叫做干净燃烧点火装置(CBI),因为这个点火装置被击发后是和整个药包一起直接燃烧干净的,不会有多余的残留物。因此,使用这种发射药包的大口径炮弹,是不用考虑弹壳回收这个问题的。▲图三:406毫米口径炮弹和它的发射药▲图四:舰炮装弹步骤示意图
而说到这种用发射药药包来替代金属金属弹壳的方法,其实早在以前的大口径舰炮上就有使用了,因为战列舰主炮的口径太大了,动不动就300毫米、400毫米,这种口径的炮弹光是弹头就差不多有一个人那么大,如果给这种弹头制造弹壳的话,制造成本和供弹技术的关就过不了,所以,那个时候的战列舰主炮炮弹采用的就是弹头和药包分装的结构,如上图一所示,是“依阿华级”战列舰上面的406毫米主炮炮弹,前面蓝色的是弹头,后面白色一包一包的就是发射药药包,至于这种大口径战列舰主炮的上弹方式,则是看图二的步骤示意图,先把弹头推进去炮膛,然后放发射药药包。▲图五:使用半可燃式药筒的弹药
▲图六:艾布拉姆斯坦克使用“半可燃药筒”弹药
接着再来说一种半可燃式药筒,这种药筒目前在坦克炮弹上用得比较多,它的原理跟上面提到的发射药药包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发射药药包是发射后直接完全燃烧掉,而这种半可燃式药筒则是燃烧掉大部分结构,但是会留下一个金属的底座,也就是底火那个部分,如上图五所示,就是一种使用了半可燃式药筒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图中最左边那个底座是不可燃烧的,而旁边两个白色的筒状结构则是在发射后直接燃烧掉的,具体的可以看图六,图中艾布拉姆斯坦克发射的就是一个种采用半可燃式药筒的破甲弹,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炮弹在发射之后,掉出来的就只剩一个底座了。
▲底座抛壳装置
这种使用了半可燃式药筒的炮弹,在发射之后只会留下一个很小的底座,不会占多大的空间,所以在战斗过程中可以先用收集装置收集,战斗结束后再处理掉,亦或者是直接使用抛壳装置抛射出舱外,如上图所示,至于说要不要回收,额,这个就没必要了,底座材质一般是廉价的合金,用不着特意去回收,回收的成本搞不好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