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385是什么材质?
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当铜中仅加入锌时,称为普通黄铜。在普通黄铜中,随着含锌量的增加其力学性能的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工业黄铜中的含锌量不超过47%。当含锌量小于39%时,锌能完全溶解于俐中形成以铜为基础的a固溶体,具有良好的塑性,适于冷、热压力加工。
若含锌量大于39%时,组织中会出现以化合物CuZn为基的p固溶体,因而塑性急剧下降而强度增加;若继续增加锌含量,强度将急剧下降。
黄铜脱锌腐蚀发生条件?
黄铜脱锌是一种选择性腐蚀,也称之为合金中活性较强组元的选择性溶解,组元可以是单相固溶体合金中的一种元素,也可以是多相合金中的某一相。选择性腐蚀发生在二元或多元合金中,其中,优先溶解电极电位较负的组元或相,如黄铜脱锌。黄铜脱锌腐蚀的发生和Cu-Zn合金中的锌含量有关,当锌含量低于15%时,一般不产生脱锌腐蚀,但其抗冲蚀性能差;而增加锌含量,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强度和抗冲蚀性能的同时,发生脱锌腐蚀的倾向则相应的增加了。当黄铜的含锌量大于20%时,在水溶液中锌元素易优先溶解,从而留下多孔的铜,这种腐蚀是黄铜冷凝管主要的破坏形式,其结果使黄铜的强度降低,大大剪短了冷凝管的使用寿命。
黄铜脱锌腐蚀主要呈现两种形态:一种是均匀的层状脱锌,常见于含锌量较高的黄铜,且总在酸性介质中;另一种是塞状脱锌,多发生于含锌量较低的黄铜,且在一些微酸性、中性或碱性介质中用作海水热交换器的黄铜经常出现这类脱锌。
影响黄铜脱锌腐蚀的因素:合金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从相组成看,含锌量大于20%的单相A黄铜,脱锌后留下多孔的铜;而A+B双相黄铜的脱锌,先从B相开始的,当B相完全转变为疏松的铜后,再扩展到A相;含锌量更高的E相或C相黄铜,由于脱锌会发生EvCvBvA相转变,转变的程度根据脱锌时间、介质和外加电位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黄铜中含锌量越高,越容易产生脱锌的现象。
黄铜的脱锌不仅发生于中性的海水、河水、工业水中,同时也能在酸性较强的介质及碱性介质中发生,因此溶液的pH值对黄铜的脱锌影响不大。黄铜在各种盐类如CuC12,CuSO4,(NH4)2SO4,NaC1的溶液中也能发生脱锌。根据形貌特征来看,含锌量较高的黄铜在酸性介质中易产生层状脱锌;含锌量较低的黄铜在中性、碱性介质中易发生塞状脱锌,而且随着介质温度的逐渐升高,黄铜的脱锌速度加快。此外,脱锌速率也会受到冷加工变形的影响,而不同种类的黄铜,它的脱锌速率受冷加工变形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黄铜的成分是什么?
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由铜、锌组成的黄铜就叫作普通黄铜,如果是由二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多种合金就称为特殊黄铜。黄铜有较强的耐磨性能,黄铜常被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器等。
普通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其含锌量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其室温组织也有很大不同。根据Cu-Zn二元状态图,黄铜的室温组织有三种:
1、含锌量在35%以下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单相的α固溶体组成,称为α黄铜。
2、含锌量在36%~46%范围内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α+β)两相组成,称为(α+β)黄铜(两相黄铜)。
3、含锌量超过46%~50%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仅由β相组成,称为β黄铜。
6782什么材质好?
6782材质是铜合金。黄铜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
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
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
清代黄铜成分?
黄铜主要成分是铜、其次是锌,以及少量铅和锡。清代黄铜中,锌的含量从20%-40%不等,铅和锡等杂质占百分之几,其余为铜。
黄铜在明清时期就用于铸造铜钱了。明嘉靖年间就用黄铜大量铸钱。(1)黄铜:含锌3-40%。若含锌量在10-20%称为红铜(新疆地区),俄国称为丹铜。 (2)铅黄铜:含锌35-43%,含铅0.3-3%。明清时期的铜钱中有的含铅量还要多些。含锌量有时会少些在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