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特大号黄铜旱烟袋锅 你认为最好吃的一种美食是什么

我是一个纯粹的美食爱好者可以叫我小王今天我分享我做的一道非常拿手的麻婆豆腐,欢迎讨论交流~接下来我将麻婆豆腐的烹饪过程精细到具体的几个步骤,如果食材重量不是300的倍数那就很难计算具体调料和佐料的用量,(具体烹饪时长调味宝app或调味宝小程序可见)热锅下油至冒烟,据我了解很多小伙伴都是因为掌握不好调料的用量才导致的口味不好吃等问题。...

特大号黄铜旱烟袋锅,你认为最好吃的一种美食是什么?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个纯粹的美食爱好者可以叫我小王

今天我分享我做的一道非常拿手的麻婆豆腐,欢迎讨论交流~接下来我将麻婆豆腐的烹饪过程精细到具体的几个步骤,这样更方便理解

1. 主食材:准备韧豆腐和牛肉300克 比例为4:1 (如果做的比较多可以按比例来加下面列举的辅料调料。如果食材重量不是300的倍数那就很难计算具体调料和佐料的用量,会导致口感有出入,建议使用调味宝智能调味机,调味机可以最大10KG食材称重,让食材与调料的配比精确到克,让你做的每一道菜都堪比大厨)

2.配料和佐料:

蒜4瓣

小葱1根

花椒30粒

郫县豆瓣酱10克

川花椒粉1克

花椒油2滴

鸡精1克

老抽4克

淀粉24克

3.准备步骤:

葱蒜切末,牛肉切末,豆腐切成半个麻将牌大小的方块。

清水大火烧开,加盐1克、豆腐焯水1分钟,焯好捞出备用

热锅下油,放牛肉末,大火炒熟,捞出备用

调料汁:老抽鸡精

4.烹饪阶段: (具体烹饪时长调味宝app或调味宝小程序可见)

热锅下油至冒烟,放豆瓣酱炒出红油

加牛肉末和调料汁、清水和豆腐 煮开

均匀的淋三次水淀粉,加花椒粉、花椒油、拌匀,出锅撒葱花

技术要点:调味一定要精确,众所周知一道菜的好吃与否的关键就是“味道”,味道调的不好吃任凭你“色香”再出众,那这道菜依旧是一道失败的作品。据我了解很多小伙伴都是因为掌握不好调料的用量才导致的口味不好吃等问题,之前我也有同样的困扰,后来我买了一台调味宝智能调味机才让我的厨艺有了质的提升

它内置了2400道菜谱就让我感觉非常的棒,真的是太丰富了,换句话说就算我们每 天换着花样只吃新菜,也要6年多才能把机器菜谱里内置的菜给吃完。而且菜谱还包含了我们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以及地方风味菜,简直不要太贴心太人性

其次机器还是7英寸大显示屏触控的,非常的方便,让我们做起菜来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一目了然,机器的上方是一个最大支持10KG食材承重的一个电子秤,家里做饭的食材称重完全绰绰有余,就算是酒店餐厅多分菜的出品也可以完全的来满足,智能调味机是根据具体的菜以及菜品的重量来进行输出调味料的。调料的输出可以精确到“克”。这种精确的调料输出才能保证我们对美味的极致追求

而且智能调味机还支持最多14种调味料的使用,在机器的后方有14个专属的调味料盒,无论是粉沫料(食盐味精鸡精胡椒粉淀粉白砂糖等等)还是液体料(生抽老抽陈醋白醋料酒蚝油等)都支持,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富

智能调味机区别于菜谱可以对每道菜做到全程大中小火候的提醒以及烹饪时长的建议性定时的功能,让完全不会做饭的烹饪小白也可以拥有媲美酒店大厨的实力。把烹饪的每一个步骤与环节,包括所有要准备的主材、佐料、辅料都会详细的告诉你,让每个人都能做出美味佳肴

用了这台调味机之后我的厨艺才突飞猛进的上涨,到现在我很依赖它,真的是做饭小白的福音。调味宝智能调味机让会做饭的你厨艺更进步,让不会做饭的你爱上做饭!

我是小王,用简单的食材做出美味的菜品,为家人做好每一顿饭。如果你喜欢看我分享美食分享生活,请对我的作品进行点赞收藏加关注!谢谢大家支持!

有哪些游玩建议?

是第一次来吗?想玩什么?带孩子玩?还是成人玩?是走马观花,还是慢慢欣赏?

住雍和宫附近这个位置特别好,去哪里都方便.

首先是看升国旗.

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天安门广场都会举行隆重严肃的升降旗仪式,对于初到北京的人来说,观看一场升降旗仪式是必不可少的。

升旗班的战士们一身戎装,庄严威武。朝霞映照国旗,在你眼前熠熠生辉,你会感觉时光流转,仿佛见证了国旗第一次在这里升起的样子。这样的仪式全中国也只有北京的中心才能看到。眼瞅着祖国的旗帜伴随太阳升起,内心的激动只有体验过才知道,那样一种自豪和激动,终生难忘。

看升国旗的人很多,逢节假日和暑期的话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的人,建议提前两个小时出门,越早越好,晚了没站到好位置上就只能看个影子了。

看完升旗,逛故宫,

故宫无需多说,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

除了观展,御花园也是不可错过的,各种植物、太湖石,虽然比不得康乾盛世时珍奇,却是各独一无二的皇家后花园,享受一把帝王生活,也是不错的吧。

故宫外的角楼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心头好,一定要去看看。

雨后的故宫也绝对别有一番韵味,那样穿越时空的感觉,超级棒,必须合影留念有木有?

故宫出来,如果还有时间,就去国家博物馆逛逛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

建筑由两轴两区构成。两轴为:由西门到东门的东西轴线和由南到北的南北轴线。两区为:由中轴内中央大厅分隔的南北两个展区。西门面向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相对;北门面向长安街。南北艺术长廊长260米,高28米;顶部有368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藻井,有着独特的装饰、采光、照明和通风等作用。楼顶有近2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地,表现出了环保和节能的理念。

现有展厅数量48个,最大的2000平方米,最小的近800平方米。另有近800个座位的剧场、近30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兼数码影院)、600平方米的演播室,以及2800平方米的图书馆。还有大面积对公众开放的休闲公共空间以及6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

晚上可以逛逛什刹海.

第二天:

颐和园\北大\清华,

颐和园属国家级文保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圆明园之西,玉泉山之东,全园面积约290公顷,其中北部瓮山(后改称万寿山)约占三分之一,是一座山水结合、以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园。乾隆十五年(1750年),开始建设,至二十九年(1764年)完工。北部万寿山山形呈一峰独耸之势,在山上集中建造了大量的点景建筑;南面为昆明湖,形成开阔的山前观赏范围。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全部破坏。光绪中叶,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挪用海军建设费二千万两白银修复此园,光绪十四年(1888年)完成,基本上保持了原清漪园的格局,至此更名为颐和园。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的造园准则。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300.8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 20 余处, 3000 余间古建筑,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古树名木 1600 余株。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去北大清华看什么(一):北大正门朝西有奥秘

sipa版权用图,请勿转载

如今,外地人到北京旅游,尤其是带孩子旅游,北大清华已成为必去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那么,到北大清华去看什么?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走一趟,估计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所以,重点在于了解校园里的建筑或者景点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故事。本篇将重点讲述北大校园景观背后的故事。

北大校园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虽几经兴废,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

北大的象征——北大西门

北大西门建于1926年 ,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西校门为北京大学的正门,坐东朝西,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高不超过八米。西校门处于北京大学的主轴线起点位置,是进入北大领略风光的最佳入口。西校门内是一座精心雕镂的石桥。正对西门的是校园的主要建筑,即现在的办公楼,其间空地上还耸立着从圆明园牵来的两只华表。西校门向西而行,是清代名园鸣鹤园的遗迹,往南的一片绿地和荷塘,是明末画家米万种勺园故址。

西校门作为燕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已成为北大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人们认识北大的重要窗口。经过岁月的洗礼西校门已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北大西门的设计者是美国人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又译茂飞,1877~1954)。当初绘制校园规划图时,墨菲从玉泉山上的那座塔得到灵感,认为校园的主轴线,就应该指向那座塔,校园的主要建筑和湖,都应在主轴线上,墨菲以玉泉山的古塔作为端点,向东延伸作为校园的主轴线,由此确定了西校门的位置。这样他就一反北京坐北朝南的传统,设计燕园的主校门面朝西布置。

西校门在燕京大学时期是燕园唯一的正门,当时门正中悬挂着由蔡元培先生手书写的“燕京大学”四字匾额。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燕园以后,门正中换上了北京大学四字匾额。“北京大学”四字是毛泽东主席在1950年应北大学生会请求的亲笔题字放大而成,与红色的校门浑然一体。

西门内的华表

由西大门经石拱桥东进,沿主轴线布置在两侧的是4座九开间庑殿顶白墙红窗红柱的教学楼南北展开,正面贝公楼(大礼堂)用变式歇山顶(和金陵女大礼堂相似。墨菲将歇山顶用在主体建筑上,而庑殿顶用在较次要的建筑上,不合中国传统观念)。楼房均为两层,贝公楼前是草坪,后来在草坪中设华表一对。

这一对华表是北大当年燕大强行从圆明园拉走的。圆明园安佑宫门外,原竖有两对华表,除北大那对外,一对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院内。安佑宫华表为汉白玉石雕,刻蟠龙云气,柱围316厘米,通高约8米,下为八角须弥座,其规制与天安门前华表相仿。1925年,燕京大学的翟博牧师派人跑到圆明园强行支架、起运安佑宫前的两对华表。当时的北郊警察分署署长亲自到现场阻拦也无效。安佑宫两对华表被运走,三根到了燕京大学,另一根则由京师警察厅运往城里,一度被闲置在天安门前。1931年,北平图书馆在北海西岸建文津新馆,才将燕京大学多余的华表和天安门的那根一块搬到了那里。因为搬运时候阴差阳错,两对华表都没成对,现在北京大学和国家图书馆文津分馆的华表都是一根粗一根细。

北大办公楼

北大办公楼建于1926年,曾用名:施德楼、贝公楼。现在楼内还保存着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书写的“贝公楼”三个字,这是由1931年燕大毕业生所赠。

实际上施德和贝公都是指一个人,即James White Bashford(1949-1919),中文名曾先后被翻译成贝施德或贝施福。他是汇文大学堂的第二任校长,即后来的燕大前身之一。为了纪念这位对汇文大学堂及燕京大学卓有贡献的学者,燕京大学告竣后,就把这一标志性的建筑取名为“贝公楼”。后来采纳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建议,赋予中国名称办公楼。

办公楼的设计别具匠心。它体量高大,歇山式加庑殿的屋顶式样与众不同,威立于左右庑殿顶式样的教学楼之中,具有魁首之势。这种主题突出的对称建筑布局,加上灰色筒瓦的大屋顶,红色柱子,白色粉墙,蓝绿色调为主的斗拱彩画,形成了古朴高雅的色调,庄重而宁静的气氛,使人感到这里既不是皇家园林,也不是殿堂庙宇,而是古老的中国书院。在办公楼前的石麒麟、古朴威严的华表,再加上小桥流水、清新秀美的青草绿树,既给人以古典园林的美的享受,又透露着校园的青春气息。

办公楼内,一楼现在是党委和校长办公室各个下属单位的办公室,二楼就是著名的办公楼礼堂。礼堂内有942个座位,内部用宫灯、彩绘装饰,基本色调以红色为主,和北大古朴典雅的整体风格非常一致。办公楼在燕京大学时代是校园中的主楼,当年燕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司徒雷登就在这里办公,如今这里是北大党委和行政部门的处所。

办公楼礼堂承载了丰富的历史,1935年12月8日晚上,“一二?九”运动前,燕大的学生就是在这里聚集开会,商讨和策划这次著名的爱国运动的。新中国建立后,礼堂里又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周恩来总理、江泽民主席、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施罗德、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爵士以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曾在这里演讲。校内的重要典礼、仪式、演出活动等等也是在这里举行。现在,礼堂内部的设施已经非常现代化了,就如同北大一样,这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北大办公楼前的石麒麟

北大办公楼前的石麒麟,麒麟高174厘米,另有98厘米高的须弥座。石料坚实,刻工细腻,体态逼真,至今线条、纹样仍十分流畅清晰。这一对石麒麟,原本在圆明园安佑宫门口,早先安置于圆明园大宫门前,刻成时间不晚于雍正三年 (1725年)。乾隆六年(1741年),修建安佑宫时,此石麒麟被移至安佑宫,大宫门则新做铜麒麟一对。 20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建校时,这对石麒麟被移至校园中。

北大校园景观的精华“一塔湖图”

北大校园主轴线上原打算在教学楼群正东建教堂,也取中国古典式;后来没有建教堂,而是堆放挖湖取出的泥土,形成土丘。主轴线越过未名湖,其两侧分别为体育馆和水塔。体育馆用庑殿顶,水塔高37米,仿照通州的辽代密檐砖塔——燃灯佛塔,依捐建人的姓名称博雅塔,中空,有螺旋梯通塔顶,除基座外用钢筋水泥建筑。建佛塔于教会校园内是否合适有过争议,因此博雅塔取消了原设计的相轮、塔刹,也没有佛教雕塑。博雅塔与未名湖畔的风景非常协调,后来有人总结校园景观的精华是“一塔湖图”(图指图书馆)。临风待月楼遗址上建校长官邸,燕京大学10周年校庆时,谢冰心教授提议把这栋房子命名为“临湖轩”,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钱穆教授又提出把门口还未命名的湖称为未名湖。未名湖一带原为乾隆赐给和珅的淑春园,湖上湖心岛是和珅仿圆明园“蓬台仙岛”而建,后也毁于英法联军,画舫只留下基座,及“临风待月楼”遗址。未名湖和六院之间还有四角攒尖的南阁和北阁。

博雅塔

博雅塔建于1924-1925年,位于未名湖东南隅山地上,采用辽代密檐砖塔外形,这样一种在风景区内对构筑物的特殊处理,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杰作。

博雅塔的设计参照了通州的燃灯塔,燃灯塔十三级,“高二百八十尺,围百四尺,中空”,博雅塔也是十三级,只不过比燃灯塔小,高仅三十七米,也是中空,有螺旋梯直通塔顶,除基座外全是钢筋水泥文物,设计精良。 唐克阳在《从废园到燕园》一书中这样评价其风格特征——“徒有中国式的外表,但它所摹写的木构细节却非砖砌,而是由混凝土预制的,这座基本实心的密檐宝塔里面没有舍利和经函,却有层层铁塔通往顶端……”

当时,燕京大学校内的文物都是以捐款人的姓氏命名的,博雅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当时居住在美国)捐资兴建的,所以被命名为“博雅塔”。

博雅塔在建成之初是一座水塔。而今,其水塔这一功能早已弃而不用,反倒是其典雅、古朴的造型,成就了博雅塔独特的文化功能,与未名湖、图书馆一起,成为燕园最著名的文物,位列“一塔湖图”(谐音一塌糊涂)之首。

未名湖的翻尾石鱼

在北大未名湖西侧近岸水中,一尾翻尾石鱼同样也是圆明园遗物。此石鱼原位于圆明园谐奇趣楼南大型海棠式喷水池正中,黄褐色细石精雕而成,鱼身长165厘米,高87厘米,口内喷出水柱,可达十余米。池四周及池内,还有铜羊、鹿、鸭以及石刻花瓶等喷水机关,一齐喷水时,蔚为壮观。如今,红褐色、扬头翘尾的石鱼,已然成为未名湖一景。冬天时,为了防止滑冰的人踩踏石鱼,北京大学会用笼子把石鱼罩起来。

此外,北大校园里还有很多值得参观的地方:蔡元培铜像、李大钊像、塞万提斯像、慈济寺庙门、丹墀、方池、革命烈士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杭爱碑、花神庙碑、梅石碑、乾隆半月诗碑、乾隆御制诗碑、振兴中华碑、三一八遇难烈士纪念碑、静园、镜春园、朗润园、日晷 、石雕五供及石供桌、石屏风、石桥、石狮、米玉墓志铭、赖朴吾、葛利普墓、夏仁德墓、斯诺墓、魏士毅墓、校景亭、钟亭等。

漫步清华 从“二校门”开始

清华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是圆明园的附属园林。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为东西两园,东园仍名为“熙春园”,赐于五子奕综,俗称“小五爷园”,咸丰即位后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亲题匾额。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即咸丰帝),俗称“四爷园”。我国首次留美庚款考试于1909年在北京史家胡同游美学务处举行,同年内务府将西郊皇家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肄业馆”的馆址。1911年游美肄业馆在清华园建成,更名为“清华学堂”。

清华园初期的总体规划也是美国人墨菲设计的,1914年墨菲采用了当时美国流行的校园建筑风格制定清华总体规划,在1916~1920年间陆续建成图书馆(东部)、科学馆、体育馆(前部)和大礼堂(合称为清华的“四大建筑”)。自清华学堂时西洋古典式的校门,现称二校门,校舍向北是中轴线,中心景观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1920年落成,建筑面积约1840米2,座位1200个,是当时中国大学里最大的礼堂,罗马式风格:半球形铜质屋顶,据说是从美国进口的,正门有四根石柱。可惜它的余音时间太长,导致听闻不清晰,后经物理学教授叶企孙运用建筑声学理论并作实验研究,铺设国产吸声材料,得以改进。

到清华校园旅游的游客最先被介绍的都是清华园的标志——二校门。

二校门

二校门位于清华主干道之一清华路,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二校门为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站在清华路,北望二校门,可遥看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景观。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1933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今日的西校门)。此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春夏秋冬,年年岁岁,时光荏苒,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文化大革命”中,二校门曾被摧毁,后恢复重建。

今天看去,她是一座青砖基座、白玉石砌成的三拱石门,中间一道弧度完美的大拱门之上,镌刻着清朝末年大学士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鲜明而有神采。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最早是作为清华学堂的主校门而存在的。早期时,它的两翼伸以短墙,东西各联通有其他建筑。当时的清华,门纪森严,一切与无关人员都禁止擅入。1933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今天西校门所在的位置)。自此,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

时光荏苒,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位于工字厅北侧,常被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被称为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水木清华”一带的景色设计别具匠心,四时变幻的林山,环拢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水木清华的荷花池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荷花池、近春园荷塘和万泉河)。夏季荷花盛开,一片葱郁之色;冬季白雪落于池面,周围琼枝环绕,别有一番景致。荷塘南侧之畔垂杨掩映着的秀雅古建筑本为工字厅的后厦,为“水木清华”正廊,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有记载说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荷塘西侧可见一瀑布,四季流水不断,远远可闻水声,令人心旷神怡。因其幽雅的环境,水木清华常被清华学子选为读书学习和小憩之地。

清华学堂

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本是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09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1909至1911年,游美学务处先后选派了三批直接留美生,共180人,其中有梅贻琦、张子高、赵元任、胡适、张彭春、庄俊等。清华学堂带着浓郁的德国古典风格,在工字厅东边落成,清朝军机大臣那桐为之手书匾额。1911年4月29号,学堂里传来第一阵读书声,清华的历史从此发端。按照美国方式,清华校庆安排在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后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但办学方针依然照搬美国。清华学校还是一个普通的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到这里来,主要是念英文,然后念一些欧美的文化,学生在校学习8年,毕业后公费送美留学,进美国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1925年,清华设立了新制大学部,开始招收大学一年级学生,并创建了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1928年8月,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这一时期的清华学子有竺可桢、侯德榜、茅以升、金岳霖、吴宓、叶企孙、周培元、张钰哲、闻一多、潘光旦、马寅初、杨廷宝、梁思成、顾毓琇、贺麟、王力等。

清华主楼

清华大学主楼,地处校园东区,整体由西、东和中央三部分组成,其全名为"东区主楼"。主楼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体态巍峨,结构坚固,总建筑面积达76871平方米,是建国后由清华多个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工作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1959~1965届毕业生中数百人参加了设计工作。东区主楼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的设计思潮。如早期设计方案中部塔楼呈浮屠状,主楼四角设重檐攒尖亭阁,东西配楼呈台墩状,上置庑殿式从重楼,下设拱门,后期方案则是模仿莫斯科大学主楼建筑的产物,系科教学实验楼采用当时盛行的周边式布置。如此庞大的建筑群,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首屈一指的。

东区主楼中,西主楼首先于1956年设计并破土动工,1957年建筑面积为21589平方米,附设单层的300座位的阶梯式讲堂一座;东主楼于1957年设计并动工,1958年基本建成,总面积21271平方米,附设400座阶梯式讲堂一座。东西主楼均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各由一个东西向的主"L"字形楼和一个南北向的次“L”字形楼组成,主“L”字形楼基本为4层,与中央主楼通过过街楼相连,“L”字形的转角处设置5层高的交通厅,形成角楼形式,4个角楼与中央主楼形成对称向心的格局;两个次“L”字形楼亦为4层,通过跨校园东西主干道的过街楼分别与两个主“L”字形楼相连。

中央主楼于1959年设计,1960年开始施工,原设计主体12层,中间部分14层,主体框架建至9层时因国家经济困难而停工。1963年修改设计,改为主体基本为9层,中间部分10层,1964年重新开工,1966年5月建成。大楼为刚性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4011平方米。后部下层附设500座阶梯式讲演大厅(现称"主楼后厅")。从中央主厅进入大厅,立即感到一种庄重、浓郁的气氛,门斗、横向大门厅、小过厅、竖向进厅等,组成一个具有西方古典气氛的空间序间。进厅为2层高,3层环有跑马廓,周围布置了会议室、接待室。讲演厅上方为环有"凹"廓的半圆形学术报告厅(现称"主楼接待厅")。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中央主楼标高40米,登上楼顶,清华校园风景尽收眼底。

工字厅

工字厅建于18世纪,原名工字殿,是建校前清华园的主体建筑。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共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750平方米。庭院中既有曲廊萦回、雕甍绣槛之景,又有水磨砖墙、清瓦花堵之姿。朱栏画栋之内,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相互勾连,水杉、石榴、海棠、樱花、松柏等一干花草林木欣欣向荣,禽鸟穿梭其间,相映成趣,令人更觉清幽异常。2005年,工字厅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工字厅为清代康熙帝的长子所建,在乾隆时期为皇帝御园。后道光皇帝将其赐给他的第五个儿子,是称“小五爷园”。工字厅大门上面悬挂一匾额,上书“清华园”,乃咸丰皇帝御笔。而清华园也由此得名。作为一座有近400年历史的古建筑,工字厅见证了清华的百年历史。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正式开学,即是在工字厅举行的开学仪式。无论在“清华学堂”、“清华学校”还是“清华大学”,工字厅都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就曾在这里下榻。

工字厅西有古月堂,梁启超、朱自清曾居住。后来几经扩建,清华大学一直延续中式园林和西式校园相邻的格局。红砖洋房分布在绿草青青,树木成荫的优雅校园内,不仅有王淦昌、王大珩、华罗庚、梁思成、杨廷宝等民族精英从这里出发,赴海外学习自然科学后又报效祖国。工字厅后的荷花池为近春园遗址,1927年朱自清在此写出脍炙人口的散文《荷塘月色》,为校园增添了文化色彩。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国学大师在清华主张“中西兼容、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

大礼堂

大礼堂与老图书馆、西体育馆和科学馆,并称“四大建筑”,是清华建校以来第一批大规模建筑。大礼堂建成时是国内高校中最大的礼堂,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高44米。大礼堂的建筑最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风格,罗马风格的穹隆主体,开敞的大跨结构,汉白玉的爱奥尼克柱式门廊。整个建筑下方上圆,庄严雄伟,象征着清华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是清华的集会中心。大礼堂是清华“最有光荣历史的建筑物之一”,在三十年代是支持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的“大礼堂派”学生集会之地。现在校内的会议、讲座及娱乐演出,仍经常在此进行。

科学馆

科学馆位于大礼堂西南,与同方部遥相对应,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之一。科学馆始建于1917年4月,落成于1919年9月。由公顺记(Kung Sung Kee)承建,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H. K. Murphy) 设计。科学馆主体为三层建筑,总面积约355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先进,材料质地坚固。立面分为三段,并点缀石柱,暗红砖墙,灰色坡顶,黄铜大门,青瓦钢窗,门额上镌有铁铸的汉文"科学"和英文"SCIENCEBVILDING"(英文古体拼写),端庄古朴,精雕的梁柱、恢宏的穹拱等欧式古典建筑的元素尽含其中。建馆之初,这里是学校理科教学和实验的场所,从1926年物理系建系,特别是1929年清华理学院建院以后,直到 1999年新理学大楼建成,科学馆一直被作为物理系馆。如今,完好如初的科学馆已作为杨振宁和林家翘两教授回国工作后创建的两个研究中心(即高等研究中心)及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的科研办公基地,仍然屹立在校园中心大草坪西侧。

科学馆是全国有志于科学报国的优秀青年心目中的圣殿。这儿保存下清华理科最古老的记忆,也成为了后来清华理科辉煌的发源地。一大批中国现代科学家由科学馆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单是成为国内外科学界精英和科学院院士的就不下六七十人,在1999年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9位是清华物理系的本科毕业生。从这些闪光的名字中可以看到,科学馆不愧是中国现代科学的摇篮。

气象台

天文台的前身是建成于1931年夏的国立清华大学气象台。为了提供最好的研究条件,办出一流的气象学,学校投资三万三千余元修建了此气象台,并按照国际标准条例配置仪器、设备。当时在华北地区,清华大学气象系的资料是最完整、最准确、最全面、最可靠的,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的营造建设单位常到清华气象系收集资料,咨询问题。遗憾的是,到了1952年,随着清华的院系调整,气象系被并入北京大学。由于长时间的无人照看、维修,气象台越来越破旧。直到1997年,清华大学才改变了“无法无天”(法律和天文)的状况,随着天体物理学科的逐步建成,气象台也更名为天文台。新天文台的外观设计是由建筑系的关肇邺院士组织,为使其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在天文圆顶下面、原气象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几年来,从这座白色八角形的塔中走出了哈佛、MIT等美国超一流大学的博士生及博士后十几名,短短的几年间,清华天体物理在评估中胜过了许多天文学研究历史悠久的学校,名列前茅。天文台的建筑也被注入了水晶的纪念碑,向世人昭示“清华速度”。

在过去激荡的百年中,清华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而这座曾经的气象台也在白昼交替、春去秋回中见证了清华的发展、困阻、屈辱以及振兴。它如同一个白色的巨人,坚挺地站在那里,历经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沉默、坚忍,又充满了耐人回味的故事。从姓"气"到姓"天"的改变,体现的不仅是一个或几个学科走过的道路,更体现了清华人的"气"魄,与他们对人定胜"天"的信仰。

闻亭钟声

闻亭位于大礼堂西侧的一座土山上,是一座古式六角亭。闻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亭内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钟声清脆,远及海淀。七七事变后,清华园落入日寇之手,校园惨遭破坏,钟亭被毁,亭内大钟及亭下铜炮被日寇掠走,至今下落不明。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同时也是我校校友和教授,他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均有相当的成就。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1946在昆明被暗杀。抗战胜利后,学校北上复校,重建钟亭。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先生,特将钟亭命名为“闻亭”。亭内匾额由闻一多先生1921年的同级同学集资建成,“闻亭”二字由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教授所书。亭内大钟原悬挂于颐和园东大门对面,抗战胜利后移至此处。1986年清华师生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修建了闻一多雕像,使“闻亭”景观益显庄严美观。蓝天白云之下,闻亭高耸颇有君子之风;水木清华之侧,钟鸣瓦釜宛若天籁之音;苍松翠柏之间,友山提笔尽抒爱国之志。美哉,闻亭!壮哉,钟声!伟哉,友山!

近春园

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及其包围着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每到夏天,便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寻找"荷塘月色"的胜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在默念着朱自清的名句时,游客们还可以在近春园东山上看到1982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在此写下的名篇《荷塘月色》而建的 “荷塘月色亭”。

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清朝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

古月堂

古月堂为清华园古建庭院之一,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与工字厅西院一巷之隔。这处独立的小庭院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门前两只白色石狮,最具特色的垂花门至今保存完好。古月堂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清华大学建校后成为教师宿舍。院内宁静幽雅,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此居住。1928年,清华初招女生,古月堂被辟为清华女生宿舍。汪健君先生有诗记曰:"古月堂前几变更,昔年济济聚群英。一从女禁开黉畲,两度繁花共月明。"古月堂目前为学校总务机关与外事部门办公所在地。

清华路

清华路是清华大学的两条主干道之一,笔直的大道从清华西门一直延伸到学校的最东部,将校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贯穿学校东西方向的清华路连接着学校教师生活区、行政办公区和教学区,连接着校园东西部,连接着清华几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也连接着传统与现代。从西门沿着清华路前行,沿途可见标志性建筑二校门,从二校门可遥望大礼堂、日晷草坪和清华学堂,穿过清华路和学堂路两条主干道交汇处,路左侧便是新清华学堂、音乐厅和校史馆几个百年校庆标志性建筑,经过东主楼,就可到达主楼广场。清华路两侧种植着银杏树和法国梧桐,校河从南侧蜿蜒而过。秋日的清华路,金灿灿的银杏叶在路两旁随风摇动,为清华园增添了一份秋日的浪漫。满地的落叶,如同在路上铺了一条金黄色的毯子,漫步其中,更可感受校园的美丽与宁静。每天早晨,很多在校园东区上课的清华学子在朝阳中骑车前往系馆,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温馨提示

1、校园参观开放时间为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及学校寒暑假(具体日期见学校公告)。寒暑假集中开放期间,每周一不对外开放。

2、如遇校内有重要活动或极端天气(如雨雪、大风、高温、雾霾等),暂停校园参观。开放日入校时间为上午8点30分,下午13点30分;上下午截止时间根据每日进校参观总人数动态调整。

3、参观人员参观时,须持本人有效证件,并接受安全检查,原则上从清华大学西门参观专用通道进校,西门出校,未经批准禁止从其他校门进校。另外,为保证教学科研活动正常进行,校园分为开放区域和非开放区域。非开放区域不对参观人员开放。

逛完这些地方,估计就很累了

第三天,爬长城

长城

下面这些长城都很值得一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长城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北京域内长城始建于北齐,大规模修建于明代,东起平谷西至门头沟途经北京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6区,全长573公里。北京市域内的明长城建筑遗存,保存了以城堡、关隘、墙体、敌台、烽火台、挡马墙、障墙等多种形式的历史遗存。北京长城已开放点约17处。其中八达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4处为国家级4A级景区。

长城建筑最精华段:八达岭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号称天下九塞之一,是居庸关长城的前哨,更是都城北京的重要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以苍茫的风光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而冠绝天下。

融青山、碧水、古城垣为一体: 水长城

黄花城长城实际上是由三道关卡、四道长城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军事要塞,这在整个长城系列里面是不多见的。黄花城水长城有“三绝”:“一绝”之城水两相恋;“二绝”之长城出入水:水长城缘何而来?魅力何在?就在于水库大坝修起来后的“长城三入水”。

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 慕田峪

慕田峪关,地势最低,海拔仅486米,往东,陡然上升,至大角楼(慕字一台)不到500 米,上升117米。往西,从慕字四台(即正关台)至慕字十九台,起伏不大,较为平缓,从慕字二十台至牛角边最高处,只经过近10座敌楼,就从慕田峪关的486米上升了533米,达到1039米。蔚为壮观。慕田峪长城两侧均设垛口,正关台以东的大角楼,有长约1000米的支城,人称"秃尾巴边"。

另外,比较著名的长城游览景区还有八达岭古长城、司马台长城、居庸关长城、箭扣长城、古北口古长城、水关长城等。

第四天:

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雍和宫里拜拜,逛逛北京胡同吧,南锣鼓巷\五道营等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6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

玲琅满目的玩意儿,各色的小吃聚集,喧嚣的南锣鼓巷,一个人也可以去玩。逛特色小店,若水堂油纸伞、过客、原创装备户外折扣店、文宇奶酪店、创可贴8特色T恤店、乐天陶社等等。坐在小店看窗外人来人往,感受南锣鼓巷白天黑夜的景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

交通:乘公交13、104、107、108、113、201、204、803、815、850路北兵马司站、交道口站或锣鼓巷站下。

南锣鼓巷周边景点

齐白石故居

雨儿胡同13号院曾住过中国一位画坛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院门旁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院子很宽敞,保护得很完好,院中央还摆着大鱼缸。这里没有重新粉刷,透出老宅门的原汁原味。

这里原是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因为建筑时私用了皇宫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级,因而被参劾,宅子也被分成几部分出售,13号院只是一部分。解放后,文化部买下来,由齐白石老先生居住。但老先生住了没多久,就搬到西城跨车胡同,所以,齐白石的故居多指跨车胡同。

齐白石故居已经对外开放,门票5元,院内有齐白石雕塑,正房被还原成原来的样子,有齐白石老先生用过的画案和被子,其他的屋子有生平介绍和旧物展览,还能买到一些纪念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院

茅盾故居

后圆恩寺胡同13号即茅盾故居。和这一地区的许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是太普通,太不起眼了,仅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7月恰是茅盾诞辰110周年,故居经过整修重新开放。故居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围的房间是茅盾生平展览。后院的卧室、起居室、书房等,还按照先生生前的样子布置。茅盾解放后一直住在东四头条203号文化部宿舍,与周扬、阳翰笙等为邻,1974年搬到后圆恩寺,直到1981年病逝,在这个小院中度过了他最后7年的岁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

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是北京最新兴的文艺小资聚集地,被称为“下一站南锣”。它的精髓在于胡同的市井与文艺清新的融合,又临近雍和宫和国子监,这里不失为周末散心的好去处。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东城区安定门立交桥东侧

交通:地铁2号线至安定门站或乘坐公交至安定门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最后一天的行程不算太累,刚好有力气返程.

祝玩得愉快!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