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定装子弹,为什么我国的子弹用黄铜和精钢较多?
我国子弹现在就没有多少用黄铜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几乎成了钢壳涂漆子弹的天下。使用黄铜弹壳子弹的只有美国等北约体系。
实际上钢壳子弹代表的是弹药的一种发展方向,没有任何规定说子弹就必须是铜做的,目前世界上出现过的子弹,从纸、钢、铝合金、塑料甚至干脆不要壳的都有,其中不少已经给淘汰,有些仍然在发展中。
最早的钢弹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缺乏铜矿资源的德国人开发了钢弹覆铜技术,以弥补子弹上巨大的紧俏资源消耗。
到二战时,这项技术已经普及开来,苏联人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制造钢制覆铜子弹。毕竟铜值钱又难找,一炉钢才几个钱?
所以,到今天为止,钢制覆铜弹在世界上已经不是什稀罕品,特别是资源、资金紧缺的第三世界国家,特别热衷于这种技术制造的子弹。
而美国人不一样,他们掌握着世界铜矿的定价权,长期都是铜矿贸易的大期货主,本身的铜矿资源也不缺乏,世界最丰富的铜矿资源就在南美,他们还拥有者绝对的海洋霸权,所以自然是不差那两口豆包钱了。
铜壳子弹有三个最大的好处——自润性,延展性,耐腐蚀。这恰恰是钢壳子弹的短板。覆铜子弹可以稍微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国的钢壳弹采用的方法是涂漆。另外枪械的抛壳力度也需要调整。
实际使用中,我国的钢壳弹经历了许多年的琢磨与改进,再加上大规模的使用经验结合、枪械的改进调整,这才达到了高性能实用化的阶段,并且越来越成熟。
从50年代开始,中国因为卡脖子,开始奋力研究钢壳弹技术,现在我国已经成了“精钢一族”,不止子弹,连炮弹都是钢壳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中国的成功恰恰说明了当前科技早已能解决弹药材料问题,没有必要吊死在黄铜一棵树上。一切问题的关键都在于体系之争。
欧洲人这方面就是例子,他们决计没到美国人那种浪费无所谓的程度。只是受限于北约的标准,统一使用NATO子弹的北约成员国不可能再去捣鼓别的东西,破坏自己的标准统一化。
而且铜壳弹优异的性能确实令人不忍拒绝,北约的通用弹种原型还大都是欧洲开发出来的。因为存在大量的武器通用问题,整个NATO体系只能让新材料子弹去贴合铜壳弹的指标数据,而非让武器去配合新材料弹的特性。
这种研究,无非是寻找铜壳弹的替代品罢了,终归是一种消极的做法。迟早子弹会面对新型材料的冲击。
欧洲人不是不明白,不过虽然有一些欧洲国家研制过无壳弹、铝合金弹、陶瓷弹、塑料弹以及其它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合金子弹,但最终还得跪在NATO的大一统江山前唱征服。
再说了,现代世界与一战那个年代毕竟不一样,虽然子弹消灭敌人的平均消耗数上升了,但谁也不再单纯靠轻武器去夺取胜利。一战时一挺马克沁可以连续喷1个小时,现代谁敢?
种花家其实也早已不缺那点造子弹的黄铜了,现代铜的市场存量和战略储备非常巨大,造子弹只能算是九牛一毛。我们国家用在基础建设上的铜是个天文数字。
基础设施中用铜最多的地方是电力设施建设,从高压输电线到变电站到发电厂到各种电动机和磁力线圈,统统离不开铜的应用,这些东西的重要性超过子弹,使用量也是子弹无法企及的。
但毕竟铜是紧俏资源,我们做不到美欧那样的消耗和浪费。钢壳子弹的成功是一项科学进步的胜利,更是一场体系与标准还有科学技术的漫长战斗。
我们应该知道,美国并没有放弃子弹壳的研究,只是这些技术被存放在民间,暂时没有被整体军用罢了,随着时间的打磨,它们终究也会出现在战场上。钢壳子弹还远远未到松懈的时候。
坦克是如何抛壳的?
一般这样的坦克都是有自动输弹机的坦克,抛壳的动作是输弹机的一个机构自动完成的。
而对于半自动或手动装填的坦克,其实大可不必马上抛壳,因为现在的坦克炮用的都是半可燃药筒,烧完了只有这么大一个东西:
你看小的可以当一个烟灰缸来使。
我们再看看M1A2射击后留下的弹壳:
相对炮弹那么大的东西来说,烧剩下这部分体积已经相当小,掉下来用一个小筐就能收集。所以也不急着往外扔。尤其是遇到核生化环境的时候,坦克必须保持内部高压、密封,这时候是不能大开舱门的。半可燃药筒的设计就是充分考虑了这一点。等条件允许了,打开舱门扔出去就是了。
上面美系120mm坦克炮弹家族,底缘那一小截才是不可燃的,所以不怎么占空间,二战时期的88mm炮弹弹壳占总长度的2/3;这样炮塔内也堆不了几个弹壳,基本上要打一发仍一发了。
现代的苏/俄系坦克和中系坦克因为用上了自动装弹机,所以连抛壳动作都是自动装弹机完成的。抛壳机构主要由框架、弹底壳收集器、抛壳电磁铁、扭杆拉臂及扭杆、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及弹底壳挡铁等组成。开窗机构是一个两级四连杆机构,安装在战斗室左后方炮塔顶上,其功能是当抛壳机构抛壳时,将安装在炮塔后上方的窗盖打开,抛壳后关闭。
96A/B 的抛壳窗
目前我国的三种主要口径的弹药,已经有2种实现了半可燃药筒的设计,即125mm和100mm滑膛炮的弹药,所以打起仗来真的不要太担心要立马抛壳的问题。
不过半可燃药筒再怎么先进,终究还是要抛壳的,这将削弱坦克的三防能力,抛壳机构也增加了一部分重量;而且抛壳窗的存在给顶部加装附加装甲带来了很大困难,不利于防御攻顶弹药。所以现在各主要强国也在研究全可燃药筒和无壳装药技术。在技术发展上,坦克实现弹药无壳化也有类似产品和技术可供借鉴,国外大口径自行火炮,如德国PZH2000自行榴弹炮,早已研制并应用了刚性无壳装药。
使用硬物敲击子弹尾部?
这是1956年,毕加索仅仅用了五分钟,就创造出了一幅价值2000亿的世界名画。
毕加索其人毕加索全名巴伯罗·毕加索,除了是个广为人知的画家,他其实还是一个造诣颇深的雕塑家。也正是这个身份,才有了他后面画风的突变。不过这是后话,我们放在后面说。和所有出名的艺术家一样,“天赋异禀”是他们最基础的底色。童年时期毕加索就展现了自己超凡的绘画天赋,当时左邻右舍都知道他这么一个“小天才”。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又有如此高的天赋,尤其是父亲自己也十分热爱绘画,毕加索的父母当然是全力支持孩子的绘画之路的,因此小小年纪的毕加索是受过正儿八经的美术教育的。不过天才之所以能被称为天才,当然注定了他和普通人不一样。从进入美术教室的第一节课开始,毕加索就是班上的“刺头”。在禁闭室呆着成为毕加索童年求学时期的家常便饭,不过对他来说,这可能反而是一件好事。每次被送进禁闭室,面对只有一套桌椅和一堵墙的小房间的时候,毕加索都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他将在这里随心所欲的进行创作。虽然禁闭室狭小的空间密闭而无趣,但毕加索脑海中丰富的世界已经足以填平这几个小时的时间,甚至每次被带出来他还会意犹未尽。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年仅八岁的毕加索完成了他的第一幅油画作品——《斗牛士》。“以我观物,万物皆浊我之色彩”这句话用来形容毕加索作品的几个时期再合适不过了。都说一个人的作品最能体现人心,这点在毕加索的画里也同样如此。初到巴黎的时候,这位画家经历了自己事业生涯的一段低谷。如果你注意观察过他1900到1903年之间的作品,就会发现他这一时期的画作,从画布到人物、到细节都充斥着浓郁的蓝色基调。英文单词的蓝色其实还有“忧郁”的意思,而这一时期的蓝色也代表着贫穷和世纪末的悲哀。这一时期的毕加索的画作和他后来的风格其实差别很大,这时候他的画还充斥着现实,充分的表现着下层人民的消瘦和孤独。当时的他正经历着挚友去世的痛苦,又受到莫奈等画家的影响,才成就了他这种忧郁的画风。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蓝色时期”,毕加索一路走上了绘画的巅峰。我们目前提到毕加索最先想到的其实更多的是他的超现实主义,这也是他后期一直追寻的风格。从蓝色时期到超现实主义,这期间其实他经历了不少环境以及心境的变化。从追求现实的的描绘,到如雕刻般立体的追求,再到具体和抽象的结合,最终全部凝聚成为超现实主义的画风。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其实是被很多圈外人所不看好的,所有的作品整体上充斥着割裂、诡异和怪诞。《毕加索的秘密》以普通人的思维来看,我们对这些艺术家的艺术转变无疑是无法理解的,但有这样一部纪录片,恰恰就满足了我们对于毕加索艺术创造前构思的好奇。这部由法国导演亨利·乔治·克鲁索拍摄的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真实的记录了。这个少年成名的画家,完整的绘画过程。这也是唯一一次,我们能够以如此独特且近距离的视角和这位画家相处。事实上,如果不是对毕加索本人或者对艺术特别感兴趣的人,对这部纪录片应该不会感官很好。这部纪录片用了大量的篇幅展现毕加索的绘画过程,并不像其他故事类电影一样拥有趣味性的情节支撑,看起来难免会索然无味。但如果细细品味,你也可能会看到一个与人们印象当中完全不同的毕加索。从影像资料里可以看到,毕加索是一个有些干瘦的老人,此时他其实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仍然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从他闪着光的眼睛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他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实际上在这位以拍摄犯罪片著称的导演克鲁索之前,有过不少导演都希望能够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拍摄一部电影,但毕加索其实并不喜欢镜头,或者更准确的说,他不钟情于除了绘画之外的任何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部影片拍摄完成后成为了一部国家级的珍宝,此后再无关于毕加索的影视资料。一个多小时的影片里,我们不断看到画布更替,整个纪录片的前半段,毕加索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一部又一部作品。在这部分里,我们能听到导演和这位画家的对话,在仅剩的五分钟里,这位画家将以极限的速度再次完成一幅大作。和他前面的笔触一样,他的每一笔都落在了观众意想不到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落笔在画布上最先出现的是三个圆,紧接着这三个圆就变成了三朵形状怪异花。但这显然并不是这幅画的终点,之后这位画家笔锋一转,花朵就幻化成了一条小鱼。然后是小鱼变少女,少女变公鸡,公鸡最终又变成了一种我们难以解释的物种。他的每一次落笔都让人无法捉摸,这或许也是毕加索的毕生追求,他让自己的作品打破了学术派画作的常规,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自由。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次落笔后停下。五分钟的时间,这幅画就这么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神秘莫测,但又无法否认它价值2000亿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毕加索作画的过程中,看到几次拍摄被打断。这位画家经常要停下来自己调制颜料的颜色,学过美术的人应该清楚,虽然绘画过程中少不得调色,但遇到大型场合的颜料其实是可以提前调配好的。像毕加索这样临时调颜料也确实不多见,这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他的画其实更注重“随心”,绝不会被某一种东西就此禁锢。再加上他的每幅画都用色大胆且跳脱,如果交给旁人来调,可能也达不到让毕加索满意的效果。不过这位大师在这部影片里的创作,其实也被现代不少人拿出来质疑,他们觉得这些似乎看起来像小孩子的随意涂鸦。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质疑其实是对的。因为毕加索本人后来也公开说过:“十三岁时我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但到70岁时,才能画得像个孩子。”这些看似离奇古怪、意义不明的背后,其实正是人性另一面最真实的天真烂漫。电影的内核不得不说,毕加索这份“返璞归真”的率真,一直到今天还是不少艺术家的毕生追求。其实很多人不能理解导演拍摄这部影片的用途,如果说仅仅是为了拍摄毕加索作画的过程,完全可以让他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画室,让摄影师就此拍上一天。但这次的拍摄不但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拍摄的,毕加索本人还要只穿着下半身,去面对难耐的酷热及聚光灯的强烈照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作画的过程中,这位大艺术家脸上的汗。不过他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对他来说,此刻他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眼前的画布。很显然,导演的初衷并不是让观众学习如何“优雅”的作画。我们需要的是,从毕加索一笔一划的笔尖上,跟随着他思考的痕迹,去观察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思想意识。毕竟如果只要我们看作品,现在的博物馆里比比皆是,这部影片又怎么可能被奉为瑰宝。这其实是对我们普通人好奇心的一种满足,我们无法深入探究诗词歌赋这些艺术品的诞生。但毕加索舞动的笔尖,让我们得以一窥艺术大师的思想风潮,至于是否参悟,便靠的是个人的天赋问题了。当然,毕加索的绘画方式大胆,导演的拍摄手法同样也很大胆。黑白胶胺片的拍摄、艺术家抽烟的手、黑暗的环境、白色的画布、游动在画布上的画笔,相辅相成的展现了一个神秘莫测,但又坦陈率真的艺术家形象。这样特立独行的风格大概也就是为什么毕加索愿意花费时间,出演这部纪录片的原因。不过也有人觉得这位艺术家的私生活过于不检点,也许是一生风流,经历过不少情感,他的画中总是出现一些赤裸的女性形象。据说他曾经为了让模特配合,手段十分强硬。当然这些秘辛是否属实,我们无法证明,就算毕加索本人情感生活丰富,但这也不能抹杀他在艺术领域的天赋成就。可惜的是,这部纪录片因为过于大胆,自诞生后就被封禁了很久,虽然最后得以解封,但其中毕加索创作的二十幅作品,却在之后都被销毁了。这些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寓意深远的画作,尤其是在后半段在毕加索的建议下,大胆的用回油画颜料后的作品。如果当时留下来,到今天应该也算是经典了。索性这位艺术家是位高产的画家,他一生总计留给这个世界近37000件作品。作为一个画家,他从没停止过探索,可以说,整个20世纪,能够像他这样,不断改变,又能保持初心。栓动式狙击步枪至今还没被淘汰的原因是什么?
兔哥回答。狙击步枪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无人飞机,无人直升机,以及小型无人探测设备越来越多的用于战场,这就给反器材狙击步枪带来了工作机会。消灭这些无人探测,攻击武器,虽然可使用的武器有很多,如导弹,速射火炮,但战场上也容易暴露位置,而且并非发现目标就能对其打击,战场上必竟是有战场原则的,实战中有很多能为而不可为的要求。 而此时的反器材狙击步枪就不同了,利用大口径的反器材狙击步枪对这些高价值的无人器材进行隐蔽的狙杀,显然是最具性价比的买卖,也是最隐蔽的做法。而大口径的狙击步枪通常的口径都在12.7毫米以上,这么大的口径其后座力是非常可观的,因此,给操枪带来了压力,不卖点力气打不了这个。如果采用非栓动,而是自动射击原理,虽然不用狙击手上膛退壳这些锁碎事,但自动武器就必须利用火药气体的压力,通过活塞运动实现上膛抛壳,这么大的口径,对枪支的阵动是很大的,这样对射击精度必会有影响。 狙击步枪精度是最重要的,一枪毙命,不是不允许你打第二枪,战场上恐怕你没有机会打第二枪,目标瞬间即失。大口径的反器材狙击步枪需要的是射击的精准度,对于快速上膛狙杀数量要求并不高,而且即便是自动的,你的射速也快不了。战场上的狙杀机会越来越小,到是反狙杀武器装备越来越多,这也要求狙击手一枪毙敌的技能,而栓动型的射击方式能够保障射击时的精准度要求。因此,栓动式的狙击枪通常是大口径狙击步枪的采用的射击形式。 当然,这样的射击方式并不适合战场上前沿快速狙杀,和伴随进攻中的交替掩护狙杀,而这样的狙杀任务更适合精确狙击步枪来作,而这种作战环境下的狙击枪是要求具有块速射击功能的,通常的狙击距离也不会太远,所以才有了精确射手操控的自动狙击步枪,有很多人置疑这种狙击步枪的作用,如果你上过战场,就会明白这类狙击步枪才是最具价值的武器。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狙击步枪都能适合所有任务,相反,狙击步枪有很多局限性,这也是狙击枪永远代替不了普通突出步枪的原因。战场上可以没有狙击步枪,但绝对不能没有突出步枪。当然最好的配置是两者都有。狙击步枪是采用栓动还是采用自动,是根据狙击步枪的使用任务决定的,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用途。目前,反器材狙击步枪的口径越来越大,威力也越来越大,目标指向很明确,就是为了对付越来越多的各类器材,轻装甲目标,因此,对于大口径的反器材狙击步枪栓动的要好于自动的。所以,栓动狙击步枪不会消失。
以上属于个人的看法,欢迎指正,也欢迎你的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
92式重机枪射速偏慢?
其实“马克沁比92重机枪好”是21世纪以后的网络文学炒作起来的东西,实际情况是,马克沁没人说得那么好,92式也没人骂的那么差。
92式重机枪最大的意义在于,日本通过仿制改进,完全吃透了一款国产重机枪,完成了装备的自主化。
马克沁机枪虽好,但除了水冷和弹链模式提供的持续射击能力,整体性能并不比92式高到哪去。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持续的泼水能力难道不好吗?我射击不断线,不像垃圾92式还要弄个保弹板换换的上。
实际上这个关于重机枪持续性的问题需要分时间看待,重机枪是一种阵地防御武器(如果不使用载具的话),它最闪耀的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让重机枪崛起,协约国与同盟国大量使用重机枪增加阵地防御的火力密度,让进攻的一方始终处于火力薄弱的境地,收割了无数人命。
但一战后期人们已经开始军事改革,成连排的集团冲锋被班组协同、小分队以点破面的突击形式取代,炮兵观察战术和自动武器技术也得到了进步,重机枪已经无法再像战争前中期那样恣意泼雨了。
打个几下就得换阵地,不注意暴露问题就会被炮火和狙击手轮番教育;对面烟雾弹、毒气、散兵线和坦克辅助的步兵让重机枪无法有效地发挥火力,除非安放它们的碉堡足够坚固。
再经历二战前的一系列机械化和机动军事理论的变革,重机枪已经不像一战时期那么牛气熏天了,它们要么老实地守御坚固工事,要么成为载具的携带火力。
反倒是轻机枪因为适合运动作战和班组行动,成为了二战的轻武器明星。
二战的特点就是运动战打破阵地战,比如德军以MG34\42通用机枪构成的班组阵型,以大规模装甲集群构成的机械化突击力量,连日军都不例外,他们组成了五人一伍,配合轻机枪突击的班组战术,相当犀利。
所以,在二战时期单纯地掰扯重机枪的“持久射击”能力其实没多大意义,单纯地强调“92式不如马克沁持久”也同样没多少意义。
二战时期的重机枪已经变化为“强一级支援火力”,日军通过“重机枪中队”的形式,将92式重机枪配备为中队下属小队级的单位,1小队4挺92外加弹药后勤分队,战斗时会被师团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去。
有些地摊文学经常拿92式的操作人数说事儿,说什么“22个人操作一挺机枪”,这显然是不对的,正常情况下日军的92式机枪只有3个操作员,逼急了1个人打并无大问题。相反马克沁的帆布弹链不要副射手照顾的话,卡弹问题会直线上升。
脱胎自哈奇开斯1914机枪的92式并不需要承担一战堑壕里那种级别的高强度连射,它的性能足够保障轮番高强度的战斗。相反气冷式的设计还带来了更高的便利性,绝大多数时刻日军不需要为水和水冷套操心。
哈奇开斯1914
如果机枪的持续那么重要的话,二战时期德军的MG42通用机枪也就打不出什么赫赫威名了,它才是过热小王子。
马克沁机枪的水冷系统是个毁誉参半的事物,一方面水冷套的确带来了持续的射击能力,但另一方面,水会带来巨大的暴露目标的蒸汽(通过接循环桶可以解决),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得到补充的水源。
如孟良崮上张军长,因为山上水源缺乏天气干燥,加之我军攻击节奏极为紧密,导致水冷机枪纷纷歇菜甚至爆管,可算是撑不下去了。
而法国一战时期凡尔登一支被隔离的孤军,依靠两挺哈奇开斯死硬固守,与下面德军一群MG08打得有来有往,几天打掉十几万发子弹,硬是等到了救援。
可别小看气冷哈奇开斯机枪的上限,它们逼急了一样能浇水降温,还可以采用降低射击频率,轮换停火降温的方式坚持,歇两口就能继续上,自带生命之泉。
而且水冷套还非常薄弱,会被炮击和流弹打漏,会因为维护保养得不到位而锈蚀甚至破裂,会因为意外的磕碰变形损坏,总之马克沁的水冷套绝非一个省心的设备。
采用散热片的92式重机枪就没这方面的问题了,当年一战时期法国人的哈奇开斯气冷已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它们同样能应付高强度的战斗,而且不需要一滴水。
金属弹板的设计其实也没人们想象的那么差,一个熟练的机枪副射手做到让机枪持续射击没有任何问题,日军副射手只需要从专用纸盒里拿出金属弹板,然后源源不断给机枪续上即可。只要弹板没完,它可以就这么不断续下去。
马克沁的弹链看着风光,但一条250发的弹链打完,它就需要打开滚烫的盖板,压上新的弹链,再重新上膛。现实中这个步骤可比《战地》里面忙乱和缓慢得多。
况且重机枪再能“泼水”,战场上的实际打法也不是捞住扳机不动,它同样需要机枪手去瞄准,并且操纵机枪打出合理的火力扇区,以及掌握正确的射击方式和节奏。
供弹方面,采用弹链的马克沁机枪一样存在很大问题,卡壳得比比皆是。金属弹链还好,帆布弹链毛病特别大。这东西使用次数极为有限,然而战场上的士兵基本没有频繁得到新帆布弹链的可能。再加上泥水浸泡、腐蚀腐烂,以及不正确的散装子弹插放,这些织物不出点问题才怪。
至于重量,92式重机枪的重量其实并不像网上扯得那么重。为此我特意摘抄了楼下一段文字:
92式机枪是二战时期日军步兵主要装备的机枪,它的最大特点是重,当时各国的重机枪一般都在30公斤左右,机枪巨无霸也不过49公斤。(改进后的马克沁只有27公斤)但是92式重机枪重量高达55.3公斤(改进后的92重量达63公斤),是名副其实的“重”机枪。这段文字很唬人,但写作它的人可能并没有搞清楚自己抄的资料,或者说故意要把日本人的东西写成垃圾。不然他不会写马克沁的时候去掉枪架重量,轮到92式的时候又要加上枪架重量。
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大部分马克沁的重量是略重于92式的,即便加上了厚枪管和散热片,92也没马克沁重。
马克沁分很多种类,以我们民24式“金陵马克沁”的原型德国MG08为例,它总重69公斤(加水情况下),不加水为65公斤(不计算水箱重量)。其中枪身重量为26.5公斤,加水4公斤,枪架为38.5公斤。
92式总重55.3公斤,其中枪身27.6公斤,枪架27.7公斤。枪身重量与MG08差不多,但总重比MG08轻多了。
换成俄国人的马克沁1910也一样,1910整重64.3公斤,拆掉防盾和索科洛夫轮式枪架为43公斤。
真正降低了重量的是马克沁自家与英国维克斯合资的维克斯机枪,空枪重量被缩到15公斤,加水18.2公斤,脚架22.7公斤。
所以,看怎么理解了,不到28公斤的92式重机枪,在马克沁面前绝对轮不到被贴上胖子标签。
射速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92式的射速为450-500发\分钟,而各种马克沁机枪的射速则是有差别的。
俄制1910的理论射速为520发\分钟,德制MG08也是450-500发\分钟,英制的维克斯为500发\分钟,它们并没有真的比92式快上许多。
而且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重机枪不可能在战场上不停地突突,包括92在内,它们的战斗实际射速大多在200发\分钟左右,谁都别说谁“偏慢”。
看完这些,你还觉得92式是个垃圾吗?它的性能当然谈不上什么“先进”,我们可以说92式很平庸,但它并不是个比马克沁差的武器,日军带着它从寒带一直打到热带,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甚至换一步说,气冷机枪就是战场的发展方向,相反水冷才是最终被淘汰的那个,92的气冷式是个迎合了潮流的设计,只是日本人的躬匠精神还是差了点意思,设计了一个三不沾出来。相比起同时代美国人搞出来的勃朗宁1919A4气冷机枪,实在是显得太拉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