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小铡刀,再用黄色大斧砍下其头颅?
在历史上,武王伐纣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大事情,因为司马迁史记的原因,给后人留下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历史记录,鉴于司马迁的巨大影响力,后人对于武王伐纣的记载很少怀疑。
毕竟他记录了很多真实的历史事件,对于史记记载以前的事情,他的史记属于权威证据,也正因为此,很少有人怀疑他记录的真实性。 虽然武王伐纣属于灭国之战,但是司马迁的记录非常简单,尤其对于纣王帝辛之死,更加像是仪式性的做法,里面的描述显然不合逻辑。
关于纣王之死,在史记中的原文,现在罗列如下: 《史记》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 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 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 翻译一下就是,纣王退走,然后登他建造的享乐的地方鹿台,穿上豪华的珠玉衣服,然后自焚而死,周人的军队于是进入朝歌,姬发到达纣王死的鹿台,武王亲朝他死尸射了三箭,还拿配剑击打了一下,然后用带有黄旗子的大钺(就是大斧头)斩下他的头颅,悬挂在大白旗(商人尚白)之上。
随后到了纣王两个宠妾跟前,这两个女人都已经自杀了,于是武王再次朝她们射了三箭,然后用黄旗子的大钺斩下她们的头,悬挂在小白旗之上。武王伐纣算是完成。 这个仪式性的记载是不是真实的?或者说这个记载属于司马迁道听途说的文人式记载,有艺术加工的效果?
公元前1046年,周人在姬发的代领下,长途奔袭朝歌,当时商人正在过年,而且主力还在东方和夷方作战。瞅准了这个时间,周人一路急行军讨伐商纣王,给他的罪名是不团结王父母弟,听信妇人之言等等。 在朝歌,因为激烈的王权斗争,商王室贵族之间已经是明争,大批的贵族投奔周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周人长驱直入,歪史认为或许有商人做了带路人,早就将朝歌的虚实告诉周人,朝歌空虚的商人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抵抗,帝辛临时组织了一只奴隶军队,这一些大部分没有什么作战经验。
而切领兵的人或许就已经属于内应,在牧野没有做出任何有效的抵抗,商人军队溃散,周人兵临城下,和牧野一样,朝歌城一样没啥有效抵抗,早上还在牧野作战的周人下午就占领朝歌。 即使纣王自焚而死但是商人的势力依然强大,从随后武庚即位和武庚之乱后继续封微子启为宋公就能说明,并不是纣王死了商人就瓦解了。武庚之乱一直持续三年,说明商人的实力决非一战而彻底灭亡。
而在商人有着巨大的攻击能力的时候,周武王仪式性的惩罚死尸,难道不怕部分死忠商朝的人发难?出于安抚商人,显示自己任意,才没必要和死人过意不去。 其次,如果是活得俘虏,需要献祭,那如此仪式性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已经死了,还有先射三箭,然后用佩剑击打,然后用各色的大钺斩下头颅,没有任何必要。当大敌还在的时候,仪式性的安葬才符合常理。
再者,当攻入朝歌之后,既要安分商人,还要扫荡附近商人的势力,怎么会如此仪式性的对折辱商王和他的王妃的尸体?如果真的要折辱,那就没必要悬挂在白旗之上的时候还分大小。 作为吊民伐罪的仁义之师,显然不可能。所以歪史认为这个记录是司马迁艺术性的加工。
什么可以做成茶?
长期以来,勤劳的中国人就有把身边的植物用来泡水当茶喝的习惯,种类也是非常非常多。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一下,随便列举一下,也有二三十种之多。
蒲公英叶,蒲公英根,莲子芯,菊花,荷叶,桃花,槐花,金银花,柠檬片,玫瑰花,桂花,薄荷叶,茉莉花,陈皮,山楂干,柠檬草、胖大海,艾叶,鱼腥草,益母草,苦菜叶,苦菜根,沙棘叶,红枣,枸杞(红枸杞、黑枸杞),枸杞叶,玉米须,花生皮,葛花,葛根,石竹,牡丹花,罗汉果,苦瓜片,金丝皇菊,姜片(搭配红糖)。
虽然有这么多的种类,但是这些东西和传统的红茶、绿茶比起来,远不是那么普及,都有他们自己的特殊的口感和气味,很多人不是很喜欢,所以只是相对小众人群在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