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制黄铜元样币,马克沁机枪前面为什么要安一块圆形的铁皮片?
这东西叫“闪光防护罩”(Flash shield),国内喜欢叫“避火罩”或“挡焰片”,还有的地方翻译做“闪光盾”,其实就是个原始版的消焰器。
或者更准确地说,它还不能算消焰器,就是个挡光器,目的是为了减弱机枪的射击亮度,削减些火焰亮度。
其实“Flash shield”仅仅出现在德式的马克沁变体MG08重机枪上,我国引进的是德国人的图纸,制造了民廿四重机枪,但依旧称其为马克沁机枪。
这导致后世许多人将民廿四重机枪等同于马克沁,思维印象上产生了以民廿四为基础的偏差。
全世界主要的马克沁机枪,有英国维克斯、德国MG08、俄国M1910三种,只有德国货装了“Flash shield”。
至于美国人的勃朗宁1917,都2022年了,你不会还以为那东西是马克沁吧?何况它也没装什么挡焰片。
马克沁本人也并未给自己的机枪装备什么“Flash shield”,这纯粹是推销机枪时整出的幺蛾子。
马克沁起初满世界推销机枪时,很多参与测试的人员却都不同程度地表达过一个问题——枪口的火焰太大了,晃得人眼花。
这实际上是当时人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的行为,尽管当时已经有很多机关枪,但如马克沁这样全自动高速射击的还是头一个,因此许多人都对其存在不信任感。
很多喷子用都没用过,纯粹根据对加特林机枪的坏印象,就武断地认为这东西“没啥用”,既浪费子弹,也杀不了敌,还容易卡壳。
马克沁机枪采用了管退式原理,枪管前部是个套管装置,形成了一个类似气缸活塞的助退器结构,子弹发射后,火药燃气一边从此处泄压,一边推动枪管后座,利用持续的燃气反冲,便能形成连续不断地全自动射击。
但这样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助退器泄压口会对周围产生星形的喷射,形成非常明亮的目标感。
按理说,这不应该成为问题,但那些客户却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活生生地扯出一团乱麻。
他们坐在一旁的观看席上,看着实验射手用机枪斩断大树,然后一边惊叹其威力之大,一边嫌弃机枪浪费弹药,一边嫌弃火焰晃眼。
这个火焰实在太明显也太明亮,被敌人看到怎么办?
其实,马克沁机枪开火时枪口焰可以达到1米多,定义为阵地上的固定武器,这些关于枪械火焰暴露的问题是根本没法解决的,除非对面是傻子。
马克沁也是光棍,他当时急着推销武器,天天虚火上脑哪有功夫搞研发,便干脆弄了个小圆片挂枪口上了事,对外就说这是阻挡泄压口闪光的设计,直接堵住刁难者的嘴。
结果还真忽悠住了,从此“Flash shield”便成了马克沁机枪的特色配件,只是马克沁自己都懒得看这东西,它只是个商业推销时的临时方案。
不过,这东西还真把德国人忽悠住了,德国人觉得挡焰片设计确实很好,至少它挡住了助退器泄压口那圈最命令的火焰。虽然晚上不指望,但白天的时候多少能降低暴露指数。
因此,德国人引进的马克沁机枪上,便专门留下了这个小挡焰片,还将之变成了挂机件。
中国则是完全没多想,引进德国人的图纸后依样画葫芦,咱也不懂,咱也不敢说,更不敢出差错,万一有大用呢?照着做就对了。
俄国人就没有忽悠住,他们的1905和1910马克沁上都没有这种设计。
至于英国的变体维克斯机枪那就不说什么了,本就是直系的马克沁,它的生产企业叫维克斯-马克沁联合公司。
可以说维克斯马克沁才是完全体的马克沁,它动了很大的手术,比如反转了闭锁方向,全枪缩到18.2公斤,枪口的泄压控重新设计,那个没大用的铁片也给新设计的助退器和助退器抑制装置给取缔了。
实际上维克斯机枪的配件中的确存在挡焰片设计,但英国人有更好的助退器了,也就从未将这玩意儿安枪上。
其实德国人也发现这个小铁片其实用途不大,它本来就是个临时凑合上去的装备,所以不是很好固定,容易被机枪震得上下翻飞。随着战场时间的变长,很多挡焰片都被扔掉或搞丢了。
至于有些人说这是散热片和防弹板,这就是纯属扯淡了。
水冷机枪并不依靠区区小铁片散热,何况“Flash shield”是有明确名称的配件。
防弹板之说的确很能唬人,也许“Flash shield”偶然情况下确实能起到对水冷套的防护,但现实中马克沁机枪是有防盾的,德国人甚至给MG08做了套枪身护甲,整个水冷套都被套了层甲,根本就不稀那点小铁片防护。
最后顺带说一句,德国二战时期MG-42的助退火焰比马克沁还夸张,但人们似乎已经无所谓了。
打光子弹的弹夹为何不能丢掉?
很多人认为题目中的表述有歧义,关键在于弹夹和弹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功能上来说:弹夹是为枪械弹仓(或弹匣)快速装填子弹的工具,弹匣则是枪械供弹装置。由于枪械技术和战场环境的变化,如今的弹匣已基本取代了弹夹的作用。
弹夹也有很多种类,根据弹夹在装填时是否随弹一起装进弹仓,可将弹夹分为漏夹和桥夹两种。其中桥夹就是方便装弹的工具,而漏夹则类似储弹供弹的弹匣,对早期的非自动步枪而言,漏夹要比桥夹重要得多。
19世界末期,单发步枪已不适应战场要求,为了增加枪械储弹量,逐步演化出了步枪弹仓。为了方便为弹仓装弹,人们又设计了弹夹这种工具。最早的弹夹是曼利夏M1886步枪装弹使用的5发弹夹,它和子弹一起装进弹仓,被称之为“漏夹”。
使用漏夹的步枪,子弹无法单独装进弹仓定位,必须随漏夹一起装填。最后一发子弹上膛或击发后,漏夹就会自动抛出。可见,这种漏夹同今天的弹匣一样,兼具储弹、供弹功能,如果仅有子弹没有漏夹,那么手中的枪械就如同废物一样了!您说这样的弹夹能够全部丢弃吗?当然,这种使用漏夹的枪械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桥夹的出现要晚一些,尽管看起来不过是一条槽形金属条,但应用却比漏夹广泛得多,而且至今仍然活跃在各国军队。桥夹对于枪械只是辅助装弹的作用,早期的桥夹用于把多发子弹一次性压进弹仓,随后就可以抽掉。使用桥夹的枪械,也可以不用桥夹,直接将单发子弹逐颗压入弹仓,不过装弹效率就要差一些。这样的弹夹在战场上丢了也就丢了吧!
随着自动步枪的出现,原有固定在步枪上的弹仓演化为可以自由卸下的弹匣,因此桥夹的作用也随之转变为向弹匣快速装弹。
弹匣主要用于冲锋枪或者自动步枪,对于战场作战而言,弹匣对于自动步枪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存弹和供弹,更关键的是提高反应速度和作战效率。
弹匣通常可以容纳20~30发子弹,直接插在步枪的进弹口即可使用,弹匣内的弹簧能够推动子弹向枪膛供弹。通常情况下,需要士兵手动将子弹一颗一颗压进弹匣,在战斗激烈的状况下装弹,是非常危险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携带更多的满装弹匣,方便随时更换,根据战斗任务形势不同,各国通常每人携带4~8个弹匣;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装弹速度,最简便的快速装弹方式就是将预装子弹的桥夹通过接口固定到弹匣上,然后把子弹压进弹匣即可。
目前,各国基于方便战场装弹的需要,多数已采用预装桥夹的方式供应弹药,通常俄罗斯AK系列的桥夹为15发,北约枪械的桥夹为10发,中国95式自动步枪的桥夹也为10发装。在这种方式下,士兵可以在基地打开子弹和桥夹预装完成的弹药箱,直接为弹匣补充子弹,然后在战场上使用弹匣。
至于类似奥地利AUG步枪使用的预装弹匣,则因为成本和可靠性问题,没有大规模推广。
综上所述,可见以下结论:第一,即便在二战期间的战场上,用过的漏夹和桥夹也不会被随意丢弃,因为多数国家的枪弹供应仍然是散装弹,需要漏夹才能装弹射击,需要桥夹实现快速装弹。第二,对于自动步枪而言,弹匣既是枪械的必要配件,也是弹药的坚固容器,基于制造成本、弹药供应、战斗环境等关键因素,用过弹匣通常也不会被随意丢弃。至于桥夹,依然是现代自动步枪的好伙伴!
两军交战为什么打一炮就要几十万?
我的军事启蒙教育,是自家老爷子给完成的,关于炮弹的价格确实记忆犹新,这么些年过去了,具体的年份虽然不太准确,应该是在80年代初,不过数字却牢记在心:那是一枚国产152毫米的加榴炮炮弹,老爷子亲口说道,别说整发炮弹的价格,光这一个黄铜弹壳就价值60元人民币!
同时还记得另外一个数据:战斗机一起一落800块!如果仅弹壳价值就达到60元,则每发炮弹的整体造价,就要翻一番甚至更多,100多块钱肯定小意思。
顺便说一下,当时普通工人的工资每月也就几十块钱,老爷子当年在部队上,工资相对比较高,大概每月在150块左右。
也就是说,一枚152毫米家榴炮弹的整体造价,绝对大于当时一个普通人的月工资,注意这是重炮的炮弹,挺长挺大的,普通的迫击炮弹或者37毫米高炮弹,造价自然不会这么高。
所以在79年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如果来个榴炮营全体八发急速射,一个小单位一个月的工资款,估计肯定不够用,打仗烧起钱来,实在忒狠。
这一晃40年过去了,国内工资和物价都翻了不少番,但是比例是基本不变的,拿现在来说,普通人的月工资也就大几千块,而一发国产大口径榴弹炮的炮弹,也水涨船高到5000块的样子。
如果按今天的价格,以我军一个炮团装备54门榴弹炮计,像79年那样实施火力覆盖,一次进攻战役,起码需要打光一个弹药基数的炮弹,大约是3500发榴弹左右。
按单发价格5000元计算,一个炮团一次火力覆盖至少“消费”1750万元人民币,在我们这里能买30多套房。别说真正上战场了,就是炮兵每年的实弹训练,也得悠着点做计划,来真的就是那烧钱呢。
一定得注意,这还是我们自己能够生产炮弹的情况下,也就是军方的国内采购行为,自己造自己用,价格和成本比例肯定合理,而如果是向国外订购,或者是其他人工成本较高的发达国家,单发售价5000块人民币肯定下不来。
(66式152加榴炮)
就在最近,看过一份美国援乌武器弹药的价格清单,其中包括2.3万发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合计要价1800万美元,平均每发炮弹782美元。有人肯定会问,这还不到1000美元呢,换算下来也就5000人民币嘛?不能这么算的。
因为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炮弹,属于一边清理库存一边“援助”的半买半送行为,好比解放战争初期,美国对南京政权的军援一样,很多武器装备弹药都是战争过后的剩余物资,基本上是“打包处理”,反正现在演员斯基也给不出现钱,就那么回事吧,不代表真实价格。
还有一则新闻可以参考,今年3月初,欧盟和爱沙尼亚决定共同出资40亿欧元,给乌克兰订购了100万发155毫米榴炮弹。现在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大概是1.08,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出结果,一发155毫米炮弹的采购价格是4320美元,这才是比较合理的。
这还是美欧内部之间的采购价,毕竟是为了援乌,那生产商肯定还得打打折,而如果是正常的国际市场军售,一枚美制155毫米榴炮的普通炮弹,售价不会低于5000美元,换算下来得3万人民币以上了,我们绝大多数老百姓,一个月能赚上3万元的工资吗?
根据北约方面的估计,乌军每天要消耗大口径炮弹7000发左右,每个月耗弹接近30万发,其他战争成本不计,光这一项费用,那就是每天3000多万美元,折算的话接近2亿元人民币。烧钱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说句题外话,若非美欧如此拼命军援,乌军炮兵早歇菜了。
而且我们讨论的还是“普通炮弹”,如果是制导炮弹等其他特种弹,价格只会更高。比如海马斯高精度火箭弹每发“友情价”10万美元、反辐射导弹每发29万美元、亚瑟王XM982神剑炮弹每发11.4万美元,大规模战争的战场完全是吞金兽,而炮弹更是“大宗消费品”。
为什么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其实那是早些年战争时期流传下来的,因为当年确实如此。旧中国基本没有生产大口径炮弹的能力,买了炮就还得买弹,这跟自己生产就是两个价格了,军火生意,排在获利最多的行业前三,应该没有什么争议,西方列强卖你炮弹,肯定要大赚特赚。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轻武器的性能数量,以及配套弹药的供给,跟日本鬼子对比的话,其实不吃多少亏。火力被压制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失去了制空权,只能任由鬼子狂轰滥炸;另一个就是炮弹匮乏,因为没有生产大口径炮弹的能力,全靠买买买。
比如可以重创日军的“莱茵式卅二倍重榴弹炮”,也就是俗称的150毫米榴弹炮,德国卖给我们的价格是每门炮4万美元(总计到货48门),而单发炮弹的价格高达40~50美元(那可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价格出现不等,是因为榴弹或者穿甲弹等弹种不同,那么炮弹价格是什么概念呢?
一发150毫米高爆榴弹的重量约为43.5公斤,那么一吨炮弹也就22发到23发左右,进口价格已经高达920美元~1150美元。按1939年的比率,一盎司黄金(31.1035克)的价格是35美元,很容易计算出来,一吨炮弹居然价值1000克左右的黄金!
150毫米榴炮弹当时只进口了6000发,就已经达到了260吨的重量,我们因此就要付出260公斤黄金的价钱,实在是太昂贵了,进口数量当然十分有限,到后来德日合流,给钱都不卖咱了。
也就是说,这6000发炮弹,抗日军队要一直坚持到美制榴弹炮的到来,战场上那得非常节约的使用。第三次长沙会战,岳麓山上的六门150毫米重炮,仅发射了100多发炮弹,就炸得日军鬼哭狼嚎,连续打退日军多次进攻。
如果价格不够直观的话,读者可以用今天的黄金价格换算一下,金店里单克得400多元人民币吧?那么一公斤黄金价值40多万元,当年一发155毫米炮弹,如今也至少2万元起步,可问题是,旧中国是多么贫穷啊!
当时从德国和欧洲购买的其他类型火炮,比如博福斯75毫米山炮 ,每门炮价格为16000美元, 每发炮弹价格也高达25~30美元!
德制山炮弹每发重6.5公斤,一吨炮弹就是154发炮弹,至少价值3846美元,折算黄金约30克,按今天的价格也在13000元人民币左右。
反观日军方面,当时日军采购一发75毫米通用榴弹的价格,大约是25日元(跟今天的日元可不一样),军事爱好者熟知的九四式山炮,也就是日军普遍装备的联队炮,就使用此型炮弹,按二战初期的汇率折合每发只有5.8美元。
九四式榴弹一发炮弹重量约7公斤,一吨算起来大约是143发炮弹,总价值约为829美元,只是我们进口博福斯山炮弹价格的五分之一!中日双方获取成本不同,获取数量不同,战场上情况当然不同,所以光靠买买买,是撑不起作战消耗的。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总共消耗了356万发各类型各口径炮弹,每年平均消耗44.5万发,光1938年就消耗了164.4万发,其中的大口径炮弹怎么也得十几万发,而且全部依赖进口!
如果全靠硬通货或者外汇来购买的话,就算让国民政府的财政全部破产,也还是买不起的,尽管苏援和美援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中国军队的炮火强度和密度,在战场上仍然吃亏,那就意味着将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
结语:现代化战争中的大口径炮弹,由于对性能要求更高,普遍价格在数千到数万元,还没有到“打一炮几十万”的程度,但是战场耗量巨大,总价值惊人。而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炮弹,比如制导炮弹或者高精度火箭弹,确实达到了单发几十万的地步,此言非虚!
有人说只有批评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光批评是不够的,还得有制度,法律,法规等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是一点一点发展到现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那么快,从古人的不穿衣服到发展到穿衣服是发现了美与丑,在到画地为劳,现在人你画地为劳试试!之后出现了各种法律制度,但很残酷,但不这样人类更不会进步,满世界杀戮,那乱套了,鲁迅批判旧社会,想改变旧社会还不得靠强大的人民改天换地,批评是指正错误,但真正想进步还得有深得人心的制度!人类社会文明咋进步也得需要制度,与之匹配的法律法归,公正的对待人民,人民安居乐业,提高人们思想,促进文明的发展!
中正步枪跟三八大盖哪个厉害?
老兵腹部贯穿伤确实为直线,前后伤疤差不多。可见三八大盖近距离停止作用不足是可信的。战后统计普通士兵很少对三百米外的人形目标射击,而三八四百米弹道平直,不需修正,所以非常适合无射击经验的新兵使用。而中正式需要对百米外的目标修正弹道,对没有经验的新兵会使用困难。但老兵没有这种抱怨,说明中正式偏移是稳定的。而两百米正是常用的对射距离,中正并不吃亏。
当时士兵很喜欢中正式的,但是中正式的量很少,中央军才有的装备,其他地方军队根本没有,量就在那里,有的选吗?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的枪支很复杂,中正式只是其中之一,汉阳造、三八式以及其他进口的枪支占了很大部分,中正式从定型到工厂开始规模生产没几年,少的可怜。中正式步枪,俗称79步枪,是按照德国提供的1924式毛瑟步枪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仿制,最早由河南巩县兵工厂量产,后来汉阳兵工厂也生产。口径是7.92mm,较之三八步枪的6.5mm口径,中正式的杀伤力要大得多,被击中,即使不是要害部位,伤势也比较重。
中正式的射程没有三八式远,有效射程只有600米,最远不过800米,三八式有效射程460米,表尺射程可以到1000米。三八式子弹小射程远,杀伤力不大,一旦被击中,经常是贯穿伤,如果不是要害部位,并不危及生命。李仙洲当年在前沿,被击穿肺部,一开始都没发现,和士兵还聊着天呢,才突然因为血气胸而 呼吸困难 ,一低头才发现自己受伤了。后期制造的中正式粗制乱造的,有些枪的射程只有200至300米。
所谓贯穿伤基本上是近距离射击造成的,弹道稳定的特点导致一份三八大概得优势是日本士兵精确射击的距离在500米开外射击头部。而中正步枪的精确射击距离只有300米左右。这也是我军伤亡大于日军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我军打日军伏击时经常也是一比一,甚至一比二的伤亡。如果加上火炮的优势伤亡比例甚至五比一都算我军胜仗了。当然这和士兵体系化训练也有关系,但是日本老兵间的精确射击距离比我们普遍多200米。并不是训练造成的而是武器的原因。
中正步枪有效杀伤射程五百米,三八式步枪有效杀伤射程八百米!这就是真正的差距!再加上产量及子弹的配发都不能全员足量!一场战斗子弹还要小心计划使用,否则就只能拼刺刀了!日本士兵单兵拼刺能力是全世界公认的强!这样还有什么可比性!?
关于中正式不如三八式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共的看法。两型枪械子弹不能通用,共无法获得中正式的弹药补充,以及机枪的弹药,共的弹药纯粹以缴获为主。国共合作之后,共无法从国的手上获得中正式的弹药,所以中正式被共所抛弃。以至于后来,普遍的认为中正式不如三八式。而实际上中正式非常的游戏,虽然在精度上不如三八式,但是神枪手依然喜欢中正式,因为中正式的杀伤力大。游击队常有的一句话,用三八大盖打鬼子,鬼子回姥姥家养了三个月又回来了。
三八式射程远,穿透力强,反而导致杀伤力远不如中正式了。而且,实际作战中,射程远基本上是无用的,超过两百米,打中就有点概率问题了,除非是经过训练的精准射手。步枪手不是狙击手,也没有几倍镜,两百米开外看人,已经很小了,根本不利于瞄准,而且大规模作战,几乎没有太长的瞄准时间,指着差不多位置就能开枪了,普通射手要做到精准射击,一般需要在两百米以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剧中都会有放到五十米再打的情况,这就是为了做到精准射击。所以,三八式的射程可以算是鸡肋。三八式的程度,拼刺上有优势,但是在射击上,要弱于中正式的。
三八式步枪是当时性能比较优良的一把拴动步枪,射程远,精度高,与中正式对比有较明显的优势,人家可以在500米以外打你,而你只能挨打。另外,由于三八式步枪的枪身较长,再加上刺刀都接近1.5米了,所以近身肉搏,拼刺时有明显的优势。还有一点就是,三八式步枪完全可以当作狙击步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