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的黄铜佛,求专业人士估价?
你可以看看铜器的相关鉴赏方法。
具体没法看到铜器的细节。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种类别与形制的器物枚不胜举,争奇斗艳,堪称大观。较之易破碎的瓷器和易蛀朽的竹木器,存世量较大的当数清代遗留下来的铜器了。 铜器由于其材料的可塑性成了古玩中的品种之最,可以说是杂项中的杂中之杂。“杂”是难于规范的东西,其价值也就难于规范,比较模糊。但恰恰是“杂”性含糊,给我们留下了较大的购藏空间。但要玩得起来,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艺术素养是练就火眼金睛的功底,再加上对市场晴雨表的脉测与把握,就可以投入悲喜交加玩心跳的古玩购藏了。 清代林林总总的铜器,是一个可以被大肆挖掘的宝藏之地。为便于叙述与实际把握,试从清代散杂的铜器中划出类别:不外乎有摆件类如人物走兽、铜瓶花插等;有佛教艺术的如佛像香炉、烛台香插等;有文房类的水盂水滴、镇纸笔架等;有生活用品类的铜锁熨斗、手炉烟筒等。品种则难以穷尽,也无需深究,在购藏过程中只要明确自己所中意的器物是属哪一类的,再按做工精致且含文化内涵的选购原则去决定取舍与否。一般来讲佛教类的文房类的铜器较适宜购玩与收藏,它具备文化内涵(属真正称得上文玩的一类),做工也考究,错金镶银等的精巧工艺大多运用装饰在这类器物上,陡增其品味的价值,在洋洋洒洒的清代铜器中是一个高品位的收藏目标。 对于初涉此道的爱好者来说,不要急于求成,先以价廉物美的器物玩起,丰富经验,积累财力,最终步向高精尖的阶梯。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二种值得购玩又可遇可及的铜器,一种是在为数众多的清代佛像中,有一类小型的佛像,因可以携带,也称随身佛,其中只要是面相清晰端庄、工艺精致、价格在五百元至千元左右的就在可购玩之列。贴身携带赏玩,真可谓灵气围绕、佛缘随身了。相对于众多的佩玉者来说就能玩出你的个性与酷味。另一种是白铜紫胎的墨盒,选购刻工精细、画意雅致、品相完好、价格在千元之内的置于案头书桌,盒身储墨久日不干不臭,盒盖倒置代砚舔笔,两全齐美,既实用又能玩赏。 在摆件类中可以寻觅一些艺术性强、装饰效果好的器物来点缀我们的家居,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意趣和典雅古朴的格调。如清代有不少造型各异、雕饰精美、尺寸在10公分左右的铜瓶就很值得购藏,一般价格均在千元至三千元之间,较之某些新工艺品的价格并不奢侈。同样是花钱买艺术摆件来美化居室,何不选择古玩旧器呢?从保值升值的角度来讲也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投资,哪一天玩腻了又升值了即可易手,就是搁置也是一件有意义的历史旧物,唤起一股思古之幽情的遐想。 在生活用品类里的器物一般价格多较菲薄,也较少收藏意义。但作为当时社会生活的实观映真,有它的纪念性含义。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想象力,把这些较低价值的器物引用到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中来,增添生活情趣。有人就把图案刻划精美的铜锁置于案头用作镇纸,把铜熨斗用作栽花养草的水浇,闲情逸致由此而生。 总之,在清代各类铜器中都存在着不少物有所值,甚至物有超值的东西,在此有限的篇幅里仅能提供给大家的是一种思路,有许多东西只能意会,难于言传,需靠古玩爱好自己在实际中去摸索、去求知、去发现、去收藏。 辨质、识款、读铭文 □杨荣康 铜质…………………………… 铜器在清代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玩,其铜质种类较为复杂。造型仿商周的铜器大多为青铜即纯铜与锡的合金,呈色多泛青绿或黑色。如文物商店中一件青铜方口壶,纹饰间现出幽幽的绿锈,其标价为四万元。 另一种是黄铜,是清代铜器中用料最具时代特色的品种。上至皇宫御用器具,下至民间案头摆设都一一涉及。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铜香炉,种类繁多,器型各异。铜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其重量来判断优劣。一般来讲重量越重铜质就好。器壁的均匀和厚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早在明代关于铜炉的铸造就有“八炼”、“十二炼”之说。好的铜香炉所含杂质较少。铜炉经过历代藏家的收藏和摩挲,形成一层如同涂蜡的光泽,“宝色内涵,珠光外现”,这种现象在其他古董中也是常见的。另外以往图谱记载常见的铜炉颜色有:藏经纸色,为黄带白色;蜡条色,为黑黄带白色或深黄带黑色,依其色泽深浅有所谓“熟棠梨色”、“淡泞梨色”等多种。枣红色,似红枣之皮,红中带紫;栗谷色,为黑黄色,如常见栗谷之色;鎏金色,渗金色。 第三种铜质为白铜,据老一辈所传,其主要产地在云南。凡是白铜制品其年代多为清代后期,即同治、光绪时期,常见器物有锁、墨盒、烟壶等。甚至到了民国时期,白铜制品更加繁多。 底款…………………………… 底款分两种,一是年代,二是作者名。 年代底款在铜器中较为简单,主要集中于香炉中。清代香炉的形制主要仿明代的宣德炉数量很多,器型各异,质量也高低不一。大部分器物底部铸有“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市场上所出现的宣德炉都是清代仿品。明代真品如砂中之金少之又少。“大明宣德年制”为自右向左所写的楷书,“宣德年制”为四方形、每字各占一处的篆书。 谈到清代铜器的底款,就不得不提及明代的制铜名家。清代后期随着古玩业的兴起,很多古董商将当时仿制的铜器铸上明代名家的款式,致使鱼目混杂。现代藏家在选购时应多长一个心眼,对标有此种款式的 www.zhao-kao.com器物,第一反应应该是先否定,然后才能细细琢磨,从器型等各方面分析,或请教此中行家。 现将明清名家略作一下介绍: 1.吴邦佐,明宣德,铸铜炉,款文剔地阳文“吴邦佐督造”。 2.高氏,明宣德,铸铜炉,款文“宣德五年高氏监制”。 3.且闲主人,明宣德,铸铜炉,款文阳文“宣德年且闲主人监制”。 4.学道,明嘉靖,铸铜炉,“北铸”派代表。 5.汤子祥,明末清初,铸铜炉。 6.胡四,明末清初,铸铜炉。 7.蟹钳,明末清初,安徽人,铸铜炉。 8.刘学诗,清咸丰,维县人,铸铜炉。 9.钱大田,清代,嘉定人,铸铜器。 10.钱秉田,清代、铸铜器,钱大田之弟。现上海文物商店有清代篆书“张鸣岐制”款的黄铜手炉、“石叟”款的铜嵌银缘小型文玩等。 铭文……………………………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谈谈清代对商周青铜器的仿制和作伪问题。铭文的存在是一件青铜器本身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标识。现存大量清代仿器中也有很多刻有铭文的。那么如何进行辨伪呢? 首先应该知道,商周青铜器铭文绝大多数是用范铸的,极个别是刀刻的。春秋时期开始铭文是用琢玉的小轮子磨出来的。因此这两种方法使得铭文没有刀口的痕迹。 晚清作伪方法多为刀刻,所以字口往往有刀刃的痕迹。近代也有用腐蚀方法来作伪铭文的,即在器物表面涂一层蜡,留出文字部分用化学制品进行腐蚀。 当然清代也有刻上自己铭文的,上海文物商店有一件青铜器,上刻铭文“同治九年仲秋,浙江巡抚杨昌×,署布政使觉罗鉴,为松州府学制管凡一百十有一,……”论明了其制作年代、人物以及用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也有很多铜器,作者往往刻上诗词和书画以显儒雅之风。怎么辨别古铜观音像?
首先是看材质。古铜佛像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他铜合金等,但不同时期的用铜是不一样的,元代以前的铜佛一般都用青铜,也有一些红铜制品,元代以后则出现了较多铜锌合金的黄铜及纯铜制作的所谓红铜佛像,而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称为古铜佛像,黄铜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其次是看标志、手印和坐姿。佛像制造时十分严谨,造像的标志、手印和坐姿并细心察看和对照,这样不但能分清藏品是佛还是菩萨,再次是看面相、体型和服饰。面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纹特征等
有个黄金的佛像最简单怎么辨别它的真假?
黄金饰品的鉴别
(1)看颜色:黄金首饰纯度越高,色泽越深。在没有对金牌的情况下可按下列色泽确定大体成色(以青金为准则。所谓青金是黄金内只含白银成分);深赤黄色成色在95%以上,浅赤黄色90--95%,淡黄色为80--85%,青黄色65—70%,色青带白光只有50--60%,微黄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说的七青、八黄、九赤可作参考。(2)掂重量:黄金的比重为19.32,重于银、铜、铅、锌、铝等金属。如同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以上,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黄金饰品托在手中应有沉坠之感,假金饰品则觉轻飘。此法不适用于镶嵌宝石的黄金饰品。
(3)看硬度:纯金柔软、硬度低,用指甲能划出浅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黄金饰品比成色低的柔软,含铜越多越硬,折弯法也能试验硬度,纯金柔软,容易折弯,纯度越低,越不易折弯。
(4)听声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抛掷,会发出叭哒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脆而无沉闷感,一般发出“当当”响声,而且声有余音,落地后跳动剧烈。
(5)用火烧:用火将要鉴别的饰品烧红(不要使饰品熔化变形),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如表面仍呈原来黄金色泽则是纯金;如颜色变暗或不同程度变黑,则不是纯金。一般成色越低,颜色越浓,全部变黑,说明是假金饰品。
(6)看标记:国产黄金饰品都是按国际标准提纯配制成的,并打上戮记,如“24K”标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标明“18K”字样,成色低于loK者,按规定就不能打K金印号了。目前社会上不法分子常用制造假牌号、仿制戳记,用稀金、亚金、甚至黄铜冒充真金,因而鉴别黄金饰品要根据样品进行综合判定来确定真假。
永乐佛像款式?
永乐宣德造像皆用失蜡法铸造,不同于内地传统惯用的翻砂法,铸工精细而复杂,涉及冶炼、塑模、制范、铸造、打磨、镀金、装藏等多种工艺。
塑造出来的佛像,尊尊皆铜质细润,色彩华丽。皆用黄铜铸造,黄铜是一种铜锌合金,质地细密,色泽明亮,且耐腐性强。是否刻款不能作为宫廷造像是与非的决定性标记,只可作为判断宫廷造像的不同用途与去处。这两类宫廷造像各有不同的用途和去处,刻款佛像主要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亚洲第一大佛在什么地方?
中原大佛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景区上汤旅游区内,311国道横贯鲁山全境,从大佛面前畅然通过。大佛景区向西是著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尧山(石人山)风景区,向东是波涛荡漾的昭平湖水上公园,南去10公里是神秘的林彪指挥所。 2002年,河南汝州市天瑞集团,投资2.8亿元人民币,历时将近5年,于2007年建造竣工。佛院地处风水宝地,青山环抱,绿水环绕,佛像庄严祥和,气势宏大,前所未有。据资料显示,景区占地11700亩,佛像身高108米,莲花宝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55米,计总高208米。其中金刚座内分三层,每层有九个展殿,三个拜佛台,每个拜佛台有300平方米。其外层上部是飞天造型,中部为万佛龛,下部正南为巨门三个。其下为须弥座,占地6680平方米。佛身用黄铜、紫铜2700吨、黄金600公斤,为抗震、防风、防灾内部用钢材3700吨支撑,造型庄严、气势独特。围绕金佛,依照卢舍那佛文化理念,在金刚宝座、莲花宝座近万平方米的空间内,展现“五方五佛”乃数万尊护法菩萨、金刚、罗汉、天女的宏伟场面,造像之多、之精美,乃当代天下第一。
6月份六榕寺恢复了吗?
恢复了
六榕寺门票:5元六榕塔登塔票价:10元/人
六榕寺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名胜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茏,文物荟萃。六榕寺以六榕花塔为特色标志,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旅游景点。早在南朝宋代(420一479年),六榕寺原址已建有佛殿,名为广州宝庄严寺。梁大同三年(537年),内道场沙门昙裕法师奉命出使,求得舍利返至广州,因病淹留宝庄严寺,修书表示“愿居此刹”,得到诏许并筑舍利塔,塔下珍藏自海外求得佛舍利。唐永徽元年(650年),舍利塔示现瑞象。宝庄严寺上座宝轮和尚借助各级地方官之力重修寺塔。上元二年(675年)十一月,著名诗人王勃途经广州,此时宝庄严寺舍利塔已经修葺一新,僧俗都钦仰王勃大名,对他讲述本寺略史及此次修塔因缘,请他撰写重修碑记,王勃欣然命笔,其《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写道:“夫宝庄严寺舍利塔者,梁大同三年内道场沙门昙裕法师所立也......仍分舍利、俾宏真福。……是岁也(650年),忽于宝塔重睹神光:玉林照灼,金山具足,倏来忽往,类奔电之舍云;吐焰流精,若繁星之转汉;倾都共仰、溢郭同窥......。”花塔东为山门、弥勒殿和天王殿、韦驮殿,还有苏东坡画像和有六榕的石刻等古碑10余方。塔西为大雄宝殿,高14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内供奉清康熙二年(1663年)以黄铜精铸的三尊大佛像。佛各高6米,重10吨,仪态慈祥,它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大殿南侧现重建了说法堂,榕荫园内有六祖堂、观音殿、僧舍斋堂、功德堂、藏经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