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避邪小铜锁,关于桃花的诗词有哪些?
我是秋水,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关于桃花的诗词有很多,我收录一些古诗名句供文友欣赏。
1、《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桃花》唐·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3、《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4、《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5、《水调歌头·游览》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6、唐·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7、唐.崔护:《题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杜甫:《绝句漫兴》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9、吴融:《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10、宋.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11、唐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12、宋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13、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14、唐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
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
15、唐 元稹《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16、唐 齐己《桃花》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17、宋 苏轼《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18、宋.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19、清.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20、唐 杨凭《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21、唐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22、宋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23、唐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23、《诗经》还有一首《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4、《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后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使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25、王维《田园乐七首之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26、《辋川别业》王维 唐代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27、《题百叶桃花》韩愈 唐代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
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28、《送别诗》苏轼 宋代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
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
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29、《将进酒》李贺 唐代
琉璃钟, 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 击鼍鼓。 皓齿歌, 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 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助到你!
玉皇大帝为什么在好多小说和影视中不是很厉害?
玉皇大帝不厉害?你真是搞笑吧?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你以为真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啊?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就知道玉皇大帝有多厉害了!
另外关于玉皇大帝有多厉害,在我写的文章中第34-36期,详细的讲明了玉皇大帝手段到底有多高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后查看,不过我现在写到第112期了,就举112期的例子吧,当然前面还有车迟国比法玉帝的影子,和平顶山战役玉帝的影子等!
孙悟空大战青牛精的时候,玉皇大帝的高招激起了如来佛祖的杀心!
(杨角风谈西游第112期)
上一期我们通过对西游记中两件武器的对比,得出了太上老君的金刚镯和如来佛祖的紧箍儿都是厉害的法宝,相对来说紧箍儿的单体伤害更大一些,金刚镯则主要是群体伤害,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圈儿。
而在金兜山孙悟空也变得聪明起来,也开始尝试使用圈儿,他画了一个圈儿圈住了唐僧等人,只是后来被猪八戒给毁了,经历许多磨难以后,唐僧装模作样的跟孙悟空说:早知道就不出这个圈儿了!
但是这一战我们看到的都是明战,其实还有一个暗战在进行,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孙悟空大战青牛精的时候,玉皇大帝的高招激起了如来佛祖的杀心!
1、对孙悟空不满的人(一)
首先第一个对孙悟空不满的人铁定是唐僧,我们看看这段路上孙悟空都做了什么,为什么惹恼了唐僧?
在红孩儿那里,孙悟空看到空中出现一团红云:
行者大惊,走近前,把唐僧搊着脚,推下马来。
这是孙悟空公然的拎着唐僧摔他;再比如在车迟国,唐僧让他去查看一下前面为何这么嚷嚷,结果这猴子一去不回,跟五百和尚玩抓着猴毛喊救命的游戏,饿得唐僧无奈跟着八戒前行;在黑水河,孙悟空明明知道这个船夫有问题,还让猪八戒跟他一起坐船,自己不保护师父;在通天河更过分,明明都到了水下了,连唐僧都能听到孙悟空的呼吸声了,他就是不救,非要先去报复观音菩萨!
如果这些还不能让唐僧生气的话,那么后面发生的事情,就能看出孙悟空有多过分了:
“师父,我知你没甚坐性,我与你个安身法儿”即取出金箍棒,幌了一幌……画了一道圈子。
唐僧傻吗?当然不傻啊,你个猴子有啥本事我还不知道吗?画个圈就能防妖怪?你当我弱智啊?
虽然最后唐僧也跟孙悟空说当初不该出这个圈,但是看到孙悟空洋洋得意的样子,他的心中绝对不是感激,而是愤怒……
2、对孙悟空不满的人(二)
第二个人就不得不提观音菩萨了,在乌鸡国,孙悟空就坏了佛祖的好事,本来整个乌鸡国马上就成为佛家绝对的统治了,就因为孙悟空的捣乱,坏了大事,如果这件事还跟观音菩萨不搭嘎的话,那么通天河这里,观音菩萨真是恨透了孙悟空。
孙悟空不仅仅坏了她的好事,迫使她不得不收回金鱼精,还让她在众人面前现身,一点都不顾及她衣服都没穿好的囧境,实在是可恶!
第三个不满的人,不用说了,就是太上老君,想当年老君为了玉帝的大业,白白给孙悟空贡献了那么多的仙丹灵药,最后还赠送一个火眼金睛的技能,还配合你猴子演戏被你推了一个跟头,这可是非常丢人的事,可是你孙悟空怎么报答他?
先是在平顶山欺负老君的两个童子,还干死了老君的疑似情妇(狐狸精),甚至想霸占老君的宝贝;在车迟国,不仅活活玩死了三个老君手下的道教弟子,还把三清的塑像推进了五谷轮回之所,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这种耻辱还是带有粪便的,作为太上老君怎么可能就这样算了?
太上老君越看取经队伍越不顺眼,如果你们是正义的,那无可厚非,可惜你们干的都不是人事儿,为民谋福的三个好大仙活活被你们玩死,年年吃童男童女的灵感大王却可以全身而退?
老君把对取经队伍的不满,或者叫对天庭和如来佛祖的不满都发泄到了孙悟空身上,这也造成了孙悟空的处境已经非常困难。
3、玉皇大帝的高招
作为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怎么可能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平衡多方关系,他才不管你孙悟空是死是活,取经成功与否,如来高兴不高兴!只要能削弱各方的势力,能提升天庭的控制力,这就是玉皇大帝的利益追求,所以在迎接孙悟空的事情上,他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安排:
直至南天门外,忽抬头见广目天王,当面迎着长揖道:“大圣何往?”……说未了,又见那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作礼道:“大圣,失迎,请待茶。”……径入南天门里,直至灵霄殿外,果又见张道陵、葛仙翁、许旌阳、丘弘济四天师并南斗六司、北斗七元都在殿前迎着行者,一齐起手……当时四天师传奏灵霄,引见玉陛……
我们分析一下啊:
广目天王迎接,广目没别的能耐,就是能眼观八路耳听六方,这代表着玉帝的满满诚意,以及玉帝表露出的已经什么都看到的态度;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作礼,还给孙悟空奉茶,说明天庭的军队都拥护玉帝;在南天门只能算是接机,接机都有天庭部门主管前来迎接,可见孙悟空的重要性;等到了凌霄殿外,那更不得了了,四天师、南斗六司、北斗七元都来迎接了,这种待遇连如来佛祖都不曾有啊……
说明什么?说明玉皇大帝已经开始给孙悟空名分了,孙悟空这段时间所作所为深得玉帝胃口:乌鸡国摧毁如来的计谋;车迟国又干掉了三清的香火;陈家庄又断了观音菩萨的财路,这一切的一切都对天庭太有利了,玉帝能不喜欢吗?
4、心里别扭的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当然知道这个青牛精是怎么回事啊,可是他心里着实难受,自己实力其实不咋地,真跟太上老君斗起来,那对谁都不好过!可是人家太上老君直接表明态度了,不管是平顶山的二个童子要致取经队伍于死地,还是这金兜洞的青牛精抓住取经队伍偷东西的事不放,都让如来佛祖非常的难受。
再说如来佛祖的队友玉皇大帝,虽然俩人都是支持取经的,可是真遇到事情了,天庭只是装模作样的帮忙,一点作用都没有,天庭就真的不知道这只妖怪是谁放出来的?就这么能装傻卖愣?要知道玉帝下令查天庭是否有人私自下凡时,太上老君就在边上看着呢!
这就是玉皇大帝的高明之处!你们俩斗去吧,斗的越狠我越高兴,尤其是这样高规格的接待孙悟空,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的同时,更是打脸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估计玉皇大帝心里都偷偷乐了半天了。
当然最憋屈的还是如来佛祖,毕竟取经的利益是自己家的,不能真就死在这里了,该花的钱还得花!都怪孙悟空,干嘛要去招惹太上老君?都怪猪八戒,干嘛要去偷人家的衣服?人家青牛精一个小小的司机,都敢叫板到灵山了,可他娘的,我堂堂的如来佛祖连骂都不敢骂,还不能告诉孙悟空这个妖怪是谁?怕孙悟空这死猴子嘴上不把门,把我出卖了,到时候打不过老君,更丢人,咳,憋屈……
憋屈到最后,才明白,这只死猴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路上虽然也有成绩,可更多的是坏我大事!此猴不除,下次就不仅仅是花十八座金山的事能摆平的了,必须得找个理由除掉孙悟空,
太上老君觉得自己碰瓷这招使得高明,只是不知道自己的背后还躲着一个偷偷乐的玉皇大帝,自己就给了孙悟空足够的面子,就让他一路上为自己办事,还成功的挑逗起了佛道两家矛盾,这正是自己所希望看到的!
只是作为棋子的孙悟空,虽然他也为人们着想,但是损害了如来佛祖的利益,再加上直接上级唐僧和部门领导观音菩萨的不满,一旦一个组织对内部的其中一人起了杀心,那么这个人离死就不远了,因为他缺的就只剩下最后一颗稻草……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西游记中谁会用圈儿谁最牛,孙悟空第一次使用就收获了意外惊喜!
更多精彩可关注众号:杨角风发作!
近代都有哪些真实离奇的案件发生?
八十年代末,湖滨相邻的河川县考古研究所,不到一个月时间,接连发生了四起命案,让一向平静小县城,顿时人心惶惶。
先是考古研究所所长梅文化,在一场关于研讨古墓葬文化交流宴会上,突发不明疾病当场死去。
接着是考古所后勤程子铭,晚上加完班,骑摩托车摔进施工基坑,一根钢筋插进了脑袋。
没半月时间,所里最器重的研究员惠帅,显微镜下分析干尸切片时,莫名发生抽搐,最后口吐白沫,拉到医院时已突发心梗死亡。
正当公安机关案件调查一筹莫展时,管理库房的老金半夜值班时,突然发出毛骨悚然的喊叫,当众人赶去时,只见老金瞳孔放大,面目狰狞,手指死死的指向,考古研究所西北方向。
接连一系列的命案,让原本冷清的考古研究所顿时爆炸,成了县里头号新闻,甚至市里省里领导都做出批示,要河川警方尽快侦破案件,绝对不能影响再过两月的省际西域文化交流研讨会。
负责侦破此案的县刑侦大队长郑义,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压力倍感心力憔悴,尽管他夜以继日的带领手下四处走访,取证调查,可是忙碌了一个月,依然一无所获。
这天早晨,在湖滨县养老院楼下,来了一个年轻女孩,一进门就朝门房大爷打听杜天泽,在听说他半年前去世了后,女孩一脸的失望正准备离开。
这时门房大爷突然喊了句,杜天泽虽然去了,但是他老婆溧婉芬在,女孩此时眼睛一亮,嘴角微微上扬,没错他不在了,找溧婉芬也可以。
门房大爷带着女孩,一路七绕八绕的,终于找到了,此刻在广场葡萄棚下乘凉,和其他老人闲聊的溧婉芬。
自从丈夫杜天泽去世后,溧婉芬就从河川县,搬到了湖滨这个养老院,女儿杜丽多次劝阻让她去省城,她都拒绝了,不是她不想去,而是省城和河川这两个地方,在她心里永远都有一个结,和丈夫杜天泽有关的,一辈子那个心里解不开的结。
旁边的老姐妹看到年轻女孩,径直朝溧婉芬走来,就打趣道,老姐姐你看你多福气,又有人来看你了。
溧婉芬没有言语,她纳闷自己在这里,除了女儿知道外,任何外人都没告诉,还心想这女孩是谁呢?
当女孩走到溧婉芬面前时,刚才原本有说有笑的溧婉芬,突然脸色惨白,心脏剧烈跳动,她颤抖的站了起来,嘴里激动说道“你,你,你怎么来了?”
“我怎么就不能来?溧姨!”女孩死死盯着溧婉芬,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溧婉芬此时突然失去理智,抱着头大喊大叫“求求你了,放过我和杜丽吧,当年的事,真不能怪我,都是老杜和老梅他们干的,我早说过干这种缺德事,会遭天谴报应的,他们如今也受到报应了,你还想怎样?你还要我们为你牺牲多少人,你才可善罢甘休啊,孩子”。
“放过你们?你们也配让我放过你们,当年你们害的我母亲悲痛死去,那时你们的良心在哪?我一个人孤苦伶仃,遭受欺辱时,谁又替我想过?你们这是咎由自取活该遭此报应”。
而此时的溧婉芬,突然一头栽地,昏死了过去。
大家把溧婉芬抬到房间,待她清醒后,准备给她水喝,谁知她一手打掉水杯,激动的一把拉住旁边人的手问到“刚才那女孩去那了”。
在得到众人答复,女孩早走了时,溧婉芬突然大喊“快去报警啊,她就是杀害梅文化他们的凶手”。
郑义从湖滨县养老院出来后,脸色异常难看,他心情悲痛的给队员下达了命令,不惜代价的抓到胡杨梅。
而胡杨梅正是前几天,来养老院看溧婉芬的那个女孩,更是他郑义在政法大学昔日女友。
而此时,他却要将这个楚楚怜人的女友绳之以法,而这一切,都是当年那个错误的年代,错误的事情引发的。
六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让此时刚从西大考古毕业的杜天泽,梅文化,溧婉芬,程子铭,惠帅还有金三满腔热血,六人在那个年代激情澎湃的大潮中,来到了新疆若羌插队。
新疆,这个充满西域风情的地方,是让无数考古学家向往的地方,而楼兰文化,更是无数考古人为之迷恋。
杜天泽和溧婉芬两人,那会已经领证结婚了,原本插队指标只有杜天泽一人,可是溧婉芬新婚燕尔,加上自己也对新疆的向往,于是不顾父母反对,就跟着他,还有昔日的几个同学一道来了。
在若羌呆了两年后,溧婉芬怀孕了,这年夏末若羌县文化馆突然接到牧民报警,说在距离县城一百公里处沙丘,突然发现大量的古代金银器和陶器。
文化馆长第一感觉这是一批重要文物,为防止被不法分子盗走,于是上报县公安局,派人和文化馆一道,组建了二十几人队伍,带着水和干粮出发了。
除了溧婉芬马上临产未去外,其余几人都和考古队伍一道,骑着骆驼出发了。
经过三天两夜赶路,到了地方大家才发现,现场文物早被哄抢一空了,为了保证最大限度抢救挖掘,所长下达了命令,让大家一字排开仔细检查。
晌午时分气温骤然回升,正当大家搭起帐篷,准备吃点干粮休息片刻在干时时,突然十多级沙暴狂风大作,营地顿时乱做一团,等风停了大家才发现,杜天泽,梅文化,程子铭,惠帅还有金三五人不见了。
众人在附近寻了三天三夜,依然不见五人踪迹,只好宣布他们失踪,而听闻噩耗的溧婉芬,在生下女儿后,就伤心的带着孩子,回到了河川县。
约莫半年后,杜天泽突然带着几人,出现在河川县,并高调宣布,鉴于他们在楼兰遗址重大发现,组织决定提前让他们返城,并组建河川县考古研究所。
可对于当年,在新疆若羌究竟发生了什么,大家好像都提前商量好似的,多年来对谁都之字未提。
直到四人发生惨案的前一月,梅文化才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把溧婉芬叫到考古研究所,给她说了当年在新疆发生的一切。
几人被风沙掩埋后,便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后来被一位部落酋长救了。
酋长将他们带回部落,大家这时才发现,这个部落就是古楼兰的后代所建,隐居在这世外桃源之地将近千年了。
因为通商的驼队半年才经过一回,所以他们在这呆了半年,而这半年里,他们不仅了解了部落文化,还知道在部落后山有个公主墓,里面有个价值连城的宝贝,天眼。
而此时更要命的,朝夕相处让酋长女儿哈玛雅喜欢上了杜天泽。
部落原始的生活方式,让几人逐渐失去了耐性,那种渴望城市喧嚣的心理愈发强烈,在通过哈玛雅了解到进入公主墓路径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杜天泽带领几人进入了公主墓,盗走了天眼,并在天未亮时和赶路的驼队,一同逃离了部落。
回到若羌后,组织鉴于他们考古重大发现,就批准他们返程,于是杜天泽带着妻子,以及半岁的孩子,伙同其他几人回到了河川县。
而可怜的哈玛雅,不禁怀了杜天泽的孩子,更让部落族人的精神支柱,公主墓天眼被盗,在生下孩子后,被族人长老联名活活烧死,并祭祀在了公主墓里。
十五年后,哈玛雅孩子长大了,她完全继承了哈玛雅的一切,在得知自己可怜的母亲,被那个卑劣的父亲害死后,她体内的复仇之路,就此产生了。
她拿着母亲生前留下的父亲日记,跟着驼队走出了部落,来到了新疆。
因为语言不通四处流浪,后来被新疆科学研究院,一个研究古生物病毒专家收养,在哪里,她度过了五年时光,也从这个继父身上,学到了古生物病毒的一切知识。
可悲的是,在她二十岁那年,继父一次醉酒后强暴了她,她于是逃离了那个家,来到了宁阳市,一次偶然机会她认识了郑义,于是在郑义父亲帮助下,进入了政法大学旁听。
在这期间,郑义逐渐喜欢上了她,她此时给自己起了一个汉族名字胡杨梅。
胡杨梅出于对郑义感激,就把自己身世告诉了他,但他并没有告诉郑义,她要将当年去过部落的那些盗贼,一个不留的全杀了,为给她可怜的母亲哈玛雅报仇。
临近毕业时,她来到了河川考古研究所,才得知杜天泽早已病死,于是她趁着实习的机会,把病毒悄悄散播在几人身上。
这种病毒潜伏期将近半年,突发时人就会出现幻觉,攻击神经系统,导致发病者完好无伤,在惊恐中死去。
于是半年后,就出现了考古研究所,接二连三发生命案的事。
郑义带着队员,没找到胡杨梅,晚上,他一边抽着烟,一边看着胡杨梅,给他留下的唯一照片。
那是一张在古墓前照的,胡杨梅在大漠残阳的辉映下,脸色苍白没有血色,眼睛里充满着空洞一切的神情。
我知道她在哪了。
第二天,郑义和局里几位队员,乘飞机来到新疆,在当地公安支援下,取车来到若羌,当地人听说他要去楼兰古人部落,那都是极力反对,说那个地方十年前都被风沙埋了,去了就是死路一条。
郑义随行的几个队员,也极力劝阻,可是在看到固执的队长,一心要抓到胡杨梅时,大家都极力支持。
两台越野车,在当地高薪聘请向导指引下,浩浩荡荡朝大漠深处开去。
十天后,在经历大风,暴雨,迷路的郑义一行人,终于找到了部落村子。
然而,映入他们眼帘的,到处是破败的景象。
郑义踏着残破的胡杨木,在土胚倒塌的屋舍间,朝后山跑去。
果然,一个洞穴般的墓道口映入眼帘,此时郑义一人弯腰小心走了进去。
墓穴很浅,没多久他就看见,最里面跪着一个人,他打开手电强光,慢慢朝跪的人正面走去,到了跟前他才发现,这个人正是早已死去的杜天泽。
杜天泽怎么会在这里?
正当郑义纳闷时,突然墓穴响起了毛骨悚然的声音“郑义,你太让我失望了”。
“杨梅,是你吗?”突然郑义头被什么重物,狠狠地撞击了一下,顿时昏死了过去。
而此时墓穴外守候的郑义同事,纷纷拿起手枪,将出现的黑影打成了筛子。
郑义清醒后,回到墓穴剥开了,蒙在黑影脸上的面纱,突然抱住淘淘大哭起来。
而这黑影,就是可怜的胡杨梅。
封闭地宫的最后一位工匠怎么出来?
1956年,考古队长(也是发掘工作队队长)赵其昌和考古队员孙宪宝、白万玉等人在北京昌平大屿山一带发现一座规模不算特别大的陵寝,经过仔细确认,这正是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墓,即“明定陵”。
考古专家们这时候就想尝试着打开这座地下宫殿,不过这是一项大工程,难度不小,在得到当时的北京相关政府部门允许后,进行了开会以及布置工作。
这天,工作人员们从宝城前开始勘察,几天下来工作进展毫无进展,因为始终找不到入口。大家伙也已经累的精疲力尽,腰酸背痛,就在考古队一筹莫展之际,队长赵其昌有了新发现,他看到距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城墙上方有几块城砖坍塌了下来,露出一个水缸那么大的窟窿,队员们一下又来了精神,纷纷去往窟窿口处观察,通过光线的照射,可以看出砖砌的痕迹,队员们欢呼了起来,根据多年的考古经验,这里大概率就是地下玄宫的入口。
1956年5月17日,考古队雇请了当地60多位村民一起协助掘陵工作,发掘工程是在宝城内侧被发现的那个水缸大的窟窿口处开始挖,他们很快就挖了一条长20米、宽3.5米的深沟,先摸摸情况,毕竟皇帝陵还是要十分小心谨慎的。
两个小时候,考古队员孙宪宝看到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几个字,但是这几个字他当时不认识,他是考古新人,当时只有18岁,他就找来了考古队的老人白万玉,白万玉一看,立马就认识,他说:“这是隧道门!”之后考古队又发现了“右道”、“大中”和“左道”等字样的刻石。
此时考古队已经确认此处就是“地下玄宫入口”的结论。
发掘工程进行到十多天后,在深沟挖到离地面4.2米深处,又发现两侧用城砖整齐铺平的砖墙,两墙之间距离约8米,很宽,如同一个弧形的胡同由南向北弯曲的伸张着,而这则由砖构成的通道正是史书记载的通向皇陵的第一条隧道,即“砖隧道”。
1956年9月,一名参与发掘工作的农民工峦世海意外的在土中发现了一块刻有字的小石碑,上面刻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而这个小石碑也正是打开定陵大门的‘钥匙’。
沿着这个发现考古队们继续往下探索,很快就发现两道东西走向的石墙,这便是“石隧道”。到了“石隧道”的尽头,又发现高8.8米、厚1.6米的一道横贯南北的大墙,厚厚的墙基由4条石条铺就而成,石基上方用56层城砖和灰浆砌成,顶端有黄色的琉璃瓦檐,这正是小石碑所记载的“金刚墙”。
通过考古队的仔细观察,金刚墙的中央部分由一个“圭”形的砖砌门帘,上窄下宽,而进入这道圭形门,里面就是埋葬帝王的地下玄宫。
写到这里,可能很多人疑惑了,这和封闭地宫的最后一个工匠怎么出来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首先要了解地宫整个构造,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入口,对于考古专家而言是入口,而对于当年那些建造地宫的工匠们而言就是出口;就是最后一个工匠怎么出来的唯一出口。
看懂了吗?建造地宫的最后一个工匠走出地宫时先要走出那个“圭”形门,把门锁起来(没锁就是“自来门”),然后过“金刚墙”那段,再到“石隧道”那段,那个所谓的“小石碑”就是工匠走出来时的一个特殊提醒或者叫标志,谨防迷路,而达到“隧道口”就算安全无事了。
就像逆向思维方式解题一样,搞不懂地宫这一套出入口就不会知道工匠们如何出来,不要扯那些没有依据的玄乎的传闻,什么工匠都被陪葬了,有个别聪明的人给自己单独留了一条逃生的道,这些都是传闻,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东西不可信!
盗墓贼也是一样,摸不到这个入口,就是“睁眼瞎”,永远盗不了墓。
而古代“自来石”的巧妙设计就是方便工匠完成地宫封闭任务后出来的!地宫石门一般是人工凿成的高约3.3米、宽1.8米的石门,前面提到的定陵地下宫殿就有这种大石门,这种石门没有锁和栓,石门的门轴上下皆为球状(滚珠),而自来石是一根高约1.6米的人工凿成的汉白玉石条,也叫顶门石。
石门两扇门关起来最中间的门缝位置有一个凸起的槽,这个槽正好被一条石柱(自来石)顶住,由于是它需要从里面关闭,所以地宫最后一个出来的工匠会在关门前利用石条将其放置成倾斜的角度,留一个人的侧身身位再出来利用石条和石门两者之间自然移动的作用把门关上,封死,这种门从外面是打不开的。
说的再通俗易懂点:它既然叫自来石,顾名思义就是关门时能够自动关起来,这个自动指的是人出来前已经关了一半,出来后它就通过石条卡住门槽自动关了起来。这时候的石条和石门中间的那个凸起的槽是关键,因为人在里面就已经把石条倾斜放在了卡槽上面,人出来后,石条借助其本身倾斜的压力和门轴端那个球状的滚珠作用下,石条自动的推着石门进行关闭,它的顶端最终会卡在石门中间的那个凸槽内。
说白了有点像古代那种抵门的棍子,只不过这是石门,棍子换成了石条,先关一边门(有卡槽),然后工匠在里面再把石条卡住另一边门的卡槽,通过球状滚珠和石条压力下自动关上,工匠趁门关一半时就可以出来了,最后门自动关上,外面无论怎么推都出不来。这就叫地宫封闭,最后一个工匠就顺着“遂道”走出来了。
而一些考古学家对自来石的设计有着“一石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充分肯定了古人的智慧。
另外一种说法是“拐钉钥匙”,据说也是方便地宫关闭后最后一个工匠走出来的设计!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清军入关,李自成落荒而逃,崇祯帝煤山自缢!
崇祯帝生前没有想到自己年纪轻轻会有这一出,所以没来得及为自己建陵,他生前只为自己的宠妃田贵妃在十三陵区域的锦屏山下修建了一座比较豪华的陵墓,他自杀后一些旧朝的乡绅们很难过,皇帝死了没有一座像样的皇陵怎么行?于是自发组织把崇祯帝和田贵妃葬在一起。
这葬在一起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重新打开田贵妃陵墓,于是他们找到了曾经修建陵墓的工匠。
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工匠们于风雨中工作了四个昼夜,挖开了田贵妃墓,见到了地宫大门,用一种叫做“拐钉钥匙”的东西将石门打开,把田贵妃棺移至石床右侧,周皇后棺安放于左侧,崇祯棺木放入正中位置。
不得不说这个事情还是挺感人的!但也可以证实当年就有“拐钉钥匙”这种工具了,由于他们去开地宫之门的都是原来修建的工匠,这就有理由相信当年这些修地宫的工匠们早就留了一手,也证明关闭地宫的最后一个工匠出来时用的就是“拐钉钥匙”。能开就能锁啊!很简单的道理。
据说啊,四十年代也有老百姓发现了这种“拐钉钥匙”,而1956年考古学家们也用过这种工具打开了定陵地宫大门。
总之,古人的智慧是很高的!工匠门们在封闭墓门的时候会借助修墓室的工具在封门制造假象,先在地宫门上进行打孔,再把“拐钉钥匙”套在门条上,关门时移动抵住门的石条,工匠延“隧道”走出去。
注意:本文只在讨论那些帝王不杀工匠、不要求工匠陪葬的范畴之内,如果说皇帝修陵后要杀或者要求工匠陪葬,工匠们再怎么聪明设计都是逃不掉的。
家里有旧东西舍不得扔掉怎么办?
家中旧东西舍不得扔,可以用旧东西拍成创意视频,来挣钱,让旧物变财富,最好不过了,人是有感情的,对于用过的很多东西,都不舍得扔,不扔吧,又占用家中大量空间,也不雅观,像我堂叔,家中用了几十年的椅子,家人讲,扔了吧,别占用家中地方,看看都破烂了,有客人来也不好看,他才依依不舍把椅子给扔了,还一副心痛不已的样子,简直让人无语,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旧东西不舍得扔,像家具厨具之类可以送人,像衣物之类,可以送边远山区有需要的人,实在舍不得扔,在不占地方的情况下,可以不扔,或者拍张照片或视频做留念,再扔掉也可以,那么有没有办法让家中的旧物,发挥余热,来挣钱,有人讲可以卖掉啊,二手处理,可以挣点小钱,但是有些旧物不值钱的,卖没有人要,送人别人还谦旧,那怎么办呢,自媒体的兴起,有些人把家中不要的衣服,做成拖把,或工艺品,拍成视频挣取收益,在短视频平台,拍这些旧物改造的视频多不胜数,明明是不要的旧东西,变了一个想法,就能让旧物发挥它应有作用,可以说是聪明之极,别人用旧物改造拍视频挣钱,你能吗,同样可以,多想去做,你也不会比别人差,就讲我吧,许年买回来很多扎带,本想扔了,可一想,为什么不用扎带和衣架组合起来,做一个简易的收纳衣架呢,把做的过程拍成视频不就好了,既然扎带可以用来拍视频,家中的椅子,能不能改造一下,拍一个能挂衣服的衣架呢,于是二个创意十足的视频就拍好了,学会了吗,舍不得扔的送人的旧物,也可以挣钱
有哪些关于结婚的民俗?
关于民间结婚的民俗,各地也有所不同,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但是基本是大同小异,结婚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所以在以前对这个非常重视,形式也是比较复杂多样,各地这种婚俗都已经成了一种民间非物质文化。
定婚以后,选定迎娶的日子一般要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选定迎娶日子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 一般在出嫁前一天,女方 “送嫁妆”到男家。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 晋南襄汾一带,在女儿出嫁前夕还有“踩花堂”的习俗。一般是由女方派两名能言善辩的妇女,打着喜字灯笼,提着小箱子,抱着个瓷娃娃,在夜里二、三更天到男方家中去。进了新房后,女婿取出箱子里的镜子照照脸,意为新郎、新娘见面;来人在瓷娃娃两腿之间洒点水,意为贵子洒尿。然后,男方再给来人些喜钱,并把她们恭恭敬敬地送走。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轿子不能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太谷一带称陪伴新郎的人为“吃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 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总之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改套红棉袄,现在一律改穿时装。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新娘未出轿之前,雁北平鲁一带要由婆婆为她搽点粉,名为“添胭粉”。随后新郎手捧古书——《春秋》或《礼记》,和引亲先生到轿前迎接新娘。新娘头蒙红盖头、又叫“遮头红”,手捧内盛米、谷等物的“宝壶”,由引亲先生抛撒五谷开路,与新郎脚踩红毡,步入院中。翼城、曲沃一带负责“添胭粉”的是女方的伴娘,搽好脂粉后,新娘怀抱柳斗、桃技、历书、秤或辐条、铜镜、铜锁、箭等镇物,由“扶女嫂”左右扶出。随即以红绫一条,让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男先女后踩着红毡相随人院,名为“牵红”。有的地方由司仪迎轿唱喜歌,祝愿夫妻美满幸福。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雁北大同一带,拜堂时新郎拜,新娘却不拜,与常俗不同。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灭,俗称“长命灯”。 雁北平鲁一带,入洞房之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晋中、晋南的一些地方,则把弓箭悬挂在墙上。民间认为,洞房易受邪魔侵扰,如果不禳解、镇压,就会出现异常事故,于新郎、新娘不利。 晋中祁县等地,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成为他的媳妇了。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 jin谨)礼”。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山西各地风俗稍异,雁北平兽一带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称为“玉皇酒”,又名“和好酒”;闻喜等地则衍变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
新婚之夜,晋南一些地方还有“踩四角”的习俗。新郎拉着新娘在炕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踩时,还要有人在旁边念诵赞语:“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个常好着……” 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闹洞房是婚礼的最后程序,也是任何婚礼都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婚礼的高潮,也是最热闹最有趣的节目。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 闹洞房的习俗起源甚古,《汉书》记载“燕地嫁娶之夕,男女无别,仅以为荣。”(《汉书》,《地理志》)闹洞房习俗风行的原因一是可以消除男女双方的距离和陌生感,协调俩人之间的紧张气氛,融洽感情。再者,热闹是中国人生活的美学理想,闹洞房正是臻于此境的手段。热闹了才能形成喜事喜庆的氛围,闹是一种快乐的场景,是一种欢腾与兴旺发达的象征。
婚礼后姻亲关系的认定阶段 山西各地,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婆和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大小’或“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临猗一带,男家还要引导新娘拜见街坊邻里,各家老少一拥而出,围观新娘,称为“拜巷”。浮山等地则称为“串村子”。岚县一带则在新婚当天拜堂之后举行,名为“吃过街饭”。一般是由男方本家或邻里请新娘到家里象征性地吃一点饭。各家要事先准备好座席和饭食,并在大街上迎候。新娘由“大戚”(即迎亲、送亲的亲友)各二人陪同,当地非常重视这一习俗,一来是让新娘认一下本家、邻里,便于日后往来;二来显示婆家的人缘。请过街饭的越多,主家越高兴。事后,婆家都要给请过街饭的人家送谢帖,以表谢意。 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这一天,女方父母拿着点心、烧饼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翼城一带称为“看三日”,沁县等地则叫做“打听三天”。 新婚夫妇婚礼后要双双回女方家省亲叫做“回门”,这种习俗流行于山西各地,只是时间不一,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甚至十二天的,因地而异。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在太原、大同等地,还有“住对月”的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晋中等地在新婚夫妇回门时还要举行新郎会见女方亲族的“会亲”仪式。晋南一些地方则是婚后第三天或第十天,在男方家中由新婚夫妇主持家宴,款待双方父母和双方亲友。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双方的姻亲关系才算正式确立,得到公认。 总观山西婚姻礼仪,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讲究红火热闹。比如婚礼的色调以红色为主,鼓乐喧天,鞭炮连声,闹洞房等等把喜庆气氛渲染得火爆热烈,无与伦比。 二是希望新婚夫妇婚后丰衣足食,平安吉祥。如新娘下轿要跨越火盆、新郎、新娘绕“旺火”,表示驱除邪恶,象征新婚夫妇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闹洞房撒喜果,撒七彩纸屑,“撵白虎”,洞房里放斗,斗里放五谷、铜镜以避妖镇邪,无不寄寓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吃“同心结” “合欢饭”等,表示共同生活的美好开端。 三是希望新婚夫妇多子多福。婚礼上都放枣子、石榴,即“早子”,早生贵子;籽多,祈愿多子。 随着时代的前进,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不仅由繁趋简,而且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迷信的、丑陋的陈规旧俗从婚礼中消失了,一些健康、活泼的新风尚逐渐推广开来。
现在办事都是在饭店里吧,也没有什么事了,反正来了吃吃了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