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通宝没有黄铜,您最喜欢哪个年代的古钱币?
我最喜欢近代机制金属币,尽管其中不少普品当时铸发量惊人,现在的存世量也大,但是与前朝的方孔币相比,其铸造的技术,材质与图案都胜过了它们,同时它们的相关书籍都很齐全,方便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学习。
1.先进的铸造技术输入关于机制币的发展史,我在以前的文章里都提到过,另外各位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到相关信息,故这里就不再详细展开。方孔币都是采用模具进行手工浇铸的方式,而机制币所采用的是西方的机械制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当时不少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都来自国外,例如广东造币的厂的监工是英国人爱德华.韦恩(Edward Wyon),造币总厂的雕刻师是意大利人鲁尔.乔治(Luigi Giorge),江南银元局的技师是美国人霍尔姆斯(Holmes, 又称霍教习)等,他们的作品在机制币上随处可见,大多成为了现在钱币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之物。这些“外来和尚”确实在机制币技术输入这里念好了各自的“经文”,这是我国钱币近代铸造史上的一个进步。
2.改进的材质与漂亮的图案两者材质有区别
近代机制金属币所用的银与铜材质都胜过了前朝,就拿铜币来说,其所含的铜成分就比较高,其它的铅,镍的成分合理调置,所以在机械的重力压制中充分发挥了铜延展性佳的自然物理特性而产生了较低的报废率。而前朝所采用的浇铸的方法由于对铜成分掌握的火候不足,产生了不少质地较差的次品,曾经我做个一个实验:分别拿一个方孔币与机制币在手中进行用力折,方孔币有的会断裂或变形,而机制币是纹丝不动。
图案截然不同
机制币的图案非常丰富,就拿清代的光绪元宝来看,前面的字体采用了苍劲有力的楷体,背面采用了象征天子的各种龙形图案,而富有想象力的前辈们把龙的特征生动地展现在一枚小小的钱币之上,例如水龙、火龙、扫帚龙、小眼龙等。通过龙周围的火焰与龙身外部的龙刺来表现不同的版别。再看方孔币,大多还是以字体为主,到了明代晚期也出现过有动物图形的方孔币,但是由于造币技术的缘故,其精美度远远差于清代的机制币。
3.齐全的理论学习资料一方面机制币产生的时间离现在近,另一方面,关于它们的书籍现在保存的很齐全,而且令我们感到诧异的是这些资料的前期撰写人都是外国人,可见他们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折服,他们当时写这些著作,收集素材都不是一下子心血来潮,而是对机制币的文化的热爱,除了我以前介绍过的伍德华、耿爱德与卜士礼外,还有英国的理查德.伟德(Richard Wright),美国的邱文明(Cool Arthur)与苏格兰的骆哈特(Steward Lockhart)等。他们所留下的这个珍贵素材为国内的钱币研究者后续的著作撰写与实物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我们记住这些酷爱中国文化而默默付出的外国友人。
结束语总之,近代的机制币由于其精湛的铸造技术,良好的材质与漂亮的图案使得我更喜欢收藏他们,同时也因为当初那些默默无闻的外国友人们对机制币的研究所付出的劳动而使得现在的钱币收藏爱好者有充足的理论学习材料。以上就是我的为何喜欢机制金属币的个人观点,谢谢阅读。
明朝的火器技术相比同时期西方国家有多落后?
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直到清朝前期以后,火器技术才开始真正大规模地落后于当时的西方国家。后金建立后以及清朝前期是非常重视火器以及军事装备的,清军的红夷大炮威力巨大,然而在清朝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后,开始闭关锁国,腐朽落后,军备废弛,武器落后。发生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对决俄罗斯帝国)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新式线膛步枪、蒸汽动力战舰、铁路、有线电报等,采用旧式装备的俄罗斯帝国受到采用新式武器装备的英法的重创,例如老式的滑膛枪的有效射程仅有137米,精度不高。新式线膛步枪米尼步枪(米涅步枪)的有效射程在457米,精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枪的最重要的部分是枪膛,是枪管中装送子弹的部分,内带有膛线的火枪是线膛枪,诞生于15世纪初的德国。枪膛内无膛线的火枪是滑膛枪。膛线就是枪管内有线条旋转的线条,凸起的部份称为阳线,凹的部份称为阴线,它可以让弹丸发生旋转,从而在射击时更精确,距离也更加远。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论是线膛枪还是滑膛枪,基本都是从枪口装填弹药。作为线膛枪,弹丸的直径必须大于或者等于与枪管内凸起部分组成的圆形的直径,所以在装填弹丸时往往要用锤子等重物敲击才能把弹丸装进枪管,就算是这样,由于枪管内存在凸凹,也很难保持枪膛闭气性,所以虽然射击的时准确性有了,但是装填时间太长,射程并并没有理论上那么远。
1825年,法国军官德尔文对螺旋形线膛枪作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步枪,并一改过去长期使用的球形弹丸,发明了长圆形弹丸。膛线的设计也是门学问,设计不好的话,射出去的子弹也会精度不准的。1849年,法国人米尼在英国人诺顿、格林尔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生产出米尼弹,这种锥形弹头的直径略小于前装线膛枪的枪管凸起部分组成的圆形的直径,这样装填时就很容易。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这里塞一个软木塞,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软木,软木塞挤进空洞,子弹膨胀,这样子弹就与枪膛紧密贴合,弹体经过螺旋状的膛线后开始高速旋转,这样精度和远度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米尼等人又根据米尼弹设计出了新式前装线膛步枪米尼步枪,米尼步枪的出现使得线膛枪从实验室里走上了实战,滑膛枪就是开始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在1849年之前,西欧各国基本用就是前装滑膛枪(前装滑膛枪主要包括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和击发枪),枪膛里面无凸凹,是平滑的,弹丸的直径小于枪膛内直径。这样装填子弹很容易,但是由于弹丸的直径小于枪膛内直径,所以发射时,枪膛闭气性无法得到保证,射程一般也就100米左右,枪膛内是平滑的,激发出的子弹基本不旋转,会像抛物线那样下滑,所以精度也不高。
16、17世纪的欧洲,野战炮、攻城炮、迫击炮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舰船上一般配有轻型火炮,但是这时的各种火炮,无论是野战炮、攻城炮、迫击炮都还是比较原始,基本是前装式,弹药从前面装填,发射效率不高,炮兵要懂很多火药知识。地面的步兵则分两组,长矛兵负责防御,火枪兵负责进攻,但是刀剑和盔甲也是必备的,战争中的近身肉搏是常有的事,直到17世纪末才在步枪(滑膛枪)的枪口处装上刺刀,这时期的欧洲战争可以说是热兵器与冷兵器的结合。
火药是中国的炼丹家们发明的,随后火药被应用于军事,开始有了火器,南宋时有了突火枪,堪称枪炮的鼻祖。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建立了地跨欧亚的蒙古帝国,把火药和火器制造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到了欧洲。1410年,明成祖朱棣明朝(1368年―1644年)的精锐主力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神机营,欧洲最早的专门的枪炮部队西班牙火枪营创建于1510年。明军的神机营装备的火炮有野战炮、霹雳炮,枪支方面有火铳(属于火门枪)、手铳(属于小型火门枪)、连珠炮(多管火铳)。火门枪,有一个铁制的发射管,发射管尾端接一根木棍便于手握,发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门,用来点燃火药,将黑色火药从枪的膛口装入,再填充上弹丸(铁制、石制或铜制铅制的),从火门处引燃火药即可发射。
明朝(1368年―1644年)京城禁卫军(禁军是护卫明朝中央的明军精锐部队,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三大营,三大营是明朝军队中最精锐的野战部队,由明成祖朱棣亲自下令组建,分别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神机营是枪炮部队,三千营是蒙汉精锐骑兵,五军营是重装甲步兵。进攻时,神机营在前,向对方用火药一通发射,接着神机营迅速向两翼后撤,三千营的骑兵由中间出来一顿猛冲,最后手拿长矛的步兵上阵。三大营这三板斧系统在当时基本能打的明朝周边的敌手心有余悸。
15世纪中叶,欧洲人发明了火绳枪(火绳枪就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16世纪传入亚洲的日本,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明军在从葡萄牙战船上和从倭寇身上相继缴获这种枪支,明王朝的兵仗局,根据火绳枪的仿制,制成了鸟铳,开始配备明军。1547年,法国人马汉发明燧发枪,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它摆脱了火绳枪受天气制约等等的缺点,从17世纪中叶到1848年成为了当时欧洲各国军队的主要枪支。1635年,明代火器研究家毕懋康也制作了燧发枪。1619年,明朝在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中,火绳枪就暴露了很大的缺点,火绳枪不仅操作复杂,下雨下雪天无法使用,容易受风影响,点燃火绳时要保留火种也容易暴露目标。1635年,明代火器研究家毕懋康也制作了燧发枪,但是当时的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也无心装备这种武器,后来的清朝也没有大规模地推广这种燧发枪,只是在满清贵族中一些人在使用。
明朝以及明朝前期,中西方在火药以及火器制作方面可以说是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明朝在火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所与当时的西方各国相比较还是落后。明朝的爆炸类火器也比较丰富,水雷类(如水底龙王炮)、炸弹类、地雷类(如无敌地雷炮),一开始是用火绳引燃,后来有些内装燧石通过拉发或者绊发引发摩擦发火引燃。如明代的击贼神机石榴炮就类似于手榴弹,当敌人靠近时可以投掷。水底龙王炮用粗香引燃,根据敌船的远近和水流决定香的长短,整个密闭,用鹅雁做浮标以通空气保持香不灭,香燃尽时引爆。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创制的虎蹲炮,虽然射程只有500米左右,但是携带方便,便于在山地作战,是古代版的迫击炮。1405年—1433年明成祖朱棣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首航时有各种类型的船舶200多艘(宝船、粮船、战船等),随行人员有翻译官、船员、明军等约2.7万人以上,最长的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船上的明军约有2万多,负责护卫的战船上都配有火炮,所到之处威服四方。1492年,哥伦布的首次美洲之行,船有3艘,长24.5米,宽6米。但是这一时期明朝执行的是海禁政策,允许的是朝贡贸易,私人海外贸易受到限制。
明朝后期,由欧洲传入了重型前装火炮红夷炮,明朝的工匠在仿制红夷炮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1642年明朝制造的“定辽大将军”大炮采用的铁芯铜体铸造法就领先于当时的欧洲。中国古代的火器技术真正开始大规模地落后于西方是在清朝时期,由于清朝坚持“骑射是满洲的根本”的政策,火器技术发展缓慢,不注重吸收别国技术和更新,军备废弛。1840年到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此时的西欧的火器技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西欧的火器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是在1848年以后,如果清朝重视火器发展,利用主场优势以及人口优势其实是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另一方英国还是有的一拼的。然而无论明朝还是清朝都是重视经验,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缺乏重视,清朝中后期又变的异常腐朽,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武器装备落后就成了一种必然。必须承认的是,明朝时期在火器技术方面是落后于当时的西欧的,明朝的很多火器很多都是属于“花架子”,就像武术中的套路,实战性不高,明朝以及后来的清朝还是更多地依赖于冷兵器,固守冷兵器时代的传统战争思维,火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起辅助作用。而同时期的西欧则更多地依赖于热兵器(火器),重视火器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应用,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评论和关注
五帝钱的价钱是多少?
我有套清代小五帝纯银质花钱,直径4.5厘米,顺治通宝36.9克、康熙通宝36.5克、雍正通宝36.3克、乾隆通宝36.3克、嘉庆通宝36.8克,每个重量相差在1克以内。钱背面是汉字宝福龙凤纹,宝福算是福建省宝福局吗!银质纯正,造工精美!都是用来镇宅、辟邪和保平安的,致于价钱就丰俭尤人吧!
元代花银是什么银?
银锭是[1]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银锭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至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
中文名
银锭
始于年代
汉代
定 位
中国古代货币
材 质
熔铸成锭的白银
历史发展
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前后,民间交易多用金银。洪武八年(1375)发行宝钞(即钞)后,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为货币进行交易,违者治罪。但政府发钞铸钱(见制钱)仍以银价为标准。银钞之间、银钱之间都有一定比价,同年定价,银一两当钱一千文,当钞一贯。明英宗即位后,放松用银的禁令,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并减少各种纳钞项目,以米银钱当钞。
自明初开银禁后,物价多以银两计算。从以银表示的金价、米价、绢价看,明代白银的购买力大大高于宋、元时期。宋、元时,金一两约合银十两三钱左右,明时为六两四钱七分;宋、元时江南米一石约值银一两八钱四分,明时仅九钱四分多,宋、元时,绢一匹约值银一两五钱七分,明时仅六钱。按此价综合计算,明代白银的购买力约比宋、元时期提高一倍左右。但明代仍无银币。作为通货用的白银,主要是铸成两端翘起的船形银锭(银元宝),银条和码形的银锭都少见,小额交易则使用碎银。元宝银锭大小不等,大元宝一锭有重至五十两者,也有重二十两的。其上有铸造地点、重量和银匠姓名等文字。小锭上的文字多少不一。银锭和碎银的重量不划一,成色也各有差异,每次支付时都需秤称分量和鉴定成色,多有不便。
史料记载
《明史》记载,此时“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成化以后,田赋、商税、盐钞、匠役以及言俸等项收支中,折银的范围日趋广泛。银两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此时,形式上银两与铜钱并用,但铜钱的价值太小,发行量又不大,不能适应大宗交易的需要,在交易中银两使用的比重逐渐增大。有人估计,隆庆四年(1570)的市场交易中,十分之九以上用银支付,用钱不过十分之一,银在政府的财政收支中所占的比例更大,万历九年(1581),太仓银库岁入银三百七十万四千二百八十一两,钱二千一百七十六万五千四百文,按钱一千文折银一两换算,此项钱仅合银二万一千七百六十五两,不及银数百分之一。
清代
清代实行银钱平行本位制度,规定制钱一千文准银一两。银两是法定通货,不仅民间交易收藏使用,官府收纳地丁捐税也使用。由此形成银两制度。
清朝的银两多以马蹄形的元宝出现,故亦称为宝银。经过熔铸,又可分为大锭、中锭、小锭,通称银块或银锭此外还有碎银。由于各地均可自行熔铸宝银,以致宝银的种类和名称虽然全国大体一致,但成色与重量并不一律。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银两,相互兑换均有一定的折算比率。
银两有实银和虚银之分。虚银是指它作为价值符号或计帐单位。清初法定的纹银、咸丰年间出现的上海规元银、汉口的洋例银以及天津的行化银,都是作为通行的计算单位的虚银,但它们可以随时折合兑取实在的银两。此外,还有作为特定用途从而具有特定衡量标准的虚银,主要有用作官库收捐纳税标准的库平银(一两为37.31克)、用作征收进出口货物关税标准的关平银(一两约合37.68克)和用作征收漕粮折色的漕平银(一两约为36.66克)。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外国洋银(见银元)大量流入和自铸银元流行,并没有根本改变或取代银两制度的地位。混杂的货币制度,在对外贸易的金融调度上和在与英镑比价的变化上,都符合外国资本的需要。1934年宣布废两改元后,银两不再使用。
货币价值
综述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唐代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
宋代
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银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一般朝代100 银锭底面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
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明代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中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总结
综上所述,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现介绍一枚江西五十两方形银锭,与同好共赏。
清代江西方锭
清代江西全省通用的银锭形制有方锭、镜面锭、圆碗锭等多种,这枚江西方锭(见图),锭长8.92厘米,宽7.25厘米,高5.86厘米,重1889克。器型呈正方形,四周边叠起,面大底小。锭面铭文“万载县·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伍十两匠刘春”,铭文戳记清晰,排列很有规律,上横列地名,右为纪年,左为匠名和纪重。此种大方锭是清代自道光以来江西一些府、县的税课银锭,每锭重五十两左右,这种造型后来发展成为江西官钱局银锭的固定器型。按张家骧《中华币制史》载,江西方宝每锭重洋例平五十两,洋例平两重36.53克,则江西方宝每锭应重1826.7克,但实际上江西方宝每锭实重均在1855克以上。
江西方锭在清道光年间已经出现(存世的江西方锭还见有嘉庆纪年的),这时的铸造地点是众多的,分散在全省各个州府。到同治至光绪三十年,方锭的铸造地点相对集中在万安、万年、万载三地。光绪二十八年设立江西官钱局,稍后又设立官银号,代为各县铸造银锭。次年官钱局并入官银号,改为官银钱总号,这时铸造的方锭都錾有“江西官银号”字样。1912年江西官银钱总号改组为民国银号,而此时中国货币结构发生变化,对银两的需求量大为减少,铸锭量也相继减少,方锭的铭文趋于简化,一般仅有“江西足宝”四字。江西五十两的方形银锭造型独特,这种造型仅有数省铸造过,深受银锭集藏者喜爱。
鉴别方法
银锭的颜色
白银的颜色白润而沉稳,银锭气孔中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银锭本身色彩为雪白色,老银锭由于在使用或埋入土中,受人们触摸、氧化等损伤,银锭已自然生成了一层银锈和包浆,这种银锈和包浆的颜色大多为灰色或灰褐色,色泽温润。民间对白银鉴别银色有很多口诀,这里介绍含黄铜和红铜的两个口诀。含有黄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含红铜的银色口诀为“七黑八红九带白,九五成时还原色”。银锭的成色(即含银量)都基本在95%以上,银锭的颜色除有包浆外,都应是雪白色的发出宝光。市场上出现的渡银伪锭,其色泽浮而无光,新的时候色泽还亮丽,但气孔决无多彩的金黄色宝光,时间一久就会露出铜色;市场上的银铅或银铜等合金假锭,新时色泽灰暗、久后有时会呈现出红、黄、黑色,这是银中大量掺入红铜、黄铜和铅等所致,但仍无雪白色的宝光;市场上低劣的铅质假锭,新时色泽黯淡无光,久后外表变黑色。对用真白银制作的假锭,由于作假银锭的时间较短,不可能像老银锭一样生成天然的包浆,它的色泽看上去像刚出炉,火气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侧面,制假者都为了掩盖这一特征,往往在银锭身涂上一层化学药物,使银锭表面变成带黑色或其它颜色的花包浆。
银锭铭文
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铸造
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正因为这样,却成了我们今天鉴别真假银锭的重要依据。一是历代铭文有其特点,各个历史时代银锭上的铭文都与当时的货币经济紧密相联,与当时政府用银为货币的历史相一致,如汉代银锭铭文字少;唐代的银锭字开始多起来了;宋金银锭铭文较以前有了显著变化,用途也较广泛,很多银锭开始注明用途、地点、成色、匠人等铭文;元代用途进一步扩大,有了税课银徭役折银税等铭文。明代的铭文多涉及税银内容一般包括地点、时间、用途、重量、工匠、监铸押运官员等;清代和民国时期银锭铭文变化最大。
铭文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赋、税、解、贡方面的银锭属官锭类,不管这些银锭是否官炉所铸(当时官银有委托银楼、银炉铸造的情况)都是官锭。另一类铭文为银楼、炉户、公司、银行吉语等银锭,属商银类;第三类是以个人的名义,铸的银锭为私银类。目前私银锭只发现“考试院院长戴传贤”一人在西康分金炉铸造的几种不同规格的银锭。二是银锭铭文的錾刻或铸造方法。我们所见的在模上铸造铭文的一般在银锭的底部,属元代以前的银锭,这类银锭铭文目前发现不多,凡有这类铭文的都十分珍贵。目前见到的大多为錾刻铭文。錾刻铭文又分錾刻阴文和阳文。时间大致以清代雍正时期来划分,以前的多为阴文,以后的多为阳文。阴文铭文是在银锭铸造好后才用錾子錾刻上去的,字呈凹形,字体上看很不规则,多笔少画的事常有,并有代用字、简笔字的情况,一般没有名家书写,这跟工匠的文代水来、錾刻技术有关,但却体现了当时时代特征,如果收藏都看到的老银锭的阴文不具有这些特征要注意;具有这样的特征还要用高倍放大镜细看阴文是否新錾刻的,新錾刻的字要伤字旁的包浆,字的包浆也与整个银锭的包浆不符,如果看到的银锭整个皮壳包浆被破坏就要特别小心是后錾刻的字。
阳文银锭多数是在银锭未完全冷却尚呈朱红色时,且钢模打压上去的,因此,铭文字呈凸型,阳文字体工整美观,内容精练简洁,字与整个银锭的皮壳包浆等完全为一体,银锭背面和侧面无打压痕迹,但在收复中以常常发现一些老银锭的背面或侧面又有打压痕迹,这是因为:1、是在钢模打压时银锭已经冷却了,钢模只有用铁锤打才能把字打到银锭上面;2、是有些信誉好的银锭流到不同的地区后,经当地公估官员检验后没有重新铸造,而是打上当地的戳记,在当地流通,这类银锭的背面或侧面的打压痕迹更大,但被打压的底部或侧面,因银锭参与流通后,与整个银锭已显得很自然。目前制假者正是利用这种情况在普通锭中加字或改字,使之成为银锭珍品。鉴别这类假锭要看整个银锭的皮壳包浆是否一致,正面阳文字体是否一致,阳文字与周围的包浆是否一致,背或侧面被垫打后是否与整个银锭的磨损一致,打压的痕迹是否新打,新打的显雪白色,几年后仍与周围不一致,如果被垫打部分或整个银锭被涂上了黑色等颜色,极有可能是假锭。
鉴别真伪,需要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银锭铭文的格式特征,包括哪些内容。比如说,唐代的银锭中,没有出现过检验成色的“行人”之类的职位,直到宋金时期的铭文才出现。就是宋金时期,也各有特点,如往往具有“京销铤银”和“出门税”等字样的银锭,肯定是南宋时期的;而出现“盐判”、“店户”、“使司”等字样的银锭,大体上是属于金代的。唐代的银锭铭文与时代的金银器上的文字一样,尽管是錾刻的,但好象是手书上去的。宋代银锭有錾刻和戳记两种。金代则以錾刻为主。元代早期为戳记,排列无规,背面常铸阴文;晚期则以錾刻为主。明代的银锭铭文较少发现戳记的。除“金花银”之外,一般都是錾刻。文字排列间隔不规范,尽管有序,但依然给人的感觉是杂乱。清代以前的银锭铭文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件上海博物所藏嘉靖三十一年圆锭外,基本上都是阴文。清代及民国的银锭都是阳文,或许是在银锭成型、还未完全冷凝时砸刻上去的,文字一般没有变化,内容丰富,因地而异。
银锭造形
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允许自由铸造。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间习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银锭造形无规定,特别是从清代开始,银锭的器形更加多样,各省各地各有千秋,异曲同工。中国银锭的种类繁多,器型各异,汉代银锭的器形为饼状,唐代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宋代银锭的器形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器形与宋差不多;元代银锭的器形与宋出入不大,无铭文锭的区分是周缘翘起,中间内凹,多数元锭没有铭文;明代银锭的器形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清代到民国22年银锭退出货币领域始,银锭器形之杂,难以统计。但大体可分为元宝形、圆型、长方形、正方形、砝码形、牌坊形等几大类。
银锭的重量及声音
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42克,宋为39克、元为36.6克,明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除常见的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伍拾俩的重量外,还有三十两、四十两的银锭,就是这些银锭中,还有多少钱,多少铢的铭文等。这是由白银作为称量货币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大家收藏的重量与当时的标准不符就要警觉。但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统一的规定,通常的是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三种银锭,五两以下为碎银,主要限于市场流通,补零等使用。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清代银锭有叁拾两、肆拾两、壹佰两,甚至两佰两以上的大锭,都应该是假锭。据历料记载,中国镇库大锭清代只有湖北铸有100两的镇库银,目前在什么地方已不知道,而明代500两的镇库银,1900年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抢去,早已不知去向。听银锭的声音主要是防包壳假锭,对有疑问的银锭,拿另一个银锭敲其锭,若有空心声或破声应是包壳银锭。
银锭成型情况
各种银锭因铸造工艺的不同,成型后的情况也不同,现在制假银锭,往往工艺与过去不一致,因此,成型后的情况也不同如果不是真银制假那更不相同。如一是五十两的双翅银锭,成型后双翅层次分明,宝气光亮;锭面中心常常有一个小凹,但将型模倾斜固定于一边的中心无凹状,这类器型底部和侧部一般有蜂窝状,又如锭面凸出无丝纹的银锭器形。主要有两广、云南槽银、牌坊银,河南腰锭、山西晋泰锭等,这类银锭的特点是锭面平滑、呈溢满状凸出,四边是圆弧状角,侧面有重纹,槽银底部蜂窝状有的不明显,甚至没有,但牌坊锭底部有蜂窝状。三是锭面凹陷无丝纹,中心有奶头状的银锭器形,主要是以四川为代表十两圆锭型,底部蜂窝状明显。四是锭面微凹并有丝纹的器形,这类一般是碎银,银的成色达9成色以上就会有丝纹形,9成色以下者银的层色越低,说越无丝纹银。银锭的底部和侧的蜂窝状大小、多少、深浅是鉴别真假银锭的又一重要依据。凡蜂窝较深、较密、洞内圆润光亮,有回珠,有彩色光泽者必是真银锭,银合金银锭一般没能上述特征,如果蜂窝中灰黑一片,可能是铅等假锭。蜂窝状凡是自然形成的必然是口小洞大,深浅不一,人为制造的蜂窝状正好相反。
识别古银锭三招
随着银锭近年来价格逐渐走高,造假现象也愈演愈烈,投资者需要巧妙鉴别,尤其提防“真材假货”。
■“真材假货”防不胜防
目前市面上银锭造假的方式五花八门,主要归类就是减低银的成色和重量两种。细分后,一是用铅锡,其表面呈青黑色,收藏者还比较容易辨认;二是浇铸时将铜块凝固在银锭内部,外表鎏银,体大而轻,手感显然不同;三是灌铅法,在真银锭底部挖出一个小洞,取出银后灌入铅,再封焊洞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洞口留有封焊痕迹,后两种方式需要投资熟手根据手感来辨识,否则则要借助精密仪器来鉴别。
古钱币收藏价值越来越高?
你好,
古钱币收藏价格越来越高,如何鉴定古钱币的真伪?首先要掌握各朝代的钱币文字特点及材质,还要根据包浆锈色,看看是不是那个朝代钱币文字的风格和材质,闻是否有铜锈的味道,听扔到木板上或其他不易损坏钱币的硬物平面上,是否有清脆声音等,铜质上来讲,明中后期才出现黄铜材质铸币,在此之前用的是青铜,也有少量的红铜或白铜,另一个看是否有改刻和挖补法造伪的痕迹存在,鉴别改刻或挖补法的钱币一般来讲此币锈迹斑斑,用锈迹来遮盖造伪的痕迹,珍品稀少品有用这两种办法造伪,还有一种是用精致的真品钱币翻铸伪造钱币,这种币比同样的币小,因热胀冷缩的原因所造成的,收藏钱币的水很深,初学者应从普品接触开始,逐渐加深掌握经验和知识才能少走弯路和打眼,朋友提供的钱币照片,看后好像存疑,字迹材质等,真品大几千以上,回答有误请多指教,但不喜勿喷,谢谢。
家里有几枚钱币?
------乐在其中,我是王工,新年快乐,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恭喜您这几枚不同朝代的古钱币,都是当时铸造的真品流通币,虽然价值不高但是收藏欣赏还是挺不错的。第一枚黑漆古北洋银币龙洋,您这个能卖一千多块,各地区因人而异,多点少点上手才定。第二枚康熙通宝应该是北京局的黄亮,个头大的话可以过百,最后一个是白铜大同三年一角,十几块钱,有二年的,还有康德,七年马头值百八十块钱的,还有五厘的能多卖点,百八十块或者再高点。其实,每次藏友私信我鉴定东西,我都尽量多说一点,对于一般藏品,本来就不值啥钱,费劲巴力让你看一下吧,给估价没了,确实挺尴尬的。特别理解初学者的心情,都是这样过来的,对吧,我们那个时候连问问的人都没有,见啥买啥[捂脸]。自行车蹬的特别来劲,就是庆幸早玩了几年,那个年代下乡寻宝假货特别少,记得民国时期的洪武通宝背图的大花钱,因为是黄铜的二十块钱都不愿意要,[捂脸]有的就是年份浅点,行话不到代,起码不是为了卖假特意仿的。2000年调整工作到长春,以后基本没有买过东西,休礼拜天,就给华联古玩城玩家介绍货源,帮乡下藏友看看东西联系买家,承上启下,车接车送,吃香喝辣,看,即我有,挺好的。一晃几十年就过来了,感觉自己是玩的太杂了,样样通样通样松[捂脸]
------古玩收藏,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急功近利按图索骥,特别是古钱币,入门简单,品种多样,是收藏学习的好品种。多看多上手,假的真的,慢慢就看明白了,您的问题就解答到这儿,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