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马兰币铜元,什么是马兰钱怎么分真假?
马兰钱是四川省独有的一种流通纪念币性质的铜圆。
形制多样,主要以马匹和兰花作为图案,所以称之为马兰钱。图案多变,有的文字标注有铸造者和铸造缘由。因为发行量少,所以在铜币当中是一支奇葩。鉴定的技巧和民国时期的普通铜圆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经验。对马兰钱的材质、形制都很熟悉之后不难鉴定。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壮大于安徽安庆,这是目前多数人对黄梅戏的基本评价。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态度是传承与保护,而不是天天为了起源于什么地方争论。为了证明这种非物质文化是自己家的,就要改名字,实在是没有必要。
黄梅戏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虽然一直以来都有不尽相同的说法,湖北人也湖北人的观点,安徽人有安徽人的态度,甚至安庆下面不同的县都有自己的说法。毋庸置疑,黄梅戏是湖北、江西、安徽三省都非常热门的地方剧种,在其他的一些地方也非常受欢迎,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黄梅戏表演
尽管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是目前多数人都认可的客观事实,但是必须也要强调,最早形成于黄梅的是黄梅调,并非是现在传唱四海的黄梅戏。任何一种戏剧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调,配上特色的方言(唱腔)才是完整的戏剧。如同京剧表演,不用演员上场演唱,大家一听旋律就知道这是京剧,黄梅戏也一样,也有自己特色鲜明的音调。
随处都能见到黄梅戏票友的安庆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关于它为什么叫黄梅调,历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它起源于今天的黄梅县,所以称之为黄梅调,这种说法目前被大多数人接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去黄梅时节,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梅雨较多,山区的村民们无法进行更多的农业生产,就在家里唱戏,久而久之就称之为黄梅调,同时,山区的村民在采茶的时候,喜欢在丘陵与梯田上哼上几曲黄梅调,因而又称采茶戏。
电影《女驸马》
究竟是什么原因,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早期黄梅戏的发展,基本上是在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山区中形成的。它应该起源于黄梅县,但是在周边的山区都很有影响力,吸收了各地方言的特色,逐渐发展为后来的黄梅戏。
黄梅戏表演
为何说黄梅戏壮大于怀宁(安庆地区),因为黄梅戏起源于唐代,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到了清代才形成了相对较大的影响力。据说清代时期,长江中下游水灾较多,每到灾年,就有大量的黄梅灾民被迫以卖艺乞讨为生,顺江而下,将黄梅调带到了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由于当时的怀宁(安庆府驻地)是安徽省的省会,经济相对发达,怀宁方言是安徽的官话,被称为“怀腔”、“府调”。黄梅调深受怀宁当地百姓的喜爱,结合怀宁的地方方言,很快就形成了规模,逐渐发展壮大。
电影《天仙配》——黄梅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可能争议很多,但是不管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电影《天仙配》的上映,才是黄梅戏走向全国,成为著名剧种的开端。严凤英、王少舫等老艺术家的演绎,使得黄梅戏声名鹊起,蜚声海外,这一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春晚上马兰演唱《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春晚上韩再芬演唱《打猪草》
而早期在春晚上表演黄梅戏的演员,也基本是来自于安庆的演员。马兰与韩再芬等艺术家在春晚上的精彩表演,让黄梅戏在国内的热度不断提高。
黄梅戏《徽州女人》
新时代的黄梅戏作品《徽州女人》,不仅是一部很好的戏剧作品,更是把历史上徽州女人的贞洁与操守很好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定期举办的黄梅戏艺术节
不难看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但是真正的壮大,确实是在安徽安庆。但是要问为什么黄梅戏不改为安庆戏,这个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起源于别人就是别人的,因为在我家流行就要改名字,那就是掩耳盗铃了。越剧起源于浙江省,壮大于上海市,但是还是叫越剧,没听说要改名为上海剧的。黄梅戏也一样,它不仅仅在安庆流行,在很多地方都很流行。黄梅戏并非是安徽的戏剧,更是湖北的戏剧,也是各地的流行戏剧。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最重要的是传承和发展,盲目的争夺什么起源地,完全是本末倒置。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加拿大演出
网上经常看到一些热爱家乡的网红,用安庆歌手演唱的《黄梅戏》录着抖音、火山等小视频,开口闭口就是黄梅戏是我家的,你们安庆人唱什么,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也是对艺术的侮辱。
徽班进京
举一个例子,在国粹京剧的发展历史上,徽班进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京剧鼻祖程长庚融合各种戏剧的精髓,创出了全新的剧种,慢慢的发展为后来的京剧。安庆人虽然经常谈到这段历史,但是从没有谁自称京剧是在安庆起源的。
曾国藩
再如清代统治中国文坛200多年的桐城派,起源于安徽桐城,这是众所周知的,不过在桐城派的发展历史上,湖南人曾国藩是一位重要的推动者,被誉为是中兴桐城派之人。“桐城派”这个说法就是曾国藩提出的,实际上到了曾国藩所在的时代,桐城文派中已经有了大量的湖南籍文人,不过曾国藩依旧提出“桐城派”,而不是“湖南派”或“长沙派”,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湖南人自称桐城派是湖南的说法。
重视它就去传承它
所以说到底,黄梅戏起源于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它是深受多地百姓喜爱的剧种。当下,随着流行音乐热度的持续火爆,以及方言的逐渐退化和消失,还在坚持戏剧的年轻人日益减少,传统戏剧文化如何传承本身就面临着困境和挑战。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传承和保护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心保护和发展,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就可以了,大家一起将黄梅戏发扬光大。一味的争了面子,输了里子,那就完全本末倒置了。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描述你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
小时候喜欢玩的游戏有很多,捉迷藏、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儿、拍方宝,拾石子儿、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过家家、玩泥巴,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却很好玩的游戏。
那时候玩游戏都是一大帮孩子在一起玩,一出院门儿这帮孩子就都凑合到一块了,游戏的种类也多,有口袋里装着玻璃球去的,有拿着木头小手枪去的,有带着弹弓去的,带这几样东西的基本都是男孩子。凡是口袋里装着漂亮的毽子的、拿着各色布头缝的沙包的、或是装着一串算盘珠的都是女孩子了,这几样游戏是女孩们特别钟爱的游戏。
也有人手里拿着一摞方宝去的,或是在学习小组写完作业没回家,背着书包直接去的,那他的书包里一定也少不了带几样好玩的东西。
孩子们一出家门,就开始跟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们喊呼着玩哪种游戏了,如果人数足够多,想玩的游戏意见又不太统一,大家就可以分拨儿玩了,有玩跳皮筋的,有玩跳房子的,有玩丢沙包的,还有玩拍方宝的,三五成群,这里一拨儿,那里一堆儿。
那时候的很多可玩的东西都是自己做的,毽子可以把塑料纸剪成细条,把麻绳撕成细丝,用作毽子的尾巴,用螺丝母或是小铁垫片当作毽子的头,做好后,还可以用在学校偷偷拿回家的彩色粉笔头或是翠绿的白菜叶儿在塑料或是麻绳上使劲搓一搓,毽子立刻就变的漂亮起来,有粉色,有绿色,还有彩色的,好看极了。
不会踢毽子的时候,妈妈就会用绳的一头系在毽子上,这样就可以一只手拽着绳,一只脚来踢了,随着小脚丫的一踢一踢的,毽子随着绳一摇一荡,踢毽子的小孩嘴里数着数,心里别提多美了。
等真正学会踢毽子了,就不用再拴绳了,可以自由的用脚接踢它,毽子在空中上下翻飞,旁边有人给你数着数,要是踢了几十个还不停断,就能引起围观和惊叹了。
有时候,做毽子用的螺丝母型号大一些,可要注意了,踢的时候砸的你脚丫生疼,以后就没有人愿意用这个毽子踢了。
跳皮筋更有趣,有单跳,有双跳,单跳就是把皮筋拎成一根单根的,双跳就是把皮筋两头接在一块儿,弄成一个环形。不管单跳还是双跳,都需要有两个人“架线”,单跳时,架线人用手分别拎着皮筋的两端,一头站一人,跳的时候,从低往高一级一级的跳,孩子们跳起来步履轻盈,边跳边唱:“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女孩儿的小辫子都跟着快乐地一甩一甩的。
双跳时,把皮筋套在架线人的身体上,也是由低到高,一级一级来跳,从脚脖儿到小腿,到大腿,到屁股蛋儿,到腰,到胳肢窝,到脖子。弹跳力好的孩子一路挑战都能跳到“小举”、“大举”,气氛一级比一级紧张,当最高的一级成功后,这一队的队员会都欢呼雀跃起来,那真是发自心底的兴奋。
就算没人架线,把皮筋拴在树上也照样玩的不亦乐乎,那时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还有跳房子也特别有趣,儿子曾问过我:“妈妈,跳房子是从房子上往下跳吗?”这个幼稚的问题层逗笑了好多人。
隐约想起了玩跳房子时画的格子,格子也是分很多种类的,那时候孩子们的口袋里也总爱装着一小块儿“化石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化石猴”到底是块什么石头,反正用它在地面上划线特别好,画出的线既清晰又不容易被涂抹掉。
很多年不“跳房子”了,也不知那些小化石猴跑到哪去了。
还有拍方宝,方宝就是用纸叠的方形的片片,玩的最疯狂的时候,每个孩子的书包里都装着一摞方宝,这种游戏男孩女孩都喜欢玩,如果要是一使劲把对方的方宝掀翻,那可不得了,你就赢了,对方的方宝就属于你的了,赶上走运,或者你手里有一个战无不胜的“方宝大将”,玩上一会你就能赢回一沓子方宝来。
为了增加战斗力,很多孩子开始研究怎么叠方宝才能赢得更多胜算的机会。有人用厚一些的牛皮纸来叠,有人把薄一点方宝掖到大个的方宝里面。反正,他们的书包里一定有大的、小的、厚的、薄的,各种方宝,到时候他会根据对方的情况进行调兵遣将,别看人儿不大,小算盘可在心里装着呢。
最后说说捉迷藏,这也是我最喜欢玩的游戏。那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大自然就是天然的大游乐场,我们可以钻进草垛里,可以爬到枝叶浓密的大树上,可以躲在大树后,可以蹲在深深的沟壑里,可以趴在如波浪翻滚的麦田里,听着同伴由远及近的脚步声,躲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感觉又好玩又刺激,那时的我们曾为“pj“了同伴的计谋欢呼过多少次,又为自己的那些奇思妙想得意过多少次?
一说起童年的快乐时光,记忆的闸门就被打开了,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甚至忘了这只是一道问答题而已,是不是有点文不对题了,也或者被人笑话我已经老了。
喔,不管他了。
说说农村80后小时候玩的玩具有哪些呢?
你好,作为地地道道80后农村娃的我,看到你的问题,着实勾起了我立马搜索小时候玩过的玩具的记忆,就像一部时空穿梭机一样丰富多彩、充满快乐趣味,所以也分享给大家,希望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满满的幸福。
说说农村80后小时候玩的玩具有哪些呢?1.皮筋,跳皮筋应该大家都玩过“马兰开花一十一,一八一五六”朗朗上口的跳皮筋歌谣,一定是刻在脑子里了,估计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特别适合女生玩,每天蹦蹦跳跳,身体特别好;2.石子,抓石子应该也不陌生,在我们这里石子分两种,一种是石头子的,一种是碗底打磨出来的,特别上瘾,可以玩到忘记回家吃晚饭;3.踢键,在我们湖南湘西,自制的毽子有的是用蚕豆叶子做的、也有纸做的、还有塑料袋做的毽子,总之五花八门,我最喜欢塑料做的毽子,最耐踢;4.铁环,铁做成圆形可以跟小伙伴转圈玩,那时候虽然衣服上有补丁,但是我们每时每刻的笑容一直挂着;5.弹弓,会让爸爸给自己削个树杈,把废弃的轮胎内胎割成长条或者拿扎头发的橡皮筋来做弓,然后打鸟或者比射远;6.扇扑克,一到下课放学就会看到很多男同学,在地上玩用纸做成的扑克,扇来扇去,如果把下面的扇起来了,就赢得对方的纸扑克,会玩的小朋友一会儿就会赢不少纸,女生都会投来欣赏的眼光;7.自制风筝,用纸、大米饭、竹条、绳子自制的风筝,跟小朋友一起去山顶放风筝,看谁放的高放的远;8.弹球,我想几乎所有农村的小孩子都有玩过,特别是男孩子的最爱了,宁愿不回家吃饭,也要玩到天黑,这是男生们最中意的一款玩具了吧?9.泥巴,农村80后男女老少都爱玩的,特别是那种黄白色的金刚泥,手感最好,最有粘性,还可以捏成很多造型;10.折纸类玩具,比如折东南西北中、青蛙、枪、千纸鹤、扑克、飞机、纸船等;11.游戏机,老式的游戏机,谁家要有一个,全村的小伙伴都要来看热闹,小时候会感觉很有面子;12.棋牌类的玩具,比如象棋、跳棋、军棋,应该部分80后的小朋友都玩过,还可以练智力;13.竹蜻蜓,用自家竹子,自己动手研究的竹蜻蜓,还有一定的原理在里面,做的好的就可以飞的特别高,做的不好就飞不起来,玩的不是单纯的玩具,而是一种成就感;14.昆虫,小时候无聊的时候,对养昆虫也是相当有兴趣,比如蚕、七星瓢虫、金龟子、甲虫、蜗牛、蝌蚪等,你们有养过哪种?15.炮仗,用手使劲儿摔在地上,可以吓人,小时候最喜欢捣蛋玩这个了;16.肥皂、洗衣粉泡泡,小时候用家里肥皂或洗衣粉,自制泡泡,女生小时候最喜欢玩的,你还记得吗?17.踩高脚,在我们湖南湘西,小时候玩过的一个地方特色的玩具,用砂树活竹子做成的高脚,踩在上面跟小朋友对撞,看谁先掉下来,谁就输了;18.翻绳,这个玩具没有什么难度,家里一根绳子打个结,就变成一个玩具了,我们这里方言叫“翻茶盘儿”,你们那边叫什么方言呢?19.打棒子,自制的木头就可以打起来玩了,看谁打得起来,打得远,农村80后湖南男生都玩过的。其实童年的玩具还有很多很多,列举了19种比较普遍的,我这里是湖南湘西一带,不同地区80后的你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都有哪些呢?欢迎评论留言讨论哦,如果我的分享对你有用,请点个关注,你的关注会鼓励我分享更多优质内容,也希望能帮到大家,谢谢。
补充: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我,会立即删除,跟平台无关,非常感谢请问马兰币价值?
该币制作精良,数量极少,十分珍贵。以后的马兰币将这一令人喜爱的马的构图由背面换成正面,成为马兰币特有形象主图。民国15年(1926年),时值军阀邓锡候把持成都造币厂,为掠夺民间财富,筹巨额军费,大量铸造比双旗大200文减重50%的小200文铜币,甚至回收当时流通的100文、50文铜币改铸小200文铜币,由小200文铜币滥市,100文、50文几乎绝 ,市场零星找补钱匮泛而形成人为钱荒,城乡居民和商家无不怨声载道,各种代用币到处可见。于是统治军阀经过精心策划,造型美观,制作精良,暗藏重利的马兰币应运而生,无面值的马兰币替代了100文、50文的流通铜币。 期间任重庆铜元局局长的杨德淳、任重庆卫戍司令兼重庆铜元局长的四川军阀王陵基,特意制作此类马兰币作为官员赠用纪念币。
如何证明你是八十年代的青年?
我90年出差到广州,深圳。身上带着小本子,记着帮忙给同事买手表,黄金饰品等目录。路上怕钱不安全,妻子专门在我的内裤缝合了一个口袋。我去了深圳的中英街,当时,过境需要通行证,还好,我们有当地的熟人,帮忙。所以,我还是去了中英街香港街道。那会重庆黄金价每克140元左右一克。而在中英街香港方,78元一克。香烟,万宝路,三五牌便宜一半。直接上老照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