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铁钉镀黄铜 从来没有手拿铁皮的盾牌进行冲锋

从来没有手拿铁皮的盾牌进行冲锋?算是个近身格挡反击的组合武器。给盾牌包铁的工艺很难掌握,谁没事儿打平了包盾牌,造枪头、刀剑、箭头、补盔甲、钉车轮,这种盾牌的最大作用就是辅助罗马重装步兵的,但古代的步兵中坚长枪兵根本没法带盾。...

铁钉镀黄铜,从来没有手拿铁皮的盾牌进行冲锋?

中国古代也不是没发掘出盾牌,但质地要么是皮的,要么是木涂漆的,要么是镶嵌了部分青铜的,全包铁盾还真没见过。

非要抬杠,也只有汉代的“勾镶”了,巴掌大的小铁盾,算是个近身格挡反击的组合武器。

在早期的冶炼条件下,给盾牌包铁的工艺很难掌握,过薄的软铁起不到什么优于皮革的防护作用,价格昂贵不说,还非常容易锈蚀。而全铁的太昂贵,也太重。

有人会说,那铁盔铁甲不也是铁做的么?怎么不锈蚀呢?

这是因为铁盔铁甲毕竟有厚度,也有更妥帖的保养,锈蚀的铁片较为容易拆换,古代也没多少官兵真有电视上那种全盔全甲,工业革命完成以前就别提啥大规模的铁装了,从欧洲十字军到宋金夏,谁不是把点铁甲互相抢来抢去。

单纯的生铁熟铁生锈速度快得很,越薄越完蛋,很可能挨顿雨放一晚就烂穿了,全成了氧化碎渣。

现代的某些“铁”之所以不生锈,是因为它们要么做了表面镀层,要么有合金成分。如我们熟悉的常用于加工铁盒以及包覆木门的“马口铁”,它们正确名称是“镀锡薄板”。虽然这种铁板14世纪就在波西米亚地区出现,但现代已经采用了更好的电镀工艺。

有人会说那不简单,古代不是有百炼钢么?炒钢灌钢啊!

对!没错,给你个支持,中国古代制钢技术确实很先进,钢材的耐氧化能力和强度也更好。但问题是那东西叫钢啊!出炉不稳定,打大宝剑都不够,谁没事儿打平了包盾牌?

即便是最普通的铁,在古代军队里用处也大得很,造枪头、刀剑、箭头、补盔甲、钉车轮,甚至箍桶、马镫、马蹄铁都少不了,哪有多余的去给盾牌包铁?

多个枪头就能多个枪兵,多个箭头就能让弓手多射一轮,盾牌包铁能提升啥战斗力?你要防御高,盾牌的木板钉厚点不就行了?蒙层皮子不就得了?非要找宝贵的铁下手?

如过去罗马军团拿的那种盾,许多人以为是包铁的,其实那玩意儿是个胶合板,仅中间巴掌大一块金属撞钉。盾牌最薄的地方约1厘米不到,最厚也就1.2厘米,有的会在边缘做个金属包边,为的是耐磨和不被人自上而下直接劈开。

为了补强防御,某些罗马盾贴上了皮革,又覆盖了一层亚麻布,再涂上油漆,后面还贴了加强的木板。

这种盾牌的最大作用就是辅助罗马重装步兵的“推倒”战术,防御远程攻击的同时,在近距离提供一定程度的盾墙。他们的战术是一路平推,拿盾去顶对方,推翻后用长矛将其扎死。

总的来说,罗马人就三套打法,大方阵、三线阵、百夫长小阵,这些打法部分继承自希腊,主要是面对日耳曼、高卢等蛮族时磨炼出的,强调步兵硬阵和重矛投掷等打击,辅以短剑刀盾混战,集体作战能力强悍,单兵作战能力非常的一般;对步兵能力强悍,对骑兵能力弱鸡。

放到中华大地上这就不行了,中国作战什么多?弓箭最多,无论是游牧骑兵,还是步兵大阵,都非常强调远程投射,靠盾牌根本HOLD不住。

有人又要问了,盾牌难道不是防御弓箭的吗?怎么会HOLD不住呢?

没错,大部分盾牌就是拿来防御弓箭的,但古代的步兵中坚长枪兵根本没法带盾,他们的战术就是密集的枪林,你都带盾了,怎么带枪?这注定盾牌数量有限,位置也有限。

遇到弓箭怎么办?一般会有持大型盾牌的牌手上前负责防御,这些大盾不方便携带,但防御力非常强悍,带着冲锋是不行的,顶在阵前挡箭没啥问题。

另一种应对方法就是对射,火力压制嘛,这个道理现代人都懂。只要射不赢你就自动滚蛋了。

还有如步人甲那类超重装,为了防御骑兵的突袭和奔射,干脆就放弃了机动性,不求追杀来敌,只求你捅不破我的阵。杀敌的事儿交给了神臂弓组成的远程部队,甚至有时候不要步人甲,单靠步兵和神臂弓都能打赢。

你说这时候要包了铁皮的盾干啥?防御大盾、武刚车、重铁甲包办了。能拿在手上的小铁盾也挡不住战场上疯狂的箭射。对付骑兵靠小铁盾也没辙,必须大枪和拒马顶住。

所以,中国战场对盾基本没啥特别的要求,更别提什么铁皮的盾牌了,发现的精品盾牌多见于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打仗嘛,都防严实点。

西方倒是真喜欢盾,他们包铁皮的盾最早出现在骑兵盾上,欧式骑兵出于冲硬阵的需求,必须拥有能将身体牢牢藏住的手段,早期的打法也比较简单,就是直来直去的闯。

亚洲的骑兵则狡猾的多,强调出奇制胜,强调长距离的突袭,轻骑兵为主,所以盾牌的应用相对少很多,多靠铠甲和马上动作帮助防御。

如蒙古骑兵,内穿丝绸衣层,外罩皮甲,被箭射中也无所谓,打完了脱衣服拔箭而已,还会镫里藏身。

一手需要控缰,一手需要拿刀,还要能随时骑射和跑动中换马,这样的骑兵与欧洲打村战的铁罐头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后来欧洲人也悟了,骑兵铠甲越来越薄,变成了胸甲骑兵和无甲骑兵,古典骑兵时代也随之远去。

欧式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步兵也确实有一种被称为“巴克勒”(Buckler Shield)的金属圆盾,这种盾牌在中世纪和魔幻电影里都被用烂了。

一面巴克勒盾约20-45厘米直径,盾后的中央有把手握持,还可以挂衣带上携行,它是中世纪欧洲步兵的肉搏防具。

据说巴克勒起源于维京人的战盾,后来的欧洲战士将副手的小圆盾统称巴克勒。中世纪战斗时,这种金属圆盾充当格斗防具,还有头领负责攻击,副手持盾格挡的战阵打法。

但因为双手剑士和板甲的增多,这种盾牌反倒开始被步兵淘汰,转而称为标枪手、掷斧手、弓箭手等远程士兵的防具。你能想象出那种弓箭手射不赢了从背后摸个盾防御的画面么?

说了这么多,你觉得巴克勒盾有多厚?因为全金属制造,它最厚的地方只有1.7毫米左右,甚至不足1毫米。所以它的中心才会做个大大的凸起,既可以提供握手的地方,也能提供格挡时的劈砍深度。

其实巴克勒一开始也不都是金属的,木头的、金属补强木头的也很多,但当欧洲铠甲逐渐重型化后,钝器开始大行其道,比起太容易被砸碎的木盾和太轻的皮盾,金属盾最起码可以被砸瘪,不会因为粉碎离你而去。

即便如此,那种1.7毫米的巴克勒盾也重达1.4公斤以上,并不是多顺手,约等于一个13寸的macbook air的重量。

中国为什么不这么搞呢?唉,你看汉代的勾镶与这东西有本质区别么?

后来不用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战争的规模太大了,动辄万里长征人未还,确实不如欧洲这些领主们打村战积攒起来的装备好。此外东方式的多兵种合成战术,也迥异于西方的标准化精兵打法。

再说了,打仗的人一多,哪儿还有多少捉对格斗的机会?战争最后还得走向互相配合的路线。

如戚继光的鸳鸯阵,前排带有刀牌手,但他们并不算唯一防御力,真正的大防具反倒是那根长长的狼筅,它让倭寇们郁闷到吐血。

所以,还是那句话,盾牌够用就行了,在东西方不同的战争生态下,人们都诞生出了适合自己的装备,这中间并不存在什么孰强孰弱。

拿回家死人是什么意思?

“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字面意思是指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以及废旧铜器等物拿回家就要出人命,乍一看很吓人,其实真正的意思不是这,本质上讲的是废旧或者年代久远的生铁烂铜,也有指墓穴中出土的物件,拿回家很可能会涉及到人身伤害,这句话放到先前时代站得住脚,但是现在并无一定道理。

非法所得,祸其性命

清朝皇帝中最具附庸风雅的莫属于乾隆,他一生执政60余年,留下诗4万余篇,在其在位时期,有很好的机会与时间去收藏所存于世的珍品异宝,当时可谓他想要的都基本得到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些奇珍异宝并未被乾隆把玩多久,乾隆皇帝驾崩后,所有的珍品随之下葬,到了民国时期,北京城附近莫名出现一起盗墓分子,其中就有实力相当的军阀孙殿英,他为了筹集军饷军费私自掘开乾隆墓穴将墓中宝贝打劫一空,甚至慈禧的陵墓也未能幸免。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宝物中,有一件物品最为特殊,那就是很有名的九龙宝剑,这只剑长约5尺,据文物学家指出此剑鞘的材质也是相当上乘,非平凡人所能拥有也。,剑身呈现出优美的弧度,此剑结合了游牧民族弯刀样式,由有汉家传统宝剑之形。剑柄雕有九条金黄色的龙纹图案,寓意:“九九归一”,乾隆皇帝也想借此寓意抒发“一统江山”的壮志与“十全武功”的胸臆。可惜这只剑随后就带来了一些厄运,除去乾隆皇帝外,基本拥有过它的最后死于非命的居多。

孙殿英本想将九龙宝剑占为己有,但当时朝廷规章制度及社会舆论不允许他这样做,还有人参本孙殿英,要求对之严惩,孙殿英无奈只好上交当时的执政者,孙殿英最后难逃被暗杀的宿命。当时孙原本想把此物送给军统特务戴笠,经过他手转给蒋介石,没想到此物被戴笠的马仔马汉三献给了日本人。日本战败后,这把绝世宝剑几经转手到了女间谍川岛芳子手中,马汉三为了重得此物抄家川岛芳子,找到了宝剑,随后戴笠审讯川岛芳子实践暴露,马汉三为了保命又二次上交,可惜这次马汉三被毛人凤枪毙了。事情就是这么巧合,在当月戴笠此时想凑机会把九龙宝剑送给蒋介石邀宠,连他自己估计都没料到所乘飞机遭遇空难,戴笠与该宝剑一起葬身火海,支离破碎的被永远埋在了地下。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了吧,文物本属于历史,本属于人民,可是用一些非法手段占为己有,本身已违反“天道”,用什么样的手段得到,就会有什么样的结局送出,最终付出的将是自己的性命。

谚语如今再听颇荒唐

现如今,一切文物都由国家专一管辖的部门统一管理,并且针对非法盗墓、走私、贩卖文物者已有法律规定,因此,古老的文物你不容易见到,所以这句“生铁烂铜,拿回家死人”已经颇具荒唐。因此不必过于纠结。

现如今的破铜烂铁,无非就是用过的旧物件淘汰,比如铁水桶、铜锅铜勺子等生活用具,这些现在的处理方式好的很呢。

1、变废为“宝贝”

现在有很多收破铜烂铁的小商贩,家里面如果有这些闲置不用的东西,拿给收废品的小贩,第一可以让自己家的空间免于被填占的烦恼,顺便又通过售卖多些零花钱,旧东西经过回收,再次利用,这就是变废为宝,国家也支持,老百姓也高兴,小商贩也乐呵。

2、破铜烂铁的民间艺术创作

只要敢想就有艺术出现,我身边有朋友就针对这些破铜烂铁做成艺术品供自己观赏的。这抽象画里面的小动物,夸张、奇特不做作,很有雕塑的美学感觉!

看这只小猫咪,貌似在撒娇呢!

老百姓口中的谚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是需要不同的历史环境来解读的,不能是个谚语就觉得有道理,其实这需要自己去了解、去判断,要有自己的认知方可不被一些流传甚广的简单的俗语谚语所麻痹,相信科学,努力学习吧!

【本文原创:三农记事本,聚焦三农百态,欢迎关注、留言。】

古时候墨斗都有啥材质?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墨斗,墨斗是我国传统木工的一种测量画线的工具。其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线轮、墨线、墨仓。线轮用来卷线,墨仓装墨水,墨线穿过墨仓,蘸取墨水,然后将蘸有墨水的墨线两头固定,再在中间提起墨线弹一下,这样就能迅速画上一条笔直的线段。

相传墨斗的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鲁班,墨斗一般而言是用木头或者竹子制成,不过选用的木头必须坚固,不易变形。

不过目前在一些博物馆我们能看到一些出土的古代墨斗,这些墨斗主要是瓷制。例如宋代时期的青瓷、白瓷、黑瓷材质的墨斗。

不仅如此,墨斗的材质还有黄铜,这个在一些拍卖会上也常常见到。

当然,说到墨斗,就不得不说到它的另外一个名字“班母”。为什么额墨斗会叫做班母?相传这是为了纪念鲁班的母亲。最开始,墨线的一头并没有固定的铁钩或者铁钉,所以弹线是必须要有一个人帮忙固定一头。当时的鲁班并没有徒弟,所以鲁班就叫母亲来帮忙,但是鲁班母亲身体不是很好,所以鲁班不太想要母亲太累,于是从钓鱼的鱼钩中找到灵感,发明出一个铁钩,这样只要把铁钩钩在木头上就可以固定了。可以鲁班母亲不久后去世了,鲁班每次拿起墨斗就想起母亲帮忙拉线头的情景,所以给墨斗的铁钩取名为“班母”,也叫“替母”。

常用的机械工具的英语单词?

常用工具、机械零部件和机构单词Flame cutting火焰切割

Flange法兰

Belt drive皮带传动

Flywheel飞轮

Forming tool成形刀具

Fuel pump机油泵

Electric drill手电钻

Eccentric wheel偏心轮

Electrolysis 电解液

anode阳极

cathode阴极

sparking plug火花塞

exhaust valve排气阀

inlet valve进气阀

Induction stroke 进气冲程

compression stroke压缩冲程

Power stroke 工作冲程

exhaust stroke排气冲程

Four stroke engine四冲程发动机g

earbox齿轮箱

Gear lever变速杆

propeller shaft 传动轴

hairspring游丝

half-round file半圆锉

机床主轴箱headstock

chuck机床卡盘

Hammer 锤子系列

Ball-peen hammer球头锤

Cross-peen hammer斩口锤

Claw hammer羊角锤

sledge hammer八角大锤

Hook spanner钩型扳手

ring nut圆顶螺母

人字齿轮herring-bone gear

hob滚齿刀

软管hose

软管夹hose clip

液压千斤顶

hydraulic jack

液压夯锤hydraulic ram

Hydraulic press水压机

惰轮idler

金属锭ingot

叶轮impeller

气钻pneumatic drill

等角投影isometric projection

分隔线-嘿嘿

??钳工工具

千分尺micrometer

双头扳手open-end spanner

梅花扳手ring spanner

钢锯hacksaw

内卡钳internal callipers

外卡钳external callipers

钢丝钳 combiationb plier

塞尺 feeler gauge

台虎钳 vice

管钳Pipe wrench

丝锥改锥螺丝刀 screwdriver

车间工具

工作台workbench

板锉file

砂纸sandpaper

凿刀chisel

多用刀电工刀pocket knife

斧子axe

活动扳手monkey wrench

延长线路(电用)extension cord

电锯power saw

折叠尺folding rule

架子shelf

油漆刷子滚子盘子Brush pan can

最近收集的一些不多

2018-11-04打卡更新

千斤顶 jack

箍圈jubilee clip

鸡尾锯 keyhole saw

键槽 keyway 键key

滚花 knurling

车床 lathe 卡盘chuck 刀架tool post 尾座tailstock

车刀 lathe tool

透镜 lens 双凸面的biconvex 双凹面的biconcave 一面屏一面凸的plano-convex

一面平一面凹的plano-concave 一面凹一面凸的concave-convex

放大镜 magnifying glass 人孔 manhole

木槌mallet 显微镜 microscope 铣刀milling tools 铣床milling machine

钉子nail 圆钉wire nail 无头钉lost-head nail 椭圆头钉oval nail

板钉panel nail 黄铜泡钉brass chair nail 油毡钉roofing nail 起钉器nail puller 针阀nail valve

螺母nut 凸缘螺母flange nut 圆顶螺母domed nut 浪花螺母knurled nut

蝶形螺母wing nut

槽型螺母castle nut

方形螺母square nut

平底螺母flat nut

油塞piston

氧乙炔焊接 oxyacetylene welding

十字槽螺钉Phillips screw

十字改锥Phillips screwdriver

20181105

直角改锥right-angled screwdriver

铆钉rivet

摇臂rocker arm 推杆pushrod

磨光机sander

扳锯panel saw

Fretsaw钢丝锯

Jewellersaw首饰工手锯

Hacksaw弓型锯

Sawing machine锯床

刮刀铲运机 scraper

起螺丝器screw extractor

螺纹规screw pitch gauge

划线盘scribing block

自攻螺丝self-tapping screw

牛头刨床shaping machine

减震器shock absorber

铁皮剪scribing block

套筒扳手socket spanner

心轴spindle

水平仪spirit level

花键轴splined shaft

开口销split pin

点焊spot welding

方螺纹square thread

转向齿轮steering gear

20181106

旋塞阀stopcock

双头螺纹柱stud

刚性车轴rifid axle

钢板弹簧leafspring suspension

叉杆悬挂系统wishbone suspension

挺杆tappet

凸轮cam

丝锥扳手tap wrench

套筒管telescopic shaft

止推轴承thrust bearing

滚球轴承ball bearing

油门、节流阀throttle valve

正时旋转链timing chain

肘节toggle joint

套筒扳手旋转把手tommy bar

三角形triangle

等边三角形equilateral

等腰三角形isosceles

直角三角形right-angled

钝角三角形obtuse-angled

不等边三角形scalene

U形螺栓u-bolts

活接头union

游标卡尺vernier calliper gauge

固定量爪fixed jaw

可动量爪movable jaw

游标尺vernier scale

十字架式万向节Hooke’s joint

万向节universal joint

真空泵Vacuum pump

三角皮带V-belt

分割线-——

Manometer

流体压力计

直角尺try square

管子虎钳 pipe vice

三角螺纹V-thread

涡轮蜗杆worm gear

Worm涡杆

Worm wheel涡轮

Water -cooled engine水冷发动机

Gear train齿轮系

Spur gear直齿轮

Spiral gear螺旋齿轮

Gouge 弧口凿

Gear cutter齿轮铣刀

Grub screw平头螺钉

Gudgeon pin活塞销

Gyroscope 陀螺仪

分割线————

绘图仪器drawing instruments

绘图板drawing board

量角器,半圆规protractor

分规dividers

平行仪parallels

钢尺steel rule

比例规proportional dividers

圆规compass

三角板set squares

木工工具tool for woodwork

木槌mallet

钢丝锯fretsaw

起钉器pincers

锥子awl

木工手钻gimlet

木刨plane

滚刨spokeshave

凿子chisel

弓播钻brace

线条LINE

螺旋线spiral

直线straight line

曲线curve

垂直线perpendicular line

平行线parallel lines

折线zigzag

波线wavy line

三角形triangles

顶点apex

底边base

钝角obtuse angle

锐角acute angle

斜边hypotenuse

正方形square

直角right angle

矩形rectangle

对角线diagonal

圆circle

弧arc

半径radius

圆周circumference

直径diameter

圆心center

扇形section

椭圆oval

立体图形solid figures

棱锥pyramid

圆锥cone

立方体cube

圆柱体cylinder

分割线汽车篇————

Components of automobile汽车构件

Roof rack车顶架

Roof 车顶

Windshield挡风玻璃

Window 玻璃

Trunk后备箱

Rear light尾灯

Handle门拉手

Door车门

Hubcap轮毂罩

Tyre车胎

Indicator light指示灯

Number plate号码牌

Fender保险杠

Mirror反光镜

Hood发动机罩

Window winder玻璃窗摇把

Glove compartment手套箱

Dashboard驾驶仪表盘

Heater加热器

Gear shift变速杆

Choke阻风门

Clutch pedal离合器踏板

Break pedal制动器踏板

Accelerator pedal油门

Seat belt安全带

可以在木头上熔金么啥材质?

不可以在木头上熔金。因为金属的熔点远高于木头的燃点,木头在高温下很容易燃烧,无法承受金属的熔化温度。同时,金属与木头的化学性质也不同,金属通常需要在特定的高温条件下通过加热或氧化还原反应来熔化。如果要熔化金属,需要使用耐高温的熔炉或其他相应的设备,并在金属熔化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果想将金属与木头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比如通过钉子、螺栓等方式将金属与木头连接起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因为化学反应而导致木头腐烂或者金属腐蚀,因此需要选用合适的材质并做好防腐措施。

戚继光曾用大竹竿杀倭寇?

可别小看这些大竹竿,那可是抗倭神器“狼筅”。

说到戚继光,人人都知道他是抗倭名将,也知道他是一个英雄,但很少人知道,他和他麾下的戚家军,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在戚继光所处的十六世纪,戚家军属于是名副其实的“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去看下戚继光以及他所率领的戚家军打下的辉煌战绩,就知道这个“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的称号,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倭军大举进攻浙江台州的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临危受命,亲率戚家军迎战,在龙山一带大破倭军。

紧接着,戚继光一鼓作气,一路追杀残存的倭军直至雁门岭,最终手刃倭军首领,而倭军余党走投无路,全部坠入江中淹死。

到了嘉靖四十一年,倭军进犯福建,并且声势极为浩大,且在福建多处登陆后交相呼应,以至于古田、莆田、政和、宁德等地连连告急。

而当时的官军,看到倭军如此生猛,居然心生怯意,迟迟不敢对倭进攻。

危急之下,还得看戚家军,在戚继光的率领下,戚家军从横屿(地名)发起进攻,先是大破此处的倭军,斩首两千二百余级,之后,戚继光乘胜追击,又在福清端了倭军老巢,最终,戚继光一路追杀,连破倭军营六十余个,斩首更是无数。

这还只是戚继光和戚家军所经历的战役中,并不算太起眼的两次战斗,还没说诸如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等较大型战役。

总之,在经过戚继光和戚家军多地转战之后,明朝沿海的倭军,几乎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而这还并不是戚继光最厉害的地方,毕竟在古代,会打仗的将领也不少,别的朝代不说,单说明朝就有好几个,而之所以称呼戚家军为“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是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和戚继光一样的战损比。

史料记载,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前前后后抗倭十余年,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了至少八十多场,在这些战役中,被戚家军斩杀的倭军,单是有记载的,就足足有两万多人。

而戚家军这边,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战斗,打了八十多场仗之后,所有戚家军算在一起,总共阵亡了203人。

试想,如此低的伤亡率和战损比,在同时期的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有几个?所以,说戚家军是十六世纪“东亚地表最强战神军团”,一点都不为过。

而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问,戚继光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戚家军又是为何会让倭军闻风丧胆的呢?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戚家军抗倭时使用的大杀器“狼筅”说起。

“狼筅”是戚继光发明的一种武器,其整体就是一根带有多个分叉的大竹竿。

当然,如果单独一个“狼筅”摆在那里,随便找个锋利点的兵刃,几下就能够将其砍成几段,并且,即便是让一个人举着“狼筅”上战场,也没有太大的杀伤力。

毕竟这玩意,说到底主要材质也是一根竹竿。

而它之所以会成为戚家军的抗倭神器,主要是因为戚继光将它一番改造后,用在了合适且正确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正是让戚家军扬名立万的“鸳鸯阵”。

鸳鸯阵乃是戚继光亲创,他创立这个阵法,说白了就是为了对付倭军,而阵法的精髓,则就在于“配合”二字。

按照戚继光的设计,每个鸳鸯阵包含十一个人,这十一个人中,一人为小队长,队长的职责,是负责用战旗进行指挥,对小队进行号令,指挥前进后退以及变阵等等。

除了队长之外,站在鸳鸯阵最前面的,是两个盾牌手。

这两个盾牌手,一个手持四四方方的大方盾,此人称作“长牌手”,他的职责,就是用厚实的盾牌,抵挡敌人的重箭、长枪之类的攻击,是一个纯防御型角色。

而另一盾牌手,手持的是一面藤牌,所谓藤牌,是指用藤制成的盾牌,这种盾牌自然没有方盾防御能力强,但也能抵御一些普通攻击。

最重要的是,藤牌较为轻便,这就加大了藤牌手的机动性。

所以,在鸳鸯阵的藤牌手身上,同时还配备有标枪和腰刀,这样一来,藤牌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既可以远程输出,同时还能近战,以减轻长牌手的防御压力。

当然,不管是长牌手还是藤牌手,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掩护后队前进,而在这二人之后,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狼筅手”。

既然名字叫做狼筅手,那么手里的武器肯定是狼筅,不过,对于这个看似是一根大竹竿的狼筅,究竟是如何制成,并且在战场上起到什么作用,下面我们就重点讲一下。

狼筅又名狼牙筅,其主要材质确实是由一根粗大的竹竿制成,一般用的是南方的毛竹,其长度大多为五米左右,在制作时,会在竹竿的分叉上,装有铁蒺藜、倒钩刺之类的东西。

并且,为了保证狼筅的韧性和耐用度,还会在整根狼筅浇上桐油。

这还不算完,为了达到最大的杀伤力,通常还会在狼筅上面,蘸上“金汁”或者是抹上毒药,总之,各种有可能会给敌人带来损伤的东西,全都招呼上。

那么,狼筅制作好之后,在鸳鸯阵中是如何运用的呢?

前文讲到,鸳鸯阵的最前面是两个盾牌手,而在盾牌手后面,就是两个狼筅手,这二人在盾牌手缓步推进的同时,或者是在倭军一拥而上的时候,操起长达五米左右的狼筅,照着倭军就是一顿猛划拉。

而这一通猛划拉,能要了倭军的半条命。

为什么呢?想象一下,本身倭军生来就个头矮小,如果用常规面对面的打法,倭军就可以仗着身材矮小的优势,变得异常灵活,在出其不意之间,给对方造成伤害。

但有了狼筅之后,五米多长的长度,加上多个分叉,就能把矮小的倭军架住,不让他们靠近,同时,狼筅上面安装的各种铁蒺藜和倒钩刺,在士兵的一通划拉之下,就算不能让倭军死,但至少也能给他带去点伤害。

最重要的一点别忘了,狼筅上面可都抹了毒药,在这些毒药的作用下,加上铁蒺藜倒钩刺所带来的伤害,当场就能让倭军鬼哭狼嚎。

这就是狼筅在鸳鸯阵中的所能起到的作用,不过,虽说狼筅在这里有奇效,但仅仅靠着这些还不足以让鸳鸯阵所向披靡,毕竟狼筅的杀伤力十分有限,其主要的作用,还是为了阻止敌人近身。

所以,狼筅手在整个鸳鸯阵中,也只是一个辅助角色,真正的伤害输出,是狼筅手后面的四个长枪手。

长枪手顾名思义,就是手持长枪的士兵,这些士兵手里的长枪,通常都在六米左右,他们的职责,就是在前面的狼筅手用狼筅架住倭军之后,操起手里的长枪上去就是一通输出。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有了狼筅在前面,就让倭军不能近身,而长枪手则趁机收割倭军的性命。

有人说了,这要是有敌军绕到鸳鸯阵后面,来一个迂回攻击怎么办?别担心,在四个长枪手的身后,还有两个镗钯兵。

这两个镗钯兵,手里的武器自然是镗钯,什么叫做镗钯呢?这么说吧,它的大致形状,就像农村翻挑麦秸秆时用的三叉耙子,只不过不是木制而全部采用的是铁制。

这种铁制的镗钯,在战场上有两个妙处,一来,士兵能用它架住对方砍过来的兵器,毕竟镗钯上面有三个大铁叉子,这就轻轻松松的扛住了对方的大部分武器。

二来,既然是铁制的叉子,那自然也有杀伤力,试想一下,用这种大叉子对着倭军反手用力一刺,那还不马上给刺出几个血窟窿啊。

所以,有了这两个镗钯手在后方警戒,整个鸳鸯阵基本上就是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从防御到骚扰,再到攻击,最后到警戒全部都有,而这也是为何鸳鸯阵能扬名立万的原因。

并且,最令人值得称道的就是,鸳鸯阵中的任何一类武器,如果单独放在战场上都不堪一击,结果戚继光通过一个阵法,让这几种武器相互配合,就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这个阵法,可以说是贴身为倭军设置的,由于其机动灵活,可以根据战场形势随意变阵,比如可以从一个整体的鸳鸯阵,变为左右两个小阵,还能变成三小队的“三才阵”,正好克制住了倭军,因此戚家军才会将倭军杀得魂飞魄散。

当然,阵法再厉害,配合得再好,如果运行阵法的人不行照样达不到效果,而戚家军之所以能所向披靡,靠的是两点,一是个个皆勇士,二是令行禁止。

先说戚家军的战士,这些士兵,都是戚继光当初精挑细选出来的猛人。

最早的时候,戚继光带着大明的官军打倭,那打得叫一个憋屈,本身这倭军性情残暴,嗜血好杀,而大明的官军在败了几次后,就对倭军极其恐惧。

甚至到了一见倭军冲锋,大明官军就连忙撤退的程度,这样的士兵,别说戚继光,就是诸葛亮在世那也赢不了。

所以,戚继光就寻思着去哪里找一些英勇善战的士兵,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在义乌这个地方,发现了不少好苗子。

公元1558年的时候,有人在义乌倍磊发现了一座银矿,要知道,发现银矿就意味着发财了,所以,眼红的人不少,义乌周边的村镇就想派人过来抢夺这个银矿。

抢自家的银矿那还了得?义乌当地的老少爷们自然不愿意,于是,双方理论不成后,就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械斗。

而当时的戚继光,正好路过此地,也亲眼见证了这场械斗,而让他惊讶的是,那些义乌的老少爷们,虽说手里没什么像样的兵器,但干起仗来,那一个比一个猛。

于是,戚继光对这些人十分满意,一声令下,就从当地召集了一批人,而这批人正是最初的戚家军,也正是他们带着戚继光亲创的鸳鸯阵,将戚家军的名头越打越响。

不过,仅仅是骁勇善战还不够,为了保证鸳鸯阵发挥更大的伤害,戚继光还制定了极为严明的军纪。

比如在打埋伏战的时候,戚继光就规定,如果“遇贼不起”,或是“早起者”,不仅队长会因此被斩,同时,各个士兵也会遭到责打。

再比如,打仗的时候,如果有人不听从号令往后撤的话,那么不好意思,先割掉双耳,别以为这样就完了,等到战后回营的时候,谁没有耳朵,还是那个字“斩”。

还有,比如鸳鸯阵中的镗钯手,主要职责是为了负责警戒,同时保护长枪手,但如果长枪手被敌人击杀了,那这两个镗钯手同样也会因此被斩。

总之,靠着这种严明的军纪,让戚继光得以训练出一队又一队精于使用鸳鸯阵,且深谙配合的士兵,也正因为如此,戚家军不仅能将倭军杀得魂飞魄散,同时也让自身的战损率达到了一个极低的程度。

而回到问题本身,戚继光在抗倭时所使用的大竹竿,其真正的名字叫做“狼筅”,其主要材质确实是采用南方的毛竹制成,但却经过戚继光的改造,成为了一种能在鸳鸯阵中起到防御和骚扰作用的长兵器,同时也是鸳鸯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