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和白铁硬度,白铁用锡可以焊吗?
白铁是不能直接用锡焊的,要想用锡焊白铁必须要把白铁的外面的保护层去掉,我们经常看到老的白铁工会用一些硫酸加入一些锌作为助焊剂,在焊接时先把配好的助焊剂涂在白铁上,等腐蚀后再进行焊接,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把白铁焊接在一齐了。
带金字旁读音是xⅰn的字?
答:带金字旁读音是xin的字是锌字。锌字部首钅,笔画12,释义: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zn,原子序数30,青白色,性脆,用于电渡,制黄铜,白铁及干电池等。锌字在现代汉语里是个多音字,尚有读音为zi,《集韵》作“祖似”切,音子,解释为刚(形容词)。《玉篇》亦解释为刚,同“釨”。
河南灵宝十大名吃?
灵宝市是河南省西部的一个城市,这个地区风景是非常棒的还有些许多的旅游景点,比如三门峡娘娘山、亚武山、太初宫以及灵符遗址等等,因为这些景点每年都会吸引许多的人去灵宝旅游,而人们去灵宝旅游又不仅仅是为了灵宝的那些景点,还因为景点存在有很有名的十大小吃,下面就来介绍下灵宝十大小吃是什么。
灵宝风味小吃
1、甑糕 甑糕是灵宝的地方风味小吃,相传,几百年前由陕西传入。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故而甑糕也叫劲糕。据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陶甑,商周时代发展为青铜铸成,铁器产生后,又变成了铁甑,近年也有用白铁叶子焊成的。陶甑蒸出来的质量最好。
2、脂油烧饼 脂油烧饼又叫脂油饼,是灵宝的一大名吃。它呈扁圆形,旋纹相套,外观焦黄明亮,咬开后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外酥内软,浓香扑鼻。脂油煤饼工艺精巧,主要原料为面粉、猪板油、棉清油、食盐、碱面等。其吃法有两种,一种是让厨师挤压抖开,一眨眼一个饼堆满一碟子,蓬蓬松松,成条成片,用筷子夹着吃。另一种是保持饼的原状。食之各具风味。
3、石子馍 石子馍,又称石子烧饼。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垫底烙熟而得名,其历史源远流长,兼有的制作方法,是灵宝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
4、灵宝大枣 灵宝大枣为灵宝著名的三大宝(大枣、苹果、黄金)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集中产于灵宝市境内沿黄河沙壤地带。品种以圆枣为主,又称疙瘩枣。果实大,多为短圆筒形,单果重25克左右,最大的达33克。果皮深红,肉厚核小,质韧汁少,味甘甜,肉质松软,风味佳,带有清香,含糖量高,适宜制干枣和酸枣。
5、贵妃杏 贵妃杏,产于灵宝市黄河沿岸的沙土地带。相传,唐代贵妃杨玉环,幼时生活在灵宝,脸色虽白而不嫩,皮肤细而不润,长得并不十分好看。她家院中有一颗杏权结的杏儿又大又黄,格外香甜,玉环年年食之,长大后竞变得冰肌粉面,如花似玉。于是人们在杨玉环入宫被册封为贵妃之后,便把这种杏称为“贵妃杏”。
6、阌莲 阌莲是灵宝市的主要特产之一,因产于原阌乡县城一带而得名。这种藕色香味俱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肉细且白,极少莲丝,质脆多汁,味甘清香,十分爽口。阌莲“藕断丝不连”和一般的藕“藕断丝连”大有区别。这种藕一般九孔,比通常的多两个孔,又称“九孔莲”。
7、灵宝线椒 线椒主产于灵宝市尹庄镇娄下村,古有“辣半县”的美誉,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线椒颜色鲜艳,色红发亮,辣性强,油质大,果肉厚,大小均匀,辣中带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线椒主要用以佐食调味,果实因小如线,晒干后果皮发皱,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河南皱椒”,年出口量高达30000公斤。
8、厥山葱 厥山葱,又名“鞭杆葱”,产于灵宝尹庄镇照山村一带,茎长杆粗,杆一般长26厘米以上,最长达40厘米。葱白质细,葱香强烈,入口辣中带甜。厥山葱不但是鲜美的调味品,而且可入药治病,效力较其它葱要好。该葱曾供应香市场,受到好评。
9、大刀面 大刀面是灵宝市最为脍炙人口的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切面的大刀长3尺,宽5寸,颇像铡刀,面擀成一尺多宽的薄面皮,折叠成十余层,用大刀切制成面条。因九法不同,大刀面又分为四个品种:细面,其细如挂面;帘子蔑面,粗细如帘蔑;宽面,宽如韭菜(多做成赶不干面)闪刀面,如两个韭菜叶宽,切面时,实切一刀,闪宽一刀,故名闪刀。通常是早晨卖细面、帘蔑面,中午卖宽面。调味以酸、辣为主,浇面的稍子与配菜,可视节令变化。灵宝三大宝:苹果黄金和大枣,还有灵宝的羊肉汤是相当的有名啊!糊辣汤,烧饼夹肉,凉粉,凉皮!
10、灵宝羊肉汤是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的特色美食。灵宝羊肉汤浓而不臊,香而不膻,辣而不辛,鲜活清爽,味和绵长,形成了“肉烂汤白辣子红,味鲜香浓烧饼脆”的特色风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灵宝吃羊肉,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灵宝的羊肉富于地方特色。
焊锡膏和松香有什么区别?
焊锡膏和松香两者都是属于助焊剂,但是成分不同,腐蚀性不同,用途不同。
对于松香来说,它非常适合用在家电的维修上面,没有腐蚀性,同时对电烙铁也没有多大的损伤。
焊锡膏腐蚀性比较大,通常都不适合给家电维修使用,对待电烙铁的铜头也会带来一定的损伤,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无法吃锡。
松香用途比较广泛,可以用来制作肥皂或者是丝弦类的乐器等。焊锡膏一般都是用在建筑电工接线上面,都是属于大型的金属,比如白铁铅桶等,被焊接的地方能够快速消失,上锡也比较简单。
为什么没听说她的墓被盗过?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两位皇帝的陵墓。尽管至今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但唐高宗和武则天依然安然沉睡在陵墓之中,没有受到任何打扰,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掘的陵墓。
乾陵的由来相传高宗继位之后,就派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和太史令李淳风去选墓地。两人一路查看,当来到距离长安七十多公里的梁山时,李淳风大为惊叹,认为此山三峰高耸,主峰直插云天,乌、漆二水在山前合抱,围住地下的龙气,乃是世间少有的一块风水宝地,堪称龙脉圣地。于是两人选定之后,急忙回洛阳禀报高宗。
高宗听到李淳风说找到了一块龙脉圣地,不由得心中大喜,但旁边的袁天罡突然说道,此地万万不可作为乾陵之址。原来,袁天罡看风水的道行更深,他当年在为高祖李渊寻找陵址时,就曾留意过梁山这个地方,猛地一看,似乎是一块风水宝地。但此地与太宗龙脉隔断,如果是寻常百姓葬在此处,则至少可以兴隆三代。而如果皇帝葬在此处,则三代之后江山有危险。
同时,袁天罡认为,梁山三峰耸立,北峰最高,南二峰稍低,东西对峙,正应了“梁山为陵,女子主事”,如果乾陵定在梁山,恐怕大唐江山必为女子所伤。但是高宗最终还是听信了李淳风的意见,将自己的陵墓地址定在了梁山。
高宗死后,陈子昂等人主张在洛阳安葬,而武则天则遵照高宗“得还长安”的遗愿,将其葬在了距离长安不远的梁山。根据历史记载,修建乾陵共动用兵士和民工二十多万人,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将梁山主峰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地宫。
神龙政变后,82岁的武则天被迫让位给儿子李显,并且在死前取消了自己的帝号,想以皇后的身份“归葬乾陵”,和丈夫高宗合葬在一起。而李显在武则天最后的日子里,也放下了曾经的恩怨,力排众议,命人打开乾陵,将武则天葬入乾陵玄宫。
从这之后,乾陵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雨飘摇,尘封的石门再也没有对外面的世界开启过。
乾陵中都有什么要想进入乾陵,首先要经过一条“羡道”,这条羡道大约长63米,宽4米,用两吨重的长方形石条叠砌而成,石条上下左右之间以铁棍相连,缝隙之中浇灌铁浆,封宫之后,石条之间不能移动,浑然一体,打开的难度极大。
如果能通过羡道,那么尽头就是宫门。普通人的墓葬宫门只有一个,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有五道石门,估计乾陵应该差不多也是这个数。石门全部由巨大的石块组成,沉重且不可能从外面推开。
进入宫门,便达到墓室了。墓室应该分为前、中、后三室,中室的中间有“棺床”,棺床上放着皇帝的神宫,即棺椁,高宗和武则天的神宫应该是并排放置的,高宗在右,武则天在左。皇帝身穿十二套大殓之衣,口含贝玉,棺内有各种陪葬的贴身宝物。
后室设有石床,石床上放置衣冠、剑佩等高宗生前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有神座,神座西边放置宝绶,谥册等,东边放置明器、素幡等。
据专家推测,乾陵中的宝贝至少有五百吨,因为根据史料记载,高宗驾崩时,陪葬品的价值占了朝廷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高宗临死前留下遗诏,将生前喜爱的所有书画全部陪葬。二十多年后武则天驾崩,又带进去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宝贝,那么乾陵中的陪葬品价值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乾陵中可能有一件顶尖国宝《兰亭序》。史料记载,李世民死的时候,遗诏要求将《兰亭序》陪葬,但五代时耀州刺史温韬把昭陵盗了,结果却没有发现《兰亭序》,那么极有可能这件国宝被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给留下来了,所以大概率这件国宝就在乾陵之中。而且,民间一直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的说法。
乾陵前的无字碑乾陵前立有两块巨大的石碑,西边那块叫“述圣记碑”,主要是歌颂高宗功绩的,有武则天撰文,中宗李显书写,全文八千多字。
东边那块本应该是歌颂武则天功绩的,但奇怪的是,这块功德碑上空无一字。汉武帝曾在泰山顶上给自己立过一块无字碑,理由是自己功德无量,文字已经不足以说明了。武则天在自己陵前立无字功德碑,其用意很可能是跟汉武帝一样的。
另外一种说法是,武则天知道自己抢了李唐的江山,如果碑上有字,恐怕会招致后人辱骂,所以还是不写字的好。
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自认为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输给任何一位皇帝,但唐朝后代皇帝肯定不会给她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所以武则天不在碑上刻字,而是将自己的功过留给天下人评说,她似乎更相信群众的眼睛才是雪亮的。
最后一种说法,是无字碑上本来是有字的,但后来被唐玄宗李隆基给磨平了。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曾应四夷酋长所请,筹资百万亿在神都洛阳建了一座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其实就是武则天的纪功柱,全体由黄铜浇铸而成。李隆基继位之后不久,即下令销毁天枢,熔了一个月也未能熔完。而且,李隆基一直对打击武家势力不遗余力,所以他既然能毁去天枢,那么磨去武则天功德碑上的字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所谓无字碑,如今是看不到的,因为上面早已刻满历朝历代的题刻。自北宋以来,凡是达官显贵游历到此,都在在无字碑上刻字,到了明朝时,已有题词者39人,遗留题刻42段,无字碑变成了有字碑。有趣的是,其中有一段文字,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够识别,据猜测可能是一种已经消失的少数民族的文字,被学者们称为“二十世纪之谜”。
风雨飘摇,乾陵无恙自建成以来,乾陵和其他所有的皇帝陵寝一样,都被盗墓者所觊觎,然而1300多年来,无数的盗墓者都在乾陵面前铩羽而归。
试图盗墓乾陵的人,多如牛毛,大多没有记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十七次之多,其中最有名的是黄巢、温韬、孙连仲三人。
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几乎覆灭了唐朝江山,但历朝历代的起义军都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没钱!明末的李自成选择了敲诈勒索高官富户,而黄巢则选择了盗墓。他动员了40万人,在梁山西侧狂挖不止,直接挖走了半座梁山,深达40多米,但因为不懂风水地貌,竟然挖错了方向,最终无功而返,而他留下的那条深沟,至今仍存,被称为“黄巢沟”。
五代时期,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是一个狂热的盗墓贼,凡是在他所辖境内的唐朝诸陵,全部被他挖掘,墓中的金银财宝也都被他取了出来。然而,在他想要挖乾陵的时候,突然风雨大作,等他离开天便放晴。史载“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温韬受了惊讶,从此不敢再打乾陵的主意。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以军事演习为掩护,调动了一个师的兵力挖掘乾陵。当时孙连仲用了很多炸药,把梁山炸得面目全非,但却始终找不到墓道口。正当他们还要继续时,突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暴雨数日不歇,军中传言是武则天显灵,欲惩罚盗墓者,孙连仲无奈,只好狼狈离开。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乾陵是没有被盗过的,因为我们前文说,乾陵的墓道很结实,也没有被毁坏的痕迹,说明至少没有人从墓道进去过。而不走墓道,要打盗洞的话,梁山周体全是石头,十分坚硬,打盗洞的难度非常大,而且专家仔细查看,也并未发现有任何盗洞的痕迹。
1959年到1960年,国家曾组织考古人员对乾陵进行开发,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曾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不久,国务院又再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发掘就此停止。
时至今日,我们对乾陵的内部构造,以及可能存在的宝贝,有没有被盗过,这些统统都是猜测。也许只有在等到乾陵被打开的时候,一切才能真相大白。说句老实话,我虽然不懂书法,但最关心的还是《兰亭序》是否真的就在乾陵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