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黄铜腐蚀硝酸高铁,二硫化钛有毒吗?
二硫化钛有毒。
二硫化钛,TiS2, 黄铜色鳞片状晶体,有金属光泽。密度3.22g/mL。
室温下稳定,对水、稀硫酸和盐酸稳定,但硝酸和浓硫酸能使它分解析出硫。具有层状结构每一层包括硫-钛-硫的夹层,夹层间由弱的范德瓦耳斯力联系。
晶体可由钛丝在硫蒸气中加热生长,也可由四氯化钛和硫化氢气相反应合成。锂能嵌入二硫化钛层间,形成层间化合物LiTiS2组成在x=0-1间连续变化,是理想的非计量化合物。
可由二硫化钛和正丁基锂在己烷溶液中制得,或通过电化学反应制备。上述反应是Li/TiS2能量存贮器件或电池的基础,因而受到重视。
铜镀银怎么退银?
可以用:1.硝酸能洗掉,硝酸与银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银,这样黄铜镀的银就去掉了。
2.利用试剂溶解铜, 收集沉淀物即是银 物理法: 高温热熔铜, 可得沉淀银
3、铜上面镀银可以用砂布打磨或用硝酸洗涤方法取下来,还是使用物理方法吧,化学法很难,凡是能溶解银的东西大多能溶解铜包括硝酸、而且铜、银都是易生成络合物的元素铜能置换出硝酸银或银氨溶液的银,所以好像没有好方法直接打磨吧,不费事
wcb和wc6的区别?
WCB为铸造碳钢 对应锻件材质为A105 WC6为铸造合金钢 常用阀门材质: 阀体、阀盖和闸板(阀瓣)是阀门主要零件之一,直接承受介质压力,所用材料必须符合“阀门的压力与温度等级”的规定。常用材料有下面几种: 一、灰铸铁:灰铸铁适用于公称压力PN≤1.0MPa,温度为-10℃~200℃的水、蒸汽、空气、煤气及油品等介质。灰铸铁常用牌号为:HT200、HT250、HT300、HT350。 二、可锻铸铁:适用于公称压力PN≤2.5MPa,温度为-30~300℃的水、蒸汽、空气及油品介质,常用牌号有:KTH300—06、KTH330—08、KTH350—10。 三、球墨铸铁:适用于PN≤4.0MPa,温度为-30~350℃的水、蒸汽、空气及油品等介质。常 用牌号有:QT400—15、QT450—10、QT500—7。 鉴于目前国内工艺水平,各厂参差不齐,用户又往往不易检验。根据经验,建议PN≤2.5MPa,阀门还是采用钢制阀门为安全。 四、耐酸高硅球墨铸铁:适用于公称压力PN≤0.25MPa,温度低于120℃的腐蚀性介质。 五、碳素钢:适用于公称压力PN≤32.0MPa,温度为-30~425℃的水、蒸汽、空气、氢、氨、氮及石油制品等介质。常用牌号有WC1、WCB、ZG25及优质钢20、25、30及低合金结构钢16Mn。 六、铜合金:适用于PN≤2.5MPa的水、海水、氧气、空气、油品等介质,以及温度-40~250℃的蒸汽介质,常用牌号为ZGnSn10Zn2(锡青铜),H62、Hpb59—1(黄铜)、QAZ19—2、QA19—4(铝青铜)。 七、高温铜:适用于公称压力PN≤17.0MPA、温度≤570℃的蒸汽及石油产品。常用牌号有 ZGCr5Mo,1Cr5M0. ZG20CrMoV, ZG15Gr1Mo1V, 12CrMoV , WC6, WC9等牌号。具体选用必须按照阀门压力与温度规范的规定。 八、低温钢,适用于公称压力PN≤6.4Mpa,温度≥—196℃乙烯,丙烯,液态天然气,液氮等介质,常用牌号)有ZG1Cr18Ni9 、0Cr18Ni9、 1Cr18Ni9Ti 、ZG0Cr18Ni9 九、不锈耐酸钢,适用于公称压力PN≤6.4Mpa 、温度≤200℃硝酸,醋酸等介质,常用牌号有ZG0Cr18Ni9Ti 、 ZG0Cr18Ni10<耐硝酸
怎么辨别金子是不是纯金的?
辨别方法 一 黄金都是金黄色,颜色越亮,成色越高,看硬度,越软的越真。
二 黄金比重比一般金属高,标准比重是19.3,一般金属比重低于19.3。
三 黄金从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闷响音没有弹起,说明是纯度很高的黄金。
四 黄金首饰至于火中烧烤,颜色有变化,不是真金子 五 纯金遇稀硝酸无变化,而金银合金遇稀硝酸质量将会减少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所得的液体无色,而黄铜遇硝酸将会全部溶解除了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外所得的液体将会现蓝色(由于Cu(NO3)2的缘故),所以可以用稀硝酸来检验
铜制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铜币
铜币,铜制的钱币,亦称"铜钱"。铜币主要指清末民初时期的无孔铜币。中国是使用金属货币最早的国家。而金属货币中,历代又以铜币为主。所以中国古代的货币史,实际上就是铜币史。中国在殷周时期固以齿贝为货币,后因真贝不够,乃用仿制品铜贝代之。铜贝是向金属货币过渡的形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币制。废刀、布、贝等币,规定只采有外圆中间有一方孔的方孔钱,是由环钱演变而成的。秦以后的通行货币,都是方孔钱,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铜币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政策同时也对币制作了重大改革:废止战国时期各国流通的刀形、布形、环形等形式不一、单位各异的各类铜币,使用外圆内方的秦"半两"钱,从此,中国铜铸币有了一个统一的形式,方孔铜钱在中国历史上相沿使用了两千多年,直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7年)机制铜币问世,才走完了它的里程。
秦始皇统一货币对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促进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更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然而,秦始皇只是统一了铸币的形状和币值单位,并没有集中统一铸币权,铸币不受法律限制,私人可以铸制。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时收盐铁为官,把铸币权收归朝廷所有,统一铸造新的五铢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
方孔钱的形式沿袭千年不衰的原因:有人认为"外圆内方"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天圆地方"的人文主义观念;有人认为是由于有方孔易于用绳子穿起来,圆形没有棱角,便于携带;还有人义为是便于加工:铜钱铸出来后,外廓有些毛刺需要锉光,在一串中穿一根方棍,一次能锉许多个,如是圆孔,钱就会跟着锉刀转动。看来上面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方孔钱的面值较低,流通中的需要量比较大,因此常常用绳子(称为"缗")穿起来使用。一百枚穿一串,称为一吊,一千枚穿一串,称为一贯,单独使用称为"文"。"文"、"吊"、"贯"等都是古铜钱的计量单位。
方孔钱币因体积较小,铸造起来很方便,近些年来,常有方孔钱币模钱范出土,一模能同时浇铸几十枚铜钱。模也称为"板",宋时铸钱每板能铸六十四文。故民间用"板板六十四"形容某人的呆板,不知变通。
收藏价值
钱币上的严重锈蚀会影响到钱币的质地与价值。有的古币收藏者为了能使币保持原有的"古代风采",不愿意除锈,这样古币上可能会附上一层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化合物,其化学反应就易形成更加严重的腐蚀。但除锈时应小心谨慎,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对古币上轻微的锈色,则不必除去,因为古币适当的锈色能增加其审美价值。此外由于年代久远被氧化锈蚀极其严重的"脱胎"古币,因为其已十分脆弱,也不能作除锈处理,否则钱体会断裂。铜币保存
铜币易氧化,易发黑,不容易保存。如果收藏在塑料袋里,容易长铜绿。所以保存铜币时,最好要用牛皮纸包好,放置于透风的地方。
要避免与硬物进行直接磕碰、磨擦,切勿同时将几枚币装在一个口袋里;在观赏铜币时,有条件的应带上薄手套,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铜币的边缘,防止汗渍污染币面。要避免接触酸性物质。铜锈处理
机械法
即用刀(最好用直刀)、刷(可用大号油画笔,并将笔头棕毛剪至仅有0.5~0.7厘米)、剔针或牙科工具进行剔、挑、剥、刷等方法,去除钱币锈蚀。使用这种方法除锈,应注意轻重适度,对比较珍贵的古币则不宜用此方法。
加热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锈蚀较浅的铁钱。加热时将钱币放入承接器皿(如锅等金属容器),可适当加一些清水,用旺火加热三四分钟后,将钱币取出,再用冷湿毛巾将钱捂住,锈蚀即可脱落。对于锈蚀严重的"脱胎"钱则不宜用此法。
醋泡法使用这种方法前先将古钱洗净,放在小碟中,再倒入少许食用醋,24小时后取出,用刷子刷去残锈,最后用清水洗干净醋液,将水迹用布擦尽阴干即可。
水洗法这种方法宜用于铁钱。把铁钱浸泡在蒸馏水中,白天使温度保持在98℃,夜里使其冷却,及时更换蒸馏水,并检查除锈程度,直至铁锈除净 。
黄铜清洗时间常常会在铜币的表面留下一层氧化物,这层氧化物根据其产生的环境和 年代而表现为棕褐色、深绿色或黑色。如果氧化物均匀而金属未受到锈蚀,那么 最好不要清洗。因为均匀的氧化层使铜币具有与其发行年代相称的外表,而且还 能使铜币不易再受锈蚀。对于具有均匀氧化层的铜币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在温热 的肥皂水中洗净油脂和汗渍。在清洗时不要用力擦洗,以免损坏氧化层。
清洗已氧化的硬币最好使用反应缓慢的溶液(如5%的稀硫酸溶液),它能逐 渐洗掉因锈蚀而损坏的硬币表层,并使其完好部分不受损伤。硬币在溶液中浸泡 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硬币的表面状态:即氧化程度。氧化层越暗越厚,浸泡的 时间就应越长。氧化严重的硬币可以在溶液中浸泡几个昼夜,氧化轻微的硬币则 只需浸几个小时。在浸泡过程中还可以用软布在温热的水流中清洗已溶解的氧化 物,以便溶液能更好地作用于新暴露出的锈蚀层。清洗时应该记住:要戴上橡胶 手套,用镊子夹住硬币在溶液中清洗。
经过清洗以后,硬币的品质能得以提高,但对于清洗后暴露出来的腐蚀凹坑 和擦痕应有所心理准备。只有在有了经验以后,才可以作出决定:硬币是否值得 清洗?清洗是否会损坏硬币?而且硬币清洗以后,是否会连同氧化物一起将硬币 图案的细微部位也洗掉?
青铜清洗青铜币的清洗方法与黄铜币一样。在硬币的表面预先涂上少许牙膏,放在温 热的水中清洗更容易使硬币恢复光泽。
不要用强硫酸或硝酸溶液清洗铜币和银币。这种溶液在洗去氧化物的同时, 也会毁坏硬币本身,特别是硬币图案的细微部分。 如果青铜币和铜镍合金币锈蚀严重(硬币表面有均匀的黑色、暗绿色的氧化 层或者很厚的黑壳),那么可以用强硫酸或硝酸溶液将其清洗掉。当然,这种清 洗方法只是对那些没有特别价值的硬币而言的。
清洗过程如下:将硝酸倒在玻璃器皿里,另外准备好苏打水。用镊子将硬币 放入硝酸溶液,氧化物很快被溶解掉。硬币表面一洗干净,马上就用镊子将硬币 夹起放入苏打水中。然后可以用手拿出硬币,仔细用温水冲洗并擦干。需要指出 的是:硝酸在去掉氧化物的同时,也使硬币表面变得麻麻点点。
清洗过的铜币看起来有些不太自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铜币仍会发黑并重新 出现氧化层。但是,我们仍然不能保证铜币会生成均匀的新氧化层,硬币表面不 会出现黑色的斑点。所以,清洗过的铜币最好能自然地生成古色古香的氧化层, 给人以年代久远的感觉。
使硬币自然产生氧化层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干净的没有油脂的硬币放入10%的 连二亚硫酸盐溶液中浸泡10-20秒。取出后冲洗干净,用软布擦干。经过连二亚 硫酸盐溶液浸泡过的铜币便会发出令人愉快的青铜光泽,而且一般再也不会被锈蚀。
在硬币表面涂上清漆有助于铜币和铜镍合金币的保存。最好用有光泽的家俱 清漆,用丙酮很容易将其清洗下来。
新硬币(银、铜、铜镍合金、黄铜币)在装入收藏盒之前,应将手指碰到过 的地方清洗干净。锈蚀总是从手碰过的地方开始产生的。
延伸拓展
中国国历史上面值最大的铜币,当推新朝王莽(8-24)发行的"国宝金匮直万"古铜币,面值为1万枚五铢钱。据史料记载,王莽在位16年,由于国库空虚,共进行了4次货币改革,每改一次,就搜刮老百姓一次。"国宝金匮直万"是王莽最后一次货币改革铸造的,其形状如葫芦。上部为方孔圆形,铸有"国宝金匾"篆字;下部为正方形,上铸篆体"直万"两字,字体十分精美;中部系一短颈,连接上下两部。在当时,万枚五铢钱,可兑换黄金一市斤,而一枚"国宝金匮直万"钱,竟值一斤黄金,可见其剥削之程度惊人了。"国室金匮直万"钱,由于面值过高,发行时间很短,清代之前没有发现其实物。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安一农民在平地时发现两枚。一枚被古币收藏家张叔驯购得。另一枚被英人柳玛购去,后由上海集币家张晋购回。以后又归陈仁涛收藏,解放前夕,陈移居香港。50年代初,中国政府用重金将其购回,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一斤铜能出多少黄金?
一斤铜可能等于20克或30克金子吧。精子比铜还要贵,比铜还要稀有。所以相对价值也比他高的多。
一斤铜和一斤黄金有很大区别的,斤是我们平时用的重量单位,也是质量单位,1公斤=2斤,1斤=0.5公斤,1公斤=1千克,千克=密度x体积,当重量相同时,密度大的体积就小,反之,密度小的体积就大,铜的密度是19.32克每立方厘米,而黄金的密度是8.9克每立方厘米,所以铜的密度是黄金的二分之一,所以黄瓜的体积是铜的二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