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手工卷纸黄铜弹壳 比如556的子弹装在使用762子弹的枪里面会怎样

要知道的一点是——子弹这么精确的定义尺度是为了在枪管和枪膛内紧密配合达到气密性的要求,这样的一个结果最严重的就是——炸膛甚至有些子弹在的弹头被甲会嵌入枪管内,所以今天许多国家采广泛选用黄铜制造子弹弹壳。用钢铁做子弹弹壳在成本上会节省很多。...

手工卷纸黄铜弹壳,比如556的子弹装在使用762子弹的枪里面会怎样?

谢邀,5.56mm和7.62mm这个已经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精密度了!

枪械是高精密度机械!

先说5.56mm子弹:

5.56仅仅是一个简称,北约标准的5.56mm子弹全称叫做5.56X45mm北约标准弹药。

其中5.56是指枪械的口径,而45mm是指弹壳的长度。

不仅仅是口径和弹壳长度两个尺寸是精确定义的,甚至说子弹的每个细节尺寸和角度都有太多的严格定义了。

同时,要知道的一点是——子弹这么精确的定义尺度是为了在枪管和枪膛内紧密配合达到气密性的要求,如果按题主所说的将5.56mm的子弹放入7.62mm的枪内发射,那么子弹根本就没有达到应有的气密性,不经过膛线的旋转在枪管内逛逛当当的被火药气体吹出来。

精度和射程都得不到保证。

这还是最轻的一种情况。如果子弹比枪械口径粗,那么子弹在枪管内会严重变形分离。

例如美国有很多案例,错把两个相似的子弹放入枪内的:

一个是标准的 .300 BLK弹,另外一种就是0.223雷明顿弹(5.56mm)由于弹壳的长度很相近,.300放到.223中确实是有一定概率上膛击发。

但是可以发现结果上大部分 .300弹会被严重变形卡在枪管里。

这样的一个结果最严重的就是——炸膛

甚至有些子弹在的弹头被甲会嵌入枪管内,而弹头内的铅会顶破被甲喷出去。

当然了这是尺寸特别相近的弹药出现的状况,大多数并不会击发,因为别忘了弹壳长度太短撞针撞不到太长则根本无法闭锁。

但是这种现象还是经常发生,因为我们在往弹匣中装弹的时候往往会混入一颗两颗的不合尺寸的弹药。

这时,这些弹药往往会在入膛的一瞬间被枪机挤压变形。

用钢铁做子弹外壳有什么优势?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枪战片吧,不管是中国的影片,还是外国的影片,只要是枪战片,都离不开枪,有枪就得有子弹。子弹有黄铜子弹和钢铁子弹。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只有国产子弹外壳是钢铁制造的吗?

学过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黄铜和钢铁的特性。黄铜具有延展性好、不会生锈。用黄铜做子弹外壳,会增强子弹与枪管适配性、自润性,且子弹具有不易炸膛、储存时间长等优点,所以今天许多国家采广泛选用黄铜制造子弹弹壳。但是在我国却用延展性差钢铁作为弹壳,钢铁被广泛用于制造的子弹弹壳。我国现在各种枪/炮制式武器的弹壳,基本上都是覆漆钢或覆铜钢。既然这样,为什么国内的子弹还要采用钢铁弹壳呢?

首先,黄铜价格要比钢铁高的多。据了解,1吨铜的价格约4.4万元,而1吨钢的价格约0.3万元,铜的价格在钢的价格10倍以上。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铜比钢铁昂贵的多。用钢铁做子弹弹壳在成本上会节省很多。其次,虽然铜和铁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是,我国黄铜矿储量很低,而铁矿储量却很丰富。我国的铜主要依赖于进口,加上子弹又是一次性消耗品等诸多原因,因此,我国很少用黄铜来制造子弹的弹壳。

再次就是我国制造子弹的历史悠久,制造子弹的技术也非常先进,在制造子弹过程中解决了钢铁弹壳的许多弊端,比如为了用很小的力量完成抽壳,我们的弹壳外面锥度要比铜弹壳大的多(锥度配合脱离的时候所需的力量与锥度的大小成反比,越大,所需力量越小)。

有人说子弹壳好像是铜的却不是铜的?

1, 一般的弹头材质有白铜、黄铜、覆铜钢、镀镍钢、涂漆钢等。

2, 现在大部分国家制造的子弹是黄铜材质,也是战场上使用最多的子弹。黄铜的润滑性很好,可以大大的减少发生卡壳现象。但是黄铜很昂贵,曾几何时黄铜还是战略物资,所以就诞生了一系列其它材质的子弹。

3,我国是个缺少黄铜的国家,曾经在60、70年代制造了数量非常巨大的钢制弹头,抗美援越、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是用的这批子弹,至今一般军队训练还在用60年代生产的子弹,可见当初产量之大! 2017年有支部队大规模训练不用那批子弹了,竟然还上了新闻。

4, 中国目前出口的子弹都是黄铜的,主要进口国竟然是美国,平均每年一亿多发。

5, 再来说说黄铜子弹的优点:铜的延展性非常好,对于枪管来说摩擦产生的力往往会对枪管有磨损,但是铜子弹对枪管磨损非常小。铜造子弹不易生锈,更容易保存。铜子弹软,加工容易切削容易,撞击后变形严重,打入人体后创伤面大,一般是小孔进,大洞出。

子弹为什么用铜?

1、铜本身是一种金属润滑剂,有利于顺利抽壳.铜的导热性能很好,比热较大,可以在抽壳时带走大部分热量,降到弹膛的温度.

2、用铜做弹头壳也是因为其延展性好,而且比铅有更好的强度可以嵌入膛线并跟随旋转.为了提高存速能力,增大弹头的比重,弹头内部使用的是铅而不是铜实际上子弹所使用的也不是纯铜,而是黄铜(铜-锌合金).

3、黄筒的优点主要在于延展性好,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比钢更耐腐蚀.

4、延展性好对于需要多道拉申工序的弹壳制造来说,可以提高精度,延长模具寿命.

5、在发射时,延展性能好的弹壳可以紧贴弹膛,起到气密的效果.

6、用铜包起来,这个弹头的铜外壳叫被甲,被甲材料一般是黄铜、白铜(铜镍合金)、覆铜钢、镀镍钢等。

7、至于没有被甲的全铅弹头,早期的枪弹还真是全铅弹头的,叫裸铅弹头

8、比如英国的亨利·马蒂尼步枪发射的0.450英寸子弹

单铜适用于做什么工艺?

1、紫铜红铜即纯铜,又名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电火花专用电蚀铜等要求导电性良好的产品。因呈紫红色而得名。

它不一定是纯铜,有时还加入少量脱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质和性能,因此也归入铜合金。

中国紫铜加工材按成分可分为:普通紫铜(T1、T2、T3、T4)、无氧铜(TU1、TU2和高纯、真空无氧铜)、脱氧铜(TUP、TUMn)、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砷铜、碲铜、银铜)四类。

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紫铜在大气、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碱、盐溶液及多种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蚀性,用于化学工业。

另外,紫铜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经冷、热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半成品和成品。

20世纪70年代,紫铜的产量超过了其他各类铜合金的总产量。紫铜中的微量杂质对铜的导电、导热性能有严重影响。其中钛、磷、铁、硅等显着降低电导率,而镉、锌等则影响很小。

氧、硫、硒、碲等在铜中的固溶度很小,可与铜生成脆性化合物,对导电性影响不大,但能降低加工塑性。

普通紫铜在含氢或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时,氢或一氧化碳易与晶界的氧化亚铜(Cu2O)作用,产生高压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可使铜破裂。这种现象常称为铜的"氢病"。氧对铜的焊接性有害。

铋或铅与铜生成低熔点共晶,使铜产生热脆;而脆性的铋呈薄膜状分布在晶界时,又使铜产生冷脆。磷能显着降低铜的导电性,但可提高铜液的流动性,改善焊接性。适量的铅、碲、硫等能改善可切削性。

2、黄铜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

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

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

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

锡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对海水的耐腐性,故称海军黄铜,用作船舶热工设备和螺旋桨等。

铅能改善黄铜的切削性能;这种易切削黄铜常用作钟表零件。黄铜铸件常用来制作阀门和管道配件等。最简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称为简单黄铜或普通黄铜,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黄铜中锌的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较高,塑性稍低。工业中采用的黄铜含锌量不超过45%,含锌量再高将会产生脆性,使合金性能变坏。

在黄铜中加1%的锡能显着改善黄铜的抗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的能力,因此称为"海军黄铜"。锡能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

铅黄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易削国标铜。加铅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铅对黄铜的强度影响不大。雕刻铜也是铅黄铜的一种。

多数黄铜具有良好色泽、加工性、延展性,易于电镀或涂装。黄铜又分:

1)普通黄铜它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

当含锌量小于39%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a,称单相黄铜,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大于39%时,有a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b固溶体,称双相黄铜,b使塑性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代号用"H+数字"表示,H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如H68表示含铜量为68%,含锌量为32%,的黄铜,铸造黄铜则在代号前"Z"字,如ZH62。H90、H80单相,金黄色,故有金色共称之,称为镀层,装饰品,奖章等。

H68、H59属于双相黄铜,广泛用于电器上的结构件,如螺栓,螺母,垫圈、弹簧等。一般情况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

2)特殊黄铜在普通黄铜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所组成的多元合金称为黄铜。

常加入的元素有铅、锡、铝等,相应地可称为铅黄铜、锡黄铜、铝黄铜。加合金元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抗拉强度改善工艺性。

代号:为"H+主加元素符号(除锌外)+铜的质量分数+主加元素质量分数+其它元素质量分数"表示。如:HPb59-1表示铜的质量分数为59%,含主加元素铅的质量分数为1%,余量为锌的铅黄铜。

3、白铜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加有锰、铁、锌、铝等元素的白铜合金称复杂白铜。

工业用白铜分为结构白铜和电工白铜两大类。

结构白铜的特点是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好,色泽美观。这种白铜广泛用於制造精密机械、化工机械和船舶构件。

电工白铜一般有良好的热电性能。锰铜、康铜、考铜是含锰量不同的锰白铜,是制造精密电工仪器、变阻器、精密电阻、应变片、热电偶等用的材料。

4、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并常在青铜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

锡青铜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好和机械性能好,适合於制造轴承、蜗轮、齿轮等。

铅青铜是现代发动机和磨床广泛使用的轴承材料。铝青铜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用於铸造高载荷的齿轮、轴套、船用螺旋桨等。

铍青铜和磷青铜的弹性极限高,导电性好,适於制造精密弹簧和电接触元件,铍青铜还用来制造煤矿、油库等使用的无火花工具。

代号:表示方法为"Q+主加元素符号及质量分数+其它元素的质量分数"所组成。铸造产品则在代号前加"Z"字,如:Qal7表示含铝为5%,其余为铜的铝青铜ZQsn10-1表示含锡量为10%,其它合金元素含量为1%,余量为铜的的铸造锡青铜。

青铜又可分为锡青铜和特殊青铜(即无锡青铜)两类。

(1)是由锡为主加元素的铜锡合金,也称为锡青铜当含锡量小于5~6%,锡溶于铜中形成a固溶体,塑性上升,当含锡量大于5~6%时,由于出现了Cu31sb8为基的固溶体,抗拉强度下降,所以秤的锡青铜含锡量大多在3~14%之间,当含锡量小于5%,适用于冷变形加工,当含锡量为5~7%时的适用于热变形加工。当含锡量大于10%时,适用于铸造。

由于a与&电极电位相近,且成分中的锡氮化后生成致密的二氧化锡薄膜,耐大气、耐海水等的耐蚀性上升,只是耐酸性较差。因为锡青铜结晶温度范围较宽,流动性差,不易形成集中缩孔,而易形成枝晶偏析和分散缩孔,铸造收缩率小,有利于得尺寸极接近于铸型的铸件,所以适于铸造形状复杂。壁厚较大的条件,而不适宜铸造要求致密度高和密封性好的铸件。

锡青铜有良好的减摩性,抗磁性及低温韧性。锡青铜按生产方法可分为压力加工锡青铜与铸造锡青铜两大类。

A、压力加工锡青铜含锡量一般小于8%,宜冷热压力加工成板、带、棒、管等型材供应,经加工硬化后,其抗拉强度、硬度上升、而塑性下降。再退火后可保持较高抗拉强度下改善塑性、尤其是获得高的弹性极限。适制仪表上要求耐蚀及耐磨件,弹性件,抗磁件及机器中滑动轴承,轴套等常用的有Qsn4-3 Qsn6.5~0.1。

B、铸造锡青铜以铸锭供应,由铸造车间铸成铸件使用,适宜铸造形状复杂但致密度要求不高的铸件,如滑动轴承、齿轮等。常用的有ZQsn10-1 ZQsn6-6-3。

(2)特殊青铜加入其它元素以取代锡,或为无锡青铜,多数特殊青铜都比锡青铜具有更高的机性,耐磨性与耐蚀性,常用的有铝青铜(QAL7 QAL5)铅青铜(ZQPB30)等。

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呈银白色,称为白铜。镍含量通常为10%、15%、20%,含量越高,颜色越白。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加锰、铁、锌和铝等元素的铜镍合金称为复杂白铜,纯铜加镍能显着提高强度、耐蚀性、电阻和热电性。

工业用白铜根据性能特点和用途不同分为结构用白铜和电工用白铜两种,分别满足各种耐蚀和特殊的电、热性能。

子弹壳为什么不用铝代替铜或是铁?

子弹壳是可以用铝合金替代的,而且这样的产品还不少,影响铝合金壳技术的是技术缺陷、市场、经济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子弹使用铜或铜合金,是因为铜具备“自润性”,金属铜在摩擦过后,会脱落一些细微的粉末,填补在机件表面,形成润滑效应,降低摩擦力,让机件更良好的运行。

从古代开始,人类就已经发现了铜的这种良好自润性,有些文明里还有用铜币给物品抛光的传统。子弹当然也不例外,各种铜合金都照顾了机件的自润性,让弹药在不断进行供弹-上膛-击发-抛壳动作的同时,通过自润性提高机件的顺畅度和可靠性,避免生涩卡滞。

此外,铜合金的弹壳性能也十分上佳,要韧性有韧性,要延展性有延展性,它们不像钢铁那么脆,也不会过于柔软失去约束力,很适合配合发射药的膛内击发,也很容易生产加工,无论是成型、打磨、结合都十分方便,装弹后的弹药密封性还好。

子弹头也是同样的原理,人们使用铅芯、钢芯制作弹芯,但弹头往往会再加一层同质的被甲,以提高弹头在枪膛中运行的顺畅度。像历史上的三八大盖,因为早先的友坂枪弹存在被甲过薄,对枪管磨损较大的问题,日本人很快就改进了配方,加厚了弹头被甲。

不过相比起弹头这种需要在来复线中运转的物件来说,弹壳负担的责任毕竟轻松的多,再说黄铜属于比较高价的金属,随着现代战争自动化武器比例的提高,真打起仗子弹几亿几亿的往外砸,上哪儿去弄那么多黄铜?更麻烦的是,黄铜价格波动较大,工业运用数量也极为庞大,与其在这上面浪费巨额金钱,不如另辟蹊径,从其它廉价材料上找出路。

正因为如此,人们很早就开始了非铜弹壳的研制,并且早已将之运用到了大规模的战争之中。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苏联都采用了钢壳弹技术,这二位一个不怎么富裕,一个打得山穷水尽,逼急了手榴弹都能用水泥糊,给子弹壳换个材料天经地义。只不过那时候的技术仍以“覆铜钢”为主,即主料用钢,外面还是给包一层铜皮,以提供基本的自润效果,它们的目的是节省铜料,做不到完全的杜绝铜料。而且钢壳弹对抽壳力度有要求,容易拉断壳体。

但钢壳弹的运用打破了铜子弹的惯性桎梏,为弹壳材料的研发开启了新的大门,自此之后人们进行了多种弹壳材料的尝试,而且成果巨大。

比如中国研发的全钢涂漆弹,这种子弹以特殊漆面代替了铜制覆层,在维持了性能的同时,还能提高弹药存放时的金属锈蚀问题,总体上已经达到了与铜壳弹差不多的水平。这种弹壳的涂漆在高温下很难融化,弹头覆铜也不影响滋润。

既然钢铁能用作子弹壳,那么铝合金也不应该存在什么问题,实际上很早就有人将主意打到了铝合金身上,但与钢壳弹技术比起来,铝合金弹仍然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应用惯性”问题。铜壳弹至今还没有消亡,就是源于这种惯性,它包含了人们的枪械设计经验、枪械装备体系、工业标准和使用习惯,很难一夕之间被彻底替换,更何况铜壳弹仍然占有略微的性能优势,差的只是经济性而已。

钢壳弹在今天之所以能与铜壳弹分庭抗礼,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化运用有很大关系,在那些不要命的战争中钢壳弹被不计其数的发射出去,总结了相当的技术经验,也一定程度取代了铜壳弹的使用地位,有这些保证打前站,人们才愿意接受其经济性。

铝壳弹技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纯铝弹壳显然不可行,而铝合金技术在二战中尚属于比较尖端的工业科技,1906年威尔姆发现铝合金时效现象,1915年才有2017耐高温铝板,1930年有了A356.0型铸铝合金,1933年出现了2024型高强度铝合金,尤其是2024型,完全就是二战时飞机的主要用材,铝合金金贵无比,根本没烂大街到做弹壳的程度。

战后尽管铝合金技术发展迎来了高潮,甚至还出现了铝合金制造的军舰,但铝合金弹壳技术仍然没有发展起来。这很好理解,铝合金再廉价也不如钢铁廉价,还没有钢壳弹那么多的应用经验和装备数量,人们很难再去基于铝合金弹壳开发和调整武器标准,更舍不得搞出性能略高一点点的弹药,然后淘汰掉所有的老枪。

不过这不代表铝合金壳弹不存在,战后不久就已经出现了基于铝合金弹壳的尝试,人们希望能造出更轻的子弹,然而这股风潮在拿出几个成果后即告失败,因为人们开始青睐中间威力的小口径子弹,它完全解决了当时的子弹轻量化问题,还不必承受铝合金子弹经常出现的底端破裂毛病。

甚至当时的人还想研究“无壳弹”,彻底将弹壳这一拖累抛弃,由此出现了德国G10\11无壳弹枪,可这些努力最后都白费了功夫,在武器小性能进步上,人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可靠性和传统思维,子弹壳研究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铜壳领域。

不过早期的铝合金弹壳技术确实已经成功证明了铝壳弹是种行得通的技术,在已有成品的帮助下,一些武器商业机构纷纷完成了铝合金子弹的生产,今天的铝合金子弹并不算什么稀罕事物,它们是一种可选择的商品。甚至有些厂商不惜采用氮化铝陶瓷这些特种材料造子弹,反正贵就对了,大爷们要的就是富贵。

一般普通的铝壳弹还是很常见的,不过多出现在9mm帕拉贝鲁姆或.45ACP这类常用手枪弹中,毕竟商用售卖的子弹又要承担铜壳弹枪械的指标,又要维持自身的性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小威力的弹药更容易双向兼容。不过铝壳弹有个问题,受铝的性能影响,它们的复装性能非常差,容易造成炸膛,许多铝壳弹在售卖时都会标注“Non-Reloadable”,即弹壳不能复装。

所以又有些挖空心思的商家,借着“满足客户DIY子弹需求”理由,搞出了“复合弹壳”这种套路,即把子弹壳也分为两部分,底部采用铝合金,而上部则采用镍合金,它们可以组装成完整的弹壳,当子弹需要复装时,把铝底扔了换个新的。

对此我们也别太当真,这都是基于商业市场的“创新”而已,对真正的战争科技没有什么帮助。如今人们在子弹的军事化研究上开始追求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发展,塑料聚合物弹壳大有雄起之势。

比如美国近来就出现了这样的新闻,陆战队的马润们采购了MAC LLC公司240万发新型的.50BMG子弹,这些用于12.7mm重机枪的大口径子弹采用了聚合物复合制造的药筒,而弹底则采用了黄铜材料。这样的子弹单价约为4.2美元一发,高于.50BMG子弹3.5美元左右的售价。

不过可以看出陆战队依然是带有疑虑的,他们原计划还将采购其它类型的NATO通用口径弹,但最终取消了意向,先采购一批大口径子弹以观后效。毕竟这些子弹并不能给陆战队带来什么武器性能优势,它们只能降低大宗运输过程中的整重,从而在运输费上省出一些成本,同时让载具的总体携弹数略微提升一点。

除了MAC LLC公司的产品外,在塑壳弹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True Velocity公司的塑壳弹计划,这些产品采用了白色的壳体,能隐约看到它们同样使用了小半截复合金属弹底,毕竟复合弹体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兼容性问题,做到换弹不换枪,继而再积累经验,徐徐发展。

当前铝合金弹药在军用领域也不是完全没用一席之地,毕竟在轻量化能力上铝合金还是稍占优势的。美军在机炮领域就大规模的使用了铝合金弹壳,从布雷德利的“大毒蛇”链炮到A-10攻击机的“复仇者”机炮都是如此。“复仇者”的30x173mm PGU-14/B 炮弹其实算得上是枚apds脱穿,它的贫铀弹芯外壳就是铝合金的,但这些都是炮弹。

目前来看,铝壳弹基本可以确定寿终正寝了,性能上不如铜壳弹,成本上不如钢壳弹,覆盖率还不高,塑壳弹技术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子弹的发展方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