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黄铜称坨,对中国历史有什么文化贡献吗?
金国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自认是中国,也不把宋朝排除在中国之外!
在古代,人们把中原地区的政权称之为中国。四周的政权,称之为夷狄。也是因此,在我国古代有一个传统认知,占领中原的的政权就是中国。
例如:
在西晋史学家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中,孙资曾说:
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孙资所说的“中国”代指的就是曹操。这也证明,在西晋时期,乃至之前,就把中原政权称之为“中国”。
在北宋司马光所写的《赤壁之战》中,多次把魏国说成“中国”。
诸葛亮游说孙权时说: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周瑜游说孙权时说:
今以实校之,彼(曹操)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从这两句话可以知道。在宋朝的司马光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认为魏国是占领中原的政权,是中国。
宋朝人都这么认为,金国人就更不客气了。金国占据中原以后,就自称中国。在《金史》中,有这么一句话:
金之初兴,天下莫强焉。太祖、太宗威制中国,大概欲效辽初故事,立楚立齐,委而去之,宋人不竞,遂失故物。《金史》是元朝写的,也就是说,元朝也觉得金国的观点是没问题的,所以在书中也承认金国就是中国。
(红色为中原的位置)
而金国之所以敢自认为“中国”,还因为他认为不应该按照民族划分政权,应该按照文化来划分政权。也就是说,谁继承了“中国的文化”,谁就是中国。也是因此,虽然金国占领了中原,但是,中原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韩愈云:“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金国人的这个观点虽然对当时的汉族政权非常不利。但是,却给了其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民族融合。元朝的统治者也好,清朝的统治者也好,都可以以“中国”自居。
也是因为这个观点,由于宋朝是中国文化的正统继承者。金国人也承认宋朝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和金国相对立的一个中国政权!金国人给少数民族做了一个榜样,要学习汉族文化,争做“中国人”。例如:完颜宗翰在病逝前说,自己入侵中国(宋国)没有敢和他争锋的,只有张枢密(张浚,南宋抗金名将)可以和我抗衡。
《宋史》:“粘罕(完颜宗翰)病笃,语诸将曰:‘自吾入中国,未尝有敢撄吾锋者,独张枢密与我抗。我在,犹不能取蜀;我死,尔曹宜绝意,但务自保而已。’”金国统治者在学习和融入汉文化的同时,也反对汉族政权鄙视少数民族政权的观点。金国统治者们更希望用“功绩”来衡量一个民族的地位,为少数民族政权正名。
这就是金朝的“大中国”意识。
(文|勇战王聊历史)
请举例说明有哪些词语比较形象?
我刚看到这个题目,本来能说出很多有关吃的语句,一看大多让别人说了,我就说几个大伙没说过的:
第一个,吃官司,这个一看大家都懂,就是因为处理问题不当,给别人造成损失或伤害的违法行为,叫“吃官司”。
第二个,吃独食。这个也很容易明白,就是自私,在利益面前不愿与人分享,这种行为叫“吃独食”。
第三个,吃一百个豆不赚腥。这个也不难明白,就是一个人不应该总是一味地去帮另外一个身上有缺点的人做事,或是一味地去纵容某个身上有不良行为的人最终导致受牵连,再就是不应该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帮助不该帮助的人,最终导致吃亏……这些都叫“吃一百个豆不嫌腥”。
第四个,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形容一个人胆子很大,多含贬义,干些违法勾当……这就叫“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第五个,吃不了兜着走。形容一个人惹了大麻烦,给别人造成不可饶恕的伤害或损失,这就叫“吃不了兜着走。”
第六个,吃皇粮,以前用这三个字形容当官的。
第七个,吃卡片,以前用这三个字形容工人阶级。
第八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人在何种环境生存就吃何种环境赐与的物质。
第九个,吃错药了。形容一个人一时糊涂办了错事。
第十个,我不是吃素的,形容这个人脾气大不好惹。
第十一个,吃秤砣了。形容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死心塌地地追随着。
第十二个,吃枪药了。形容一个人脾气不好,对人对事缺乏耐心,遇事不冷静,动不动就爱发火。
……
我是枕月听星语,希望得到您的关注。谢谢!
:
铁了心是什么意思?
形容一个人不懂变通,固执。这是一个歇后语。
1、这句话是从王八的特性得来的,因为它一旦咬住了东西就会咬着不放。这是用来说那些不懂得变通的人,形容他做事就像个王八咬东西一样,不懂得放下。
2、民间在吃乌龟的时候,去除内脏,在乌龟肚中放入一个称砣,用来压住乌龟,另其在加热煮熟过中不漂浮起来,故有铁心之言。比喻做事下来很大的决心,一心要做一件事,完全没有放弃的打算,谁劝都不管用。
为什么清朝却没有出现像明朝一样强势的文官集团?
谢谢邀请!
公元1644年4月,清军在摄政王多尔衮的率领下,和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联合一起在一片石击溃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随后一路势如破竹攻陷北京城。清朝正式开始长达267年的统治。
入关之初,为了笼络人心,迅速消灭反抗势力。清朝打出了为明朝复仇的旗号。并表示尊重明朝的一切制度并沿袭下来。依此争取到广大士族的支持。
“清承明制”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但是,仔细分析后发现清朝承袭的只是明朝的政治机构、基本政策和大部分的法律法规。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和落后性。
清朝在入关之前是一个游牧民族,满族贵族自创的八旗制度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固定了下来,在这种制度下满族人一切有条不紊秩序井然的开展各种军事活动和农牧业生产,为清朝的迅速强大和攻城略地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在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八旗制度存在的社会基础已经消失但是却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满清贵族非常容易地能够参与到最高决策。满清八旗的旗帜
满清在前期实行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皇权,随着实际需要,皇帝的权力一步一步收紧,康熙时期设置南书房,雍正时期设置军机处。使封建王朝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反观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以后,设置内阁,内阁没有任何法理上的权力,只是皇帝的一个办事机构,类似于秘书的角色。但是随着明朝奇葩皇帝越来越多,内阁实际承担了相当一部分丞相的制度,内阁首辅和之前的丞相几无二致。而担任内阁首辅的一项必要经历就是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是文官集团产生的主要场所。而清朝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清朝皇帝顺序图
清朝十二帝画像
在六部设置上也和明朝有很大区别,清朝委任六部尚书一般都是两名,满尚书和汉尚书,而满族的尚书有最终决定权,这从制度上也革除了文官集团的做大做强。
明清时期二品文官的服饰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政权,从一开始建立就一直有深深地危机意识,这就体现在对皇子的严厉教导和对汉人的严加防范。整个清朝皇帝们都比较勤政,没有出现像明朝那样不务正业行为奇葩的皇帝。
以上回答的还不全面,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有些现代人为何都举不起来?
首先,只要古人能举得起,现代人一样能举得起,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为何人们会认为古人的武器现代人举不起呢?
原因就是:因为文武分道之后,不通武艺的纯文人对武艺充满了幻想,由此多喝了三两酒之后,提笔乱写一气,给古人的兵器多加了上百斤份量,又或者把古代武人上阵打仗的轻刀,变成了练功用的重械。然后以讹传讹,便误导了很多后人。
使得人们多以为古代人上阵打仗,真会有舞着一百六十斤大刀,提着三百斤铁锤去冲锋厮杀等等的神话般的奇事。
而真实历史中的古代兵器,没有一种是现代人举不起、挥不动的!古人的兵器有多重,古代历来有二种完全不同的记载。
第一种:是史书上的片言只语。例如五代悍将铁枪王彦章,宋将岳云,皆使铁枪与铁锥枪,重有八十斤。临阵摧锋破敌,无坚不克。
还有明代号称刘大刀的将军刘綎,号称晩明第一猛将,每次出征,皆有亲兵给他抬着一百二十斤重的大刀。
由此,人们就言之凿凿的认定了,古代猛将们是可以舞动一百重的兵器,去万军之中搏杀战斗的。
实则,这是无比荒谬的!
只有对武艺一无所知的人,只凭想象中的武侠世界去看古代,才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
那么,莫非是史书记错了?史书没错!古代确有百十斤的铁枪、铁刀。但那是练功用的重刀,而不是打仗用的!
练功用重械,临阵使轻刀的道理,就比如现代专业拳手日常训练,要经常握着小哑铃打空击,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徒手出击时的拳速。惜字如金的史官们写史,记录的是大事。他们不会去详述细节。尤其是兵器重量,又如练功用与上阵用的区别等等,在史官们看来,一笔带过就是。
再说,冷兵器时代的史官们,当他们提笔写道:某位将军之铁枪,重八十斤时......。他们总以为这是常识性问题,而万万不会想到:
当千百年后,冷兵器时代结束后的现代人,有人竟然会认为古人可用舞动一百斤重的刀枪去打仗战斗。
这要让当年的史官们知道了,就会令他吃惊的,手一抖,笔掉地上了!
第二种,古代兵法著作中对于兵器重量的详细记载。古代兵书也是史书,但与史官们写的史书不同,兵书的作者许多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例如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
而史书人物列传中的那些被史官们忽略的、比如兵器重量等等小事,到了兵家所著的兵书里,那就成了大事!
“训练用重,临阵用轻,所谓快马轻刀是也!”
以上就是戚继光论战阵武艺与兵器时,所说过的话。
由此也说明了:诸如几十斤、一百几十斤的重兵器,是决不能用来上阵战斗的!
《练兵实纪杂集卷五·军器解》详细地记录了明代军中刀枪镗钯大棒等,共计九种冷兵器的重量。
(1)镗钯柄长七尺、刃长一尺,全重四斤。
(2)线枪柄长七尺、刃二尺,全重三斤。
(3)长枪长一丈二尺五寸,重三斤。
(4)钩枪长八尺五寸,重三斤。
(5)大棒长七尺,重三斤八两。
(6)夹刀棍以棍长加刃五寸,重三斤。
(7)腰刀长三尺,重一斤十两。
(8)藤牌直径二尺五寸,重五斤。
(9)最后一种是戚家军在南方破倭寇的独门利器——狼筅。
狼筅长一丈三尺二寸五分,重六斤。
从这上面,找不出重量超过八斤以上的冷兵器!
如果认为明朝还不算很古代,那么春秋战国总能算古代了吧?
可以参阅《六韬》虎韬军用第一篇,也较详细地记述了战国时期军中的一些兵器重量。
而当中重量最重的就是以下三种:
(1)方首铁维盼,就是方头铁棒。
重十二斤,柄长五尺以上,重十二斤;每万人之军,配备一千二百根。
(2)方首铁锤。柄长五尺,锤重八斤;每万人之军备一千二百柄。(3)大柯斧。斧刃八寸,柄长五尺上,重八斤;毎万人之军配一千二百把。可见,最重的方首大铁棒,重量不过十二斤!要去哪儿找得出几十斤上百斤的重兵器?
有人说,那上面所列的,只是普通士兵所用的制式兵器,而不能代表万里挑一的猛将所用,肯定嫌轻,他们的兵器,重几十斤、甚至也是正常的。但凡稍对武艺有过些练习或了解的,就都不会这样认为了!
首先,猛将也是地球人,他绝不是外星人。
打个比方:三斤榔头威力如何,那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榔头重达到了八斤,就可以砸碎钢筋水泥预制板了,这也算是常识问题吧?
要八斤铁锤挥击十下,与挥动八十斤铁锤十下,所耗费的力气那是完全不同的。再则,世上能挥起八十斤重锤战斗的,基本是没有的!
枪矛如林、刀光如墙而进的古代战场上,两人白刃对杀,决定生死的,就是速度。
而速度来源于力气!
只要还想自己活久一些的,就算是猛将,他也须节省力气,所以决不会提二十斤以上的重械去战斗的。
最后如果古代八斤铁锤足以砸透敌军重甲武士的铠甲、并伤其腑脏。那么为何非得要多耗力气,提着八十斤大锤去拼命?
比如下面这幅中国古代武士图,图中的长柄铁锤,就是按8至12斤重量所绘,也是非常符合实际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为何却打不过只有两万杂牌军的左宗棠?
1859年2月,石达开挥师西进,进入湖南。
20万太平军来势汹汹,更得到当地天地会的响应,大有横扫之势。
可是,很快,石达开就遭到了左宗棠的重创!
迅速武装起来的湖南湖南,湘军的基地。
可是,正因如此,当时湖南的武装多出省作战,省内十分空虚。
当时,左宗棠只是骆秉章手下的幕僚。但因其才能卓著,湖南之事多由左宗棠主持。
太平军来犯,骆秉章、左宗棠紧急开始部署。
还好,湘军外出作战,但总有一些士兵会因各种原因回到湖南老家,左宗棠迅速把这些人组织起来。
不到一个月,左宗棠就征集了4万人之多!
由于这些兵将本就是湘军,作战经验丰富,左宗棠只需将他们重新编制、训练,即成为一支强军!
与此同时,左宗棠调补刘长佑、刘坤一、江忠义等人召集旧部,成军4900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兵将虽然是临时紧急召集,但多系湘军兵将,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左宗棠只需将他们重新编制、训练,即可成为一支精兵。
与之相比,太平军兵力虽大,但战斗力并不强。
当时,石达开带了20万大军前来,而湖南与两广一样,是天地会活跃地区,他们许多也积极加入了石达开军。
但是,石达开部并非精锐。
石达开回天京前,手下精兵“打宁国兵”已经交陈玉成,单飞后,所带兵将,都不是西征中表现一流者。
至于新加入的天地会兄弟,翼王还来不及训练、整顿,战斗力、纪律都成问题。
因此,尽管翼王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战斗力不如左宗棠军。
先发后至,屡屡被动在左宗棠面前,石达开就像足球场上一个技术好、速度慢的前锋。他屡屡用假动作晃过了对手,却既传不出球,又提不起速,最后还是被对方回追断球!
尽管清军彪悍,但毕竟只有4万人,要防备整个湖南兵力是不够的,因此,左宗棠只能采取重点防御策略,即提前判断石达开意图,提前部署。
石达开善于用兵,尤善运动战,因此,他能够看出左宗棠意图,用声东击西之法,误导清军。
比如,清军判断石达开要走衡阳,遂重点布防此线。石达开看出意图,佯攻常宁,实际率军向西迂回,试图从祁阳、永州,绕过衡阳向宝庆方向运动。
此种例子很多,石达开运动战的能力确实了得,左宗棠屡屡被其蒙蔽。
但是,石达开纵然能瞒过左宗棠一时,却受其短板所限,屡屡先发后至,陷入被动。
这个短板,便是水师。
湖南境内河流甚多,石达开因没有水师,每每过河,都要先编筏而过,速度受到影响。
左宗棠可不傻,发现不对,立刻调整部署!
由于湖南的城池多临江河,因此,清军乘船而去,即使反应慢一点,也往往能后发先至,提前派兵在前阻截。
所以,石达开经常一番骚操作后,抵达目的地时,发现刘长佑等人已经在前面等着了···
攻城战术单一,屡屡遭受夹击当然,刘长佑们即使行动迅速,但所带的兵毕竟有限,虽然抢先入城,但兵力还是不足。
问题是:石达开攻城战术单一。
石达开攻城套路很单一:先是急攻,不利,则启动围攻模式。
急攻?湖南多山地丘陵,太平军地形不熟,屡屡中伏,讨不到好。
所以,一般石达开都要展开围攻。
可是,如前所说,湖南的城市,大多临江,石达开围又围不死,攻又攻不下!
周边清军援军抵达后,石达开往往要陷入一边围城,一边打援,遭受夹攻的境地!
因此,石达开屡屡受挫,连一座中小城也很难打下。
分裂此时,石达开内部发生了分裂。
分裂,主帅石达开自然脱不了干系。
但是,此时的分裂,也与左宗棠有关。
当时,太平军初入湖南时,经蓑衣渡之败,兵不满万,在湖南境内,围攻长沙也不利,但出湖南时候,已是拥兵数十万的强军!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当时的太平军虽然打不下长沙,但攻郴州、永兴这样的城市,还是毫无压力的。
因此,当时的太平军总能得到充分的粮草、红(火)药补充。
可是,现在,由于左宗棠的坚决阻击,石达开连小城市也打不下!
20万大军能不能打先不说,大家要吃饭呀!大家要火药呀!
为此,石达开采取了分兵策略,许多将领都独自行军。
此时,石达开手下的将领,多跟随石达开多年,对石达开还算忠诚。但是分兵之后,各军分散,各又各的利益,彼此矛盾加剧。
不久,跟随石达开5年之久的大军略何铭标与赖裕新矛盾加剧,何铭标认为石达开处置不公,遂带军出走(也是跟翼王有样学样)。
更奇葩的是:赖裕新居然一路追着何铭标打到广西,才回到湖南战场!
分兵,无可厚非,但兵可分,战斗力不可分呀!在当时的情况下,石达开的分兵,却是把战斗力也分了!
决策失误,顿兵宝庆,极端被动连番不利,已经给石达开敲响了警钟。
问题虽多,但石达开如果及时调整部署,未必会遭遇大败!
既然石达开入湖南是借道去四川,现在在湖南讨不到便宜,就应该加快步伐,快速过境。
可是,石达开仍然决意继续攻打宝庆的计划。
这是一个致命的决策!
1、攻城已无把握。
左宗棠不傻,石达开这么多骚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人家已经看出来了。
左宗棠已将4万军中的3万多带入了宝庆。
石达开此时一再分兵,虽号称数十万,但实际兵力只有10万余。
宝庆地势险要,而左宗棠已经提前拆掉城外民房,攻城军队失去掩护,攻城十分不利。
2、清军外援强大。
宝庆紧要之地,不但骆秉章、左宗棠紧张,外省湘军也十分紧张。
外围湘军正组织起来,向宝庆靠拢!官文甚至将安庆前线的水师也调往湖南!
3、无后援补给。
由于石达开未能控制周边城市,大军没有粮草、兵员补给,难以为继,不利持久,极为被动!
指挥失误,遭遇惨败即便如此,石达开如果组织得当,也未必会败得那么惨!
一方面,攻城虽无把握,但毕竟兵力有优势,组织得好,还是有机会的。
另一方面,即使攻城不下,也未必惨败。当初,太平军攻桂林、长沙不克,但依然能全身而退。
可是,石达开却接连犯错。
6月3日起,石达开发起猛攻。
开局不错,石达开击败了周世宽等部,彻底合围宝庆,断绝内外。
此时,石达开如果抓紧时机,迅速猛攻,确有速战速决之机。
可惜,石达开却又转入了围攻···其实,更准确的说,是围而不攻。
难道石达开重点是要打援?
确实,打援也有机会:由于清军是各处分头赶来,每次抵达兵力不多,确实有机会歼其一部。
很快,石达开挫败了李续宜等部。
但是,湘军,不是当年的八旗、绿营,败而不乱,站稳脚跟,等待集结。
不久,李续宜出石达开不意,渡资江,猛攻太平军防御薄弱的北路,太平军大败!
此时,敌援已近,外围清军也抄后路而来,如果统帅是当初的杨秀清,太平军肯定要转移了!
但石达开仍不甘心,发起对李续宜的决战!
可惜,石达开虽有决战之心,将士却无必胜信念,以多打少,攻之不胜,反而被人出其后路,失利!
到此时,石达开才决心撤退!
可是,此时,各路清军已经抵达,截断石达开撤退之路!
石达开部此时久攻兵疲,已不堪战,连番大败,损失惨重,彻底退出湖南!
千里行军,无后方作战,自古都是难题,难度悉数极高。
无论是军队素质,还是石达开本人的素质,都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作战。
最终,他败出湖南,并不足为奇。
值得一提的,是左宗棠在此次作战中表现出来的卓越才具。
他以不足一月的时间组织起4万兵马,又在作战中灵活应变,破坏石达开的企图,展现出卓越的军政才能。
更难能可贵的是:左宗棠亲率军进驻危险的宝庆,与宝庆共存亡,这与后来抬棺出征西北何其神似!
败给左宗棠这样的对手,翼王不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