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铜火盆,故宫过去冬天时皇帝怎么取暖?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只会超乎你想象。虽然古代并没有暖气,但工匠们用“十八般技艺”打造出的一套保暖大法绝对会让你赞叹不已。
首先,能抵御寒冷的第一道屏障就是紫禁城的那一道道城墙。去参观过故宫的游客都知道,紫禁城内的建筑大多是以一个个院子围起来的,而这些层层叠叠的隔离墙还真能挡住不少风寒。在宫殿的设计上,基本都延续了门户朝南的传统, 甚至连皇帝登基也要“面南背北”,这就是为了利用太阳本身的光和热来获取热度。
而内院的各种宫殿的墙壁则被精巧的工匠们砌成了空心,这种墙被称为“火墙”,当时大部分达官贵人家都是烧木炭取暖的,所以为了让皇室成员们能过个温暖的冬天,这每道墙的墙底都会挖一个火道,把炭口设在宫殿外面的廊檐下,只要是你在炭口塞上燃烧的木炭,热力就会顺着这道火墙发散开来,直到温暖整个大殿。
火道的尽头都设有排烟孔,烟气向外排出。而且火道有时候还能直通皇上的御床下,跟咱们现在东北的火炕有差不多的功效。
当然了,这还只是第一道屏障,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地下火道修建的难度大,像太和殿等等这样高大而空旷的宫殿,建筑条件根本不允许这样的设计,所以在那些不方便用火墙的宫殿里,皇室成员们还是得用到最传统的御寒工具——火盆。在古代,宦官家里一般烧木炭取暖,而到了明清两代,皇宫里则设有专门的“惜薪司”,这个机构主要就负责宫内木炭的供应,官不大权力可不小,他们甚至能直接在御前奏事,可见木炭这种能源在古代有多金贵。
有资料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宫里每日天供应木炭的标准是“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而且,给皇宫里使用的这些木炭一般都是耐烧、火力旺、烟尘少的好木柴。当然了,达官贵人家烧炭,穷苦老百姓家里就只能用稻草和秸秆、甚至牛粪取暖,一边获得了温暖一边还要忍受难闻的气味。
火盆和火墙可以让四周的空气暖和起来,但必要时,还是需要一个“暖宝宝”才能体验贴身的温暖。在皇宫里,就有这种专门的暖手炉和脚炉,这种东西可是奢侈品,只有皇帝、皇后和嫔妃们才能使用。一般炉身外面加一个罩子,最上端有提梁,可以随手拎着到处走动。而且这些手炉、脚炉的制作工艺都相当考究。明代手炉以方、圆两种形态为主,崇尚简约、朴素的审美。清代就“花哨”多了,创造出了椭圆形、柿子形、海棠形、瓜棱形等等器形。就材质上来说,有白铜、黄铜、 景泰蓝、漆器等等质地,形态各异,成为了后世重要的艺术藏品。
除此之外,还有更精巧的“被中香炉”。其历史可被追溯到汉朝。它是古人们用来盛香料、熏被褥取暖的球形小炉。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无论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是精妙绝伦的设计工艺品。
当然了,除了这些“身外之物”,皇室成员们过冬的衣服就要比普通人家厚重许多了。古代以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只有达官贵族才配穿戴,鹿裘、羊裘则品质略逊一筹,普通老百姓只能穿麻制成的衣物过冬。这心酸的差别果真一目了然。
所以在古代宫廷中,御寒的方式千千万,还真不用替他们操心,该操心的或许是普通老百姓怎样才能度过寒冷的冬天吧~
元斧柴火内胆是什么?
元斧柴火内胆是一种用于烧烤、烤肉等食品的工具,它通常是由铁、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的。 元斧柴火内胆的作用类似于烤架,可以将食品放在内胆中,通过燃烧木炭或柴火来使食品受热,并烤熟。相比于烤架,内胆的设计更为合理,可以更好地承托食品,防止食品掉落,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调节食品的烤制程度。除了内胆的材料和设计,元斧柴火内胆的大小和形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需要烤大量的食品或是比较大的食品,就需要选择较大的内胆。同时,不同的内胆形状也会对烤制食品产生影响,例如圆形内胆可以使食物更均匀地受热,长方形内胆则可以适合烤制不同形状的食品。
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
写下几万首诗的十全老人乾隆帝,最崇拜的人物是康雍乾盛世的奠基人清圣祖康熙帝。弘历为了表达对其祖父的敬重,把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61年)的皇帝的桂冠,让给康熙帝。所以他准备在位60年(85岁)就会“归政退间”。在太上皇的岁月里,他还成为了“十一全老人”呢!
君无戏言,85岁的老皇帝乾隆在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亲临太和殿授传国玉玺给36岁的太子、十五皇子颙琰。第四年刚过去两天,即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乾隆帝驾崩于养心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实际上乾隆的禅位并非如宋高宗一样真心实意,而是给康熙帝一个面子,表明自己的孝心,才履行自己的承诺的。乾隆帝自然不会像主父、唐玄宗、宋高宗等君主彻底放手的。乾隆对权力有很大的控制欲,他是归政不归权,那么他在做太上皇期间都做了些什么呢?
乾隆禅位
一、他向天下昭示,大清不是儿皇帝的天下而是太上皇的天下。禅位后的乾隆没有搞“乔迁之喜”,仍然住在只有皇帝才可以住的养心殿。他花巨资建的“养老院”宁寿宫,对他来说也就是一摆设。嘉庆帝继续住在东宫——毓庆宫。乾隆帝仍然像在位时一样处理各种政务,嘉庆帝必须接受他的训政。嘉庆帝只能熬着,乾隆帝的理由很充分,都是为你好,我这是站好最后一班岗,扶你上马带一程。他说:
“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他“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听我训导,将来知所遵循,不至错误,岂非天下之福哉。”
这四年的“嘉庆年号”,也只是宫外的人用,在宫内用的则是乾隆六十一年,乾隆六十二年、乾隆六十三年、乾隆六十四年,清高宗仍自称“朕”,所有政令需要加盖太上皇宝玺方可施行,一些重要大权像批阅奏折、任免官员等仍然由乾隆帝亲自处理。
乾隆帝与嘉庆帝
就在乾隆帝禅位半个月后,他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宣告:“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乾隆为什么不放权力,当太上皇不香吗?
在人的想象中,当太上皇就等于退居二线,退休了就可以放下繁重的政务,好好地享受老年生活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历史上有多少太上皇放权后是幸福度过晚年的呢?
刘邦的爹刘太公虽是太上皇,晚年幸福,可他根本没当过皇帝,就是一乡村老头,儿子来了还得拿着笤帚迎接。他压根就没权,所以也就谈不上放权。活着放权的那些,李渊是被逼的,他在人生的最后9年,活得憋屈窝囊,只不停地生孩子,大概是想补偿的“多子多福”吧。太上皇唐玄宗被软禁,近侍被流放,他自己战战兢兢郁郁而终。他可不想重蹈他们的覆辙,于是他学习了唐玄宗的老爸唐睿宗,让位不放权。
二、学习康熙帝举办盛大的千叟宴所谓千叟宴就是皇帝过生日时,免费宴请德高望重的乡绅老人(基本是致仕名臣)前来为自己祝寿的酒宴。乾隆帝是个爱热闹好面子的皇帝,对自己爷爷又很崇拜,千叟宴在整个大清帝国一共办了四次,原创者是康熙大帝,他在有生之年一共举办了两次。乾隆帝效法自己爷爷也举办了两次千叟宴,其规模比清圣祖还大,这点他可没给康熙帝“面子”。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他在乾清宫举办过一次千叟宴,规模空前,邀请的是60岁以上的老人3000多人赴宴,安排了800多桌。“入宴者赐如意、寿杖、朝珠、绸锻等物,盛况非凡,礼节繁缛。”
千叟宴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帝以太上皇的名义,在宁寿宫皇极殿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邀请的是70岁以上的老人。三天后,乾隆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千叟宴”。有3056名老人被邀请到席,“其仪率多由旧,而盛事实视前有加”。年龄在90岁以上的人被请到御座前,赐酒、赐拐杖等。百岁以上的赏六品顶戴,90岁以上赏七品顶戴。
三、镇压白莲教起义就在乾隆帝退居二线,和“老爱卿”们举办千叟宴后不久,就收到了一份“大礼”。白莲教起义爆发,这是清朝中后期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乾隆帝成太上皇后赶上了。起义由湖北枝江、宜都的张正谟、聂杰人率先发起,各地教徒纷纷响应。
乾隆帝急令湖广总督毕沅、四川将军观成、湖北巡抚惠龄、西安将军恒瑞等火速弹压。不过女汉子首领王聪儿率军避实就虚,击其不备。
王聪儿剧照
乾隆平叛了三年,多次调动大军镇压,为镇压叛乱白花花的银子花去一亿二千万两,王聪儿、姚之富才跳崖而死,王三槐被生擒。乾隆帝很兴奋,沽名钓誉的他大吹大擂说“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这不说自己是“十一全老人”嘛!
现实很残酷,历史何尝不是。白莲教的余部,很不给乾隆帝这个太上皇的面子,依然兴风作浪。又过了六年,乾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白莲教的残部才算肃清。究其原因,就是乾隆时代(含太上皇时期)太奢侈,官员太腐败,尤其宠臣和珅的擅权结党使整个清廷更加腐败。
四、修复乾清宫、交泰殿等。这不,在轰轰烈烈镇压白莲教起义时,这个太上皇也不忘大兴土木,修建楼堂馆所。当然这也是事出有因,都是太监惹的祸。
那是嘉庆二年(1797年)十月,乾清宫内太监郝世通惹的祸,他不是大内总管,只是一个火炉工。日复一日地干着枯燥的火炉工作,没有前途,不由得郁闷。有一夜,他把看着闷灭在火盆里的木炭,顺手就近一倒,谁知导致了乾清宫、交泰殿失火,乾清宫被火烧塌,宫内物品损失严重。原来他倒在了放有楠木的附近。乾清宫就是明末曾发生有名的“红丸案”“移宫案”的地方,也是崇祯帝写下绝命诏书的地方。
乾清宫正大光明殿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附近的昭仁殿和弘德殿也被波及,没有幸免。万幸交泰殿内乾隆皇帝存放的,象征皇权的25个玉玺被太监们抢救出来,它们用于颁发诏书、录取进士时公布皇榜,可是宫内大量文献珍宝书籍等,全部化为灰烬。乾隆帝谕急修复,我们今天看到的交泰殿,就是嘉庆二年修复的。
和珅被逼自缢
“乾隆六十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公历2月7日),89岁太上皇的弘历,不舍地闭上了眼睛。他的时代过去了,嘉庆帝亲政,很快就上演了一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悲喜剧。一生好面子,最宠爱和珅的乾隆帝,在他尸骨未寒之际,被儿子这么一搞,可以说一点面子也没有了。
你见过东北农村农民抽烟的大烟袋吗?
从家谱上看我祖籍山东省淄川县大杨树耿家庄,从户口本上看我籍贯是吉林省舒兰县,然而我确是地地道道的黑龙江生人。 所以说起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着大烟袋“”我早就见怪不怪了。
东北冬季气温较低,零下三四十度是十分常见的事,外面还刮着冒烟雪,经常大雪封门。在寒冷的季节,外面冰天雪地的干不了啥活,只能呆在屋里,就是俗称的猫冬。 那时没有现在这些娱乐项目,孩子们室内常玩就是一种嘎拉哈的游戏,室外就是玩雪爬犁,打出溜滑。
大人在屋里能干什么?那就是抽烟,其实不光是大人抽烟,男女老少都抽,那种特有的旱烟味把满屋子都弄得乌烟瘴气的。 家家炕上必备一个烟笸箩,里边装烟叶、火机和卷烟纸,农村孩子上学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把用过的作业本拿回来做卷烟纸。男人一般抽烟用木头旋的烟斗,女人一般用长杆烟袋,大户人家烟袋还是有很多讲究的,所以有大姑娘叼着大烟袋这种奇异的景象,这是特殊的历史条件,特殊的生存环境,特殊的人文环境产生的一种东北特有文化与习俗。 不仅在家里抽,外出也要带上烟袋锅子拴着一个烟荷包,走到哪里抽到哪里,走着抽、坐着抽、躺着也抽,干活时抽,休息时抽,总之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时间随时都能抽。 其实这是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造成的,因为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烟灰和烟袋油子还有杀菌和止血等药用作用。那时候见面递上烟,就能扯开话匣子,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一番。真是别有一番景象。
现在这种文化与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淡化了,很少能看见叼烟袋的了,大姑娘叼烟袋更是只有在影视剧中才能够看到。 这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一种时代的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珍视、正视,无关健康、无关环保、无关对错,只是一种历史的记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