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标号对照表,什么样的黄铜颜色黄一点?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最普通的就是铜与锌两种元素。但实际使用时,往往还会加入一些其它的元素,如铅、锰、镍等,用以增强黄铜的硬度、强度以及耐化学腐蚀性。从外观上看,黄铜为发黄色。
黄铜的牌号一般为H+铜含量(百分比数),例如H59、H90等。复杂一些的黄铜则会使用H+第二元素化学符号+除锌以外的元素含量(用-隔开),例如HPb89-2等。在性能方面,黄铜耐磨性比较好,在一些阀门、管路中常用,质软、耐磨性强。一些弹壳、乐器等也都是使用黄铜做的。
黄铜和铝合金哪个硬度高?
黄铜。
1、纯铝与纯铜相比较,铝更加硬。
2、若是合金,铜也有硬度高的型号,要根据具体型号相比较,6061铝合金T6的硬度可以达到95HV以上,抗拉伸强度可以达到265以上,而紫铜的T2和TP2在Y2的状态下,硬度可以达到75-120HV,抗拉伸强度可以达到245-345,所以没办法比较它们的硬度,只有根据具体型号才能够判断出谁的硬度高。
65贵还是92贵?
黄铜牌号H92价格贵。黄铜,是铜与锌合金进行冶炼后的铜锌合金,铜的价格比锌合金价格高,黄铜中铜含量越高,黄铜价格越高,铜的硬度低于锌的硬度,铜含量越高硬度就越低。黄铜H65就是含铜量为65%,低于H92,价格比H92低。黄铜H92含铜量为92%,价格比H65高较多。
黄铜有哪些牌号?
1、H62普通黄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态下塑性好,冷态下塑性也可以,切削性好,易钎焊和焊接,耐蚀,但易产生腐蚀破裂。此外价格便宜,是应用惯犯的一个普通黄铜品种。用于各种深引伸和弯折制造的受礼零件,如销钉、铆钉、垫圈、螺母、导管、气压表弹簧、筛网、散热器零件等。
2、H65普通黄铜:性能介于H68和H62之间,价格比H68便宜,也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能良好地承受冷、热压力加工,有腐蚀破裂倾向。用于小五金、日用品、小弹簧、螺钉、铆钉和机械零件。
3、H68普通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承安定,但易产生开裂。是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用于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散热器外壳、导管、波纹管、弹壳、垫片、雷管等。
4、H70普通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承安定,但易产生开裂。用于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散热器外壳、导管、波纹管、弹壳、垫片、雷管等。
5)H75普通黄铜:有相当好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耐蚀性能。能很好地在热态和冷态下压力加工。在性能和经济上居于H80、H70之间。用于低载荷耐蚀弹簧。
6、H80普通黄铜:性能和H85相似,但强度较高,塑性也较好,在大气、淡水及海水中有较高的耐蚀性。用于造纸网、薄壁管、波纹管及房屋建筑用品。
7、H85普通黄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好,能很好地承受冷、热压力加工,焊接和耐蚀性能也都。用于冷凝和散热用管、虹吸管、蛇形管、冷却设备制件。
8、H90普通黄铜:性能和H96相似,但强度较H96稍高,可镀金属挤途敷珐琅。用于供水及排水管、奖章、艺术品、水箱带以及双金属片。
9、H96普通黄铜:强度比紫铜高(但在普通黄铜中,她是最低的),导热、导电性好,在大气和但是中有高的耐蚀性,且有良好的塑性,易于冷、热压力加工,易于焊接、锻造和镀锡,无应力腐蚀破裂倾向。在一般机械制造中用作导管、冷凝管、散热器管、散热片、汽车水箱带以及导电零件等。
10、HA177-2铝黄铜:是典型的铝黄铜,有高的强度和硬度,塑性良好,可在热态冷态下进行压力加工,对海水及盐水有良好的耐蚀性,并耐冲击腐蚀,但有脱锌及腐蚀破裂倾向。在船舶和海滨热电站中用作冷凝管以及其它耐蚀零件。
11、HA177-2A铝黄铜:性能、成分与HA177-2相近,因加入少量的砷、锑,提高了对海水的耐蚀性,又因加入少量的铍,力学性能也有所改进,用途同HA177-2。
12、HMn58-2锰黄铜:在海水和过热蒸汽、氯化物中有高的耐蚀性,但有腐蚀破裂倾向;力学性能良好,导热导电性低,易于在热态下进行压力加工,冷态下压力加工性尚可,是应用较广的黄铜品种。用于腐蚀条件下工作的重要零件和弱电流工业用零件。
13、HPb59-1铅黄铜:是应用较广泛的铅黄铜,它的特点是切削性好,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承受冷、热压力加工,易钎焊和焊接,对一般腐蚀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有腐蚀破裂倾向,适于以热冲压和切削加工制作的各种结构零件,如螺钉、垫圈、垫片、衬套、螺母、喷嘴等。
14、HSn62-1锡黄铜:在海水中有高的耐蚀性,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冷加工时有冷脆性,只适用于热压加工,切削性好,易焊接和钎焊,但有腐蚀破裂(季裂)倾向。用作海水或汽油接触的船舶零件或其它零件。
通常说的红铜黄铜青铜白铜的不同之处在哪呢?
古钱的铜质主要有青铜、紫铜、白铜等数种.青铜属铜锡铅合金,其颜色有深红、淡红或水红、青白、微黄等.紫铜的含铜量最高,一般在90%以上,颜色紫红.黄铜指铜锌合金,其颜色有淡黄、金黄之分.白铜指铜镍合金,多见于近代机制币.有一些铜质呈银白色的方孔圆钱,习惯上也称为白铜钱,但实际上并不含镍或含镍很少.它仍是一种青铜,只是铅锡的成分较多而引起了铜色的变化.如:常见的有“开元通宝”、“大定通宝”白铜钱.另外,清末民国初年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的钱币颜色泛红,俗称“红钱”.可见,由于各个历史时期各地的铸钱方法、铜矿资源、成分配给、冶炼技术都不相同,所以古钱的铜质颜色也有很大的差别,每个朝代各有特点.古钱的成分一般采取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获得,但这种破坏性试验对古钱鉴定来讲并无实际意义,所以古钱铜质的颜色在鉴定上显得更为重要.
先秦、汉代至明中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色中微带淡红.例如,先秦时期圆钱的颜色为深红,接近紫铜.刀布币的铜色多呈淡红,质地较硬挺.“半两”及“五铢”钱的铸期较长,各时期铜色也深浅不同.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分大,铜质泛白,我们称之为“白钱”.辽钱铜色深红或紫红,西夏钱铜色为水红.元、明、清时期,我国的冶金技术和采矿技术迅猛发展,铜合金的配比在铸币上也表现出来了,白铜、黄铜进入了铸币行列,而黄铜则在明、清两代是极盛期,这与人们掌握了锌的提炼技术有关.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我们需要结合文献中的记载,考察各朝各代铸钱的合金配比,用手中的实物加以佐证.
例如,我们今天在古币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先秦时期各种各样的刀、布等钱币,它们外表虽然通体绿锈,但擦掉锈色之后,能看到其质地却是黄铜.因为我们知道先秦时期的钱币铸造都采用的是青铜,所以,这些刀布币应是伪品无疑.但应该注意这一点,有些造假手段高明的人,在铸造先秦时期较为稀有的刀、布币时,先将一般不值钱的“五铢”、“四铢半两”钱熔化,用这些钱币的铜液重新浇铸成刀、布币的形状,质地仍为青铜,使人难以辨识,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因为这些改铸后的刀、布币看上去铜质很新,没有那种应该有的包浆,颜色刺眼,制造得粗糙不堪,不规整,表面布满麻坑,不具备古钱常有的润泽、光滑等特征.
请问是红铜贵还是黄铜贵?
红铜
当然是红铜贵,红铜就是纯铜,俗称紫铜,导热和导电性能仅次于白银,因价格比白银低而广泛使用。 黄铜是铜锌合金,价格比纯铜即红铜低一点,比纯铜硬一点,容易被金属冷加工成各种工件,常用的牌号有59铜和62铜,59铜用量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