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色金属 正文

黄铜茶盘里面画着和尚 妙玉只不过一介尼姑

1、黄铜茶盘里面画着和尚,与尼姑庵里面的尼姑们(比如馒头庵里的智能儿、智通儿)品级一样,更不必说给她写下什么判词吧?——(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里曹雪芹将妙玉喻为“妙玉……自取了笔砚纸墨出来:黛玉见他今日十分高兴。...

黄铜茶盘里面画着和尚,妙玉只不过一介尼姑?

妙玉可不仅仅是一介女尼,其背后身世颇为高贵,这个生活费问题即隐藏着贾府被抄的重大线索!

试想一下,如果妙玉仅是一介女尼,与尼姑庵里面的尼姑们(比如馒头庵里的智能儿、智通儿)品级一样,曹雪芹又何必将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六呢?更不必说给她写下什么判词吧?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这里曹雪芹将妙玉喻为“一块美玉”,应该不是凭空而写吧?

其实,关于妙玉身份之高贵,书上也曾有过暗写。

首先,妙玉文彩了得,不在林黛玉史湘云之下。

书中第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凉、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中秋之夜,史湘云与林黛玉联诗之际却在凹晶馆“遭遇”妙玉。之后,二人被妙玉邀请到栊翠庵中:

“妙玉……自取了笔砚纸墨出来,将方才的诗命他二人念着,遂从头写出来。黛玉见他今日十分高兴,便笑道”:

“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改,即请改正改正。”

黛玉的文采在大观园中是首屈一指的,她这样说也就是谦虚一下。对此,妙玉笑道:“也不敢妄加评赞。只是这才有了二十二韵。我意思想着你二位警句已出,再若续时,恐后力不佳。我竟要续貂,又恐有玷。”

黛玉从没见过妙玉作过诗,今见他高兴,忙说:“果然如此,我们的虽不好,亦可以带好了。”

妙玉道:“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

接下来,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妙玉竟然“提笔一挥而就”: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后书:《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联句三十五韵》)

之前,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的那“二十二韵”至少都用掉了一个时辰的时光,而且亦都认为“这韵少,作排律牵强不能押韵呢”,可见此次联诗的难度。

而此时妙玉写成这样的“十三韵”竟然不费吹灰之力,足以见其文学水平之高,甚至都已在林史二人之上了。若非年少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恐怕很难有如此水平。

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妙玉是官宦家庭出身无疑。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官宦家庭呢?

对此,我们可以从她的品味中进行更精准地推断。

书中第41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贾母带着刘姥姥一行人到栊翠庵品茶。宝玉有心,特别留意了妙玉的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这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大有来头,值得跟大家细细聊一聊。

中国的制瓷工艺在明代达到了顶峰,而明时又以成化(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年间的瓷器工艺为最,“成窑”即是“成化年间官窑”的缩写。

成窑最好的瓷器是“斗彩”。何为斗彩呢?这指的是一种制瓷工艺,即是指釉下彩和釉上彩的结合

——瓷坯造出来以后,先不挂釉,而是先用彩色描绘。用什么彩色呢?可以用青花料在器坯上勾出各种图案来,比如花鸟鱼虫、禽类等等。这一步骤完成后挂釉,并将其放入1300度的高温炉内进行烧制。这里“彩在下釉在上”是为“釉下彩”;

接下来烧制完成以后,将瓷器取出,再次在其上按着青花勾出来的图案进行勾画。完成以后,再将其放入800度的低温炉进行最终的烧制。这里是“彩在上釉在下”是为“釉上彩”。

经过这两大步骤以后,“釉下彩”与“釉上彩”完美地“斗”在了一起。这就是成化斗彩的由来,而所谓的“五彩”其实单指“釉上彩”。不过,据专家考证,彼时的“斗彩”“五彩”称呼通用,并未进行有明晰地区分——

由于“成窑五彩”的名贵,一般情况下为皇室权贵之用,明人书《野获编》中就曾记载在明万历时期一对成化窑杯就值白银一百两。《唐氏肆考》中也说:“神宗尚器,御前有成化杯一只,值钱十万”,可见在当时成化斗彩杯就已是珍贵重器。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是特别清楚这个“成窑五彩”价值几何,说一个现代的例子:

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高3.4cm,口径8.3cm)拍出了2.8亿港元的高价。若按单位面积计价,这只鸡缸杯的拍价可以甩当年(2005年)拍出了2.3亿元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十条街不止。

如此想来,这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就已经是十分的珍贵;而除此之外,妙玉竟还有诸如“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等名贵瓷器,可以说是“穷得只剩钱了”。

既然类似“成窑五彩小盖钟”这样的瓷器价值连城,那么妙玉本应珍惜才是,可她竟然在刘姥姥饮用以后“嫌脏不要了”,将其直接送给了刘姥姥——对刘姥姥而言,这无异于一笔横财了:

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吧?”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妙玉如此做为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妙玉的身世不是一般的高贵。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不服了:有没有可能这些瓷器是贾府给她,让她装点门面的?

对此,妙玉后面有专门的话进行澄清:“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贾府祖上也是“国公”身份,按说身家已经十分高贵,而妙玉竟然说“你家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是什么意思,就值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首先,这说明妙玉对于类似贾府这样的“国公”家族有所了解,最起码是有过一些接触,要不然她也不可能知道地这么细;其次是妙玉有点瞧不上贾府。

妙玉究竟是何出身,以至于她竟连贾府都看不上呢?

恐怕也只能是和皇家有着密切联系的王候世家,比如北静王水溶那种。

那既然如此,妙玉好好当自己的“郡主”不好吗?何苦遁入空门,清灯冷佛,还要拿贾府的生活费呢?

原因只能有一个,就是她的家族因得罪皇家而致祸,她的出家事实上就是在避祸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红楼梦》通行本后四十回的高鹗续书中,他竟然直接安排了妙玉被强盗掳掠去“开心”的命运。虽然妙玉的判词中有“落在污泥之中”一句 ,但总觉得你这样写有点令人恶心之处吧?就没有好一点的运命吗?

至于是何祸事,我们不得而知,又或者曹雪芹会在余的后四十回中进行揭露吧?

但无论怎样,贾府收留妙玉已然是给贾家埋了雷,比如未来某一天,由于刘姥姥对外出售上面那个成窑五彩小盖钟而受到皇家的追究,也不无可能。

既然收留妙玉是祸,那她又是如何进到贾府的呢?

这其实跟元春省亲有很大关系。

书中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元春省亲之前,林之孝家的提及聘买尼道之事时提及妙玉: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为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所以他竟未回乡”

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

“请他,他说候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

于是,妙玉就这样被接进了大观园。

由上可知,贾府请妙玉入驻大观园仅仅是为了应付元春省亲之用,并不能看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也不能断定贾府就对妙玉的身世一清二楚。

既然妙玉是贾府请来的,那么一般生活费用也就应由贾府负责了。

其实,放眼未来,这一点点的生活费,跟妙玉所能带来的潜在危害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参考:《红楼梦》

(网图、侵删)

茶具小和尚怎么撒尿?

里面是空心的,浸在冷水里让水灌满,拿出来浇热水,因为温度差会产生压强,里面的水被压出来就是尿尿了。

红楼梦中最聪明的人是谁?

笔者认为,《红楼梦》有两个人最聪明,一个是贾府里地位显赫、身份高贵的贾母;另一个是地位很低、家境贫穷的老太太刘姥姥。

贾母是一位非常睿智的女性大家长。她被人称为“天下第一老太太”,这是很有道理的,她是中国古典小说里很有典型意义的“老太太”,她是古代年长老夫人形象的典型代表。她虽年纪较大,但其心态并不老;他是一位皇亲国戚,是皇妃的老祖母,是名门望族的贵妇人,她德高望重,是权贵高官的贵太太,其地位非同寻常,但是,她却不摆大架子,不盛气凌人,她爱玩爱笑,爱与年轻人玩在一块儿;她偶尔也会板起脸来,但更多时候,她是和蔼可亲、极好相处的;她年龄大了,但却不迟钝,不迂腐,反而十分敏锐、睿智,她把关键问题看得很透,她很超脱,但又很善于处理各种关系,而且,她还肯及时接受别人的批评,能很快改正错误。在贾府中,她多数时候是乐呵呵的,她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快乐的老太太。

作为望族豪门高贵身份的“老祖宗”,贾母不霸道、不蛮横、不胡来,她集中了中国传统家族的老太太几乎所有的优点,在传统的老年女性中,贾母的睿智和兼和是很有代表性的。

《红楼梦》的另一位非常聪明的人是乡下老太太刘姥姥。这位乡巴佬十足的老太太进了贾府之后,却没有让贾府的贵太太、娇小姐们注意她的“土气”,而是对她有了好感,觉得她很有趣,很好玩,很能逗乐子,她是极好相处的老太太。然而,大观园的这些高贵女子,正好着了刘姥姥的道,刘姥姥一步步与这些高贵女子混熟了,以达到她进荣府的目的。她三进荣国府,她以贫穷的乡村老太太的身份入豪门做客,却能在一群贵族老少女子中间玩转自如、如鱼得水,其关公技巧堪称一流水准。

贾母是贾府中最高贵的老太太,甚至有人说,贾母在荣、宁两府中,是最有权势的女人,这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贾母却没有因她的身份高贵、地位尊贵而摆大架子,也从不蛮横霸道,她是最聪明睿智的人,她最懂得以“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处事方式来对待贾府复杂的人事关系,是最懂得在一个显赫的大家族中如何当好一个长辈的。首先,贾母威望极高,但她却从不倚老卖老,而是以理立威、以智服人。

贾母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她的家族属于诗书翰墨之族,她本是金陵世家史侯家的小姐,身份高贵,年轻时倍受宠爱。后来,她所嫁入的贾府,进入皇亲贵族的大家庭中,成了荣国公贾代善的夫人。贾家是伦理规范十分严格的大家庭,而当贾母成为荣、宁两府里辈分最高的女人时,其地位非同一般,她是袭了爵位的贾赦和当上大官的贾政的母亲,她是贾府中名副其实的最高贵的尊者。

贾母在贾府里倍受敬重,晚辈们都尊称他为“老祖宗”,而乡下老太太刘姥姥称她为“老寿星”,贾府内外对她的尊敬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表达心里头对她的真正尊敬。没有人在背后说她不是,大家都打心眼里敬服她。贾母在贾府里气场很大,全府上下似乎都在围着这位“老祖宗”转。

比如,荣府儿女子孙每天早晚要两次到贾母房里去问安;再如,当王夫人委托宝钗帮助料理家务时,首先考虑的是贾母是怎么想的,她曾对宝钗说:“凡有想不到的事,你来告诉我,别等老太太问出来,我没话回。”(参看五十五回)还有,贾政这位平时都是板着脸的、被认为颇有“儒学风度”官员,为了奉承讨好他的母亲贾母,不得不拿下正统理学家的假面具,对贾母讲了个“喝洗脚水”的笑话。此外,王熙凤是贾府的女性中实际掌握荣府管理大权的人,而且,她的娘家很有政治势力,但是,王熙凤也不得不想法子搞些乐趣,以博得这位“老祖宗”的欢笑,王熙凤这位盛气凌人的理家“女强人”,在贾母面前是很听话、很孝顺的。

贾母很善于以理来立威,而不是倚老卖老,比如,在贾府无法无天的贾赦,年老心不老,想讨鸳鸯作妾,而贾赦的老婆邢夫人竟为其夫当说客,贾母知道后非常气愤,她严厉地数落邢夫人说:“你替你老爷说媒来了?你倒也‘三从四德’,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贾母如此骂他的儿媳,骂得很有水平,也骂得很到位,骂得让别人很信服。贾赦这位贾府最为权威的男人,因贾母的拒绝,也只能忍气吞声地不了了之,再也不敢提娶鸳鸯为妾的事了。

睿智的老太太

其次,贾母行事低调,她在府贾中从不参与争夺权利。

贾母在贾府中是至高无上的尊者,贾府中所有人对她无不尊敬,但是,她却从来不与人争权争利,她表现得很低调,在贾府诸多的大事上,她一贯的态度是不管不问,表现得很超脱。她从来都是让晚辈们如贾政、贾珍、凤姐、探春等,全权去料理府中的事务。她日常所重视的,就是和晚辈一起玩,笑着乐着!有好玩的人来,她非常高兴,比如,刘姥姥从乡下来,说了很多好玩逗趣的事,她感到非常快乐。她与刘姥姥一起玩得乐乐乎乎!而她并不是不会管事,她只是平时超脱而不爱管,在关键时候,比如,当贾府大难临头时,贾府的很多人包括男人们都感到不知所措时,她却能挺身而出,挡在最前面,在危机面前很有办法,在危急时刻临危不惊,果断应对突变的危机事件。

而且,贾母虽行事低调,但她并不降低其高贵的生活格调,她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出他的高格调追求,比如,《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便看出了她的这位外祖母吃饭时的高贵格调:

“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显得尊贵、特殊),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了(王夫人地位很高,但贾母不让坐,她也不敢坐)。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坐方上来,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孟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贾母吃饭之场合,下人谁敢造次)。饭毕,各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又有人捧过漱盂来,黛玉也漱了口,又盥手毕。然后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贾母不喜欢媳妇、孙媳妇们在场,她喜欢和未婚的姑娘们自由玩乐)王夫人听了,忙起身,说了两句闲话,方引李、凤二人去了。”

刘姥姥来自乡下,没见过大世面,当她看到了贾母吃饭的情形后,不由自主地感慨说:真是“礼出大家”。鸳鸯对刘姥姥说:“老太太从不穿人家做的”,她表示,老太太穿衣讲究,吃饭有排场,是很有格调的,就连病了,也是由御医来调治的。贾母出门去,需要有人先为她清理场所,比如,当她要到清虚观打醮时,要由族长贾珍先领了人去撵逐闲人。再如,当她要去皇陵祭拜时,先要有人去预备帐幔铺陈之物,并先有四五个媳妇和几个男子领了出来,还要坐几辆车绕道,先至下面,铺陈安插等候,然后,她方去祭拜。有这样高贵的生活格调,加上她的长者身份,史太君在贾府里自然是倍受敬重的,贾府的男男女女、长辈晚辈、老老少少,皆是不敢对她不尊重的。

再次,贾母十分睿智,懂得享受晚年的悠闲生活,她特别会找乐子。

在贾府里,薛宝钗是比较聪明而且很有人缘的,她说话中常常带双关语,话中能同时赞扬两人或多个人,她曾说:“凤丫头再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见第三十五回)或许是心有灵犀,明智的老太太也看出宝钗的非凡之处,她曾说:“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这老少两人确是互相很了解的。在贾府,明眼人都知道,别看凤丫头鬼点子多,可十个凤姐也比不上一个史老太太。难怪,刘心武在评《红楼梦》时曾说:“贾母是搞家族政治的一流高手。”

贾母在贾府中地位显赫,有极高的权威性,但她非常聪明,她从不以她的地位和权威来压制别人,从来都不会管这管那,她对家族中的大事不操心,她也不操持家务,更懒得去过问家中的细小事务。她在为人处事方面处处表现出大智若愚,什么都看得开。在人们眼中,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似乎没有什么事需要烦恼的,她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变尽法儿地享乐。她喜欢笑声,到处找笑;她办家宴,喜欢与晚辈一起吃饭,吃酒行令;她喜欢看戏,打牌,游园,猜灯谜,讲笑话,与年轻人一起,相处得其乐融融,和乡下老太太玩得亲密无间。她看着晚辈宝玉玩得高兴,她心里甜滋滋的;她看着刘姥姥的滑稽表演,感到乐呵呵……。在贾府,无论男女老幼,没有人比她更会找乐子的了。

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感到刘姥姥给她带来了一种闲来无事的新奇消遣,而刘姥姥也因此而博得了贾母的欢心,敏锐的凤姐见有刘姥姥这样一位陪贾母玩乐的老村妇,她便很舍得对刘姥姥进行救济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表现出贾母很善于取乐,而且,她乐而不厌穷,处高位而不嫌低俗,这是非常睿智的,是很会生活的聪明老太太。

此外,贾母善玩乐,还表现在能玩出很高品位,她是艺术鉴赏的行家里手。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描写贾母和晚辈们一块儿中秋赏月的情景,表现出她有很高的欣赏水平:

“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因命又将十番上女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地吹起来,就够了。’正说着闲话,猛不防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咽悠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静,真令人心烦顿释,万虑齐除,肃然危坐,默然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贾母笑道:‘果然好听么? ’,众人笑道实在好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们也得开些心儿。贾母道:‘这还不大好,须拣那曲谱越慢地吹来越好听’,‘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

由此可见,贾母真是一位了不得赏月的大行家,她不仅知晓赏月时最好有笛声伴随着,闻笛而观月,那才是真正的美。而且,她还知道,赏月时音乐不能太杂,否则就不雅静了;更有甚者,贾母还知道赏月闻笛时,要选那曲谱慢的笛曲,听起来才能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这哪里是一位老太太在看月亮听笛声,简直就是一位艺术鉴赏家在品味风景与音乐之美。

贾母平时乐呵呵的

最后,贾母很睿智,很善于处理复杂的人事关系。

贾母这位身份高贵、经历丰富的老寿星,其实就是一位能洞明世事、深知人情的睿智老人,她看人很准,遇事知进退,对人情世故了然于胸。

在贾府这个大家族里,贾母对王熙凤非常信任,她是全心全意支持王熙凤管理家庭事务的,因为这位睿智的老太太知道,在贾府中,再也没有比王熙凤更合适的管理人才了。长孙贾珍不行,虽然他是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但生活穷奢极欲,非常好色,是不务正业的主;贾府中的其他男人也不行,或窝窝囊囊,或假正经,或好色好玩,或用心歹毒,都不适合管理家庭事务,而“凤丫头”不仅聪明,有心机,有魄力,办事果断,敢作敢当,而且,凤姐的特殊身份让她很有优势:

一是这位聪明机灵的凤姐非常尊重她这位老太太,她颇得“老祖宗”的欣赏和信任,而且,凤姐掌握管理权能让贾母在府中更具有权威性;

二是凤姐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府中地位很特殊的少奶奶,她既是长房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又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内侄女,由这样两房都搭边的特殊身份的少奶奶来掌管贾府大权,是平衡贾府内两股势力的最佳人选;

三是凤姐的娘家的背景很不一般,王夫人的胞兄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负责皇帝及京城的保安工作,相当于京城的卫戍司令,后来还擢九省统制。凤姐娘家有这样显赫的实权人物,她在贾府行使管理权,谁敢给她惹麻烦?

贾母与王熙凤

贾母对“凤丫头”的信任、提拔和支持,充分表明了贾母的睿智。这位经历丰富,从孙媳妇熬成婆婆,再由婆婆变成老祖宗的老太太,深谙大家族内复杂的人事关系,她看似天天在玩着,在乐着,在与年轻姑娘们嘻嘻哈哈,其实,她对贾府里重要的人和事,内心是非常明了的!

贾母有时也会发脾气,但却不是情感失控后的爆发,而是心里明白着在发脾气,是发给人看的。日常生活里,贾母温和慈祥,乐呵呵的,很有菩萨之心,但是,在某些关键时刻,她也会发脾气,而且是发大脾气。有一次,她冲着贾政发大脾气,因为贾政下死手揍他的儿子宝玉。而贾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祖母疼爱孙子,隔代情更深,宝玉被视为是贾府最有可能的接班人,贾母视他为掌上明珠。在贾母看来,贾府里其他的年轻男人都不太争气,唯有宝玉是受期望的,宝玉虽然有叛逆思想,又喜欢在女孩子堆里玩着,但他很聪明,很有灵气,贾母将贾玉看成是贾府未来的希望。

因而,家政暴打宝玉,她是不能接受的,在贾母看来,儿子贾政没有本事,拿不出好办法来教育他的儿子,竟然用毒打来泄其心头不满。贾母对贾政教育儿子愚蠢办法,大为光火。在老太太看来,宝玉颇有她丈夫当年的风范,贾母曾说:“我养了这些儿子、孙子,也没有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还像他爷爷。”这位颇具有他爷爷风范的聪慧少爷,在贾母眼里,就是贾府将来非同小可的接班人,贾政毒打他,她当然会发火,会发大脾气。而贾母对贾政发大脾气,并不是胡乱发火,而是发火发得很有理由,也很有威信,他发火发得让贾府里的人不敢多说什么。

贾母喜欢与年轻人玩

此外,贾母却能非常明智地处理好婆媳关系,历来很难处理的婆媳关系,对于贾母来说,并非是什么难题,

贾母在贾府身份高贵,倍受敬重,这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贾母是贾府里辈分最高的婆婆,而在贾母下面,有多位儿媳、孙媳,婆媳关系很复杂,儿媳、孙媳多,婆媳关系自然就很棘手。而贾母作为贾府“国公爷”的遗孀,是多年熬成的婆婆,贾母有她的权威地位,有她的尊贵身份,还有她的长辈威严,在礼教盛行的古代大家庭里,她是可以用以上压下的方式去对待她的那些儿媳、孙媳们的,而这些儿媳、孙媳们如果遇到了贾母的威压和训斥,多半是会感到胆颤心惊,会是如履薄冰的。

可是,贾母与儿媳、孙媳们的关系却是很不错的,婆媳之间,常常是有说有笑,乐呵呵地一起共处,孙媳妇们甚至还敢和贾母开玩笑,逗她乐。贾母并没有用以上压下的方式来对待儿媳、孙媳们,而是以和善宽容的态度来处理婆媳关系,她对府中的大小媳妇们,多是关心和疼爱,除非出现特别难以容忍的状况,否则,她是不会训斥和责骂的。有时,年轻媳妇羞于启齿的闺中情怀,她都想帮其周全,比如,中秋之夜,尤氏想陪她一夜,她却让尤氏回去与贾珍团圆,她说:“使不得,你们小两口儿,今夜也要团团圆圆的,如何为我耽搁了!”再如,元宵之时,她对贾蓉说:“蓉儿,你和你媳妇坐一处,倒也团圆了。”当贾赦、贾珍要去服刑时,来向贾母请安,贾母也没忘记关照:“你两个且各自同你们媳妇说说话儿去罢!”贾母确实是很善解儿孙、儿媳孙媳之意的慈祥老太太。

贾母与凤姐、黛玉

虽然在一些特殊时候,贾母也会对大小媳妇们有过批评和指责,但是,在关键的时候,她却能让媳妇们感到她对她们的真诚母爱。偶尔,她也会对媳妇们大发脾气,也会数落她们,但皆是在她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总的说,贾母对儿媳、孙媳们做的是很有分寸的。

《红楼梦》中贾母这个老太太形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描绘得最为精彩的女性大家长形象,是古典文学中的“第一老太太”。像贾母那样,活到那把年纪,还能活得那么滋润,还能活得那么通达,处事那么圆熟,取乐子那么有办法,确实是十分睿智的。

《红楼梦》里另一位非常聪明的人是刘姥姥,她三进荣国府的奇异经历充分证明了其聪明、睿智和仁善,她的公关技巧堪称一流,是一位了不得的质朴老太太。刘姥姥作为乡村贫穷家的老太太,想进入豪门贵府是十分不易的。刘姥姥这样很贫穷的老村妇,要进入显赫的贾府去攀亲戚,其难度是非常大的,她没文化,土里土气,走亲戚的理由并不充分,她只凭着她的女婿的一点点沾亲带故的关系,从几乎是没有门路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打通关节,硬是闯出一条路通向贾府的路来。

原来,刘姥姥女婿王狗儿,其祖上原是一个小小的京官,与贾府王夫人的父亲曾在一处为官,算是曾经相识的,又是同姓王,这就有了“本家”同事关系,但是,后来狗儿家不争气,弄得家业萧条,就只好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这狗儿极不争气,致使家境十分贫穷,快到年底了,全家无以为继,这个狗儿是一个窝囊的男人,没有本事让刘姥姥的女儿一家度过年关。刘姥姥为了她的女儿,只好硬着头皮凭着这一点点的“本家”关系,壮起胆来到贾府去攀亲,想在年终能找来点儿救济,让她女儿一家能顺当过年。

刘姥姥虽是个乡下老妪,但她却很有办法,她能屈能伸,当她到了贾府门前,见车马很多,仆人很神气,她便壮着胆子靠上去,称仆人为“太爷”(她不叫“老爷”,不叫“大爷”,将仆人当“县太爷”一般来称呼),向他打听怎么才能找到贾府管事的周瑞家的。刘姥姥很善于利用旧关系,这周瑞家的当年买地,曾请狗儿帮过忙,大概是当时狗儿的父亲在,还有点势力,所以能帮助周瑞家的。刘姥姥就是抓住这点点旧恩情去开始她的公关活动的。刘姥姥在贾府门前遇到的幸好是一个忠厚老仆,这老仆热心地让她到后门的后街去打听。

刘姥姥剧照

刘姥姥还真的找到了周瑞家的,她一见周瑞家的,便发现,周瑞家的虽也是仆人,却有丫头伴随着,足见贾府真的不一般。刘姥姥赶紧夸赞周瑞家的很能干,重情义,做人体面。而周瑞家的也能念旧情,又被夸得高兴,就带刘姥姥去找王熙凤的贴身丫环平儿。周瑞家的知道平儿比较好说话,也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刘姥姥一见平儿长得漂亮,穿得很阔气,便以为她是王熙凤,便一个劲地夸她是了不得的太太,后来才知道她只是丫环,感到有些尴尬。不过,刘姥姥的夸赞却起了作用,平儿很高兴地让刘姥姥等着,她答应引见,不久,刘姥姥发现,众丫环很紧张,原来是王熙凤要出场了,刘姥姥从那场面感觉到了王熙凤的权势和威风。

王熙凤毕竟是个管家的,她很会做人,见了刘姥姥,她没有表现出嫌弃态度,反而还传饭给刘姥姥吃,并送给她二十两零一吊的银子。王熙凤说得很好听:那二十两银子原是太太给丫头们做衣服的,还没来得及做就先赏给刘姥姥了,而另一吊钱是王熙凤自己给的。刘姥姥虽没有见过如此高贵的年轻贵妇人,但她很敏锐,马上感觉到眼前这少奶奶非常能干,她心里想,以后只要紧靠这个少奶奶,一切事情都会好办的。

刘姥姥从称呼仆人为“太爷”开始,找到了周瑞家的;又巧妙地通过周瑞家的,走后门进入贾府,她夸赞平儿,经平儿引荐,最后见到了贾府的直接掌权人王熙凤,她不仅得了银子,还认识了贾府的实际掌权者;她还敏锐地意识到,以后就找这个精明能干的少奶奶了。刘姥姥这一路走进贾府,是很有关公智慧的。

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就得了二十多两银子,这对于一个揭不开锅的乡下农家来说,是大发了,这么一来,狗儿一家便能很好地过个年了,生活也暂时能过得去了。可是,刘姥姥却不就此罢休,一是她不愿意放弃贾府这一了不得的“大亲戚”;二是她内心里确实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人家给好处,她知道自己必须懂得报恩。于是,刘姥姥便想了个很高明又很妥当的法子,以报恩答谢为名,二进荣国府。

刘姥姥知道,像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了,什么好玩的都玩腻了,她要再进荣国府,就得送点特色物品,她得让贾府的贵妇人小姐们感到新鲜。于是,她选了个好时机,那时正当元春做了贵妃,贾府有点中兴的气象,刘姥姥便带了些“枣子倭瓜并些野菜”,再次进入荣国府。这回路很熟了,她很快找到了平儿,她对平儿说,早就要来请奶奶的安,看看平儿姑娘,因庄稼忙,这会儿才来。(明明是想再次进荣府,却表示歉意的样子,非常高明!)

刘姥姥向平儿表示,托了姑奶奶等的福,今年多打了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就把头一回摘下来的,没敢卖,拿来孝敬姑奶奶,请姑娘们尝尝;她还说姑娘们山珍海味吃腻了,尝个野意儿,都是头茬儿新鲜东西,算是略表穷心。

刘姥姥

刘姥姥这送礼本事真是绝了,她称得上是进豪门送礼的行家里手,她对豪门望族的贵太太娇小姐们的心理了解得很透彻,她知道她们正喜欢这新鲜的“农家绿色果菜”;而对刘姥姥来说,礼品的成本很低,却又能投其所好,意义不一般,如此二进荣国府,是绝妙的公关招数。

二进荣府之后,刘姥姥在府里表现出她是一个很能迁就善迎合的高手,在那一帮闲着没事干、玩都玩腻了的老的少的贵族女子面前,她拉下脸皮,利用自己又土又老的出色形象,装愣装傻地大演“帮闲”角色,他当起了闲得无聊的贾母的“开心果”,逗乐了好玩好打趣的众千金小姐,并博得了无所事事的大玩主贾宝玉的欢心。

刘姥姥善于察言观色,知道重点突破,她通过观察,很快发现了荣国府里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王熙凤,她知道这凤姐是一个厉害的角色,是一个管事的,于是,刘姥姥尽力奉承她,惟她的命是从,因为刘姥姥知道,这位要强的少奶奶喜欢奉承,喜欢别人夸,所以,刘姥姥投其所好,尽力吹捧王熙凤。刘姥姥心理明白,只要王熙凤高兴了,事情就好办了,她一定合算的;另一个是贾母,刘姥姥利用她自己与贾母是同辈人,心理能相同相知心的优势,与贾母拉近距离;同时,她又以与贾母贵贱大反差的特殊身份,装痴卖傻,尽力逗乐贾母,让贾母乐得像小孩子一般。

刘姥姥在荣国府把她的公关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她利用仅仅搭了点小边的亲戚关系,如鱼得水地在荣府玩转开来,使她自己成了很受欢迎的人。一位乡下老太太,能在豪府里如此玩转自如,非是十分聪明的人是做不到的。

此次二进荣国府,刘姥姥在贾府住了三天,不仅得到了王熙凤的支持,搏得了贾母的欢心,还摆平了不好惹的王夫人,并得到了贾宝玉的青睐,她在贾府,一时犹如明星一般,博得了欢声笑语,大受众人的欢迎。

刘姥姥很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她能说会道,对贾府的贵族子弟千金小姐大讲乡间见闻,讲大雪天抽柴草的故事;讲一个老奶奶吃斋念佛老来得孙的故事,她的故事吸引了宝玉兴趣,让小姐们非常开心,并迎合了贾母、王夫人的欢心。而且,她让自己演成了贾母的“开心果”,并以此来获得了王熙凤的重视,使王熙凤不再像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那样,拿二十多两银子就把她打发走了。刘姥姥活脱脱是个演技超凡的喜剧演员,她成了贾府老少喜闻乐见的超一流笑星。

刘姥姥

此外,刘姥姥还让王熙凤对她横三竖四地插了一头的花,逗得贾母和小姐们笑个不停,当姑娘们说刘姥姥打扮得像个老妖精,她索性说:“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这是多么聪明的逗趣绝招!

在大观园,当贾母问刘姥姥园子好不好时,她说,在乡下只在年画里见过,今儿一见,比画里还强十倍。吹捧得很自然,夸耀得很恰当,让贾母心里甜滋滋的。王熙凤开始对刘姥姥很感兴趣了,她利用刘姥姥来逗乐贾母,她自己就不用费心去给贾母逗笑了,刘姥姥很出色地扮演王熙凤授意的“开心角色”,她逗得贾母笑个不停,这让王熙凤非常满意。

在饭局中,刘姥姥明知凤姐和鸳鸯存心拿她开涮,而她却正儿八经地配合表演,她高声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后,还懂得鼓腮不语,逗得贾府的媳妇、千金们上上下下笑出了千姿百态。吃鹌鹑蛋时,她夸贾府的“鸡儿也俊,下得这蛋也小巧,怪俊的”,并装傻地夹不起来,存心逗那些高贵的女人们欢乐。王熙凤对她说夹起一个蛋一两银子,当“俊蛋”滚到地下时,刘姥姥风趣地说“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这绝妙的话语,技巧极高,非常巧妙地迎合了王熙凤的心理。

刘姥姥三进贾府到狱神庙看望贾家人,此时,她不再是“喜剧演员”,而是个冷静、清醒、周到的乡下睿智的老太太。

她知道落了难的贾家人在狱神庙一定缺衣少穿,便把贾家人送她的衣服都带了回来。她知道人世苍凉,贾家人一朝落难,一定是非常落魄,被人践踏,所以她带来银钱,给狱神庙的看守上下打点,让他们允许她进去探望,托他们尽可能地照顾贾家人。

刘姥姥关心落魄时的王熙凤

刘姥姥以她的感恩报恩行动让贾府的人知道她不是愚钝的,不是没有尊严的,不是只知道大吃大喝、只想拿银子的乡下老妇,而是睿智、大气、有担当、懂报恩的善良老太太。

贾家已大厦已倾倒,而刘姥姥并没有感到贾府没有利用价值而远远避开,而是又进了荣国府,他对于曾帮衬过她的贾府中人,没有袖手旁观,她得知贾府衰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去看望贾家人。但刘姥姥得知她为之其名为巧姐的王熙凤唯一女儿被狠心的舅舅卖到了南省瓜州时,刘姥姥表现出极有担当,她表示:“没事,我去找,有地儿就行!”

这种敢于承诺、敢于担当的责任心和勇气,完全不像二进荣国府时那个装傻逗趣的老妪。

最后刘姥姥果然说到做到,不惜倾家荡产把巧姐从瓜州赎了回来。如同她给巧姐起名字时候说的:“凡事都从这个巧字来,一定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可见,《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不但聪明、睿智,而且勇敢大气、有担当有格局,她是一位有智慧有品格的优秀老太太。

妙玉要把刘姥姥用过的杯子扔掉?

因为刘姥姥在来到栊翠庵之前,说了这样一句酒令“花儿结了个大倭瓜”,妙玉才要把刘姥姥用过的杯子扔掉。而那只后来送给刘姥姥的成化五彩茶盅,却又是个重要道具,其中隐藏了与刘姥姥酒令相同的寓意,也暗藏了妙玉的真实身份。

那么,妙玉为何因为刘姥姥的酒令而要扔掉一只价值不菲的茶杯,这只茶杯又暗喻了妙玉什么样的为人呢?

刘姥姥的酒令与妙玉奇异的茶具

此处,咱们先说说妙玉另外一只茶杯,这只茶杯是专门给贾宝玉“饮牛饮驴”的,名字很古怪,头一个字都打不出来,字典上也查不到。这只茶具名叫“(分瓜)瓟斝”,“斝”是商周时期的酒器,这里用作茶具,也是一种独特的写法了。而“斝”的前面两个字都有一个“瓜”字,第一个字,是“分瓜”,按照古代从右至左的读法,那就是“瓜分”。

瓜分,分的就是刘姥姥说的那只大倭瓜,分瓜之后,便是“瓟”,有人得了一个小瓜。“斝”,是两口下边一个秃宝盖,再下面就是一个“斗”字,原本是一斗两斗之意,是个量词。但在古代时,“闘”也写成“斗”,那就是争斗的意思。所以,贾宝玉喝茶的杯子“(分瓜)瓟斝”就意味着争斗。因为争斗而分瓜(瓜分),贾宝玉、妙玉,以及来到栊翠庵的刘姥姥等人都参加了“分瓜”的争斗。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奇异的茶具,上面有苏轼的题字:“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是宋徽宗出生的那一年。据相关史料记载,赵佶出生于这一年的端午节,过去迷信,说端午节这天出生的人害父母,是个不吉之人。所以,赵佶就把生日改为十月初十。又因为宋徽宗曾封宁国公,所以,改过的生日就叫做天宁节。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指的是这两个皇子都是大宋亡国君臣。“宁国府”之所以有宋徽宗的影子,就说明了《红楼梦》写的是明代末世之争。

《红楼梦》毫无疑问地借用了《水浒传》的写法,得《水浒传》之精髓。《水浒传》以北宋事隐藏明朝事,在书中暗藏了明朝灭亡的末世大预言。而《红楼梦》的作者则是亲身经历了末世大劫难,把朱家的事写在了故事之中。

刘姥姥说的倭瓜,就是南瓜。崇祯上吊,明朝灭亡后,朱家后人纷纷在南方称帝,相互残杀,“瓜分”朱家皇统。刘姥姥说“倭瓜”,妙玉则拿出这样一件“分瓜”茶具,这两人其实隐喻了同一件事。按说,妙玉应当很看得起刘姥姥才对,那为何又要嫌弃这个乡下姥姥呢?

问题就出在那只成化五彩茶盅上,怎么回事,且看下文分解。

成华五彩杯隐藏了明廷宫斗史

妙玉的这只杯子,是先给献了一盅老君眉,贾母却把杯子递给刘姥姥喝。妙玉要扔掉这只成化五彩茶盅,既是嫌弃刘姥姥,更是对史太君的不满。

贾母与妙玉一见面便不对付,妙玉献茶,老太君冷冷地怼了一句:“我不吃六安茶”。妙玉也不客气,笑着回怼:“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为何不吃六安茶,妙玉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原来,六安是朱元璋人生的转折点。朱元璋因为小时候多病,差一点被他父亲舍给了佛寺。长大后,便去皇觉寺出家。在皇觉寺带发修行了五十天,因蝗灾闹饥荒(母蝗虫),朱重八便以行者的身份云游化斋,一路西行。行到六安时,朱重八遇到一个深通星历的老儒生,在这个儒生的指引下,朱元璋回到皇觉寺,不久就遇到了郭子兴。

妙玉的经历中,也是因为小时多病出家带发修行,也与师父云游。师父临终前,嘱托她不要回家,妙玉便寄寓荣国府栊翠庵。朱洪武虽然在六安发迹,做了皇帝后便打算定都凤阳,但却终究没有去中都,也是没能回家。妙玉,实则“庙宇”,薛宝钗是“金”,林黛玉是“玉”,妙玉则是“金玉”,是朱元璋的象征隐喻。

贾母这一系,也就是贾家荣国府,主要写的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这一脉,就是桂林靖江王。靖江王是朱洪武所封,虽然深隆“皇恩”,但朱元璋在《朱氏世德碑》中把大哥叫做“孟兄”,一母同胞变成了庶出。《红楼梦》中,以贾探春深恨庶出而表达了靖江王对洪武老祖的不满。

所以,贾母与妙玉不对付,明知妙玉有洁癖,还把成化五彩茶盅故意递给刘姥姥。这个细节的寓意,就是怂恿朱氏“分瓜”。

成化五彩茶盅出自明宪宗成化年间的官窑,这里就有意思了。朱见深之父明英宗朱祁镇经历过土木之变,被异母弟弟朱祁钰取而代之,夺门之变后复位。而朱见深十分宠幸万贵妃,万贵妃没有生育,却不断残害别的有孕嫔妃宫女,明孝宗朱佑樘若非宫女冒着生命危险暗中保护,早就断送在万氏手中。

这就是“成化五彩茶盅”在书中的寓意,《红楼梦》不仅写的是“胡乱”中朱家的遭遇,更是怨恨南明时期朱家的自相残杀。其中,荣国府所象征的桂林靖江王就是在这样的争夺中,经历了一场悲剧。

刘姥姥与妙玉的另一段故事

妙玉要砸掉成化五彩茶盅,是贾宝玉劝她送给了刘姥姥。为何妙玉听从了宝玉的建议,是不是宝玉、妙玉二人暗通情愫呢?不是的。妙玉之所以能够听宝玉的建议,还是因为那只“分瓜”茶具。

查阅苏东坡的经历,元丰五年(1082年)四月,苏轼已经谪贬黄州,在黄州居所东坡之上筑雪堂,题“东坡雪堂”匾额,作《雪堂记》。这其中,就涉及到了这个典故,并以这个典故,暗藏了一代靖江王的悲剧。

倒数第二代靖江王朱亨嘉于崇祯皇帝上吊后的第二年,在桂林自称监国,做了南明代理皇帝。为洗脱“庶出”之名,朱亨嘉以洪武278年纪年。当时的南明皇帝是隆武帝朱聿键,是朱洪武的九世孙。周瑞家的“送宫花”这回书中,有林黛玉玩九连环游戏的细节,这个“九”的其中一个寓意,说的就是这个皇族九世孙。

朱聿键不能容忍朱亨嘉造反,派兵攻陷了桂林石头城,朱亨嘉被活捉。不久,朱聿键秘密将朱亨嘉吊死,对外宣布靖江王死于暴病。林黛玉“玉带林中挂”,有“桂林”隐藏其中,而且,书中也暗示林黛玉死于疾病,与秦可卿、贾元春等人的结局是一样的。

靖江王城被攻破时,一个太监把朱亨嘉三岁的儿子朱若极抱了出来,躲在城中的雪洞之中。这个雪洞,也叫刘蟾洞——这就是刘姥姥与苏东坡“雪堂”,以及救巧姐的故事隐喻。而这个躲在雪洞中逃过一劫的三岁孩子,很快被转移到全州,在湘江边上的湘山寺出家。“湘江水逝楚云飞”、“潇湘妃子”,就是指的这件事。

这个名叫朱若极的小孩,就是后来的清代四僧之一,著名大画家石涛——石兄原来在这里。

妙玉的为人与结局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是妙玉的判词,其中,“金玉”落泥淖并不是说妙玉变成了风尘女子,而是说这位象征“庙宇”的高高在上的人物,为忤逆(污泥)者所陷。

靖藏本中有一则很难读通的批语,大意说的是妙玉他日在瓜州(分瓜)渡口“各示劝惩”而为“枯骨”。这则批语不是说妙玉“屈从”于枯骨,而是因为“劝惩”,终局于“污泥(泥淖)”。其背后的事情是这样的:

万历皇帝的后代,桂王朱由榔在遗臣的推举下继任南明皇帝,建号永历。朱由榔虽然称帝,却是个流亡皇权,被明朝降将和自家人打得四处逃窜。永历十二年(1658年),朱由榔在势穷力孤的局势下,由云南逃到了缅甸。吴三桂随即上奏清廷,入缅擒拿。

朱由榔皇室及南明大臣在缅甸惨遭缅甸王莽白劫杀,其状甚惨。莽白惧怕吴三桂,便献出了朱由榔。朱由榔见到吴三桂时,厉声斥责,表现出了大明皇室在忤逆及清廷面前应有的“航脏(肮脏)”气节。“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妙玉”再高亢刚直,最终却被吴三桂以弓弦勒死于昆明篦子坡。

吴三桂有“桂”,桂林靖江王,桂王朱由榔都有“桂”,《红楼梦》中的“天香”就来自“月中桂子”,都是明朝的隐喻象征。而吴三桂之“吴”,就是泥淖,就是“污泥(忤逆)”。因此,妙玉的高洁,其实是《红楼梦》作者所赞同的自家气节。

妙玉的这个结局,其实伏写在了贾元春的判词之中。“庙宇”象征了朱明皇统,也就是庙堂、太庙,这个地方高高在上,不容尘埃,其中的肃杀之气,在荣国府看来,当然也是“世难容”了。因为末世,朱家皇统肯定是为现世所容了。

妙玉要砸掉成化五彩茶盅,暗喻了朱洪武不愿意子孙们“分瓜”,更不愿意大明王土被“瓜分”。故而,妙玉要砸掉这只“不详”的茶杯。然而,代表靖江王城“石兄”的贾宝玉,却因为“分瓜”杯而留下了这只古怪得连字都打不出来的成化杯。

有人说长期大量喝茶会伤身体还会伤金钱?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如果单从解渴上来讲喝白开水就可以了,但事实是茶叶的价值有两大类。一类是营养物质,A蛋白质虽然含量少,却不可替代B氨基酸类C维生素类D矿物质元素含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二类是功能性物质即药用价值,A成香物质即香味物质B茶多酚C茶皂素D茶多糖E生物碱或叫茶碱或咖啡碱。

有人喝茶不适要么身体因素,要么不适的茶叶类型,但前提是茶叶要安全优质为要,应该有生产许可证sc、品牌丶好原料好工艺好品牌。方可给人带来健身,多饮茶饮好茶饮健康茶,一杯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就世界范围内来说,日本和韩国就特别重视茶饮,已全民认识茶的重要性!

什么样的茶宠好?

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茶宠,

茶宠就是茶水滋养的宠物或是品茗时把玩之物。在饮茶的过程中,喝茶人会时不时用茶刷蘸着茶水涂抹在茶宠上,能够让茶人顿感妙趣横生,而且经过长年累月的养护,茶宠也会变得温润可人、茶香四溢。

一、茶宠分类:

像我们经常看到的茶宠,最多的莫过于蟾蜍、貔貅、乌龟、金猪和神话人物了,但目前市场上茶宠分类,大致分为四种:神话人物、历史人物茶宠、传说中神兽茶宠、情趣茶宠、谐音吉祥茶宠。

二、为什么都喜欢养茶

茶宠之所以深受茶友的喜欢,是因为茶宠本身自带有吉祥的寓意,人们认为茶宠能够给他们带来好运,所以,几乎每一个资深茶友,都会有自己的茶宠。

然而,不同茶宠有不同寓意,有些茶宠象征招财进宝、有的则是知足常乐、幸福吉祥的意思......在此,小编罗列一些比较受欢迎的茶宠,看看它们都有什么寓意!

金蟾:“金蟾”是金钱的谐音,寓意着财源滚滚。其中,金蟾背上背着钱的,代表金钱一串串进家门;金蟾嘴巴中含钱可以转动,代表赚钱的意思;金蟾嘴中没有含钱的,则代表吸钱的意思。

貔貅:貔貅寓意着招财进宝、镇宅旺家,它是一种有口无肛的神兽,而且又以金银珠宝为食,备受茶友喜爱!

白菜:谐音摆财,寓意着百财聚来,为人清白。

金猪:历来是富足、祥瑞的象征。把它养在茶盘上非常可爱,很招人喜欢。

蝙蝠:代表着福从天降的意思,有五个福字表示五福献寿。和铜钱放在一起表示福在眼前;与日出或海放在一起表示福如东海;与天官放在一起表示天官赐福。

灵猴:灵猴与马在一起表示马上封侯,升官的意思。如果大猴背小猴表示辈辈封侯的意思。

弥勒佛:寓意着吉祥如意、延年益寿

乌龟:龟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长寿”,因此具有“长生不老”的美好寓意。而且“龟”与“归”谐音,寓意团圆美满。

童男童女:一般都雕在金元宝上,也有做在一起的。其意是希望儿孙满堂。

三个和尚:是一个中国民间谚语,给人们以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是无法达成目标的启示。

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是南北朝禅僧,意译为觉法。以达摩为原型制作茶宠是对达摩祖师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寿星: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星名,古代汉族神话中的长寿之神。塑此型茶宠,寄托着对于健康长寿的盼望。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