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黄铜十二生肖瑰宝,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
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是我国规模最大,“国宝”珍藏密度最高的两所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设有展厅48个,馆藏文物达到100万件,时空跨越了原始社会到新中国建设初期的各个历史阶段,是我国馆藏文物最丰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我们历史课本中大名鼎鼎的金缕玉衣、四羊方尊、后母戊大方鼎在这里都能找到。
下面且听土鳖君盘一盘那些陈列在国家博物馆中的“国家宝藏”。为了方便起见,土鳖君就逐朝代列举一件“稀世珍宝”。
先秦珍宝新石器•红山文化•玉龙
红山玉龙于1971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出土,材料质地为岫玉,是新石器时期玉饰的代表文物之一。
此龙,通体墨绿色,体卷曲如“C”字,直径2.3~2.9厘米。玉龙头部较短,吻部向前伸,略有上噘,颈部有一撮长毛,略微上弯,显得鬣鬃飞扬,威风凛凛。据专家考证,此龙应该是祭祀的礼器,是我国“龙图腾”崇拜的起源之一,因此被称作“中华第一龙”。
新石器•仰韶文化•鹰陶鼎
鹰陶鼎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仰韶文化时期墓葬中出土,为新石器后期陶制祭祀礼器。
此鼎,高35.8cm、口径23.3cm、最大腹径32cm,以一只伫立的老鹰为造型,鹰目圆睁,鹰鼻弯曲锐利,鹰体肌肉丰满有力,看上去威风凛凛。但工匠巧妙的将鼎口设置在伫鹰的两羽之间,好似背负着一口大锅,看起来凶萌凶萌的。
此鹰由太平庄农民殷思义从地里挖出,做了一年鸡食盆后,上缴在附近考古的北京大学历史系。
夏•齐家文化•重轮星芒纹铜镜
重轮星芒纹铜镜于1975年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出土,属于夏晚期青铜器。
此铜镜直径仅有6cm,桥纽为椭圆形,背面纹路由三角形和直线组成,形似“叶脉”,据考证可能与当时的太阳崇拜有一定的关系。
齐家镜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铜镜,是我国由石器时代转入青铜时代的标志之一,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镜”。
商••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于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属于商晚期青铜礼器。
此尊边长52.4cm,高58.3cm,重量34.5kg,长颈圈足,饰有夔龙纹、蕉叶纹和兽纹。最为精美的是尊的四角各装一只惟妙惟肖的羊头,羊头中间还有一只活灵活现的角龙。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此尊出土后曾摆放于时任国府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将军的书桌上,在长沙会战转移途中被日军炸成20多块,建国后经1年的修复才得以复原。
商••后母戊大方鼎
后母戊鼎,,于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殷墟遗址出土,属于商晚期青铜祭器。
此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立耳折沿,方腹四足,以鱼纹、云雷纹、饕餮纹、凸弦纹、蝉纹为主要装饰纹。鼎腹之中刻有“后母戊”三字,笔画细致清晰,圆润饱满。
此鼎高大雄壮,威武挺拔,是我国最重的青铜器,是绝对的“国之重器”。
此鼎出土后,曾因担心被日军所掳旋即被埋入地下。抗战胜利后运送南京中央博物院。新中国成立10年之后被国博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
西周••大盂鼎
大盂鼎,于1849年在陕西郿县礼村出土,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
此鼎是周康王时期一位名叫盂的大臣所做,同时出土大、小二盂,小盂鼎在出土以后已经遗失。
大盂鼎高101.9cm,口径77.8cm,重153.5kg。铭字291个,以纪念盂受周康王训诰之事。此鼎圆腹三足,以云雷纹为底,以饕餮纹为饰,样式古拙,端庄。腹内铭文笔画苍劲周正,开中国书法之先河。
大盂鼎出土之后先后被左宗棠、潘祖荫等名人收藏,新中国成立后由潘氏后人捐献给国家。
大盂鼎与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大克鼎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毛公鼎,联袂为“海内三宝”。
另外,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著名先秦国宝还有商妇好鸮尊,商人面鼎、商妇好青铜偶方彝、商龙虎纹青铜尊、东周王子午鼎等等,由于篇幅关系土鳖君就不一一展示了。
秦汉珍宝秦•阳陵虎符
阳陵虎符,相传是在山东省枣庄市出土,抗战时期由郭沫若在重庆市古玩市场地摊上发现,是秦朝颁发给阳陵驻军将领的调兵信物。
此符长8.9cm,宽2.1cm,高3.4cm,呈卧虎型,可一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各有12个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意为这枚符的左半在阳陵军中,右半在天子手中,左右合并才能调兵遣将。
值得一提的是,阳陵虎符是目前发现的秦虎符中唯一一枚“右在皇帝”的节符,可以推测出此符为始皇帝一统六合之后分发的兵符,对研究秦朝军事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西汉•中山怀王金缕玉衣
中山怀王金缕玉衣,于1973年在河北定州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为西汉玉质冥衣。
该玉衣长182cm,由1203片玉片和2567g金丝连缀而成,共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后片、袖筒、手套、裤筒和脚套等部分,为典型的西汉风格玉柙。
金缕玉衣大约出现于文景时期,是两汉时期最高级别的殓服,只有王以上的贵族才被允许使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玉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金缕玉衣。
西汉•鎏金熊形铜镇
鎏金熊形铜镇,于1926年在安徽省合肥市出土,是西汉时期铜鎏金生活器。
在魏晋之前,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为了避免起身落座时将席角折卷,一般会将席镇压于坐席四角。汉朝的席镇多以铜铁为材质,以虎、熊、龟、蛇等动物为题材制作。
此镇为西汉兽镇,高5.2cm,黄铜材质,表面鎏金,工匠将其做成憨态可掬的吉熊蹲踞式样,圆滚可爱,在实用的同时又给家里带来了些许的活泼之气。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击鼓说唱陶俑,于1957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出土,东汉陪葬明器。
此俑,高56cm,泥质灰陶材质,为头戴帻巾,怀抱扁鼓的俳优正在引吭高歌的形象。
喜观陶俑您会发现,艺人的表演似乎进入高潮阶段,他单腿蹲在地上,右腿弹出,眯缝着双眼,额头上因开怀大笑而挤压出数道皱纹,神采飞扬,活灵活现,引人共鸣。其制作匠人技艺之高,手段之妙,可称为“汉代第一俑”。
三国•吴•青瓷羊形烛台
青瓷羊形烛台,于1958年在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出土,为孙吴青瓷生活器。
此台,长30.5cm,高25cm,为一只昂首张口的跪羊造型。仔细观察您会发现,羊字通“祥”,古人多用羊作为家居装饰物,以示吉祥如意。此羊为太湖流域的湖羊,身躯肥壮,背毛丰茂,双耳紧贴头顶,显得形态温驯安详,为不可多得的东吴瓷塑精品。
两晋南北朝珍宝西晋•吕氏砖
吕氏砖,传为1918年前后在安徽省凤台西北乡顾家桥出土。该砖呈长方形,长34.8cm,宽17.3cm,高5.8cm。正面阴刻章草书法“咸宁四年七月吕氏造,是为晋即祚十四年事,泰岁在丙戌。”
据清末金石家邹安考证,吕氏为陈留郡守,此砖为吕氏为其妻所造墓庐的铭砖。
章草为隶书的草写,为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书法飘逸流畅,颇有陆机《平复帖》的风采。
北朝·马首鹿角金步摇
马首鹿角金步摇,198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金质女性头饰。
此步摇以金为主要材质,松石、珍珠为点缀装饰之物,高16.3cm,重70g,基座是一个马首的造型,基座往上分出鹿角型枝杈,枝杈的末端则是金质的叶片。
步摇,是我国最传统的女性头饰,起源于西汉,流行至当今。其因插于发髻之上,随步伐而摇动而得名。汉族女性的步摇多以“龙、凤、鹤、云”等祥瑞为主要造型题材,而北方少数民族女性的步摇则多以“马、羊、鹿”等草原上常见的动物为造型题材。
隋唐五代珍宝隋·赵州桥石板栏
赵州桥石板栏,于1953年修复赵州桥时在洨河河床中出土,为隋文帝时期石质建材。
此板,长212cm,宽84.5cm,两面雕龙为饰。前面双龙前爪互推,回首望尾,做呼之欲出之状,活灵活现,灵动异常,背面两龙石板四爪撑地,龙身相互绞缠。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又名安济桥。隋文帝开皇末年,有工匠李春建成。全桥只有一个跨度为37.037m的大拱,是世界现存最古的大型敞肩石拱桥。曾入选过《小学语文课本》,被称作“人在苍龙背上行”。
唐·绞胎釉陶狩猎骑马俑
绞胎釉陶狩猎骑马俑,于1972年在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为唐太宗时期陶制明器。
此俑高37cm,长27cm,唯一鹰奴持苍狩猎的造型。绞胎是一种唐朝才出现的制陶工艺,是将两种颜色不一样的黏土混合搅拌在一起的工艺,因而绞胎陶器有种绚丽的大理石纹理。由于工艺复杂,绞胎工艺很少用于陪葬的陶俑上,此尊狩猎骑马俑是皇室出品,是不可多得绞胎陶俑精品。
五代·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彩绘浮雕武士石刻,身世颇为传奇,他于1994年5月被盗自河北省曲阳县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墓中。2000年这块镇墓石刻流落到纽约的文物拍卖会上,后经多方交涉,才得以返回祖国。
此石刻,高113.5cm 宽58cm 厚11.7cm,为一持剑穿甲武士造型,他头顶祥鸟,足踏卧兽,神态庄严,衣袂飘扬,威风凛凛,为五代石刻中的精品。
南、北宋元珍宝北宋·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宋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传世品,宋徽宗时期宫廷瓷质陈设器。
此盆,高14.4cm,最大口径24.5cm,盆内为青釉,盆表为玫瑰紫釉,为四瓣海棠花造型,是北宋宫廷所用。
钧瓷,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宋徽宗之后的历代帝王将钧瓷钦定为御用瓷,只准皇家使用,只准皇家所有,民间不能私藏。远在在宋朝时期就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盛誉,是我国瓷器中珍品中的珍品。
南宋·文天祥《谢昌元座右辞卷》
《谢昌元座右辞卷》,传世品,南宋晚期草书书法作品。
该卷,宽36.7cm,长335.7cm。共71行596字,钤“文天祥氏”朱文印。在书卷的卷首有乾隆帝行书“文天祥书谢昌元座右铭”题签以及钤有“内府鉴藏”、 “神品”、“乾隆宸翰”印鉴。卷后有元蒋岩、明万韫辉、郝智、廖驹、程启充所书的跋文以及谢源小楷书谢昌元《行实》。
文天祥,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这篇《辞卷》,笔势疾迅,瘦劲中带有清秀,豪迈中又暗含俊逸,既有书生之骨气,又有文人之尔雅,是草书中的珍品之作。
元·延佑三年铜壶滴漏
延佑三年铜壶滴漏,传世品,为元仁宗时期铜制计时工具。
此漏,通告264.4cm,由日、月、星三壶和受水壶组成。四壶由上至下一次安放,壶中之水按照恒定的匀速依次滴下,最下面的手水壶中安置一个带有浮舟和刻度尺的木板,随着壶中的水位变化,可以读出石刻。
铜壶滴漏一般为单只壶漏,罕有复式形制,此漏为我国发现的历史最久远的复式铜漏,在是我国古代授时科技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明清珍宝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
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于1957年10月20日出土于明定陵,为明万历年间皇后参加重要场合佩戴的大礼帽。
此冠,总高48.5cm,冠径23.7cm,重2.32千克,采用了花丝、点翠、镶嵌等传统技艺,共镶嵌红宝石、珍珠5000多颗。凤冠的主体由髹漆细竹丝扎成,面料为丝帛,前部饰有九条五爪金龙,龙的下有和冠后部共有九只点翠飞凤。龙凤口中各衔着珠滴,随步伐的移动左右摇晃,起到步摇的作用。冠上还饰有点翠如意云片,红蓝宝石、珍珠做成的博鬓、璎珞、珠钿等饰物,看上去金翠辉映,富丽堂皇,精美庄重。
清·霁青金彩海宴河清尊
霁青金彩海宴河清尊,传世品,为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瓷质装饰品。
此尊,高31.3cm,口径25.1cm。敞口、鼓腹、圈足,颈部有白色燕耳。尊体为霁青釉,其蓝宛如深海,璨若蓝宝石,深沉古雅,稳重内敛。尊身上用金彩绘出蕉叶、缠枝莲等纹饰,下部用粉彩绘出荷花、莲蓬和连珠,让瓷尊看上去富丽堂皇又不落入俗气。霁蓝釉代表着“海”,燕耳谐音“晏”,荷花纹谐音“河”,绿色的莲蓬代表着“青”,有着“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美好寓意。
现代文物民国·《溥仪退位诏书》
《溥仪退位诏书》,传世品,为清朝末年文档。
此诏,为1912年2月12日,由时年六岁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所颁,由清末著名状元郎、政治家、书法家、民族实业家张謇所拟,诏书的主旨主要有三点:1.变国体,由封建制改为共和立宪制;2.交政权,由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权;3.变国民,由大清帝国变为中华民国。此招的颁布,宣布了沿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正式灭亡,中国正式走向共和。
当代·《开国大典》油画
《开国大典》油画,传世品,为当代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的大尺寸油画作品。
此画,长4.05m,宽2.3m,共有11位领导人入画,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红旗与蓝天、白云、绿树和鲜花形成强烈对比,画面热烈而明快;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描绘,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完美的再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经典历史时刻。此画由时年37岁的董希文根据影像资料,历时1年绘制完成首稿, 后来经历了3次修改后才变成最终的展出版本。
我是土鳖君,一位爱极了中国的书生。点关注,不迷路。为您持续输出有质量的答案,好玩的时候才刚开始。什么样的装修风格最耐看?
装修时怎么才能避免喜新厌旧让房子经久耐看呢?这样问避真的是灵魂拷问,总结下有以下四点:/1/
融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装修之所以耐看,首先所营造的生活方式必须是跟主人文化修养和生活阅历匹配的,环境如果不能让主人产生共鸣,装得再豪华也没有归属感,更谈不上耐看。这个是我们设计所强调的共情共景。
家是生活真实的写照,承载着我们对生活不同理解和独特生活方式,家也让我们感知美好的能力被重新激活,从而更加投入和热爱生活。
比如,热爱书法和中国水墨画主人的禅意之家
比如喜欢艺术气息的北欧宅
喜欢素雅宁静的明亮住宅,你的家一定是与你的内心所向相契合,才能爱得更长久。
/2/不要过分去强调风格
耐看的房子,具有包容性的,不会被偶尔添置的家居打破原有的气质。过分强调风格反而会限制空间的未来规划。相对来说,简约和混搭更容易实现平衡,而简约的适合大众,混搭的则更考验主人的品味修养。
高级设计会弱化风格,突出房子的格调和气质与你所匹配。
/3/合理空间和动线布局
动线流畅、空间利用合理,这个空间才能有灵魂,让人时刻看着顺眼。
/4/色彩基调要统一协调
房子装的好不好看,首先看到的就是房间色彩基调是否和谐。我们认为,色彩搭配首先保证有个统一的基调,这样无论观赏还是拍照都会有好的效果。
想要风格耐看,除了以上讲得装修技巧,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的生活方式融入其中,才能心有所栖、百看不厌。注:回贴不易,如有共鸣请关注点赞你认识古代青铜器吗?
青铜器是中国人生活用器具和生产交通工具和钱币,也有塑像人物及佛神祀祭用品,乐噐。从有记载夏商周到现在己有四千多年使用历史。但值得收藏的就得有一个新的认知,古代青铜器具称金,帝王先用,再点赐给有功之臣将用,九鼎级别最高君帝用,。青铜器制造古代早期用模范法铸造,后用施蜡法,工艺考究,图案以吉祥物,动植物为主文字记载人和事及史。
社会上及古玩市场的多半是后仿及工艺品,有欣赏或喜欢的价格值的可以收藏,价格大的慎重。
想掌握了解古代青铜器国宝古董的知识,那就得到博物馆里去。黄河流域夏商周出土较多的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江淮流域的到随州市博物馆春秋战国大件青铜器值得赏,其余北方博物馆都有少部分。
想收藏古董宝贝老青铜器,社会上较难,新手慎重别幻想。
多看博物馆实物,多看青铜器书,多读历史书,每件青铜器古董都有一个美好的故事。
青铜器会给新时代的好学者求知机会。
泰山纪念币会发行多少枚?
泰山普质(普通材质)流通纪念币会发行多少枚?在央行官网公告出来之前都是猜测,不过根据近几年普质流通纪念币发行情况来看,个人觉得再怎么着也不会低于一亿枚。从15年的5亿抗战币开始,航天币1亿,二轮猴币5亿,孙中山币3亿,二轮鸡币5亿,建军币,2.5亿,和五2.5亿,二轮狗币3.5亿,高铁币2亿,改革币1.8亿,二轮猪币2.5亿等等,近四五年间,就没有低于一亿枚的普质流通纪念币发行量。
以下为个人猜测,泰山币材质应该还会延续文化遗产系列的黄铜合金材质吧,面值应该还是五元吧,而发行量绝对不会和上一款文化遗产--颐和园一样只发行一千万枚的,个人觉得泰山币发行量应该在1.5亿到3.5亿之间,再少不符合近几年普质流通纪念币发行规律,也不符合央行让普质流通纪念币流通使用起来的主观愿望;再多不符合国内目前实际钱币收藏人群所需,供大于需,容易像前几次大量发行的普质流通纪念币一样造成最后剩余大量库存无人兑换的情况。
至于到时候要不要去银行预约兑换?这个看个人情况和央行公告公布的发行量。如果发行量较大,比如3.5亿枚,那么想投资泰山币赚一笔的投资人士就可以离场了,这么大的发行量除了能提前渠道拿货且大量囤积的钱币商人能赚点之外,普通人想跟风赚一波,就跟股市跟风者的结局差不多,被套牢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赚一笔的可能,虽然大部分普通投资者都觉得自己肯定不会是那大部分,而应该是那个每期数千万买彩票里能中头等奖的那个。
在发行量较大的情况下,像本人这样的普通钱币收藏爱好者就无所谓了,反正我最多预约一卷到两卷,拆一卷,部分装盒送人,部分装盒自己留着鉴赏,卷币留着不动,反正按面值兑换,起码保值。至于为何是两卷,主要是一卷肯定要拆的,另一卷要保持完整的,有整有零么。
而如果发行量较少,除非持续上一款文化遗产--颐和园币那样一千万枚(实际上持续一千万枚发行量绝对不可能,绝对可以排除了),否则按近些年普质流通纪念币的发行规律,不可能会低于一亿枚发行量的,只要在1.5亿枚以上,普通投资者也不用考虑了,也许长期投资能赚点,但那点赚头还不如拿钱做点别的投资呢,肯定比这回报高且快速。至于如本人这样的纯粹钱币收藏爱好者,发行量大或者小与我们关系不大,按面值预约兑换个一两卷留着自己赏玩也就够了,别的没必要考虑。我是醉梦残秋,喜欢钱币邮票收藏,也曾在收藏公司做销售和回收工作多年,有同样爱好钱币邮票收藏或觉得本篇回答还过得去的朋友,请顺手点个关注,谢谢了!!!
纪念币分金银和普通三种?
首先,分类就不科学,不能这么区分币。币按照“普制币”和“精制币”区分比较好,因为金银只是贵金属币中的两种,毕竟还有钯金币等多个贵金属品种,所以单纯说金银普通是不科学的。
不是说所有贵金属币都是精制币,也不是所有普通纪念币都是普制币。视觉区分上如图所示,简单点说精制币比普制币工艺更高、更繁琐,也就是字面的意思——更精致。区分上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光面是否如镜子般反射人影。
但是正像大家说的,在收藏方面来说,金币比银币要高,银币比普制币要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制币本身材料上就占了优势,所以即便是本身金属的价值也可以高下立判了。
精制币也是这个道理,精制币往往和普制币设计相同,只是工艺更高。精制币的发行量又会比普制币少很多,所以在币中的分类上,精制币也要比普制币投资价值大很多。
前几年纪念币火热,很多不明所以的群众跑去银行大量换普制纪念币,其实这次火热是让一部分币商好好的赚了一笔。这些币面值10元左右,在银行等额兑换,虽然发行量已经很大了,但由于媒体的炒作和兑换门坎的降低,致使供需不平衡的出现,炒作价格甚至达到了单枚百元的记录。而一般民众买个几枚是没有经济压力的,币商们从量上就大赚了一笔,从这方面说,这些普制币远比金币银币的收益来的快且多!
其实普通民众收藏这些,最好以金币为主。最为保值的也是金币。普制币一般人手里不是散的就是保护的不好,一枚赚几块钱,既没有市场去卖,也没有买家放心去买,所以到了普通人手里的普制币就是当了韭菜被割了。
金币一般是公斤级的币能带来很大的投资收益,如10公斤的生肖币,售价在500万元左右,但因为发行量为十几枚甚至几枚,所以附带的收藏价值比本身黄金就高很多。2001年的蛇年10公斤金币更是拍出900多万的价格,这就是见证。投资收益很高,但一般人你根本买不到,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小的金币发行量又比较大,只能说略微比黄金高一些,买卖都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所以投资来说没太大意义,收藏来说可以买一些玩,收藏价值有,投资价值不如其它,所以还请慎重。
2020年最新熊猫金银币的发行量如下图所示:
所以个人收藏,选择金币和精制币最好,且贵金属币中,克数越大越好。虽然还要考虑发行量等因素,但一般收藏来说这句话足够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忙。
瓦釜雷鸣这一奇特的现象?
我们更应该把这种现象看成一种不和谐的社会畸形。
所谓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其实说的是一种物理现象,意即本该发声的大钟毁了,发不出堂堂之声,破砖碎瓦却鼓噪出霹雳闪电一样的骇人噪声。
喻意正义失位,真正有能力、有位置、有品格的人士哑然失声,滥竽充数者却鼓噪喧阗,不断取代贤者的位置,鸠占鹊巢,德不配位。
这段话出自屈夫子的《楚辞·卜居》: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联想到屈原的屡遭打压、被屈衔冤,最终魂归汨罗,溺水而毙,不难理解屈子写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该是有多么的压抑和悲愤。
黄钟,本来是用来敲的,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古老的编钟,还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乐器,曾侯乙墓出土的那套编钟,可以奏出多达八个音域的雄浑之音,一直是我们视为国粹的国之瑰宝。
我们的民族虽然有过五千年的连绵文明,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所在。但在过去那个尘封而陈陋的封建体制下,英才俊彦却屡遭打击,被排挤,被边缘,被污名,甚至被打压、获刑、淹溺、杖毙,不能发出坚挺的正义之声,就像屈子;而一些巧言惑主、取媚工馋的小人,却趁机得势上位,发出混沌而污浊的杂音,致使本末倒置,是非不清,小人当道的狼颃局面,就是让真知灼见的贤者们哑口无言,国朝江山崩颓凄怆,一片狼藉。
这不是该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为之奋斗终生的终极目标,必须举全国之力,强挺危局,力挽狂澜,恢复定鼎的初衷,也就是我们现在心心念念的不忘初心,行稳致远,重回正途,大正其光,以保河清海晏,天下安宁。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