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铸造为什么用黄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铸造铜合金和黄铜的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在机械制造中青铜比黄铜的用途较广?
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并常在青铜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锡青铜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好和机械性能好﹐适合於制造轴承﹑蜗轮﹑齿轮等。铅青铜是现代发动机和磨床广泛使用的轴承材料。铝青铜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用於铸造高载荷的齿轮﹑轴套﹑船用螺旋桨等。铍青铜和磷青铜的弹性极限高﹐导电性好﹐适於制造精密弹簧和电接触元件﹐铍青铜还用来制造煤矿﹑油库等使用的无火花工具。
它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黄铜常被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器等。
当含锌量小于
39%
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大于
39%
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
b
固溶体,称双相黄铜,
b
使塑性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以上,是拷贝别人的。
为什么要用黄铜作阀门.黄铜阀门与不锈钢阀门比有什么优势。
黄铜的铸造性、易加工性要明显的比不锈钢优越的多,特别是内腔比较复杂的阀门,用铸造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而不锈钢的铸造要比黄铜难得多。但是黄铜显而易见的缺点是:强度差、体积相对大,以及耐腐蚀方面达不到要求。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采用铜来制钱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采用铜来制钱
(2009-11-20 11:41:00)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代钱币
在我们欣赏钱币的时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钱币的色泽、其次是形状和钱面上的文字、纹饰或图案,及至拿到手中,又掂量出钱币的大小、轻重和光滑、粗糙与否的手感,这些直观的感受直接形成了我们对钱币的审美判断。清朝古钱学家翁树培说他研究钱币的时候,“辩之于其字、于其形、于其色、于其质、于其声;兼此五者,而精审焉”。 可见钱币自身的材质、造型、书法、纹饰以及附着于钱币载体之上的文化,无不带给人们审美的视觉效果和愉悦的心理感受。
铜制钱币因其天然本色的材质,在中国钱币的审美意蕴里并不是为着装饰和艺术的目的而产生,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其独特的实体形态与历史上的社会思想和审美观念相融合,在承担实用功能之外逐渐成为了历史文化的载体.
先秦时期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考工记》开篇就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一朴素的工艺观强调“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是古代器物设计和工艺生产的理论基础和造物原则。“天时”可以理解为不能违背自然,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合理安排造物,也可以理解为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地气”则是指客观的自然条件,比如天然资源和地域传统,表现在钱币铸造上,便是各地金属矿藏的多寡。天时、地气的综合形态最终要通过材质的成型才能表达出来。材料的质感、色泽、肌理等效果本身就具有一种美感,根据功能目的,对材料进行选择,再通过加工工艺对材料进行处理。天时、地气、材美便通过工巧而完美地结合成为一体。我国古代钱币的铸造尽量遵循“天时”、“地气”、“材美”的设计观念,因地制宜,将钱币造型艺术同先进的金属冶炼水平和铸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铸造了制作精美至今仍为收藏家称道喜爱的美品。
先秦时期,由于真贝数量不够,不能满足流通需要,曾选用仿制贝代替,有石贝、玉贝、骨贝、铜贝等,最后稳定在铜贝上。铜贝的出现,奠定了铜作为古代主要币材的基础。在商周时期,大量青铜用于制造礼器、兵器、农具等,青铜客观上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的社会财富,具有取代天然货贝的可能性。这也是我国青铜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发展迅速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寻找和加工石料、玉料用来制作石器、玉器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了识别天然铜和铜矿石的选矿经验,而烧制原始陶器的实践又为青铜的冶炼提供了必要的高温和耐火材料。青铜是一种含有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材料。它的特点是熔点较低,硬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和机械性能。经过长期冶炼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青铜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能够合理地控制铜、锡、铅的配比,熟练掌握了青铜的配比与应用。先秦工艺典籍《考工记》载有当时严格合理的“六齐”配比:“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种合金比例表明青铜是一种理想的合金材料,可以用来制作任何人们想要的东西:礼器、盛器、兵器、乐器、农具、工具以及装饰用物等。同时,《汉书·律历志》载:“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 于士君之行,是以用铜也。” 铜具有不易腐蚀、不易变形的优点,因此用铜来制作度量衡器具,以此来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度量衡标准。这表明了古人对铜的喜爱,甚至认为铜的品质有类于君子之德。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青铜的颜色会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由赤铜色(红铜)经赤黄色、橙黄色,最后变为灰白色。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天时”和“地气”的差异,因而各时代的钱币铜质不同,各个朝代、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先秦铸币即指春秋战国时期的铸币。这个时期的铸币,一方面受各诸侯国文化渊源和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别的影响,不同的国家铸行不同的钱币;另一方面,由于青铜铸币本身还处在发展阶段,因此,即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所铸钱币也不尽相同。青铜铸币只是雏形铸币,同时还兼有装饰物等功用。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最早的布币是空首布,最早的刀币是尖首刀,它们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担当专门货币职能的青铜铸币。圜钱和蚁鼻钱都是在其后产生的。考古出土证实,空首布和尖首刀都始铸于春秋中期前后。 经过现代科学分析:布币系列,空首布的合金成分的特征含量为:铜62-64%、铅26-28%、锡6-7%,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青铜钱的合金组成,与北宋铜钱类似。尖足布的合金成分平均值为:铜44-46%、铅48-50%、锡2-4%。铜铅比为1.05,尖足布的含铅量如此之高,又很轻薄,因而出土品大都腐蚀严重,容易破碎。方足布的合金分布范围大致为:60%<铜<80%、10%<铅<30%、5%<锡<20%。刀币系列,包括针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的燕系刀币的合金成分组成的特征含量为:铜40-42%、铅52-54%、锡0-2%,表现为铜含量低,铅含量高,锡含量变化无常。这类铸币,严格说来,应属于铅(基)铜(合金)币了。齐刀是先秦货币中比较特别的一种,它自始至终在文字、器形大小、风格上基本保持不变,品种相对较少,它的合金特征含量为:铜50-60%、铅42-44%、锡2-4%。齐刀的铅含量普遍较高,有点类似于燕刀的成分,但是跟燕刀不同的是,齐刀的铅含量始终没有超过铜。直刀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货币,它的特征含量为:铜56-58%、铅30-32%、锡2-6%。蚁鼻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钱币,蚁鼻钱的合金组成与它出土地区密切相关。出土于湖北的蚁鼻钱,是楚国早中期的货币,此时楚国国力昌盛,境内富产铜锡,所以铸币不仅选料上乘,成色较好,而且铸工讲究,合金的特征含量为:铜66%、铅22-24%、锡6-8%;出土于安徽的蚁鼻钱属于楚国东扩后的铸币,此时楚国经过连年战争,国力空虚,因而铸币质量有所下降,铅含量明显增加,合金的特征含量反映为:铜30-32%、铅56-58%、锡0-2%。圜钱为战国晚期铸币,齐国的賹化钱的合金组成与齐刀的合金组成非常一致,大致为:铜50-60%、铅30-40%,锡3-4%,这说明齐国铸币之规整。秦国的半两和两甾钱的合金组成为:铜74-76%、铅6-8% 和22-24%,锡4-8%。魏国的“垣”字币的含铜量非常高,几乎为纯铜。“明月”为燕国的圜钱,合金组成不同于燕国的明刀,而与半两钱相接近。先秦钱币的铜质主要呈青红色。
秦、汉钱币是在我国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下铸造的,钱币的铸造有一套合金标准,即战国秦半两的标准。但是秦末汉初社会动荡,物质基础薄弱,“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不得不“更令民铸钱”。 民间私铸现象严重,因而铸币合金变化较大。秦半两的合金配比为:铜60-80%、铅10-30%、锡8%,《汉书·食货志》的“铜钱质如周钱”的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这里周钱当是指战国秦半两。汉初行“榆荚半两”、“八铢半两”、“五分半两”、“三铢钱”以及“四铢半两”等,钱名与实重不符,币制多变。汉半两初期尽管钱币轻薄如榆荚,但合金成分还是与秦半两基本相同。但在文帝“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 以后,合金成分变化很大,铜含量高者达90%以上,低者不足50%;还有用纯铅铸钱的;锡含量的变化也异常突出,高者达18%,低者几乎为零。西汉五铢自元狩五年(前118年)铸行开始,至公元6年王莽居摄改制,共铸行120余年。五铢钱含铜量普遍较高,绝大多数在60%以上,且含锡量相对比较稳定,大都在2-5%,含铅量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在20%以下,但波动较大。总体而言,西汉五铢钱合金组成整体比较稳定。王莽执政期间,数易币制,但研究表明新莽钱的合金组成非常规整划一,合金组成大都集中在铜80-90%、铅5-10%、锡3-6%的范围,多数钱币相当于铜九成、铅锡一成和铜八成、铅锡两成的组成配比。可见,莽钱不仅外观制作精美,合金组成也极其规整,在我国古代的钱币中堪称“不惜铜、不爱工”的典范。东汉五铢的合金组成与西汉大体类似,特征含量为:铜84-86%,铅6-8%,锡2-4%。且东汉五铢同一品种之间及各个不同的品种之间,虽然重量、品相相差很大,但合金组成大体相当,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汉代绝大部分钱币的铜色为青白色中微带淡红。
魏晋南北朝时期钱币铸造非常混乱,钱币虽然减重厉害,但是铸币的成色普遍较高,铜含量大都在70%以上,呈铜含量的适量减少和铅锡的配用量逐渐增高的趋势。隋五铢大都制作精好,锈蚀较轻,有的钱因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 隋五铢的金属成分中的铜含量稳定在60-70%之间,铅含量在10-20%和20-30%之间,锡含量在6-10%和14-18%之间。
唐初沿用隋五铢,武德四年铸行开元通宝,《新唐书·食货志》曰:“天下炉九十九,…每炉岁铸钱三千三百缗…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镴三千七百斤、锡五百斤。” 唐代铜钱皆为典型的铅锡青铜,合金组成大致为:铜60-80%、铅10-30%、锡5-15%。唐代铜钱的合金组成比较集中,铜含量稳中有降,铅锡含量稳中有升,铅锡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铜钱的铸造质量,而且还可以节省铜料。这是我国古代铜钱铸造水平的进步。
北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个时期青铜铸币无论在规模、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宋钱堪称我国古代铸币合金之最。北宋钱的铜铅锡含量的分布高度集中,其特征含量为:铜64-66%、铅22-24%、锡8-9%。《宋史·食货志》载:“天禧三年…时铜钱有四监:饶州曰永平,池州曰永丰,江洲曰广宁,建州曰丰国…凡铸钱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两,锡八两,得钱千,重五斤。唯建州增铜五两,减铅如其数。”计算相应的铜、铅、锡的比例为:铜64.48%、铅26.64%、锡8.88%,文献记载与实物分析结果非常吻合。可见,宋朝不仅制定出精确而又科学的合金配比,还得到了认真的贯彻。北宋钱币在保证基体有适当的含锡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掺用铅,这样既保证了铸币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又因为铅相对而言廉价且处于低熔点区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原料成本和燃料成本。南宋铜钱相对北宋而言,不仅铸造数量大为减少,合金品质也大大降低,铜锡含量明显降低,铅含量显著提高,钱币合金的特征含量为铜56-58%、铅34-36%、锡2-3%。《北宋·食货志》曰:“绍兴以来,岁收铜二十四万斤,铅二十万斤,锡五万斤,仅可铸钱一十万缗。诸道拘到铜器二百万斤,附以铅、锡,可铸六十万缗。然拘者不可以常,唯当据坑冶所产。” 南宋朝廷不得不收敛民间铜器以维持铸钱,国家政治、军事的衰微以及社会经济的败落可见一斑.
辽地贫禧而富产铜,因而辽钱用铜很高,用锡很少,有的钱几乎为纯铜制造。辽钱合金配比不佳,常给人以字口浅、轮廓不清、铸造不精的感觉。金钱的形制仿照宋钱,其铜含量比较稳定,且铅锡用量比较固定。金钱的泰和钱制作精美,书法秀丽,有的因为高锡青铜所造,外观色质泛白,煞是美观。
元朝推行宝钞,铜钱的铸造和使用数量都很少,但是元钱的合金组成非常规整,大致为:铜70-75%、铅15-50%、锡7-8%。明朝从太祖的大中通宝到孝宗的弘治通宝都铸行的是青铜钱,合金成分的特征含量为:铜74-76%、铅16-18%、锡8-9%。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铸钱过渡。黄铜是一种不同于青铜的另一种具有良好铸造性能的铜合金。嘉靖通宝是我国古代最早用黄铜铸造的钱,合金成分范围为:铜60-80%、锌11-21%、锡0-10%、铅1-14%。嘉靖铸币精细,铜钱还有“金背”、“火漆”、“镟边”等精工品。嘉靖以后的隆庆通宝、万历通宝、泰昌通宝、天启通宝以及崇祯通宝都为黄铜铸币,合金成分中锌的含量逐渐上升,但都不稳定,反映我国古代黄铜铸钱的发展过程。到天启年间,直接用金属锌配铜铸币,我国古代黄铜铸钱技术至此已基本成熟。黄铜铸币成为定制。清朝早期铸钱基本沿袭明代的做法。乾隆五年以后,为防止民间毁钱制器,在铸钱的铜铅中加入点锡,铸成青钱,其配方为:“红铜五十斤,配合白铅四十一斤八两,黑铅六斤八两,再加点锡二斤。” 即铜50%、锌41.5%、铅6.5%和锡2%。清朝铸钱有四色(铜、锌、铅、锡)、三色(铜、锌、铅)、二色(铜、锌)配比之说。嘉庆以后,随着原料供应的变化,铸钱的用料配比经常有所调整,但总体上都是围绕着上述合金配比左右,因此这段时期的铸币基本上保持着良好的品质。
红铜钱,指的是那些没有配以合金元素铅、锡或锌直接用铜铸造的钱,以及那些合金元素含量过低近似为纯铜铸造的钱。铜质纯则钱体呈红色。红铜钱最早为战国晚期魏国铸造的“垣”字圜钱。汉代的半两、五铢钱中也有少量的红铜钱或近似为红铜铸造的钱。辽地处北方和东北,地多产铜而寡铅、锡, 因而铸钱也只能“多铜而寡铅锡”。新疆同样也是铅、锡比较贫乏的地区,因此清乾隆帝统一新疆以后,“[乾隆]四十年开伊犁鼓铸局…伊犁素不产铜,其各处以粮折纳红铜,每斤约银四钱九分有奇。又采挖黑铅,每斤约银四钱。合计铜铅两项,每铸钱一千约需银三两八钱有奇。但均非动项采买。至[于]白铅,必须由西安远递解伊犁,核计脚价所费颇重。今以体质坚硬之红铜,配以柔软之黑铅,微加点锡,轮郭肉好即可适用。因照内地常行制钱,每文一钱二分重,用红铜八分四厘,黑铅三分四厘八毫,点锡一厘二毫。”
我国在铜钱匮乏不足的时候还铸造过铁钱,公孙述的铁钱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铸铁钱。铁钱一般是作为铜钱不足的代用品,我国铁矿丰富,铁钱自身价值不高,因而始终不能取代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传世品,一为发掘品。传世品是指铸造之后,一直流传于世、从未入过土的古钱币。年份越久的传世钱币因为长期抚摸、经常盘玩,时间长了,表面形成一层乌黑发亮的黑色或铜色的膜,宛如古玉表面的“玻璃光”,即为古玩家通常所说的“包浆”,这种乌黑发亮、色泽自然的黑膜则称之为“传世古”,也称“黑漆古”。传世古玩如玉器、印石、瓷器以及家具,都有一种因为岁月流逝而留下宛如剔透莹润的美玉一般的光亮。并且年代越久,人们把玩抚摸的越频繁,这种包浆越明显。传世之包浆美在熟润,抚之细腻,如婴儿肌肤。钱体因为这层厚厚的包浆,呈现出玉石般赏心悦目的光亮,给人圆润、莹泽的感觉,触之动人。
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即在金属表面由铜胎自身发出来的质地坚硬牢固的小粒或块状铜锈。这种氧化物,由于地理、地质、入土时间、土层所含的化学元素等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堆积程度亦不尽相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铜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不同的锈色也有鲜艳的名字,如锈片带蓝色,则称之为“靛青蓝”;锈片带红色,则称之为“朱砂斑”或“鸡血斑”;锈片带绿色,则称之为“松儿绿”或“瓜皮绿”。出土的钱币则多红斑绿锈,色泽鲜亮,别有风味。刚出土的钱币表面附着一种银白色氧化层,亮如水银,紧附钱体,即通常所说的“水银锈”,钱面往往还有红绿锈,煞是美丽。还有一种被称为“老生坑”的包浆,是出土已久,钱体仍残存着部分锈色的古钱币,经过长期不断的赏玩,表面又经氧化而生出包浆,这种包浆则更加入骨, 色泽更加幽深,因而意味更加悠远。
无论传世古钱币的色泽可人的包浆,还是新出土的古钱币表面的新鲜锈色,都能让人瞬间感受到美的冲击,携带着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器物的审美感受,就不仅通过人的视觉,而且还通过人的触觉等感官的感受,更多地传达出应有的作用来。” 古人在收藏和赏玩钱币时,便已经意识到钱币的声音,“大抵古钱轮郭皆厚重,叩之有声” 。古钱币由于年代久远,氧化严重,其质地已经发生变化,逐渐失去金属特质,敲击时或落在桌面时,声音沉闷、呆板、喑哑,几乎没有金属之声。而且年代越久,声音越喑哑,因此,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都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因为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清脆、响亮。民间一般凭声音来分辨古钱的质地。陈达农说:“至于铜钱,新铸的钱,其声必有转音;传世的钱,质坚而声尖响;入土的钱质地松软,扣之声沉;破裂之钱,无论传世、入土,其声必喑。” 至于转音的解释,他引刘文叔的说法为:“所谓转环、悠悠两音,系在初发声之后,假使初发声为扬,在扬声后即是转环,转环而后悠悠,悠悠即在声音将尽未尽之间”。因此赏玩把弄古钱币之时,依次叩击,音色的暗沉、清亮的错落变化,悠扬顿挫,则又是另一种感官上的陶醉。
铸造铜雕人物雕塑用黄铜好还是青铜好?
制作铜雕的铜质一般常用的有三种:紫铜、黄铜、青铜。
1、紫铜:系指纯铜,又称红铜。密度是8.9(g/cm3)。
2、黄铜:系指铜与锌为基础的合金,密度是8.5-8.8(g/cm3)。
3、青铜:系指除铜锌、铜镍合金以外的铜基合金,密度是7.5-8.9(g/cm3)。
铸造铜雕人物雕塑用黄铜比青铜好,紫铜最好。
铸造为什么用黄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铸造铜合金和黄铜的区别、铸造为什么用黄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